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名动包含”说的理据及其所面临的难题
- 1
-
-
作者
潘海华
孙帆
-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与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编号:22&ZD295)的成果之一。
-
文摘
本文从语义类型角度出发,讨论“名动包含”说的成因,关注“零句”说之下“名动包含”说的推导过程以及名词成分和动词成分指称性的由来。本文指出:类型为e的指称语、类型为t的命题或类型为<st,t>的命题集合均可以做话题;英语中-ing可以是区分主要动词和次要动词的一种句法手段,不一定意味着所附着的动词在主宾语位置需要经历指称化过程;动词“是”后的成分在等值结构和述谓结构中为不同的语义类型,并不都具有指称性;而正是由于名词成分语义类型的多样性,不同句法类别在语义类型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并列;即使假设动词成分事件化后具有指称性,能够指称事件个体,它与其他词类的指称语也是不同的,相互之间也是形成平行关系,而不是包含关系。
-
关键词
零句
名动包含
话题
指称性
语义类型
-
Keywords
minor sentences
noun-verb inclusion hypothesis
topic
referentiality
semantic types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政治伊斯兰运动与也门民族国家重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苏瑛
黄民兴
-
机构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30,118,共1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也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研究”(15XJJC77000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东部落社会通史研究”(15ZDB06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也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政治伊斯兰运动经历了从政权异见派转变为政治参与者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和激进化的特点。政治伊斯兰运动的崛起对当前也门国家重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也门政治危机仍在持续,以胡塞武装为代表的激进政治伊斯兰势力呈现迅速发展之势,但也门现代历史中维持国家政局稳定的经验表明,"融入—温和化"模式对也门未来政治重建和社会转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政治伊斯兰
也门
政治重建
“融入一温和化”模式
-
Keywords
Political Islamic Movement
Yemen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inclusion-Moderation hypothesis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安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吴凯之
常伟
-
机构
安徽行政学院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4期10-13,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研究"(08AJY04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政府主导型农地大规模流转问题研究"(12CJY052)
-
文摘
文章从倒U型假说入手,讨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能性,并以安徽为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消极影响,指出安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社会结构的非包容性因素所致。最后提出,在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规划过程中,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以农业促增收,实现工农业的包容性发展;以城镇化实现城乡之间的包容性发展;赋权农民,形成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利益兼容机制;建设包容性政府,实现农民与政府的双赢。
-
关键词
倒U型假说
城乡收入差距
包容性增长
农民
政府
-
Keywords
inverted U-type hypothesis
income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inclusive growth
peasants
government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存在方式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杜丹
王善江
-
机构
上海电力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117,127,160,共8页
-
基金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批准号:ZZ202211019)。
-
文摘
存在是人类认知中最基本的概念范畴,中西方哲学及语言学对“存在”方式及词源的探索由来已久,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可能世界,所有的事物都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人类世界的各语言也以不同的编码方式表达它们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在现象学的呈现是复杂的,现象学为此提供了正确的概念、工具和方法来定义、识别和研究人类的存在。存在主义在现象学的基础上深化了最初的概念及认知方式,最重要的是确定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真实本质。通过对跨语言中存在动词和存在方式的现象学分析,并以海德格尔“此在”观为视角,发现了其类型特征、语言共性、存在现象及其本质内涵的哲学理据。
-
关键词
存在
现象学
动词存在论
名包动理论
-
Keywords
existence
phenomenology
verbal existentialism
noun-verb inclusion hypothesis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
被引量:130
- 5
-
-
作者
徐盛桓
-
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3,共9页
-
文摘
本文提出,名词之所以可以转用作动词(名动转用),在语义上说,是因为名词的语义内容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份;同样,动词的语义内容也含有表事物的语义成份。本文将名词、动词分别含有表动作、表事物的语义成份这一假说称为“名动互含”假说。本文分析了名词里所含的某一表动作的语义成份是如何在一定的语境作用下成为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的,并讨论了影响转用可能性大小的有关语义因素。作为结束语,本文最后还讨论了“名动互含”假说可能有的理论蕴涵。
-
关键词
名词
语义基础
动词
语义内容
语境作用
语义因素
蕴涵
动作
-
Keywords
N-V shift
hypothesis of Mutual inclusion
semantic motivation
-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全纳教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5
- 6
-
-
作者
黄希利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9,共6页
-
文摘
通过查阅1994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全纳教育研究的有关文章,发现全纳教育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全纳教育”这个术语的翻译并不是非常准确,这影响了全纳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各国千差万别的经济、文化、教育背景注定了各国在实施全纳教育时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创新地吸收;十多年来人们对全纳教育一直争论不休与全纳教育的理论假设不是非常准确和可靠有一定的关系。一切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又遵照普遍规律的安置形式就是该地某一残疾人教育最恰当的形式。
-
关键词
全纳教育
背景
理论假设
-
Keywords
inclusive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oretical hypothesis
-
分类号
G760
[文化科学—特殊教育学]
-
-
题名再议“汉语名动包含说”
被引量:10
- 7
-
-
作者
陆俭明
-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4,共13页
-
文摘
本文从四个方面评议沈家煊先生的“名动包含说”:(一)对比分析“名动分立”和“名动包含”;(二)“名动包含说”思路会有可能引出荒唐的“谓名包含说”;(三)关于“简洁准则”和“中心扩展条件”“并列条件”;(四)“名动包含说”的根本问题在哪里?本文的中心意思是,“名动包含说”还需深思、慎思;希望沈家煊先生能提出“名动包含说”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只在“理论”上反复论述。当然,我们也并不认为目前的“名动分立”汉语词类体系就很完美,我们还会努力探究。
-
关键词
词类
汉语词类观
名动分立说
名动包含说
-
Keywords
word class
approaches to Chinese word classes
noun-verb Exclusion Theory
noun-verb inclusion hypothesis
-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名动包含理论存在逻辑问题吗?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孙崇飞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3,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汉语言单位形-义关系类型的神经认知研究”(19CYY020)。
-
文摘
文章对金立鑫(2022)“‘名包动’理论的逻辑问题”一文提出商榷。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西方逻辑学推崇的“甲乙分立”格局和逻辑三段论能否“套”得住汉语?名动包含理论是否违反逻辑公理和三段论推理规则?借此澄清学界对汉语名动包含理论的误解,并提出我们的看法。
-
关键词
名动包含理论
甲乙分立
逻辑三段论
对举思维
两点论
-
Keywords
noun-verb inclusion hypothesis
separation of A and B
logical syllogism
dui-speech thought
“A is like B”format
-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名包动”理论的逻辑问题
被引量:9
- 9
-
-
作者
金立鑫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共12页
-
文摘
本文从逻辑公理的基本属性出发讨论"名包动"理论可能存在的逻辑三段论问题。文章逐一讨论了划分词类的各种理论方法:狭义形态特征集、句法成分匹配特征集、句法分布特征集。通过讨论证明汉语这样的孤立语只能从句法分布特征集角度区分词类。"名包动"理论逻辑三段论结构的中项两次不周延。在属种关系(上下位关系)上未能满足属概念所具有的特征种概念必须具有的要求。
-
关键词
“名包动”理论
逻辑公理
特征集
周延
三段论
句法分布特征
-
Keywords
noun-verb inclusion hypothesis
logical axiom
feature set
inclusive
syllogism
syntactic distribution feature
-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