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6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吡咯[3,4-b]喹啉-1-酮衍生物的简便合成
1
作者 张红 王荐辕 +1 位作者 李承 孙铭阳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1-31,共11页
报道以2-氯甲基喹啉-3-羧酸乙酯为底物,通过与各种芳胺及脂肪胺类化合物在乙醇-乙酸(10:1,v/v)的混合溶剂体系中,经连续的亲核取代和分子内的亲核环化反应过程,一步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取代-2,3-二氢-1H-吡咯[3,4-b]喹啉-1-酮类化合物... 报道以2-氯甲基喹啉-3-羧酸乙酯为底物,通过与各种芳胺及脂肪胺类化合物在乙醇-乙酸(10:1,v/v)的混合溶剂体系中,经连续的亲核取代和分子内的亲核环化反应过程,一步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取代-2,3-二氢-1H-吡咯[3,4-b]喹啉-1-酮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实验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和产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胺类化合物 亲核取代 环化
下载PDF
一种Voxelotor衍生物的合成
2
作者 王艳娇 徐小娜 +2 位作者 高艳蓉 朱周静 唐文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9,63,共5页
以沃塞洛托(Voxelotor,2)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氧化等2步反应,得到Voxelotor衍生物2-羟基-6-((2-(1-异丙基-1H-吡唑-5-基)吡啶-3-基)甲氧基)苯基丙-2-烯-1-酮(1),通过1HNMR和ESI-MS对中间体4及目标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中间体... 以沃塞洛托(Voxelotor,2)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氧化等2步反应,得到Voxelotor衍生物2-羟基-6-((2-(1-异丙基-1H-吡唑-5-基)吡啶-3-基)甲氧基)苯基丙-2-烯-1-酮(1),通过1HNMR和ESI-MS对中间体4及目标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中间体4及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亲核加成反应条件为:物料比n(乙烯基溴化镁)∶n(2)为2.0∶1、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中间体4收率为62%;最佳氧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氧化剂2-碘酰基苯甲酸(IBX)用量n(IBX)∶n(4)为1.2∶1、反应时间为22 h,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1收率为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塞洛托 衍生物 亲核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下载PDF
A robust & weak-nucleophilicity electrocatalyst with an inert response for chlorine ion oxidation in large-current seawater electrolysis 被引量:1
3
作者 Junting Dong Chang Yu +5 位作者 Hui Wang Lin Chen Hongling Huang Yingnan Han Qianbing Wei Jieshan Qi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86-495,I0011,共11页
Seawater splitting into hydrogen,a promising technology,is seriously limited by the durability and tolerance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chlorine ions in seawater at large current densities due to chloride oxidation and c... Seawater splitting into hydrogen,a promising technology,is seriously limited by the durability and tolerance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chlorine ions in seawater at large current densities due to chloride oxidation and corrosion.Here,we present a robust and weak-nucleophilicity nickel-iron hydroxide electrocatalyst with excellent selectivity for oxygen evolution and an inert response for chlorine ion oxidation which are key and highly desired for efficient seawater electrolysis.Such a weak-nucleophilicity electrocatalyst can well match with strong-nucleophilicity OH-compared with the weak-nucleophilicity Cl^(-),resultantly,the oxidation of OH-in electrolyte can be more easily achieved relative to chlorine ion oxidation,confirmed by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probing test.Further,no strongly corrosive hypochlorite is produced when the operating voltage reaches about 2.1 V vs.RHE,a potential that is far beyond the thermodynamic potential of chlorine ion oxidatio n.This concept and approach to reasonably designing weaknucleophilicity electrocatalysts that can greatly avoid chlorine ion oxidation under alkaline seawater environments can push forward the seawater electrolysis technology and als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hydrogen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kel-iron hydroxide electrocatalysts Highly selective seawater electrolysis Weak nucleophilicity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Hydrogen
下载PDF
Regio-and Diasteroselectivity of Rhodium-catalyzed Ring Opening Reaction of Oxabenzonorbornadienes with Heteroatom Nucleophiles 被引量:2
4
作者 Ding Qiao YANG He Ping ZE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97-699,共3页
A new rhodium catalyzed ring opening reaction of oxabenzonorbornadienes and its derivatives was described. This reaction forms a new carbon-nitrogen bond via an intermolecular allylic displacement of the bridgehead o... A new rhodium catalyzed ring opening reaction of oxabenzonorbornadienes and its derivatives was described. This reaction forms a new carbon-nitrogen bond via an intermolecular allylic displacement of the bridgehead oxygen with a piperazine's derivatives, which proceeds with very high regio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ng opening RHODIUM-CATALYZED oxabenzonorbornadienes heteroatom nucleophiles.
