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uracy assessment of global vertical displacement loading tide models for the equatorial and Indian Ocean
1
作者 Xiaoqing Xu Haidong Pan +1 位作者 Fei Teng Zexun W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25,共15页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cements caused by ocean loading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enough to impact spatial geodetic measurements on sub-daily or longer timescales,particularl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Currently,mos...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cements caused by ocean loading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enough to impact spatial geodetic measurements on sub-daily or longer timescales,particularl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Currently,most tide models incorpo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vertical displacement loading tides;however,their accuracy has not been assessed for the equatorial and Indian Ocean region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observations provide high-precision data on sea-level changes,enabling the assessment of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vertical displacement tide models.However,because the tidal period of the K_(2) constituent is almost identical to the orbital period of GPS constellations,the estimation of the K_(2) tidal constituent from GPS observations is not satisfactory.In this study,the principle of smoothness is employed to correct the systematic error in K_(2) estimates in GPS observations through quadratic fitting.Using the adjusted harmonic constants from 31 GPS stations for the equatorial and Indian Ocean,the accuracy of eight major constituents from five global vertical displacement tide models(FES2014,EOT11a,GOT4.10c,GOT4.8,and NAO.99b)is evaluated for the equatorial and Indian Ocea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OT11a and FES2014 models exhibit higher accuracy in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tide models for the equatorial and Indian Ocean,with root sum squares errors of 2.29 mm and 2.34 mm,res-pectively.Furthermore,a brief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tid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ight major constituents for the equatorial and Indian Ocean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EOT11a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uracy assessment vertical displacement loading tide models tidal admittance equatorial and Indian ocean GPS constellation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ocean tide loading displacements in Hong Kong using GPS technique 被引量:11
2
作者 YUAN LinGuo1,3, DING XiaoLi1, SUN HePing2, ZHONG Ping1,3 & CHEN Wu1 1 Department of Land Surveying and Geo-Informatic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Kowloon, Hong Kong,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Dynamic Geodesy,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7, China 3 Department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7期993-1007,共15页
