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党员教育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推进--以山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红珠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认识,打破“革命成功”的胜利情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党员教育。通过农村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党的组织初步建立了党课制度,提高农民党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认识,打破“革命成功”的胜利情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党员教育。通过农村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党的组织初步建立了党课制度,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改变部分党员存在的“个人生产、发家致富”的思想,划清党员干部先锋队与群众的界限,启发他们带头参加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并在其中发挥示范作用,有效推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作为当时农村党员占比最多的省份,其农村党员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当下党员干部教育有积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党员教育 农业合作化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土地处置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尹雪英 陈利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33-36,共4页
农地股份合作社在全国多地均有一定规模发展,其解散时土地处置问题关系着入社农户、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也关系着合作社的长期发展。在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客体的基础上,运用法人财产权理论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土地承包经... 农地股份合作社在全国多地均有一定规模发展,其解散时土地处置问题关系着入社农户、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也关系着合作社的长期发展。在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客体的基础上,运用法人财产权理论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清偿债务、必须返还原承包户观点的不合理,得出结论: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承包地经营权是否应清偿合作社债务、是否应返还原承包户应视入股期限是否届满而定,期限届满,应当返还;期限未满,应视其他资产是否足以清偿合作社债务以及出资承包地经营权的农户意愿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社 承包地经营权 法人财产权理论 剩余入股期限
下载PDF
再论民国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萌芽诞生及其演进——兼与李华等学界同仁商榷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纪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80,120,共8页
民国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在本质上是"合作制"与"医疗保健制"的结合体,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创新。这一制度变迁从最初的酝酿、萌芽到初步嫁接、形成和展开实验,总体上与农村合作运动几乎同步或紧随其后,即... 民国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在本质上是"合作制"与"医疗保健制"的结合体,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创新。这一制度变迁从最初的酝酿、萌芽到初步嫁接、形成和展开实验,总体上与农村合作运动几乎同步或紧随其后,即它有自身的逻辑规律:依赖于合作经济的基础,并与医疗保健技术嫁接,整体上与合作经济发展及医疗技术改进同步成长。因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继而又面临战火摧残,尚未有效推广。抗战时受中共边区政府支持的"保健药社"和"医疗合作社",在功能上与前期各种"合作医疗"实验大体一致,而结构殊异,并非我国合作医疗的"原形"或"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变迁 民国时期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村工业化思想研究——基于期刊文献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智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131,共5页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农村工业化"逐渐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种重要思潮。1930-1949年有关"农村工业化"问题的期刊文献涉及的论域主要有"农村工业化"的内涵探讨、必要性分析、实施路径、保障体系等。思想界...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农村工业化"逐渐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种重要思潮。1930-1949年有关"农村工业化"问题的期刊文献涉及的论域主要有"农村工业化"的内涵探讨、必要性分析、实施路径、保障体系等。思想界的中国农村工业化思想呈现出开放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中华民国 期刊文献 思想界 实施路径 农村合作社 小型轻工业 保障体系 农村市场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体系的思考——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 张凡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为了增强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和增强基层妇幼保健部门业务水平,有助于完善该地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体系。