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炒制工艺对油茶籽油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剀舟 魏征 +3 位作者 王佳雅 栾霞 薛雅琳 段章群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采用全自动样品前处理系统(CTC)-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油茶籽炒制过程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结合感官评价对炒制过程中油茶籽油的风味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炒制工艺下共定性和定... 采用全自动样品前处理系统(CTC)-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油茶籽炒制过程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结合感官评价对炒制过程中油茶籽油的风味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炒制工艺下共定性和定量挥发性物质73种,其中醛类物质种类最多(14~16种),质量分数最高(50%~70%);炒制温度相比较于炒制时间,可显著提高呋喃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以及酯类化合物的种类;鉴定出对油茶籽油整体风味关键贡献的风味物质(ROAV≥100)共11种,按照贡献度大小分别是3-甲基丁醛、(E)-2-甲基-2-丁酸乙酯、苯乙醛、2-甲基丁醛、己醛、二羟基-2(3H)呋喃酮、辛醛、2-甲基丙醛、庚醛、2-戊基-呋喃、辛酸;高温长时有利于麦芽味、水果味、青草味、烧烤味和坚果味的风味物质的生成,低温短时更有利于脂肪味、焦糖味、水果味风味物质的生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炒制工艺140℃—15 min、160℃—15min和180℃—15 min下的油茶籽油样品风味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工艺,具有贡献的风味化合物主要为呋喃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综合考虑油脂劣变、风险因素以及感官评价,炒制温度140℃和炒制时间15 min是较佳的油茶籽油炒制工艺,制备的油茶籽油风味最浓郁、清新、最具纯正茶油特征香气,辛辣味、坚果味、青草味、水果味是热榨油茶籽油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炒制工艺 挥发性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感官评价
下载PDF
水产品腥味来源、检测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魏来 王芳 +5 位作者 谭嘉慧 陈熹燚 张梓言 张福财 张玉芳 孙杰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5期745-760,共16页
水产品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健康食品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水产品的腥味限制了它的生产和消费。了解腥味物质的组成及其产生途径,对抑制腥味、提高水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水产品腥味来源... 水产品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健康食品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水产品的腥味限制了它的生产和消费。了解腥味物质的组成及其产生途径,对抑制腥味、提高水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水产品腥味来源包括吸收环境中挥发性物质、脂类氧化及氧化三甲胺分解等,主要有醇类、醛类、胺类等物质;腥味物质检测技术以色谱技术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主;水产品去腥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去腥、化学去腥和生物去腥三类。通过综述水产品腥味物质产生机制、检测技术和去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水产品品质的提升和脱腥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腥味物质 腥味形成机理 腥味检测技术 脱腥技术
下载PDF
含油污泥热解析油异味物质解析及控制技术概述
3
作者 徐得辉 许毓 +1 位作者 周倩 李响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及工业现代化高速发展,资源化综合利用已成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油泥的无害化处理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油泥热解产生热解油中的挥发性物质的扩散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在空气中散发出难闻气味,所以油泥热解过程的... 随着我国经济及工业现代化高速发展,资源化综合利用已成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油泥的无害化处理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油泥热解产生热解油中的挥发性物质的扩散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在空气中散发出难闻气味,所以油泥热解过程的异味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该文综述了当下异味的检测手段以及异味处理技术的现状,梳理了其他一些新型的异味物质控制技术,并展望了异味物质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异味物质控制实现油泥绿色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解析油 异味物质 检测技术 控制技术 添加剂
下载PDF
一种油脂工业恶臭气体的异味控制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
