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5月降水与热带印-太海温及对流的联系
1
作者 郭浩康 李春 石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本文将1980-2021年江南5月降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降水、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大气环流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 Office Hadl... 本文将1980-2021年江南5月降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降水、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大气环流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re)海表面温度等资料,对江南5月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的海表面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以及对流异常的可能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偏涝年通常伴随有自年前秋季开始发展的热带印度洋暖SSTA,5月同期对流层850 hPa在热带东印度洋至中国南海一带出现东风异常,同时热带印度洋上空对流活动旺盛,通过Hadley环流增强了在西北太平洋的下沉气流,共同增强了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Northwest Pacific anomaly anticyclone,WNPAC),促进了水汽向江南地区输送。热带印度洋中东部的冷SSTA自偏旱年前的冬季开始不断发展,在5月同期的热带印度洋异常冷洋面上空表现为对流抑制,与偏涝年相反的异常Hadley环流促使副高减弱东退,撤出南海,不利于水汽向江南地区输送。除热带印度洋外,热带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地区的SSTA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异常与WNPAC和江南5月降水异常在一些年份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较热带印度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5月降水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 热带印度洋 海表面温度异常 异常对流
下载PDF
“海洋江南”:海洋史视野下明代江南经济的“向海”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曲金良 朱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6-155,161,共11页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向海型"亦即"海洋性"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进程。明代江南地区作为与海洋密切接触的前沿地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海洋性特征愈发凸显,逐渐发展成为"海...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向海型"亦即"海洋性"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进程。明代江南地区作为与海洋密切接触的前沿地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海洋性特征愈发凸显,逐渐发展成为"海陆一体"的向海型的"海洋江南",以其大规模面向全球市场的商品货源的主要、集中产地,在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和早期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担当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将海洋史视角引入明代江南社会、经济转型研究,进而提出"海洋江南"这一概念,重新探讨海洋与江南地区的关联性以及海洋在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对于丰富明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拓展江南地域研究的范围,从整体上认知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面貌以及江南地区如何通过"内外联动"与"中西互动"参与构建了早期贸易全球化的过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复原与当代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江南 海陆一体 海洋贸易 全球化
下载PDF
明清地方与国家视域中的“海洋”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竞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海洋"抑或海上活动在国家与地方社会的视域内从未一致过,尽管其紧张关系中也存在着妥协和平衡。明清时代,内陆立国的帝制政权出于防卫、社会安全和结构、体制稳定的需要,在海洋政策上采取了保守的国策,但...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海洋"抑或海上活动在国家与地方社会的视域内从未一致过,尽管其紧张关系中也存在着妥协和平衡。明清时代,内陆立国的帝制政权出于防卫、社会安全和结构、体制稳定的需要,在海洋政策上采取了保守的国策,但于具体战略上却多有变更,并且时而出现松弛和失控的情形,从而与源于经济、市场动因的地方要求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博弈关系,这种紧张在江南等东南沿海地区表现得特别显著。明中期的倭患突现了明初海禁政策的痼疾,而明后期的弛禁甚乃放任主义主要是迫于来自地方利益的顽韧要求,于是与地方出现了某种调试和交集,从而有利于中国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经济楔入开始连为一体的世界市场链条。但清代强有力的国家控制,在强化法定海上贸易与沿海、近海生产、航行活动的范畴内,有效地限制了"海洋"的空间,达到了内陆帝国思维内最为理想的格局,但却由于外部世界的骤变,也即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和占领,终于在19世纪中叶开始了包括海洋政策在内的帝国体系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国家视域 海洋 江南
下载PDF
皖南上溪群中放射虫化石和古蛋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冠宝 李红生 +3 位作者 徐树桐 刘贻灿 胡远超 周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89-596,共8页
皖南上溪群出露于"江南古陆"东北部,自下而上分为樟前组、板桥组、木坑组/环沙组和牛屋组,前人根据其中岩体的同位素年龄推定其时代为中元古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展的江南古陆是古陆还是造山带的大讨论中,上溪群的时代问... 皖南上溪群出露于"江南古陆"东北部,自下而上分为樟前组、板桥组、木坑组/环沙组和牛屋组,前人根据其中岩体的同位素年龄推定其时代为中元古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展的江南古陆是古陆还是造山带的大讨论中,上溪群的时代问题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而且也是了解造山带形成时代的关键问题。作者新近在皖南歙县附近的上溪群中发现了早古生代的放射虫化石和古蛋类化石。这是一个新的重要发现,它证明宿主地层上溪群,或至少其中的牛屋组,应是早寒武世沉积,其古地理环境应是古海洋,而不是古陆。其隆起和变质作用则更晚。该发现对于在研究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古地理学研究和能源矿产(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预测和勘探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上溪群 放射虫化石 古蛋类化石 古地理 “江南古陆” 古海洋
下载PDF
江南雨季降水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任倩 祁莉 +1 位作者 詹丰兴 何金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2-774,共13页
