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汉三国时期盐业官印辑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宇 《盐业史研究》 2023年第2期3-11,共9页
古玺印是古代昭示信用的凭证,在古代文明史、社会制度史以及古文字学等研究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盐业官印是各朝代盐业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盐业官署机构以及官员的权力象征,在盐业史研究中具有较为重要的资料价值。文章共收... 古玺印是古代昭示信用的凭证,在古代文明史、社会制度史以及古文字学等研究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盐业官印是各朝代盐业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盐业官署机构以及官员的权力象征,在盐业史研究中具有较为重要的资料价值。文章共收集16种秦、汉至三国时期与盐业相关的古官印(含封泥、戳印陶文),加以说明与考释,并结合这些官印材料进一步探讨各朝代相关的食盐生产与盐业制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印 盐业 秦汉三国
下载PDF
三晋官玺中“髳长”小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纪帅 《出土文献》 2023年第2期96-99,47,157,158,共7页
本文依据汉印和张家山汉简中的“髳长”,释三晋官玺中的■字为“髳”,认为■是其异体,在印章中皆为“髳长”二字合文。玺文的考释也为解决古文字学中的难题■字释读提供了直接字形依据。由此考证“髳长”一官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战... 本文依据汉印和张家山汉简中的“髳长”,释三晋官玺中的■字为“髳”,认为■是其异体,在印章中皆为“髳长”二字合文。玺文的考释也为解决古文字学中的难题■字释读提供了直接字形依据。由此考证“髳长”一官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战国之“髳长”或属县邑,或直属军队,可分为左髳长和右髳长。汉令“髳长”职掌当源自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晋官玺 髳长 汉印 张家山汉简
下载PDF
从猛安、谋克官印看金代的尺度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31-135,共5页
目前学界对于金代度制研究薄弱,尚存诸多问题。以出土发表的36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为研究对象,按照每方印的官品、实测尺寸与官印制度所规定的尺寸进行折算后可知,金代1尺长度约合今42.9—43.3cm,相当于宋代官尺长度的1.3—1.... 目前学界对于金代度制研究薄弱,尚存诸多问题。以出土发表的36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为研究对象,按照每方印的官品、实测尺寸与官印制度所规定的尺寸进行折算后可知,金代1尺长度约合今42.9—43.3cm,相当于宋代官尺长度的1.3—1.4倍,对于元代尺度量值(41.2cm)增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度量衡 猛安官印 谋克官印
下载PDF
魏晋公文理论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侯迎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6-159,共4页
魏晋时期是我国古代公文理论研究逐渐觉醒的时期,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首,掀开了古代公文理论研究的序幕。其后,陆机《文赋》、李充《翰林论》进一步发展,另外王粲、杨修、陈寿等也都有不俗见解,他们共同为南朝公文理论的繁荣做了充... 魏晋时期是我国古代公文理论研究逐渐觉醒的时期,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首,掀开了古代公文理论研究的序幕。其后,陆机《文赋》、李充《翰林论》进一步发展,另外王粲、杨修、陈寿等也都有不俗见解,他们共同为南朝公文理论的繁荣做了充分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公文理论 典论·论文 文赋 翰林论
下载PDF
士族门阀政治与九品中正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叔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士族集团形成于东汉 ,并于东汉后期作为第三种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庶族阶层的代表曹操终其一生对士族豪强实行抑制与打击的政策 ,但迫于形势 ,又不得不同时实行拉拢政策。正是由于曹氏集团对士族集团的拉拢与妥协 ,九品中正制得以... 士族集团形成于东汉 ,并于东汉后期作为第三种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庶族阶层的代表曹操终其一生对士族豪强实行抑制与打击的政策 ,但迫于形势 ,又不得不同时实行拉拢政策。正是由于曹氏集团对士族集团的拉拢与妥协 ,九品中正制得以创设 ,从而 ,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士族门阀制度 九品中正制 士族集团
下载PDF
蒙金战争时期干支纪年官印新考
6
