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Law of Oil Relative Permeability on Water Cut 被引量:1
1
作者 Yanhui Zhang Yingxian Liu +2 位作者 Hongyou Zhang Mengjun Bie Guangyi Sun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8年第9期223-232,共10页
Water cut is a key evaluation parameter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evaluation.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reflect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fluid characteristics. It is important to figure out the influence law o... Water cut is a key evaluation parameter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evaluation.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reflect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fluid characteristics. It is important to figure out the influence law of oil relative permeability on water cut. Based on the 269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of Bohai oilfields,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index of Bohai oilfields were studied. On the basis, combined with Corey expression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and fractional flow equation,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 index and water cut increasing rate was established. Three end points of water cut increasing rate curve were proposed and the influence law between three end points and oil index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il index h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ree end points. When the value of water oil mobile ratio is large than 1, with the increase of oil index, maximum value of water cut increasing rate gradually increase. When the value of water oil mobile ratio is less than 10, oil index has great effect on recovery percent when water cut increasing rate reaches to the maximum value as well as water cut when water cut increasing rate reaches to the maximum value. The application of SS field shows that the theoretical valu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CUT increasING Rate oil RELATIVE PERMEABILITY oil index End Point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下载PDF
AICD筛管充填控水技术及应用
2
作者 曾奇灯 马宇奔 +2 位作者 张斌斌 莘怡成 胡泽根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45-47,共3页
海上某油田砂体分布复杂,同时受气顶和边水的影响,无法发挥水平井的产能。针对该油田防砂、控水的双重需求,提出了采用AICD控水筛管配合环空充填覆膜颗粒的控水完井工艺技术,详细介绍了AICD充填控水技术的控水原理、管柱设计方法和充填... 海上某油田砂体分布复杂,同时受气顶和边水的影响,无法发挥水平井的产能。针对该油田防砂、控水的双重需求,提出了采用AICD控水筛管配合环空充填覆膜颗粒的控水完井工艺技术,详细介绍了AICD充填控水技术的控水原理、管柱设计方法和充填规律。实际投产结果表明AICD筛管配合覆膜颗粒充填技术可以使油井保持稳定的低含水生产状态,降水增油效果显著,适用于渤海油田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研究的管柱设计方法和充填规律为海上油田水平井控水完井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CD 控水筛管 充填防砂 降水增油
下载PDF
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在南海东部油田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晁一寒 徐聪 +1 位作者 王晓通 陈志德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95-97,共3页
在水平井开发生产过程中,由于局部高渗段、水窜裂缝、油水粘度差异等因素导致的产液剖面不均衡,从而引起油井高含水。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在南海东部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控水增油效果,为了提高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应用性,分析了连续封隔体控... 在水平井开发生产过程中,由于局部高渗段、水窜裂缝、油水粘度差异等因素导致的产液剖面不均衡,从而引起油井高含水。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在南海东部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控水增油效果,为了提高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应用性,分析了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在南海东部的应用效果,为后续选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控水增油 连续封隔体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三叠系油藏堵驱结合技术的探索应用
4
作者 安然 刘旭华 +2 位作者 李凯凯 钱雄涛 董传宾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针对胡尖山油田三叠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注入水波及范围小、驱替效率低且多轮次调剖调驱效果减弱等问题,以H4区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期矿场试验效果,优选近井调剖封堵体系与纳米微球深部调驱体系相结合,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优势。结果... 针对胡尖山油田三叠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注入水波及范围小、驱替效率低且多轮次调剖调驱效果减弱等问题,以H4区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期矿场试验效果,优选近井调剖封堵体系与纳米微球深部调驱体系相结合,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优势。结果表明,堵驱结合技术在非均质油藏中具有较好的控水增油适应性,对应油井见效率、含水率下降幅度、平均单井增油量均优于单一体系,为同类型油藏调剖调驱体系组合优化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驱结合 工艺优化 扩大波及体积 控水增油
