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化叙事与“意象”小说范式的探索
1
作者 许爱珠 周剑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0-84,共5页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贯穿性的作家,始终引领着中国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不断走向创新性的艺术探索。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始终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识及其中国小说的文体实验意识。回顾贾平凹在21世纪初期的长篇小说实践,《怀念狼》和...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贯穿性的作家,始终引领着中国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不断走向创新性的艺术探索。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始终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识及其中国小说的文体实验意识。回顾贾平凹在21世纪初期的长篇小说实践,《怀念狼》和《病相报告》这两部作品注重用整体象征的手法表现小说的深层意蕴,或者说是通过形而下的故事来解释形而上的哲学境界。这两部小说通过人类生存危机的意象化叙事和“病象社会”的意象化叙事,赋予了小说主题形而上的文化思考和宏大叙事,并通过全新的“意象”小说文体范式的探索,实现作者在21世纪初的全球化语境下对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意象化叙事 意象小说 新汉语写作
下载PDF
当下城市现实的关切与审视——关于贾平凹的《暂坐》
2
作者 谢文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暂坐》是贾平凹继《废都》之后的第二部城市题材小说。这部长篇小说采用空间化的叙事策略以及日常闲聊式的对话修辞,书写当下城市人的灵魂困境,一如既往地在泼烦琐碎的日常生活叙述中表达生活的现实、时代的情绪和文化的隐喻。
关键词 贾平凹 城市小说 《暂坐》
下载PDF
变革时代的世情书写——以贾平凹《河山传》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徐翔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5,32,共7页
贾平凹《河山传》可谓是当下文坛“新世情小说”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接续了明清世情小说对世俗生活、世俗人生的书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宏大叙事”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关注。贾平凹对传统文学资源的借用也体现出在全球化时代作家... 贾平凹《河山传》可谓是当下文坛“新世情小说”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接续了明清世情小说对世俗生活、世俗人生的书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宏大叙事”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关注。贾平凹对传统文学资源的借用也体现出在全球化时代作家通过写作呈现“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的自觉,对当下中国文学如何创造性转化文学传统这一命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河山传》 新世情小说
下载PDF
汉学家米欧敏的译内行为与译外行为探究
4
作者 贺玲玲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188-190,共3页
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米欧敏(Milburn)翻译的麦家小说《解密》《暗算》《风声》作为研究对象,从译内行为及译外行为两个维度对米欧敏的译者行为进行探究。从译外行为层面探究译者行为背后的深层文化动因和文化机制,从译内行为考... 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米欧敏(Milburn)翻译的麦家小说《解密》《暗算》《风声》作为研究对象,从译内行为及译外行为两个维度对米欧敏的译者行为进行探究。从译外行为层面探究译者行为背后的深层文化动因和文化机制,从译内行为考察原意再现及风格再现。研究发现,汉学家米欧敏的译者身份和角色是其译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对译本的成功传播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直译再现原文内容,表现出对中国文化求真的译者行为,有效地将文本内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最终为麦家小说在民族性与普适性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有利于西方读者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欧敏 译者行为批评 麦家小说 探究
下载PDF
方言叙事与乡土审美:从语言功能看贾平凹小说方言书写的价值
5
作者 周建姣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8-126,共9页
贾平凹的小说以乡土书写为特色,既写故乡物事,也喜用方言词语,而他在叙事中不限于使用已有的方言,还常常“自创”方言。对关中方言有独特感受的贾平凹式的语言是其小说“方言书写”的真正内涵。作家通过方言元素所负载的文化物事来揭示... 贾平凹的小说以乡土书写为特色,既写故乡物事,也喜用方言词语,而他在叙事中不限于使用已有的方言,还常常“自创”方言。对关中方言有独特感受的贾平凹式的语言是其小说“方言书写”的真正内涵。作家通过方言元素所负载的文化物事来揭示秦地的人情事理,构建富含秦地气氛的世界,书写充满艺术感的乡土。可以说,民间叙事、文本交互体系的建构、乡土世界摹写三个方面共同搭建了其乡土叙事体系。而方言书写除体现了作家的审美趣味外,还展现出作品语言的情感价值、认同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多重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方言叙事 乡土审美 语言功能
下载PDF
论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6
