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in Soil-Water Systems 被引量:2
1
作者 ZHENGXilai WANGBingchen +1 位作者 LIYuying XIAWenx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25-828,共4页
On the basis of site investigation and sample collec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in the soil-water-crop system in the Shenyang-Fushun sewage irrigation area, the physical-chemical-biolog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unsa... On the basis of site investigation and sample collec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in the soil-water-crop system in the Shenyang-Fushun sewage irrigation area, the physical-chemical-biolog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unsaturated zone i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residual and aqueous oils is determined through biodegradation tests. The studies show that dominant microorganisms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soils after long-term sewage irrigation. The microorganisms mainly include bacteria, and a few of fungus and actinomycetes. After a 110-days' biodegradation test,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residual oil is 9.74%-10.63%, while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aqueous oil reaches 62.43%.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low-carbon aqueous oi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carbon residual oil. In addition, although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in soils is suitable to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the half-lives of aqueous oil, No. 20 heavy diesel and residual oil in the surface soils (L2-1, S1-1 and X1-1) are 1732 h, 3465 h and 17325 h,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inant microorganisms soil residual oil aqueous oil biodegradation rate
下载PDF
预氧化联合激活剂促进微生物长效降解土壤中烷烃的研究
2
作者 徐金兰 许开慧 +5 位作者 曹泽壮 代佳楠 李峰森 白文广 荣悦彤 薛淑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1572,共12页
微生物降解是一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中烷烃的技术,但该技术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修复效率较低。为找到一种使土壤微生物能够长期有效降解烷烃的方法,进行了预氧化联合微生物激活剂降解土壤中烷烃的研究,其中利用芬顿反应进行预氧化,微生物... 微生物降解是一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中烷烃的技术,但该技术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修复效率较低。为找到一种使土壤微生物能够长期有效降解烷烃的方法,进行了预氧化联合微生物激活剂降解土壤中烷烃的研究,其中利用芬顿反应进行预氧化,微生物激活剂由葡萄糖和乙酸共同组成。通过激活组(预氧化结合激活剂)、非激活组Ⅰ(仅添加激活剂,不进行预氧化)、非激活组Ⅱ(仅进行预氧化,不添加激活剂)和空白组4种不同处理方法,探究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呼吸活性、种群变化对烷烃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激活组中烷烃半衰期只需64 d,比非激活组Ⅱ缩短了333 d,其烷烃降解率长期维持较高值,其中0~20 d、20~40 d和40~60 d的降解率分别为14.23%、17.93%和15.73%,且每20 d的烷烃降解量均维持在1500 mg/kg以上。然而其他3组的烷烃降解率随着时间推移而显著降低,40~60 d时烷烃降解率最高仅有5.50%。预氧化后土壤中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的荧光标准积分体积分别是土壤氧化前的2.80倍和3.82倍,预氧化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快速增长。在添加乙酸和葡萄糖后土壤微生物被激活,激活剂的利用率分别达到88.06%和91.38%,其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以每kg土壤中微生物产生CO_(2)的物质的量计,下同)维持在5.00 mol/kg以上,而非激活组的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在40~60 d时最高只达到2.12 mol/kg。此外,激活组的石油降解菌数量(以每g土壤中含有的石油降解菌数量计)在后期超过了9.00 lg(CFU/g),形成了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微杆菌属、链霉菌属和水杆菌属5种优势菌属,而非激活组最多只形成了3种优势菌属。研究显示,微生物长效降解土壤中的烷烃主要由其呼吸活性、石油降解菌数量、优势菌属数和营养利用率驱动。研究结果为解决土壤石油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烷烃 长效生物降解 呼吸活性 优势细菌属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53
3
作者 姚德明 许华夏 +4 位作者 张海荣 郭书海 马学军 张春桂 曲向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The analysis on microbiological ecology for four types of oil contaminates soils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 utilizing the oil as carbon sources increase,wheras the fugi become less .Zooloea and Bacillu are the dominant ... The analysis on microbiological ecology for four types of oil contaminates soils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 utilizing the oil as carbon sources increase,wheras the fugi become less .Zooloea and Bacillu are the dominant bacteria ; Mocor and Cunninghamella ,and Fursarium are the dominant fungi streptomyces take the superiority among the actinomyces.The anaiysis on esterase activity showed that the microbes above mentioned have abilies of degrading esters. The biodeg radationrates are 55.45%,56.74%,38.37% and 45.19%respectively,after 53 days,the biodegradation rate can be increased by 12.6% when the dominant microbes are ad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优势微生物 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中苯酚降解菌ad049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婷 谷洁 +4 位作者 甄丽莎 杨玖 史龙翔 王小娟 高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0-1148,共9页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陕北靖边油田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苯酚高效降解菌(ad049),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红球菌(Rhodococcus)。