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明清时期傣族成文法的形成与变迁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云 方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元代以后,傣族社会被纳入到中央王朝的政治体系中,随着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代傣族的社会法律规范只是习惯法,至明清时才形成了成文法,其成文法一是体现了内地地主经济因素的影响,二是佛... 元代以后,傣族社会被纳入到中央王朝的政治体系中,随着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代傣族的社会法律规范只是习惯法,至明清时才形成了成文法,其成文法一是体现了内地地主经济因素的影响,二是佛教精神成为其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时期 傣族 成文法 形成与变迁
下载PDF
东亚汉文小说的衍变及本土特色 被引量:2
2
作者 严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5,共8页
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大规模传播到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直接促进了东亚地区汉文小说创作的全面兴盛。中国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东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旺盛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口语学习便成为明清通俗小说得以在东... 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大规模传播到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直接促进了东亚地区汉文小说创作的全面兴盛。中国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东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旺盛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口语学习便成为明清通俗小说得以在东亚各国广泛流传的重要契机。对中国体制的模仿及文化崇拜,给中国小说在东亚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机会,也为东亚汉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创造了契机。正是在吸收和改编中国小说的过程中,朝鲜、日本及越南的汉文小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传播 东亚汉文小说 东亚汉语教材
下载PDF
明清小说江淮方言例释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毅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8-80,共3页
明清白话小说的方言成份颇多,不仅是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即使今天已很难见的孤本小说也不例外。在这些方言小,有很多是江淮方言,因其从属于大的北方官话,常被忽视。本文以《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中出现的江淮方言词条为基础,兼以其他作... 明清白话小说的方言成份颇多,不仅是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即使今天已很难见的孤本小说也不例外。在这些方言小,有很多是江淮方言,因其从属于大的北方官话,常被忽视。本文以《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中出现的江淮方言词条为基础,兼以其他作品的相同例句为佐,试图说明江淮方言在明清小说中的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方言 明清小说 词汇 词义
下载PDF
甘洒热血存“春秋”——张岱《自为墓志铭》现象窥探 被引量:2
4
作者 佘德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0-44,共5页
从写作背景、墓志文剖析及其寓意等多个方面,对张岱《自为墓志铭》现象作了考察分析,表现了张岱'存国史'和'存明''复明'的衷曲.
关键词 《自为墓志铭》 存国史 存明 复明
下载PDF
明人笔记的释史价值
5
作者 侯虎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2-86,共5页
明人笔记数量浩繁,其中大多具备史料价值,以之既可补正史史料之不足,亦可阐释正史语焉不详之处,更能纠正正史的史实之误,因此,其释史价值不可低诂。传统研究强调明人笔记具备"学无根柢"和"因袭成风"的弊病,对此不... 明人笔记数量浩繁,其中大多具备史料价值,以之既可补正史史料之不足,亦可阐释正史语焉不详之处,更能纠正正史的史实之误,因此,其释史价值不可低诂。传统研究强调明人笔记具备"学无根柢"和"因袭成风"的弊病,对此不可盲从。然于研究中的引用,确需谨慎取舍,以免被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人笔记 释史 正史 唯心史观
下载PDF
胡应麟《诗薮》与乐府批评论
6
作者 王辉斌 《阅江学刊》 2016年第1期107-114,147,共8页
胡应麟《诗薮》是明代乐府诗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乐府批评论"重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歌行与乐府的关系问题,二是近体乐府中之"绝句乐府"论,三是对历代乐府诗人诗作的比论,四是对乐府创作经验的归... 胡应麟《诗薮》是明代乐府诗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乐府批评论"重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歌行与乐府的关系问题,二是近体乐府中之"绝句乐府"论,三是对历代乐府诗人诗作的比论,四是对乐府创作经验的归纳与总结。乐府批评论"不仅扩大了明代乐府诗批评的领域,丰富了其批评的理论体系,而且对于时人与后人进行乐府诗创作也具有极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乐府批评 胡应麟《诗薮》 乐府批评论
下载PDF
明刻四种丛编本汉人集考论
7