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为例,调查了解新农村建设中有关参合的38-62岁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就新农合下我国农村围绝经期妇女... 为了增强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和增强基层妇幼保健部门业务水平,有助于完善该地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体系。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为例,调查了解新农村建设中有关参合的38-62岁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就新农合下我国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普查的工作方法、普查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延安市洛川县部分乡镇围绝经期妇女入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该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在生活习惯、妇女病认知率、就医地点的选择等方面受经济等因素制约,妇女病患病率较高,普查率、治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 妇女保健 围绝经期
下载PDF
私有化与公有化之间的博弈——重读《李顺大造屋》兼及对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书群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1-88,共8页
作为新时期农村小说的一个重要起点,《李顺大造屋》折射出私有化与公有化之间的博弈与纠葛。基于此,该文通过重读文本,重新认识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并对中国当代近三十年来的农村历史做更深入的社会学考察,探究私有化与公有化之间... 作为新时期农村小说的一个重要起点,《李顺大造屋》折射出私有化与公有化之间的博弈与纠葛。基于此,该文通过重读文本,重新认识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并对中国当代近三十年来的农村历史做更深入的社会学考察,探究私有化与公有化之间的复杂纠葛,进而对以《李顺大造屋》为代表的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存在的合法性问题进行探讨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顺大造屋》 新时期农村小说 私有化 公有化 博弈
下载PDF
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1927-1949) 被引量:3
7
作者 曾耀荣 张玉龙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学术界非常重视农村合作金融问题。但从历史角度研究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还略显薄弱。以近代江西省农村合作金融为个案,分析江西省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建立、农业贷款问题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及问题,得出近代江西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 学术界非常重视农村合作金融问题。但从历史角度研究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还略显薄弱。以近代江西省农村合作金融为个案,分析江西省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建立、农业贷款问题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及问题,得出近代江西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江西 农村合作金融
下载PDF
“诺思悖论”视阈下民国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及其困境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冬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7期150-157,共8页
"诺思悖论",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本文以"诺思悖论"为理论契机,对民国时期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演变作制度分析,将民国时期农村信用社问题的研究置于一种矛盾状... "诺思悖论",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本文以"诺思悖论"为理论契机,对民国时期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演变作制度分析,将民国时期农村信用社问题的研究置于一种矛盾状态之中,在国家兴办农村信用社的目的、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绩效等问题上提出质疑,说明民国时期农村信用社陷于非效率状态的真正原因。期望为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为当前农村信用社走出"诺思悖论"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思悖论” 民国时期 农村信用社 制度变迁 困境
下载PDF
论十七年农村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清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8-82,共5页
十七年农村小说既描写农村风貌,叙述农民的悲欢;又书写城市,城市工业化建设、城市面貌、城市商业活动以及农民的城市梦想等内容或多或少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十七年农村小说城市书写透视出城市生活的许多重要侧面和城市发展痕迹,一方面... 十七年农村小说既描写农村风貌,叙述农民的悲欢;又书写城市,城市工业化建设、城市面貌、城市商业活动以及农民的城市梦想等内容或多或少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十七年农村小说城市书写透视出城市生活的许多重要侧面和城市发展痕迹,一方面拓展了十七年农村小说的内容和视野,为农村小说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学术空间;另一方面在城市书写中流露出作家内心的真切体验,表达出作家微妙的意向,凸显出作家的主体精神,潜藏着作家的现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农村小说 城市书写 文学想象 价值重构
