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 antagonism protein analysis of B34 against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1
作者 ZHENG Aiping, Li Ping, SUN Huiqing, and WANG Lingxia, Rice Res Inst, Sichuan Agri Univ, Sichuan Agri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 Center, Wenjiang 611130, China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2002年第3期21-21,共1页
A strain B34 against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was screened from rice plants. Lab and 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is fungal strain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Jinggangmycin on PDA plate. Based on... A strain B34 against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was screened from rice plants. Lab and 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is fungal strain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Jinggangmycin on PDA plate. Based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cell wall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s of B34, the fungal was named as Pseudomonas aureofaciens. It was a new antagonistic strain against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gur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ntagonism protein analysis of B34 against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下载PDF
四川省阿坝地区大骨结病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琦 沈前斌 曾祥贵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大骨结病是中国分布较广的地方病,在四川省阿坝州流行,特别在若尔盖的包座地区严重流行。笔者通过以往专家对于大骨结病病因研究、生命元素特征分析和大骨结病病区和非病区的元素背景的研究认为,四川阿坝地区大骨结病可能是病区腐植酸富... 大骨结病是中国分布较广的地方病,在四川省阿坝州流行,特别在若尔盖的包座地区严重流行。笔者通过以往专家对于大骨结病病因研究、生命元素特征分析和大骨结病病区和非病区的元素背景的研究认为,四川阿坝地区大骨结病可能是病区腐植酸富集,Se、Mo、Cu、V的偏低和Ba、Sr、P对于CaO的拮抗作用造成Ca的缺乏所引起的地方病。与此同时,通过1∶20万内江幅“趴病”区的土壤和水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有类似之处。因此,上述因素可能是这种骨骼病的地球化学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阿坝地区 大骨结病 地球化学特征 生命元素特征
下载PDF
ARDRA方法在荧光假单胞菌分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年洪娟 张杰 +3 位作者 樊利强 刘朔 宋福平 黄大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8,共7页
【目的】探索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类方法,分离筛选拮抗性较强的荧光假单胞菌。【方法】利用紫外下产生荧光的特性,采用梯度稀释及鞭毛染色的方法,对采自云南、海南、山东和新疆的488份植物根际土壤进行分离筛选,分离菌株进行ARDRA分析,采... 【目的】探索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类方法,分离筛选拮抗性较强的荧光假单胞菌。【方法】利用紫外下产生荧光的特性,采用梯度稀释及鞭毛染色的方法,对采自云南、海南、山东和新疆的488份植物根际土壤进行分离筛选,分离菌株进行ARDRA分析,采用室内平板对峙法筛选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分子鉴定。【结果】分离筛选到102株紫外下产生荧光的杆状单极生鞭毛菌株。ARDRA分析产生荧光假单胞菌类型、恶臭假单胞菌类型以及一个未知的谱带类型。以油菜立枯病菌作为靶标菌,筛选到25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TC222产生的抑菌圈最大,进一步的生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9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如番茄灰霉病菌等具有很强的拮抗活性。TC222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荧光假单胞菌PfO-1同源性达到99%,其最终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结论】ARDRA方法在分子水平上为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探索了一条新途径;TC222菌株具有拮抗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分离鉴定 ARDRA分析 拮抗作用
下载PDF
14个灵芝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秦俊哲 谷珅睿 陈合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4,共5页
对14个灵芝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实验共检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18条,在50%相似水平上聚合为5类,第1类包括仙芝、大仙823、南韩、园芝6号、甜芝、韩芝;第2类包括赤芝10号、赤芝12号、赤芝、日本红芝;第... 对14个灵芝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实验共检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18条,在50%相似水平上聚合为5类,第1类包括仙芝、大仙823、南韩、园芝6号、甜芝、韩芝;第2类包括赤芝10号、赤芝12号、赤芝、日本红芝;第3类包括紫芝和黑芝;第4类为血芝;第5类为白芝。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观察及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验还说明酯酶同工酶可作为灵芝良种选育的一种有效标记方法,在菌种鉴定、保藏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拮抗试验 酯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十五个香菇菌株遗传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宋莹 刘娜 +1 位作者 肖千明 李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63-166,共4页