采用摇瓶振荡培养方法,研究了接种量、pH值、...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陕北靖边油田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苯酚高效降解菌(ad049),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红球菌(Rhodococcus)。采用摇瓶振荡培养方法,研究了接种量、pH值、温度和底物浓度对ad049生长量和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同时对该菌株脱氢酶和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d049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苯酚浓度1000 mg/L,温度35℃,pH值8,接种量5%的培养条件下,反应24 h后,苯酚降解率达99%以上,且整个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_0=41.51,相关系数R^2=0.96。通过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活性的测定,推测出该菌株降解苯酚的途径可能是以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为主要途径进行邻位开环,辅以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进行间位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苯酚 生物降解 红球菌
下载PDF
芦苇根系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纵向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蓓 张旭 +1 位作者 李广贺 钟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81-1287,共7页
对大庆油田受到落地原油污染的土壤剖面进行取样测定,研究了芦苇根系对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纵向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根系的存在能够促进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降解转化和向下迁移,导致土壤中的含油量纵向分布特征有... 对大庆油田受到落地原油污染的土壤剖面进行取样测定,研究了芦苇根系对石油类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纵向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根系的存在能够促进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降解转化和向下迁移,导致土壤中的含油量纵向分布特征有别于无植物土壤:10cm深度处的有植物土壤含油量显著低于无植物土壤,而70cm深度上则相反.芦苇根系对烷烃组分迁移降解的促进作用最大,其中对碳原子数为23~27的正构烷烃的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芦苇根系 微生物降解 迁移转化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地表土壤的微生物降解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晓艳 史鹏飞 孙德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64-67,共4页
在石油的生产和储运等过程中会造成土壤被石油污染的问题,进而引起生态环境损害.本文利用热蒸发烃分析仪(GHM)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了油污土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井附近的油污土壤中存在着嗜油微生物,它... 在石油的生产和储运等过程中会造成土壤被石油污染的问题,进而引起生态环境损害.本文利用热蒸发烃分析仪(GHM)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行了油污土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井附近的油污土壤中存在着嗜油微生物,它们对落地石油具有较明显的降解作用;抽油生产史长的油井周围土壤中存在自然驯化出的更多嗜油微生物,其近井土壤中污油的降解速度快;随着微生物降解作用的不断进行,样品中污油的相对降解速度逐渐加快,相对降解率逐渐增加,污油样品中气态组分含量随降解时间延长而增加.实验证明,微生物对污油确实存在较强的选择性降解消耗作用,可以减轻石油生产对土壤的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土壤 污染物 生物降解 实验分析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中喹啉降解菌Q5的筛选及其喹啉降解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房苗苗 张秀霞 +1 位作者 王欣 赵朝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116,共6页
喹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到1株喹啉高效降解菌Q5,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在好氧条件下,对菌株Q5进行喹啉生物降解实验,以确定最佳降解条件。结果... 喹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到1株喹啉高效降解菌Q5,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在好氧条件下,对菌株Q5进行喹啉生物降解实验,以确定最佳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在30℃、碱性环境、接种量10%(体积分数)、转速160r/min和适当底物浓度下,菌株Q5有较高的喹啉降解率;不同的碳氮源对菌株Q5的喹啉降解效果有不同的影响,添加无机氮源有助于提高Q5的喹啉降解率。在生物修复被喹啉及其衍生物污染的水体及土壤的过程中,菌株Q5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喹啉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利用本源微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含油土壤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易绍金 马文臣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6-328,共3页
