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刑事悬赏制度的完善--从法律经济学的规角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斌彬 余惠林 余绍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6,共6页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和举报人为适应日趋复杂多变的刑事侦查工作和举报风险需要而联合实施的一种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既能促进警民之间的合作,产生合作剩余,又能节约侦查成本、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为提高悬赏的制度收...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和举报人为适应日趋复杂多变的刑事侦查工作和举报风险需要而联合实施的一种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既能促进警民之间的合作,产生合作剩余,又能节约侦查成本、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为提高悬赏的制度收益,降低悬赏的制度成本,国家应在立法上界定悬赏性质,进一步规范悬赏双方、悬赏赏金及举报人权益的保护,从交易性质、交易主体、交易利益和交易安全四个方面完善我国的刑事悬赏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悬赏 合作剩余 制度成本 制度收益
下载PDF
刑事悬赏问题探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栾时春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8-50,共3页
悬赏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是1999年开始的事。我国所以采取悬赏制度有其经济、文化的背景。悬赏存在着争议,但从价值取向考虑,悬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悬赏的法律归属于契约,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实践部门运用悬赏应注意区别举报人... 悬赏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是1999年开始的事。我国所以采取悬赏制度有其经济、文化的背景。悬赏存在着争议,但从价值取向考虑,悬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悬赏的法律归属于契约,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实践部门运用悬赏应注意区别举报人的动机和保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悬赏 举报人 契约 99年 法律 归属 争议 动机 文化 区别
下载PDF
刑事悬赏问题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宁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马加爵案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刑事悬赏问题的关注,我国尚没有关于刑事悬赏的专门法律规定,理论界的探讨也多限于民事悬赏广告,我国刑事悬赏仍然体现了群众路线,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单独法律行为,悬赏人只能是司法机关,而赏金的给付应区别对待。
关键词 刑事悬赏 冲突 法律性质 主体 赏金给付
下载PDF
浅议公民个人悬赏缉凶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德平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我国 ,由公安机关发布悬赏通告已有法可依 ,并且已为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 ,但对于公民个人悬赏缉凶 ,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结合刑事悬赏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对此进行探讨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悬赏制度 ,进而有利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 在我国 ,由公安机关发布悬赏通告已有法可依 ,并且已为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 ,但对于公民个人悬赏缉凶 ,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结合刑事悬赏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对此进行探讨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悬赏制度 ,进而有利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机关 刑事悬赏制度 公民个人悬赏缉凶制度 赏金 公民权利
下载PDF
悬赏在侦查实践中的运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瑞山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4年第5期29-33,共5页
侦查中的悬赏是一种以特定信息交易为单方法律行为 ,它基于侦查机关与案件知情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它具有超越执法资源限制、促进侦查公开、预防犯罪等功能 ,也会因公开案情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如何规范悬赏在侦查实践中的... 侦查中的悬赏是一种以特定信息交易为单方法律行为 ,它基于侦查机关与案件知情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它具有超越执法资源限制、促进侦查公开、预防犯罪等功能 ,也会因公开案情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如何规范悬赏在侦查实践中的适用以及如何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等问题凸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赏 侦查实践 侦查机关 单方法律行为 侦查公开 举报人 案情 信息交易 信息不对称 合法权益
下载PDF
招安“民间刑事悬赏”,整合刑事悬赏制度
6
作者 袁彬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我国,刑事悬赏制度虽然已经有法可依,但存在单一化启动的缺陷,实质上是“依职权式刑事悬赏”;公民个人刊登悬赏通告缉拿凶犯,即“民间刑事悬赏”,是新近出现的现象,它具有双重属性,需要建立合理的配套制度方能发挥其优良的效用。把握... 在我国,刑事悬赏制度虽然已经有法可依,但存在单一化启动的缺陷,实质上是“依职权式刑事悬赏”;公民个人刊登悬赏通告缉拿凶犯,即“民间刑事悬赏”,是新近出现的现象,它具有双重属性,需要建立合理的配套制度方能发挥其优良的效用。把握两者的结合点,融合“民间刑事悬赏”与“依职权式刑事悬赏”,建立具有“依职权”和“依申请”二元启动模式的刑事悬赏制度,应当是我国刑事悬赏制度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悬赏制度 民间刑事悬赏 依职权式刑事悬赏 依申请刑事悬赏
下载PDF
关于我国悬赏通缉的性质和规范的思考
7
作者 吴秋元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悬赏通缉在侦破重特大案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悬赏通缉兼具侦查措施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双重性质,其中侦查行为属于公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属于私法行为,因此,针对悬赏通缉在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应当从公法角度和私法角度共同对其进行... 悬赏通缉在侦破重特大案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悬赏通缉兼具侦查措施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双重性质,其中侦查行为属于公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属于私法行为,因此,针对悬赏通缉在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应当从公法角度和私法角度共同对其进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赏通缉的性质 侦查措施 单方法律行为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悬赏制度的构建
