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igraphy of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Successions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SHA Jingeng Vivi VAJDA +9 位作者 PAN Yanhong Linda LARSSON YAO Xiaogang ZHANG Xiaolin WANG Yaqiong CHENG Xiansheng JIANG Baoyu DENG Shenghui CHEN Siwei PENG 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21-436,共16页
The Triassic-Jurassic (Tr-J) boundary marks a major extinction event, which (~200 Ma)resulted in global extinctions of fauna and flora both in the marine and terrestrial realms. There prevail great challenges in ... The Triassic-Jurassic (Tr-J) boundary marks a major extinction event, which (~200 Ma)resulted in global extinctions of fauna and flora both in the marine and terrestrial realms. There prevail great challenges in determining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terrestrial Tr-J boundary, because of endemism of taxa and the scarcity of fossils in terrestrial settings leading to difficulties in linking marine and terrestrial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Investigation based on palynology and bivalves has been carried out over a 1113 m thick section, which is subdivided into 132 beds, along the Haojiagou valley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of the northern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The terrestrial Lower Jurassic is conformably resting on the Upper Triassic strata. The Upper Triassic covers the Huangshanjie Formation overlaid by the Haojiagou Formation, while the Lower Jurassic comprises the Badaowan Formation followed by the Sangonghe Formation. Fifty six pollen and spore taxa and one algal taxon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sediments. Based on the key-species and abundance of spores and pollen, three zones were erected: the Late Triassic (Rhaetian) 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 Assemblage, the Early Jurassic (Hettangian) Perino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 Assemblage, and the Sinemurian Perinopollenites-Cycadopites Assemblage. The Tr-J boundary is placed between bed 44and 45 coincident with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Haojiagou and Badaowan formations. Beds with Ferganoconcha (?), Unio-Ferganoconcha and Waagenoperna-Yananoconcha bivalve assemblages are recognized. The Ferganoconcha (?) bed is limited to the upper Haojiagou Formation,Unio- Ferganoconcha and Waagenoperna- Yananoconcha assemblages are present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members of the Badaowan Formation.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is interpreted as terrestrial with two mainly lake deposit intervals within Haojiagou and Badaowan formations, yielding fresh water algae and bivalves.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brackish water algae Tasmanites and the marine-littoral facies bivalve Waagenoperna from the Badaowan Formation indicate that the Junggar Basin was influenced by sea water caused by transgressions from the northern Tethys, during the Sinemur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tratigrapy Triassic-Jurassic Hettangian-Sinemurian PALYNOLOGY BIVALVE Haojiagou of junggar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张扭性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凡超 白沅可 +1 位作者 祝贺 王胜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12,共13页
