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meter analysis for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based on ^(133)Cs–^(129)Xe/^(131)Xe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大伟 徐正一 +1 位作者 周敏 徐信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61-165,共5页
W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several parameters for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based on ^(133)C_(s–)^(129)Xe/^(131)Xe. For a cell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133)Cs at saturated pressure, we investigate t... W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several parameters for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based on ^(133)C_(s–)^(129)Xe/^(131)Xe. For a cell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133)Cs at saturated pressure, we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quenching gas(N_2) press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ump laser intensity to achieve 30% ^(133)Cs polariza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cell when the static magnetic field B0 is 5 μT with different ^(129)Xe/^(131)Xe pressure. The effective field produced by spin-exchange polarized ^(129)Xe or ^(131)Xe sensed by ^(133)Cs can also be discussed in different^(129)Xe/^(131)Xe pressure conditions. Furthermo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tected signal and the probe laser frequency is researched. We obtain the optimum probe laser detuning from the D2(6~2S_(1/2)→ 6~2P_(3/2)) resonance with different ^(129)Xe/^(131)Xe pressure owing to the pressure broad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陀螺仪 CS 饱和压力 激光频率 压力条件 自旋交换 压力展宽
下载PDF
Measuring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of Xenon Atoms Based on Single Beam of Laser i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2
作者 钟国宸 刘华 +3 位作者 郭阳 李绍良 赵万良 成宇翔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23年第5期569-576,共8页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NMR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cision and miniaturization, and is one of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navigation. The transverse relaxati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 (NMR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cision and miniaturization, and is one of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navigation. The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T_(2)) of the xenon nuclear spin in the atomic cell of the NMRG directly affects the angular random walk of the gyro. Accurate and rapid measurement of T_(2)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improvement of gyroscope. At present,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_(2), the schemes of two orthogonal lasers for pumping and detecting are usually used. By applying two fast-switching orthogonal static magnetic fields and a single beam of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with corresponding wavelength to pump the atomic cell, the xenon nuclear macroscopic magnetic moment Larmor precession is generated. The cesium atoms parametric magnetometer in cell is formed to detect the free induction decay signal generated by nuclear spin precession of xenon atoms. The measurement of T_(2) by a single laser simplifies the measurement equipmen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with two las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_(2) of xenon atoms is more than 10 s, an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re studied, which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improvement of gyro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gyroscope(NMRG)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MAGNETOMETER free-induction decay
原文传递
一种核磁共振陀螺横向磁场线圈耦合标定方法
3
