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can咬合分析系统在口腔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若佳 廖崇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93-198,共6页
在口腔临床治疗中,咬合功能的测量和分析对治疗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以往测量咬合状态的方法受口腔医师主观影响,准确性不高,无法量化。大量研究显示T-Scan咬合分析系统能精确测量不同咬合状态下的咬合力与时间实时的关系,精确记录咬... 在口腔临床治疗中,咬合功能的测量和分析对治疗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以往测量咬合状态的方法受口腔医师主观影响,准确性不高,无法量化。大量研究显示T-Scan咬合分析系统能精确测量不同咬合状态下的咬合力与时间实时的关系,精确记录咬合接触时间、力量、面积,并动态分析咬合接触情况。在颞颌关节紊乱疾病、正畸正颌、修复和种植、牙周病等多种口腔疾病治疗中,该系统协助临床医生执行精确和有针对性的咬合诊断和调整,并通过可预测和数值测量的治疗结果评价减少咬合并发症发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系统量化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可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更能满足现代口腔疾病临床治疗的需求。本文就T-Scan咬合分析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an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力 临床应用 颞下颌关节疾病 正畸 口腔修复 口腔种植 牙周病学
下载PDF
TeeTester与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正常青年学生咬合力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颖 丁张帆 +3 位作者 康龙 周娜 任利玲 康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1期8289-8293,共5页
背景:TeeT ester和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在口腔临床各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对两种仪器的使用尚未见到对比数据。目的:应用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研究正常青年学生的咬合特征,并比较两系统咬合分析的差异。方法:采用Te... 背景:TeeT ester和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在口腔临床各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对两种仪器的使用尚未见到对比数据。目的:应用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种咬合分析仪研究正常青年学生的咬合特征,并比较两系统咬合分析的差异。方法:采用TeeT ester咬合系统V3.2.0记录13例正常受试者在牙尖交错位状态下的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力中心点位置、力不对称指数、前牙咬合力占力总值的百分比,采用T-ScanⅢV8.01咬合分析仪记录13例正常受试者在ICP时的上述指标,并在25%,50%,75%,100%最大咬合力时的4个时段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检测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1)TeeT ester与T-ScanⅢ两系统所测得的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系统所测得的所有受试者力中心点绝大多数在规定灰圈内,且均位于前磨牙区。两系统所测得力中心点距中线的垂直距离、力中心点偏移方向,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两系统所测得的力不对称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Tee Tester所测得的前牙咬合力占总力的百分比大于T-ScanⅢ所测结果,且在50%,75%,100%最大咬合力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1)正常者左右侧咬合基本平衡。(2)左右侧咬合力分布百分比、力中心点、力不对称指数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咬合是否正常的指标。(3)Tee Tester与T-ScanⅢ在前牙咬合力占总力百分比的测量方面存在差异,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HE| 咬合力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咬合分析 正常[牙合] TeeTester T-ScanⅢ
下载PDF
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女性开患者的咬合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江宁 简野瑞诚 相马邦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咬合因素对女性开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开患者102名,根据TMD的有无分为两组,伴有TMD的试验组有59名患者;不伴有TMD的对照组有43名患者。采用咬合力测试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咬合力、咬合接触面... 目的探讨咬合因素对女性开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开患者102名,根据TMD的有无分为两组,伴有TMD的试验组有59名患者;不伴有TMD的对照组有43名患者。采用咬合力测试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每一咬合接触点上的平均咬合压强和咬合重心的测试,并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咬合力和咬合接触面积均小于对照组,两组间每一咬合接触点上的平均咬合压强和咬合重心的偏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咬合力不足与开女性TMD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力 咬合接触面积
下载PDF