Ocean tide loading (OTL) displacements of eight principal constituents at 12 sites in Hong Kong were determined using more than eight years of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s. Parameters of the OTL displacements were esti... Ocean tide loading (OTL) displacements of eight principal constituents at 12 sites in Hong Kong were determined using more than eight years of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s. Parameters of the OTL displacements were estimated using daily GPS solutions obtained with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technique.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predictions from seven latest global ocean tide models. Gravity measurements of OTL in Hong Kong were also used to validate the GPS result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results from both the GPS and gravity measurements agree best with the GOT4.7 and NAO99b models, when the K1 and K2 constituents are excluded. The agreements between the GPS and the model estimates are generally at sub-millimeter level in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except for S2, K2 and K1 constituents that have relatively larger errors. After removing the systematic biases between the GPS and the model estimates, the misfits of M2, S2, N2, O1, P1 and Q1 at all sites are within 0.5 and 1.0 mm in the horizontal and the vertical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whereas K1 and K2 show relatively larger misfits of up to 2.3 mm. Both the GPS and the gravity S2 estimates have large biases with unknown reason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modeled values,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GPS is capable of estimating the OTL displacements with the same accuracy as the model predictions, especially for coast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ocean tide loading ocean tide model SITE displacement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估计海潮负荷位移
3
作者 龚非非 《北京测绘》 2024年第9期1381-1386,共6页
本研究应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基于香港地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5个测站的垂直坐标时间序列,估计海潮负载位移,并与海潮模型预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中采用奇异谱分析(SSA)对时间序列进行降噪处理,分析噪声对海潮负载位移估... 本研究应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基于香港地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5个测站的垂直坐标时间序列,估计海潮负载位移,并与海潮模型预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中采用奇异谱分析(SSA)对时间序列进行降噪处理,分析噪声对海潮负载位移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SSA降噪显著提升了坐标时间序列的精度,其中白噪声和有色噪声分别下降了60.4%和21.68%。SSA降噪后,海潮负载位移反演值与模型预测值间的差异减少,显示噪声改正对提升反演精度有积极作用。利用GNSS PPP估计的M_(2)、K_(1)、K_(2)、O_(1)这四种主要潮汐分量引起的地表负载位移,与海潮模型的预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但SSA降噪后的均方根误差不符值有所下降。本研究证实了利用GNSS PPP技术估计海潮负载位移的可行性,并强调了降低噪声在提高估计精度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位移 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噪声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海潮模型
下载PDF
利用动态PPP技术确定海潮负荷位移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小红 马兰 李盼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1-638,712,共9页
利用动态PPP对香港12个GPS测站2007—2012年的数据反演了海潮负荷位移,通过与7个全球海潮模型、1个区域模型和静态PPP反演的结果比较发现,相对于另外几个模型,动态PPP反演结果与TPXO.7.2、EOT11a、HAMTIDE和NAO99Jb模型的结果符合得更... 利用动态PPP对香港12个GPS测站2007—2012年的数据反演了海潮负荷位移,通过与7个全球海潮模型、1个区域模型和静态PPP反演的结果比较发现,相对于另外几个模型,动态PPP反演结果与TPXO.7.2、EOT11a、HAMTIDE和NAO99Jb模型的结果符合得更好。与静态PPP的结果比较发现其RMS与各模型的RMS大体上一致,只是在S2、K2和K1的E方向和M2、S2的N方向稍有增加。此外,除K2和K1潮波外,动态PPP与模型的RMS值在水平方向上均小于1 mm,在垂直方向上均小于2.5 mm,能达到和静态PPP相当的精度。本文反演的结果与NAO99Jb模型值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当去除系统偏差后,所有潮波的RMS值都有明显的减小,尤其在K1的垂直方向RMS从16.4 mm减少到1.3 mm。此外,通过将香港2012年验潮站数据反演的潮波参数与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其结果同样与TPXO.7.2、EOT11a、HAMTIDE和NAO99Jb这4个模型更为符合,这进一步验证了动态PPP反演海潮的有效性,同时说明这4个模型比较适合香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PPP 海潮负荷位移 海潮模型 验潮站