作者 张昊 岳亚洲 +1 位作者 雷兴 马圣杰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磁场线圈是核磁共振陀螺磁场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惰性气体磁共振激励维持、主动磁补偿的核心部件。横向磁场线圈的耦合对磁补偿精度与磁共振激励都有较大影响。因此,横向磁场线圈的耦合标定尤为重要。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 磁场线圈是核磁共振陀螺磁场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惰性气体磁共振激励维持、主动磁补偿的核心部件。横向磁场线圈的耦合对磁补偿精度与磁共振激励都有较大影响。因此,横向磁场线圈的耦合标定尤为重要。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陀螺内置磁力仪的横向磁场线圈耦合标定方法,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设计,验证了其正确性与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耦合标定方法对X轴对Y轴耦合和Y轴对X轴耦合进行标定,分别为1.86%和3.11%。通过旋转线圈改变装配角度,表明此方法在较小旋转角度时,测量结果不受装配误差的影响。通过标定同一批次的5只线圈,根据结果从中选取耦合较小的线圈进行装配,为核磁共振陀螺线圈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碱金属磁力仪 磁场线圈 磁场线圈耦合 横向磁场线圈耦合标定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内嵌参量调制磁强计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伟 范晓婷 +1 位作者 刘运全 刘院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79,共8页
核磁共振陀螺通过处于磁共振态的原子核进动频率在惯性系下的不变性实现载体角速度的敏感测量。为实现高灵敏度的核自旋磁矩测量,通常基于核磁共振陀螺气室构建原位参量调制磁强计,因此内嵌碱金属参量调制磁强计性能直接影响陀螺仪指标... 核磁共振陀螺通过处于磁共振态的原子核进动频率在惯性系下的不变性实现载体角速度的敏感测量。为实现高灵敏度的核自旋磁矩测量,通常基于核磁共振陀螺气室构建原位参量调制磁强计,因此内嵌碱金属参量调制磁强计性能直接影响陀螺仪指标。开展核磁共振陀螺内嵌参量调制磁强计特性研究,分析了原子磁矩测量误差及其对陀螺性能的影响,并建立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泵浦光频率波动控制在1 GHz以内,探测光频率波动控制在0.1 GHz以内,可有效提高磁强计信噪比。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碱金属磁强计灵敏度和信噪比、抑制核自旋磁矩测量误差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原位参量调制磁强计 核自旋磁矩 误差抑制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横向补偿磁场优化设计
5
作者 明泽额尔顿 岳亚洲 +2 位作者 李攀 雷兴 张昊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6,282,共7页
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检测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进动频率的改变确定载体角速度,其陀螺精度与磁场的均匀性、稳定性密切相关。导航级核磁共振陀螺需要飞特级磁场环境,... 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检测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进动频率的改变确定载体角速度,其陀螺精度与磁场的均匀性、稳定性密切相关。导航级核磁共振陀螺需要飞特级磁场环境,高效磁屏蔽一般仅能完成5~6个数量级的磁抑制,还需进行主动磁补偿。该文从核磁共振陀螺磁场分布的理论分析出发,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研究了横向磁补偿系统的磁场分布,并对横向磁补偿线圈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的核磁共振陀螺横向磁补偿系统磁场均匀性较优化前提高约13倍,满足了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该工作为核磁共振陀螺仪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主动磁补偿 横向补偿线圈 磁场均匀性
下载PDF
小型核磁共振陀螺无磁加热线圈设计与仿真
6
作者 梁曙岚 汪宝旭 +1 位作者 朱明智 邓东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7-202,共6页
针对小型核磁共振陀螺原子气室加热与剩磁抑制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毫米级原子气室的无磁加热线圈。利用热-磁仿真分析了加热线圈结构参数和加热电流对原子气室温度和剩磁的影响规律。针对给定的原子气室加热方案,开展了加热线圈结构和... 针对小型核磁共振陀螺原子气室加热与剩磁抑制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毫米级原子气室的无磁加热线圈。利用热-磁仿真分析了加热线圈结构参数和加热电流对原子气室温度和剩磁的影响规律。针对给定的原子气室加热方案,开展了加热线圈结构和电流参数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原子气室内部最大直流剩磁<0.3 nT,所设计的加热线圈和方案满足样机气室无磁加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加热线圈 磁场抑制 原子气室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中原子气室温度场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易鑫 汪之国 +2 位作者 夏涛 徐迪 杨开勇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71-677,共7页
为研究核磁共振陀螺中加热机构对原子气室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典型加热方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原子气室的温度场模型,给出了原子气室表面的稳态温度场分布情况。同时设计了探测精度为0.01℃的测温电路,对原子气室表面不... 为研究核磁共振陀螺中加热机构对原子气室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典型加热方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原子气室的温度场模型,给出了原子气室表面的稳态温度场分布情况。同时设计了探测精度为0.01℃的测温电路,对原子气室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监控,获得了不同加热方式下原子气室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将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误差在5%之内,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综合仿真和实验结果比较了不同加热方式下原子气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获得了能够使原子气室表面温度分布最均匀的加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原子气室 加热机构 温度场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仪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颖 刘占超 刘刚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7-1023,共7页