8
作者 虞浔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为了快速侦破案件,向社会不特定人作出的一种以赏金换取侦查线索的法律行为。刑事悬赏的性质:私法上的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构建刑事悬赏制度包括悬赏海报的制作、适用范围、赏金来源、标准、发放原...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为了快速侦破案件,向社会不特定人作出的一种以赏金换取侦查线索的法律行为。刑事悬赏的性质:私法上的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构建刑事悬赏制度包括悬赏海报的制作、适用范围、赏金来源、标准、发放原则、举报人权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悬赏制度 性质 构建
下载PDF
悬赏在侦查实践中的运用
9
作者 王瑞山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61-65,共5页
侦查中的悬赏作为一种信息交换激励方式,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它基于侦查机关与案件知情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它具有超越执法资源限制、促进侦查公开、预防犯罪等功能,但也会因公开案情而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在侦查实践... 侦查中的悬赏作为一种信息交换激励方式,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它基于侦查机关与案件知情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它具有超越执法资源限制、促进侦查公开、预防犯罪等功能,但也会因公开案情而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在侦查实践中,应严格规定刑案中悬赏的适用条件,防止滥用;注重保障提供信息的知情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侦查 悬赏 产生机制 法律性质 功能
下载PDF
关于我国刑事悬赏的法律透析及其制度构建——从马加爵案件谈起 被引量:8
10
作者 虞浔华 《犯罪研究》 2004年第3期27-33,共7页
刑事悬赏作为刑事侦查中行之有效地破案措施,在国内外的侦查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要正确运用这一措施,必须从法律角度对刑事悬赏的概念、性质、理论依据、司法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悬赏制度。
关键词 刑事悬赏制度 刑事侦查 破案措施 中国 构成要件 法律性质 犯罪行为
下载PDF
论刑事悬赏的条件与步骤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兵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44-46,56,共4页
刑事悬赏的条件有案件影响和危害性大、悬赏对象的特征能力为他人所知晓、破案别无他法。实施刑事悬赏的步骤是划定悬赏范围、确定悬赏金额、报经主管机关批准、制作、发布悬赏通告、兑现赏金、撤销悬赏通告。
关键词 刑事悬赏 悬赏通告 主管机关 危害性 案件 破案 撤销
下载PDF
刑事悬赏性质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裕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9-43,共5页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侦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法律行为。从刑事悬赏发布主体属性来分析,刑事悬赏的法律属性应当理解为一种行政行为。这种界定可以有效厘清公安机关与个人发布的悬赏之间的区别,明确刑事悬赏的法律监督机制和确定...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侦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法律行为。从刑事悬赏发布主体属性来分析,刑事悬赏的法律属性应当理解为一种行政行为。这种界定可以有效厘清公安机关与个人发布的悬赏之间的区别,明确刑事悬赏的法律监督机制和确定刑事悬赏的法律救济途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悬赏 法律分析 行政奖励
下载PDF
论刑事悬赏广告的主体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海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8-30,46,共4页
刑事悬赏广告是指司法机关为了惩治犯罪、抓捕罪犯或犯罪嫌疑人,而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布的,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向司法机关提供线索、举报、控告、扭送、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或向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提供其他帮助的人,给予一... 刑事悬赏广告是指司法机关为了惩治犯罪、抓捕罪犯或犯罪嫌疑人,而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布的,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向司法机关提供线索、举报、控告、扭送、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或向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提供其他帮助的人,给予一定的报酬或待遇的悬赏广告。它在性质上属于特殊契约,与民事契约有所不同。刑事悬赏广告有它的特殊主体,悬赏金的来源和标准以及悬赏案件的范围也需要界定。考虑到权利义务乃法学中的核心概念,因而刑事悬赏广告中权利与义务的明确,将对刑事悬赏广告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悬赏 广告 主体
下载PDF
建立和健全我国刑事悬赏制度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虞浔 《时代法学》 2004年第3期74-79,共6页
在国内外的侦查实践中 ,刑事悬赏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刑事侦查中行之有效地破案措施 ,要正确运用刑事悬赏 ,必须从法律角度对刑事悬赏的概念、效力、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而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悬赏制度。
关键词 刑事悬赏 法律分析 健全制度 内容设计
下载PDF
刑事悬赏广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嵩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6-13,24,共9页
我国法律没有关于悬赏广告的明文规定 ,理论界的研究也多针对民商事悬赏广告。我国刑事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应定位为职责性单独行为 ,广告人只能是司法机关 ,悬赏金的支付应区别对待。
关键词 刑事悬赏广告 法律性质 主体 悬赏金给付
原文传递
论刑事悬赏 被引量:4
16
作者 揭萍 《政法学刊》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我国刑事悬赏实践中存在问题,应根据刑事悬赏的性质完善刑事悬赏的相关措施,廓清了人们对刑事悬赏认识上的误 区,为公安机关更好地适用刑事悬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刑事悬赏 通缉 赏金 悬赏主体 刑事侦查工作 法律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