下载PDF
海洋负荷潮汐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捍卫 郑勇 赵方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测站位移的海潮效应可以看作是一种负荷影响 ,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在某些台站 (例如大洋中的岛屿以及沿海岸地区 )可达几厘米 ,因此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必须加以改正。研究了海洋负荷潮汐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和方法 ,在推导过程... 测站位移的海潮效应可以看作是一种负荷影响 ,海潮负荷对测站位移的影响在某些台站 (例如大洋中的岛屿以及沿海岸地区 )可达几厘米 ,因此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必须加以改正。研究了海洋负荷潮汐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和方法 ,在推导过程中回避了将点负荷密度展开为球谐函数 ,而是直接以负荷引力位为基础 ,并将海潮潮高引入表达式中 ,推导出了海潮对测站位移影响的有关公式 ,同时探讨了在毫米级精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为空间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负荷潮汐 测站位移 负荷Love数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负荷引力位
下载PDF
利用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参数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凯 马兰 +1 位作者 季伟 郭博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489,共5页
选取高纬地区的3个CORS站以及中纬地区的SHAO测站,利用PPP浮点解计算测站未经海潮负荷位移改正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分潮的周期信息,进而反演其中8个主要分潮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将其与5个全球海潮模型DTU10、EOT11a、... 选取高纬地区的3个CORS站以及中纬地区的SHAO测站,利用PPP浮点解计算测站未经海潮负荷位移改正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分潮的周期信息,进而反演其中8个主要分潮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将其与5个全球海潮模型DTU10、EOT11a、GOT4.8、TPXO.7.2、FES2004计算得到的海洋负荷位移参数比较。结果表明,PPP反演得到的8个主要分潮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与海潮模型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均方根差异为mm级,说明利用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参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全球海潮模型 海潮负荷位移参数 反演 快速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大连台重力固体潮受海潮负荷影响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翟丽娜 孔祥瑞 +2 位作者 杨锦玲 苑争一 王松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3-960,共8页
大连台重力固体潮汐观测受海潮负荷影响较大,选取2015年1月1日~2019年8月14日的重力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重力潮汐参数,基于选取的8个海潮模型对O1、K1和M2波进行海潮负荷改正及评价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O1、K1和M2波的重力海潮负荷... 大连台重力固体潮汐观测受海潮负荷影响较大,选取2015年1月1日~2019年8月14日的重力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重力潮汐参数,基于选取的8个海潮模型对O1、K1和M2波进行海潮负荷改正及评价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O1、K1和M2波的重力海潮负荷振幅分布频段在2.4~2.8μGal之间,3个主潮波的残差负荷改正有效性为43%~53%,8个海潮模型对大连台主潮波的海潮负荷改正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hone重力仪 固体潮 海潮负荷 海潮模型 调和分析
下载PDF
GPS精密定位中的海潮负荷改正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宪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9-432,441,共5页
为了正确选用海潮模型和潮波数以提高GPS定位的精度,根据测站位移的海潮负荷改正理论,分别用瑞典?萨斯天文台和日本国家天文台的潮波数据计算了部分IGS站的海潮负荷改正,并对两者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大洋和内陆,两者结果... 为了正确选用海潮模型和潮波数以提高GPS定位的精度,根据测站位移的海潮负荷改正理论,分别用瑞典?萨斯天文台和日本国家天文台的潮波数据计算了部分IGS站的海潮负荷改正,并对两者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大洋和内陆,两者结果的差异较小,但在沿海地区差异较大,因此GPS精密定位不仅应考虑测站位移的海潮负荷改正,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海潮模型及潮波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 测站位移 精密单点定位
下载PDF