采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15个香菇菌株进行了菌种遗传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5个香菇菌株的谱带都在8-11条之间,酶谱稳定,可重复性高,酯酶同工酶技术可应用于香菇种群的划分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水平为0.41时,15个... 采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15个香菇菌株进行了菌种遗传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5个香菇菌株的谱带都在8-11条之间,酶谱稳定,可重复性高,酯酶同工酶技术可应用于香菇种群的划分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水平为0.41时,15个供试菌株聚合为6类:第1类包括‘荷香1号’、‘浙江丽水808’和新宾县‘东升808’,其中引自浙江丽水的‘808’和新宾‘东升808’菌株相似系数为100%,说明其遗传背景相同,为同名同种;第2类包括丹东‘早丰8号’;第3类包括‘向阳2号’和‘辽抚4号’;第4类包括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937’、引自新宾东升的‘937’、‘抚香3号’、‘锦香’和‘永香1号’,其中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937’和引自新宾东升的‘937’菌株相似系数为100%,说明其遗传背景相同,为同名同种;第5类包括‘平泉18’、新宾二道‘早丰8号’和新宾‘永陵808-2’;第6类包括‘天成1号’,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拮抗试验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姬菇258和金凤2-1杂交构建姬菇新菌株 被引量:5
6
作者 谭伟 周洁 +6 位作者 曹雪莲 苗人云 贾定洪 黄忠乾 甘炳成 彭卫红 郑林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55-2660,共6页
以姬菇258和金凤2-1为亲本,单孢杂交,获得杂交菌株81株。通过定性出菇表明,其中44号、6号、115号和7号菌株子实体形态具有姬菇的典型特征。通过拮抗反应、ISSR分子标记及聚类分析表明,这4株姬菇新菌株与亲本之间存在遗传差异,证实了杂... 以姬菇258和金凤2-1为亲本,单孢杂交,获得杂交菌株81株。通过定性出菇表明,其中44号、6号、115号和7号菌株子实体形态具有姬菇的典型特征。通过拮抗反应、ISSR分子标记及聚类分析表明,这4株姬菇新菌株与亲本之间存在遗传差异,证实了杂交姬菇新菌株的真实性;4株新菌株之间也各自保持着个体遗传上的独立和稳定,即构建创制出了4株杂交姬菇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菇258 金凤2-1 单孢杂交 出菇试验 姬菇特征 拮抗反应 ISSR标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7株野生香菇菌株的特性及出菇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宏 张根伟 +5 位作者 刘萌 刘昆昂 李书生 尹淑丽 刘振国 付艳菊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了挖掘优质的种质资源,从香菇发源地浙江龙泉凤阳山采集分离到7株野生香菇(Lentinus edodes)菌株,ITS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为香菇菌株,并且7株野生香菇之间具有遗传差异性。在菌株的特性和出菇试验中,菌株YS1的菌丝生长最快,菌株YS7的木... 为了挖掘优质的种质资源,从香菇发源地浙江龙泉凤阳山采集分离到7株野生香菇(Lentinus edodes)菌株,ITS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为香菇菌株,并且7株野生香菇之间具有遗传差异性。在菌株的特性和出菇试验中,菌株YS1的菌丝生长最快,菌株YS7的木质素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都相对较高,菌株YS2的抗木霉能力强,菌株YS5出菇耐低温,以上菌株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开发、驯化,以培育出优质的香菇栽培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香菇 ITS分析 胞外酶 拮抗 子实体
下载PDF
吡啶类离子液体对青海弧菌Q67的混合毒性评估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瑾 刘树深 +2 位作者 邓慧萍 周俊 王成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5-962,共8页
混合污染物产生的累积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以6种吡啶类离子液体(IL):丁基溴化吡啶([Bpy]Br)、己基溴化吡啶([Hpy]Br)、辛基溴化吡啶([Opy]Br)、丁基氯化吡啶([Bpy]Cl)、己基氯化吡啶([O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 混合污染物产生的累积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以6种吡啶类离子液体(IL):丁基溴化吡啶([Bpy]Br)、己基溴化吡啶([Hpy]Br)、辛基溴化吡啶([Opy]Br)、丁基氯化吡啶([Bpy]Cl)、己基氯化吡啶([O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Cl)为混合物组分,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和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分别设计4组二元IL混合物和2组三元混合物,每组混合物包括5条具有不同浓度配比的混合物射线。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6种IL及其30条混合物射线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和(CA)为加和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ogit函数能有效地拟合6种吡啶IL及其30条混合物射线的浓度-效应数据。若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50)为毒性指标,6个吡啶IL对Q67的毒性与烷基链上碳原子数目正相关,且每增加2个碳原子,其毒性约增加1。IL的阴离子(Br-或Cl-)对毒性没有影响。除己基氯化吡啶([Hpy]Cl)和辛基氯化吡啶([Opy]Cl)的二元混合物呈现明显拮抗作用外,其他二元及三元混合物都为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类离子液体 青海弧菌Q67 微板毒性分析法 浓度加和 拮抗
