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ain Disea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 in Wuzhou City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Yinghui Liu Zhuowu +2 位作者 Qiu Weihua Tan Xinxing Li Jinfe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4年第2期35-37,共3页
The main symptoms of root rot,anthracnose,blight and damping-off of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are elabo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 The main symptoms of root rot,anthracnose,blight and damping-off of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are elabo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easures,seed disinfection,seedbed treatment and chemical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 DISEASES CONTROL Wuzhou
下载PDF
三七与西洋参种间杂交F1代无性系SSR分子标记及倍性鉴定
2
作者 荣俊博 贾文浩 +4 位作者 张梦阳 王英平 林红梅 李婉莹 雷秀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52,共6页
目的: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杂交F1代杂种进行真实性鉴定。方法:设计、筛选引物,对随机选取的60份杂交F1代无性系幼苗进行SSR分子鉴定;裂解样品细胞,... 目的: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杂交F1代杂种进行真实性鉴定。方法:设计、筛选引物,对随机选取的60份杂交F1代无性系幼苗进行SSR分子鉴定;裂解样品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对60份样品进行倍性分析。结果:筛选出Q2、Q5两条引物可用于三七与西洋参杂交F1代的鉴定,在60份样品中,共有39份具有双亲互补条带;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相同的60份样品进行检测,三倍体样品数为39份,表现为双亲互补条带的样品倍性检测结果均为三倍体,可认定为真杂种。结论:杂交F1代的真实杂种率为65%,SSR分析与倍性检测结果相互印证,证实了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西洋参 种间杂交 SSR 倍性鉴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有效成分含量 被引量:32
3
作者 崔翰明 张春光 +3 位作者 林海 路文龙 程慧平 王阶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建立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4种皂苷的含量。方法: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主根、筋条、剪口、叶、花)甲醇提取,RP-HPLC/UV法测定,Kromasil C_(18)(250 mm... 目的:建立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4种皂苷的含量。方法: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主根、筋条、剪口、叶、花)甲醇提取,RP-HPLC/UV法测定,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v/v)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10μL。结果: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可达到基线分离;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4~440μg/mL,4.32~1080μg/mL,4.24~212μg/mL和4.48~1120μg/mL;4种皂苷的精密度和日间差RSD(n=5)分别为0.46%,0.24%,0.77%,0.68%和1.64%,0.69%,0.52%,0.65%;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102.93±1.22)%,(103.18±0.49)%,(103.20±1.58)%,(103.86±0.39)%;三七不同药用部位含上述4种皂苷总量的顺序为剪口>主根>筋条>花>叶;而三七主根含上述4种皂苷总量的顺序为80头>60头>20头>40头>100头。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分析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中上述4种皂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三七叶际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生防功能研究
4
作者 禄蓉 张秀 +4 位作者 田光祥 陈朝苍 赵云思 朱书生 杨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5-1045,共11页
【目的】从三七叶际分离筛选对三七叶部黑斑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生防菌株,为开发安全高效的生防菌剂提供菌种资源,也为中药材病害的生态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从1年生健康三七叶片中分离可培养叶际微生物,通过... 【目的】从三七叶际分离筛选对三七叶部黑斑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生防菌株,为开发安全高效的生防菌剂提供菌种资源,也为中药材病害的生态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从1年生健康三七叶片中分离可培养叶际微生物,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分离菌株对三七叶部黑斑病菌人参链格孢菌(Alternaria panax)菌株SL17的拮抗效果,筛选对人参链格孢菌具有生防作用的叶际微生物菌株,结合ITS和16S rDNA测序对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挑选抑菌效果最佳的菌株进一步进行广谱抑菌能力测定。【结果】从健康三七叶际共分离纯化得到125株分离物,通过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获得50株对人参链格孢菌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菌株,其中26株为真菌,24株为细菌。26株拮抗真菌中,2株三七叶内生真菌菌株NZ-14和NZ-23的抑菌效果最佳,其中康氏木霉菌(Trichoderma koningii)菌株NZ-14可完全抑制人参链格孢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0.00%;24株拮抗细菌中,2株三七叶内生细菌菌株NX-20和NX-23的抑菌效果最佳,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NX-20对人参链格孢菌的抑制率达71.13%。叶际拮抗菌对三七主要病原菌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NZ-14、NZ-23、NX-20和NX-23对槭菌刺孢菌(Mycocentrospora acerina)菌株DMS5、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株F3、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菌株RS006均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抑制率为39.26%~78.97%。【结论】三七叶际存在大量具有潜在抑菌能力的微生物,其中2株木霉菌菌株NZ-14、NZ-23和2株芽孢杆菌菌株NX-20、NX-23的抑制效果最好,对三七叶部和根部主要病害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三七病害生物防控的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叶际微生物 黑斑病 拮抗菌 木霉菌 芽孢杆菌 生物功能
