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武职的荫补制度——以防御使、团练使为例
1
作者 任欢欢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7-150,166,共5页
荫补制度是朝廷照顾权贵阶层政治身份而授予其子孙官职的一项制度化的特权恩惠。阶官化以后的防御使、团练使常用以表示官员的迁转,成为身份与地位的标识,适用这一迁转之制的,主要有宗室、宦官、外戚及高级武官等群体。为维护政局稳定,... 荫补制度是朝廷照顾权贵阶层政治身份而授予其子孙官职的一项制度化的特权恩惠。阶官化以后的防御使、团练使常用以表示官员的迁转,成为身份与地位的标识,适用这一迁转之制的,主要有宗室、宦官、外戚及高级武官等群体。为维护政局稳定,保障防御使、团练使的待遇,北宋朝廷对其给予荫补优待。终北宋一朝,无内乱之祸。由此,对于北宋武职的荫补制度,在给予足够重视的同时,也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荫补 防御使 团练使
下载PDF
从贬谪亭记文管窥北宋士大夫的困境心态
2
作者 赵继红 陈子瑄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1-109,共9页
通过对贬谪亭记文创作情况及士大夫代表作品的探索,从实际遭遇和文学观念两方面阐释士大夫迁谪与亭记文创作的关联,以阐述贬谪亭记文的创作契机;结合北宋士风及彼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分析贬谪亭记文中所展现的“兼济”“适意”两种士大夫... 通过对贬谪亭记文创作情况及士大夫代表作品的探索,从实际遭遇和文学观念两方面阐释士大夫迁谪与亭记文创作的关联,以阐述贬谪亭记文的创作契机;结合北宋士风及彼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分析贬谪亭记文中所展现的“兼济”“适意”两种士大夫困境心态;进一步从儒释道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亭记文中所展现的贬谪士大夫对道、理想及人生的重新审视,认为贬谪亭记作为其困境下的作品,更能体现士大夫文化心境的真实、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亭记文 士大夫 贬谪 心境
下载PDF
北宋“康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印”新识
3
作者 刘铮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康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印”为一方北宋官印,因纪年明确、品级较高、铸刻精美而备受学界关注。然而,此印面的首字“■”释读有误,应厘定为“奉”,而不是“康”,印文当通读为“奉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印”。该印不仅是现存惟一的宋代“节度观... “康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印”为一方北宋官印,因纪年明确、品级较高、铸刻精美而备受学界关注。然而,此印面的首字“■”释读有误,应厘定为“奉”,而不是“康”,印文当通读为“奉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印”。该印不仅是现存惟一的宋代“节度观察留后”所用官印,而且是目前仅见的两方宋代鎏金官印实物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官印 康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印 奉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印
下载PDF
北宋前中期士人谏议心态演变与贬谪文学书写——以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中心
4
作者 张贵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时俗、砥砺名节、不以贬谪为意的谏议心态。在分析谏官制度、谏议心态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文章以北宋前期的王禹偁、田锡,中期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舜钦等曾任谏官或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个案,进一步考察了谏议心态变化对士人贬谪心态、贬谪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北宋前中期士人的贬谪心态、贬谪文学观念、创作等呈现出的新特征,以及其与谏议心态演变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中期 谏官制度 谏议心态 贬谪期 文学
下载PDF
北宋前期功臣号的发展
5
作者 张佳馨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1期79-82,90,共5页
功臣封号,史料中多称功臣号。唐代开始授予有功之臣封号,五代、宋、辽因之。北宋,功臣号成为一项制度,内容固定,臣子拜相即赐功臣号。因空名眩实,至宋神宗元丰时,功臣号被罢去。颁赐功臣号可激励臣子维护王朝统治。
关键词 北宋 功臣号 拜相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董和泉 邓文华 +7 位作者 许华勇 张列琤 朱煜 杨亮 黄伟 王建 尹京苑 郭景康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区分宋代汝瓷和民窑钧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钧瓷的配方设计,判断实际生产中的钧瓷配方是否能产生分相。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古陶瓷 宋代汝瓷 民窑钧瓷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南宋官窑出土瓷片分类 被引量:2