下载PDF
姬松茸选育菌株的部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江秀红 林新坚 +2 位作者 郑永标 陈济琛 林跃鑫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2期15-19,共5页
对新选育4株姬松茸菌株的若干菌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差异性为0.05和0.01的两种水平下,AbML11菌丝长速与AbML2、AbMD3、AbML7、AbM9菌丝长速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AbML7长速最慢,长势最弱;4个菌株的最适温度均为28℃,其中AbML2、... 对新选育4株姬松茸菌株的若干菌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差异性为0.05和0.01的两种水平下,AbML11菌丝长速与AbML2、AbMD3、AbML7、AbM9菌丝长速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AbML7长速最慢,长势最弱;4个菌株的最适温度均为28℃,其中AbML2、AbMD3耐受温度最高达36℃。在转管过程中,AbML11菌丝长速与长势稳定性最佳,其次AbML2、AbM9、AbMD3,AbML7最差;与出发菌株比较,AbML2、AbML11具有较强的抗青霉能力,AbMD3、AbML7抗霉力较差;在菌丝拮抗试验中,5个菌株之间均产生拮抗,说明菌株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RAPD图谱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达62%时,可以将5个菌株分成:AbML2、AbMD3,AbML7、AbM9和AbML11两类。由此可见,新选育的4株姬松茸菌性有别于AbM9,AbML11若干性状优于AbM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 姬松茸 RAPD分析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与有机磷农药间的毒性相互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瑾 刘树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L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毒性相互作用已有报道,但相关数据仍较为缺乏。以7种具有不同阴阳离子组成的ILs:溴化丁基吡啶(IL1)、氯化丁基-2,3-二甲基咪唑(IL2)、丁基-3-甲基咪唑翁磷酸盐(IL3)、丁基-3-甲基... "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L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毒性相互作用已有报道,但相关数据仍较为缺乏。以7种具有不同阴阳离子组成的ILs:溴化丁基吡啶(IL1)、氯化丁基-2,3-二甲基咪唑(IL2)、丁基-3-甲基咪唑翁磷酸盐(IL3)、丁基-3-甲基咪唑正辛基硫酸(IL4)、丁基-2,3-二甲基咪唑二乙二醇单甲醚硫酸盐(IL5)、辛基-3-甲基咪唑二乙基醚单甲磺硫酸(IL6)和氯化己基-3-甲基咪唑(IL7),与5种有机磷农药(OPs):敌敌畏(DIC)、乐果(DIM)、草甘膦(GLY)、久效磷(MON)和磷胺(PHO),作为混合物组分,以等效应浓度比射线法设计7种ILs分别与5种OPs等EC_(50)配比的35组二元混合物,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MTA)测定这些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以浓度加和(CA)和独立作用(IA)为参考模型分析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IL-OP混合物呈现的作用类型不同:如IL1-DIM、IL2-DIM、IL3-DIM、IL6-DIM、IL2-MON和IL7-DIM的混合物呈明显的拮抗作用;IL3-DIC和IL2-GLY的混合物呈明显的协同作用;IL5-DIM和IL4-MON的混合物在较高浓度区呈拮抗作用;而IL3-GLY和IL6-DIC的混合物在较高浓度区呈协同作用;其余的混合物则为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有机磷农药 青海弧菌Q67 微板毒性分析法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下载PDF
18个灵芝菌种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秦俊哲 姚艳芳 孙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5-69,共5页
对18个灵芝菌株进行了菌丝培养观察、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并对它们作了聚类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水平为50%时供试菌株聚合为6类:第1类包括以韩芝为代表的7个菌株;第2类包括以赤芝为代表的5个菌株;第3... 对18个灵芝菌株进行了菌丝培养观察、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并对它们作了聚类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水平为50%时供试菌株聚合为6类:第1类包括以韩芝为代表的7个菌株;第2类包括以赤芝为代表的5个菌株;第3类包括紫芝和黑芝;第4类为血芝和京大灵芝;第5类为白芝;第6类为日本赤芝。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特征及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验还说明酯酶同工酶可作为灵芝良种选育的一种有效标记方法,在菌种鉴定、保藏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拮抗试验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拮抗菌株对田间大豆根腐病原菌抑制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诚蛟 徐凤花 +1 位作者 万书明 李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1-353,共3页
在土壤中接种真菌菌株ZKF-3、HHSD-23和HHSD-31,拮抗大豆根腐病原菌,并研究其对土壤酶活力和病原菌抑制率的影响。三菌株混合接种所产生对病原菌抑制效果和土壤酶活力匀超过单一菌株接种,16d时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和立枯... 在土壤中接种真菌菌株ZKF-3、HHSD-23和HHSD-31,拮抗大豆根腐病原菌,并研究其对土壤酶活力和病原菌抑制率的影响。三菌株混合接种所产生对病原菌抑制效果和土壤酶活力匀超过单一菌株接种,16d时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ia.solani)抑制率分别为79.72%和81.30%,土壤几丁质内切、外切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分别达到121.41、62.40和124.91U.g-1。相关分析表明,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率与土壤几丁质内切、外切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率与几丁质内切酶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大豆根腐病 偏相关分析