作者 魏家文 李建红 《语文学刊》 2023年第4期72-77,共6页
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与他对故乡的空间记忆密切相关。在贾平凹的笔下,具有隐喻意义的自然“风景”、兼具地理性和精神性的人文“风水”,以及作为作家生命印记的方言土语,共同建构起商州这一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空间... 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与他对故乡的空间记忆密切相关。在贾平凹的笔下,具有隐喻意义的自然“风景”、兼具地理性和精神性的人文“风水”,以及作为作家生命印记的方言土语,共同建构起商州这一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空间。对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式微的担忧,传达了作家对现代化负面性的反思及文化寻根之意。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商州”实际上是贾平凹在真实地理空间基础上用文字创造出来的文学空间,既是贾平凹“精神望乡”的产物,又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商州系列长篇小说 空间书写 精神望乡
下载PDF
论贾平凹小说的“生活流”式叙事——以《秦腔》《古炉》《暂坐》为例
7
作者 刘潇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贾平凹并非先锋作家,但他却一直走在艺术形式探索与实验的路上。从《秦腔》起,贾平凹扭转其“辞章灿烂,情趣盎然”的文风,开始选择对叙事对象进行“原生态”的描摹与呈现。叙事方式的重新选择,意味着贾平凹审视世界的角度与思维方式逐... 贾平凹并非先锋作家,但他却一直走在艺术形式探索与实验的路上。从《秦腔》起,贾平凹扭转其“辞章灿烂,情趣盎然”的文风,开始选择对叙事对象进行“原生态”的描摹与呈现。叙事方式的重新选择,意味着贾平凹审视世界的角度与思维方式逐步发生变化或调整,作家的审美方式随之出现“拐点”。他执着地对文本细部进行密集而厚实的精雕细刻,以真正植根于土地,呈现生活内部丰盈而繁杂的结构与肌理。这些极具个性色彩的叙事细节与叙事语言等,蕴蓄出了贾平凹充满个性化和独创性的“生活流”叙事,凝聚成贾平凹小说“细部的力量”。自然地透视与还原出存在世界的本相、与日常生活肌理的契合与统一、对于暴力与苦难的“观照”与“救赎”等创作意旨,都在“生活流”叙事中得到充分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生活流”叙事 《秦腔》 《古炉》 细部的力量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视域下贾平凹小说知识分子世俗化问题探析
8
作者 王瑜 陆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0,共10页
探讨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归依是贾平凹小说创作展开现代想象与文化思考的重要构成。贾平凹通过呈现知识分子与市场化语境中的欲望、权力、精神传统间的复杂关系,在回应知识分子世俗化争议的同时,重新审视了知识分子的启蒙角色。世... 探讨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归依是贾平凹小说创作展开现代想象与文化思考的重要构成。贾平凹通过呈现知识分子与市场化语境中的欲望、权力、精神传统间的复杂关系,在回应知识分子世俗化争议的同时,重新审视了知识分子的启蒙角色。世俗化引发知识分子的价值困惑和精神危机,也为他们的主体重构提供了契机。在世俗化生活叙事中开启知识分子的个体自觉是对知识分子身份思考的呈现,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思考新人文精神、在时代与现实中建构自我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世俗化 小说 贾平凹
下载PDF
《拾遗记》对谶纬叙述的改造与拓展
9
作者 周志颖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10,共6页
东晋时期,王嘉在谶纬学说的影响下对两汉盛行的谶纬文本进行改造,创作出志怪小说《拾遗记》。王嘉在谶纬文本的基础上对本事进行改造和调整,完善故事内容,并遵循谶纬学理对本事加以附益,以谶言预述故事。《拾遗记》以虚构的手法开启了... 东晋时期,王嘉在谶纬学说的影响下对两汉盛行的谶纬文本进行改造,创作出志怪小说《拾遗记》。王嘉在谶纬文本的基础上对本事进行改造和调整,完善故事内容,并遵循谶纬学理对本事加以附益,以谶言预述故事。《拾遗记》以虚构的手法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实现了残丛小语向完整情节的转变以及实用性语言到审美性语言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拾遗记》 王嘉 谶纬 志怪小说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米欧敏译者风格初探
10
作者 贺玲玲 焦丹 陶昱璇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基于自建的麦家小说中英文平行语料库及同类型的英文原创间谍小说,运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及Antconc,将麦家小说《解密》《暗算》两个英译本在词汇、句法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及量化分析,比较和探讨两个译本中的米欧敏... 基于自建的麦家小说中英文平行语料库及同类型的英文原创间谍小说,运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及Antconc,将麦家小说《解密》《暗算》两个英译本在词汇、句法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及量化分析,比较和探讨两个译本中的米欧敏译者风格显化特征。通过多维度对比分析,两个译本中米欧敏译者风格具有同向一致性,在词汇使用及句长方面呈现简化特征,体现出译者面向受众有意降低阅读难度的译者行为和翻译风格;代词使用呈现显化趋势,表明译者有意倾向于顺应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及文本叙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风格 米欧敏 麦家小说 语料库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20年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1