下载PDF
Carbon enhanced nucleophilicity of Na_(3)V_(2)(PO_(4))_(3):A general approach for dendrite-free zinc metal anodes
5
作者 Sijun Wang Lingzi Hu +8 位作者 Xiaohui Li Dan Qiu Shunhang Qiu Qiancheng Zhou Wenwen Deng Xiaoying Lu Ze Yang Ming Qiu Ying Y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03-212,共10页
Zincophilic property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re both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design novel Zn anode for aqueous Zn-ion batteries(AZIBs).However,single material is difficult to exhibit zincophilic propert... Zincophilic property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re both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design novel Zn anode for aqueous Zn-ion batteries(AZIBs).However,single material is difficult to exhibit zincophilic property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t the same time.Herein,originating from theoretical calculation,a zincophilic particle regul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se limitations and carbon coated Na_(3)V_(2)(PO_(4))_(3)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be a protective layer on zinc metal(NVPC@Zn).Na_(3)V_(2)(PO_(4))_(3)(NVP)is a common cathode material for Zn-ion batteries,which is zincophilic.Carbon materials not only offer an electron pathway to help Zn deposition onto NVPC surface,but also enhance the zinc nucleophilicity of Na_(3)V_(2)(PO_(4))_(3).Hence,this hybrid coating layer can tune zinc deposition and resist side reactions such as hydrogen generation and Zn metal corrosion.Experimentally,a symmetrical battery with NVPC@Zn electrode displays highly reversible plating/stripping behavior with a long cycle lifespan over 1800 h at2 mA cm^(-2),much better than carbon and Na_(3)V_(2)(PO_(4))_(3)solely modified Zn electrodes.When the Na_(3)V_(2)(PO_(4))_(3)is replaced with zincophobic Al2O3or zincophilic V2O3,the stability of the modified zinc anodes is also prolonged.This strategy expands the option of zincophilic materials and provides a general and effective way to stabilize the Zn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ion batteries Zinc anode Carbon enhanced nucleophilicity Zincophilic particle regulation
下载PDF
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合成研究
6
作者 仝红娟 徐小娜 +2 位作者 王艳娇 唐文强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50-1955,共6页
本研究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苯脒化合物(1)的合成。以1,4-二溴苯(2)为原料,首先经历氰基取代反应得到4-溴苯腈(3),然后,中间体(3)与甲基硼酸(4)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4-甲基苯腈(5),中间体(5)再发生NBS溴代反应得到4-(溴甲基)苯腈(6),随... 本研究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苯脒化合物(1)的合成。以1,4-二溴苯(2)为原料,首先经历氰基取代反应得到4-溴苯腈(3),然后,中间体(3)与甲基硼酸(4)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4-甲基苯腈(5),中间体(5)再发生NBS溴代反应得到4-(溴甲基)苯腈(6),随后,中间体(6)与双(叔丁氧羰基)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N,N-二(叔丁氧羰基)-4-氰基苯甲胺(7),中间体(7)再与甲氧基胺盐酸盐(8)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N,N-二(叔丁氧羰基)-4-(N'-甲氧基脒基)苯甲胺(9),最后,中间体(9)在酸性条件下脱除Boc保护基,得到产物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盐酸盐(1)。中间体及产物结构通过~1H NMR和ESI-MS进行表征,其中产物结构进一步通过^(13)C 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脒类化合物 氰化反应 SUZUKI偶联反应 溴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下载PDF
溶剂萃取-亲核反应脱除塑料热解油中有机氯
7
作者 张清翔 裴亚宁 +3 位作者 张登前 张伟 张晨 李翠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17,共7页