下载PDF
棉花“两带育苗”基质原料含量对出苗率的影响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谧 金卫斌 +4 位作者 王维东 赵志华 范玉刚 刘平 卜群第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对"两带育苗"的基质配方试验数据进行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拟,就筛选的各项显著因子进行了偏相关以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X2(草炭)含量在一次项系数上表现为负,X3(珍珠岩)在二次项上具有与一次项系数方向相反的二次效应;偏... 对"两带育苗"的基质配方试验数据进行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拟,就筛选的各项显著因子进行了偏相关以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X2(草炭)含量在一次项系数上表现为负,X3(珍珠岩)在二次项上具有与一次项系数方向相反的二次效应;偏相关分析表明X2、X3均与出苗率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两者对出苗率的直接相关系数为负值,且X3的值为-9.16,间接相关上两者的一次项因子通过X3、X5(pH调节剂)的二次项因子以及X1X4(蛭石与粘合剂)、X1X5(蛭石与pH调节剂)的互作因子而对出苗率表现为正向效应,且X3通过X23的间接相关系数为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两带育苗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Sperm speed is associated with sex bias of siblings in a human population
14
作者 Jim A Mossman Jon Slate +2 位作者 Tim R Birkhead Harry D Moore Allan A Pacey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52-154,共3页
Recent studies investigating possible causes of male subfertility have largely focused on how lifestyle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impact on the process of spermatogenesis, Markedly, fewer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os... Recent studies investigating possible causes of male subfertility have largely focused on how lifestyle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impact on the process of spermatogenesis, Markedly, fewer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ose risk factors that result in reduced sperm quality, such as poor sperm motility. The speed at which sperm swim is a major predictor of fertility and is extremely variable in human populations. It has been hypothesized that offspring sex may be adaptively manipulated to maximize the offspring's reproductive fitness (e.g., parents with genes for good male fertility traits, such as high sperm speed, would produce primarily sons and fewer daughters because the offspring will inherit advantageous male fertility genes). Conversely, parents with poor male fertility genes would produce primarily daughters, We tested whether there wa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how fast a man's sperm swam and the sex bias of his siblings in a sample of men attending clinic for fertility investigations with their partner and with a wide range of semen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perm speed. We found that the sex bias of a man's siblings is associated with his sperm speed; men with female-biased siblings had significantly slower sperm (judged using 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 (CASA)) than men from male-biased sibships.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family com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future eD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human fer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 (CASA) FERTILITY intralocus sexual conflict MALE OFFSPRING sex ratio sexual antagonism
下载PDF
