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Ca^(2+)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1
作者 韦存虚 蓝盛银 徐珍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应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进行了Ca2 + 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中Ca2 + 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 ;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 ,Ca2 + 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 ;在严重衰... 应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进行了Ca2 + 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中Ca2 + 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 ;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 ,Ca2 + 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 ;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 ,Ca2 + 仅存在于液泡中。珠心降解的Ca2 + 跨过胚囊壁 ,通过质外体向胚乳内运输 ;发育初期的胚乳细胞 ,Ca2 + 主要位于胞间隙 ,线粒体和液泡中也有少量分布。讨论了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珠心细胞 胚乳细胞 CA^2+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衰退过程 发育初期 钙(Ⅱ)
下载PDF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国伟 申家恒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采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ATP酶只定位于细胞膜上,其它部位未见有ATP酶活性。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细胞膜上A... 采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ATP酶只定位于细胞膜上,其它部位未见有ATP酶活性。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细胞膜上ATP酶活性减弱并逐渐消失;细胞核染色质和细胞质中一些细胞器上存在ATP酶活性。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中,只在细胞核染色质上存在ATP酶活性。珠心细胞的细胞核以两种方式衰退。衰退的细胞核染色质碎片仍存在ATP酶活性,并向胚囊方向转移。推测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细胞膜上ATP酶变化反映了珠心细胞生理状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心细胞 衰退 腺苷三磷酸酶 超微细胞化学
下载PDF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田国伟 申家恒 尤瑞麟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8期791-794,共4页
采用磷酸铅盐沉淀技术对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有明显衰退迹象的一些珠心细胞中,酸性磷酸酶只出现在细胞核轻微凝聚的染色质上。... 采用磷酸铅盐沉淀技术对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有明显衰退迹象的一些珠心细胞中,酸性磷酸酶只出现在细胞核轻微凝聚的染色质上。随珠心细胞衰退程度的逐渐增大,其衰退特征越来越明显,酸性磷酸酶依次在细胞质中较小液泡、细胞壁、线粒体、质体以及内质网等结构上出现活性反应。紧连胚囊的珠心细胞衰退程度最大,细胞严重变形,酸性磷酸酶定位于细胞绝大部分结构中,但此时变形的细胞核则无酸性磷酸酶活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珠心细胞的衰退过程中,酸性磷酸酶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珠心细胞 衰退 酸性磷酸酶 化学定位
下载PDF
五唇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伍成厚 夏快飞 +1 位作者 梁承邺 叶秀粦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7-29,共3页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五唇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过程.五唇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超微结构的特征是:染色质凝集;线粒体结构简化,内嵴减少或消失;液泡数量增多,在一些液泡内含有细胞组分的碎片或膜状结构.
关键词 细胞程序死亡 观察 超微结构 凝集 线粒体 染色质 透射电子显微镜 液泡 消失 数量
下载PDF
银杏贮粉室发生部位的珠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态学观察(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大辉 杨雄 +1 位作者 崔克明 李正理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期53-63,共11页
银杏(Ginkgo biloba L)贮粉室的发生涉及位于珠孔端的珠心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CD)。本研究观察了贮粉室发生过程中发生PCD的珠心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这些珠心细胞在PCD过程中形态变化显著,细胞组分有序地降解,液泡在此起关键作用。在液泡... 银杏(Ginkgo biloba L)贮粉室的发生涉及位于珠孔端的珠心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CD)。本研究观察了贮粉室发生过程中发生PCD的珠心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这些珠心细胞在PCD过程中形态变化显著,细胞组分有序地降解,液泡在此起关键作用。在液泡化过程中,细胞质基质和一些细胞器被液泡所吞噬,此时的细胞器结构完整。当液泡膜破裂、细胞质基质消失之后,细胞器才逐步解体。最终,这些珠心细胞仅具有残留的细胞壁。随着胚珠的生长,细胞壁也被破坏。在整个PCD过程中,内膜系统发生明显改变:细胞质膜出泡,产生多泡体;形成多环膜结构;出现由膜包围的小体,其中含有细胞质基质和一些细胞器;液泡膜破裂;细胞器解体;细胞中出现大量的小膜泡。珠孔端的珠心表皮开裂形成贮粉室的开口有两种方式:一种为专一细胞的自溶,而另一种是在两个邻接细胞的中胶层处分离,没有发生细胞的自溶破裂。贮粉室开口位置的特定表皮细胞在开裂发生前就死亡,从而提前标示出表皮开裂的发生位置。这些细胞形态的变化反映出银杏珠心细胞的死亡是受发育调控的PCD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贮粉室发生部位 珠心细胞 程序性死亡 形态学
下载PDF
水稻珠心细胞的超微结构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6
作者 欧阳学智 李宝健 张志宇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89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水稻在大孢子发生期间,珠心细胞保留了较多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其细胞形态规则,细胞质浓厚,富含核糖体。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中,或附着于内质网及核外膜上。酸性磷酸酶的反应产物主要位于小液泡中,偶见于高尔基潴泡及小泡中。随着胚囊... 水稻在大孢子发生期间,珠心细胞保留了较多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其细胞形态规则,细胞质浓厚,富含核糖体。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中,或附着于内质网及核外膜上。酸性磷酸酶的反应产物主要位于小液泡中,偶见于高尔基潴泡及小泡中。随着胚囊的分化,在珠心的内层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变化:①在细胞的液泡化过程中,频繁并持续地发生液泡对细胞质组分的吞噬,导致大液泡的形成,其中有很多的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大液泡的进一步扩大和继后的破裂,引起细胞的解体;②粗面内质网槽库彭大并对细胞质进行分隔与吞噬,在核周腔内出现膜束縛内含物;③质膜与细胞壁分离,二者之间有大量的小泡及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最后珠心细胞的原生质强烈收缩,转化为无结构的电子致密的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韬 珠心细胞 超微结构 酸性磷酸酶 细胞化学
下载PDF
鹤顶兰珠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超微结构研究
7
作者 李冬妹 何梦玲 +1 位作者 梁承邺 叶秀粦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4-1518,共5页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珠心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伴随着液泡破裂、染色质凝聚、细胞质解体等明显特征。在鹤顶兰功能大孢子形成之前,大孢子母...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珠心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伴随着液泡破裂、染色质凝聚、细胞质解体等明显特征。在鹤顶兰功能大孢子形成之前,大孢子母细胞的侧细胞壁存在明显的内突。随着胚囊体积的逐渐增大,衰退珠心细胞残留的细胞壁叠合在一起,从而使胚囊壁不断加厚。胚囊成熟前,合点端珠心细胞与胚囊之间有胞间连丝相连。合点端珠心细胞的细胞质状态,特别是液泡形态与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成熟胚囊时期的细胞状态高度相似。结果表明,衰退的珠心细胞不仅为胚囊的扩大提供空间,同时也为胚囊的发育提供营养,合点端珠心细胞对胚囊发育内环境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兰 珠心细胞 程序死亡 胚囊发育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