研究了溶剂萃取-亲核反应脱氯,考察了反应溶剂类型、亲核试剂类型和用量、反应溶剂与油品质量比、油品中其他组分等因素对亲核反应脱氯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溶剂萃取-亲核反应脱氯的速控步骤,鉴定了不同氯化物的反应产物。实验结果表明,三... 研究了溶剂萃取-亲核反应脱氯,考察了反应溶剂类型、亲核试剂类型和用量、反应溶剂与油品质量比、油品中其他组分等因素对亲核反应脱氯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溶剂萃取-亲核反应脱氯的速控步骤,鉴定了不同氯化物的反应产物。实验结果表明,三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甘油均可有效萃取有机氯,对亲核试剂有较高的溶解性,可促进有机氯和亲核试剂的接触和反应,且黏度低的反应溶剂更有利于亲核反应脱氯,其中乙二醇的综合性能最好;有机氯的萃取是溶剂萃取-亲核反应脱氯的速控步骤;在研究的各种亲核试剂中,NaHS的亲核性最强,当反应温度为150℃、n(NaHS)∶n(Cl)=4、m(乙二醇)∶m(油品)=1时,真实塑料热解油脱氯率达到95.8%;伯氯代烃和仲氯代烃的反应活性显著高于氯代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氯 亲核反应 萃取 反应溶剂 塑料热解油
下载PDF
铜氢催化不饱和烃与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8
作者 赵悦 李雁飞 熊涛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280-285,共6页
金属有机试剂(如:有机锂试剂、格氏试剂、有机铜试剂及有机铝试剂)对醛、酮的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也是最经典的构建C―C键的方法之一。然而上述金属有机试剂存在官能团兼容性较差、对水和空气敏感及不易存储等缺陷,不可避... 金属有机试剂(如:有机锂试剂、格氏试剂、有机铜试剂及有机铝试剂)对醛、酮的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也是最经典的构建C―C键的方法之一。然而上述金属有机试剂存在官能团兼容性较差、对水和空气敏感及不易存储等缺陷,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利用稳定、易得的不饱和烃为原料替代金属有机试剂参与各种化学转化受到了人们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介绍在铜氢催化条件下,通过把不饱和烃现场转化为催化量有机铜中间体替代传统化学计量金属有机试剂的策略,实现其对醛、酮的加成反应,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对于上述反应的介绍,能够丰富和拓展基础教学过程中亲核加成知识点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氢催化 不饱和烃 金属有机试剂 亲核加成
下载PDF
通过NiMo氧化物-CoMo氧化物混合物衍生催化剂中的界面相互作用促进甲醇到甲酸盐的电催化氧化
9
作者 齐宴宾 朱以华 +1 位作者 江宏亮 李春忠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为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及适应未来工业生产需求,近年来,H_(2)O,CO_(2)以及有机小分子等的电催化还原或氢化反应受到广泛的关注.但阳极析氧反应(OER)的缓慢动力学过程导致反应能耗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热力学上更有利... 为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及适应未来工业生产需求,近年来,H_(2)O,CO_(2)以及有机小分子等的电催化还原或氢化反应受到广泛的关注.但阳极析氧反应(OER)的缓慢动力学过程导致反应能耗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热力学上更有利的亲核氧化反应(NOR)代替OER,并与阴极半反应耦合,进而降低总体能耗,同时在阳极获得高附加值产物.其中,设计高效、稳定、易放大制备的催化剂是实现NOR工业化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简便且易于规模化生产的策略制备电催化剂,并用于甲醇氧化反应(MOR).首先,采用沉淀法制备镍钼氧化物水合物和钴钼氧化物水合物;随后,将两种水合物按一定比例物理混合得到MOR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物中的镍钴两种组分在含有KOH的碱性电解液中快速脱钼并转变为氢氧化物.当混合物中NiMo氧化物与CoMo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记为Ni50Co50-m)时,材料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Ni50Co50-m在1 mol L^(–1)KOH+1 mol L^(–1)甲醇电解液中达到100 mA cm^(–2)电流密度仅需约1.51 V施加电位,活性及阳极反应选择性均远远高于单一组分.相比于化学共沉淀法所制备的NiCoMo氧化物,Ni50Co50-m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为明确混合物催化性能比单一组分材料大幅提高的原因,通过现场原位电化学阻抗谱和工况原位拉曼光谱对单一组分催化剂在服役条件下的反应界面以及催化剂结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镍组分催化剂在MOR过程中会被部分氧化为NiOOH,但是由于镍组分导电性很差,电荷转移微弱,因此催化性能较差.单一钴组分催化剂在MOR过程中表面被氧化为CoOOH,OER和MOR均发生在CoOOH表面,但是钴组分的本征活性并不强且对竞争反应OER的选择性较高.通过比较真实混合物(Ni50Co50-m)以及镍钴组分间无接触情况下的原位阻抗谱响应,证明了镍与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混合物中镍钴组分接触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钴组分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被氧化为导电良好的CoOOH,其作为混合物中的电荷传输媒介,激活更多的镍位点参与到催化剂的电氧化过程中,增大了Ni^(2+)/Ni^(3+)氧化还原物种的覆盖度,为催化活性物种OH*的形成提供了更多位点;另一方面,镍钴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Ni2+的电氧化行为,Ni^(2+)的氧化电位明显下降,钴组分的引入降低了Ni^(3+)‒O键的电子云密度,使得OH–向Ni^(3+)位点的亲核进攻变得更加有利,进而促进了OH*的产生及其与镍位点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MOR的活性和选择性.综上,本文通过混合物中镍与钴组分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提升了催化剂对MOR的催化活性.该混合增强策略同样适用于其他NOR(如乙醇氧化反应、乙二醇氧化反应等)以及其他镍基催化剂(如氢氧化镍、硫化镍).本工作为简便、高效和放大制备NOR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核氧化反应 电催化 甲醇电催化氧化 放大制备 界面相互作用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the Photofading of Selected Derivatives of 5-(4-X-Phenylazo)-3-Cyano-1-(H or Ethyl)-6-Hydroxy-4-Methyl-2-Pyridone: Theoretical Studies, Comparison of AM1 and PM3 Methods
