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脂脉安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张雷 彭惠平 朱萍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降脂脉安方(JZMA)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3只大鼠中随机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为造模组。对照组大鼠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大鼠予高脂饲料喂养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降脂脉安方(JZMA)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3只大鼠中随机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为造模组。对照组大鼠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大鼠予高脂饲料喂养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取40只NAFL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易善复组(0.12 g/kg)、降脂脉安方低剂量组(4.95 g/kg)、降脂脉安方中剂量组(9.90 g/kg)、降脂脉安方高剂量组(19.80 g/kg),每组8只。末次给药后,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及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肝组织TG、CHO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游离脂肪酸(FFA)、C反应蛋白(CR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SREBP-1c mRNA、FASN mRNA、SIRT1 mRNA、PTGS2/COX-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p-AMPK、FASN、SIRT1、PTGS2/COX-2及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降脂脉安方中、高剂量组能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降低血清TG、CHOL、AST、ALT水平,降低肝组织TNF-α、IL-6、CRP水平。降脂脉安方中、高剂量组能提高NAFLD大鼠肝脏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REBP-1c、FASN及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降脂脉安方对NAFLD大鼠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高脂血症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且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调控肝脏脂质代谢及抑制NF-κB活性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缓解NAFLD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降脂脉安方 脂质代谢 炎症
下载PDF
当飞利肝宁胶囊对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急性肝损伤肝组织SIRT1/NF-κB/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周岐鸣 宋海燕 +4 位作者 刘洋 续嗣钰 杨丽丽 柳涛 王倩蕾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控的炎症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N)组、NAFLD模型(HF)组、...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控的炎症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N)组、NAFLD模型(HF)组、正常加CCl4(N-CCl4)组、NAFLD加CCl4(HF-CCl4)组和当飞利肝宁胶囊(DF)组。N和N-CCl4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HF、HF-CCl4组及DF组均给予高脂饲料,DF组同时予当飞利肝宁胶囊(0.3 g·kg^(-1))每天灌胃干预。8周后,除N和HF组外,其余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CCl4。48 h后取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检测指标包括:①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肝组织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SUV39H2)、SIRT1、乙酰化核因子-κB亚基p65(Acetyl-p65)、乙酰化肿瘤抑制蛋白p53(Acetyl-p53)、剪切型多聚ADP核糖多聚酶(Cleaved-PARP)及凋亡相关分子p53上调凋亡调节因子(PUMA)、Bcl-2相关蛋白(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HF组大鼠肝组织出现广泛肝细胞脂肪变性,HF-CCl4组除此之外还出现大量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凋亡小体,DF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和炎症浸润程度均显著减轻。小剂量CCl4未导致肝组织异常改变。血清ALT、AST水平在各组大鼠中的变化趋势同肝组织病理改变,在HF组比N、N-CCl4组上调(P<0.05),在HF-CCl4组又较HF组增加(P<0.05),而在DF组上述转氨酶下调(P<0.05)。②肝组织SIRT1水平在HF组和HF-CCl4组大鼠低于N组(P<0.05),DF组SIRT1水平显著提高(P<0.05);SUV39H2表达水平变化则与SIRT1趋势相反(P<0.05)。大鼠肝组织Acetyl-p65水平及促炎因子IL^(-1β)、MCP1及TNF-αmRNA在HF组和HF-CCl4组较N组升高(P<0.05),而在DF组的表达较HF-CCl4组下调(P<0.05)。HF组和HF-CCl4组大鼠肝组织Acetyl-p53及PUMA、Cleaved-PARP高于N组(P<0.05),而Bcl-xL蛋白则相反(P<0.05);与HF组和HF-CCl4组比较,DF组逆转了Acetyl-p53、PUMA、Cleaved-PARP及Bcl-xL蛋白表达。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可改善毒性物质诱导的NAFLD大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抑制核因子-κB(NF-κB)和p53介导的炎症、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损伤 当飞利肝宁胶囊 模型 作用机制 中药研究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张俊莉 郑琳 王冬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80-1086,I0001,共8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损伤情况。方法2022年5—11月选取大鼠喂食高脂饲料8周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4 mg/kg)、吴茱萸...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损伤情况。