正常者咬合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华咏梅 牟福元 金蕾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者的咬合功能状况。方法用T-scanⅡ型系统4.02版记录26名正常青少年在牙尖交错位(ICP)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力中心点位置(COF)、力中心点最大位移(MMCOF)、干扰指数(OII)、接触点数(NOC)、... 目的研究正常者的咬合功能状况。方法用T-scanⅡ型系统4.02版记录26名正常青少年在牙尖交错位(ICP)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力中心点位置(COF)、力中心点最大位移(MMCOF)、干扰指数(OII)、接触点数(NOC)、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分析力及咬合接触点的分布规律。结果①正常者三次咬合记录的左右侧力百分比及COF无显著性差异。②正常者AOF、MMCOF、OII均较小,男性力总值大于女性(P<0.05)。③正常者NOC主要分布在磨牙区,前牙几乎无接触,咬合接触点与力成正相关。结论①T-scanⅡ系统传感器薄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②正常者具有平衡稳定的咬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牙合] 牙尖交错位 咬合接触 [牙合]力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咬合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华咏梅 陈捷 李俊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咬合功能状况。方法:用T-scanⅡ系统4.02版记录26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在牙尖交错位(ICP)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接触点数(NOC)、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力中心点的位置(C...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咬合功能状况。方法:用T-scanⅡ系统4.02版记录26名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在牙尖交错位(ICP)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接触点数(NOC)、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力中心点的位置(COF)、力中心点的最大位移(MMCOF)及干扰指数(OII),并与26名正常者的同一指数对照分析。结果:错组TOF低于正常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错组NOC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错组AOF,AOA,COF,MMCOF,OII均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两侧咬合不平衡,可能存在干扰等相关病症,应及时进行矫正,以消除明显的咬合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咬合接触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下载PDF
犬咬合力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方伟 陈方园 +2 位作者 郑吉龙 叶柳彤 牛承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0-826,共7页
咬合力是动物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测量犬咬合力,对犬牙修复、犬食物与玩具评估以及警方筛选并使用犬、评估警犬武力性质等都有积极意义。我国学者对犬咬合力测试的研究更多的是警方人员,且更多以产品研发为主,很少开展实际的测量工作... 咬合力是动物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测量犬咬合力,对犬牙修复、犬食物与玩具评估以及警方筛选并使用犬、评估警犬武力性质等都有积极意义。我国学者对犬咬合力测试的研究更多的是警方人员,且更多以产品研发为主,很少开展实际的测量工作。本文综述了咬合法、肌电法、杠杆模型法和有限元分析测量法等各种犬咬合力测试方法,以期为我国犬类咬合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咬合 扑咬 肌电 杠杆 有限元
下载PDF
用音法评价正畸患者的咬合稳定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姜若萍 Kenneth W TYSON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音法检测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咬合稳定性,并通过对比主、客观两种检测方法,评价用主观法检查稳定性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5年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错畸形患者64例为初诊组;全口固定正畸...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音法检测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咬合稳定性,并通过对比主、客观两种检测方法,评价用主观法检查稳定性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5年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错畸形患者64例为初诊组;全口固定正畸矫治结束即刻患者15例为矫治结束即刻组。用主观听诊法及客观录音分析法评估患者音。对客观检查结果,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初诊组与矫治结束即刻组间咬合稳定性的差别,比较不同错类型的初诊患者间咬合稳定性的差别。以客观法为金标准计算主观法诊断的准确度,通过Kappa检验分析主客观方法间的一致性。结果:(1)43.75%(28/64)的初诊患者咬合不稳定,卡方检验显示不同类型的错畸形间咬合稳定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15例固定矫治结束即刻患者中40%(6/15)的患者咬合不稳定。(3)卡方检验发现初诊患者组与矫治结束即刻组咬合稳定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主观法音检查的准确度为81.01%(64/79)。(5)Kappa检验表明主客观两种方法存在较高一致性,Kappa值为0.488。结论:(1)正畸治疗前后均有部分患者咬合不稳定,不同类型错患者间咬合稳定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主、客观两种方法存在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咬合力 正畸学 矫正
下载PDF
总义齿咬合平面定位对最大咬合力的影响
8
作者 施生根 欧阳官 郭天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2-174,共3页
为观察总义齿咬合平面定位设计与患者咀嚼功能的关系,选择10名无牙颌患者,分别为每个患者各作4副总义齿,其中有一副义齿(标准义齿)的咬合平面以上中切牙近中切角为基准或向后上、或向后下、或向左右方向倾斜5°。测定患者... 为观察总义齿咬合平面定位设计与患者咀嚼功能的关系,选择10名无牙颌患者,分别为每个患者各作4副总义齿,其中有一副义齿(标准义齿)的咬合平面以上中切牙近中切角为基准或向后上、或向后下、或向左右方向倾斜5°。测定患者戴各义齿用单侧尽最大力咬合时的力值,发现患者戴标准义齿时平均最大咬合力值显著高于其它义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平面 HE力 义齿
下载PDF
F—l型数字力仪的研制与应用
9
作者 何玉林 王勇 +1 位作者 陈必胜 许在兴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6年第3期116-117,126,共3页
作者运用电阻应变传感技术,结合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液晶数字显示系统,成功研制了牙合力测定仪,其可在口腔中直接准确地测定牙齿的咬合力,为定量研究牙体牙周健康状况及修复治疗效果,提供较为准确的客观依据.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数字式... 作者运用电阻应变传感技术,结合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液晶数字显示系统,成功研制了牙合力测定仪,其可在口腔中直接准确地测定牙齿的咬合力,为定量研究牙体牙周健康状况及修复治疗效果,提供较为准确的客观依据.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数字式(牙合)力仪,并用此(牙合)力仪对正常50名青年男女进行(牙合)力测定,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力测定仪 咬He力 集成电路