乌尔禾沥青矿断裂带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乌尔禾鼻隆之上,是一个小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断裂带形成后未发生强烈改造,断裂带内发育沥青矿脉,露头地质条件好,且有三维地震覆盖,是研究走滑断裂特征和控藏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本文... 乌尔禾沥青矿断裂带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乌尔禾鼻隆之上,是一个小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断裂带形成后未发生强烈改造,断裂带内发育沥青矿脉,露头地质条件好,且有三维地震覆盖,是研究走滑断裂特征和控藏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本文采用无人机三维立体建模技术,结合野外剖面实测,对乌尔禾沥青矿走滑断裂带野外剖面露头进行定量分析和解剖。结果表明,沥青矿断裂带共发育17条断层,主断层西北侧断层呈雁列状分布,东南侧断层呈马尾状,断裂带纵向呈负花状。研究表明,断层形成于燕山期左旋剪切应力场,受拉张应力影响,整体处于张扭环境,形成张扭性走滑断裂带。断层发育空腔和诱导裂缝,尤其主动盘裂缝更为发育,空腔的开度与油气侵染宽度呈正相关。结合塔里木盆地张扭性走滑断裂与油气藏关系分析,本文认为张扭性走滑断裂是良好的垂向油气运移通道,主动盘具有侧向输导作用,被动盘具有封堵作用,走滑断裂主动盘一侧圈闭是良好的油气聚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乌夏断裂带 乌尔禾沥青矿断裂带 左旋张扭性走滑断裂 控藏作用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乌尔禾断裂带推覆体上盘构造样式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张磊 白雨 +3 位作者 李梦瑶 王涛 马银山 杨亚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2-81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乌尔禾断裂带(克-乌断裂带)及其周缘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藏,尤其是推覆体上盘伴随着勘探程度及地质认识不断深化,已呈现出“百里油区”的态势。然而,受多期构造活动及断裂带内部复杂的岩性组合影响,石炭系内幕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乌尔禾断裂带(克-乌断裂带)及其周缘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藏,尤其是推覆体上盘伴随着勘探程度及地质认识不断深化,已呈现出“百里油区”的态势。然而,受多期构造活动及断裂带内部复杂的岩性组合影响,石炭系内幕地层构造样式展现出多种类型及复杂的空间展布样式,因此需要对构造样式及成因进一步探讨。综合地震和钻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格局,梳理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断裂带上盘构造变形特征与影响因素;根据构造样式与推覆体内的岩性组合类型,将克-乌断裂带推覆体上盘划分出南段、中段和北段3个变形单元;明确了上盘石炭系5期主要构造阶段,分段恢复了推覆体上盘构造演化期次及样式。综合上述研究,认为克-乌断裂带上、下盘原始岩性组合关系是造成上盘石炭系内幕地层原始形变差异的主要因素,上盘石炭系内幕地层岩性组合差异是造成原生构造保存的主要因素。上述因素共同造成了圈闭条件沿克-乌断裂带自南向北变化。该研究为克-乌断裂带上盘油气勘探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类似条件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乌断裂带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石炭系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治平 柳忠泉 +3 位作者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5,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蕴含丰富的页岩油资源,且在玛湖凹陷和乌夏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邻近的哈山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XRD分析和储层物性分析等,对哈山地区风...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蕴含丰富的页岩油资源,且在玛湖凹陷和乌夏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邻近的哈山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XRD分析和储层物性分析等,对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岩性主要为长英质页岩、钙质页岩和混积页岩,风城组页岩整体属于好—最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有机质主要处于未成熟阶段,部分推覆体下盘页岩有机质进入成熟早期阶段。(2)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32%,属于低孔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无机孔和微裂缝为主,有机质孔含量较低。(3)研究区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活动的控制,其中沉积相不仅决定了岩石类型,还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程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负面影响,溶蚀作用可以大幅改善储集物性;构造活动形成的微裂缝不仅可以为页岩油赋存提供储集空间,还可以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进而改善了页岩油储层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孔隙类型 溶蚀作用 成岩作用 风城组 二叠系 哈山地区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生代油砂储层特征及成矿规律
5
作者 马小平 代振龙 +2 位作者 孙海怀 范旭东 王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81-282,共2页
油砂是固态或半固态的砂和其岩石中包含油的混和物,是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Liu et al.,2019)。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我国油砂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目前,准西油砂的勘探程度较低,以往研究局限于单个矿区或单个层位,或延续对深层常规... 油砂是固态或半固态的砂和其岩石中包含油的混和物,是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Liu et al.,2019)。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我国油砂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目前,准西油砂的勘探程度较低,以往研究局限于单个矿区或单个层位,或延续对深层常规油气成因的认识(单玄龙等,2007;万初发等,2019;王启予,2020),尚未对整个西北缘各层系油砂的储层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过系统对比研究(代振龙等,2022;马小平等,2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油砂 成矿规律