方法2022年5—11月选取大鼠喂食高脂饲料8周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4 mg/kg)、吴茱萸碱中剂量组(吴茱萸碱8 mg/kg)、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吴茱萸碱16 mg/kg)、阳性药组(多烯磷脂酰胆碱200 mg/kg)和NLRP3组(吴茱萸碱16 mg/kg+1 mg/kg NLRP3信号通路激活剂尼日利亚菌素),每组各10只,另有10只大鼠喂食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所有大鼠均给予相对应药物干预,给药4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胆固醇、三酰甘油(TG);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沉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增大,可见明显颗粒状脂滴以及脂质积累,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大鼠体质量[(582.65±16.25)g比(476.29±10.62)g]、肝指数[(3.79±0.25)%比(2.48±0.18)%]、血清GPT[(79.62±3.59)U/L比(36.22±2.15)U/L]、GOT[(185.25±5.18)U/L比(71.69±3.56)U/L]、胆固醇[(2.93±0.19)mmol/L比(1.72±0.12)mmol/L]、TG[(1.19±0.11)mmol/L比(0.56±0.07)mmol/L]、TNF-α[(162.48±4.25)ng/L比(41.76±2.49)ng/L]、IL-18[(135.75±3.37)ng/L比(23.52±2.02)ng/L]、IL-1β[(201.88±4.67)ng/L比(92.64±2.99)ng/L]水平,肝组织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以及NLRP3、ASC、活化胱天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吴茱萸碱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肝组织损伤、肝脏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脂滴积累明显减轻,大鼠体质量[(551.37±15.72)g、(530.52±15.49)g、(509.48±15.18)g、(517.71±12.73)g比(582.65±16.25)g]、肝指数[(3.41±0.20)%、(3.13±0.16)%、(2.81±0.17)%、(3.02±0.213)%比(3.79±0.25)%]、血清GPT[(68.16±3.41)U/L、(55.94±3.05)U/L、(46.45±2.72)U/L、(48.71±2.34)U/L比(79.62±3.59)U/L]、GOT[(161.32±4.73)U/L、(138.64±4.50)U/L、(113.57±4.05)U/L、(121.48±4.11)U/L比(185.25±5.18)U/L]、胆固醇[(2.58±0.17)mmol/L、(2.25±0.16)mmol/L、(1.91±0.13)mmol/L、(1.99±0.15)mmol/L比(2.93±0.19)mmol/L]、TG[(1.01±0.10)mmol/L、(0.83±0.08)mmol/L、(0.62±0.07)mmol/L、(0.70±0.09)mmol/L比(1.19±0.11)mmol/L]、TNF-α[(137.15±3.69)ng/L、(113.53±3.34)ng/L、(79.37±2.92)ng/L、(85.61±3.07)ng/L比(162.48±4.25)ng/L]、IL-18[(111.34±3.05)ng/L、(72.98±2.66)ng/L、(47.61±2.438)ng/L、(51.59±2.55)ng/L比(135.75±3.37)ng/L]、IL-1β[(171.52±4.34)ng/L、(152.23±4.02)ng/L、(129.95±3.51)ng/L、(517.71±12.73)ng/L比(136.76±3.73)ng/L]水平,肝组织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以及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NLRP3信号通路激活剂尼日利亚菌素的加入明显减弱了吴茱萸碱对NAFLD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结论吴茱萸碱可通过抑制NLRP3信号通路明显改善NAFLD大鼠肝组织损伤、脂肪病变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属 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通路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组织损伤
下载PDF
基于mTORC1/USP20/HMGCR通路探讨消木丹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
4
作者 黄玉 闫瑞娟 +5 位作者 焦俊喆 闫曙光 魏海梁 常占杰 李京涛 边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10-116,共7页
目的观察消木丹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基于mTORC1/USP20/HMGCR通路探讨其治疗NAFLD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多烯磷脂酰胆碱)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消木丹颗粒)。空... 目的观察消木丹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基于mTORC1/USP20/HMGCR通路探讨其治疗NAFLD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多烯磷脂酰胆碱)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消木丹颗粒)。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组均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无菌蒸馏水灌胃,连续4周。记录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计算肝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核糖体S6激酶(S6K)、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SP20)、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mRNA及p-S6K、S6K、USP20、HMGCR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指数显著升高(P<0.01,P<0.05),肝叶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血清ALT、AST、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大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有明显空泡和炎性浸润,脂滴增多,肝组织USP20、HMGC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S6K、USP20、HMGC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指数显著降低(P<0.01,P<0.05),肝脏外观改善;血清ALT、AST、TC、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P<0.01,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减轻,脂滴沉积减少,肝组织USP20、HMGCRmRNA及p-S6K、USP20、HMGCR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结论消木丹颗粒可能通过mTORC1/USP20/HMGCR通路调节胆固醇合成,进而发挥治疗NAFL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消木丹颗粒 mTORC1/USP20/HMGCR通路 胆固醇合成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炎症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淡霞 招志辉 +1 位作者 萧月兴 何艳青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檗碱(BBR)处理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处理组,每组15只.