下载PDF
抗战时期安徽农村合作事业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昊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7-80,85,共5页
抗战时期,安徽省政府依据战时需要,以"合作区域行政化"为原则组织农村合作社,开展合作业务。安徽农村合作事业被纳入政府基层行政轨道,为改善民生、支援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其自身也从自治向官治事业转变。
关键词 安徽省 农村合作 抗战时期
下载PDF
《三里湾》的共同体书写与“新人”构想
11
作者 戚学英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158,共8页
1950—1970年代合作化小说被赋予形塑新中国想象和人民性的重要意识形态功能。《三里湾》中的乡村共同体和“新人”构想就是对这一历史重任的自觉回应。小说从时间、空间和伦理秩序三个维度出发,构筑了一个为进步观念所指引的现代乡村... 1950—1970年代合作化小说被赋予形塑新中国想象和人民性的重要意识形态功能。《三里湾》中的乡村共同体和“新人”构想就是对这一历史重任的自觉回应。小说从时间、空间和伦理秩序三个维度出发,构筑了一个为进步观念所指引的现代乡村共同体,并将其转化为农民个体自身的意义结构和内在视点,以模塑个人—国家—世界的同一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新人”的知识模型。本文通过《三里湾》透视合作化小说中“新人”的知识构成、理性化过程、自我主体性建构及其价值意义,并在叙事本身所展示的伦理实像与叙事意图之间的对话冲突中发掘“新人”的多重质态,以期厘清当代文艺创作中人民性的思想基质和话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化小说 现代乡村共同体 社会主义新人
下载PDF
新时期乡村权力叙事的三维视角
12
作者 赵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7-94,共8页
新时期乡村权力叙事呈现政治、伦理和新兴资本三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维度。其中,乡村政治与乡村伦理权力叙事是两个传统的乡村权力叙事维度,但它们的叙事特征却有很多新的嬗变;新兴资本权力叙事是一种全新的乡村权力叙事维度,具有典型的时... 新时期乡村权力叙事呈现政治、伦理和新兴资本三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维度。其中,乡村政治与乡村伦理权力叙事是两个传统的乡村权力叙事维度,但它们的叙事特征却有很多新的嬗变;新兴资本权力叙事是一种全新的乡村权力叙事维度,具有典型的时代经济特征。可以说,乡村政治权力的"合法"叙事、乡村伦理的"功利"叙事和乡村新兴资本的"博弈"叙事等三股叙事力量已经汇聚成了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权力叙事主潮,大大丰富了新时期乡村权力叙事。乡村新兴资本权力叙事的新变力量,为乡村权力叙事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对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乡村权力叙事 乡村政治 乡村伦理 乡村新兴资本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贫困”形象及其思考
13
作者 李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5-69,97,共6页
当贫困超出"物质匮乏"的含义时,很多人都无法规避它。新时期"三农"小说对乡村社会的贫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贫困群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人穷志不穷"型;第二类是"人穷志也穷"型;第三类是&... 当贫困超出"物质匮乏"的含义时,很多人都无法规避它。新时期"三农"小说对乡村社会的贫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贫困群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人穷志不穷"型;第二类是"人穷志也穷"型;第三类是"志穷人不穷"型。这三类形象反映了乡村社会部分农民在物质、精神、心灵、情感等方面贫与富的胶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三农”小说 “贫困”形象
下载PDF
“现代”的文学与“民国”的四川--对沙汀1930年代小说的历史化读解
14
作者 谢力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47-54,共8页
川籍左翼作家沙汀致力于对军阀时代四川农村苦难现状进行艺术性地再现,在其193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中谱写了步入"民国"后处于军阀治下的西蜀农村的苦难悲歌。在文学与历史交互关系的视野下,就沙汀的三篇代表性作品《丁跛公》... 川籍左翼作家沙汀致力于对军阀时代四川农村苦难现状进行艺术性地再现,在其193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中谱写了步入"民国"后处于军阀治下的西蜀农村的苦难悲歌。在文学与历史交互关系的视野下,就沙汀的三篇代表性作品《丁跛公》《在祠堂里》和《代理县长》进行本土性的历史化读解,以发掘这些为数不多的以军阀时代的四川农村为题材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背后严峻而厚重的历史内涵。本文指出,沙汀通过熔铸自己切身经历和生活感受,通过对军阀时代四川农村苦难现实进行文学再现,在四川乡土题材的创作中将审美维度的"现代性"与历史维度的"民国性"实现了有力的交汇与生动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汀 军阀时代 四川农村 左翼文学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制度异化:“囚犯的困境”——一个经济史的视角
15
作者 肖冬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3期92-97,共6页
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曾发生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欲挽救"农村破产",农村经济却愈加衰落;欲使农民得利,农民却几乎是"被得利";欲使农民自愿参与合作,农民却是"被合作";欲遏制旧式高利贷,却产生了&q... 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曾发生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欲挽救"农村破产",农村经济却愈加衰落;欲使农民得利,农民却几乎是"被得利";欲使农民自愿参与合作,农民却是"被合作";欲遏制旧式高利贷,却产生了"集团高利贷"。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异化是由于其陷入"囚犯困境"的漩涡所致,这对于当前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制度异化 “囚犯的困境”