利用本源微生物对受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生物修复的室内试验。研究表明,在添加双氧水电子受体和适量的营养盐后,75天内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可达到62.5%;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烃的生物降解,在添加0.05%(w)的吐温-40后,75... 利用本源微生物对受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生物修复的室内试验。研究表明,在添加双氧水电子受体和适量的营养盐后,75天内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可达到62.5%;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烃的生物降解,在添加0.05%(w)的吐温-40后,75天内土壤中的石油烃去除率可由62.5%提高到了88.6%。试验证明对含油土壤进行生物修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土壤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本源微生物
下载PDF
重质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8
9
作者 魏小芳 张忠智 +1 位作者 罗一菁 郭绍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7期7-9,共3页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物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难降解的重质石油烃尤其是芳烃的生物降解基因和机理的研究。微观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石油烃生物降解的机理、宏观上应用先进的仪器研...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物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难降解的重质石油烃尤其是芳烃的生物降解基因和机理的研究。微观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石油烃生物降解的机理、宏观上应用先进的仪器研究石油烃的降解和物理参数相关性的规律,筛选优势降解菌或菌群培育高效基因工程菌,通过对降解石油中重质组分的菌群进行群落分析和同生菌群的强化研究,认为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和从分子水平重建石油降解微生物区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重质油降解 分子生物技术
下载PDF
PD-1菌株的原油降解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东凯 马学良 +2 位作者 刘志刚 刘冬梅 杨翔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4期357-360,共4页
应用微生物法,对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隔油池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发黑土壤试样进行了筛选处理,培养出了PD-1菌株,并考察了其对大庆原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PD-1活细胞对质量浓度为2.0g/L的原油显示出了较强的降解能力,随... 应用微生物法,对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隔油池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发黑土壤试样进行了筛选处理,培养出了PD-1菌株,并考察了其对大庆原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PD-1活细胞对质量浓度为2.0g/L的原油显示出了较强的降解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OD610(培养液光密度值)先增大后减小,卵(原油降解率)逐渐增大并趋于平缓,OD610值在培养第6天达到最大值8.383,η在第9天接近40.1%;PD-1休止细胞提高了原油降解酶的浓度,并减小了原油代谢产物对降解酶的抑制作用,从而具有更高效的原油降解能力,正交实验中的η高达95.5%。结合生产实际,最终选择的PD-1休止细胞降解原油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4h,培养基中的原油质量浓度为4.0g/L,OD610为50,反应温度为20~30℃。PD-1菌株能在常温下及较短时间内高效地降解原油,推广应用的潜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微生物 生物降解 土壤生物修复 活细胞 休止细胞
下载PDF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9
11
作者 常慧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5-56,共2页
从中原油田污染土壤中通过实验室驯化培养分离到一组能以中原原油为碳源的快速生长的石油烃降解菌。用该组降解菌接种原油污染土壤,研究其原位生物联合修复实验,接种降解菌的各区分别种植大豆、施有机肥料、施有机肥料和锯末,与空白试... 从中原油田污染土壤中通过实验室驯化培养分离到一组能以中原原油为碳源的快速生长的石油烃降解菌。用该组降解菌接种原油污染土壤,研究其原位生物联合修复实验,接种降解菌的各区分别种植大豆、施有机肥料、施有机肥料和锯末,与空白试样作对比。经过120d的联合修复,各区石油降解菌的总数(lgcfu/g)由接种时的5.25分别变为7.79、4.96、5.15、4.67。石油烃降解率分别达到89.4%、72.5%、76.7%、49.2%。表明分离的该组石油烃降解菌是一组高效降解菌且其与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能显著提高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土壤 石油烃降解菌 生物修复
下载PDF
油污土壤修复过程水溶性有机物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莉丽 吴蔓莉 +2 位作者 丁艺 宁倩 段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0,共4页
利用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2株石油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结芽孢杆菌)修复油污土壤,采用紫外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对油污土壤修复过程中的水溶性有机物(DOM)变化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紫外光谱分析中接种外源微生物前后油... 利用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2株石油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结芽孢杆菌)修复油污土壤,采用紫外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对油污土壤修复过程中的水溶性有机物(DOM)变化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紫外光谱分析中接种外源微生物前后油污土壤DOM的SUVA254值和ABS285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DOM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含有的芳香族和不饱和共轭双键结构减少,其芳构化程度降低;2)随着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进行,与未接种石油降解菌的土壤相比,投加降解菌的油污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芳香族类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紫外区类富里酸呈增加趋势。荧光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减小石油污染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的芳构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降解 水溶性有机物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譞 《山西化工》 2023年第3期226-227,232,共3页