在模型组和小檗碱处理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诱导NAFLD模型.实... 目的探讨应用小檗碱(BBR)处理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处理组,每组15只.在模型组和小檗碱处理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诱导NAFLD模型.实验结束时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取血清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采集粪便,采用16SrRNA序列分析法检测肠道菌群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在高脂喂养16 w末,取2只动物肝组织检查,提示造模成功.在实验结束时,小檗碱处理组动物肝组织学病变明显改善;小檗碱处理组大鼠血清ALT、AST和LDL水平分别为(78.0±6.0)IU/L、(119.6±8.8)IU/L和(61.3±5.0)mg/dL,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211.5±9.0)IU/L、(312.6±9.7)IU/L和(97.6±8.9)mg/dL,P<0.05],而血清HDL水平为(70.0±5.4)mg/dL,显著高于模型组[(14.6±5.7)mg/dL,P<0.05];小檗碱处理组FPG、FINS和IRI分别为(4.1±0.5)mmol/L、(12.7±0.9)mU/L和(2.8±0.4),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5.9±0.9)mmol/L、(19.3±1.1)mU/L和(4.6±1.0),P<0.05];小檗碱处理组大鼠肠道毛螺旋菌属和梭菌属水平分别为(5.6±0.5)和(2.0±0.4),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3.4±1.3)和(7.2±0.6),P<0.05],而瘤胃球菌和乳酸菌属水平分别为(2.4±0.5)和(2.9±0.5),显著高于模型组[分别为(1.0±0.2)和(1.1±0.2),P<0.05];小檗碱处理组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52.1±9.8)pg/mL和(70.0±17.3)pg/mL,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80.3±21.6)pg/mL和(120.8±22.6)pg/mL,P<0.05],而血清IL-10水平为(6.1±2.7)pg/mL,显著高于模型组[(3.4±1.8)pg/mL,P<0.05].结论小檗碱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NAFLD大鼠肝组织炎症反应,有效抑制细胞因子活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组织炎症 小檗碱 肠道菌群 高脂饮食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肠道菌群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玲 孙凤霞 +2 位作者 张莹雪 郭雨菲 门秋爽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39-46,共8页
目的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的肠道菌群。方法 以SPF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模型组)。高脂饮食组通过进食高脂饲料8周诱... 目的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的肠道菌群。方法 以SPF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模型组)。高脂饮食组通过进食高脂饲料8周诱发NAFLD模型。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及油红O染色,采集大鼠新鲜粪便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肠道粪便细菌16S rRNA的V3-V4区进行基因测序。利用UPARSE软件进行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聚类,采用RDP Classifier算法对OTU代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在门、纲、目、科、属、种等水平上进行注释其群落的物种信息。基于OTU聚类结果,利用mothur软件和Qimme(V.1.8)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和Beta多样性分析,并通过LEfSe软件进行组间菌落差异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ST [(23.63±4.82)U/L vs (10.61±1.17)U/L]、ALT [(9.98±2.27)U/L vs(3.40±0.81)U/L]、LDL-C [(0.69±0.11)mmol/Lvs(0.34±0.10)mmol/L]、TG [(0.90±0.24)mmol/L vs (0.33±0.13)mmol/L]及TC [(5.69±0.72)mmol/L vs(2.10±0.42)mmol/L]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 [(0.62±0.14)mmol/L vs (1.07±0.17)mmol/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共获得2607个OTU,经过抽平处理后获得2547个OTU,其中对照组2367个,模型组2168个,两组共享OTU为1988个。随样本量增加物种累积曲线趋于平缓,表明样本量充分。在Alpha多样性指数中,模型组的香农指数(7.0673±0.4812 vs 6.1695±0.7165)、物种个数[(968.6250±233.0221)个vs (1155.9500±129.0011)个]和PD_Whole_Tree指数(69.3449±14.2872vs82.0219±10.201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ao1指数也低于对照组(1418.4503±277.8639 vs 1599.1725±100.10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主坐标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法等Beta多样性分析方法均能将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完全区分开来,进一步说明二者间的菌群有明显区别。采用RDP Classifier算法对OTU代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从门水平分析,NAFLD大鼠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增加,其中放线菌门丰度显著增加,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降低。从纲水平分析,NAFLD大鼠放线菌纲和丹毒丝菌纲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杆菌纲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从目水平分析,NAFLD大鼠红椿菌目和丹毒丝菌目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乳杆菌目和酸微菌目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从科水平分析,NAFLD大鼠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us)、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等增加,其中双歧杆菌科、肽链球菌科显著增加,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和拟杆菌目S24-7组比例下降,其中乳酸杆菌科显著性减少。采用LEfSe对组间差异显著的物种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差异起重要作用的肠道微生物类群共126个,LDA值大于3.6的微生物类群共24个。