10
作者 Krzysztof Wojciechowski Lucjan Szuster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AS 2024年第2期25-56,共32页
We analysed the photooxidation reaction in the electro-(1O2) and nucleophilic (O2•−) reaction of 2-pyridone azo derivatives. First, we calculated the energy (enthalpies) of tautomers formation, which is a measure of d... We analysed the photooxidation reaction in the electro-(1O2) and nucleophilic (O2•−) reaction of 2-pyridone azo derivatives. First, we calculated the energy (enthalpies) of tautomers formation, which is a measure of durability and the probability of their formation. We performed the light fastness calculations of the monoazopyridone dyes. Using the semi-empirical methods of quantum chemistry AM1 and PM3, the reactivity indicators of superdelocalisability (SrE(N))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ground state on the highest occupied HOMO orbital and the lowest unoccupied excited state LUMO in 2-pyridone phenylazo derivatives were calculated. Superdelocalisability coefficients enable the stability to oxidising agents of various chemical molecules depending on the tautomeric forms in which they may occur. The results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calculations at the HOMO and LUMO boundary orbitals allow to determine the tendency to electrophilic attack with singlet oxygen 1O2 or nucleophilic attack of the superoxide anion O2•−on a specific atom in the molecule. The structure of the dyes was optimised with MM+, MD and AM1 or PM3 until a constant energy value was achieved with a convergence criterion of 0.01 kca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AM1 and PM3 Methods Boundary Orbitals Electron Densities Electrophilic and Nucleophilic Reaction HOMO and LUMO Orbitals
下载PDF
用于玻纤布表面处理的一种苯乙烯基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11
作者 田永畅 张雨 +3 位作者 申克静 邱小魁 孙佳丽 许立信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13-19,31,共8页
以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原料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并通过核磁氢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考... 以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原料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并通过核磁氢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温度、不同阻聚剂和缚酸剂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以及溶剂的选择对产品外观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为: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对氯甲基苯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反应温度为80℃,对苯二酚作阻聚剂,三乙胺作缚酸剂,甲苯或苯作溶剂。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反应转化率达到100%,产品透明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对氯甲基苯乙烯 亲核取代 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下载PDF
异双活性基染料 纤维素化合物碱性水解的理论计算
12
作者 毕皓东 汪影 +4 位作者 赵旭 朱博 孙昌 付一政 刘建立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为了防护异双活性基染料由纤维素上水解脱落进而在洗涤中造成衣物褪色与串色,探究其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素键合共价键的水解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异双活性基染料活性黄210与纤维素键合共价键水解为代表,基于单活性基染料与纤维素的... 为了防护异双活性基染料由纤维素上水解脱落进而在洗涤中造成衣物褪色与串色,探究其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素键合共价键的水解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异双活性基染料活性黄210与纤维素键合共价键水解为代表,基于单活性基染料与纤维素的脱落机理推测了活性黄210从纤维素脱落的可能途径,之后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各水解途径的反应活化能,并比较了水解过程中染料纤维素聚合物部分反应位点的局部亲核性。结果表明:纤维素与染料乙烯砜基键合处先水解,均三嗪基键合处后水解。在乙烯砜基键合处的醚键先水解为乙烯基砜,与OH-的亲核反应性较大,能垒为17.1 kcal mol;之后乙烯基砜再水解为β-羟乙基砜,亲核反应性居中,能垒为27.8 kcal mol。在均三嗪基键合处的亲核反应性较小,均三嗪基水解为羟基三嗪能垒较高,为48.6 kcal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纤维素 染料水解 密度泛函理论 波函数理论 亲核反应性 反应活化能
