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建筑形象看鲁南、苏北、皖北地区汉画像石风格的区域性与互鉴性
1
作者 孟宪伟 《艺术探索》 2023年第2期62-87,共26页
两汉时期,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风格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体现了画像石文化的区域性。但是各个地区画像石的题材和制作手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不同地区画像石的制作具有互鉴性。画像石上的建筑形象可以为鲁南、苏北、皖北地区... 两汉时期,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风格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体现了画像石文化的区域性。但是各个地区画像石的题材和制作手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不同地区画像石的制作具有互鉴性。画像石上的建筑形象可以为鲁南、苏北、皖北地区汉画像石风格的区域划分提供有力凭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鲁南 苏北 皖北 区域性 互鉴性
下载PDF
苏北-胶南高压变质超镁铁质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樊祺诚 刘若新 马宝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0-96,T001,共8页
苏北-胶南构造混杂岩带中高压变质超镁铁质岩为石榴橄榄岩和石榴辉石岩,它们具残斑结构、糜棱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橄榄石发育低密度自由位错和{110}[101]滑动条带,矿物(如贫铝辉石)的化学成分,矿物形成的平衡条件(P=3050~5130MPa,T=62... 苏北-胶南构造混杂岩带中高压变质超镁铁质岩为石榴橄榄岩和石榴辉石岩,它们具残斑结构、糜棱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橄榄石发育低密度自由位错和{110}[101]滑动条带,矿物(如贫铝辉石)的化学成分,矿物形成的平衡条件(P=3050~5130MPa,T=627~842℃),都反映岩石经历高压低温的变质历史。石榴橄榄岩中低含量贫铝辉石和高含量石榴石可能是在大于5000MPa条件下辉石-石榴石相转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镁铁质岩 高压变质 辉石 石榴石
下载PDF
北魏山东佛教造像考
3
作者 刘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6-20,26,共6页
以山东佛教造像题记为切入点,结合出土造像的形象特征,并参照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北方佛教造像题材的发展演变情况,对北魏时期山东佛教造像题材进行了探索.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山东地区北魏佛教造像变化的轨迹,讨论其造型风格来源、流变,... 以山东佛教造像题记为切入点,结合出土造像的形象特征,并参照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北方佛教造像题材的发展演变情况,对北魏时期山东佛教造像题材进行了探索.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山东地区北魏佛教造像变化的轨迹,讨论其造型风格来源、流变,结合当时当地佛教传播、社会背景和地域文化特点,寻找造像背后的诸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山东 佛教造像 艺术
下载PDF
鲁北蔬菜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王绪芬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4-276,共3页
鲁北是国内蔬菜生产和批发的重要集散地,随着人们对蔬菜品种和质量要求的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成为当地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现阐述当前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蔬菜 鲁北地区 无公害
下载PDF
浅析北魏时期山东佛教造像艺术
5
作者 刘鹏 张洪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0-75,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民族文明冲撞交融、社会秩序重组的特殊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山东地区是北方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北魏时期直到北齐阶段的诸多造像、刻经、寺院等佛教遗迹。基于类型学的方法,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民族文明冲撞交融、社会秩序重组的特殊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山东地区是北方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北魏时期直到北齐阶段的诸多造像、刻经、寺院等佛教遗迹。基于类型学的方法,研究山东地区北魏佛教造像变化的轨迹,讨论其造型风格来源、流变,结合当时当地佛教传播、社会背景和地域文化特点,寻找造像背后的诸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佛造像 青州 山东地区 艺术风格
下载PDF
鲁北滨海地区三县牧草引种、推广、草、粮、棉轮作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福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介绍了鲁北滨海三县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牧草与饲料作物153种(或品种),经过5年栽培试验,筛选出抗旱耐碱、适应鲁北滨海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较高的15种,其中:豆科6种、禾本科8种、菜类1种;并对其生育期、鲜草产量、籽实产量进行了观察... 本文介绍了鲁北滨海三县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牧草与饲料作物153种(或品种),经过5年栽培试验,筛选出抗旱耐碱、适应鲁北滨海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较高的15种,其中:豆科6种、禾本科8种、菜类1种;并对其生育期、鲜草产量、籽实产量进行了观察测定。在此基础上,推广人工种植牧草7014.6公顷。并相应建立了草地改良试验工作站、种子田、种子收购供应、推广、技术服务,牧草收购、加工利用、销售等一条龙式的综合服务体系,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经过初步的草、粮、棉轮作认为,紫花苜蓿、沙打旺以3—5年翻耕轮作一次较宜。翻耕后后作作物第一茬可增产61.95%—110.0%,第二茬比第一茬产量一般下降10%—15%,但如果结合亩施磷肥15—20千克,其增产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引种 粮食作物 棉花 轮作
下载PDF
临沂构建鲁南苏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孙诚秀 齐春宇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76-80,共5页