结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干预8周后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均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金丝桃苷调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郅音 马星 +3 位作者 张苗 叶颖 夏伟 宋雅楠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高脂饮食喂养6周,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金丝桃苷低剂量组(50 mg·kg^(-1),n=10)和金丝桃苷高剂量...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高脂饮食喂养6周,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0)、金丝桃苷低剂量组(50 mg·kg^(-1),n=10)和金丝桃苷高剂量组(100 mg·kg^(-1),n=10);另设空白对照组予正常饲料喂养(n=10)。各组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每周测量大鼠的体质量;干预6周后,检测大鼠肝功能和脂质代谢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有明显的脂肪变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金丝桃苷高剂量组大鼠肝内脂滴空泡、肝组织脂肪变性有明显改善,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肪合成相关蛋白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脂肪分解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且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丝桃苷可能通过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抑制肝脏脂质合成,促进脂质分解,说明金丝桃苷可能是治疗NAFLD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金丝桃苷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脂质代谢 模型 中药研究
下载PDF
桑葚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汪东辉 蒋素文 +6 位作者 胡爱荣 朱波 何哲耘 张露侃 王家岚 范莹 林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09-616,共8页
目的:探讨桑葚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10只SD雄性大鼠为正常组,50只NAFLD造模SD大鼠(高脂饮食持续造模8周)于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桑葚低、中、高剂量组(2.5 g/kg、5.0 g/kg、10.0 g/kg)、异... 目的:探讨桑葚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10只SD雄性大鼠为正常组,50只NAFLD造模SD大鼠(高脂饮食持续造模8周)于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桑葚低、中、高剂量组(2.5 g/kg、5.0 g/kg、10.0 g/kg)、异甘草酸镁阳性对照组(原液稀释至1.0 g/L,15 mL·kg^(-1)·d^(-1)),每组10只,连续灌胃6周。测定大鼠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腺苷三磷酸(ATP)水平,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脂肪沉积状况,Real-time qPCR检测肝组织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相关基因[Nrf2、I型血红素抗氧化酶(HO-1)、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ATP水平及γ-GCS、GSTP-1、HO-1、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1);肝脏脂肪沉积明显,肝脂肪变显著。与模型组相比:桑葚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呈剂量依赖性;桑葚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ATP水平、γ-GCS及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桑葚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GSTP-1及HO-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肝脂肪沉积改善显著,肝脂肪变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桑葚对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肝脂肪变有较好的预防保护功效,并可能通过影响Nrf2-ARE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氧化应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氧化应激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 抗氧化反应元件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基因改造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聂子杰 沈潇垚 +1 位作者 胡晨 陈光明 《肝脏》 2024年第9期1146-1150,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除酒精以外的肝损伤因素导致,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综合征,能诱发涉及多个系统的并发症。近些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NAFLD发病率迅速上升,因此易操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由除酒精以外的肝损伤因素导致,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综合征,能诱发涉及多个系统的并发症。近些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NAFLD发病率迅速上升,因此易操作、周期短且符合人类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一直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基因改造小鼠因缺乏重要的受体配体或基因过表达导致内分泌紊乱,易发展成以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为特点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方便建立符合人类NAFLD特征的小鼠模型。本文基于基因改造的NAFLD小鼠模型进行综述,为后续NAFLD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小鼠模型 NAFLD基因改造模型
下载PDF
