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人员排班满意度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璐 陈湘玉 八卷直一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护士排班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鼓楼医院113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排班满意情况调查表及积蓄性疲软症状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护士对排班满意度的因... 目的分析护士排班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鼓楼医院113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排班满意情况调查表及积蓄性疲软症状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护士对排班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护士对排班情况非常满意235名,占20.65%;满意488名,占51.67%;一般271名,占23.81%;不满意32名,占2.81%;非常不满意12名,占1.05%。在1138名护士中,疲劳发生率为80.14%,其中有慢性症状者最多,为739名,占64.94%。影响护士排班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护士疲劳度、护士人数是否充足、排班能否做到护士能力搭配、排班能否做到护士性格搭配、排班能否满足护士的个人意愿、各护士班次的轮换是否公平、各护士法定节假日休假次数是否公平等(均P<0.05)。结论护士排班需根据患者需要、互补增值、公平公正、稳定机动、弹性、人性化的原则,建立信息化电子排班系统,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从而提高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排班 满意度 原则 疲劳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探讨急诊科护士对夜班排班满意度的现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庄丽玲 江晓萍 +2 位作者 庄陆香 刘燕婷 黄宝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对夜班排班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急诊科护理人员124名,依据排班满意度调查表(SSQN)评分来判断其对夜班排班满意度。收集本组护理人员学历、月收入、每月夜班数、每日工作时间、子...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对夜班排班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急诊科护理人员124名,依据排班满意度调查表(SSQN)评分来判断其对夜班排班满意度。收集本组护理人员学历、月收入、每月夜班数、每日工作时间、子女个数、职称、急诊工作年限、聘用形式、不同交接时间点、排班模式等信息,然后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确定影响急诊科护士夜班排班满意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急诊科护士对夜班排班满意度得分为2.90±0.30分,各条目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排班公平合理性3.60±0.77分、调班灵活性或弹性3.48±0.92分、满足护士排班意愿3.21±0.91分、满足家庭和工作的平衡2.86±0.86分、年资高低搭配的合理性2.71±0.86分、假期安排2.28±0.91分、排班安排的自主性2.22±0.9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对夜班排班满意度评分在学历、月收入、每月夜班数、每日工作时间、急诊工作年限、子女个数、职称、聘用形式、不同交接时间点、排班模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每月夜班数、子女个数、不同交接时间点、排班模式等是急诊科护士对夜班排班满意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加强人文关怀,制订个性化排班日程,寻求最优化的夜班排班制度,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急诊科护士对夜班排班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排班模式 影响因素 夜班 满意度 交接时间点
下载PDF
全国29省215家医院护士职业生活质量与自我同情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吴文静 惠沼沼 +2 位作者 侯芳 张振香 王明旭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调查全国29省215家共12316名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职业生活质量和自我同情的关系,为提高护士职业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生活质量量表、自我同情量表-简表... 目的调查全国29省215家共12316名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职业生活质量和自我同情的关系,为提高护士职业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生活质量量表、自我同情量表-简表,对全国29个省215家医院共12316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316名护士共情满足得分为(32.05±6.33)分,职业倦怠得分为(27.46±4.69)分,继发创伤得分为(28.81±6.50)分,处于中重度共情满足水平的护士占78.6%,职业倦怠和继发创伤中重度水平分别占77.5%、71.5%。共情满足与自我同情呈正相关(r=0.266,P<0.01),共情疲劳(职业倦怠和继发创伤)与自我同情呈负相关(r=-0.458、-0.227,均P<0.01)。职称、职务、工作年限和自我同情均是护士共情满足的影响因素(均P<0.05);职称、职务、学历、年龄和自我同情均是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均P<0.05);职称、职务、学历和自我同情均是护士继发性创伤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全国29省215家医院共12316名护士共情满足以中高度为主,共情疲劳以中重度为主。低职称、职务、学历和年轻、工作经验少的的护理人群需要重点关注。同时,可通过提高护士自我同情水平来提高共情满足,降低共情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生活质量 自我同情 共情疲劳 共情满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