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新华 刘芳慧 +8 位作者 解玉梅 李翠梅 何江 付开贇 吐尔逊 阿不都热合曼.胡吉 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热西提 许建军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3-672,共10页
【目的】开展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不同药剂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防治... 【目的】开展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不同药剂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螟田间防治的最佳使用药剂及用药量。【结果】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喷施4m L/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分别达95.29%、201.13 kg/667m^2、355.63元/667m^2和1∶56.57。其次是45%甲维·虱螨脲(普克猛)水分散粒剂,喷施10 g/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分别为92.10%、192.50 kg/667m^2、336.50元/667m^2和1∶34.65。再次是阿维·氯苯酰(亮泰),喷施30 m L/667m^2的防效、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则为92.60%、193.69 kg/667m^2和330.64元/667m^2。此外,撒施3%辛硫磷(掌声)、1%联苯·噻虫胺(家保福)、0.4%氯虫苯甲酰胺(科德抗)等颗粒剂则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较低,依次为60.39%、70.25%和79.28%。【结论】生产上玉米螟防治最佳使用的药剂种类及用药量为: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4 m L/667m^2、45%甲维·虱螨脲(普克猛)水分散粒剂10 g/667m^2、阿维·氯苯酰(亮泰)30 m L/667m^2、24%甲氧虫酰肼(雷通)40 m L/667m^2、氯虫·高氯氟(福奇)12.5m L/667m^2、氯虫·噻虫嗪(福戈)8 g/667m^2、22%噻虫·高氯氟(阿立卡)20 m L/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 玉米螟 药效试验 经济效益评价
下载PDF
近四十年新疆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态势 被引量:13
2
作者 季方 樊自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1期12-16,共5页
从新疆近 40多年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看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较为显著 ,生态建设有所改进。它主要表现在 :单产水平提高了几倍 ,农田防护林网逐步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加强 ,盐渍化治理也有所进展 ,生活能源的短缺得到改善。... 从新疆近 40多年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看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较为显著 ,生态建设有所改进。它主要表现在 :单产水平提高了几倍 ,农田防护林网逐步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加强 ,盐渍化治理也有所进展 ,生活能源的短缺得到改善。但总体上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协调仍是明显的。主要问题有 :作物结构单一 ,下游区域缺水使绿洲稳定受到威胁 ,农田施肥重化肥轻有机肥 ,河水水质盐化加重。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只有逐步解决不协调 ,才能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业 生态经济 新疆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丁建丽 王宏卫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目前我国干旱区经济的主体是农业,而绿洲是其载体。绿洲农业经济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因此选择适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仍需在绿洲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人口资源与环... 目前我国干旱区经济的主体是农业,而绿洲是其载体。绿洲农业经济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因此选择适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仍需在绿洲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人口资源与环境、能源、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基础等重大战略问题上进一步优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绿洲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宣云 王川 +1 位作者 施六林 潘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740-1740,1796,共2页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农机工艺、提升农机服务化水平等相应措施。最后,在"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加快水稻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提出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生产 发展
下载PDF
唐代新疆地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
5
作者 王蕾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8-41,共4页
唐朝是古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时期。论述唐代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开发活动,探讨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认为以屯田为主的唐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与绿洲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其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都具有利... 唐朝是古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时期。论述唐代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开发活动,探讨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认为以屯田为主的唐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与绿洲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其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都具有利于生态发展的合理性。虽然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但尚未达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新疆 绿洲农业开发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吕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4期241-243,263,共4页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探讨的案例对象,在分析其现状发展的基础上,找到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滴灌设备首次投入较大,生产成本过高;生态...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探讨的案例对象,在分析其现状发展的基础上,找到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滴灌设备首次投入较大,生产成本过高;生态林持续退化;地膜的残膜污染;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不高等5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政府对滴灌、喷灌等节水设备给予补助;保证生态用水量,扩大生态林覆盖;提高主体责任,促进残膜回收,推进兵团农业经济结构升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下载PDF
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红丽 方宾伟 郭永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649,共4页
节水技术的推广,使新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用水制约性明显下降。节水生态农业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按照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 节水技术的推广,使新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用水制约性明显下降。节水生态农业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按照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等,将新疆节水生态农业区域划分为生态资源较丰富经济欠发达区、农牧业主产区、城郊经济发达区、绿洲边缘节水区和外围的近沙区等5个区,并指出生态资源开发模式、"农—林—牧—加"复合生态运行模式、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沙区生态产业化模式等5种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色。提出节水"一体化"政策、构建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水利法规、明晰水权、水价等措施,保障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节水生态农业 生态资源开发模式 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都市型生态农业模式 绿洲生态恢复模式 沙区生态产业化模式
原文传递
宁夏沿黄经济带生态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彩虹 安斯文 +1 位作者 滑雨琪 李聪慧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9-187,共9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支持,采用土地利用转移流和标准椭圆差等方法,分析了宁夏沿黄经济带生态用地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生产和生活用地挤占生态用地现象明显,1980—2018年生态用地占比由71.68%降为66.35%。重点生态功能用地增...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支持,采用土地利用转移流和标准椭圆差等方法,分析了宁夏沿黄经济带生态用地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生产和生活用地挤占生态用地现象明显,1980—2018年生态用地占比由71.68%降为66.35%。重点生态功能用地增加,形成了沙坡头、白芨滩以及银川平原中北部三个防护林带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区,银川平原湿地面积扩大,生态用地时空结构有所优化。(2)生态用地在空间上呈现为西南—东北方向变化趋势,且由早期“面域”调整转为后期“点域”优化。(3)生态用地变化体现为“驱动力—响应—结果”的驱动机制,城镇化和工业化、生态移民工程、绿洲农业发展是生态空间受到挤压的主因,生态建设与修复是优化生态用地格局与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4)基于土地利用转移流的驱动力溯源分析方法,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及其定量测评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移流 生态用地 生态移民工程 绿洲农业发展 驱动机制 宁夏沿黄经济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