泰山蛹虫草多糖对高脂高胆固醇诱导ob/o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昊 贾修滨 +2 位作者 司艳红 李彩柳 张颖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蛹虫草多糖对高脂高胆固醇诱导ob/o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ob/o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非诺贝特组[20 mg/(kg·d)]及[25、50、100 mg/(kg·d)]蛹虫草多糖组,均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脂肪34.90%、胆固醇... 目的:探讨蛹虫草多糖对高脂高胆固醇诱导ob/o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ob/o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非诺贝特组[20 mg/(kg·d)]及[25、50、100 mg/(kg·d)]蛹虫草多糖组,均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脂肪34.90%、胆固醇22.80%)饲养。12周末,酶法检测血清TC、TG、HDL-C水平,赖氏法检测肝组织中ALT与AST活力;分别采用WST-1法和TBA法检测肝组织SOD活性与MDA含量;分别采用酶法和ELISA方法测定肝组织TG、TC、FFAs含量;HE染色检测肝组织脂质蓄积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00 mg/(kg·d)蛹虫草多糖下调小鼠血浆TC和TG含量;3个剂量蛹虫草多糖组均不同程度升高HDL-C水平;升高肝组织SOD活性,下调肝组织MDA含量;50、100 mg/(kg·d)剂量蛹虫草多糖下调肝组织TG和TC含量,降低ALT活性,100 mg/kg·d蛹虫草多糖下降AST活性;HE染色结果显示蛹虫草多糖显著改善肝脏脂质变性。结论:泰山蛹虫草多糖可通过调控血脂、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改善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脂肪肝病变,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多糖 脂质代谢 氧化应激 酒精性脂肪 ob/ob小
下载PDF
基于ob/ob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构建方法比较
11
作者 张入峰 熊雪阳 +3 位作者 李雪成 牛云超 王志文 喻长远 《实验动物科学》 2023年第2期10-16,共7页
目的比较几种非酒精脂肪肝造模方法在ob/ob小鼠上的特征,建立基于ob/ob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首先在C57小鼠背景下,敲除瘦素基因的第二和第三个外显子,得到瘦素基因敲除的ob小鼠,即B-ob/ob小鼠,然后在B-ob/ob小鼠的基础上,分... 目的比较几种非酒精脂肪肝造模方法在ob/ob小鼠上的特征,建立基于ob/ob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首先在C57小鼠背景下,敲除瘦素基因的第二和第三个外显子,得到瘦素基因敲除的ob小鼠,即B-ob/ob小鼠,然后在B-ob/ob小鼠的基础上,分别进行HFMCD、WD诱导、WD联合四氯化碳诱导,并分析几种诱导方式下小鼠血清中ALT、AST、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含量;病理HE染色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NAS积分评定;天狼星红染色进行肝纤维化程度评定,免疫组化染色对肝内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B-ob/ob小鼠,在正常饮食条件下,不经任何诱导,肝中有一定的脂肪累积和气球样变。在HFMCD诱导6周以后,肝ALT显著升高,肝纤维化增加。WD诱导12周以后,HE染色分析除了脂肪样变和气球样变以外,肝出现一定程度的小叶内炎性反应。WD联合四氯化碳诱导后,HE染色肝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内炎性特征均比较明显,同时肝纤维化程度也明显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巨噬细胞的标志物F4/80和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标志物α-SMA都有显著的增加。结论B-ob/ob经过西方饮食和四氯化碳联合诱导,可以短时间内较为全面模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特征,是一种较好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ob小 酒精性脂肪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疏肝消脂方调控apoB48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肠源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翟芬芬 王燕青 +6 位作者 冯楝 许林艺 江丹生 韩志毅 彭得倜 陈家碧 邢宇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21-725,共5页
目的:研究疏肝消脂方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探讨疏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道源性干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和疏肝消脂方低、高剂量组。正常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其余组... 目的:研究疏肝消脂方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探讨疏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道源性干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和疏肝消脂方低、高剂量组。正常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其余组大鼠饲喂高脂饲料诱导NAFLD大鼠模型。8周后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各组大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度、多样性及差异,利用KEGG数据库预测肠道微生物功能。免疫组化检测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SIg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载脂蛋白B48(apoB4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中乳酸菌科、产碱杆菌科和卟啉单胞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螺旋菌科、拟杆菌科、消化链球菌科和产碱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肠黏膜紧密连接缩短,apoB48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比,疏肝消脂方组大鼠肠道微生物代谢相关菌群显著降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ZO-1、Occludin蛋白表达上调(P<0.05),SIgA表达显著降低(P<0.05),apoB48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疏肝消脂方可能是通过调控apoB48表达,改善肠道微生态,修复肠黏膜屏障而发挥干预NAFL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 疏肝消脂方 肠道菌群 apob48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KKAy动物模型的探索与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姗 黄举凯 +4 位作者 吴宏辉 温雅璐 张力 王建华 杨晓晖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273-276,281,共5页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KKAy动物模型的年龄节点和稳定性。方法12周龄C57BL/6J小鼠18只作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KKAy小鼠18只作为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于14、18、22周龄各随机处死6只小鼠,检测血...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KKAy动物模型的年龄节点和稳定性。