下载PDF
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测量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萧宁 孙玉春 +1 位作者 赵一姣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51,共8页
目的:研究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测量石膏牙颌模型三维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的检测效果,并与传统咬合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探究各数字化分析算法的特点和应用。方法:选取一副正常受试者的上、下颌石膏牙颌模型,使用3shape E4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 目的:研究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测量石膏牙颌模型三维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的检测效果,并与传统咬合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探究各数字化分析算法的特点和应用。方法:选取一副正常受试者的上、下颌石膏牙颌模型,使用3shape E4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进行数字化扫描得到数字模型,在三维测量分析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3及Geomagic Qualify 2013中采用“三维偏差色阶图法”、“点云统计分析法”和“虚拟咬合纸法”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获得相应的三维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同时使用[牙合]记录硅橡胶法及咬合纸扫描法两种传统咬合分析方法获得咬合接触分布和面积。各方法的咬合检测阈值为100μm,量化评价各数字化分析算法与传统咬合分析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上述五种方法所得的全牙列咬合接触分布的定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三维偏差色阶图法、点云统计分析法、虚拟咬合纸法、[牙合]记录硅橡胶法和咬合纸扫描法所得到的总咬合接触面积分别为133.10 mm^2、142.08 mm^2、128.95 mm^2、163.31 mm^2、100.55 mm^2。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性不大,数字化方法与传统方法检测的总咬合接触面积有一定差异。结论: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均可提供较为可靠、准确的牙颌模型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量化分析结果,可为口腔临床修复体数字化设计制作及咬合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牙模型 牙[牙合]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温从生 刘丽 费雪芬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565-569,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和咬合力、咀嚼肌肌电幅值的关系,为临床上确立正常垂直距离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位老年无牙牙合患者,用常规法确定垂直距离,以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为基准位(M位),间隔0.... 目的研究老年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和咬合力、咀嚼肌肌电幅值的关系,为临床上确立正常垂直距离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位老年无牙牙合患者,用常规法确定垂直距离,以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为基准位(M位),间隔0.5 mm形成13个咬合垂直距离。应用咬合力计测量患者不同垂直距离的咬合力,同时用记录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活动,对垂直距离、咬合力和肌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 1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力与垂直距离呈正相关(P<0.05)。2标准化咬肌(NMM)和标准化颞肌前束肌电幅值(NATM)与垂直距离呈负相关(P<0.05)。3颞肌前束肌电/咬合力(ATM/BF)、咬肌肌电/咬合力(MM/BF)比值与着垂直距离呈负相关(P<0.05)。结论 1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最大咬合力增大,正常咬合垂直距离并非产生最大咬合力的区域。2随着咬合垂直距离的增加,咬肌的肌电活动明显下降,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变化则不及咬肌明显。3咬肌肌电/咬合力、颞肌前束肌电活动/咬合力比值均随着咬合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4在正常咬合垂直附近有一稳定区,该区内最大咬合力、咬肌以及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均不出现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垂直距离 最大咬合力 标准化肌电活动
下载PDF
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咬合特征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茹 曾剑玉 张思佳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咬合特征(咬合接触时间、咬合力)的改变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5例第一磨牙种植患者,T-scan咬合分析仪分别记录修复完成时、修复3个月后种植修复体及其对侧同名天然牙的咬合接触时间和咬合力百分... 目的探讨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咬合特征(咬合接触时间、咬合力)的改变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5例第一磨牙种植患者,T-scan咬合分析仪分别记录修复完成时、修复3个月后种植修复体及其对侧同名天然牙的咬合接触时间和咬合力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修复完成时种植修复体咬合接触时间晚于天然牙,咬合力百分比小于天然牙;修复3个月后,种植修复体的咬合接触时间缩短0.028s,仍晚于天然牙接触;种植修复体咬合力百分比增加2.05倍,仍小于天然牙。结论第一磨牙种植义齿修复后3个月咬合特征发生改变,但暂不需要调■处理,提示应注重种植修复体咬合的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体 咬合接触时间 咬合力
下载PDF