核磁共振陀螺仪(NMRG)是基于量子原理的、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仪,具有加速度不敏感、抗干扰能力强且没有运动部件等优势,有望在与微机电陀螺仪同等体积、成本下达到光学陀螺仪的精度,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介绍了核磁共振陀... 核磁共振陀螺仪(NMRG)是基于量子原理的、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仪,具有加速度不敏感、抗干扰能力强且没有运动部件等优势,有望在与微机电陀螺仪同等体积、成本下达到光学陀螺仪的精度,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介绍了核磁共振陀螺仪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回顾了核磁共振陀螺仪自20世纪60年代起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21世纪以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在核磁共振陀螺领域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跟踪,美国Northrop Grumman公司已经率先研制出了面向军事领域的微小型导航级核磁共振陀螺仪.最后对核磁共振陀螺仪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将进一步向高精度、低成本和小体积方向发展,同时分析了核磁共振陀螺可能应用前景,将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以及军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原子陀螺仪 微陀螺仪 惯性导航 量子原理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多层磁屏蔽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攀 刘元正 王继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3-389,共7页
核磁共振陀螺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由于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探测原子核的宏观磁化在静磁场中的进动频率来测量载体的角速度,为获得高精度与大动态范围,需要确保静磁场的稳定性,防止外部磁场的干扰,所以必须对核磁共振陀螺进... 核磁共振陀螺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由于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探测原子核的宏观磁化在静磁场中的进动频率来测量载体的角速度,为获得高精度与大动态范围,需要确保静磁场的稳定性,防止外部磁场的干扰,所以必须对核磁共振陀螺进行磁屏蔽。从核磁共振陀螺磁屏蔽原理出发,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研究了多层磁屏蔽罩结构参数对磁屏蔽系数的影响,并对核磁共振陀螺磁屏罩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的多层磁屏蔽罩磁屏蔽系数达到了106,满足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该工作为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整体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多层磁屏蔽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仪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翔 刘华 +4 位作者 王昢 王帝 李绍良 赵万良 成宇翔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5-611,共7页
核磁共振陀螺(NMRG)是基于量子原理的陀螺仪,具有高精度、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是陀螺仪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简要回顾了核磁共振陀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20世纪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叙述了核磁共振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硬件系统... 核磁共振陀螺(NMRG)是基于量子原理的陀螺仪,具有高精度、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是陀螺仪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简要回顾了核磁共振陀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20世纪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叙述了核磁共振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硬件系统构成。按照4种不同的技术路径:微型核磁共振陀螺、无自旋弛豫交换(SERF)核自旋陀螺、芯片级组合原子导航仪和基于金刚石氮空位的核磁共振陀螺,重点阐述近年来国外研究机构在核磁共振陀螺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之后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研究机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总结了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NMRG) 原子自旋 原子陀螺 微陀螺仪 量子原理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磁屏蔽罩内静磁场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攀 刘元正 +1 位作者 严吉中 张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1-385,391,共6页
