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Pro-Environmental City Heat Supply Technologies by Low Power Nuclear Plants
1
作者 Vladimir Kravchenko Igor Kozlov +3 位作者 Volodymyr Vashchenko Iryna Korduba Andrew Overchenko Serhii Tsybytovskyi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urrent prospect of decarbonization of coal energy through the use of small nuclear power plants (SNPPs) at existing TPPs as heat sources for heat supply to municipal heating networks, there is ...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urrent prospect of decarbonization of coal energy through the use of small nuclear power plants (SNPPs) at existing TPPs as heat sources for heat supply to municipal heating networks, there is a technological need to improve heat supply schemes to increase their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 efficiency. The paper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heat-feeding mode of ASHPs for urban heat supply by heating the network water with steam taken from the turbine. The ratio of electric and thermal power of a “nuclear”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 is given. The advantage of using a heat pump, which provides twice as much electrical power with the same heat output, is establish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heat in these modes is supplied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 the energy efficiency was used to compare these options. To increase the heat supply capacity, a scheme with the use of a high-pressure heater in the backpressure mode and with the heating of network water with hot steam was proposed. Heat supply from ASHPs is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ven in the case of significant remoteness of heat consu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Capacity nuclear power Plants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of the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Mode Heat Generation Condensation Mode Heat Supply
下载PDF
Radiological monitoring results of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around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
2
作者 ZHANGRong-Suo ZENGGuang-Jian JIANGRang-Rong YEJi-Da XIANGYuan-Yi HUANGRen-Jie CAOZhong-G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64,共6页
A plan of surveillance monitoring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 (QNPP) has been implemented since 1992, the objective of which is to establish the database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information around QNPP, and to dete... A plan of surveillance monitoring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 (QNPP) has been implemented since 1992, the objective of which is to establish the database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information around QNPP, and to detect any unplanned discharg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from QNPP.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onitoring results for radionuclide concentr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al matrices before and after QNPP operation. The radionuclide con- centrations in vegetation, food, atmosphere, soil and littoral soil samples have been determined. After operation of QNPP, the mean values of 137Cs, Sr and H in water are 0.6, 4.9 mBq/L and 1.7 Bq/L,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s 90 3 of137Cs in soil and littoral soil are 3.5 and 2.7 Bq/kg,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s of137Cs in rice, green cabbage, meat, mullet, milk and tea are 0.033, 0.039, 0.081, 0.069, 0.018 and 0.62 Bq/kg,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s of 90 Sr in rice, green cabbage and tea are 0.081, 0.315 and 4.1 Bq/kg, respectively; gross β activity in fallout is 0.9 Bq·m-2·d-1. Compared with the data before QNPP’s oper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as heen observed in the radioactivity of137Cs, Sr, H and the gross β activity in ambient environmental matrices from 1992 to 2001, and 90 3 there are only some fluctua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back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监测 秦山核电站 QNPP 环境污染 辐射防护