7
作者 付略 周少华 +1 位作者 彭勃 梁宝鎏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83-1186,共4页
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算法用于杭州南宋官窑2窑址出土瓷片的分类研究中,根据瓷片胎和釉的主要、次要和痕量元素组成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用留一法检验其分类效果,并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 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算法用于杭州南宋官窑2窑址出土瓷片的分类研究中,根据瓷片胎和釉的主要、次要和痕量元素组成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用留一法检验其分类效果,并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和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VM算法和LS-SVM算法比SOM算法更适合于处理"小样本"问题;一般情况下,SVM的分类效果比LS-SVM的分类效果好,但是LS-SVM具有更快的求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南宋官窑 古陶瓷 支持向量机 自组织特征映射
下载PDF
冯京“由商而士”问题探讨——北宋时期社会流动的一个实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邦炜 吴菁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7,共10页
北宋中期官至执政大臣的冯京,其先人既非高官显宦,也非富商豪贾,只是家境较殷实,因进纳而获得低级官员头衔。冯京是否一定出身商人家庭,虽无法确考,但他及其家庭无疑是上升型社会流动的一个实例。冯京实现社会流动,是由于在科举、联姻... 北宋中期官至执政大臣的冯京,其先人既非高官显宦,也非富商豪贾,只是家境较殷实,因进纳而获得低级官员头衔。冯京是否一定出身商人家庭,虽无法确考,但他及其家庭无疑是上升型社会流动的一个实例。冯京实现社会流动,是由于在科举、联姻、仕宦等方面均获得"成功"。冯氏家庭的兴盛时间仅七八十年而已,又一次表明在社会流动增大的北宋时期,很难出现"百年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冯京 由商而士 社会流动
下载PDF
论魏晋至宋律学的兴衰及其社会政治原因 被引量:14
9
作者 叶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4,共9页
中国古代作为官办法律教育机构的律学,存在于魏晋至宋。律学之废,并不是北方民族入主的结果。律学的兴衰,与科举制中明法科的变化以及政府对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变化关系密切。律学从创建到消亡的过程,历经了士大夫“经律双修”的瓦解和... 中国古代作为官办法律教育机构的律学,存在于魏晋至宋。律学之废,并不是北方民族入主的结果。律学的兴衰,与科举制中明法科的变化以及政府对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变化关系密切。律学从创建到消亡的过程,历经了士大夫“经律双修”的瓦解和重建,也伴随着政府对普通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从唐代的提倡、鼓励政策到宋朝制度上的要求,再到明清成为法律上的规定。独立律学的消亡,并不是“士大夫始鲜知律”的原因,而是在重经义、重儒学的大背景下,政府要求普通文官具备法律基本素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律学 法律教育 法律素养 科举制度 文官
下载PDF
北宋中期宣抚使角色的转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圣铎 郑丽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北宋前期,宣抚使沿袭唐代旧制,为中央临时派遣到地方主持赈灾、安抚民众的朝廷使臣,在任务完成后即回京复命,设置较为少见。而在北宋中期以后,为应付与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长期而激烈的战争及平定内部叛乱等需求,宣抚使的角色发生了... 北宋前期,宣抚使沿袭唐代旧制,为中央临时派遣到地方主持赈灾、安抚民众的朝廷使臣,在任务完成后即回京复命,设置较为少见。而在北宋中期以后,为应付与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长期而激烈的战争及平定内部叛乱等需求,宣抚使的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由安抚百姓的临时朝廷遣使演变为指挥地方多个路分军事作战的军政长官。随着职能的增重,担任这一职位的官员资历也日益升高,多为朝廷副宰相、枢密副使等军政大员,其设置更趋频繁,地方化趋势日益明显。同时,这一转变也促进了宋朝前线军政权力集中,有利于作战指挥,对于平定地方叛乱,维护宋朝国防安全和国家统治的稳定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宣抚使 军政长官 地方化
下载PDF
王安石“青苗法”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兆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96,F0003,共3页