作者 符杰祥 郝怀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20-23,共4页
贾平凹是新期文学史上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因而 ,从 70年代以来贯穿至今的贾平凹小说研究必然存留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历史信息。对这段时期的研究进行反思与梳理无疑是有意义的。依据其研究的阶段性特点 ,界划出三个研究时期 。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研究 历史时期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神秘性的审美探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琳 马俊 《唐都学刊》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贾平凹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神秘性的特点潜藏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所蕴涵的神秘之美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寻。他的神秘性小说深深地植根于带有神秘色彩的乡土文化之中,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渊源。贾平凹的... 贾平凹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神秘性的特点潜藏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所蕴涵的神秘之美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寻。他的神秘性小说深深地植根于带有神秘色彩的乡土文化之中,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渊源。贾平凹的小说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神话传说和灵异故事编织而成的,这种神秘主义的小说创作,是对神秘性价值观的一个突破,创造了独特的清灵而拙朴、神秘而真实的意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寻找通往自然完美之路的创作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 神秘性 乡土文化 审美意蕴
下载PDF
贾平凹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君 岳凯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本文在回顾贾平凹 80年代创作心理及写作动机的基础上 ,探究他 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文章指出 ,贾平凹原本赖以寄托的“家园”于 90年代却在现实、政治、精神等层面上均已丧失。
关键词 贾平凹 20世纪90年代 长篇小说 心理根源 创作心理 写作动机 社会现实 政治思想 文学精神
下载PDF
“人类史前时期的风俗画”——读《贾植芳小说选》 被引量:6
14
作者 钱理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3,共9页
贾植芳写于1 940年代的小说在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文学追求上,都与鲁迅开创的启蒙主义的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战争中的历史乐观主义,他们对抗人的丑陋与堕落,追求人的价值、责任与存在的意义,希望在... 贾植芳写于1 940年代的小说在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文学追求上,都与鲁迅开创的启蒙主义的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战争中的历史乐观主义,他们对抗人的丑陋与堕落,追求人的价值、责任与存在的意义,希望在此基础上“开始真正的人类历史”。这一点对于当代现实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植芳 鲁迅 现代小说 历史乐观主义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23
15
作者 谢有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3-53,共11页
贾平凹以其《废都》等文学作品,创造出中国当代文学写作与商业的神话,并且这种神话越来越显露出了其复杂的面貌。于今天重新审视贾平凹的创作,我们会发现它具有当代中国文学建构与发展历史的意义:背负着精神重负,贯彻着文学整体观,同时... 贾平凹以其《废都》等文学作品,创造出中国当代文学写作与商业的神话,并且这种神话越来越显露出了其复杂的面貌。于今天重新审视贾平凹的创作,我们会发现它具有当代中国文学建构与发展历史的意义:背负着精神重负,贯彻着文学整体观,同时,还在建构起了一种新的叙事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精神重负 文学整体观 叙事伦理
下载PDF
典型向意象的流变——新时期小说叙事的重要转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清叶 程金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61,共8页
综观新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意象化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流变趋势。其中小说创作中意象的集中出现和写意倾向的增强,是作家们有意识的追求,体现其各自的创作理念,也展现出叙事文学创作方面新的征兆与不可忽视的潜力。相应地,以现代原型批... 综观新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意象化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流变趋势。其中小说创作中意象的集中出现和写意倾向的增强,是作家们有意识的追求,体现其各自的创作理念,也展现出叙事文学创作方面新的征兆与不可忽视的潜力。相应地,以现代原型批评理论和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其他相关研究方法,深度分析探讨小说叙事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及其置换变形现象,从理论批评的侧面显示出新时期叙事文学观念的变动,揭示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特征以及与建设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关系。在此,贾平凹反复提及的写意、意象、水墨画的叙事文学可为典范。将上述现象置于中国文学百年来的大变局中,则可看出从西方借鉴的典型范畴和观念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在新时期发生的向意象的流变所具有文学思潮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意象 新时期小说 贾平凹