下载PDF
Prospects of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of Nuclear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World Energy
3
作者 Iryna Korduba Zhanna Patlashenko Olena Zhukova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3年第8期536-548,共13页
Today,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of the existing and future nuclear power industry is to ensure the nuclear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the operation of nuclear power reactor units (NPPs) and nuclear power plants (NPPs)... Today,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of the existing and future nuclear power industry is to ensure the nuclear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the operation of nuclear power reactor units (NPPs) and nuclear power plants (NPPs). It is solved thanks to the application of deeply echeloned protection and an anti-accident complex of methods and means for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operation of active reactor zones (AZR). However, the danger of existing NPPs in the world from time to time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form of severe post-project accidents and catastrophes with the release into the environment of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dangerous for all living thing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 that the unconditional fulfillment of the main requirements of nuclear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biocompatibility is possible only in the so-called wave nuclear reactor of the G-V generation, which, unlike reactors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s III, II+ and IV, does not require supercritical loading of the core with nuclear fuel. In the active zone of this reactor, nuclear-physical processes governed by physical law are implemented, which exclude the operator’s participation in regulating the reactivity of the reactor’s active zone, which makes it the reactor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nuclear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today,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o-called internal safety, free from the human factor. The possibility of burning nuclear fuel based on U238 and Th232 in it expands the reserves of energetic nuclear fuel almost to inexhaustibility. The technology of nuclear reactors of the G5 generation through the secondary use of spent irradiated nuclear fuel (SNF) for the production of energy and energy raw materials with simultaneous burning of it to an environmentally safe state is able to quickly reduce the available stocks and further production of dangerous SNF, guarantee the nuclear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NPPs with reactors G5 and to technologically make nuclear post-project accidents and disasters impossible at the level of physical law with the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the human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environmental Safety nuclear power Reactor Unit nuclear Fuel Cycle nuclear Technologie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nuclear-environmental Safety Wave Reactor BIOCOMPATIBILITY
下载PDF
滨海核电厂址污染物扩散数值风洞模拟研究
4
作者 刘武胜 吕思博 林海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9-375,共7页
为评估核电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集成CFD-数值风洞软件,采用Autocad进行前处理建模,采用Paraview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以研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扩散过程。利用2003年于俄克拉荷马州俄克拉荷马市进行的城市联合实地研究(IOP9)的观测数... 为评估核电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集成CFD-数值风洞软件,采用Autocad进行前处理建模,采用Paraview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以研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扩散过程。利用2003年于俄克拉荷马州俄克拉荷马市进行的城市联合实地研究(IOP9)的观测数据对该数值风洞软件进行评估,比较了数值风洞与IOP9现场试验污染物释放点下风向轴线污染物体积分数和风场结果。比对结果显示,风场各性能统计指标F_(AC5)=F_(AC2)=1,F_(B)=-0.23,M_(G)=0.75,E_(NMS)=0.07,S_(AA)=11.9;污染物体积分数统计指标F_(AC5)=1,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较吻合。以某滨海核电厂为对象,研究核电厂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垂直于来流风向污染物体积分数总体呈高斯分布,受地形影响在山脊等位置处体积分数会陡然下降。将数值模拟的体积分数和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各垂直剖面监测点的吻合因子为10,各水平剖面监测点的吻合因子为3.5。数值风洞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现场试验和风洞试验结合可为核电厂污染物扩散模拟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核电站 CFD 数值风洞