作者 薛磊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0-25,共6页
《金代官印集》中收录了18方干支纪年官印,官印的铸造时间均为蒙金战争时期。学界多认为这些官印为金朝官印。实际上,从纪年、官制、行政区划沿革、蒙金战争的进程等方面来看,上述官印应为蒙古国官印。为确定蒙金战争时期干支纪年官印... 《金代官印集》中收录了18方干支纪年官印,官印的铸造时间均为蒙金战争时期。学界多认为这些官印为金朝官印。实际上,从纪年、官制、行政区划沿革、蒙金战争的进程等方面来看,上述官印应为蒙古国官印。为确定蒙金战争时期干支纪年官印的归属,本文重点考释了4方此类官印。蒙金战争时期的干支纪年官印,反映了这一时期蒙古国制度的混乱以及汉地世侯自治地方的政治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金战争 蒙古国 干支纪年 官印
下载PDF
先秦玺印研究四则
7
作者 汤志彪 《中国文字研究》 2021年第1期51-58,共8页
先秦古玺数量多、意义重大,《古玺汇编》1443中的人名当重新释读作"庋",即《说文》新附的"庪"字;《古玺汇编》1843中的人名当是"图"字;《古玺汇考》第247页人名当是"鸽"字;《陶文图录》7·... 先秦古玺数量多、意义重大,《古玺汇编》1443中的人名当重新释读作"庋",即《说文》新附的"庪"字;《古玺汇编》1843中的人名当是"图"字;《古玺汇考》第247页人名当是"鸽"字;《陶文图录》7·7·3、7·7·4的陶文当是"司苑"职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玺印 人名 姓氏 职官
下载PDF
金代官印背后的金末困局 被引量:2
8
作者 叶帅 《黑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87-188,190,共3页
通过对金代官印材料的梳理可以发现,金末官印呈现数量激增、新设和临时增设的官职增多、颁造机构和规制混乱、质量粗糙等特点。同时,金末东北和华北地区割据自立的政权的官印也大量发现。这些都反映出“贞祐南渡”后,金廷的政治、经济... 通过对金代官印材料的梳理可以发现,金末官印呈现数量激增、新设和临时增设的官职增多、颁造机构和规制混乱、质量粗糙等特点。同时,金末东北和华北地区割据自立的政权的官印也大量发现。这些都反映出“贞祐南渡”后,金廷的政治、经济、军事进入一个完全的困局时期。金国就在这种社会动荡、疆域失控的局面下逐渐走向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官印 贞祐南渡 割据政权 金代官制
下载PDF
渭南市博物馆藏金代“总领军马都提控印”考释
9
作者 姚晓璐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6,共5页
渭南市博物馆收藏一方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金代官印,此方官印除印文外,背面和两侧阴刻铸印机构、铸印时间等款识。此印作为特殊的文献资料,真实记录了金代后期招募义军的历史,同时也侧面反映了金代官制、官印的变迁... 渭南市博物馆收藏一方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金代官印,此方官印除印文外,背面和两侧阴刻铸印机构、铸印时间等款识。此印作为特殊的文献资料,真实记录了金代后期招募义军的历史,同时也侧面反映了金代官制、官印的变迁,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金史》的相关记载,从官职、铸印机构、品阶三个方面对该印进行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领军马都提控印 金代 官职 官印
下载PDF
释“太师国王都行省之印”
10
作者 马顺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5,160,共5页
故宫博物院藏"太师国王都行省之印"是大蒙古国初期成吉思汗赐给大将木华黎的官印,为木华黎受命主政中原汉地时(1217-1223)专用。"太师国王都行省"官号甚为罕见,该印内涵丰富,既有金朝旧制的影响,又体现了大蒙古国... 故宫博物院藏"太师国王都行省之印"是大蒙古国初期成吉思汗赐给大将木华黎的官印,为木华黎受命主政中原汉地时(1217-1223)专用。"太师国王都行省"官号甚为罕见,该印内涵丰富,既有金朝旧制的影响,又体现了大蒙古国官印制度产生、发展的脉络,是金元之际典章文物传承的典型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大蒙古国 木华黎 宫印
原文传递
金代招抚副使之印相关问题考释
11
作者 邱靖嘉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07,共7页
目前,已发现的金代“招抚副使之印”至少有八方,经对比分析可知,其印文篆刻明显体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原因当是由于金末各地行省颁造官印规制标准的不统一所致。将这些官印实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可以对金末招抚司的设置情况有更深... 目前,已发现的金代“招抚副使之印”至少有八方,经对比分析可知,其印文篆刻明显体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原因当是由于金末各地行省颁造官印规制标准的不统一所致。将这些官印实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可以对金末招抚司的设置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一研究案例对金代官印中某些同职官印或同类型印的集中比较研究有所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印 金代 招抚副使之印 招抚司
原文传递
赵賹(句夫)玺小考
12