下载PDF
Over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ing mechanism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2
6
作者 LUO Xiaorong LIU Loujun LI Xuey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19期2383-2390,共8页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sure data ob- tained from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overpressures in high permeable sandy and in low-permeability shale for...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sure data ob- tained from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overpressures in high permeable sandy and in low-permeability shale form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The evolution of overpressures in various structural processes, especially in erosion and mechanical de- formation, is quantified by numerical modeling stud- ies. The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anomalies of high pressure observed in boreholes are likely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effects, i.e. 1) the compaction caused by overloading, 2) the compaction caused by lateral tectonic stressing, 3) lateral transmission of hydraulic pressure associated with fold formation, and 4) vertical hydraulic connection caused by opening faults crossing formation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excessive pressures. The main mechanisms of overpressur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are def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junggar盆地 大地构造应力 数值模型 超压机制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二叠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69
7
作者 蔚远江 何登发 +4 位作者 雷振宇 尹成 张立平 胡素云 董大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2-625,共14页
笔者从 16 0口单井剖面、15条联井剖面及 5个层位平面渐次展开了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二叠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研究。各种成因扇体 (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 )在佳木河组和上乌尔禾组地层中最为发育 ,其沉积分布严格受不同时... 笔者从 16 0口单井剖面、15条联井剖面及 5个层位平面渐次展开了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二叠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研究。各种成因扇体 (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 )在佳木河组和上乌尔禾组地层中最为发育 ,其沉积分布严格受不同时期活动的同生断裂控制。由早二叠世佳木河期至晚二叠世上乌尔禾期 ,扇体在克拉玛依—夏子街地区叠置程度较好 ,由盆缘向盆内迁移、推进明显 ;在车排子—中拐地区叠置程度相对较差 ,局部略呈向盆缘老山收缩、后退趋势 ,表明红山嘴 -车排子断裂带与克拉玛依 -百口泉断阶带、乌尔禾 -夏子街断褶带逆冲活动的强度及地域迁移性有明显差异。二叠纪总体为一由弱到强的前展式推覆冲断及渐进式扇体迁移模式 ,即随同生控扇断裂由老山向盆缘的前展式推覆活动 ,相应地 ,各构造带扇体逐渐由盆缘向盆地方向发育、推进 ,扇体面积不断扩大 ,显示出明显的渐进式迁移的沉积响应 ,两者形成良好的耦合性。进而引入“活动性指数”的概念与方法 ,对前陆冲断带同生断裂的冲断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化统计分析 ,据二叠纪冲断推覆事件的地层、沉积标识 ,识别出 3个逆冲推覆幕、7个逆冲推覆事件 ,划分出 P1 j— P1 f、P2 x— P2 w、P3w三套构造层序 ,并指出在 P1 f、P2 x及P2 + 3w各时期 ,由红山嘴 -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响应 逆冲推覆 同生断裂 断裂活动 二叠纪 构造带 构造层序 冲断带 单井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三叠纪—侏罗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43
8
作者 蔚远江 胡素云 +3 位作者 雷振宇 何登发 张立平 许世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3-437,共15页