下载PDF
核电仪控设备的5G改造及应用研究
5
作者 彭伟伦 吴广皓 +6 位作者 单巍伟 肖安洪 曾辉 王娇 关晖 孙国伟 骆琼刚 《中国核电》 2024年第4期494-499,共6页
该文选取核电环境监测系统(KRS)进行5G改造研究。通过研制具有透传功能的5G终端,实现核电环境监测数据通过5G信号接入主控室NC级DCS系统,并就现场环境进行试验,对设备穿透能力、抗干扰能力、干扰度等进行实际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5G改... 该文选取核电环境监测系统(KRS)进行5G改造研究。通过研制具有透传功能的5G终端,实现核电环境监测数据通过5G信号接入主控室NC级DCS系统,并就现场环境进行试验,对设备穿透能力、抗干扰能力、干扰度等进行实际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5G改造方案适用于采集类、透传类核电仪控设备改造,为现有仪控设备数字化改造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仪控设备改造 环境监测 数据通信 核电 协议
下载PDF
2018—2023年防城港核电厂外围辐射水平分析
6
作者 贾力博 张巍 +6 位作者 彭文斌 常青 谢探春 李玮衡 江岳 崔伦 王菲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对防城港核电厂外围31个监测点位进行了γ辐射累积剂量率监测和γ辐射空气吸收瞬时剂量率监测,并对辐射水平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掌握核电厂外围陆地辐射水平的长期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18—2023年,防城港核电厂外围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 对防城港核电厂外围31个监测点位进行了γ辐射累积剂量率监测和γ辐射空气吸收瞬时剂量率监测,并对辐射水平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掌握核电厂外围陆地辐射水平的长期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18—2023年,防城港核电厂外围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率监测值为62.5~141.3 nGy/h,平均值为99.1 nGy/h;瞬时剂量率为55.0~119.5 nGy/h,平均值为93.7 nGy/h;防城港核电厂3台机组商运前后,外围陆地环境辐射水平保持一致,γ辐射累积剂量率、瞬时剂量率均保持在正常水平,核电运行期间气载流出物的排放对外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没有产生影响。不同点位的γ辐射累积剂量率变化较大,且随季节性变化呈冬季偏高、夏季偏低的现象,说明γ辐射累积剂量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剂量率 瞬时剂量率 核电厂 辐射水平 气载流出物 环境因素
下载PD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aquaculture areas of Daya Bay,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46
7
作者 WANG Zhaohui ZHAO Jiangang +1 位作者 ZHANG Yujuan CAO Y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268-1275,共8页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aquaculture areas in Dapeng Cove of Daya Bay,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April 2005 and June 2006.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ran...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aquaculture areas in Dapeng Cove of Daya Bay,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April 2005 and June 2006.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ranged between 5.0 and 8877.5 cells/mL, with an average of 751.8 cells/mL. The seasonal cycle of phytoplankton were demonstrated by frequent oscillations, with recurrent high abundances from late spring to autumn and a peak stage in late winter. Diatoms were the predominant phytoplankton group, accounting for 93.21% of the total abundance. The next most abundant group was the dinoflagellates, which made up only 1.24% of total abundanc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 with a maximum of 603.0 cells/mL were firstly recorded in this area known for high rates of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contamination.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were within the suitable values for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nd were important in phytoplankton seasonal fluctuations. The operation of the Daya Bay Nuclear Power Station (DNPS) exerts influences o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resulted in the high abundances of toxic dinoflagellate species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and dissolved silicate (DSi) were sufficient, and rarely limited for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 was the most necessary element for phytoplankton growth. The enriched environments accelerated the growth of small diatoms, and made for the shift in predominant species from large diatom Rhizosolenia spp. to chain-forming diatoms such as Skeletonema costatum, Pseudo-nitzschia spp. and Thalassiosira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LANKTON environmental factor South China Sea AQUACULTURE nuclear power station
