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徘徊于理论与现实之间——20世纪20年代中国旅苏游记中的苏联形象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70,共6页
跨文化的旅行活动和写作不仅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而且是促进本土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潜在推动力。近代以来的旅苏游记塑造的苏联形象,成为中国人认识苏联实体的重要媒介,同时也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对于苏联的不同评价和情感态度... 跨文化的旅行活动和写作不仅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而且是促进本土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潜在推动力。近代以来的旅苏游记塑造的苏联形象,成为中国人认识苏联实体的重要媒介,同时也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对于苏联的不同评价和情感态度。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的苏联并非是瞿秋白一人的独白,而是处在众声喧哗中,是一个理论上令人向往实际上却魅影幢幢的形象,它蕴含着当时中国人民对于俄罗斯传统、苏联革命及现实的种种矛盾态度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旅行 旅苏游记 苏联形象
下载PDF
从“旅俄游记”看1930年代知识分子对苏联的态度
2
作者 冯峰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7-93,共7页
1930年前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到苏联旅行,写下了许多游记。这些对苏联的感性认识,加上理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知识分子对苏联态度的很好的视角。他们震惊于苏联的计划经济和新国家制度,并在民族主义的塑求下,要求借鉴苏联的某些... 1930年前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到苏联旅行,写下了许多游记。这些对苏联的感性认识,加上理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知识分子对苏联态度的很好的视角。他们震惊于苏联的计划经济和新国家制度,并在民族主义的塑求下,要求借鉴苏联的某些经验。但他们反对中国的共产革命,认为照搬苏联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俄游记” 计划经济 蒋廷黻 张君劢
下载PDF
以“苏联”“延安”“重庆”为地标的文学构建——以《苏联纪行》《回忆延安》《离渝前×日记》为例
3
作者 唐蕾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1945年10月到1946年4月,《新华日报》副刊曾相继连载了郭沫若、何其芳、胡风三人的散文:《苏联纪行》《回忆延安》《离渝前X日记》,以“苏联”“延安”“重庆”三个政治“地标”为中心构建系列。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喉舌”,《新... 1945年10月到1946年4月,《新华日报》副刊曾相继连载了郭沫若、何其芳、胡风三人的散文:《苏联纪行》《回忆延安》《离渝前X日记》,以“苏联”“延安”“重庆”三个政治“地标”为中心构建系列。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喉舌”,《新华日报》选用这三组时空特色鲜明的散文表达了编者的政治思路。而从文学上来说,原本政治色彩浓厚的三个地标也因作者“内在时间”与“外在时间”的交叉、并置、错位关系,形成独特的文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何其芳 胡风 《苏联纪行》 《回忆延安》 《离渝前X日记》 空间 时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