王安石的青苗法,在制度设计上解决了两种生产要素—农民、土地在青黄不接时面临的功能难于有效发挥的问题,较大提升了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青苗法具备了银行借贷的雏形和财政的功能,有效替代了北宋之前的常平仓、惠民仓的功用,兼... 王安石的青苗法,在制度设计上解决了两种生产要素—农民、土地在青黄不接时面临的功能难于有效发挥的问题,较大提升了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青苗法具备了银行借贷的雏形和财政的功能,有效替代了北宋之前的常平仓、惠民仓的功用,兼具了两者的优点,起到了富国、抑制兼并、辅助农耕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青苗法” 经济学分析 抑制兼并 冗官积弊
下载PDF
北宋的官立地方学校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9,共5页
官方设立的地方学校与普通私塾性质的学校不同,官立学校的创办目的在于直接培养出合格的政府官员,而一般私塾旨在教化民风,学生必须通过科举,才能步入仕途。因此,官立地方学校制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随着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 官方设立的地方学校与普通私塾性质的学校不同,官立学校的创办目的在于直接培养出合格的政府官员,而一般私塾旨在教化民风,学生必须通过科举,才能步入仕途。因此,官立地方学校制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随着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科举制的发展,到了中央集权制社会的中后期,已经走向了没落。以往研究北宋学校,偏重于对中央太学、三舍法以及学校与科举的关系等诸方面,而对地方学校的建立发展、经济来源等问题涉及较少。研究北宋政府设立地方学校的全貌对宋代教育理论研究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官立地方学校 资金来源 办学情况
下载PDF
问题与应对:北宋临时遣使巡察地方论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171,共7页
北宋时期,皇帝临时派遣使臣巡察地方是逐渐完备的官僚政治体制的应急措施,往往运用于地方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或地方官忿争等突发事件之时。从宋太宗到宋神宗时期,皇帝派遣的巡察官员出现由宽泛向专业化变化的趋势,即皇帝逐渐倾向于选择... 北宋时期,皇帝临时派遣使臣巡察地方是逐渐完备的官僚政治体制的应急措施,往往运用于地方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或地方官忿争等突发事件之时。从宋太宗到宋神宗时期,皇帝派遣的巡察官员出现由宽泛向专业化变化的趋势,即皇帝逐渐倾向于选择与应对地方突发事件相关的中央机构官员。这些官员到达地方后,着意解决赈恤百姓、清理狱讼、按察地方官、导扬壅遏等具体问题。尽管被遣官员是秉承皇帝旨意巡察地方,但其权力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惠及百姓之事可“便宜从事”,若关涉监察地方官的重要事务,则只有举奏权,不可擅自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临时遣使 专业官员 职能 权力
下载PDF
《宋史·循吏传》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燕永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3,共6页
《宋史·循吏传》所载十二位北宋循吏,有的出现于北宋初期,有的则出现于考课制度完备、甚至崇尚功利的北宋中后期。他们一般久居地方,敢作敢为,课绩优异,深得民众爱戴。不过,《循吏传》的代表性颇有不足。一是元史官对北宋原有循吏... 《宋史·循吏传》所载十二位北宋循吏,有的出现于北宋初期,有的则出现于考课制度完备、甚至崇尚功利的北宋中后期。他们一般久居地方,敢作敢为,课绩优异,深得民众爱戴。不过,《循吏传》的代表性颇有不足。一是元史官对北宋原有循吏有所调整;二是在"崇道德、黜功利"原则指导下,一些循吏及其事迹出现残佚甚至偏颇的现象;三是受选录标准及范围等因素制约,一些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员始终未能成为宋元史官认定的循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宋史·循吏传》 循吏 政绩
下载PDF
北宋前期文官的官、职、差遣之名实转换举隅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共11页
官、职与差遣分离是北宋前期官制特征之一,但同时在部分官、职与差遣之名实间却又存在可以互相转换的现象。以中书舍人、台谏官以及翰林侍读(侍讲)学士、知制诰、枢密直学士等为例,对北宋前期文官之部分官、职、差遣间存在的这一相互转... 官、职与差遣分离是北宋前期官制特征之一,但同时在部分官、职与差遣之名实间却又存在可以互相转换的现象。以中书舍人、台谏官以及翰林侍读(侍讲)学士、知制诰、枢密直学士等为例,对北宋前期文官之部分官、职、差遣间存在的这一相互转换情况,据有关史料例举而探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期 文官 官职差遣 转换
下载PDF