临沂位于江苏和山东两个经济大省的交界处,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目前正全力打造鲁南苏北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心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区域内金融业的强力支持。利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临沂构建鲁南苏北... 临沂位于江苏和山东两个经济大省的交界处,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目前正全力打造鲁南苏北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心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区域内金融业的强力支持。利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临沂构建鲁南苏北区域性金融中心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沂市 鲁南苏北 区域性金融中心 对策建议
下载PDF
鲁北地区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管理及发展探究
8
作者 盖志君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第4期142-144,共3页
世行贷款林业项目是我国利用外资发展林业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改善我国传统造林理念和管理模式,促进与世界林业发展接轨。鲁北地区生态相对脆弱,地方财力有限,引进外资促进林业发展是发展所趋。该文结合当地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实施实践... 世行贷款林业项目是我国利用外资发展林业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改善我国传统造林理念和管理模式,促进与世界林业发展接轨。鲁北地区生态相对脆弱,地方财力有限,引进外资促进林业发展是发展所趋。该文结合当地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实施实践,在分析世行贷款林业项目运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世行贷款林业项目发展创新,并对项目建设提出合理性工作建议,旨在为优化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管理和林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行贷款林业项目 鲁北地区 造林理念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北宋时期山东境内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
9
作者 冷楠 郭韵华 《中外建筑》 2021年第4期170-172,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北宋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了可供考证的文献。本文通过研究北宋时期的园记、五言律诗、七言绝句等文献,对它们进行科学的拆分与解读,归纳总结了北宋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北宋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了可供考证的文献。本文通过研究北宋时期的园记、五言律诗、七言绝句等文献,对它们进行科学的拆分与解读,归纳总结了北宋时期山东地区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探究造园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偏好,挖掘造园艺术上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石水特色和植物特色,可为保护本土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山东境内 私家园林 造园艺术 地域性
下载PDF
鲁北地区史前农业的起源
10
作者 王爱民 封占龙 《农业考古》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鲁北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平原地带是海岱文化区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后李文化多个遗址中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粟、黍、稻等农作物遗存,耕作、收割类农具以及农作物脱壳、加工工具。早于后李文化的赵家徐姚、扁扁洞等遗址中发现的磨制... 鲁北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平原地带是海岱文化区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后李文化多个遗址中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粟、黍、稻等农作物遗存,耕作、收割类农具以及农作物脱壳、加工工具。早于后李文化的赵家徐姚、扁扁洞等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器、陶器、用火遗迹等,为后李文化农业溯源提供了线索。鲁北地区种植的粟、黍等作物可能是本地起源。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过渡时期的气候波动造成的食物短缺,全新世海侵造成的活动空间缩减,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山前冲积平原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促生了鲁北地区农业萌芽。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鲁北地区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变革,是海岱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地区 农业起源 气候变迁 人口压力 自然环境
下载PDF
论西周外缘区域——建立在考古材料基础上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禇晓波 张童心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67,共10页
西周时期,今山东地区、南方的淮河—长江流域,太行山东侧的冀北平原和西部的泾河、渭河上游等四个地区构成西周外缘疆域。考古发现揭示,西周疆域的形成有以下策略与规律,即:分封建国、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占有领土,并通过王室与诸侯国的... 西周时期,今山东地区、南方的淮河—长江流域,太行山东侧的冀北平原和西部的泾河、渭河上游等四个地区构成西周外缘疆域。考古发现揭示,西周疆域的形成有以下策略与规律,即:分封建国、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占有领土,并通过王室与诸侯国的配合或诸侯国的自发行为进行领土的扩张;注意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分封边疆地区诸侯国,以占据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带,集中防卫力量于最有效的部位,保障西周王朝核心地带和王室的安全;武力征服之外,加强先进文化影响力的辐射,将土著族群吸纳进西周王国的政治体制之中,实现疆域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疆域 外缘区域 山东地区 淮河—长江流域 冀北平原 泾、渭河上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