海潮负荷对大连地震台重力固体潮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翟丽娜 王松阳 孔祥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2期214-216,共3页
海潮是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亮引力后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与重力固体潮具有同源性,会产生相同的频谱特征,因此,在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中会夹杂海潮信息(张邵栋等,1989)。分析重力固体潮汐残差信号可以获得地球内部动力学信息,但其中夹... 海潮是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亮引力后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与重力固体潮具有同源性,会产生相同的频谱特征,因此,在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中会夹杂海潮信息(张邵栋等,1989)。分析重力固体潮汐残差信号可以获得地球内部动力学信息,但其中夹杂的全球和局部海潮负荷对重力固体潮影响较大,仅采用滤波法难以剔除,尤其在沿海地区,海潮负荷在重力潮汐振幅中占比更大(杜文成等,2018)。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已知重力资料精密测定地球潮汐常数等地球物理学参数,研究地核运动等地球动力学问题,有必要对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海潮负荷信号改正(孙和平等,2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hone重力仪 固体潮 海潮负荷 海潮模型 调和分析
下载PDF
不同海潮模型对GNSS站负荷位移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大江 郭春喜 +2 位作者 程传录 陈敏 史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4-658,共5页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模型分潮波位移负荷差异水平分量大部分为亚mm级,垂直分量普遍为mm级,最大达5.8mm;Chinasea 2010模型比Naoregional 1999模型在中国海域覆盖面积大,2种模型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差异较大,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差异较小;模型差异与测站位置及潮波频率均有关系,应比较观测资料的负荷改正效果,择优采用适宜本区域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海潮模型 积分格林函数 GNSS连续运行站 位移负荷 位移负荷时间序列
下载PDF
海潮负荷对沿海地区宽幅InSAR形变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鹏 李振洪 +4 位作者 冯万鹏 刘睿 黄继锋 丁咚 王厚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45-2857,共13页
海岸带地区是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最为复杂和脆弱的地域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以为全球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和俯冲带剧烈构造运动等背景下的大范围海岸带地理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观测资料.海洋潮汐导致固体地球长周期形变... 海岸带地区是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最为复杂和脆弱的地域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可以为全球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和俯冲带剧烈构造运动等背景下的大范围海岸带地理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观测资料.海洋潮汐导致固体地球长周期形变,波长尺度为102~103km的海潮负荷引入mm级至cm级的形变梯度,此类非构造信号对海岸带InSAR精密形变分析(如:大范围、微小、缓慢且非稳态构造过程等)造成显著影响.本文以宽幅模式SAR数据为例,基于多种海潮模型研究了全球典型海岸带地区(福建、智利和阿拉斯加湾)海潮负荷效应对宽幅InSAR形变监测的影响,给出了宽幅InSAR海潮负荷三维分量估计与差分相位提取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基于不同海潮模型估计海潮负荷位移的差异.海潮负荷影响不仅与研究范围大小有关,其形变梯度变化与研究区域地形特征存在强相关,对于长波长形变分析而言,传统平面或者曲面拟合方法难以有效分离海潮负荷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形变监测 海潮负荷位移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宽幅模式 海潮模型
下载PDF
海潮负载引起的台站位移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进 夏一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7-24,共8页
本文给出与时间无关的海潮负载对台站位移影响的公式,利用经我们改进的程序,计算了8个主要分潮波对国内台站的海潮负载效应在地面和地心直角坐标系各分量所引起位移的振幅和位相。计算结果表明,对我国台站影响最大的分潮波是M_2、K_1和O... 本文给出与时间无关的海潮负载对台站位移影响的公式,利用经我们改进的程序,计算了8个主要分潮波对国内台站的海潮负载效应在地面和地心直角坐标系各分量所引起位移的振幅和位相。计算结果表明,对我国台站影响最大的分潮波是M_2、K_1和O_1,1990年期间由海潮负载引起台站的总位移值的极大值具有明显的22.5小时和13.6天左右的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载效应 台站位移
下载PDF
顾及平均效应的GPS海潮负荷位移估算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化疑 冯义楷 +2 位作者 许军 周东旭 杨龙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6,47,共6页