下载PDF
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烃在低共熔溶剂中的二甲氨基化反应
13
作者 王婕 李珍珍 +4 位作者 潘彤 饶立航 黄甲想 蒋琪 盛文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213-1218,共6页
目的利用卤代芳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在芳环中引入二甲氨基,探讨反应条件对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烃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溴-1-氟-4-硝基苯作为模型探究最佳反应条件,并用不同位置、不同卤原子取代的硝基苯探究反应底物的范围。结果反应最... 目的利用卤代芳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在芳环中引入二甲氨基,探讨反应条件对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烃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溴-1-氟-4-硝基苯作为模型探究最佳反应条件,并用不同位置、不同卤原子取代的硝基苯探究反应底物的范围。结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使用1.0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胺化剂,1.5倍当量KOH提供碱性环境,5.00 mL的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氯化胆碱∶甘油=1∶2)为溶剂,在80℃下反应24 h。在底物范围扩展中有效得到一系列4-二甲氨基硝基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经1H-NMR、13C-NMR确证其结构。结论DMF在DESs中可以有效充当二甲氨基化试剂,DESs溶剂选择性提高硝基对位上的卤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且不活化邻位卤原子,在优化后的最佳条件下反应,最高产率可达84%。这种特殊的区域选择性是其他溶剂中不具备的优势,同时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简单方便、产率适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亲核取代反应 区域选择 N N-二甲基-4-硝基苯胺 N N-二甲基甲酰胺
下载PDF
N -芳基取代苯脒化合物的合成
14
作者 张翠亚 韩小娟 +2 位作者 高艳蓉 朱周静 仝红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以廉价易得的苯腈(3)与取代苯胺(2a~2h)为原料,在氢化钠的碱性作用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N-芳基取代苯脒化合物(1a~1h),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苯腈(3)与苯胺(2a)的亲核加成反应为模型,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如下:物料比n(3)... 以廉价易得的苯腈(3)与取代苯胺(2a~2h)为原料,在氢化钠的碱性作用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N-芳基取代苯脒化合物(1a~1h),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苯腈(3)与苯胺(2a)的亲核加成反应为模型,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如下:物料比n(3)∶n(2a)为1.2∶1、氢化钠用量n(NaH)∶n(2a)为1.2∶1、反应溶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反应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产物N-苯基苯脒(1a)的收率达到77%。在碘催化作用下,N-苯基苯脒(1a)可发生分子内关环反应得到2-苯基-1 H-苯并[d]咪唑(4)。该工艺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底物适用性广,是合成N-芳基取代苯脒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脒类化合物 亲核加成反应 合成
下载PDF
一种毒死蜱半抗原衍生物的合成
15
作者 李庆 刘娟 +1 位作者 张晨曦 薛志勇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551-555,共5页
毒死蜱衍生物的羧基基团能够与蛋白质分子发生酰化或重氮化反应,能够对农药残留快速进行分析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以三氯硫磷和乙醇为原料,通过醇解,酚羟基、醇羟基亲核取代和三氟乙酸水解4步反应设计并合成了毒死蜱... 毒死蜱衍生物的羧基基团能够与蛋白质分子发生酰化或重氮化反应,能够对农药残留快速进行分析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以三氯硫磷和乙醇为原料,通过醇解,酚羟基、醇羟基亲核取代和三氟乙酸水解4步反应设计并合成了毒死蜱半抗原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并对关键步骤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二氯硫代磷酸乙酯与3,5,6-三氯-2-吡啶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0时,酚羟基亲核取代反应的收率最佳,可达39%。反应中引入4-羟基丁酸叔丁酯后,以4-二甲氨基吡啶为碱,当4-二甲氨基吡啶与O-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0时,醇羟基亲核取代反应的收率最高,可达22%。当水解底物与三氟乙酸的体积比为3.0∶1.0时,水解收率最好,可达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合成 衍生物 醇解 亲核取代 酯水解
下载PDF
基于亲电/亲核反应描述符的气体介质绝缘强度预测
16
作者 夏涵怡 杨帅 +3 位作者 汪雪逸 张闹闹 刘关平 肖集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