作者 刘明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7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以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和张衡四人集为例,考察各集原本(主要是唐本)的旧貌,揭示校勘整理汉魏六朝人集不宜单纯依据丛编本,还需爬梳其原始文本资料。司马相如集的校勘表明选择丛编本作为参校本仍有其必要性。南朝隋唐时期存在文人赋作... 以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和张衡四人集为例,考察各集原本(主要是唐本)的旧貌,揭示校勘整理汉魏六朝人集不宜单纯依据丛编本,还需爬梳其原始文本资料。司马相如集的校勘表明选择丛编本作为参校本仍有其必要性。南朝隋唐时期存在文人赋作注本的单行本,推测因具备两人共同创作的文本属性而入"总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编本 汉人集 原本旧貌 赋作注本 总集类 明刻本
下载PDF
明代晋商王文素手抄孤本《算学宝鉴》探析
8
作者 董玉宝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6期52-55,共4页
在需要大力弘扬晋商精神的今天,人们对晋商的认识一般都是停留在晋商的豪宅、儒商的形象和巨贾的资财等方面,对明代晋商珠算科研成果研究的人确实还不多,笔者从明代晋商王文素手抄孤本《算学宝鉴》古籍中,解析一些让世人叹为观止的晋商... 在需要大力弘扬晋商精神的今天,人们对晋商的认识一般都是停留在晋商的豪宅、儒商的形象和巨贾的资财等方面,对明代晋商珠算科研成果研究的人确实还不多,笔者从明代晋商王文素手抄孤本《算学宝鉴》古籍中,解析一些让世人叹为观止的晋商珠算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晋商 王文素 手抄孤本 成就
下载PDF
试析《明史·艺文志》专记一代著述的原因
9
作者 曹金发 董杰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9-82,共4页
《明史.艺文志》在编纂方式上,与以前的正史目录有着明显的区别,不是记一代藏书,而是专记一代著述。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当时没有可以依据的官藏书目;同时,明代官私藏书甚丰,要照顾到艺文志的内容与整部正史的平衡,也难以全部录入。这种... 《明史.艺文志》在编纂方式上,与以前的正史目录有着明显的区别,不是记一代藏书,而是专记一代著述。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当时没有可以依据的官藏书目;同时,明代官私藏书甚丰,要照顾到艺文志的内容与整部正史的平衡,也难以全部录入。这种编纂方式可从正史艺文志的编纂源流上找到依据,并且还有理论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纂方式 《明史·艺文志》 记一代著述
下载PDF
元明清蒙古族汉诗研究的力作——评《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10
作者 多洛肯 姚丽娟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是研究元明清蒙古族诗歌的新例证。该书创新点众多,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新体系,对古代蒙古族汉诗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观照,展现了蒙汉间的民族交融和文学交融;二是丰富多元的文献搜集,对生卒行...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是研究元明清蒙古族诗歌的新例证。该书创新点众多,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新体系,对古代蒙古族汉诗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观照,展现了蒙汉间的民族交融和文学交融;二是丰富多元的文献搜集,对生卒行年、著作流播、交游考论进行了清晰深入的考证;三是厘清古代蒙古族诗人汉诗发展脉络,从思想史、社会史和整体历史角度揭示了元明清蒙古族诗歌的发展进程和差异产生的原因。该书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改变了研究方法,拓宽了研究范围,不仅系统地呈现出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发展历程,而且揭示了元明清蒙古族与汉族在不断交融碰撞中共同书写中国古代诗歌史的内涵和意义。这对于当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借鉴和榜样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蒙古族 文学交融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下载PDF
明清小说中妒妻悍妇辩证说
11
作者 卢卓元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6-90,共5页
明清小说中妒妇成群,其描写多重其妒、悍的行为和语言的描写,少于刻画心理活动。将其分类研究更有利于揭示性格类型和心理状态。通过以"后妃"看妒妇,以"佳人"观妒妇,以"节妇"思妒妇,以"寡母"... 明清小说中妒妇成群,其描写多重其妒、悍的行为和语言的描写,少于刻画心理活动。将其分类研究更有利于揭示性格类型和心理状态。通过以"后妃"看妒妇,以"佳人"观妒妇,以"节妇"思妒妇,以"寡母"析妒妇,可以透视出嫉妒这一先天性情感对人类性格、心理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妒妇 类型
下载PDF
明代虚劳专著及专篇虚劳方药的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伟名 罗广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5,111,共8页
研究明代虚劳专著(专篇)中虚劳方剂的中药使用频数及度值的分布特性,分析其是否服从幂律分布,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实验研究。通过统计明代虚劳专著(专篇)中虚劳方剂的中药使用频率及各中药节点在配伍关系网络中的度值,采用基于极大似... 研究明代虚劳专著(专篇)中虚劳方剂的中药使用频数及度值的分布特性,分析其是否服从幂律分布,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实验研究。通过统计明代虚劳专著(专篇)中虚劳方剂的中药使用频率及各中药节点在配伍关系网络中的度值,采用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结合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对中药使用频数及度值参数集进行幂律拟合、参数估计及幂律分布检验。结果表明,明代虚劳专著(专篇)中虚劳方剂的中药使用频数服从幂律分布,并具有无标度特性,而其中药度值不服从幂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虚劳专著(专篇) 中药使用频数 中药度值 幂律分布 幂律分布检验