下载PDF
乡土叙事的现代性转型——论贾平凹的乡土小说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发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9-64,共6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贾平凹的乡土叙事完成了现代性转型。首先是叙述对象的转变,从新文学传统对时代生活的关注,到立足现代文化哲学、生命哲学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文化关怀的追求。其次是作者与叙述者关系的改变和叙事艺术的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贾平凹的乡土叙事完成了现代性转型。首先是叙述对象的转变,从新文学传统对时代生活的关注,到立足现代文化哲学、生命哲学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文化关怀的追求。其次是作者与叙述者关系的改变和叙事艺术的嬗变。贾平凹乡土叙事的转型,勾勒了新时期乡土叙事变迁的基本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乡土小说 传统叙事 现代叙事
下载PDF
贾平凹乡土小说的家园意识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5期78-83,共6页
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充分展现了社会发展变迁进程中伦理视角下人对乡土家园意识的多样化姿态,通过三重意识的并联,表现出作家小说叙述复调手法的创新。家园意识的多重复调表现为:一是从乡村走向城市双重身份下对家园意识... 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充分展现了社会发展变迁进程中伦理视角下人对乡土家园意识的多样化姿态,通过三重意识的并联,表现出作家小说叙述复调手法的创新。家园意识的多重复调表现为:一是从乡村走向城市双重身份下对家园意识的冷漠者;二是长期身居乡村家园意识的守护者;三是生长在农村又不甘于乡村生活的当下年轻一代,成为乡村家园意识的矛盾者。贾平凹在其作品中从多类人物视角多种层面阐释乡村家园意识,表现出乡村人物的丰富性,及乡土伦理变迁中人的家园意识的嬗变,同时也表达出贾平凹的乡土困惑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作品 乡土文学 乡土小说
下载PDF
试论政教视域下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说观念 被引量:10
19
作者 温庆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74,83,共5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将小说当作一种以政教作用为核心内涵的学术,所言"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及"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等语,均围绕政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将小说当作一种以政教作用为核心内涵的学术,所言"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及"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等语,均围绕政教作用展开。《四库提要》以"正人心"、"厚风俗"等为具体指导重新挑选小说家类作品,以期给统治阶级提供对当时缙绅士子、市井愚民进行思想引导的典范作品。此举形成于乾隆朝为维护统治利益、钳制异端思想的语境中,是统治者试图通过政治权力的干预建立以政教为核心的文化机制与话语体系的重要一环。探讨《四库提要》小说观念应以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历史的观念去理解、历史的方法去研究,"以古还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提要 子部小说家类 小说观念 政教 历史维度
下载PDF
论民间戏曲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费团结 赵海霞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2-66,共5页
以民间戏曲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是重要的、多方面的。首先,民间戏曲的大量引入和穿插,改变了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节奏和文体样貌。其次,贾平凹在审美观念上也受到了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化形态内含的世界观、艺术... 以民间戏曲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对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是重要的、多方面的。首先,民间戏曲的大量引入和穿插,改变了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节奏和文体样貌。其次,贾平凹在审美观念上也受到了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化形态内含的世界观、艺术观的影响,作品以生活写实的方法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人鬼同在、魔幻神秘的艺术世界。第三,贾平凹在文化立场上也受到了民间大众的情感倾向、道德观念等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自觉地建立了一种民间立场、民间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曲 贾平凹 长篇小说 叙事节奏 文体 民间世界观 民间立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