研究分子微观参数与气体介质绝缘强度的关联,可为SF_(6)替代气体筛选提供方向.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M06-2X泛函与def2系列基组,计算了73种气体分子的亲电/亲核反应描述符,包括轨道能量参数、概念密度泛函理论的参数、不同电子概率... 研究分子微观参数与气体介质绝缘强度的关联,可为SF_(6)替代气体筛选提供方向.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M06-2X泛函与def2系列基组,计算了73种气体分子的亲电/亲核反应描述符,包括轨道能量参数、概念密度泛函理论的参数、不同电子概率密度等值面的静电势参数等;分析了各描述符与气体介质绝缘强度的相关性,以及描述符的独立性,最终提出了绝缘强度预测模型.最低空轨道能量、正负静电势表面积、静电势平均偏差、简缩局部亲电指数最小值与绝缘强度相关性较强,且彼此间相关性较低.预测模型在电子概率密度0.0002 a.u.时精度最优,其可决系数R^(2)为0.809,均方误差MSE为0.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强度 亲电反应 亲核反应 构效关系
下载PDF
枸橼酸坦度螺酮的合成改进
17
作者 徐大伟 王志轩 程青芳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2-氯嘧啶为起始原料,经N-烃基化、季铵化、亲核取代、成盐等反应合成了枸橼酸坦度螺酮。对影响收率的缚酸剂、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等因素进行了工艺优化。优化后总收率65.2%,产品纯度99.9%。枸橼酸坦度螺酮及中间体的结构经1H NMR... 以2-氯嘧啶为起始原料,经N-烃基化、季铵化、亲核取代、成盐等反应合成了枸橼酸坦度螺酮。对影响收率的缚酸剂、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等因素进行了工艺优化。优化后总收率65.2%,产品纯度99.9%。枸橼酸坦度螺酮及中间体的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其工艺操作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坦度螺酮 改进 N-烃基化 亲核取代
下载PDF
协同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18
作者 林文涛 王文峰 +1 位作者 袁耀锋 徐春发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226-230,共5页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被有机化学家广泛地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最重要的合成反应之一。教材中对于该反应机理的介绍为分步过程,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通过协同过程的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已经被广泛证实。本文简要回顾了分步进行的芳香亲核取...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被有机化学家广泛地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是最重要的合成反应之一。教材中对于该反应机理的介绍为分步过程,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通过协同过程的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已经被广泛证实。本文简要回顾了分步进行的芳香亲核取代反应,重点介绍了协同芳香亲核取代反应的几个实例,阐述了反应设计对机理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芳香亲核取代反应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协同 分步 反应机理
下载PDF
金属羰基化合物参与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林庭志 徐欣阳 +3 位作者 沈旭涛 张东钊 徐云东 胡蔚然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在有机化学中,同时具备亲电中心和亲核中心的化合物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而金属羰基化合物M-homoenolate(M为金属)在这类化合物中最具代表性,它可以作为一种碳亲核试剂与亲电试剂发生作用,实现羰基β位的碳碳键/碳杂键的偶... 在有机化学中,同时具备亲电中心和亲核中心的化合物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而金属羰基化合物M-homoenolate(M为金属)在这类化合物中最具代表性,它可以作为一种碳亲核试剂与亲电试剂发生作用,实现羰基β位的碳碳键/碳杂键的偶联反应。由于羰基官能团广泛存在于醛类、酮类、酯类、酸酐类等化合物中,因此,对M-homoenolate的探索极具科学研究价值与市场应用价值;同时,它更是一类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学和天然分子合成中的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enolate化学 金属羰基化合物 碳亲核试剂与亲电试剂
下载PDF
一种腐霉利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0
作者 李庆 朱胜钦 +1 位作者 刘娟 薛志勇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711-716,共6页
含羧基基团的腐霉利衍生物,其羧基能够与蛋白质分子发生酰化或重氮化反应,能够对农药残留快速进行分析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以2-氯丙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酯水解、脱水反应、烷基化、硝基还原... 含羧基基团的腐霉利衍生物,其羧基能够与蛋白质分子发生酰化或重氮化反应,能够对农药残留快速进行分析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以2-氯丙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酯水解、脱水反应、烷基化、硝基还原、氨基酰基化、酸胺缩合和三氟乙酸水解8步反应合成了腐霉利半抗原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并对其关键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氯丙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时间为96 h时,亲核取代反应的收率最高为70%。硝基还原过程中,以二氯亚锡水合物作还原剂,且二氯亚锡水合物与中间体8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0∶1.0时,硝基还原反应收率最高为63%。当化合物5和化合物9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0,且反应温度为85℃时,氨基酰基化反应最高收率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利 衍生物 烷基化 亲核取代 硝基还原 酸胺缩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