下载PDF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hut in Pressure Cone in Offshore Strong Bottom Water Reservoir
5
作者 Jie Tan Enhui Sun +2 位作者 Dongdong Yang Wentong Zhang Songru Mo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1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X oilfield is an offshore strong bottom water reservoir with water cut up to 96% at present, and liquid extra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increase oil produc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liquid production of ... X oilfield is an offshore strong bottom water reservoir with water cut up to 96% at present, and liquid extra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increase oil produc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liquid production of the oilfield reaches 60,000 m</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3</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 well trough and equipment, the oilfield is unable to continue liquid extraction.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oil production of the oilfield,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trategy of shut in and cone pressure.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crude oil density, viscosity, reservoir thickness, interlayer, permeability and so on, on the drop height of water cone and the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and oil increase after well shut in. At the same time, the weight of each factor is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actual dynamic data with the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and the strategy of well shut in and cone pressure is formulated for the offshore strong bottom water reservoir. It provides the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reasonable use of shut in pressure cone when the reservoir with strong bottom water meets the bottleneck of liquid vo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SHORE Strong Bottom water Reservoir Shut in Pressure Cone Precipitation to increase oil Production Fuzzy Mathematics
下载PDF
一种耐高温调堵剂的制备与应用
6
作者 姚大伟 张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418,共5页
为解决高渗透油藏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期油藏温度高、注采不平衡、层内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以高黏弹性凝胶干粉为主剂,并加入一定量的乌洛托品、氢氧化钠、吸水膨胀型颗粒封堵剂以及单向压力封闭剂,制得一种耐高温高黏弹性调堵剂,并评价了... 为解决高渗透油藏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期油藏温度高、注采不平衡、层内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以高黏弹性凝胶干粉为主剂,并加入一定量的乌洛托品、氢氧化钠、吸水膨胀型颗粒封堵剂以及单向压力封闭剂,制得一种耐高温高黏弹性调堵剂,并评价了该调堵剂的成胶性能、热稳定性能、封堵性能及与CO_(2)的配伍性,并报道了现场应用情况。该调堵剂的优化配方为:2%高黏弹性凝胶干粉+4%颗粒封堵剂+4%单项压力封闭剂+0.9%乌洛托品+1.0%氢氧化钠。该调堵剂在室温下不成胶,可被顺利泵入地层,保证施工安全。调堵剂在120、150℃条件下养护后,成胶时间分别为492、286 min,成胶黏度分别为11 806、11 250 mPa·s,形成了高黏弹性半固态凝胶体。该调堵剂耐温可达150℃以上,具有良好承压能力和选择性封堵能力,能够实现定位封堵,有效控制油藏优势水流通道,改善吸水剖面。该调堵剂在现场应用效果明显,L90-58井浅调剖见效后,对应油井平均日产油提高3.38t,含水下降19.15%,取得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调剖 性能评价 降水增油
下载PDF
渤海油田钻完井增产技术进展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刚 张启龙 +3 位作者 韩耀图 张明 孙帅帅 肖遥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362-2367,共6页
渤海主力油田已进入生产中后期阶段,钻完井作业面临高含水、低产低效、剩余油动用困难、出砂加剧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和挑战,渤海油田从稳油控水、低成本开发以及高效防砂3个方向入手,形成了以稳油控水、复杂结构井、防砂完井三大... 渤海主力油田已进入生产中后期阶段,钻完井作业面临高含水、低产低效、剩余油动用困难、出砂加剧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和挑战,渤海油田从稳油控水、低成本开发以及高效防砂3个方向入手,形成了以稳油控水、复杂结构井、防砂完井三大钻完井增产技术为代表的渤海油田钻完井增产技术体系,创新形成可充填AICD控水防砂一体化技术、多底井钻完井技术、水平分支井技术、过筛管压裂技术等为代表的创新技术,解决了常规AICD无法进行压裂充填作业、多分支井分支井眼防砂困难、增产防砂难以兼顾等行业难题,多项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创新成果在渤海油田200余口井中进行了应用,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为渤海油田实现稳产、增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增产 钻完井 稳油控水 防砂
下载PDF
中渗砂岩储层脉动注水解堵实验研究
8
作者 刘长龙 邹剑 +3 位作者 兰夕堂 符扬洋 王天慧 黄泽超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326-329,共4页