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为获得高精度与大动态范围,核磁共振陀螺通常工作在磁屏蔽罩中。根据静磁场的惟一性定理,磁力线会在磁屏蔽罩表面反射,从而影响核磁共振陀螺静磁场区域的磁场... 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为获得高精度与大动态范围,核磁共振陀螺通常工作在磁屏蔽罩中。根据静磁场的惟一性定理,磁力线会在磁屏蔽罩表面反射,从而影响核磁共振陀螺静磁场区域的磁场均匀性。从核磁共振陀螺静磁场分布的理论分析出发,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研究了磁屏蔽罩对静磁系统的影响,通过综合调整螺线管与屏蔽罩的交互参数,对静磁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还确认了螺线管加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的核磁共振陀螺静磁系统磁场优于1.11×10^(–5),较优化前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满足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磁屏蔽罩 静磁场系统 磁场均匀性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静磁系统端口漏磁抑制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攀 刘元正 王继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2,共7页
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检测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进动频率的改变确定载体角速度,核磁共振陀螺的陀螺精度与静磁场的均匀性、稳定性密切相关。然而核磁共振陀螺静磁系统... 核磁共振陀螺作为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导航级陀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核磁共振陀螺通过检测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进动频率的改变确定载体角速度,核磁共振陀螺的陀螺精度与静磁场的均匀性、稳定性密切相关。然而核磁共振陀螺静磁系统往往存在端口漏磁,形成杂散磁场,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会磁化磁屏蔽罩,最终干扰陀螺精度。从核磁共振陀螺静磁场分布的理论分析出发,通过数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研究了静磁系统的端口漏磁,并对静磁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的核磁共振陀螺静磁系统端口漏磁在1.5倍螺线管直径范围内较传统方案平均减小45.4%,满足了核磁共振陀螺的使用需求。该工作为核磁共振陀螺仪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静磁系统 端口漏磁 双层螺线管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中内嵌碱金属磁力仪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晖 杨开勇 +3 位作者 汪之国 张燚 夏涛 赵洪常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7年第1期85-88,共4页
核磁共振陀螺利用核自旋的闭环磁共振实现角速度的测量,其磁共振信号一般由内嵌碱金属磁力仪测出。为了提高磁力仪性能,对描述磁力仪的Bloch方程,采用微扰迭代法和级数展开法,求出了各磁矩分量的近似解,然后讨论了线性测量范围随纵向与... 核磁共振陀螺利用核自旋的闭环磁共振实现角速度的测量,其磁共振信号一般由内嵌碱金属磁力仪测出。为了提高磁力仪性能,对描述磁力仪的Bloch方程,采用微扰迭代法和级数展开法,求出了各磁矩分量的近似解,然后讨论了线性测量范围随纵向与横向弛豫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频率响应特性。利用数值仿真,对上述近似解析解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磁力仪的线性测量范围随纵向、横向弛豫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其频率响应为一阶低通,截止频率仅与横向弛豫时间有关。上述研究对核磁共振陀螺的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碱金属磁力仪 线性测量范围 频率响应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激励的核磁共振陀螺仪闭环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岳亚洲 明泽额尔顿 +1 位作者 雷兴 张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8-643,共6页
维持气室内原子稳定进动的磁场闭环控制是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关键控制技术之一。在目前广泛应用的闭环控制方法中,相位闭环无法实时补偿,且存在由于晶振时钟频率受限造成的量化噪声,导致陀螺零偏稳定性较差且转速分辨率较低,限制了核磁共... 维持气室内原子稳定进动的磁场闭环控制是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关键控制技术之一。在目前广泛应用的闭环控制方法中,相位闭环无法实时补偿,且存在由于晶振时钟频率受限造成的量化噪声,导致陀螺零偏稳定性较差且转速分辨率较低,限制了核磁共振陀螺的应用范围。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激励的闭环控制方法,通过理论仿真模型和实验设计,验证了其正确性与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闭环控制方法的陀螺漂移可达到9×10^(-4)°/h,角速率分辨率可达到0.1°/s以内。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使得陀螺漂移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同时,为未来核磁共振陀螺小型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自激励闭环控制 实时补偿 角速率分辨率 陀螺漂移
下载PDF
加速度对核磁共振陀螺零位漂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勇 陈志超 滕飞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为研究加速度对核磁共振陀螺零位漂移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核磁共振陀螺气室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形状固定的封闭系统自然对流换热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元法给出了不同大小的加速度下气室温度场的稳态分布特性... 为研究加速度对核磁共振陀螺零位漂移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核磁共振陀螺气室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形状固定的封闭系统自然对流换热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元法给出了不同大小的加速度下气室温度场的稳态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温度场变化对陀螺零位漂移产生的影响,进而得到加速度对核磁共振陀螺零位漂移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与零加速度的结果相比,0.6倍、1.5倍、5.2倍和36.5倍重力加速度将分别导致陀螺产生约0.01°/h、0.1°/h、1°/h和10°/h的零位漂移变化量。研究成果为核磁共振陀螺在过载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原子气室 温度场 加速度 零位漂移
下载PDF
基于碱金属磁力仪的铷原子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亚洲 雷兴 +3 位作者 曹耀辉 李俊 刘元正 明泽额尔顿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501,共6页