北宋官员的奖惩与治水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俊飞 《中国水利》 2012年第13期56-58,共3页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相比前朝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养活了过亿人口。这与作为农业经济基础的工程——水利是密不可分的。为促进水利工程的兴建和荒田的开垦,政府下诏对在这方面有功劳的官员进行奖赏。在此政策之下,官员...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相比前朝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养活了过亿人口。这与作为农业经济基础的工程——水利是密不可分的。为促进水利工程的兴建和荒田的开垦,政府下诏对在这方面有功劳的官员进行奖赏。在此政策之下,官员积极参与水利活动,采取积极态度和有力措施,从而取得了突出成绩。北宋政府言之有信,对卓有成绩的官员给予了不同形式的奖赏;反之,对治水不力的官员则予以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官员 奖励 惩罚 治水
下载PDF
试论两宋进士前三名遴选中的异常现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寄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1-45,共5页
在两宋对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遴选过程中 ,其他诸多因素也掺杂渗透进来 ,造成了 12种异常现象 ,彼此间还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糅合状态与互动关系。这些既从最高层面上体现出个别做法的可取性 ,更在终极范围内暴露出科举取... 在两宋对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遴选过程中 ,其他诸多因素也掺杂渗透进来 ,造成了 12种异常现象 ,彼此间还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糅合状态与互动关系。这些既从最高层面上体现出个别做法的可取性 ,更在终极范围内暴露出科举取士的严重弊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 进士前三名 遴选 科举制度
下载PDF
北宋后期状元释褐职任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5-69,共5页
沿袭仁宗朝后期的格局,英、神、哲3朝大部分状元的释褐职任为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事,而谅闇期间的状元,依惯例以初等幕职官释褐。徽宗朝状元的释褐职任,其寄禄官在前3朝的基础上又降一格,但其执事官几乎全是秘书省校书郎、正字等京... 沿袭仁宗朝后期的格局,英、神、哲3朝大部分状元的释褐职任为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事,而谅闇期间的状元,依惯例以初等幕职官释褐。徽宗朝状元的释褐职任,其寄禄官在前3朝的基础上又降一格,但其执事官几乎全是秘书省校书郎、正字等京官,不再安排到州郡历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状元 释褐职任 签判 校书郎
下载PDF
论北宋党争对士人词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0-54,共5页
北宋党争在士人词中的表现没有诗、文那么明显,但也是审视北宋词文学发展、士人词风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因素。北宋党争大致分为三个演进阶段。仁宗朝党争初起,士大夫的染指使词摆脱了晚唐以来的艳情遗风,士人词走向抒写个人性情的... 北宋党争在士人词中的表现没有诗、文那么明显,但也是审视北宋词文学发展、士人词风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因素。北宋党争大致分为三个演进阶段。仁宗朝党争初起,士大夫的染指使词摆脱了晚唐以来的艳情遗风,士人词走向抒写个人性情的雅化道路;神宗朝新旧两党围绕变法的党争愈发激烈,苏轼词记录个人心路历程,有诗化的自传倾向,开士大夫词的新风;哲宗朝党争激化,卷入政治漩涡的士人在党争、文祸的双重压力面前,常借词之深幽隐约抒发颇具个性的士人胸怀。党争促使士人词风实现了抒写个人性情的重要变化,也促使士大夫词最终走向"自是一家"的正统文学殿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党争 士人词 发展线索
下载PDF
北宋在河湟地区的官营榷场贸易及土地买卖政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文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北宋设立榷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官府的专卖与专买,在国防上达到羁縻蕃族的目的。自熙河开边之后,为联合河湟蕃族制夏和助边的需要,北宋在河湟一带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屯、营田,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逐渐作为商品出现在北宋的经济贸易... 北宋设立榷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官府的专卖与专买,在国防上达到羁縻蕃族的目的。自熙河开边之后,为联合河湟蕃族制夏和助边的需要,北宋在河湟一带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屯、营田,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逐渐作为商品出现在北宋的经济贸易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河湟区域 榷场贸易 屯、营田制度 土地买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