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灰阶图像增强算法及在X射线底片的应用与研究
1
作者 李亮亮 任佳 +4 位作者 吕志刚 王鹏 孙梦宇 李晓艳 高武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9-1323,共15页
针对现有伪彩色方法在高灰阶图像增强中存在灰阶损失严重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超8位高灰阶图像伪彩色增强算法,并改进了传统JET、HSV、Rainbow编码。首先,对高位灰度图像进行位深量化;其次,利用构造的高灰阶增强算法实现色彩增强;另外,... 针对现有伪彩色方法在高灰阶图像增强中存在灰阶损失严重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超8位高灰阶图像伪彩色增强算法,并改进了传统JET、HSV、Rainbow编码。首先,对高位灰度图像进行位深量化;其次,利用构造的高灰阶增强算法实现色彩增强;另外,引入一个后增强系数,保证在不损失较多图像信息的同时改善处理后色彩图像的视觉观感,以保留图像细节信息、增强颜色对比度;最后,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在低对比度、缺陷信息模糊的石油管道X射线底片的焊缝视觉增强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高位灰度图像的伪彩色增强效果是非常有效的,相对于现有算法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的提升,灰阶损失相对于现有方法从93.774%降低至68.75%,时间开销也降低了至少80%,发色数指标提升了至少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灰阶 图像增强 x射线焊缝缺陷 发色数
下载PDF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俊 郑汉艺 +2 位作者 刘国兵 何志颖 陈兴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7期100-102,106,共4页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组,接受X线摄影技术检查为参照组,接受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检...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组,接受X线摄影技术检查为参照组,接受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检查为研究组,比对两组图像质量、骨溶解区数量状况。结果研究组图像质量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臼周围、股骨柄周围骨溶解区数量分别为(1.82±0.12)、(3.56±0.14)个,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8、21.828,P<0.05)。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质量更高,识别骨溶解区数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溶解区数量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图像质量
下载PDF
Effective Atomic Number Measurement with Energy-Resolved Computed Tomography Using Two-Dimensional “transXend” Detector
3
作者 Hiraku Iramina Mitsuhiro Nakamura +1 位作者 Takashi Mizowaki Ikuo Kann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8年第1期61-73,共13页
Introduction: We have previously developed an effective atomic number (Zeff) measurement method using linear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LACs) obtained by energy-resolve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with one-dimensional (1... Introduction: We have previously developed an effective atomic number (Zeff) measurement method using linear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LACs) obtained by energy-resolve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with one-dimensional (1D) detector. The energy-resolved CT was performed with a “transXend” detector, which measured X-rays as electric current and then gave X-ray energy distribution with unfolding analysis using pre-estimated response function (R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easure Zeff by the energy-resolved CT using a flat panel detector (FPD). Methods: To demonstrate a 2D transXend detector, we developed the stripe absorbers for the FPD. Eleven human tissue-equivalent material rods which were grouped into four material categories were measured by X-rays with 120 kVp tube voltage, 2.3 mA tube current, and 1.0 s exposure time. Zeff is measured by the ratio of LACs with two different pseudo-monochromatic X-ray energies. RFs of each rod material were estimated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First, we employed the RF estimated for the same rod material (self-RF scenario). Second, we employed the RF estimated for the different rod materials in the same material category (cross-RF scenario). The purpose of the cross-RF scenario was to find representative rod materials in each material category. Results: Upon the self-RF scenario, measured Zeffs were systematically underestimated. Median relative error to theoretical Zeff was -6.92% (range: -7.89% - -4.60%). After normalizing measured Zeffs to the theoretical one for Breast, median relative error improved to -0.75% (range: -1.79% - +1.73%). Upon the cross-RF scenario, the representative rod materials were found in two material categories. Conclusion: Zeff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by energy-resolved CT using 2D transXend detector with numerically-estimated RF data. Normalized Zeffs for all rod materials in the self-RF scenario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ENERGY RESOLVED UNFOLDING Effective ATOMIC number