原子气室是核磁共振陀螺核心部件,微小尺寸气室工作原子之间碰撞以及Rb原子与气室内壁的碰撞会导致Rb原子的横向弛豫时间大幅降低,限制惰性气体共振信号幅值及陀螺精度的提升。传统的三种弛豫时间测量方法均需要高频激励磁场,操作复杂... 原子气室是核磁共振陀螺核心部件,微小尺寸气室工作原子之间碰撞以及Rb原子与气室内壁的碰撞会导致Rb原子的横向弛豫时间大幅降低,限制惰性气体共振信号幅值及陀螺精度的提升。传统的三种弛豫时间测量方法均需要高频激励磁场,操作复杂且精度低。针对上述问题,在分析传统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铷原子磁力仪的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搭建数理模型对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测量误差小于0.4‰。在实验中,对三支充气参数不同的气室的横向弛豫时间进行测量,测量显示组间误差小于6.8‰。与自由感应衰减方法测量结果相比,两者差别不超过5%,且操作更为简单。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准确测量气室内铷原子横向弛豫时间,为核磁共振陀螺气室参数优化提供了工程化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碱金属磁力仪 原子气室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光吸收法控制核磁共振陀螺原子气室温度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国伟 张燚 +3 位作者 江奇渊 汪之国 夏涛 杨开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1-26,共6页
核磁共振陀螺系统中原子气室的温度稳定性对陀螺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利用核磁共振陀螺探测光透过气室的光强来控制原子气室温度的方法。首先,从理论上解释了核磁共振陀螺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探测光透过光强与原子气室温... 核磁共振陀螺系统中原子气室的温度稳定性对陀螺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利用核磁共振陀螺探测光透过气室的光强来控制原子气室温度的方法。首先,从理论上解释了核磁共振陀螺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探测光透过光强与原子气室温度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通过具体实验得到了探测光透过光强与原子气室内温度的拟合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利用探测光透过光强来反馈控制温度的LabView程序,实现原子气室温度的稳定控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控温效果(1 h内温度漂移约为0.02℃),同时还具有精确反映气室内温度、测温及时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透过光强 温度控制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反馈环路中滤波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洪常 展翔 +2 位作者 江奇渊 汪之国 罗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3,共8页
为了分析核磁共振陀螺中129Xe自旋振荡器的振幅和频率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半经典模型,其中分别采用密度矩阵和经典电磁理论描述核自旋系综和反馈系统。然后,根据自激振荡的自洽条件推导了用于描述自旋振荡器的振荡方程。进一步,利用旋转... 为了分析核磁共振陀螺中129Xe自旋振荡器的振幅和频率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半经典模型,其中分别采用密度矩阵和经典电磁理论描述核自旋系综和反馈系统。然后,根据自激振荡的自洽条件推导了用于描述自旋振荡器的振荡方程。进一步,利用旋转波近似和慢变振幅近似将振荡方程化简为自洽方程组,它由分别用于描述自旋振荡器振幅和频率的振幅方程和频率方程构成。基于上述自旋振荡器的半经典模型,研究了带通滤波器对自旋振荡器振幅和频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核磁共振陀螺的典型参量,反馈环路设计不当导致的自旋振荡器频移可达亚μHz。该研究对提高基于自旋振荡器的核磁共振陀螺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振荡器 核磁共振陀螺 滤波器 自洽方程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技术发展展望 被引量:23
19
作者 万双爱 孙晓光 +1 位作者 郑辛 秦杰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7年第1期7-13,共7页
核磁共振陀螺基于原子操控技术的前沿研究进展,具有高精度、小体积、纯固态、加速度不敏感等综合优势,是未来高精度、微小型陀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介绍了核磁共振陀螺近年来国内外取得的研究进展,从工作原理出发指出了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陀螺基于原子操控技术的前沿研究进展,具有高精度、小体积、纯固态、加速度不敏感等综合优势,是未来高精度、微小型陀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介绍了核磁共振陀螺近年来国内外取得的研究进展,从工作原理出发指出了核磁共振陀螺实现涉及的核自旋极化、核自旋进动检测、核自旋磁共振、磁屏蔽等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核磁共振陀螺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及其可能的解决思路,最后对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 原子陀螺 陀螺 惯性导航
下载PDF
核磁共振陀螺仪中三维磁场的初步锁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正一 彭欣欣 +4 位作者 李连花 周尹敏 裘栩炀 周敏 徐信业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核磁共振陀螺仪内部空间的三维磁场锁定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角度随机游走及零偏稳定性具有较大的优化作用。实验装置选用充有CS、^(129)Xe、^(131)Xe以及N_2的方形原子气室,选择895nm圆偏振光作为泵浦光,852nm线偏振... 核磁共振陀螺仪内部空间的三维磁场锁定作为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角度随机游走及零偏稳定性具有较大的优化作用。实验装置选用充有CS、^(129)Xe、^(131)Xe以及N_2的方形原子气室,选择895nm圆偏振光作为泵浦光,852nm线偏振光作为探测光,通过对纵向磁场进行调制,实现了三维原子磁力计。通过提升气室温度对纵向磁场的锁定效果进行优化后,在3个方向的磁场起伏范围均稳定至7nT(5000 s)以下,锁定后磁场的千秒稳定性比锁定前提升至少1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陀螺仪 三维原子磁力计 三维磁场锁定 阿伦方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