民间法生成、运作及其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宏雁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与国家法相对,民间法自生发于有限地域当中,其对特定群体的规制效果长久以来被归因于法律文化的传承,然而文化论的解释对于民间法何以能够成为法,何以能够成为文化,进而何以能够为个体所遵守却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法经济学原理的分... 与国家法相对,民间法自生发于有限地域当中,其对特定群体的规制效果长久以来被归因于法律文化的传承,然而文化论的解释对于民间法何以能够成为法,何以能够成为文化,进而何以能够为个体所遵守却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法经济学原理的分析进路为我们提供了找出深层原因的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以经济学原理为分析工具,揭示民间法在生成、运作及发展过程中为个体所接受并产生规制实效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法 合意 成本-收益分析 反复博弈
下载PDF
一株巨菌草内生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昭昭 贾雨雷 +3 位作者 黄在兴 林标声 梅兰 林占熺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32-639,共8页
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sp.)内生细菌为试验材料,利用平板对峙法筛出对玉蜀黍平脐孺孢(Bipolaris maydis)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巨菌草内生菌,并采用Illumina Miseq PE150对该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分析、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 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sp.)内生细菌为试验材料,利用平板对峙法筛出对玉蜀黍平脐孺孢(Bipolaris maydis)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巨菌草内生菌,并采用Illumina Miseq PE150对该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分析、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直系同源簇[COG]聚类分析等。结果表明,抗菌作用最强的内生菌JK7-2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290 Conrigs,整个基因组大小约8.4 Mb,GC含量为73.17%,序列已提交至NCBI数据库SRA BioProject获得登录号:PRJNA451251。同时,预测其编码7 432个基因,并发现多个与链霉素、青霉素和四环素产生等代谢通路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巨菌草内生生防菌的抗菌机制以及挖掘生防菌次级代谢产物相关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内生链霉菌 玉蜀黍平脐蠕孢 拮抗 基因组测序分析
下载PDF
lncRNA DANCR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潜在预后因子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扬 封佳曦 +2 位作者 鲁明 马翔 赵庆洪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0期2020-2025,2030,共7页
目的验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的分化拮抗非编码RNA(DANCR)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预后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lncRNA DANCR表达与人类癌症关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1月1日... 目的验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的分化拮抗非编码RNA(DANCR)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预后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lncRNA DANCR表达与人类癌症关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1月1日。根据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声明进行文献的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Stata 12.0软件分析比值比(OR)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癌症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的促进或抑制效应。在临床分期的总体生存率上,计算风险比(HR)和相应的95%CI来评估生存期的效应。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2143例癌症患者。与DANCR低表达组患者相比,DANCR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HR=1.26,95%CI 1.18~1.34,P<0.001)。消化道肿瘤患者DANCR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短于DANCR低表达组(HR=1.20,95%CI 1.12~1.30,P<0.001);呼吸系统肿瘤DANCR高表达组的生存期短于DANCR低表达组(HR=1.43,95%CI 1.24~1.64,P<0.001)。肿瘤分化程度(OR=2.72,95%CI 1.01~7.29,P=0.047)、肿瘤浸润深度(OR=1.62,95%CI 1.13~2.31,P=0.009)与DANCR高表达有关,lncRNA DANCR高表达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更差,肿瘤浸润深度更深。结论lncRNA DANCR升高可作为预测多种癌症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需要纳入更多新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分化拮抗非蛋白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乙醇、水合氯醛和纳洛酮 3药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英文)
18
作者 李杰 徐端正 +3 位作者 贡沁燕 姚明辉 于榕 鲁映青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7-394,共8页