方法12周龄C57BL/6J小鼠18只作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KKAy小鼠18只作为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于14、18、22周龄各随机处死6只小鼠,检测血糖、体重、肝功、血脂等指标,观察病理学形态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自14周龄起,模型组小鼠体重、肝重、肝重指数、血糖水平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血糖水平符合糖尿病改变。血清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2组小鼠甘油三酯(TG)水平未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染色显示,14周龄模型组小鼠存在肝细胞脂肪变性,22周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结论14周龄KKAy小鼠经高脂饮食诱导可作为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稳定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KKAY小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LXRα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钦河 王文晶 +9 位作者 冯高飞 何秀敏 张玉佩 纪桂元 胡四平 王彦平 陈同炎 刘海涛 闫海震 黄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371-4375,共5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LXR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 g.kg-1·d-1剂量的参...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LXR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 g.kg-1·d-1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综合组(灌服11.9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合方),模型组15只,其余各组10只。采用灌饲高脂肪乳剂(10 ml/kg)的方法复制大鼠NAFLD实验动物模型,给药8 w后处死动物,腹主动脉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及肝功;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LXRα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LXR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血脂及肝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大鼠肝组织LXRα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脂及肝功和肝组织LXR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以健脾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LXR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疏肝健脾方药 肝X受体α基因
下载PDF
高脂饮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PPAR-γ表达增强 被引量:21
15
作者 范建高 丁晓东 +3 位作者 王国良 徐正婕 田丽艳 郑晓英 《肝脏》 2004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其亚型在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 ,分批于实验第 8、12、2 6、2 4周处死 ,同期设普通饮食饲...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其亚型在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 ,分批于实验第 8、12、2 6、2 4周处死 ,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PPAR-γ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第 8周呈现单纯性脂肪肝 ,第 12~ 2 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和RT PCR显示 ,随着造模时间延长 ,肝脏PPAR-γ的表达逐渐增强。模型组肝脏PPAR-γ1mRNA表达于第 2 4周达到高峰 (与对照组相比升高 3 .5倍 ,P <0 .0 1) ,PPAR-γ2 mRNA表达于造模第 16周时达高峰 (较对照组升高 5 .8倍 ,P <0 .0 1)。相关分析显示 ,仅PPAR-γ2 mRNA与肝脂变程度之间关系密切 (r =0 .89,P <0 .0 5 )。结论 持续 2 4周的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 ,模型大鼠肝脏PPAR-γ表达增强 ,NAFLD大鼠肝细胞可能部分具有脂肪细胞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肝脏 表达 高脂饮食 NAFLD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对照组 造模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潇迪 熊全 +4 位作者 张霹云 陶林 熊吉 冯吉 陈东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4只)、模型组(14只)、预防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模型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喂养12周成功诱导出NAFLD模型。预防组提前应用...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4只)、模型组(14只)、预防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模型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喂养12周成功诱导出NAFLD模型。预防组提前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干预4周,再加用高脂饮食处理12周;治疗组给予模型动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12周。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结果在12周时,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肝脏脂肪变程度减轻,血清ALT、AST、TG、FFA水平显著下降(P<0.01);正常组肝组织GRP78和SREBP-1c表达量分别为12.35±0.50和10.09±0.52,而模型组分别为40.67±1.72和34.67±1.54,预防组分别为17.97±0.89和15.73±0.58,治疗组分别为18.07±0.81和17.82±3.28(P<0.01);预防组与治疗组间以上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有治疗作用,但预防性用药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多烯磷脂酰胆碱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下载PDF