基于多连杆结构的二维仿生咬合力测量装置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海洋 徐献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6,166,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咬合模拟试验的多连杆结构的咬合模拟装置。方法:分析了运用多连杆结构复刻人类口腔咬合轨迹的可行性,基于多连杆结构对咬合模拟装置进行机构设计,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的运动轨迹进行模拟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咬合...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咬合模拟试验的多连杆结构的咬合模拟装置。方法:分析了运用多连杆结构复刻人类口腔咬合轨迹的可行性,基于多连杆结构对咬合模拟装置进行机构设计,用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的运动轨迹进行模拟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咬合模拟装置的有效性。结果:咬合模拟装置最大开口距离为50 mm,所选食材中胡萝卜咬合力最大为65.77 N,最小值为豆腐的2.05 N;咬合模拟试验与感官评价试验结果呈正相关,验证了咬合模拟装置的有效性。结论:咬合模拟装置可以有效地进行体外咬合模拟试验,其测力结果可以用于食品质地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模拟 咬合力 运动仿真 感官评价
下载PDF
牙尖形态重塑法矫治颌间矢状关系1例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丽飞 黄一慧 +1 位作者 弓国梁 林新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1-882,共2页
安氏Ⅱ类是常见的错畸形,上下牙齿的锁结关系常干扰矢状向调整。临床上通过局部牙尖形态的重塑,对咬合力进行重新分配,来达到牙齿的定向移动,可有效矫治矢状关系。本文报告1例牙尖形态重塑法矫治颌间矢状向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机制探... 安氏Ⅱ类是常见的错畸形,上下牙齿的锁结关系常干扰矢状向调整。临床上通过局部牙尖形态的重塑,对咬合力进行重新分配,来达到牙齿的定向移动,可有效矫治矢状关系。本文报告1例牙尖形态重塑法矫治颌间矢状向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机制探讨,为临床提供有益的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 矢状向 咬合力
下载PDF
单侧最大紧咬软硬物对咬合力和咀嚼肌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云洁 杨德圣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最大紧咬不同硬度物质对咬合力和咬肌、颞肌前束的肌电值的影响。方法在受试者一侧下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上放置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软片,对侧同名牙放置面团期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AR),最大紧咬时制取... 目的研究单侧最大紧咬不同硬度物质对咬合力和咬肌、颞肌前束的肌电值的影响。方法在受试者一侧下颌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上放置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软片,对侧同名牙放置面团期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AR),最大紧咬时制取丙烯酸树脂片为硬物;使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和Bio-Pak肌电图仪测量受试者在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和单侧咬合软硬物下双侧最大紧咬时的咬合力和咬肌(masseter muscle,MA)、颞肌前束(temporalis-anterior muscle,TA)的肌电值。结果 (1)ICP最大紧咬时,双侧MA肌电值、双侧TA肌电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2)单侧最大紧咬时,咬合侧与咬合对侧MA肌电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咬合侧TA肌电值分别为(147.75±31.37)μν、(145.70±35.08)μν,均明显大于咬合对侧(115.87±24.08)μν、(121.24±22.78)μ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侧最大紧咬时,MA肌电值与ICP最大紧咬时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咬合对侧TA肌电值(147.75±31.37)μν和(145.70±35.08)μν均明显小于ICP最大紧咬时的TA肌电值(136.88±29.54)μ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侧咬合时,所有受试者(20/20例)均出现了咬合对侧接触现象。单侧最大紧咬时软物的咬合力为(9174.60±955.29)raw,明显大于硬物的咬合力(6156.70±979.27)ra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软物最大紧咬时的MA和TA肌电值分别与硬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硬物相比,软物对咬合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不同硬度咬合物对咀嚼肌肌电值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咬合力 咬合接触 咬肌 颞肌
下载PDF
安氏Ⅰ类错病人正畸治疗前后咬合接触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贺淑贞 厉松 王丁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447-2450,共4页
目的观察安氏I类青少年错病人在矫治前后的咬合接触特征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北京民航总医院口腔正畸门诊16例安氏I类青少年错颌畸形病人,于全口28颗牙粘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使用T Sca... 目的观察安氏I类青少年错病人在矫治前后的咬合接触特征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北京民航总医院口腔正畸门诊16例安氏I类青少年错颌畸形病人,于全口28颗牙粘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使用T 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录受试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咬合接触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正畸治疗后16例病人前牙力百分比平均值减小(8.33±3.85)%(P<0.05),后牙力百分比增加(8.33±15.13)%(P<0.05),[牙合]力中心点COF(Cen ter of Force,[牙合]力中心点距上切牙唇面的垂直距离)矢状向位置后移(4.88±9.86)mm(P<0.05),左侧分离时间减少(0.32±0.77)s(P<0.05),右侧[牙合]分离时间减少(0.19±0.20)s(P<0.05),咬合接触时间与前伸[牙合]分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合]力分布平衡度变化不明显;仍有4例病人存在干扰。结论青少年错病人在规范的矫治治疗后咬合状况会有明显改善,但需注意力分布与咬合干扰,消除咬合隐患后再予拆除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Ⅰ类 咬合力 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