下载PDF
品种对三七根系构型的影响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5
作者 王梦琦 魏富刚 +5 位作者 夏青 杨绍周 王宝英 张金波 蔡祖聪 赵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4-793,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三七的根系形态指标及主根皂苷含量差异,探究根系形态特征与三七生物量及皂苷含量和累积量的关系,为基于三七根系形态特征的高品质三七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苗乡三七1号(M1)、苗乡7号(M7)、苗乡8号(M8...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三七的根系形态指标及主根皂苷含量差异,探究根系形态特征与三七生物量及皂苷含量和累积量的关系,为基于三七根系形态特征的高品质三七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苗乡三七1号(M1)、苗乡7号(M7)、苗乡8号(M8)和文院紫七1号(Z1)4个三七品种的2年生植株为研究对象,利用根系扫描仪测定三七的根系形态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主根中主要皂苷的含量,同时测定三七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并分析根系形态指标与三七生物量、根冠比及皂苷含量和累积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三七品种的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及根冠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1的地上部鲜重最高,M1的地下部鲜重和干重最高,而M8的根冠比最大;不同三七品种的根系形态特征也存在差异,M7、M8和Z1的总根长、总根尖数和分枝数均显著大于M1(P<0.05,下同),M7和Z1的总根表面积显著大于M1;不同三七品种主根中的皂苷含量及累积量,以Z1主根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Rb_(1)和Rd)及总皂苷含量最高,以M1主根中各单体皂苷累积量及总皂苷累积量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体积等根系形态指标与三七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及皂苷累积量均呈正相关,且粗根(根直径>2mm)根表面积、根体积与三七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及皂苷累积量的相关性大于细根(根直径≤2 mm)。【结论】不同三七品种的根系形态特征、生物量、皂苷含量及累积量存在一定差异,且三七的总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体积等根系形态指标与三七的生物量和皂苷累积量关系密切,良好的根系形态特征对三七生长和品质形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品种 根系形态 皂苷累积量 品质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47
6
作者 张崇禧 鲍建才 +1 位作者 李向高 郑友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人参皂苷的资源含量,以确保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人参皂苷资源充分被利用,为开发以人参皂苷为主的创新药物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 目的:为了探讨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人参皂苷的资源含量,以确保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人参皂苷资源充分被利用,为开发以人参皂苷为主的创新药物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1100 Series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德国 Nucleosil-C_(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1);A为水,B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为:0~16 min,56%B;16~20 min,56%→100%B;20~38 min,100%B;38~45 min,100%→56%B;45~60 min,56%B;60~70 min,56%B。所有组分均70 min 内出完。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灵敏度为0.02AUFS。线性关系考察r=0.9994;精密度试验 RSD=0.26%,平均回收率为99.88%,重现性试验 RSD=2.0%,分离度为R=3.042。结果:人参须根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1.082%),人参茎叶则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c(1.002%)、Re(3.430%)和 Rg_1(1.303%);西洋参根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2.213%)和 Re(0.9188%),西洋参芦头中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2.840%)和Re(1.224%);三七根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2.163%)和 Rg_1(2.633%),三七芦头中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4.376%)和 Rg_1(4.14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人参皂苷效果好、准确、迅速、简便,也可作为评价人参属植物质量的有效分析方法。建议对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进行提取分离,直接用于创新药物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西洋参 三七 人参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 西洋参根 不同部位 hPLC法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_1与Rb_1的含量 被引量:16
7
作者 梁宁 赵怀清 +3 位作者 周迎春 曲燕 鲁鑫焱 张福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4-705,共2页
目的 建立 HPL C同时测定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 Rg1 与 Rb1 的方法。方法 采用 HPL C法 ,以茶碱为内标 ,氨基键合相为固定相 ,流动相为乙腈 -水 (80∶ 2 0 ) ,检测波长 2 0 3nm。结果 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 Rg1 和 Rb1与其他成分分... 目的 建立 HPL C同时测定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 Rg1 与 Rb1 的方法。方法 采用 HPL C法 ,以茶碱为内标 ,氨基键合相为固定相 ,流动相为乙腈 -水 (80∶ 2 0 ) ,检测波长 2 0 3nm。结果 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 Rg1 和 Rb1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 ,保留时间分别约为 5 .7和 2 1.5 min。人参皂苷 Rg1 在 80~ 2 80μg/ m L (r=0 .9995 ) ,Rb1 在80~ 2 4 0 μg/ m L(r=0 .9993)线性关系良好 ,Rg1 和 Rb1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7.1%和 98.4 %,RSD分别为 2 .4 4 %和 2 .35 %(n=9)。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 ,准确 ,重现性好 ,可用于人参及三七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促渗剂对三七中人参皂苷Rh_1体外透皮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定 王承潇 +1 位作者 杨晓艳 崔秀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1-517,共7页