笔者从冲断活动的产物———各种成因扇体(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出发,由160口单井剖面、15条联井剖面、8个层位平面渐次展开了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三叠—侏罗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研究。三叠纪扇体在乌尔禾—夏子街地区发... 笔者从冲断活动的产物———各种成因扇体(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出发,由160口单井剖面、15条联井剖面、8个层位平面渐次展开了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三叠—侏罗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研究。三叠纪扇体在乌尔禾—夏子街地区发育叠置程度最好,T1b到T3b,其由盆内向盆缘老山方向退缩迁移明显,并具T1b到T2k1由盆缘向盆内、T2k2到T3b由盆内向盆缘迁移的2个进退波动变化。侏罗纪扇体在八道湾组最为发育,总体叠置关系较差,J1b到J2t,均呈由盆内向盆缘老山退缩沉积的退覆式迁移特征。三叠纪到侏罗纪,总体为由强到弱的退覆式冲断活动及扇体迁移模式,即随主要同生控扇断裂分布由盆缘向老山方向退缩迁移,冲断活动强度由盆缘向盆地方向逐渐减弱直至停息;相应地,各期扇体平面上分布规模渐小,总体呈由盆内向盆缘老山退缩迁移的沉积响应,两者耦合性良好。各类扇体的沉积分布受不同时期同生断裂活动的严格控制,其时空叠置及迁移规律的差异是红山嘴—车排子、克拉玛依—百口泉及乌尔禾—夏子街各构造带冲断作用地域性及作用强度差异性的沉积响应。进而引入“活动性指数”的概念与方法,对前陆冲断带同生断裂的冲断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化统计分析,并根据冲断推覆事件的地层、沉积标识划分出T1b-T3b、J1b-J2x、J2t三套构造层序,识别出三叠—侏罗纪的3个逆冲推覆幕、6次逆冲推覆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响应 逆冲断裂 前陆冲断带 扇体 三叠纪-侏罗纪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克下组冲积扇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国永 徐怀民 +2 位作者 张兵 传平 薛建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克下组油藏属于一套山前陆相盆地边缘冲积扇沉积。在充分认识克下组冲积扇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将克下组冲积扇划分为扇顶、扇中与扇缘3个亚相和8个微相,详细阐述了各...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克下组油藏属于一套山前陆相盆地边缘冲积扇沉积。在充分认识克下组冲积扇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将克下组冲积扇划分为扇顶、扇中与扇缘3个亚相和8个微相,详细阐述了各沉积微相的特征及在克下组各小层的展布规律。结合开发动态资料,分析了沉积微相控制下的石油地质储量及剩余油分布关系,为二次开发提供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下组 冲积扇 沉积微相 剩余油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扇体形成和分布 被引量:159
10
作者 雷振宇 鲁兵 +2 位作者 蔚远江 张立平 石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1,共6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经历了多次(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在新生代以后,表现出(类)前陆盆地性质,伴随区域构造运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冲断作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推覆性质,产生了与断裂带平行的褶皱构造。西北缘逆掩断裂普遍具有同生...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经历了多次(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在新生代以后,表现出(类)前陆盆地性质,伴随区域构造运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冲断作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推覆性质,产生了与断裂带平行的褶皱构造。西北缘逆掩断裂普遍具有同生活动性质,对扇体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冲断作用持续发生,上、下盘地形相差悬殊,自冲断席上剥蚀下来的碎屑物堆积于断崖根部而形成各类扇体(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水下扇等),阶梯式逆冲断裂则形成多级扇体。研究表明,从二叠纪到侏罗纪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扇体规模逐渐变小;在平面上由于构造活动的位移,导致了扇体的迁移。总体来看,百口泉-夏子街地区活动性最强,延续时间最长,形成的扇体规模较大、叠置程度高、迁移明显;车拐-克拉玛依地区活动性较弱,形成的扇体规模小、叠置程度差、迁移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西北缘 构造演化 断裂活动 扇体迁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北西向横断裂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89
11
作者 陶国亮 胡文瑄 +3 位作者 张义杰 曹剑 张越迁 高小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克拉玛依和乌尔禾地区沉积记录的分析,结合前人在本区的地球物理场、卫星影像和重磁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论证了北西向横断裂普遍存在的事实,并从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这些断距较小且具有走滑性质的断层。它们与...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克拉玛依和乌尔禾地区沉积记录的分析,结合前人在本区的地球物理场、卫星影像和重磁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论证了北西向横断裂普遍存在的事实,并从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这些断距较小且具有走滑性质的断层。它们与北东向纵断裂一起形成了本区“纵横交叉”的构造格局。横断裂沟通油源,引导油气侧向运移;纵断裂连接不同时代输导层和不整合,进行垂向调整和分配,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油气运聚体系。纵、横断裂交汇之处是油气运聚的优势部位,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横断裂 沉积记录 前陆盆地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富集因素 被引量:62
12
作者 冯有良 张义杰 +2 位作者 王瑞菊 张光亚 吴卫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5-692,共8页
利用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沉积环境、成因、分布规律及白云岩储集层油气富集高产因素。风城组白云岩按产状和沉积构造可分为纹层状泥质白云岩、薄层状白云岩和斑状白云岩,主要... 利用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沉积环境、成因、分布规律及白云岩储集层油气富集高产因素。风城组白云岩按产状和沉积构造可分为纹层状泥质白云岩、薄层状白云岩和斑状白云岩,主要为准同生白云岩和后生白云石化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形成于半深湖咸水环境;后生白云石化白云岩是发育在半深湖咸水环境下的碳酸盐岩灰泥在成岩期经后生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火山喷发或逆冲断裂活动形成的古地貌斜坡上。白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和裂隙。白云岩储集层富集高产的控制因素是裂缝及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油气富集 沉积环境 风城组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地区断层内流体活动过程及对断层启闭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乐强 贾凡建 +3 位作者 曹剑 刘慧 边雪梅 高剑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466,共6页