下载PDF
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咬合特征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英英 王雪峰 杨占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0期2230-2233,共4页
目的研究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咬合特征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承德市口腔医院接受单颗后牙种植修复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同一患者的种植修复体作为种植牙组,以其对侧的同名天然牙作为天然牙组。分别... 目的研究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体咬合特征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承德市口腔医院接受单颗后牙种植修复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同一患者的种植修复体作为种植牙组,以其对侧的同名天然牙作为天然牙组。分别采用T-scan咬合分析仪记录修复完成时以及修复3个月后种植体与其对侧同名天然牙的咬合力百分比以及咬合接触时间。比较种植牙修复完成时、修复1年后的红色美学评分(PES)。结果种植牙组修复3个月后咬合力百分比(9.64±0.50)%高于修复完成时(4.72±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牙组修复完成时、修复3个月后咬合力百分比均低于天然牙组(12.32±0.62)%、(12.29±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牙组修复3个月后咬合接触时间(0.04±0.02)s,低于修复完成时的(0.08±0.0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牙组修复完成时、修复3个月后咬合接触时间均高于天然牙组(0.02±0.01)s、(0.02±0.0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牙修复完成时以及修复1年后的各项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颗后牙种植修复3个月后咬合特征出现改变,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种植修复体咬合的定期复查。同时种植修复1年后的PES评分仍较为稳定,具有较好的软组织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后牙种植 咬合特征 种植修复体 咬合接触时间 咬合力百分比
下载PDF
正中咬合运动中咬合接触特征与升颌肌肌电活动关系的同步记录与研究
18
作者 王晓瑞 张渊 +1 位作者 许毅飞 王美青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受试者在最大紧咬时升颌肌肌电活动是否随咬合力的升高而增强.方法:应用T-ScanIII咬合分析和BioEMGⅢ肌电记录系统对16名男性无症状正常牙合受试者的咬合力、咬合接触及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肌电进行同...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受试者在最大紧咬时升颌肌肌电活动是否随咬合力的升高而增强.方法:应用T-ScanIII咬合分析和BioEMGⅢ肌电记录系统对16名男性无症状正常牙合受试者的咬合力、咬合接触及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肌电进行同步记录.结果:在ICP(intercuspalposition,牙尖交错位)作快速最大紧咬时,咬合接触点在双侧牙弓逐渐趋于平衡分布,且在咬合接触点数增加、咬合力增大的末期,升颌肌电位呈现出下降的特征;在对刃位及左、右侧颌位作最大紧咬时,随着咬合力的升高,对刃位时双侧MM肌电活动逐渐升高,而左、右侧合位时工作侧TA及非工作MM肌电活动出现升高,在整个咬合力升高过程中未见肌电幅值的下降.结论:ICP最大紧咬时可出现较低水平的肌电活动并对应较高的咬合力水平的情况,反应了此时升颌肌功能活动的效率较高.这意味着在咬合运动中为达到一定水平的咬合力需要额外的肌肉活动来实现,这种额外肌电活动的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引起升颌肌出现疲劳甚至出现口颌面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接触 咬合力 升颌肌 T—Scan 肌电
下载PDF
钕铁硼永磁体矫治前牙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大锁 张春文 孙兴强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8年第4期185-187,共3页
用稀土合金钕铁硼永磁体制作矫正前牙反(牙合)的磁力矫治器.其综合了环托、前庭盾、唇挡、颊屏的功能,配以(牙合)垫,用磁力作为矫治力,称之为环托式磁性(牙合)垫矫治器,经5年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磁力 矫治力 反HE HE垫 永磁体
下载PDF
不同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对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比较
20
作者 江美媛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6期131-13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对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接受解... 目的比较不同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对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接受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修复,B组接受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比较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和全口义齿满意度。结果戴用1周后,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戴用3个月后,两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均高于戴用1周后,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两组全口义齿的美观性和语音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咀嚼功能、固位功能和舒适度的满意度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比较,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可使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获得更理想的咀嚼效能和咬合力,提高患者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中重度吸收 无牙[牙合] 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修复 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 咀嚼效率 咬合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