目的 :采用Q指数法、等效线法和多元逻辑Logistic回归学模型来评价乙醇、水合氯醛以及纳洛酮相互作用。方法 :观察 3种药物对昆明种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在 2药相互作用研究中 ,水合氯醛与乙醇按不同比例给予 (2 5∶75 ,5 0∶5 0 ,78∶... 目的 :采用Q指数法、等效线法和多元逻辑Logistic回归学模型来评价乙醇、水合氯醛以及纳洛酮相互作用。方法 :观察 3种药物对昆明种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在 2药相互作用研究中 ,水合氯醛与乙醇按不同比例给予 (2 5∶75 ,5 0∶5 0 ,78∶2 2和 80∶2 0 )。在 3药相互作用研究中 ,在给予纳洛酮固定剂量 (0 .5mg·kg- 1和 0 .2mg·kg- 1) 15min后 ,混合给予水合氯醛与乙醇 (按照 1∶1和 1∶3比例 )来诱导睡眠。水合氯醛、乙醇 ,纳洛酮以及它们混合物的催眠作用 (翻正反射消失 )ED50 代入等效线、Q test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计算。结果 :在 2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 ,水合氯醛与酒精呈现明显协同作用。 3个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 ,随着纳洛酮剂量改变而呈现不同情况。结论 :乙醇与水合氯醛在诱导睡眠方面有协同作用 ,但是在加入固定剂量的纳洛酮后 ,整体可呈现拮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水合氯醛 纳洛酮 催眠药 药物相互作用 Q指数法 等效线法 多元逻辑Logistic回归学模型
下载PDF
3种农药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陶梦婷 张瑾 +2 位作者 姜慧 申慧彦 洪桂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0,共9页
农药的大量生产和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构成了威胁。该文以苯嗪草酮(GLY)、甲霜灵(MET)和草甘膦(MM)为研究对象,以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农药的二元混合物体系,... 农药的大量生产和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构成了威胁。该文以苯嗪草酮(GLY)、甲霜灵(MET)和草甘膦(MM)为研究对象,以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农药的二元混合物体系,应用时间依赖微板毒性测试方法系统测定3种农药及其二元混合物对Q67的毒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浓度-效应数据,并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农药混合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浓度-效应曲线均可用Logit函数有效表征,以半数浓度-效应的负对数值(p(EC)50)为毒性大小指标,除0.25 h外,3种农药在不同暴露时间的毒性大小顺序均为:MET (p(EC)50=2.56~3.01)>MM (p(EC)50=2.35~2.53)>GLY (p(EC)50=2.10~2.30);单个农药及其二元混合物的毒性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二元混合物毒性表现出一定的组分依赖性;3种农药二元混合物体系的15条射线对Q67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也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混合体系GLY-MET和GLY-MM体系开始的时候呈现明显的拮抗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毒性作用方式从拮抗变为加和作用,甚至协同作用;而MET-MM的混合物体系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拮抗作用,但无协同作用的出现,说明GLY很可能是混合物体系呈现协同作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混合物 青海弧菌 微板毒性分析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下载PDF
重金属与农药污染物对青海弧菌Q67拮抗作用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子晏 陶梦婷 +3 位作者 张瑾 董欣琦 骆纵纵 周娜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41-2449,共9页
重金属与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探究重金属与农药混合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重金属铅(Pb)和两种农药(甲霜灵(MET)、草甘膦(GLY))为目标污染物,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设计三元混合物体系,共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 重金属与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探究重金属与农药混合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重金属铅(Pb)和两种农药(甲霜灵(MET)、草甘膦(GLY))为目标污染物,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设计三元混合物体系,共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的射线,运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MTA)系统测定重金属与农药及其三元混合物对水生生物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Q67)在不同暴露时间的毒性,应用浓度加和(CA)模型分析混合物组分间的毒性相互作用,绝对残差(dCA)模型定量评估相互作用强度.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对Q67的毒性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均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但GLY和Pb不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毒性,而MET随暴露时间延长毒性逐渐增加,即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毒性;不同暴露时间,污染物的毒性大小顺序不同,如暴露时间点为0.5 h时,毒性大小顺序为:GLY>Pb>MET,而在12 h时,毒性大小顺序为:GLY>MET>Pb.3种污染物的混合体系的5条混合物射线(U1—U5)的毒性却与MET呈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即具有时间依赖毒性.依据CA,重金属和农药三元混合体系(Pb-MET-GLY)的毒性相互作用为拮抗作用.5条混合射线的dCA均大于0,且随着暴露时间、暴露浓度及组分浓度比的改变而改变,即三元混合体系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拮抗作用;5条射线的最大dCA值均大于50%,其中U4在2 h时dCA最大值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Q67 三元混合物体系 时间依赖微板毒性分析 拮抗作用 定量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