4
作者 李一岑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76-178,共3页
随着油脂工业快速发展,含有大量硫化物的恶臭气体问题也日益凸显,不仅对周围环境有害,还对工人的健康不利。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高效的异味控制技术迫在眉睫。传统的控制方法主要为物理吸附和化学氧化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效率低、操... 随着油脂工业快速发展,含有大量硫化物的恶臭气体问题也日益凸显,不仅对周围环境有害,还对工人的健康不利。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高效的异味控制技术迫在眉睫。传统的控制方法主要为物理吸附和化学氧化等,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成本高等问题。以某油脂工业企业为例,针对该日常运行中产生含H_(2) S、NH3的恶臭气体,采用碱喷淋+生物滤池+植物液除臭组合工艺,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工业 恶臭气体改造工艺 异味控制 微生物处理技术
下载PDF
污水处理与固废处理行业臭气治理技术分析
5
作者 范俊 张宏 王子洲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9期93-95,共3页
本研究分别针对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中的臭气治理技术展开分析。污水处理中臭气治理技术的讨论主要针对生物臭气治理技术、化学臭气治理技术、物理臭气治理技术三个主要方面。固废处理中臭气治理技术的讨论主要针对覆盖技术、化学中和方... 本研究分别针对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中的臭气治理技术展开分析。污水处理中臭气治理技术的讨论主要针对生物臭气治理技术、化学臭气治理技术、物理臭气治理技术三个主要方面。固废处理中臭气治理技术的讨论主要针对覆盖技术、化学中和方法、封装方法三个主要方面,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固废处理 臭气治理技术
下载PDF
恶臭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被引量:43
6
作者 李立清 杨健康 陈昭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介绍了恶臭物质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恶臭强度分级方法;综述了常用的恶臭物质处理方法。
关键词 恶臭物质 恶臭强度 治理 臭气 污染
下载PDF
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净化修复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金承翔 孙建军 +1 位作者 黄民生 徐亚同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将曝气充氧技术、微生物净水技术、植物净化技术及生物促生技术进行组合并用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的CODCr净化率可达80%左右,对BOD5和NH3N可达90%以上。微生物和浮游藻类... 将曝气充氧技术、微生物净水技术、植物净化技术及生物促生技术进行组合并用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的CODCr净化率可达80%左右,对BOD5和NH3N可达90%以上。微生物和浮游藻类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组合生物技术能够实现黑臭水体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污染治理 生态修复 组合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 水体净化 黑臭 组合 水体污染治理 水体生态系统
下载PDF
CTB污泥处理工艺的臭气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俊 高定 +4 位作者 陈同斌 郭松林 郑国砥 杜伟 马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4-137,共4页
秦皇岛市绿港污泥处理厂采用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污泥好氧生物发酵工艺(CTB工艺),对厂区车间内的H2S和NH3浓度进行连续监测,考察了CTB工艺对臭气产生与排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CTB工艺可以较好地控制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H2S和NH3的产生和... 秦皇岛市绿港污泥处理厂采用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污泥好氧生物发酵工艺(CTB工艺),对厂区车间内的H2S和NH3浓度进行连续监测,考察了CTB工艺对臭气产生与排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CTB工艺可以较好地控制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H2S和NH3的产生和排放,使厂区各车间人员活动区域的H2S和NH3平均浓度分别低于0.51和18.6mL/m3,保证发酵车间和混料车间的空气质量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的要求。对于发酵车间,与车间密闭的条件相比,自然通风或开启废气收集和生物除臭系统可使H2S和NH3浓度降低70%~98%,而且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即可保证厂区的空气质量达标,一般不需启动生物除臭系统,降低了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CTB工艺 好氧生物发酵 臭气污染 硫化氢 氨气
下载PDF
污水厂恶臭控制技术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佳 董文艺 杜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共4页