目的研究三七中人参皂苷Rh1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人参皂苷Rh1的表观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采用体外扩散池法测定小鼠皮和猪皮对Rh1体外经皮渗透系数以及对不同促渗剂和质量浓度对其体外经皮促渗效果;并采用... 目的研究三七中人参皂苷Rh1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人参皂苷Rh1的表观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采用体外扩散池法测定小鼠皮和猪皮对Rh1体外经皮渗透系数以及对不同促渗剂和质量浓度对其体外经皮促渗效果;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皂苷Rh1进行分析。结果人参皂苷Rh1的表观溶解度为(60.70±3.21)μg/mL,其油水分配系数lgP值为2.49±0.04,人参皂苷Rh1在小鼠皮上的经皮吸收性能强于猪皮,促渗剂对人参皂苷Rh1的透皮能力大小为:5%N-甲基-2-吡咯烷酮(NMP)>5%丙二醇(PG)>5%氮酮(AZ)>5%油酸(OA);不同质量浓度的促渗剂促渗能力大小为1%NMP>3%NMP>5%NMP和1%PG>3%PG>5%PG。结论人参皂苷Rh1在小鼠皮肤上具有更强通透性,且1%NMP和1%PG可作为人参皂苷Rh1经皮吸收的促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1 三七 经皮渗透 促渗剂
下载PDF
人参炔醇对HL-60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泽剑 吴英理 +2 位作者 林琦 陈红专 陆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6-738,共3页
目的 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增殖动力学研究人参炔醇对 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采用台盼蓝染色及细胞计数器测定细胞存活量 ,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参炔醇对细胞周期和分子标志表达的影响 ,观察信号通路阻断剂对人参炔醇诱导细胞分化的影... 目的 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增殖动力学研究人参炔醇对 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采用台盼蓝染色及细胞计数器测定细胞存活量 ,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参炔醇对细胞周期和分子标志表达的影响 ,观察信号通路阻断剂对人参炔醇诱导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人参炔醇使 HL-60细胞倍增时间延长 ,诱导 HL-60向单核细胞分化 ,细胞集中于 G1 期 ,显著上调细胞表面 CD14分子表达 ,并中度上调 CD11b分子表达 ,Rpc AMPS及 H7均可使人参炔醇诱导的 HL-60细胞 NBT阳性率降低。结论 人参炔醇诱导 HL-60向单核细胞分化 ,与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c AMP) ,蛋白激酶 C(PKC)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人参炔醇 hL—60 细胞分化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生三七和蒸制三七中10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9
10
作者 武双 郭从亮 +1 位作者 崔秀明 杨晓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22-1625,共4页
目的:建立生三七和蒸制三七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h1、Rb1、Rd、Rk3、Rh4、20(S)-Rg3、20(R)-Rg310种皂苷类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Vision HT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 目的:建立生三七和蒸制三七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h1、Rb1、Rd、Rk3、Rh4、20(S)-Rg3、20(R)-Rg310种皂苷类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Vision HT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2 m L/min,柱温20℃。结果: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h1、Rb1、Rd、Rk3、Rh4、20(S)-Rg3、20(R)-Rg3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10种皂苷类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93%~102.54%。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生三七和蒸制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为三七“生打熟补”与物质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三七 蒸制三七 皂苷 hPLC
下载PDF
pH对三七块根花色苷颜色呈现和降解的效应(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昶灵 崔秀明 卢其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65-774,共10页
用分光光度法在体外研究了pH对三七块根花色苷呈色和降解的效应,结果表明:该花色苷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和降解速率均具独特的pH依赖性。在pH2.0,该花色苷呈现最强烈的红色。随着pH从0增加到13.0,该花色苷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 用分光光度法在体外研究了pH对三七块根花色苷呈色和降解的效应,结果表明:该花色苷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和降解速率均具独特的pH依赖性。在pH2.0,该花色苷呈现最强烈的红色。随着pH从0增加到13.0,该花色苷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λvis max)依次出现红移、蓝移,然后消失,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Aλvis max)呈现为一条单峰曲线,唯一的峰在pH2.0处。当原始pH值被恢复到2.0后,如果原始pH值≤6.0,花色苷的红色均被恢复得更浓烈,λvis max不同程度地趋向532nm,A州…。增加;如果原始pH值I〉7.0,花色苷的红色根本不能被恢复,λvis max几乎不变,Aλvis max仍然维持低水平。在15℃,黑暗中,该花色苷在pH0~6.0条件下均随时间而降解,在pH2.0时的降解速度最慢,当pH≤3.0时,该花色苷在总体上降解缓慢;此外,该花色苷的降解过程几乎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本文可为三七块根颜色呈现的机理探索及其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块根 花色苷 Ph 颜色呈现 降解 效应
下载PDF
丹参-三七药对治疗冠心病的药效和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陶慧娟 王文晓 乐世俊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5期927-936,共10页