利用GPS估算海潮负荷位移时,当GPS采样间隔较大时(大于2 h),容易导致海潮负荷位移参数估算误差比较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的海潮负荷位移估算方法基础上设计新算法,将时间间隔平均位移按非线性变化过程重构,求取时间间隔平均位移... 利用GPS估算海潮负荷位移时,当GPS采样间隔较大时(大于2 h),容易导致海潮负荷位移参数估算误差比较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的海潮负荷位移估算方法基础上设计新算法,将时间间隔平均位移按非线性变化过程重构,求取时间间隔平均位移,减弱因时间间隔平均而产生的误差。经分析实算数据发现,当数据时间间隔较短(≤2 h)时,调和-设计算法对传统算法的影响较小;当采样间隔≥4 h时,设计算法对振幅较大的分潮(M2、O1)垂直方向上改进效果明显。实例结果表明新算法在采样间隔比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改善估算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位移 海潮模型 调和分析 调和-设计法 平均效应 时间窗口
下载PDF
海洋潮对GPS测站坐标影响的计算应用研究
14
作者 王铁松 李栋辉 崔华 《山东交通科技》 2009年第5期28-30,47,共4页
由于GPS测站位移的海潮负荷影响在全球某些地区、某些时间能达厘米甚至分米级,GPS精密定位应充分考虑测站位移的海潮负荷改正问题。介绍了海洋潮汐问题的由来、海洋负荷潮理论,从弹性地球模型出发,推导出负荷勒夫数和格林函数,然后构造... 由于GPS测站位移的海潮负荷影响在全球某些地区、某些时间能达厘米甚至分米级,GPS精密定位应充分考虑测站位移的海潮负荷改正问题。介绍了海洋潮汐问题的由来、海洋负荷潮理论,从弹性地球模型出发,推导出负荷勒夫数和格林函数,然后构造出海洋负荷潮位移改正模型,并给出海洋潮汐改正的部分计算结果以及分析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负荷潮 海潮位移改正 海潮模型
下载PDF
GNSS研究海潮负荷效应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经南 张化疑 +2 位作者 刘焱雄 陈武 周兴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4,共6页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GNSS反演海潮负荷(主要是位移)相比重力测量、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研究海潮负荷有着方...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GNSS反演海潮负荷(主要是位移)相比重力测量、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研究海潮负荷有着方便、快速、经济、精确等独特优势,因此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当前研究重点已从通过引入海潮负荷位移模型以"提高定位精度",发展到利用GNSS获取"海潮负荷信息"。本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GNSS研究海潮负荷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指出现有海潮负荷位移模型存在的问题(模型整体精度偏低,尤其在浅海地区)以及利用GNSS反演海潮负荷位移方法存在不完善之处(伪周年项的产生、系统差的存在以及部分分潮与GNSS残差的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 海潮负荷位移 海潮模型 浅水效应 GNSS观测残差
原文传递
海潮负荷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杰 李斐 +1 位作者 楼益栋 郝卫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00-1404,共5页
根据海潮负荷理论,利用4种全球海潮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及周边地区IGS站的海潮负荷位移系数,分析并比较了海潮负荷位移对GPS单天解和短周期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测站的单天解,不同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对测站整体上没有影响,只在局部沿海... 根据海潮负荷理论,利用4种全球海潮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及周边地区IGS站的海潮负荷位移系数,分析并比较了海潮负荷位移对GPS单天解和短周期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测站的单天解,不同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对测站整体上没有影响,只在局部沿海地区测站的垂向方向存在差异;并且,4种全球海潮模型在黄海和东海的近海区域不够精确,需要利用我国近海区域的海潮资料进行修正;对于测站的短周期解,海潮负荷位移的影响随着测站远离海洋而减弱,特别是在沿海地区能显著提高测站的垂向坐标精度。因此,在短时的GPS精密定位中需要考虑海潮负荷位移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海潮负荷 精密单点定位 测站位移
原文传递
利用改进的动态PPP技术建立中国香港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红 郭春喜 +4 位作者 程传录 王文利 刘智 董波 王建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63,共9页
利用GPS技术反演海潮负荷信息,相比传统重力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有着全球覆盖、测站数多、全天候、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为海潮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也对海潮负荷效应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利用动态精密单点定... 利用GPS技术反演海潮负荷信息,相比传统重力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有着全球覆盖、测站数多、全天候、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为海潮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也对海潮负荷效应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利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同时构建了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利用香港连续运行参考站8 a的GPS观测数据,精密测定了11个测站的三维海潮负荷位移参数,与高精度海潮模型提供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进行比较,发现除K_2、K_1潮波外,其他潮波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2 mm。