作者 吴毅强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0,84,共4页
赵賹(句夫)玺并非诸家认为的赵太后玺,所谓的"太后"应是""字,为氏"赵"名"賹(句夫)"的三晋私玺。
关键词 賹(句夫) 三晋玺印
原文传递
东汉魏晋官印中的“率善”号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文学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90,125,共10页
官印和文献中的"率善"号至晚出现于东汉中期,主要用于封授氐、羌、匈奴等久居或入居内郡,规模较小的民族部落,加诸中郎将、都尉、仟佰长、邑长、小长等中低层次官称,内涵以守法安民为主。魏晋时期,"率善"号职官取... 官印和文献中的"率善"号至晚出现于东汉中期,主要用于封授氐、羌、匈奴等久居或入居内郡,规模较小的民族部落,加诸中郎将、都尉、仟佰长、邑长、小长等中低层次官称,内涵以守法安民为主。魏晋时期,"率善"号职官取代了东汉时期多样化的官号,表明魏晋官号统一化和制度简化的趋势。这一趋势伴随着官号意义的整合,带来"率善"号意义的扩展。同时,这种制度的变迁、官号的选择和官号意义的部分扩展又暗合了东汉魏晋民族迁徙融合、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魏晋 官印 率善号
原文传递
南京市石子岗东晋墓的发掘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志高 张九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40,共6页
Two brick-chambered tombs were excavated at Shizigang south of Nanjing City proper in April 1994. They are close in location, identical in direction and similar in size and shape, either having a dome-covered chamber ... Two brick-chambered tombs were excavated at Shizigang south of Nanjing City proper in April 1994. They are close in location, identical in direction and similar in size and shape, either having a dome-covered chamber with a short corridor and a 凸 -shaped plan. So they must belong to the same family cemetery. The unearthed pottery, porcelain, bronze, iron and talcum objects number more than 40 pieces, of which the most valuable is a bronze seal with the six sides bearing legends. Judging from the tomb shape and grave goods, the tombs should be dated to the early Eastern Jin period, and the tomb-owner of M1 is Sun Shi, or Sun Gongyuan by another name. The excavation provided material data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ing the Eastern Jin tomb shape and burial custom in the Nanjing area, as well as the casting technology and using institution of the then seals with legends on the six s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石子岗 东晋墓 发掘工作 东晋早期 六面铜印
原文传递
宋代官印制度略论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广庆 《中原文物》 2000年第5期52-58,62,共8页
中国古代官印制度发展到宋代,已十分成熟和完备。国家设置了专门的铸印机构──少府监和文思院,并且制定了诸如牌印制度、知印制度等严密的管理措施,在官印的形制上,背款的出现和叠篆的使用,为以后金元各代所沿袭,影响深远。
关键词 宋代官印 分期 形制 管理制度
原文传递
“匀蜀金”玺印考
16
作者 尉侯凯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0,共4页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古玺印选》著录一枚"匀蜀金"玺印,其"匀蜀金"之"匀"应读为"钧","钧蜀金"指三十斤蜀地生产的铜、银等金属块。由于该玺印的印纽为銎形,表明它是一枚烙印,其用途...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古玺印选》著录一枚"匀蜀金"玺印,其"匀蜀金"之"匀"应读为"钧","钧蜀金"指三十斤蜀地生产的铜、银等金属块。由于该玺印的印纽为銎形,表明它是一枚烙印,其用途当是在蜀地生产的三十斤金属块或封缄上戳打印记。至于该玺印的国别,因为其文字具有比较明显的晋系特点,所以它应系战国时期的三晋而非燕国玺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蜀金 晋系 玺印 战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