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h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Pastoral Area
1
作者 XU Ying-mi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4期20-24,共5页
On the basis of main content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s features of conditions of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pastoral area.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t current stage mainly... On the basis of main content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s features of conditions of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pastoral area.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t current stage mainly includes social cause in narrow sense,and social management at meso-level.The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pastoral area is faced with the best policy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weak aspects.Firstly,social structure is not coordinated with economic structure.Secondly,social construction ability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 is weak.Thirdly,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public demands is low.Fourthly,there is a big gap in availabilit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Finally,it presents path selection for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pastoral area:strengthen social construction ability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promote social construction with livelihood projects as key projects;boost social construction taking advantage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develop basic public service with the aid of external forces;intensify evaluation system for supervis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onstruction Policy opportunity Weak parts Path selection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pastoral area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erennial Cultivated Grasses in the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China under Climate Change
2
作者 Bin Guo San Wang +2 位作者 Chao Chen Mingtian Wang Tingting Li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9年第10期95-111,共17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an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climatic conditions for perennial cultivated grasses in the Northwest plateau of Sichuan, China, the nich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main climatic ...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an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climatic conditions for perennial cultivated grasses in the Northwest plateau of Sichuan, China, the nich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main clima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erennial cultivated grasses, and to predict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 prosp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Wet index,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isothermal, and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range are the four major clima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erennial cultivated grasses in the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2) Model training and prediction data can be achieved well under the appropriate range of major climatic factors. 3)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warming, from now to 2080,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perennial cultivated grasses in the Northwest plateau of Sichuan, China will increase.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maintaining grassland ecosystem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desert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even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matei Change MAXENT Model DOMINANT Factor PERENNIAL CULTIVATED Grasses northwest sichuan plateau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全株玉米与不同豆科牧草混贮品质研究
3
作者 麻天丽 李小梅 +5 位作者 钟怡豪 罗宏杰 杜昭昌 肖启银 刘卫国 闫艳红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99-3005,共7页
为发挥全株玉米与豆科牧草在家畜生产中的互补效应,提高川西北高原饲草利用率。本研究以全株玉米、全株大豆和全株箭筈豌豆为试验材料,设置三种饲草单独青贮及70%全株玉米和30%全株大豆混贮、70%全株玉米和30%全株箭筈豌豆混贮5个处理,... 为发挥全株玉米与豆科牧草在家畜生产中的互补效应,提高川西北高原饲草利用率。本研究以全株玉米、全株大豆和全株箭筈豌豆为试验材料,设置三种饲草单独青贮及70%全株玉米和30%全株大豆混贮、70%全株玉米和30%全株箭筈豌豆混贮5个处理,采用聚乙烯袋密封保存30,60,90,120 d后开袋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玉米与豆科牧草混贮可以显著提高全株玉米的粗蛋白含量和豆科牧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乳酸含量,显著降低豆科牧草的pH值、氨态氮及丁酸含量(P<0.05)。混贮处理中,全株玉米与全株箭筈豌豆混贮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乳酸含量增幅更大,pH值、丙酸、丁酸含量均值最低,分别为4.03,2.6和0.38 g·kg^(-1)DM。因此,全株玉米与全株大豆、全株箭筈豌豆混贮,可以均衡三种饲草的营养品质,获得更优质的青贮饲料,但在川西北高原地区以全株玉米和全株箭筈豌豆混贮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混合青贮 发酵时间 发酵品质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高速公路沿线坡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谭书平 杨鹏 +4 位作者 王琦 单永体 尹静 王兴旺 冯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9-102,115,共5页