与已有的动态PPP及静态PPP结果对比发现,采用改进的重叠时段动态PPP算法可有效改善K_1潮波的反演精度;该方法反演的海潮负荷位移精度可达到静态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的精度,且对于K_1潮波,在东西方向,动态PPP算法的反演精度较静态PPP略有改善。利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可有效建立中国香港地区GPS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可有效弥补沿海地区因验潮站稀少而导致的海潮模型适应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海潮负荷 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原文传递
厦门重力固体潮海潮负荷改正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锦玲 关玉梅 +1 位作者 钟继茂 洪旭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2-998,共7页
厦门台重力固体潮观测长期受海潮负荷影响.应用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地震预报和地球物理研究时,需要对其海潮负荷的影响和改正进行研究.本文应用TSOFT软件对厦门台弹簧重力仪五年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 厦门台重力固体潮观测长期受海潮负荷影响.应用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地震预报和地球物理研究时,需要对其海潮负荷的影响和改正进行研究.本文应用TSOFT软件对厦门台弹簧重力仪五年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获得重力固体潮潮汐参数.基于DTU10、EOT11a、HAMTIDE11a、GOT4.7、FES2004、NAO99b、TPXO7.2和TPXO7.2atlas八个较新的全球海潮模型,结合osu.chinasea.2010和NAO.99Jb两个区域海潮模型,研究了厦门台的重力海潮负荷特征并对其进行海潮负荷改正.数值结果表明,经过区域海潮模型修正后的厦门台海潮负荷为7.3μgal.八个全球海潮模型对主要潮波的负荷改正有效性的差异不大.应用NAO.99Jb区域海潮模型修正的M2波剩余残差值比osu.chinasea.2010小.观测残差负荷改正有效性大致在40%-70%.统计对比O1、K1、M2波的残差平方和结果表明,对厦门台进行海潮负荷改正时,应用经NAO.99Jb区域海潮模型改正的NAO.99b全球海潮模型残差结果最小,经NAO.99Jb区域海潮模型改正的DTU10全球海潮模型次之.这可能与NAO.99Jb模型考虑日本沿岸验潮站资料有关.考虑高精度近海海潮模型的构建和验潮站资料的弥补以及数据预处理方法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厦门台的海潮负荷的改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固体潮 海潮负荷 海潮模型 潮汐分析
原文传递
海潮负荷对不同地区GNSS基准站的定位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洋洋 党亚民 +2 位作者 许长辉 陈柏含 王健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在不同位置地区进行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中会受海潮负荷大小的影响,该文通过GAMIT/GLOBK对山东省、湖南省区域的国家GNSS基准站数据进行了解算,并分别对基线解结果、测站定位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对整体测站的定位... 针对在不同位置地区进行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中会受海潮负荷大小的影响,该文通过GAMIT/GLOBK对山东省、湖南省区域的国家GNSS基准站数据进行了解算,并分别对基线解结果、测站定位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对整体测站的定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U方向影响较大,且海潮负荷对近海区域的测站定位影响为对内陆地区测站影响的3~4倍;且海潮负荷造成影响不仅与基线长度有关,而且与基线端点的所处位置有关,近海地区测站相对内陆地区测站所受海潮负荷影响更大。因此,在解算国家站数据时,应当加入海潮负荷改正,尤其单独解算沿海测站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IT/GLOBK 国家GNSS基准站 基线 测站位移 海潮负荷
原文传递
不同海潮模型对闽海潮负荷位移估计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俊杰 郭锴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19,共7页
针对新型海潮模型对区域海潮负荷位移估计的影响分析不足的问题,该文依托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A级GNSS网,基于八大系列全球海潮模型的最新版本和区域海潮模型NAO99Jb,分析了不同海潮模型对福建地区海潮负荷位移的影响,并利用验潮站数... 针对新型海潮模型对区域海潮负荷位移估计的影响分析不足的问题,该文依托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A级GNSS网,基于八大系列全球海潮模型的最新版本和区域海潮模型NAO99Jb,分析了不同海潮模型对福建地区海潮负荷位移的影响,并利用验潮站数据评定了海潮模型在当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海潮模型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台湾海峡两岸,而在湄洲湾以北至浙江沿海一带,M2分潮的STD甚至超过30 cm;海潮模型差异主要影响海潮负荷位移的垂向分量,平均影响程度基本是水平分量的3倍;福建地区M2、S2、N2、K1和O1等分潮负荷位移的最大差异可达亚毫米至毫米级,且各分潮负荷位移的STD随着离海距离增大按负指数函数规律减小,海潮模型差异仅对近海50 km内的地区影响较大;FES2014b在闽台附近海域精度最高,是福建地区海潮负荷位移估计首选的海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负荷位移 海潮模型 福建 验潮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