下载PDF
核电厂流出物排放控制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彦君 上官志洪 左伟伟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1-437,共7页
排放量控制是我国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和流出物排放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比国内外压水堆核电厂流出物排放量水平,分析了我国现行标准中排放控制值对国外同类核电厂流出物排放量的包络率,同时与法国流出物排放控制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排放量控制是我国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和流出物排放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比国内外压水堆核电厂流出物排放量水平,分析了我国现行标准中排放控制值对国外同类核电厂流出物排放量的包络率,同时与法国流出物排放控制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流出物中^(3)H、^(14)C外,现有标准控制值基本上可以包络国外核电厂统计排放量,且具有较大的余量。在目前的流出物排放管理水平下,现行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量控制值仍是适宜的,其中对于^(3)H、^(14)C外的其他控制指标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流出物排放 排放控制 环境辐射防护
下载PDF
核电厂调试阶段仪控系统隐患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超 熊华胜 +2 位作者 陈嫒 陈凡 黄晓津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6期72-75,共4页
仪控系统是核电厂的神经和大脑,对于核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仪控系统中容易潜藏一些未能在工厂测试期间发现的隐患。这些隐患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核电厂设备的功能劣化甚至系统故障。核电厂仪控系统的调试过程是... 仪控系统是核电厂的神经和大脑,对于核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仪控系统中容易潜藏一些未能在工厂测试期间发现的隐患。这些隐患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核电厂设备的功能劣化甚至系统故障。核电厂仪控系统的调试过程是运行前的关键阶段,在调试过程中及时识别隐患对于保证仪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特定应用环境、特定应用方式、长期动态运行三个维度对隐患的激发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其中可能在调试阶段产生、暴露的隐患激发原因进行了筛选。然后,以核电厂仪控系统实际调试过程中发生的隐患为例,建立隐患与环境模型的映射关系模型,并验证模型在调试阶段的有效性。该研究有助于提高调试阶段核电厂仪控系统隐患的识别能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仪控系统 系统调试 环境模型 调试阶段 隐患分析
下载PDF
基于私有云的应急指挥管理综合平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猛 王硕 廖圣勇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6期59-64,共6页
核电厂在信息系统运行多年后,存在物理服务器老旧而替换困难、备件准备规格不一、缺少系统备份措施以及物理服务还原困难等问题。在研究了云计算服务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服务的优势后,提出了基于私有云的应急指挥管理综合平台设计方案。该... 核电厂在信息系统运行多年后,存在物理服务器老旧而替换困难、备件准备规格不一、缺少系统备份措施以及物理服务还原困难等问题。在研究了云计算服务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服务的优势后,提出了基于私有云的应急指挥管理综合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云计算物理服务器搭建私有云平台,在私有云平台上通过虚拟机部署应急指挥管理综合平台以及环境辐射和气象监测系统,再利用云平台的虚拟化网络技术连接各个系统的虚拟机。通过在内部各虚拟网络之间部署虚拟防火墙,实现了系统间的“分区分域”安全隔离。基于私有云的设计方案,可以将各核电厂原有的应急系统以及环境辐射和气象监测系统的物理服务器数量减少50%以上、机柜数量减少一半、服务器备件的种类减少到1种。通过在某核电厂应急环境网改造中采用所提方案,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该方案不仅可以推广应用到在运核电厂的环境应急网改造过程中,也为后续新建核电厂应急平台设计批量化采用私有云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环境应急网 应急指挥管理 云平台 私有云 系统架构 数据接口 数据摆渡
下载PDF
田湾核电站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建新 阎斌伦 +4 位作者 冯志华 李玉 徐加涛 李士虎 申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902-6911,共10页
2009年8月在田湾核电站附近海域进行了海洋浮游动物及环境因子的调查,在14个调查站位共鉴定浮游动物10大类43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水螅水母类17种,栉水母类2种,枝角类2种,桡足类11种,糠虾2种,樱虾类1种,磷虾1种,毛颚类1种,被囊类1种。... 2009年8月在田湾核电站附近海域进行了海洋浮游动物及环境因子的调查,在14个调查站位共鉴定浮游动物10大类43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水螅水母类17种,栉水母类2种,枝角类2种,桡足类11种,糠虾2种,樱虾类1种,磷虾1种,毛颚类1种,被囊类1种。浮游动物的丰度范围为99—2546个/m3,平均值为834个/m3。主要优势种为薮枝螅水母、太平洋纺锤水蚤、背针胸刺水蚤、鸟喙尖头溞、异体住囊虫、汤氏长足水蚤、强壮箭虫。优势度分别为0.804、0.586、0.569、0.485、0.197、0.140、0.116。各类指数变幅较大(种类数为9—17,丰富度指数为0.913—1.770,多样性指数为1.170—3.212,均匀度指数为0.369—0.803)。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188,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587,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336。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与浮游动物丰度及种类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5和-0.574,P<0.05;种类数与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0、0.759(P<0.01)和0.552(P<0.05),水温升高使浮游动物种类数减少;水温与氨氮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氨氮含量与浮游动物种类数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水温升高使氨氮上升引起浮游动物种类数下降,温排水导致调查海域水温升高引起了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下降。调查海域水质状况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显示,目前该海域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田湾核电站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秦山核电站运行状态下的上海金山地区环境放射性影响评价与居民所受剂量估算 被引量:9