下载PDF
论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八大关系”
16
作者 唐忠民 《吉林金融研究》 2016年第9期1-6,共6页
自2003年国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吉林农信已经从一个发展落后的合作金融机构变成一个主要经营指标排名全省商业银行首位的新兴强企。当前,吉林农信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其主要矛盾与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站在... 自2003年国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吉林农信已经从一个发展落后的合作金融机构变成一个主要经营指标排名全省商业银行首位的新兴强企。当前,吉林农信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其主要矛盾与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讨论在农村金融改革新时期的八个重要关系,澄清模糊认识,统一思想,为全面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步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信用社 农村金融综合改革
下载PDF
个人奋斗的限度——新时期乡村小说中的农村青年进城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平一 刘海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26-31,共6页
当下的青年人经常被批评失落了理想主义的品格,"暮气"太重而"朝气不足"。爬梳新时期乡村小说中农村青年形象就会发现:从高加林决绝的进城梦想,到孙少平倔强的"个人奋斗",再到涂自强的悲凉结局,绝望和迷... 当下的青年人经常被批评失落了理想主义的品格,"暮气"太重而"朝气不足"。爬梳新时期乡村小说中农村青年形象就会发现:从高加林决绝的进城梦想,到孙少平倔强的"个人奋斗",再到涂自强的悲凉结局,绝望和迷茫的气息越来越严重。这一"青春形象"的变迁背后伴随着的是"个人奋斗"的神话由兴起到衰落的过程。论文试图通过回溯新时期乡村小说对农村青年进城之路的叙述,探讨农村青年进城过程中的"个人奋斗"神话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乡村小说 个人奋斗 农村青年 青春形象
下载PDF
关于集体化时代农村合作医疗中医务人员的评价
18
作者 王美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8-90,共3页
关于农村医务人员的评价问题是集体化时代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医务人员的评价应从其选拔、培养、业务素质及医务人员退出三级医疗保健网等角度进行。在集体化时代农村合作医疗中,医务人员的选拔普遍强调政治品质和出身,... 关于农村医务人员的评价问题是集体化时代农村合作医疗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医务人员的评价应从其选拔、培养、业务素质及医务人员退出三级医疗保健网等角度进行。在集体化时代农村合作医疗中,医务人员的选拔普遍强调政治品质和出身,旧的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医务人员的政治学习远重于专业学习。从全国来看,农村医务人员的知识和业务水平是比较差的,但农村医务人员后来经过不断的复训和轮训,大部分人的医术得到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化时代 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医务人员 赤脚医生
下载PDF
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父子伦理叙事
19
作者 曹金合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46-55,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改塑,导致了小家庭中父子伦理关系的明显改变。因此,作为紧密配合现实生活变化的十七年合作化小说,也聚焦于父权与子辈力量的起伏消长之中。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父权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改塑,导致了小家庭中父子伦理关系的明显改变。因此,作为紧密配合现实生活变化的十七年合作化小说,也聚焦于父权与子辈力量的起伏消长之中。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父权文化价值观念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和冲击下终于失去了牢固的根基;二是子辈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和集体观念的确立显示出脱离父辈伦理观念的政治伦理的色彩;三是父子传统的伦理观念中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成分被政治伦理观念直接规训。显示出十七年乡村伦理观念的别样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合作化小说 子辈 父辈 伦理叙事
下载PDF
启蒙视域下的农民形象分析——以抗战时期的乡土小说为例
20
作者 卢月风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65-69,共5页
十四年抗战时期的乡土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尽管“革命”“救亡”话语压倒一切,但几千年来封建伦理纲常的“吃人”性却没有随着社会革命与民族战争的洗涤而削弱,反而成为滋生农民惰性文化心理的沃土,因而以“启蒙”视角分析农民... 十四年抗战时期的乡土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尽管“革命”“救亡”话语压倒一切,但几千年来封建伦理纲常的“吃人”性却没有随着社会革命与民族战争的洗涤而削弱,反而成为滋生农民惰性文化心理的沃土,因而以“启蒙”视角分析农民的性格痼疾依旧意义深远。同“五四”时期鲁迅“改造国民性”为中心的启蒙思想遥相呼应,彰显着不同时代作家为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作出的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视域 乡土小说 农民形象 抗战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