对污水厂恶臭的控制可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通常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臭技术多属于被动控制。评述了常用的恶臭控制技术,尤其是南方某污水厂早期的生物除臭试点工程和后来的中试研究结果,总结了当前生物法的研究方向。介绍了恶臭主... 对污水厂恶臭的控制可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通常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臭技术多属于被动控制。评述了常用的恶臭控制技术,尤其是南方某污水厂早期的生物除臭试点工程和后来的中试研究结果,总结了当前生物法的研究方向。介绍了恶臭主动控制技术及国外的新进展,提出恶臭控制的根本在于主动控制,通过改进处理工艺,达到同步去除有机物和抑制恶臭气体生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恶臭控制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生物法
下载PDF
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靓 赵文涛 +2 位作者 栾敬帅 李文强 杨殿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9116-9120,共5页
针对当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尤其是水体黑臭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了城市河道黑臭的原因,阐述了国内外各种河道黑臭评价模型的特点和实用性,并比较了控制黑臭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修复等不同技术的特征及优缺点,为实践中的工艺... 针对当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尤其是水体黑臭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了城市河道黑臭的原因,阐述了国内外各种河道黑臭评价模型的特点和实用性,并比较了控制黑臭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修复等不同技术的特征及优缺点,为实践中的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黑臭成因 评价模型 控制技术
下载PDF
贵阳市七彩湖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凡 潘钧 +4 位作者 刘丹妮 卫毅梅 彭文博 魏文昌 柏杨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726-732,共7页
选取贵阳市七彩湖作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特点地区黑臭水体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与阐述了七彩湖主要水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典型治理技术以及治理成效。治理前七彩湖存在污水收集能力不足、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底泥淤积严重等问题,水质为... 选取贵阳市七彩湖作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特点地区黑臭水体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与阐述了七彩湖主要水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典型治理技术以及治理成效。治理前七彩湖存在污水收集能力不足、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底泥淤积严重等问题,水质为重度黑臭,贵阳市采取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生态修复、景观打造的治理思路,采用了以箱体内设泥渣砂油(SSgo)固液秒分离技术和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FBBR)工艺为核心的污水处理集成技术、生境营造与生态修复技术及活水循环提质技术开展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控源截污 活水循环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FBBR)工艺 七彩湖
下载PDF
恶臭污染非热氧化治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萍 张琳叶 +1 位作者 魏光涛 李登勇 《当代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174-176,179,共4页
恶臭引起人们不愉快的感受,妨害人们的生产生活,其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详细介绍了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和非热等离子体氧化等新兴非热氧化技术进行恶臭污染治理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恶臭污染非热氧化治理新技术... 恶臭引起人们不愉快的感受,妨害人们的生产生活,其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详细介绍了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和非热等离子体氧化等新兴非热氧化技术进行恶臭污染治理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恶臭污染非热氧化治理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 恶臭污染 治理技术 非热氧化技术
下载PDF