下载PDF
Collatz Iterative Trajectories of All Odd Numbers Attain Bounded Values
4
作者 Jinqing Zhang Xintong Zhang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3年第10期3030-3041,共12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3x + 1 problem based on the Collatz iterative formula.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iterative formula that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Collatz iteration convergence is that its slo...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3x + 1 problem based on the Collatz iterative formula.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iterative formula that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Collatz iteration convergence is that its slope being less than 1. An odd number N that satisfies the condition of a slope less than 1 after n<sup>th</sup> Collatz iterations is defined as an n-step odd number.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after n<sup>th</sup> Collatz iterations, the iterative value of any n-step odd number N that is greater than 1 is less than N, which proves that the slope less than 1 is a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Collatz iteration converg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ber Theory 3x + 1 Problem Collatz Conjecture Syracuse Problem Statistical Analysis
下载PDF
The 3x + 1 Conjecture, a Direct Path
5
作者 Salvador Bermúdez Gómez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2023年第2期350-355,共6页
The 3x + 1 problem, is a math problem that has baffled mathematicians for over 50 years. It’s easy to explain: take any positive number, if it’s even, divide it by 2;if it’s odd, multiply it by 3 and add 1. Repeat ... The 3x + 1 problem, is a math problem that has baffled mathematicians for over 50 years. It’s easy to explain: take any positive number, if it’s even, divide it by 2;if it’s odd, multiply it by 3 and add 1. Repeat this process with the resulting number, and the conjecture says that you will eventually reach 1. Despite testing all starting values up to an enormous number, no one has proved the conjecture is true for all possible starting values. The problem’s importance lies in its simplicity and difficulty, inspiring new ideas in mathematics and advancing fields like number theory, dynamical systems, and computer science. Proving or disproving the conjecture would revolutionize our understanding of math. The presence of infinite sequences is a matter of question. To investigate and solve this conjecture, we are utilizing a novel approach involving the fields of number theory and computer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x + 1 Collatz Solved Computer Science number Theory New Algo-rithm
下载PDF
软X射线多层反射膜的一种新型设计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柯常军 王占山 +2 位作者 张铁强 曹健林 陈星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20,共4页
在循环递推法基础上加入随机数运算,得到一种简易、精度高、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多层发射膜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步骤,进行了一系列多层膜设计。通过比较,这种方法与复振幅平面法所得结果非常接近,甚至有的多层膜的设计结果更好。
关键词 x射线 多层膜 随机数 设计方法 光学元件
下载PDF
宽带平坦型软X射线多层反射膜的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柯常军 王占山 +3 位作者 郑咏梅 张铁强 曹健林 陈星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22,共4页
提出一种宽带平坦型软X射线多层反射膜的设计方法。给出了18nm20nm波段的设计结果,整个波段的反射率与25%的最大偏差小于1.5%。这种方法对于软X射线波段的成像、光谱分析等应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平坦 x射线多层膜 随机数 评价函数
下载PDF
提高光通量的软X射线非周期多层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柯常军 王占山 +2 位作者 张铁强 曹健林 陈星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周期多层膜基础上,采用随机数方法找到适当的非周期膜系,极大地提高了反射光通量,并给出了整体设计步骤。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非周期多层膜能扩展带宽和提高反射率积分值。在12.4~20.1nm波段内,最佳非周期多层膜与峰值在... 在周期多层膜基础上,采用随机数方法找到适当的非周期膜系,极大地提高了反射光通量,并给出了整体设计步骤。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非周期多层膜能扩展带宽和提高反射率积分值。在12.4~20.1nm波段内,最佳非周期多层膜与峰值在中心波长λ=16.25nm处的周期多层膜相比,理论积分反射率提高了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周期 多层膜 x射线 随机数 积分反射率
下载PDF
醇的链长对Triton X-100微乳液的调控 被引量:7
9