近些年来,丹参和三七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冠心病如心肌缺血、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与冠心病等危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因此,丹参-三七药对及其组分配伍治疗冠心病的潜在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大量文献表明丹参-三七及其组分配伍在治疗冠心病... 近些年来,丹参和三七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冠心病如心肌缺血、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与冠心病等危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因此,丹参-三七药对及其组分配伍治疗冠心病的潜在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大量文献表明丹参-三七及其组分配伍在治疗冠心病中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作用。总结了丹参-三七药对及其组分配伍在治疗冠心病中的药效和机制,以期为其后续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三七 组分配伍 冠心病
下载PDF
津岛链霉菌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2 位作者 张占江 陈乾平 冯世鑫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33-2139,共7页
【目的】明确津岛链霉菌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为三七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拮抗和滤纸条法测定津岛链霉菌(Streptomyces tsukiyonensis)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和3种三七叶部病害病原菌的的抑制作... 【目的】明确津岛链霉菌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为三七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拮抗和滤纸条法测定津岛链霉菌(Streptomyces tsukiyonensis)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和3种三七叶部病害病原菌的的抑制作用,并采用离体块根刺伤接种法测定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的防治效果;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菌株JT-2F发酵液中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等酶活性。【结果】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抑菌率达76.47%,对3种三七叶部病害病原菌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均超过80.00%。菌株JT-2F的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菌丝体畸形、膨大变粗,并呈串珠形状。产酶能力测定结果显示,菌株JT-2F可分泌几丁质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可破坏病原菌菌丝体,并抑制病原菌生长。离体防效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T-2F发酵原液对离体三七块根根腐病的防效达78.43%。【结论】津岛链霉菌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腐病菌 津岛链霉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对血塞通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14
作者 赵嵩月 陈彤 +2 位作者 赵洪 张要武 郭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对血塞通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磷酸盐缓冲液(pH7.4)的血塞通注射液,80℃加热12天,测定加热第0,1,2,3,4,5,6,7,8,9,10,11和12天注射液中R1、Rg1和Rb1的含量。结果:5%的磷酸盐缓...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对血塞通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磷酸盐缓冲液(pH7.4)的血塞通注射液,80℃加热12天,测定加热第0,1,2,3,4,5,6,7,8,9,10,11和12天注射液中R1、Rg1和Rb1的含量。结果:5%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是维持血塞通注射液稳定的最低浓度。结论:加入浓度大于5%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能有效提高血塞通注射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血塞通注射液 稳定性 缓冲盐 高温加速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三七HPLC指纹图谱及5种成分测定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宁 高小惠 +5 位作者 王子幼 龚云麒 刘军锋 杨兆祥 崔秀明 王峥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2-1237,共6页
目的 建立三七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三七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15批样品指纹图... 目的 建立三七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三七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分别在0.000 76~0.567 64(r=0.9999)、0.002 69~2.017 43 (r=0.9998)、0.000 38~0.283 82 (r=1.000 0)、0.002 83~2.12483 (r=0.999 8)、0.000 78~0.582 98 mg/mL (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8%、97.22%、102.14%、98.96%、101.73%,RSD分别为1.58%、1.31%、2.17%、1.55%、1.8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三七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指纹图谱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D hPLC
下载PDF
三七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定殖调查及与皂苷含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冠华 张雪 +4 位作者 陈迪 柏旭 陆志强 张波 贺森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调查云南文山4个样地三七内生真菌——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多样性,明确AMF、DSE定殖率与三七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三七生态种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统计AMF、DSE及... 目的:调查云南文山4个样地三七内生真菌——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多样性,明确AMF、DSE定殖率与三七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三七生态种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统计AMF、DSE及其典型结构在三七根部的定殖率,并对其典型形态结构进行拍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含量;通过SPSS 21.0分析AMF、DSE及其典型结构定殖率与人参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和总皂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MF、DSE平均定殖率范围分别为25.18%~32.01%,29.25%~37.58%。相关性分析显示,三七皂苷R1与AMF定殖率及典型结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DSE定殖率及典型结构与各三七皂苷之间的相关性与AMF基本一致。结论:AMF、DSE在4个样地中均有着较高的定殖率,与三七皂苷R1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丛枝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三七皂苷 定殖率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优化熟三七皂苷类成分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7