以久马高速公路沿线不同坡度的12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坡度范围的土壤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速效磷等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坡度在10°~15°范围内时,土壤的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及速... 以久马高速公路沿线不同坡度的12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坡度范围的土壤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速效磷等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坡度在10°~15°范围内时,土壤的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坡度范围内的土壤养分含量,在其他坡度范围内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较大。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坡度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坡度在10°~15°范围内土壤养分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高速公路 坡度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饲用燕麦产量和生殖性状相关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5
作者 袁艺 陈冬明 +3 位作者 刘伟 呼延美静 吕奥 王德贵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6-1123,共8页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在川西北高原推广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方法】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1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和生殖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7个燕麦品种中锋利的鲜草产量最高(51.42 t/hm^(2...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在川西北高原推广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方法】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1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生产和生殖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7个燕麦品种中锋利的鲜草产量最高(51.42 t/hm^(2)),甜燕1号干草产量最大(16.28 t/hm^(2));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倒伏率、穗长、株高、小穗数、旗叶长、旗叶宽、第三茎节粗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依次为小穗数、茎长、株高、叶茎比和分蘖数,累积贡献率达到86.35%。依据K-means聚类分析,将17个品种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株高最高、茎节数最多;第Ⅱ类群,鲜草产量最高、茎节最粗、旗叶长宽最大;第Ⅲ类群产量最少、旗叶面积最小、小穗数最少;第Ⅳ类群植株矮小,茎节数较少、鲜草产量偏低。【结论】依据5个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悍马、甜燕2号、麦迪逊3个品种在川西北高原的产量、生殖相关性能优良,具有高产优质饲用燕麦的潜力,适宜在当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川西北高原 农艺性状 生产性能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川西北高寒区冻融交替作用后土壤水热运移模拟研究
6
作者 宋洁 李晓宁 +1 位作者 赵丽 樊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4-281,共8页
川西北高寒区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水源涵养与补给、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区土壤长期受到昼夜及季节性冻融作用影响,但土壤水分和热量在受到冻融交替作用后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草地退化及沙化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明确。通过野外采集土... 川西北高寒区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水源涵养与补给、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区土壤长期受到昼夜及季节性冻融作用影响,但土壤水分和热量在受到冻融交替作用后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草地退化及沙化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明确。通过野外采集土样进行室内土柱模拟水热运移实验,利用有限元软件HYDRUS建立了一维土柱模型,开展基于冻融循环作用后的非饱和沙化草地和天然草地土壤水热迁移过程的数值计算研究,揭示不同冻融界面条件下沙化草地和天然草地土壤的水热分布特征、空间运移特性。结果表明:HYDRUS软件模拟沙化草地和天然草地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模拟结果R2>0.98,其平均值分别为0.997,0.996,模拟效果较理想;在土壤温度特性方面,模拟结果R2>0.98,平均值0.999,HYDRUS软件较好地模拟了川西北高寒区冻融交替作用后天然草地和沙化草地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量的变化特征。通过模拟预测发现,反复冻融作用后,天然草地和沙化草地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上下波动的趋势,天然草地各土层体积含水率总体均高于沙化草地含水率;土壤温度模拟值呈现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且均呈现随着剖面加深,土壤温度逐渐降低的趋势,沙化草地土壤各层最高温度平均低于天然草地各层土壤温度。率定后的土壤水热运移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川西北高寒区冻融交替作用后土壤水热的动态变化规律。将率定后的参数及当地的气象资料输入模型,可有效预测该地区冻融交替作用后的土壤水热运移规律。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土壤沙化治理与预防,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模型 冻融作用 沙化土壤 水热运移 川西北高寒区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的地貌垂直地带性与寒冻夷平面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信宝 吴积善 +2 位作者 汪阳春 贺秀斌 齐永青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7-611,共5页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流水地貌带,<3 800 m;冰缘地貌带,3800~4200 m;冰川地貌带,>4200 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本文提出了高原面形成的寒冻夷平机制,并认为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流水地貌带,<3 800 m;冰缘地貌带,3800~4200 m;冰川地貌带,>4200 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本文提出了高原面形成的寒冻夷平机制,并认为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升背景下形成的寒冻夷平地貌。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结晶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强,形成了冰川发育的高山;三叠系砂板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差,形成了融冻土流发育的丘状起伏的高原面。此外,还延伸联想到青藏高原夷平面和高原隆升的一些科学问题,如冻融侵蚀在高原地貌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地面隆升幅度与地壳构造上升幅度,高原面高度的区域差异和大冰盖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地貌垂直地带性 融冻土流 寒冻夷平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2009-2016年牦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变迁和整合子携带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朝喜 贺冬梅 汤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05-1713,共9页