中国植胶区橡胶小蠹虫及其诱捕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祥 郭技星 +4 位作者 殷涛 干威 白春秀 徐凡丁 杨松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49-3054,共6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橡胶植胶区小蠹虫种类多样性、空间生态位、种群发生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我国目前已报道的橡胶小蠹虫有5科51种,其中云南植胶区5科41种,海南3科14属25种。列举了云南和海南植胶区橡胶小蠹虫的种类以及优势种,... 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橡胶植胶区小蠹虫种类多样性、空间生态位、种群发生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我国目前已报道的橡胶小蠹虫有5科51种,其中云南植胶区5科41种,海南3科14属25种。列举了云南和海南植胶区橡胶小蠹虫的种类以及优势种,海南植胶区不同区域小蠹虫的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相似性比例、种间竞争系数等,表明小蠹虫在胶园呈聚集分布,明确小蠹虫种群发生与低温寒害、割面病害、割胶技术、胶园管理、植树品种等因素有关。还综述了小蠹虫寻找橡胶树的致害机制以及信息素诱捕防控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从橡胶树干鉴定出27个挥发物性组分,明确其中4种挥发性物质对橡胶材小蠹和中对长小蠹具有引诱作用。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研究方面,明确中对长小蠹中有78个嗅觉相关基因,包含39个气味受体基因,14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11个化学感觉蛋白基因,8个离子型受体基因和6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找出12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OBPs,明确了其中PparOBP1和PparOBP2开放阅读框的长度、编码氨基酸的信号肽及其与长叶烯、月桂烯、α-蒎烯的结合能力。最后简述了橡胶小蠹虫聚信息素筛选、改良和设计小蠹虫诱捕器、田间施用方法等诱捕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情况,指出了目前我国橡胶小蠹虫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小蠹虫 种类多样性 生态位 气味结合蛋白 诱捕防控
下载PDF
多层楼房式猪舍自动化通风与臭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佘德勇 汪雅 +4 位作者 余道伦 刘瑶 刘琼 左瑞华 吴中红 《猪业科学》 2021年第6期56-59,共4页
楼房式猪舍因其节约土地、方便管理等突出优点,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采用。由于楼房式养殖的饲养密度更大,所以其通风设计与舍外场区环境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大跨度小单元楼房式猪舍,设计了一种通风与臭气净化相结合的新型通风工... 楼房式猪舍因其节约土地、方便管理等突出优点,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采用。由于楼房式养殖的饲养密度更大,所以其通风设计与舍外场区环境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大跨度小单元楼房式猪舍,设计了一种通风与臭气净化相结合的新型通风工艺。夏季采用湿帘-定速风机模式通风降温,保证高效率通风降温;冬季采用檐下通风小窗-吊顶通风窗-变频风机模式,变频风机转速随着氨气浓度上升而相应加大,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确保最大程度减少舍内热量损失。在出风端,增加臭气净化处理工艺,利用添加生物菌剂的水循环过滤墙将猪舍排出的臭气通过水洗过滤,降低排出气体中的臭味物质浓度,改善养殖场区空气环境。整套工艺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对系统的精准控制,同时节能降耗,提高养殖场的总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房式猪舍 纵向通风 智能控制 通风工艺 臭气净化
下载PDF
GC-O吸闻技术应用于饮品异常风味筛查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丽华 孙志伟 王晓宁 《饮料工业》 2019年第4期6-12,共7页
GC-O吸闻技术是将气相色谱(GC)与嗅闻仪相结合对样品中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的一项技术,能从复杂混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活性气味组分的有效方法,该技术是将仪器和人的感官分析相结合来研究样品特征气味组分的强度贡献值。本研究利用GC-O吸闻... GC-O吸闻技术是将气相色谱(GC)与嗅闻仪相结合对样品中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的一项技术,能从复杂混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活性气味组分的有效方法,该技术是将仪器和人的感官分析相结合来研究样品特征气味组分的强度贡献值。本研究利用GC-O吸闻技术,对比分析植物蛋白饮品的包装材质含有的15种添加剂对饮品风味的异常干扰,并筛查定性出饮品中受材质影响的异常气味组分。结果表明: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等四种强气味组分对饮品的风味干扰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O吸闻技术 气味活性组分 包装材质 异常风味 强度 筛查
下载PDF
抗菌防臭凉爽衬衫面料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筛喜 《天津纺织科技》 2021年第1期53-55,共3页
为研究抗菌防臭凉爽衬衫面料的设计与生产,通过市场调研,利用棉、竹浆、汉麻纤维的优点,确定合理的织物组织和织物规格,设计了一款抗菌、防臭、凉爽的棉、竹浆、汉麻混纺经纱与纯汉麻纬纱交织的衬衫面料。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理论分析和... 为研究抗菌防臭凉爽衬衫面料的设计与生产,通过市场调研,利用棉、竹浆、汉麻纤维的优点,确定合理的织物组织和织物规格,设计了一款抗菌、防臭、凉爽的棉、竹浆、汉麻混纺经纱与纯汉麻纬纱交织的衬衫面料。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方法设计络筒、整经、浆纱、织造等工序的工艺参数,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浆纱好轴率达到82%,织机运转效率达到84%,下机一等品率达到78%,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防臭 凉爽 衬衫面料 棉竹汉麻纤维 面料设计 生产工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水产品腥味物质形成机理与脱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董婧琪 王圆圆 +3 位作者 闫保国 闫立君 王鑫 邵娟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9-194,共6页