作者 蒋万浪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4-1828,共5页
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优化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皂苷类成分含量和干膏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醇提浓度、提取次数... 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优化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皂苷类成分含量和干膏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醇提浓度、提取次数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结合效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经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取熟三七粉末适量,加入16倍量70%乙醇溶液,提取3次,每次2.5 h。该工艺条件所得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偏差较小。结论:通过实验建立的响应面模型与真实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的预测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含量及干膏率等指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类成分 BOX-BEhNKEN设计 总评归一值
下载PDF
Los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Domesticated Panax notoginseng F H Chen as Evidenced by ITS Sequence and AFLP Polymorphism: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P. stipuleanatus H T Tsai et K M Feng 被引量:15
18
作者 Shi-LiangZHOU Gao-MingXIONG +1 位作者 Zhong-YiLI JunW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Panax notoginseng F H Chen, a domesticated species, and P. stipuleanatus H T Tsai et K M Feng, an endangered wild species in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adjac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Panax notoginseng F H Chen, a domesticated species, and P. stipuleanatus H T Tsai et K M Feng, an endangered wild species in southeastern Yunnan and adjacent areas in Vietnam, using sequences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and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markers. Twenty-four accessions from three plantations of P. notoginseng and 51 samples from eight populations of P. stipuleanatus were assayed. A total of 694 bp of partial sequences of 18S, ITS 1, 5.8S, ITS2, and partial sequences of 26S were obtained. No sequence variation was detected within P. notoginseng and nine sites (1.30%) were variable in P. stipuleanatus. Two-thirds of the variable sites were found between Langqiao and other populations. In P. notoginseng, four pairs of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generated 312 bands, of which 240 (76.9%) were polymorphic and 60.15% of the polymorphisms were harbored within plantations. Approximately 41.0% and 66.9% of bands were polymorphic in population D7 and 5589, respectively. In P.stipuleanatus, the same four primer combinations produced 346 bands, of which 334 (96.5%) were polymorphic and approximately 62.14% of polymorphisms were maintained within populations. Considerable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 ranged from 50.2% to 84.9% and the average over populations was 70.9%. Cluster analysis did not show correlation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ith the distinctive leaf morphology of P. stipuleanatus (i.e. one form with bipinnatifid leaflets and the other with undivided leaflets). Because over 40% of genetic variations were maintained among populations and because of the very restricted distribution of P. stipuleanatus, all natural populations of this species should be conserved in situ. Considering that there are variations in P. notoginseng within and among plantations, we suggest establishing a genetic resource conservation garden or reintroducing P. notoginseng into its native habitats in southwestern China. Such reintroduc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executed after large-scale screening of genetic variation within th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RALIACEAE conservation genetic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Panax notoginseng f h chen P.stipuleanatus h T Tsaiet KM feng.
