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spin states in neutron-rich ^(106)Tc nucleus
1
作者 顾龙 朱胜江 +9 位作者 J. H. Hamilton A. V. Ramayya J. K. Hwang J. O. Rasmussen I. Y. Lee 徐强 车兴来 王建国 丁怀博 杨韵颐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82-184,共3页
The high spin states of the neutron-rich odd-odd 106Tc nucleus have been re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prompt γ-rays from the spontaneous fission of 252Cf. A previously known collective band is confirmed and expanded, ... The high spin states of the neutron-rich odd-odd 106Tc nucleus have been re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prompt γ-rays from the spontaneous fission of 252Cf. A previously known collective band is confirmed and expanded, and a new collective band is newly identified. Several levels in previous report in 106Tc are reexamined and they belong to the members of a band in 107Tc. The total Routhian surface (TRS)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106Tc has triaxial shape. The spins and parities as well as the configurations for these bands have been tentatively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angular momentum alig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taneous fission collective band γ-transition and level energy
原文传递
丰中子核^(145,147)La的八极形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胜江 王牧歌 +24 位作者 朱凌燕 李明 甘翠云 杨利明 萨哈伊 朴秀日 邓景康 龙桂鲁 J.H.Hamilton A.V.Ramayya B.R.S.Babu J.K.Hwang W.C.Ma J.Komicki J.D.Cole R.Aryaeinejad M.W.Drigert J.O.Rasmussen M.A.Stoyer S.Y.Chu K.E.Gregorich M.F.Mohar S.G.Prussin I.Y.Lee Yu.Ts.Oganes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8-425,共8页
通过对 2 5 2 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实验研究 ,建立与扩展了丰中子核145 ,147  La的高自旋态能级图 ,最高自旋态达到 ( 4 1 / 2 + )与 ( 4 3/ 2 - ) .测得的交叉相联的相反宇称带及带间的强化E1跃迁说明在 145 ,147  La中形... 通过对 2 5 2 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实验研究 ,建立与扩展了丰中子核145 ,147  La的高自旋态能级图 ,最高自旋态达到 ( 4 1 / 2 + )与 ( 4 3/ 2 - ) .测得的交叉相联的相反宇称带及带间的强化E1跃迁说明在 145 ,147  La中形成强的八极形变 .对145 La的研究表明 ,具有轴对称形状的四极形变与具有反演不对称形状的八极形变在同一核中产生共存与竞争 .在πh11/ 2 带中观测到的带交叉位于 ω≈ 0 2 6— 0 30MeV附近 ,由推转壳模型计算表明 ,它是由一对i1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自旋态 八极形变 镧145 镧147
原文传递
丰中子核^(107)Ru的集体转动带
3
作者 朱胜江 许瑞清 +9 位作者 J.H.Hamilton A.V.Ramayya J.K.Hwang 张征 姜卓 甘翠云 X.Q.Zhang I.Y.Lee J.O.Rasmussen W.C.Ma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91-796,共6页
通过对2 5 2 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 ,对丰中子奇A核10 7Ru的高自旋态集体转动带重新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 .将基带转动带的自旋态扩展到 2 72  ,证实并扩展了以前发表的基于中子h11/2 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 ,并... 通过对2 5 2 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 ,对丰中子奇A核10 7Ru的高自旋态集体转动带重新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 .将基带转动带的自旋态扩展到 2 72  ,证实并扩展了以前发表的基于中子h11/2 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 ,并新观测到一个基于 ( 9/ 2 - )能级的集体转动带 .研究结果澄清了早期发表的结果与近来别人发表的结果之间的矛盾 ,对新建立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中子核 ^107Ru 集体转动带 核结构 自发裂变 能级结构 钌^107