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环流中心逐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江南地区逐旬降水资料,研究江南地区4—6月(江南雨季,亦泛称为华南前汛期)降水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 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环流中心逐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江南地区逐旬降水资料,研究江南地区4—6月(江南雨季,亦泛称为华南前汛期)降水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并对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暖池热含量与江南雨季降水有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前期7—8月暖池关键区(130. 5°~150. 5°E,3. 5°~11. 5°N)热含量高(低)可以作为预报江南雨季旱(涝)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对4—6月环流和降水有重要影响。冷水年,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导致副高西伸加强,显著加强了其西侧暖湿气流向江南地区输送,高层辐散抽吸作用导致江南地区对流上升运动增强,暖水年相反,表明冷(暖)水年江南雨季降水偏多(少)。就影响机制而言,在前期夏季,关键区南侧存在异常强西风,导致在秋末形成了菲律宾异常反气旋,以及关键区附近(东侧)有冷(暖)海表温度异常发展,在当年春季和夏初该反气旋移到菲律宾以北。直到4月,次表层冷水团上传导致冷SST异常维持并加强了该异常反气旋,其西侧西南暖湿气流将水汽从南海和菲律宾海地区源源不断地向江南地区输送。同时,西印度洋暖海温和赤道印度洋东风异常也逐渐发展增强,在热带印度洋形成东西向异常垂直环流,其下沉支始终在西太平洋维持,导致了菲律宾异常反气旋的维持,并进一步引起江南地区的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同时,副热带西风急流轴南压引起的高空强辐散,也有利于上升运动和对流活动在江南地区发展。正是上述过程和机制,导致了前期热含量异常偏低(高)时,我国江南雨季降水偏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 热含量 江南雨季 菲律宾反气旋 对流上升运动
下载PDF
国内4所高校食品学科科研竞争力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元莉 刘源 +3 位作者 董民强 刘金立 徐嘉伟 邵征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213-218,共6页
基于美国ISI公司的SCIE网络数据库,选择教育部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中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年)中不同分数段的4所高校(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总数、论文引用次数、h指数、合著者机构、基金... 基于美国ISI公司的SCIE网络数据库,选择教育部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中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年)中不同分数段的4所高校(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总数、论文引用次数、h指数、合著者机构、基金赞助情况、来源出版物、研究方向等多种角度,对4所高校食品学科2005—2014年的SCI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对4所高校食品学科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食品学科 科研竞争力
下载PDF
清前期的海洋政策与江南社会经济发展
7
作者 许龙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67-71,共5页
清朝初期,江南地区由于兵燹之乱,人口锐减、经济破败、社会一片萧条。战乱之后,江南地区重新崛起,而清朝从康熙至乾隆年间持续半个多世纪实行以开放为主导的海洋政策,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江南地区得海之利,在拥有海... 清朝初期,江南地区由于兵燹之乱,人口锐减、经济破败、社会一片萧条。战乱之后,江南地区重新崛起,而清朝从康熙至乾隆年间持续半个多世纪实行以开放为主导的海洋政策,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江南地区得海之利,在拥有海洋这个经济"引擎"之后,与国内外的商贸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经济发展出现腾飞。原来传统农耕文明的社会形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海洋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政策 江南地区 清前期 社会经济
下载PDF
我与江南造船厂的情谊
8
作者 许学彦 《上海造船》 2005年第2期5-7,共3页
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下厂设计性能指标超过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货船和70年代与江南厂三结合设计发展我国远程火箭所需的重点工程“718”三型船,以及80年代联系在厂建造首批出口船而结下的情谊。
关键词 江南造船厂 历史 远洋货船 三型船 出口船
下载PDF
江南东段平水地区桃红闪长岩:早新元古代洋壳消减的证据 被引量:12
9
作者 谭清立 王岳军 +3 位作者 张玉芝 李庶波 周永智 王玉琨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90,共18页
平水一带早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精细年代学约束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的厘定是理清华南内部新元古代演化机制的重要突破口.对江南造山带东段平水地区桃红岩体中的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LA-ICP-MS)、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 平水一带早新元古代岩浆岩的精细年代学约束及其形成构造背景的厘定是理清华南内部新元古代演化机制的重要突破口.对江南造山带东段平水地区桃红岩体中的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LA-ICP-MS)、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913±2Ma和898±2Ma,代表其形成年龄;去掉挥发分并百分化处理后,SiO_2、Al_2O_3、Na_2O和K_2O含量分别为58.33%~63.36%、15.76%~17.42%、2.62%~3.12%和0.53%~1.53%,属低钾-中钾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为0.84~0.92,属偏铝质;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4.65~6.09)、轻微Eu异常(δEu=0.82~1.01)、高场强元素(Nb、Ta、Ti、P)强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相对富集,具岛弧岩浆亲缘性;具低(^(87)Sr/^(86)Sr)i值(0.703 060~0.703 076)、高ε_(Nd)(t)值(+6.58^+6.76).综合研究认为桃红闪长岩为扬子与华夏陆块之间的古洋壳南东向俯冲的过程中,被俯冲板片流体和熔体改造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双溪坞群及其同期岩浆岩应是扬子与华夏陆块早期拼合阶段的产物,与格林威尔构造事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洋壳消减 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 江南造山带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洋内俯冲及构造格局——来自诸暨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学发 周宗尧 +3 位作者 余盛强 唐增才 赵旭东 肖庆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6-32,共17页
江南造山带东段浙西北地区广泛发育了新元古代岩浆岩,它们是探讨江南造山带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但其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却备受争论.选择浙江诸暨青顶山地区出露的一套基性-超基性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组... 江南造山带东段浙西北地区广泛发育了新元古代岩浆岩,它们是探讨江南造山带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但其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却备受争论.选择浙江诸暨青顶山地区出露的一套基性-超基性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860 Ma.锆石εHf(t)值分别为+9.7和+9.5.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将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分为"低铝高镁型"和"高铝低镁型"两类.前者岩石以高钛、镁、铁,低铝,富Cr、Ni,低的Sr/Y值为特征,后者则以低钛、镁、铁,高铝,贫Cr、Ni,高的Sr/Y值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均指示青顶山基性-超基性岩形成于洋内弧环境,其成因可能与俯冲大洋板片熔融与不同深度的地幔楔交代有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龙门山洋内弧(1 172~840 Ma)-皖赣弧间盆地(1 061~827 Ma)-万年陆缘弧(~840 Ma)-赣湘弧后盆地(820~830 Ma)"的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多岛弧盆系大地构造格架,为江南造山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洋内弧 多岛弧盆系 新元古代 浙江 构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