利用野外、钻井、测井和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地区断层内流体活动过程及对断层启闭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准西北地区断层发生过4期流体活动:断层形成初期,滑动破碎带受力最为集中,破碎较为严重,一期幔源流体首先进入滑动... 利用野外、钻井、测井和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地区断层内流体活动过程及对断层启闭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准西北地区断层发生过4期流体活动:断层形成初期,滑动破碎带受力最为集中,破碎较为严重,一期幔源流体首先进入滑动破碎带,并不断析出矿物充填其中,物性变差;二期幔源流体在滑动破碎带物性较好的部位穿插运移,胶结形成的矿物与一期形成的矿物脉体将滑动破碎带封堵;三期盆源流体主要在物性较好的主动盘裂缝带内运移,少部分进入被动盘诱导裂缝带;四期大气降水在断层物性较好的主动盘诱导裂缝带和被动盘诱导裂缝带内活动,初期主要以溶蚀作用为主,后期胶结作用较为强烈。由于第三期盆源流体活动期间,往往也是盆内大规模油气排烃时期,流体中往往含有大量油气,因此油气的运移主要在主动盘诱导裂缝带内进行,其次为被动盘诱导裂缝带,滑动破碎带实际上起封闭作用,不输导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活动 断层启闭性 断层结构 准西北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佳木河组含火山岩系沉积模式 被引量:23
14
作者 颜耀敏 王英民 +2 位作者 祝彦贺 张越迁 何周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86-388,共3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佳木河组是含火山岩系地层,即火山岩和碎屑岩混积地层。在探讨含火山岩系层序地层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划分了佳木河组层序格架,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了碎屑岩与火山岩的盆地充填序列,提出了该地区的沉积岩...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佳木河组是含火山岩系地层,即火山岩和碎屑岩混积地层。在探讨含火山岩系层序地层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划分了佳木河组层序格架,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了碎屑岩与火山岩的盆地充填序列,提出了该地区的沉积岩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火山岩系 层序 沉积模式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五八区 佳木河组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含油性量化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宋明水 赵乐强 +3 位作者 宫亚军 曾治平 沈扬 陈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2,共9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总体上具有分布广、埋藏浅、圈-源距离较远、圈闭含油性差异大等特点。圈闭含油性主要受控于断层-砂体(断-砂)输导体系的输导性能、油气运移距离、储-盖物性差等因素。其中,断层、砂体的输导性能分别可用断...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总体上具有分布广、埋藏浅、圈-源距离较远、圈闭含油性差异大等特点。圈闭含油性主要受控于断层-砂体(断-砂)输导体系的输导性能、油气运移距离、储-盖物性差等因素。其中,断层、砂体的输导性能分别可用断层启闭指数、砂体输导指数进行表征,油气运移距离可用圈-源平面距离表征,圈闭储集性能可用遮盖层与储集层孔隙度差值进行表征。圈闭是否含油取决于断层-砂体输导指数是否超过临界值,圈闭含油程度与断层-砂体输导指数、圈闭储-盖孔隙度差呈较好正相关关系,而与圈-源平面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在圈闭含油性与单因素关系分析基础上,通过多因素综合,建立了超剥带圈闭含油性多参数拟合关系式,应用结果表明,该拟合关系式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较高,可用来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圈闭含油性进行量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含油性 主控因素 量化评价 超剥带 西北缘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基于砂砾质辫状河沉积露头隔夹层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印森林 吴胜和 +2 位作者 陈恭洋 白凯 曾建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6,共8页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扎伊尔山出露的三叠系克拉玛依组黑油山沟35剖面为例,利用岩相组合和层次界面分析方法,结合沉积学理论,探讨了砂砾质辫状河岩石相组合、构型界面及构型单元级次,进而研究砂砾质辫状河河道砂体内部隔夹层的成因、级次...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扎伊尔山出露的三叠系克拉玛依组黑油山沟35剖面为例,利用岩相组合和层次界面分析方法,结合沉积学理论,探讨了砂砾质辫状河岩石相组合、构型界面及构型单元级次,进而研究砂砾质辫状河河道砂体内部隔夹层的成因、级次、形态、规模及其控制下的渗流地质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可以识别8种典型岩相,8个5级储集体构型单元以及2个3级储集体构型单元。泥质隔夹层主要分为细粒沉积和泥砾型两种类型,泥砾型隔夹层主要发育在河道底部泥砾岩沉积,由河道侵蚀河岸或河底的泥岩快速堆积而成,主要分布在5级或3级界面之上,向河道两侧边缘减薄尖灭。同时,内部不同级次的泥质隔夹层控制了储层非均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质辫状河 露头 隔夹层 克拉玛依组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生代油砂分布特征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26