原文传递
丰中子Ru奇A核能级结构的进一步研究
4
作者 朱胜江 张征 +10 位作者 J.H.Hamilton A.V.Ramayya J.K.Hwang 肖树冬 车兴来 禹英男 李明亮 郑然成 I.Y.Lee J.O.Rasmussen W.C.Ma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7,共5页
通过对重核2 52 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高精度测量数据的分析 ,扩展了丰中子奇A核10 9,111Ru的高自旋态 ,对不同延迟符合矩阵的数据分析 ,得到了10 7,10 9,111,113Ru低激发态多个能级的寿命 ,发现10 9Ru核中的 96 .4keV的能级为一... 通过对重核2 52 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高精度测量数据的分析 ,扩展了丰中子奇A核10 9,111Ru的高自旋态 ,对不同延迟符合矩阵的数据分析 ,得到了10 7,10 9,111,113Ru低激发态多个能级的寿命 ,发现10 9Ru核中的 96 .4keV的能级为一寿命约为 130 0ns的同质异能态 .对10 9,111Ru转动带的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变化的分析表明 ,在相邻偶偶核110 Ru中观测到的集体回弯现象确实起源于一对h11/ 2 中子的角动量顺排 .用粒子 转子模型对10 7,10 9,111,113Ru的集体带的部分能级及跃迁几率进行了计算 ,得到与实验较为满意的符合 ,指出在这几个核中的中子h11/ 2 闯入带尼尔逊轨道的起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A核 能级结构 中子 低激发态 偶偶核 同质异能态 转动频率 寿命 实验 分析
原文传递
丰中子奇A核^(145,147)Ce的集体带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M.萨哈伊 朱胜江 +21 位作者 甘翠云 朱凌燕 杨利明 许瑞清 全明吉 姜卓 张征 J. H. Hamilton A. V. Ramayya B. R. S. Babu J. K. Hwang W. C. Ma J. Komicki J. D. Cole R. Aryaeinejad M. W. Drigert J. O. Rasmussen M. A. Stoyer S. Y. Chu K E. Gregorich M. F. Mohar S. G. Prussi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8-1023,共6页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丰中子奇A核145,147Ce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首次识别了145Ce的集体带结构,扩展了147Ce的集体带结构,扩展了147Ce的能级,并新识别了3个边带,粒子-转...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丰中子奇A核145,147Ce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首次识别了145Ce的集体带结构,扩展了147Ce的集体带结构,扩展了147Ce的能级,并新识别了3个边带,粒子-转子模型的计算指出,145,147Ce的晕带可能来自于νi13/2轨道的耦合,145Ce基态起源于(νh9/2νf7/2)组态混合,而147Ce基态则起源于νh9/2轨道.在这两个核中未观测到明显的八极形变带,然而,在147Ce中观测到的一个边带,可能显露出八极关联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结构 集体带结构 丰中子奇A核
原文传递
丰中子核^(113)Ru集体转动带的识别
6
作者 张征 朱胜江 +8 位作者 J.H.Hamilton A.V.Ramayya J.K.Hwang 许瑞清 姜卓 肖树冬 I.Y.Lee J.O.Rasmussen W.C.Ma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8-691,共4页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非常丰中子核^(113)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高自旋态的能级纲图,识别了基于中子h_(11/2)轨道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最高自旋态达31/2h.还发现了另一个可能基于9/2^-能级的...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非常丰中子核^(113)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高自旋态的能级纲图,识别了基于中子h_(11/2)轨道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最高自旋态达31/2h.还发现了另一个可能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对新建立的^(113)Ru的集体带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中子核 ^113Ru 集体转动带 较高自旋态 能级纲图 自发裂变 原子核结构 瞬发γ谱