作者 汪志银 朱慧 +3 位作者 王兆伦 曲叙平 杨宇翔 陈娅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81-1084,共4页
研究了醇对Triton X-100(TX-100)/环己烷/水体系形成微乳液的影响。考察了纳米S iO2制备中破乳温度和粒径分布,并利用TEM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醇的链长不同时,界面膜的强度也不同,其中正辛醇的链长最匹配TX-100,界面膜的强度最大... 研究了醇对Triton X-100(TX-100)/环己烷/水体系形成微乳液的影响。考察了纳米S iO2制备中破乳温度和粒径分布,并利用TEM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醇的链长不同时,界面膜的强度也不同,其中正辛醇的链长最匹配TX-100,界面膜的强度最大,产生最多的胶束数,纳米S iO2分散性最佳;己醇其次,戊醇再次;月桂醇的链长超过TX-100最多,因而界面膜的强度最低,纳米S iO2分散性最差。而异构醇体系易形成U体系,故产生的胶束数少,纳米S iO2易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的链长 Tx-100 W/O微乳液 纳米SIO2 胶束数
下载PDF
利用X波段雷达图像估计有效波高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淑娟 王剑 +1 位作者 刘永玲 王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5-190,共6页
海浪有效波高与雷达的海杂波强度有关,但是无法直接由雷达图像得到。借鉴运用SAR图像计算有效波高的方法,即假设有效波高与雷达回波强度信噪比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可以由X波段雷达图像计算得到海浪的有效波高。将在小麦岛和南海分别进... 海浪有效波高与雷达的海杂波强度有关,但是无法直接由雷达图像得到。借鉴运用SAR图像计算有效波高的方法,即假设有效波高与雷达回波强度信噪比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可以由X波段雷达图像计算得到海浪的有效波高。将在小麦岛和南海分别进行的岸基试验和船基试验获得的浮标资料和雷达资料结合起来分析,结果表明用X波段航海雷达测量有效波高的最大误差不超过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雷达 有效波高 海杂波图像谱 海浪谱
下载PDF
不锈钢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其牌号的自动模糊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树华 张庆波 +1 位作者 白爽 刘丽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3,共6页
在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不锈钢中Cr,Ni,Mn,Mo,Cu,Co,Nb,Ti,V,W,Si,Al,P,S,Sn,As,Fe共17个元素含量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能自动模糊识别不锈钢牌号的分析检索程序,使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完成不锈钢样品测量后,能自动显示出与所检样品... 在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不锈钢中Cr,Ni,Mn,Mo,Cu,Co,Nb,Ti,V,W,Si,Al,P,S,Sn,As,Fe共17个元素含量方法的基础上,创建了能自动模糊识别不锈钢牌号的分析检索程序,使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完成不锈钢样品测量后,能自动显示出与所检样品相符的钢号及其标准化学成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不锈钢 化学成分 牌号 钢号
下载PDF
基于X-CT技术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精细描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淑玲 汤达祯 +3 位作者 陶树 孟艳军 房媛 李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172,共6页
基于X射线层析扫描(X-CT)技术,通过表征不同煤岩类型煤储层的孔-裂隙和矿物的发育特征,分析煤岩组构,建立煤岩体可视化与三维重构,对沁水盆地南部3号和15号煤层储层特征行了精细描述。结果表明:扫描CT数在不同煤岩类型的样品中呈现较大... 基于X射线层析扫描(X-CT)技术,通过表征不同煤岩类型煤储层的孔-裂隙和矿物的发育特征,分析煤岩组构,建立煤岩体可视化与三维重构,对沁水盆地南部3号和15号煤层储层特征行了精细描述。结果表明:扫描CT数在不同煤岩类型的样品中呈现较大差异,孔裂隙及矿物发育呈现出较好的规律性;切片平均CT孔隙度及矿物含量均与切片平均CT数有良好相关性。对比这2个煤层的X-CT试验结果,发现3号煤层平均CT数小于15号煤层,说明3号煤层中无机组分含量较低,孔裂隙较为发育,而15号煤层中存在相对多的无机矿物质;3号煤层CT数的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大于15号煤层,说明3号煤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较15号煤层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T技术 煤岩类型 煤储层 CT数 三维重构 沁水盆地南部
下载PDF
X射线安检设备中双能量方式下R值提取 被引量:7
13
作者 邢钢 徐玉秀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59,共3页
X射线装置已被证实具有揭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特性的能力,这种特性对于探测违禁品是相当重要的。尽管X射线探测方法作为一种自动探测违禁品的有效手段已经开始商业化,然而大多数技术还不是很成熟。R是与有效原子序数直接相关的量,通过推... X射线装置已被证实具有揭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特性的能力,这种特性对于探测违禁品是相当重要的。尽管X射线探测方法作为一种自动探测违禁品的有效手段已经开始商业化,然而大多数技术还不是很成熟。R是与有效原子序数直接相关的量,通过推证R值算法来获得被检物质属性,进而找出危险品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原子序数 x射线探测 物质识别 双能量
下载PDF
基于麦夸特算法的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曾蒙秀 宋友桂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806,共9页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方法很多,新近提出的麦夸特算法(Levenberg-Marquardt)在XRD物相定量分析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对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产生影响仍不清楚。为了指导实际操作过程并提高麦夸特算法在X...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方法很多,新近提出的麦夸特算法(Levenberg-Marquardt)在XRD物相定量分析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对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产生影响仍不清楚。