水产品具有的腥味物质会对其产业化生产引发不利影响,腥臭味问题成为水产品加工与销售的一大限制性因素。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水产品腥味物质的形成机理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脱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类脱腥技术的... 水产品具有的腥味物质会对其产业化生产引发不利影响,腥臭味问题成为水产品加工与销售的一大限制性因素。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水产品腥味物质的形成机理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脱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类脱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今后水产品腥味物质的脱除与生产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腥臭味 腥味物质 形成机理 脱腥技术
下载PDF
牛粪好氧发酵挥发性物质排放特征及恶臭物质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文杰 沈玉君 +5 位作者 孟海波 张曦 赵立欣 丁京涛 周海宾 王黎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2-230,共9页
不同原料好氧发酵产生的臭气物质组分和浓度存在差异。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好氧发酵过程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s)的产排特征及主要致臭物质,开展牛粪好氧发酵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发酵升温期... 不同原料好氧发酵产生的臭气物质组分和浓度存在差异。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好氧发酵过程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s)的产排特征及主要致臭物质,开展牛粪好氧发酵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发酵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及腐熟期等不同发酵阶段的VOCs组分和浓度,硼酸溶液吸收,盐酸滴定法测定NH3,便携式检测器(Tion NH3-H2S 300 G)测定H2S,3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不同发酵阶段臭气浓度。结果表明,牛粪好氧发酵过程中共检出31种VOCs,其中含硫化合物4种,醇类1种,酯类1种,酮类1种,卤代烃4种,苯系物9种,烷烃类8种,烯烃3种;在好氧发酵高温期臭气浓度最高为724(无量纲),VOCs产生与排放主要在高温期。基于恶臭污染排放标准和恶臭物质气味活度值,并结合各物质检出率、GS-MS图谱及相关性分析,发现NH3、H2S、甲硫醚是牛粪好氧发酵过程的主要致臭物质;其次芳香族化合物对臭气浓度贡献也相对较大,应进行重点监测与控制。该研究可为牛粪好氧发酵过程臭气物质减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挥发性物质 主要致臭物质 恶臭控制
下载PDF
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土臭素及2-甲基异冰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海涵 武道吉 +3 位作者 王占金 宋武昌 孙韶华 贾瑞宝 《净水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9-13,24,共6页
概述了饮用水处理中土臭素(GSM)、2-甲基异冰片(MIB)的来源、嗅味特性及应用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必要性,并揭示了其中反应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应用臭氧组合氧化工艺(O3/H2O2、UV/O3、UV/O3/H2O2、臭氧催化氧化)、光催化、超... 概述了饮用水处理中土臭素(GSM)、2-甲基异冰片(MIB)的来源、嗅味特性及应用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必要性,并揭示了其中反应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应用臭氧组合氧化工艺(O3/H2O2、UV/O3、UV/O3/H2O2、臭氧催化氧化)、光催化、超声波来降解GSM和MIB。探讨了试验过程、梳理试验结论,并对部分试验的效果进行对比。各工艺在去除嗅味物质的过程中生成的TPs(苯甲醛类物质),其致嗅特性,毒理特性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高级氧化技术 嗅味物质 土臭素(GSM) 2-甲基异冰片(MIB)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城市污泥堆肥臭气污染源强及治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禧 陈晨 雷蕾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4期189-190,共2页
笔者通过物料平衡法对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气和硫化氢的源强进行了分析,得出某堆肥厂氨气产生速率为14.72kg/h,硫化氢产生速率为0.55kg/h,另外对比了现行臭气治理措施的优缺点,供堆肥企业选择参考。
关键词 好氧堆肥 臭气源强 臭气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