原文传递
三七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慧子 白宇 +1 位作者 吕振国 何俊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2-3037,共6页
目的:建立三七根、茎、叶的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揭示产地对三七不同部位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建立25批三七根、... 目的:建立三七根、茎、叶的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揭示产地对三七不同部位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建立25批三七根、茎、叶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25批三七根、茎、叶指纹图谱分别标定17、20、16个共有峰,并对其中10个共有峰进行指认。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三七根、茎整体相似度较好,而三七叶中有7批样品的相似度稍差。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和质量波动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对三七根中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小,对三七茎和叶中的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三七根、茎、叶指纹图谱稳定可靠,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为三七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下载PDF
外源茉莉酸对三七根系代谢物的影响及关键代谢物诱导三七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正平 罗丽芬 +3 位作者 张林 段生双 朱书生 杨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6-1688,共13页
【目的】揭示叶部喷施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诱导三七根系的代谢变化,明确显著变化的代谢物,为三七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三七为试验材料,在叶部接种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菌株SL17,于接种4和8 d时测定三七植... 【目的】揭示叶部喷施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诱导三七根系的代谢变化,明确显著变化的代谢物,为三七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三七为试验材料,在叶部接种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菌株SL17,于接种4和8 d时测定三七植株内源JA含量;于三七叶片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JA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三七根系代谢物变化,并检测显著变化代谢物对主要根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其灌根后诱导三七叶部抗黑斑病的效果。【结果】叶部接种黑斑病菌4 d时,三七叶部JA和茉莉酸亮氨酸螯合物(JA-ile)的含量增加而在根系减少;接种8 d时,叶部J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下同),而根系中2种物质的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外源喷施不同浓度JA后三七根系代谢变化测定结果显示,三七根系中共检测出125种代谢物,主要分为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酯类、糖类、胺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和酮类等,其中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和糖类是根系代谢物中的主要成分。与对照相比,叶部施用JA后三七根系中的草酸和氢化乳清酸含量显著增加。进一步测定显著变化的差异代谢物功能发现,草酸和氢化乳清酸对三七主要根腐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氢化乳清酸在浓度为0.001μg/mL时对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株F3和锈腐病菌(Ilyonectria destructans)菌株RS6的抑制效果最佳,浓度为0.010μg/mL时对锈腐病菌菌株RS8的抑制效果最佳,浓度为0.100μg/mL时对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菌株D-6的抑制效果最佳;草酸浓度为0.001μg/mL时对菌株F3的抑制效果最佳,浓度为10.000μg/mL时对菌株D-6的抑制效果最佳;草酸和氢化乳清酸灌根后还能明显减小三七叶部黑斑病的病斑面积,且均在浓度10.000μg/mL时诱导抗病效果最佳。【结论】外源喷施JA可改变三七根系代谢,促进氢化乳清酸和草酸的积累,进而增强三七对黑斑病的抗性,并对三七主要根腐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黑斑病菌 茉莉酸 氢化乳清酸 草酸 抗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