【目的】针对大肠杆菌耐药性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和牦牛疾病防控中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对2009-2016年度采自川西北高原地区散养牦牛(包括健康和患病)的粪便、屠宰场宰杀牦牛的胃肠道内容物和病死牦牛的脏器1 908株大肠杆菌进行27种... 【目的】针对大肠杆菌耐药性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和牦牛疾病防控中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对2009-2016年度采自川西北高原地区散养牦牛(包括健康和患病)的粪便、屠宰场宰杀牦牛的胃肠道内容物和病死牦牛的脏器1 908株大肠杆菌进行27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整合酶基因检测,以了解川西北高原地区牦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变迁规律和整合子携带情况,为牦牛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利用WHONet 5.6软件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Ⅰ类和Ⅱ类整合酶基因以检测分离菌株Ⅰ类和Ⅱ类整合子携带情况。【结果】2009-2016各年度分离的大肠杆菌对27个药物的耐药水平表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除了2014-2016年度分离菌株对土霉素的耐药水平和2015-2016年度分离菌株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水平超过60.00%外,其他年度分离菌株对其余23个试验药物的耐药水平较低,其中对乙酰甲喹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均在30.00%以下,对乙酰甲喹的敏感性高于利福平。不同年份的菌株整合子携带率也不同,788株携带至少一种类型整合子,占41.30%(788/1908),同时携带Ⅰ类整合子和Ⅱ类整合子的菌株共有140株,占7.34%(140/1908)。其中,携带Ⅰ类整合子的菌株共有582株,携带Ⅱ类整合子的菌株共有346株,分别占30.50%(582/1908)和18.13%(346/1908)。【结论】川西北高原地区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和整合子携带情况分析结果,能够为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防治药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资料,保证抗菌药物在川西北地区的正确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牦牛 耐药性变迁 整合子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形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鄢家俊 白史且 +4 位作者 马啸 干友民 张昌兵 游明鸿 张建波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99-106,共8页
对采集自川西北高原的13个野生老芒麦居群的15项穗部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Shannon-weaver指数分析表明,13个居群在穗部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793 7),且居群内遗传变异(69.31%)大于居群间(30.69%);聚类分析将这13个居群分为3... 对采集自川西北高原的13个野生老芒麦居群的15项穗部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Shannon-weaver指数分析表明,13个居群在穗部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793 7),且居群内遗传变异(69.31%)大于居群间(30.69%);聚类分析将这13个居群分为3组;主成分分析表明单穗长和宽、单穗重、小穗长、内外稃长和每穗轴节小穗数等是造成13个居群老芒麦穗部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海拔、纬度、经度和降水量对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性状变异贡献较大,而年均温对此影响不大。此外,提出了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老芒麦 穗部性状 变异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及山地灾害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信宝 吴积善 汪阳春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3-640,共8页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现在流水地貌带海拔高度<3800m;冰缘地貌带为3800~4200m;冰川地貌带>4200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升背景下冻融侵蚀形成的夷平地貌,花岗岩...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现在流水地貌带海拔高度<3800m;冰缘地貌带为3800~4200m;冰川地貌带>4200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升背景下冻融侵蚀形成的夷平地貌,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结晶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强,三叠系砂板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差,前者可以形成冰川发育的高山,后者为融冻地貌等发育的丘状起伏的高原面.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主要位于流水地貌带与冰缘地貌带的交界地带,滑坡、崩塌、融冻土流是工程沿线的主要斜坡灾害,规模多为中小型.工程沿线地区泥石流沟数量多、规模小,但流水地貌带内的部分沟谷可能有大型泥石流发生.融冻土流是该区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侵蚀产沙对水库淤积的影响应引起重视.冰缘地貌和流水地貌的交错带部位,地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当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西线工程 川西北高原 地貌垂直地带性 山地灾害
下载PDF
近58 a川西北高原的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苑全治 任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674-684,共11页