12
作者 路鹤晴 郭常义 +5 位作者 朱国英 高林峰 訾亚平 陈丽芳 沈耀芳 凌霄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评价秦山核电站运行15年间上海市金山地区环境放射性水平和居民所受剂量。[方法]通过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方法对上海市金山地区室外环境与饮用水、食品、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结果]室外天然辐射水平与环境介质... [目的]评价秦山核电站运行15年间上海市金山地区环境放射性水平和居民所受剂量。[方法]通过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方法对上海市金山地区室外环境与饮用水、食品、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结果]室外天然辐射水平与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水平属正常本底范围,核电站运行前后金山地区环境放射性水平无明显变化,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水平低于国家标准限制浓度;居民受室外天然辐射外照射所致剂量为0.098mSv/a,经由膳食摄入人工放射性核素^(90)Sr、^(137)Cs所致居民内照射剂量为0.491μSv/a。[结论]秦山核电站运行15年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未对上海地区环境放射性水平和居民健康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环境 放射性水平 放射性核素 剂量
下载PDF
田湾核电站环境辐射本底调查的质量保证 被引量:5
13
作者 沙连茂 张彩虹 +3 位作者 卫为强 王风英 张起虹 陆继根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4-382,共19页
本文总结了田湾核电站申请装料许可证阶段环境辐射本底调查中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情况。内容包括 :组织机构和人员 ,文件控制 ,量值溯源与仪器检定 ,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质量记录 ,自查和监查。最后讨论了对调查工作质量的基本评估和存... 本文总结了田湾核电站申请装料许可证阶段环境辐射本底调查中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情况。内容包括 :组织机构和人员 ,文件控制 ,量值溯源与仪器检定 ,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质量记录 ,自查和监查。最后讨论了对调查工作质量的基本评估和存在问题 ,强调了过程质量控制的出发点是预防不合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辐射 本底调查 质量保证 不合格 监查 预防 实施情况 仪器检定 大纲 量值溯源
下载PDF
大亚湾核电站1994~2003年环境辐射监测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吉长余 张东果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90,F003,共19页
本文总结了大亚湾核电站自商业运行以来十年 ( 1 994~ 2 0 0 3 )间对其周围的环境辐射监测。介绍了监测系统、方案和方法、主要结果及其初步评价。评价表明 ,周围地区的辐射环境状况 ,除在牡蛎等少数海洋生物中测到与电站排放相关的痕... 本文总结了大亚湾核电站自商业运行以来十年 ( 1 994~ 2 0 0 3 )间对其周围的环境辐射监测。介绍了监测系统、方案和方法、主要结果及其初步评价。评价表明 ,周围地区的辐射环境状况 ,除在牡蛎等少数海洋生物中测到与电站排放相关的痕量放射性核素110mAg及厂区监测井中有时测到高于本底的氚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核电站 环境监测 环境评价 自动监视性监测系统 实验室监测系统 流动监测系统
下载PDF
秦山核电站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悦 江志兵 +4 位作者 寿鹿 朱根海 王志富 廖一波 高月鑫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7,共9页
秦山核电站位于杭州湾北岸湾顶,其邻近海域受到钱塘江淡水径流和江浙沿岸流的共同影响,水体环境复杂。本研究根据2012年5月(春季)、10月(秋季)秦山核电站邻近海域15个站位网采浮游植物群落调查及理化因子测定,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 秦山核电站位于杭州湾北岸湾顶,其邻近海域受到钱塘江淡水径流和江浙沿岸流的共同影响,水体环境复杂。本研究根据2012年5月(春季)、10月(秋季)秦山核电站邻近海域15个站位网采浮游植物群落调查及理化因子测定,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同时比对历史数据,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调查共鉴定检出浮游植物5门60属139种(春季5门36属70种、秋季5门51属115种),其中硅藻42属110种(占85.3%),甲藻8属12种(占9.3%),绿藻、蓝藻和裸藻偶有检出。春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1 802.62×104个/m^3)高于秋季(877.15×104个/m^3),其中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ema costatum为两季优势种。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两季浮游植物群落差异显著,氮磷比、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和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比对历史资料得到,30年来秦山核电站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赤潮藻种的增加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改变受到营养盐含量及结构变化、水温升高等因素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秦山核电站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田湾核电站2004年(运行前)的环境监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孔华 田庆 +1 位作者 苟全录 陈志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1-333,共13页
田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系统于2003年底前建成,为了检验田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规程文件、质控措施和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满足运行时的要求,扩大和改善运行前的环境本底数据,并通过实践的经验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 田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系统于2003年底前建成,为了检验田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规程文件、质控措施和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满足运行时的要求,扩大和改善运行前的环境本底数据,并通过实践的经验反馈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田湾核电站在2004年对核电站周围进行了(运行前)的环境监测。本文主要介绍2004年环境监测的方案、质量保证和主要监测结果及其与2000年4月~2002年3月二年的本底调查结果的比较。2004年监测结果表明,除海水中137Cs活度浓度与本底调查有明显差异外,其余监测结果与本底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湾核电站 环境监测 本底