下载PDF
谈明清尺牍释文及应注意问题
13
作者 乔二虎 郑邵琳 《中国文字研究》 202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明清尺牍作为写本文献,因其不容低估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语料价值而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尘封数百年的明清尺牍逐渐公之于众,为学人提供了学习研究的便利。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出版尺牍在释文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文章... 明清尺牍作为写本文献,因其不容低估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语料价值而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尘封数百年的明清尺牍逐渐公之于众,为学人提供了学习研究的便利。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出版尺牍在释文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文章结合已整理出版尺牍释文存在的具体问题,分类探讨并归纳出尺牍释文应注意的问题,为尺牍整理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尺牍 写本 释文
下载PDF
明代“驳查补造”赋役黄册考——以哈佛藏《韵学集成》等纸背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青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6-32,共7页
美国哈佛藏《韵学集成》等古籍纸背文献中藏有比较特殊的“驳查补造”赋役黄册若干件。据之与上图藏纸背“驳查补造”赋役黄册比较发现,上图藏“驳查补造”赋役黄册系后湖管册官驳查后形成的后湖底册,而《韵学集成》等纸背“驳查补造”... 美国哈佛藏《韵学集成》等古籍纸背文献中藏有比较特殊的“驳查补造”赋役黄册若干件。据之与上图藏纸背“驳查补造”赋役黄册比较发现,上图藏“驳查补造”赋役黄册系后湖管册官驳查后形成的后湖底册,而《韵学集成》等纸背“驳查补造”赋役黄册则是州县首次上交户部的赋役正册。《韵学集成》等纸背相关黄册反映出,后湖管册官驳查完成并非是黄册“驳查补造”的最后一步,当新一期大造之时驳查内容进入黄册之中,“驳查补造”方告完结。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前人关于“驳查补造”制度的认识,且为进一步认识明代黄册攒造及“驳查补造”的其他相关问题都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学集成》 纸背文献 明代 赋役黄册 驳查补造
下载PDF
“三言二拍”中僧尼形象分析
15
作者 刘向群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2-64,共3页
僧尼形象是"三言二拍"众多人物形象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僧尼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正僧尼、邪僧尼和高僧。这些僧尼形象体现了晚明的社会思潮、因果观念和女性观念的多层意义。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僧尼形象 多层意义
下载PDF
婚姻焦虑:明清女性“易性”主题戏曲创作中的女性之恋再审视
16
作者 王祖琪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2期82-90,115,共10页
明清女性“易性”主题的戏曲创作普遍呈现出暧昧幽微的“女性之恋”。虽然此类剧作蕴含作者自我寄托,但是文本表现出的情感具有迷惑性,难以定义,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女性作者的真实情感有多种可能性,不能简单以“同性恋”“非同性恋”论之... 明清女性“易性”主题的戏曲创作普遍呈现出暧昧幽微的“女性之恋”。虽然此类剧作蕴含作者自我寄托,但是文本表现出的情感具有迷惑性,难以定义,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女性作者的真实情感有多种可能性,不能简单以“同性恋”“非同性恋”论之。从性别文化背景考察,儒家始终对同性之恋抱有宽松无视的态度。明清之际,女性之间的恋情被宽容甚至受赞赏,具有双性特质的知识女性备受推崇。明清女性可以在戏剧中自由地表达易性想象与对美人的追求,这是对“香草美人”传统的镜像逆转,借文人之不得志托喻女性的现实困境,其实质是对婚姻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戏曲 女性戏曲 易性 性别文化 《乔影》 《梨花梦》 婚姻焦虑
下载PDF
明代小说散韵结合体制的形成及诗歌叙事体性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龙隼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9,共13页
唐宋以来各类小说的书面化助催散韵结合体制的形成,延至元明时期这种编创观览现象更加凸显并递有新变,从而形成明代小说独特的体制形态,因使其诗性叙事功能有所增强优化。明代小说中羼入的诗歌有多方面叙事功能,但在小说叙事中不占主导... 唐宋以来各类小说的书面化助催散韵结合体制的形成,延至元明时期这种编创观览现象更加凸显并递有新变,从而形成明代小说独特的体制形态,因使其诗性叙事功能有所增强优化。明代小说中羼入的诗歌有多方面叙事功能,但在小说叙事中不占主导地位;若脱离散文叙事之主导,其诗性叙事就无所附丽。特别是在小说中羼入诗歌的增聚阶段,其叙事功能非但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反因非体性成分存在种种弊端。不过随着明代小说书面化,所羼诗歌进入体性化阶段;且因羼入诗歌体性化的增强,其诗性叙事完全融摄散文中。所谓体性化,是指羼入诗歌契入小说的故事情节,而与散文深度融合以修饰辅助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小说 散韵结合 体制 书面化 诗歌叙事 体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