川西北高原位于我国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集水区,也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高寒草甸是其高原面上的典型植被.近年来,草地沙化问题突出,已经威胁到区域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过度放牧为主的人为因素和以气... 川西北高原位于我国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集水区,也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高寒草甸是其高原面上的典型植被.近年来,草地沙化问题突出,已经威胁到区域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过度放牧为主的人为因素和以气候变化为主的自然因素被认为是导致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的驱动力.着眼于气候因素,研究1961—2018年与草地沙化密切相关的温度、降水、风速、潜在蒸散和气候干燥度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气候变化的地表覆被效应,结果表明:川西北高原的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5℃/Da,受其影响潜在蒸散(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ET_(o))也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4.4 mm/Da.降水量变化表现为平均增加但线性趋势不显著,总体倾向率大于ET_(o),为8.3 mm/Da.因此,气候干燥度呈多年平均变湿润特征,但线性趋势不明显.把各气候因子与地表覆被NDVI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单气候因子与NDVI的相关性均不强,说明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的复杂性,也证明人类扰动在土地沙化中的作用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沙化 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甘孜州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甄英 李永飞 何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1-197,共7页
为了解川西北高原降水及旱涝情况,利用甘孜州11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Z指数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甘孜州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57年来甘孜州... 为了解川西北高原降水及旱涝情况,利用甘孜州11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Z指数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甘孜州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57年来甘孜州年降水量5 a滑动平均以21.47 mm/10 a的速率增长;雨季为夏季,但四季降水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秋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约1.64 mm/10 a;受地形、大气环流、季风等因素的影响,甘孜州降水量总体趋势呈西北干、东南湿的格局,容易造成局部气象和地质灾害。经Z指数计算得出,甘孜州洪涝发生较干旱频繁,但干旱更为严重,在降水量于1986年发生突变后,干旱强度减弱,洪涝强度加大;从季节上看,四季都有干旱发生,但冬旱较为严重,这与冬季降水量偏少有关;从空间上洪涝从西向东逐渐减小,干旱分别从西北往西南、东南向东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甘孜州 降水 旱涝频率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药用植物的资源及评价与保护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孝廷 李发明 田淑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580-584,共5页
本研究选择川西北高原具有代表的区域作为调查样地.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的资料整理,初步掌握了川西北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认识了药用植物资源与植被、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揭示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对药用植物品质与... 本研究选择川西北高原具有代表的区域作为调查样地.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的资料整理,初步掌握了川西北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认识了药用植物资源与植被、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揭示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对药用植物品质与生态环境相关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野生抚育并重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药用植物 资源种类 分布特点 评价与保护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沙区沙化治理区划与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朔 张军 +1 位作者 蔡凡隆 朱子政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64-68,75,共6页
对川西北草地沙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图形叠置法叠加气候图、植被区划图、沙化土地分布图,首次确定了川西北高原沙区的具体范围。在此基础上,以地质和地貌为主导因子,结合沙化土地分布现状,将川西北高原沙区划分为3大治理区,分别为:... 对川西北草地沙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图形叠置法叠加气候图、植被区划图、沙化土地分布图,首次确定了川西北高原沙区的具体范围。在此基础上,以地质和地貌为主导因子,结合沙化土地分布现状,将川西北高原沙区划分为3大治理区,分别为:(1)石渠色达丘状高原沙化治理区;(2)若尔盖红原平坦高原沙化治理区;(3)理塘巴塘高山山原沙化治理区。同时,针对各区沙化特点,提出相应的沙化防治战略对策,为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沙区 沙化治理区划 治理对策
下载PDF
灌丛对川西北高寒草甸土壤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长秀 张宏 泽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7-365,共9页
以川西北高原红原县为研究区,用方格取样法,在相邻的高寒灌丛草地和高寒草甸样地中分别随机取0—20cm土样50个,并分析了这些土样的土壤性状。利用SPSS(1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个样地的各种土壤养分... 以川西北高原红原县为研究区,用方格取样法,在相邻的高寒灌丛草地和高寒草甸样地中分别随机取0—20cm土样50个,并分析了这些土样的土壤性状。利用SPSS(1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个样地的各种土壤养分的平均含量、空间异质性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草甸样地的粘粒含量、Ptotal、Ntotal、ORG、Pavail、Navail、Kavail的含量都高于灌丛样地,且两样地速效养分差异极显著,但草甸样地土壤的ORG、Navail.Kavail的变异系数(CV)却明显小于灌丛样地,特别是Kavail的CV值,灌丛样地比草甸样地高出了53.37%;相关分新还表明,相对于草甸,灌丛样地中各养分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增强。说明灌丛对高寒草甸土壤资源的异质性有明显的影响,其存在降低了草甸土壤养分的均值含量并增强了土壤养分的变异性和侵蚀潜力。不利于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 高寒草甸 土壤资源 川西北高原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分析与防控技术对策——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盛华 陈尚洪 +3 位作者 陈红琳 杨泽鹏 敖玉琴 刘定辉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7期60-65,共6页