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iNOS、e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少军 邱晓青 +2 位作者 孟陆亮 陈健 马燕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1-435,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慈菇消脂丸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 目的观察中药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慈菇消脂丸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脏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脂肪变性及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镜下可见肝细胞内大量脂滴。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内iNOS蛋白表达显著提高,eNOS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肝组织内i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NOS蛋白表达提高;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相比较,中药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结论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抑制脂质过氧化、抗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菇消脂丸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表达
下载PDF
柴胡人参药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和瘦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道同 陈珺明 +2 位作者 宋海燕 季光 王兵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人参药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胰岛素抵抗和瘦素的影响。方法:44只雄性Wistar大鼠喂养高脂高糖饲料,造模8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西药组(R)和柴胡人参药对组(Y),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罗格列酮和药对灌胃治疗... 目的:观察柴胡人参药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胰岛素抵抗和瘦素的影响。方法:44只雄性Wistar大鼠喂养高脂高糖饲料,造模8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西药组(R)和柴胡人参药对组(Y),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罗格列酮和药对灌胃治疗4周,同时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胰岛素(FINS)和瘦素(leptin)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结果:Y组大鼠血清TC(总胆固醇)、TG、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BG、FINS、IRI水平较M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光镜下观察见Y组大鼠肝脂肪病变较M组明显减轻,而R组大鼠肝脂肪变性改善程度不明显。结论:柴胡人参药对能够改善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降低其血清TC、TG、LDL-C和肝脏TG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这可能是此药对治疗NAFLD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人参 药对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莉 杨钦河 +4 位作者 张玉佩 徐拥建 刘益臻 杨雪松 金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5-892,共8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各药物干预组灌饲相应的疏肝健脾方药,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各药物干预组灌饲相应的疏肝健脾方药,8周后检测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离体循环灌注Ⅳ型胶原酶法提取肝脏Kupffer细胞,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upffer细胞SREBP-1c、硬脂酰辅酶A去饱合酶-1(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蓄积;血脂及Kupffer细胞SREBP-1c、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各药物干预组Kupffer细胞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同时血脂及病理学改变也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疏肝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可能是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SREBP-1c/SCD-1信号通路激活,下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发挥抗NAFLD作用。可推测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药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KUPFFER细胞
下载PDF
硫化氢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华炳 雷飞飞 +3 位作者 李云静 李儒贵 任永生 李金科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697-699,共3页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浆硫化氢(H2S)浓度变化。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重度NAFLD模型组(重度组)、轻度NAFLD模型组(轻度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约20 g/d;轻度组高脂饲料量为重...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浆硫化氢(H2S)浓度变化。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重度NAFLD模型组(重度组)、轻度NAFLD模型组(轻度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约20 g/d;轻度组高脂饲料量为重度组的50%,总重量与重度组相同;对照组给予重度组相同重量的普通饲料。12 w后每周处死1只重度组大鼠,观察脂肪肝程度;至16 w时,重度组达到重度脂肪肝,终止实验。腹主动脉采集血液,离心取血浆,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2S及肝组织匀浆TG浓度。结果 (1)TC、TG:实验结束时,重度组TC、TG分别为(8.45±1.19)、(2.43±0.38)mmol/L,轻度组分别为(5.89±1.24)、(1.82±0.41)mmol/L,对照组分别为(1.98±0.14)、(0.84±0.22)mmol/L,3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肝组织TG:重度组(0.82±0.13)mmol/L,轻度组(0.62±0.14)mmol/L,对照组(0.42±0.10)mmol/L,3组间也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3)血浆H2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组和轻度组H2S明显下降(P<0.01),重度组比轻度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NAFLD大鼠血浆H2S浓度下降,与脂肪肝程度相关;H2S下降是由于消耗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硫化氢 血浆 甘油三酯 肝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