我国油气田的开发、开采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对油田及其产业链周边土壤造成污染,石油污染土壤会对其中种植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对其修复已然成为社会的积极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也在... 我国油气田的开发、开采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对油田及其产业链周边土壤造成污染,石油污染土壤会对其中种植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对其修复已然成为社会的积极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也在不断探索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基于此,简要概述了石油污染土壤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对多种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土壤替换、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就现有多种土壤修复技术进行探讨与展望,希望对今后该领域技术研发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污染土壤 物理修复 化学修复 生物降解
下载PDF
生物通风堆肥法修复原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毛丽华 刘菲 +1 位作者 马振民 何江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3-1272,共10页
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生物通风堆肥方法修复吉林油田原油污染土壤的效果,探讨了石油污染物去除的途径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向原油污染的土壤中添加生物有机肥接种、采用生物通风堆肥法进行修复,效果较好.当原油污染土壤的含油量为7.00... 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生物通风堆肥方法修复吉林油田原油污染土壤的效果,探讨了石油污染物去除的途径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向原油污染的土壤中添加生物有机肥接种、采用生物通风堆肥法进行修复,效果较好.当原油污染土壤的含油量为7.00×104mg.kg-1时,经过40d处理,原油的去除率达45%以上,最大生物降解速率常数达到了0.0333d-1,半衰期仅为20.82d.生物降解是污染物去除的主要途径,挥发去除的油低于土壤初始含油量的0.1%.在油污土∶生物有机肥(干重)以8∶2、7∶3和5∶5三个不同比例混合的实验中,以7∶3比例混合时污染物的去除最彻底,完全生物降解率占总去除率的比例约为17%.原油组分含量的变化证实了原油生物降解的发生.原油的生物降解去除率与生物降解产生的CO2存在线性关系.污染物生物降解的速率和程度与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通风 堆肥 原油污染土壤 生物降解 修复
原文传递
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秀霞 滕芝 吴佳东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73-1577,共5页
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考察菌株的降解性能及降解机理,进行花盆模拟高效外源菌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实验,在降解后期添加激活剂H2O2以及木屑来试图改善微生物的修复环境,减缓微生物的衰亡,并考察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菌株L-1的降解效果较好... 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考察菌株的降解性能及降解机理,进行花盆模拟高效外源菌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实验,在降解后期添加激活剂H2O2以及木屑来试图改善微生物的修复环境,减缓微生物的衰亡,并考察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菌株L-1的降解效果较好,其对pH和温度有较大范围的适应性,能分泌较多的表面活性物质,细胞疏水性较强。将其应用于土壤修复中,经过50 d的修复,石油残留率达到50.6%左右,生物强化比自然修复残留率降低了8%左右。在第45天添加激活剂能有效改善修复效果,70 d时添加外源菌的土样最小石油残留率达到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外源微生物 激活剂 石油降解率
原文传递
微生物处理含油污泥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岱鸿 慕立俊 +1 位作者 李斌 谢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1,共3页
污泥含油量和微生物接种量是影响微生物去除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效果、时间和成本的主要因素。以安塞油田地面污泥为样本,在确定污泥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给出了不同污泥含油量和不同微生物接种量对降解速率影响的关系曲线,根... 污泥含油量和微生物接种量是影响微生物去除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效果、时间和成本的主要因素。以安塞油田地面污泥为样本,在确定污泥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给出了不同污泥含油量和不同微生物接种量对降解速率影响的关系曲线,根据试验结论,综合考虑处理周期和成本,确定待处理污泥的含油量上限为8%,最佳微生物接种量为6%。按此条件进行现场施工,经过100 d的降解,污泥含油量降至1%以下,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降解 含油污泥
原文传递
菌源对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伍凤姬 张梦露 +3 位作者 郭楚玲 廖长君 陈梅芹 党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511-3518,共8页
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对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有效去除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以石油污染土壤和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为菌源,分离出芘降解菌和混合PAHs(菲、荧蒽和芘)降解菌共14株并对其降解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菌株... 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对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有效去除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以石油污染土壤和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为菌源,分离出芘降解菌和混合PAHs(菲、荧蒽和芘)降解菌共14株并对其降解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菌株分别属于9个菌属,其中2种菌源共有的菌属为Mycobacterium sp.、Ralstonia sp.和Shinella sp.。芘和PAHs的高效降解菌(CP16和CM32)均属于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来源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菌株CP16对芘(50mg/L)的7 d降解率为74.99%,CM32对PAHs(菲50 mg/L、荧蒽和芘各10 mg/L)的7 d降解率为100%。因此,以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为菌源更有利于获得高效的多环芳烃降解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源 多环芳烃 焦化废水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