川西北高原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先天脆弱。为提升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平,本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阿坝州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农村人居环境等农业农村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农... 川西北高原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先天脆弱。为提升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平,本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阿坝州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农村人居环境等农业农村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农田种植污染源中,南部农业县玉米等作物存在偏施氮肥和施用过量等情况,农药主要集中在南部农业县,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中南部玉米等作物种植区较为依赖地膜,存在残留污染风险。(2)畜禽养殖污染源中,中南部农业县养殖比较集中,专业养殖户的畜禽粪便污染风险较大。若尔盖和红原等牧区县局部区域内有过度放牧、土壤沙化和草场退化等问题。(3)农村人居环境中,部分区域农村垃圾、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农村厕所配套设施不足。最后本研究针对阿坝州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技术,以期为川西北高原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农业面源污染 肥料 地膜 畜禽粪污 循环农业
下载PDF
长江上游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世庆 许英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167,187,共8页
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 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转型任务:沙化及荒漠化继续向东蔓延,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矛盾加剧,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未能有效链接等。川西北高原牧区新一轮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政策深化方向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易于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借鉴对口援建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继续深化前十年的生态建设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牧区 生态建设 任务转型 建设路径 政策深化
下载PDF
川西北牧区四种主栽禾草粘虫危害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白史且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006-4009,共4页
以被害率、病情指数、严重度、虫口密度、损失率等为指标,对川西北主要栽培的禾本科牧草老芒麦(Elgmus sibiricus L.)、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仲彬草[Kengyilla rigidula(Keng)J.L.]和燕麦(Avena sativa L.)进行粘虫(Mythimna... 以被害率、病情指数、严重度、虫口密度、损失率等为指标,对川西北主要栽培的禾本科牧草老芒麦(Elgmus sibiricus L.)、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仲彬草[Kengyilla rigidula(Keng)J.L.]和燕麦(Avena sativa L.)进行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危害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禾本科牧草在孕穗期、抽穗期受粘虫危害,粘虫危害老芒麦、虉草早于燕麦与仲彬草。4种禾本科牧草总被害率、病情指数、严重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虫口密度有极显著差异;枝最大虫数、枝均虫数存在显著差异;粘虫虫龄组成与结构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面积损失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鲜草产量损失率为8.06%~18.65%,存在极显著差异;花序损失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产量损失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川西北牧区 老芒麦 虉草 燕麦 仲彬草
下载PDF
四川西北高原藏狐的夏季微生境选择 被引量:7
19
作者 龚明昊 胡锦矗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6-269,共4页
This study on microhabitat selecti on of Tibetan fox( Vulpes ferrilata )was conducted in July 1999 at Shiqu,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It se t 10 factors in 97 sample spots and collected them every 10 days,the Vande r... This study on microhabitat selecti on of Tibetan fox( Vulpes ferrilata )was conducted in July 1999 at Shiqu,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It se t 10 factors in 97 sample spots and collected them every 10 days,the Vande rloeg Scavia′s index was chosen as the discrimination index for the microhabit at select ion of Tibetan fox to analyse the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n that fox prefer to select those habitats, in which, the base diameter of shrub is bet ween 50 cm and 100 cm and the height range is between 30 cm and 50 cm.Furthermore, the slope range is between 20 o and 30 o and the relative altitude range is between 100 m and 200 m.Our researches demonstrated that, for Tibetan fox, the main threat comes from human activity.The local people should pay more care on fox and protect the shrubs i n itDK’s habi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西北高原 藏狐 夏季 微生境选择
下载PDF
CENTURY模型在川西北高原草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超 李秋月 +1 位作者 郭斌 庞艳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1-718,共8页
利用草地生态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川西北高原的石渠和若尔盖为代表站点,基于试验站多年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在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利用草地生态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川西北高原的石渠和若尔盖为代表站点,基于试验站多年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在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的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吻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85和0.48,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4g·m^-2和122.4g·m^-2,CENTURY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牧草地上部生物量,适用于气候变化对川西北高原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验证后的CENTURY模型对1961-2017年牧草地上生物量的模拟结果显示,近57年来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生物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5.4g·m^-2·(10a)-1和17.2g·m^-2·(10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URY模型 适用性 验证 川西北高原 草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