下载PDF
核电厂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被引量:18
17
作者 施仲齐 曲静原 崔永利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1-260,共20页
本文调查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和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及其对公众的照射,历史上发生的核电厂严重事故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及其后果,我国对核电厂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管理和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对放射性污染防治的... 本文调查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和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及其对公众的照射,历史上发生的核电厂严重事故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及其后果,我国对核电厂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管理和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对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立法情况,并对我国在核电厂放射性污染防治方面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和加强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放射性 环境污染 环境管理 中国
下载PDF
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乃明 陈志东 +11 位作者 宋海青 邓飞 林清 黄乃容 周睿东 万玉松 莫光华 李灵娟 刘瑛 李巧勤 赖力明 周雪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1-205,共15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自 1 994年以来对广东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的监督性监测 ,包括监测方案、方法、质量保证、主要结果和结论。监测结果表明 :( 1 )核电站运行以来的气体排放未对厂区以外的大气和...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自 1 994年以来对广东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的监督性监测 ,包括监测方案、方法、质量保证、主要结果和结论。监测结果表明 :( 1 )核电站运行以来的气体排放未对厂区以外的大气和陆地环境产生可观测到的影响 ;( 2 )对于110mAg ,西大亚湾的海水中仅在 1 995年和 1 997年检测到高于探测限的样品 ,最大年平均浓度为 3 .1Bq/m3;西大亚湾的海底泥中只在 1 997年能被检测到 ,年平均值为 1 .0Bq/kg(干 ) ;西大亚湾的海洋生物中在 1 994、1 996和 1 997年检测到的活度浓度较高 ,珍珠贝、马尾藻和墨鱼中的最高年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 2 .2、1 .7和 5 .8Bq/kg(鲜 ) ,1 997年以后随着排放量的下降而显著下降 ;( 3 )对于137Cs,1 994~ 1 998年西大亚湾海水样品中的活度浓度相对较高 ,年平均值最高的 1 995年为 4.6Bq/m3,1 999年以后与本底相当 ;137Cs在其他海洋介质中的活度浓度很低 ,且在本底涨落范围内变化 ;( 4 )对于西大亚湾海水中的3H ,只在核电站排放期间短时升高 ,3~ 5天后基本恢复到本底水平 ,实测年平均活度浓度在 0 .8~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核电站 岭澳核电站 辐射环境 监督性监测 监测方案 质量保证
下载PDF
美国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及其借鉴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彦君 上官志洪 周如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综述了美国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法制化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与信息发布实际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需借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以下简称NRC)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 综述了美国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法制化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与信息发布实际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需借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以下简称NRC)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建立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公开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明确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边界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辐射环境监测 信息公开 美国
下载PDF
我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和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彦君 上官志洪 +4 位作者 黄东辉 杨立涛 陈超峰 吴连生 曾帆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7-388,共12页
为了适应我国核电快速发展新形势下环境辐射安全监督管理要求,并更好地指导核电厂的流出物监测和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对现有监测标准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推动标准体系的完善。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和辐射环境监... 为了适应我国核电快速发展新形势下环境辐射安全监督管理要求,并更好地指导核电厂的流出物监测和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对现有监测标准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推动标准体系的完善。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和辐射环境监测标准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我国现行标准体系需要补充和修订的标准清单及修订和完善的建议,为加强和完善我国核电厂流出物监测和辐射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流出物监测 辐射环境监测 标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