原文传递
质子数Z分别位于Ru之上和之下的A~(100~126)丰中子原子核三轴形变在原子核形状变迁和共存中的重要作用(英文)
7
作者 罗亦孝 J.H.Hamilton +23 位作者 J.O.Rasmussen A.V.Ramayya S.Frauendorf 王恩宏 J.K.Hwang 王建国 李红洁 杨韵颐 朱胜江 刘艳鑫 焦长峰 梁午阳 石跃 许甫荣 孙扬 刘少华 N.T.Brewer I.Y.Lee G.M.Ter-Akopian A.V.Daniel Yu.Oganessian M.A.Stoyer R.Donangelo 马文超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共23页
基于Ru(Z=44)丰中子同位素中存在最大三轴形变的理论预言和实验证据,综述了近年来Rh(Z=45),Pd(Z=46),Ag(Z=47),Cd(Z=48)(质子数Z位于Ru,Z=44之上)及Zr(Z=40),Nb(Z=41),Mo(Z=42),Tc(Z=43)(质子数Z位于Ru,Z=44之下)的A~(100~126)丰中子... 基于Ru(Z=44)丰中子同位素中存在最大三轴形变的理论预言和实验证据,综述了近年来Rh(Z=45),Pd(Z=46),Ag(Z=47),Cd(Z=48)(质子数Z位于Ru,Z=44之上)及Zr(Z=40),Nb(Z=41),Mo(Z=42),Tc(Z=43)(质子数Z位于Ru,Z=44之下)的A~(100~126)丰中子同位素中关于三轴形变的形状变迁和形状共存系统性研究的重要进展。252Cf自发裂变瞬发γ射线γ-γ-γ三重符合、特别是新建立的γ-γ-γ-γ四重符合数据的系统观测和研究,在Ru,Pd,Cd和Nb丰中子同位素中显著扩展或首次观测到了一系列能带,为这个核区原子核形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实验数据。联系此前报道的有关进展,使用PES,TRS,PSM,CCCSM和SCTAC理论模型计算拟合新的实验数据,在该核区沿同中素和同位素链,并随自旋和激发能变化各自由度,跟踪原子核形状渐进变化,获得了新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显著扩展和深化了人们对原子核形状变迁和形状共存的认知。对于Ru及其上的Rh(Z=45),Pd(Z=46),Ag(Z=47)和Cd(Z=48)丰中子同位素的研究表明:Rh丰中子核具有比最大值稍小的三轴形变,γ=-28°,并在103–106Rh同位素链上鉴别出了手征对称破缺;在三轴形变核112Ru和114Pd(N=68)中发现了三轴原子核的摆动运动,该摆动运动也可能在114Ru(N=70)中存在;观察到了从具有最大三轴形变的110,112Ru中手征破缺到稍小三轴形变的112,114,116Pd中扰动的手征破缺的过渡;在较软的Ag核中观察到了丰富的谱学结构,在104,105Ag中鉴别出了可能的手征对称破缺,在较重的115,117Ag中提出了趋于三轴形变的γ软度;具有小形变的Cd核的能级结构被解释为准粒子耦合、准转动和软三轴形变;最近的库伦激发的研究提供了Z=50,N=82满壳附近122,124,126Cd核中出现核集体性的实验和理论证据;上述研究成果展现出从Ru中的最大三轴形变(γ=-30°,三轴形变极小增益为0.67 Me V),经具有大三轴形变的Rh核(γ=-28°),到Pd核中的稍小、但稳定于中等自旋到高自旋区的三轴形变(γ~-41°,三轴形变极小增益为0.32 Me V),再经Ag核中的γ软度,最后到具有很小形变、但仍出现集体性质、包括软三轴形变的Cd核的过渡。对于Pd核转动带交叉系统性的研究揭示了其第一带交叉(νh11/2)2中子转动顺排的上行γ驱动,和第二带交叉(πg9/2)2质子转动顺排的下行γ驱动效应,成功地解释了114Pd中的三轴摆动运动,并给出了110-118Pd同位素链中理论早已预言、而比早期理论预言更为完整准确的形状渐进变迁和形状共存的图像。根据该核区的系统研究,发现最大三轴形变出现在112Ru,而在相邻的偶Z(Pd)同位素链,三轴形变极小的中心在114Pd,两者均为N=68。上述系统性研究沿相邻的Ru和Pd偶Z同位素链,在N=68同中素中鉴别出最大三轴形变,均比理论预言的108Ru和110Pd多4个中子。在Z值位于Ru(Z=44)之下的Zr(Z=40),Nb(Z=41),Mo(Z=42)and Tc(Z=43)丰中子同位素中,Y和Zr核具有很强的轴对称四极形变,而在较重的Zr同位素中出现了γ自由度;较重的Nb核(A=104~106)基态具有中等程度的软三轴形变和强四极形变,随着自旋和激发能的增加,过渡到接近于轴对称的强四极形变;而较轻的Nb核(A 103)基态均接近轴对称形状;在Nb同位素链上基态由球形到强四极形变的形状突变发生在100Nb(N=59),在100–106Nb同位素链中基态的软三轴形变随中子数增加而增加;在Nb核中还观察到关于软三轴形变的形状共存;Mo核具有大的三轴形变,观察到了γ振动和手征对称破缺;Tc核具有比最大值稍小的三轴形变,γ=-26°,并观察到了手征对称破缺。质子数Z从41到48的A~(100~126)丰中子同位素,特别是Pd和Nb同位素,呈现出关于三轴形变的过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数从41到48范围的丰中子核 原子核形状变迁和共存 长椭球到扁椭球形状变迁 三轴形变 三轴形变原子核摆动运动 原子核手征对称破缺 扰动手征态 γ振动能带 高自旋态 带交叉 γ驱动效应 准转动 Z=50和N=82闭壳附近集体性和软三轴形变的出现 能级纲图 原子核能级自旋/宇称/组态指定 位能面(PES) 投影壳模型(PSM) 总Routhian面(TRS) 推转和组态限制壳模型(CCCSM)和壳修正斜轴推转模型(SCTAC)理论计算 自发裂变瞬发γ谱学 γ射线三重和四重符合及角关联测量 锎-252 Gammasphere多探测器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