17
作者 臧春艳 单玄龙 +3 位作者 李剑 王清斌 张慧杰 姚萍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砂的分布层位、厚度和品质等特征的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砂主要分布在乌尔禾—夏子街、白碱滩、黑油山、红山嘴地区的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侏罗系齐古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组等中生代地层中。对该地区油砂开发前...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砂的分布层位、厚度和品质等特征的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砂主要分布在乌尔禾—夏子街、白碱滩、黑油山、红山嘴地区的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侏罗系齐古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组等中生代地层中。对该地区油砂开发前景进行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砂储量约1.32亿t。油砂分布范围广、含油砂层多(3~14层),厚度较大(1.5~26.15m),含油率较高(3%~18%),油砂品质好,大面积出露地表,可进行露天采掘,具有一定工业开采价值。同时油砂开采会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国内目前油砂开采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油砂开发基础设施缺乏,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开发前景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中新生代地层铀矿成矿能力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健 陈正乐 +1 位作者 张红喜 胡健民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研究表明,有机质(Cy)、黄铁矿(FeS2)、氧化镁(MgO)、磷酸盐(P2O5)、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Fe3+ Fe2+等参数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找矿目的层中原生带砂岩体与邻区... 研究表明,有机质(Cy)、黄铁矿(FeS2)、氧化镁(MgO)、磷酸盐(P2O5)、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Fe3+ Fe2+等参数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找矿目的层中原生带砂岩体与邻区伊犁盆地南缘512矿床砂岩层原生带砂体中上述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原生带砂岩成矿能力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分析表明,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是造成上述参数差异悬殊的原因,进而指出了该区内今后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浸砂岩铀矿 对比分析 成矿能力
下载PDF
同生逆断层对冲积扇沉积构型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下克拉玛依组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印森林 吴胜和 +3 位作者 陈恭洋 许长福 彭寿昌 程乐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8,共11页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冲积扇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邻近露头资料,通过沉积构型及构造-沉积响应分析,探讨挤压型盆地边缘与同生逆断层相关的冲积扇沉积构型特征。研究表明:挤压型盆地边缘冲积扇扇体的...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冲积扇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邻近露头资料,通过沉积构型及构造-沉积响应分析,探讨挤压型盆地边缘与同生逆断层相关的冲积扇沉积构型特征。研究表明:挤压型盆地边缘冲积扇扇体的形态、规模和组合样式受到同生逆断层组合样式的控制。在多条平行盆地边缘的断层与顺源调节断层组合的条件下,调节断层走滑活动导致物源区溯源剥蚀,扇体呈快速退积而形成薄层条带溯源叠置组合。同时,调节断裂的平移活动会影响物源出口位置的侧向偏移,形成侧向迁移叠置扇体组合;在强烈活动的交叉状同生逆断层组合条件下,则形成多期厚层垂向叠置扇体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逆断层 冲积扇 沉积构型 露头 挤压型盆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构造新解 被引量:60
20
作者 孟家峰 郭召杰 方世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最重要的构造特征是发育一组冲断构造。对这组冲断构造的冲断时限和冲断性质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准噶尔盆地的属性存在断陷盆地与前陆盆地之争。西北缘花岗岩及其中发育的岩墙群的精确年龄限定了研究区在314~255Ma中处...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最重要的构造特征是发育一组冲断构造。对这组冲断构造的冲断时限和冲断性质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准噶尔盆地的属性存在断陷盆地与前陆盆地之争。西北缘花岗岩及其中发育的岩墙群的精确年龄限定了研究区在314~255Ma中处于伸展状态。西北缘侏罗系沉积范围较三叠系广,早侏罗世发育碱性玄武岩,这些都表明准噶尔盆地在侏罗纪处于伸展阶段,盆地范围不断扩大。西北缘晚三叠世地层不整合覆盖于花岗岩之上,这种现象将本区冲断构造发生的时间限定为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最晚不超过晚三叠世。在地震资料解释的西北缘剖面上,冲断构造的前缘二叠纪地层平缓且厚度稳定。西北缘二叠系发育火山岩,沉积层序具从下到上粒度由粗变细的正旋回沉积特征,沉积速率稳定,沉降曲线由陡变缓,且古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均较高。西北缘的圈闭类型以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为主,以构造-岩性圈闭为辅。笔者认为西北缘冲断构造的性质是在314~255Ma伸展阶段与侏罗纪伸展阶段之间发育的一次短期反转构造,发育基底卷入的高角度冲断带,并非大规模与造山作用相关的前陆冲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二叠纪末到三叠纪 冲断构造 反转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