为了指导实际操作过程并提高麦夸特算法在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中的准确度和处理效率,本研究通过Matlab软件,将已知配比含量的刚玉、石英、方解石和钠长石与其计算值进行比较,探讨衍射峰强度、衍射峰背底、样品数量等因素对麦夸特算法应用于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中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前三强峰法的计算结果比通过最强峰法的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由于物相晶体结构及衍射特性的差异,衍射峰背底对不同物相定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各异,扣除背底后各物相计算结果的准确度整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利用麦夸特算法进行批量分析过程中,当样品数低于一定阈值时,样品数越多,计算结果的准确度提高越明显,但当计算的样品超过一定阈值时准确度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夸特算法 x射线衍射法 物相定量分析 积分强度 背底 样品数量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双能X射线材料分辨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邬小平 王学武 +2 位作者 谢亚丽 陈志强 张丽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对一种有效的双能X射线材料分辨算法进行了讨论。定义了与材料的有效原子序数相关的特征量,并结合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实现对材料组的分辨。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证明了此算法可以有效的分辨有机物,混合物,无机物三组材料。
关键词 分辨 原子序数 证明 x射线 算法研究 特征量 无机物 处理 材料 错误率
下载PDF
炭纤维微观结构表征:X射线衍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登华 吕春祥 +4 位作者 郝俊杰 杨禹 吕晓轩 杜素军 刘哲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122,共9页
X射线衍射(XRD)作为研究材料内部晶态结构的重要方法,在炭材料表征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炭纤维而言,观察相应衍射峰可以对晶态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做定性的比较研究,也可以通过数据解析获得炭纤维的各类晶态结构参数,从而实现对内部... X射线衍射(XRD)作为研究材料内部晶态结构的重要方法,在炭材料表征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炭纤维而言,观察相应衍射峰可以对晶态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做定性的比较研究,也可以通过数据解析获得炭纤维的各类晶态结构参数,从而实现对内部织构及其变化过程的量化分析。近几年随着设备性能和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XRD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应用陆续出现,拓展了该技术在炭材料内部微应力、晶态织构、择优取向特征等方面的应用。有鉴于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炭纤维微观结构表征技术在理论、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情况。着重阐述了XRD在炭纤维内部微观应力/应变、晶态结构、结构取向性、石墨化程度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及数据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晶态结构 x射线衍射 微观应力 炭积层分布
下载PDF
X射线安检设备中双能量方式下R值的提取 被引量:7
17
作者 原培新 赵秉军 +1 位作者 孙丽娜 樊继红 《机械与电子》 2005年第9期25-27,共3页
R是与有效原子序数直接相关的量.根据已知物质的双能量透射图像的低、高能灰度值可以计算出R值.推证了用R值算法来获得被检物质属性,进而找出危险品的方法.
关键词 有效原子序数 x射线探测 物质识别 双能量
下载PDF
x指数:描述研究人员论文水平的文献计量新指数 被引量:18
18
作者 肖学斌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9,共7页
本文基于自然对数原则,提出了一个用于评估研究人员论文的文献计量新指数,称为x指数。x指数充分考虑了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每篇文献的被引次数,以及平均被引次数。为了检验该指数的效果,本文从著名的WOS数据库中提取了68个作者3617... 本文基于自然对数原则,提出了一个用于评估研究人员论文的文献计量新指数,称为x指数。x指数充分考虑了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每篇文献的被引次数,以及平均被引次数。为了检验该指数的效果,本文从著名的WOS数据库中提取了68个作者3617条记录,单个作者的论文数在1~462之间,被引次数在4~11558之间,并运用这些记录与本文中提到的指数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x指数克服了现有指数的缺点,该指数受到研究人员的论文数,文献的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单篇文献的被引次数等因素综合影响,能反映研究人员论文的整体水平,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法显示作者的最高被引次数,其它指数也具有这个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指数 H指数 x指数 论文数 被引次数 敏感
下载PDF
X射线安检设备中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丽娜 原培新 《中国测试技术》 2006年第3期20-22,121,共4页
从70年代开始,对通过重要的出入口的人员所携带的行李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已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安全措施。近年来,受到航空安全等需要的驱使,安全检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各种检测手段中,低成本、低剂量、非接触式、可成像的X射线安检... 从70年代开始,对通过重要的出入口的人员所携带的行李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已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安全措施。近年来,受到航空安全等需要的驱使,安全检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各种检测手段中,低成本、低剂量、非接触式、可成像的X射线安检设备应用最为普遍。本文对X射线探测违禁品的几种方法做了总结,阐述了单能量法、双能量法、双视角、CT及散射法的探测原理及优缺点,最后对安检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类识别 x射线探测 安全检查 有效原子序数
下载PDF
湍流燃烧混合对NO_x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力军 蔡九菊 +2 位作者 邹宗树 王晓鸣 匡世波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4,42,共4页
用普朗特混合理论 ,在湍流燃烧回流混合区的混合指数概念基础上 ,对气体燃烧混合影响NOx 湍流生成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由实验结果确定了NOx 湍流反应的达姆克勒准数 ,对现有NOx 生成的湍流反应速率进行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评... 用普朗特混合理论 ,在湍流燃烧回流混合区的混合指数概念基础上 ,对气体燃烧混合影响NOx 湍流生成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由实验结果确定了NOx 湍流反应的达姆克勒准数 ,对现有NOx 生成的湍流反应速率进行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评价。结果表明 ,NOx 湍流生成是扩散和反应动力学联合控制的非平衡化学反应流 ,为正确使用数学模型而进行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 湍流混合 氮氧化物生成 混合指数 达姆克勒准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