常规稳定分层注水通过地层原有孔隙、裂缝向地层回注大量的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注水段间的均质差异问题,但容易出现因注入水水质不合格,导致堵塞地层,造成注入压力逐渐升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脉动注水解堵增注技术,并开展了脉动解堵... 常规稳定分层注水通过地层原有孔隙、裂缝向地层回注大量的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注水段间的均质差异问题,但容易出现因注入水水质不合格,导致堵塞地层,造成注入压力逐渐升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脉动注水解堵增注技术,并开展了脉动解堵实验研究。从水力脉动对无机垢和有机垢的解堵方面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现象表明,水力脉动可产生低频、高幅压力和震动波使地层形成裂缝网和破碎堵塞物,可有效抑制无机垢的沉降,剥离有机垢,解除堵塞,增大渗流通道,减小流动阻力,进而增大渗透率,为油流提供有效通道,提高采收率,最终达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注水 解堵增注 有机垢 无机垢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暂堵压裂技术优化研究
9
作者 李凯凯 安然 +2 位作者 瞿春 王毅 贺红云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11期44-47,67,共5页
胡A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随着开发年限延长及大规模井网加密,含水率快速上升,常规工艺适应性变差。通过转变储层改造理念,综合考虑地质与开发特征,开展了暂堵剂类型、加入时机、配套压裂参数及压裂液体系等优化研究,形... 胡A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随着开发年限延长及大规模井网加密,含水率快速上升,常规工艺适应性变差。通过转变储层改造理念,综合考虑地质与开发特征,开展了暂堵剂类型、加入时机、配套压裂参数及压裂液体系等优化研究,形成了具有胡A油藏特色的暂堵压裂技术体系,该工艺提高了重复压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了储层有效改造体积。现场应用17口油井,单井日增油达到常规压裂的3倍,油井平均含水率较措施前大幅下降24.5%,控水增油效果显著,为超低渗透油藏储层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场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暂堵压裂 工艺优化 控水增油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注水井表活剂降压增注技术
10
作者 刘瑾 倪兴双 +1 位作者 宁浩杰 张瀚澜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1期55-57,共3页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已经受到各大油田的关注,在分析总结注水井高压欠注以及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原理的基础上,优选出适合超低渗透储层的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体系AD-86,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等机理,实...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已经受到各大油田的关注,在分析总结注水井高压欠注以及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原理的基础上,优选出适合超低渗透储层的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体系AD-86,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等机理,实现降压增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注水井 表面活性剂 降压增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层混合水压裂试验 被引量:67
11
作者 王晓东 赵振峰 +3 位作者 李向平 马兵 杨晓刚 闫永萍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3,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C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采用常规工艺增产幅度有限,提高单井产量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盆地长C致密储层的地质特征,借鉴国外致密油开发的成功经验,以体积压裂为理念,开展了致密油直井混合水压裂技术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鄂尔多斯盆地长C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采用常规工艺增产幅度有限,提高单井产量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盆地长C致密储层的地质特征,借鉴国外致密油开发的成功经验,以体积压裂为理念,开展了致密油直井混合水压裂技术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混合水压裂先导试验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探索长庆油田致密储层提高单井产量试验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有效动用盆地致密油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体积压裂 混合水压裂 增产体积 脆性指数
下载PDF
浅层稠油油藏CO_2吞吐控水增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孙雷 庞辉 +2 位作者 孙扬 侯大力 潘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4,共7页
针对低稠油油藏和稠油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快、原油采收率的低等问题,开展了CO2吞吐控水增油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单井CO2吞吐控水增油的数值模拟。为了研究CO2吞吐控水增油的机理及可行性,在室内分别开展了CO2与地层原油/地层... 针对低稠油油藏和稠油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快、原油采收率的低等问题,开展了CO2吞吐控水增油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单井CO2吞吐控水增油的数值模拟。为了研究CO2吞吐控水增油的机理及可行性,在室内分别开展了CO2与地层原油/地层水配伍性实验和CO2吞吐控水增油长岩芯实验。CO2与地层原油/地层水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CO2对原油有增容膨胀和降黏作用;一定温度下,随着压力的降低,饱和CO2的地层水的体积膨胀,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降低,CO2吞吐过程中,地层水遇到狭小孔隙受阻,产生贾敏效应,控制水的产出。长岩芯实验也表明,CO2吞吐有明显的控水增油的作用。单井CO2吞吐控水增油的数值模拟结果同样证实了CO2吞吐具有良好的控水增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稠油油藏 CO2吞吐 控水增油 提高采收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凝胶复合体系调驱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肖建洪 姜娜 +1 位作者 马辉 陈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0,共3页
为提高凝胶体系对聚合物驱后高渗透地层的深部调驱效果,开发了由聚丙烯酰胺乳液、无机颗粒和Cr3+交联剂组成的凝胶复合体系。通过室内成胶实验,优选出了适合现场施工的6号和7号配方。室内封堵实验表明,在高渗透岩心中,注入7号配方的凝... 为提高凝胶体系对聚合物驱后高渗透地层的深部调驱效果,开发了由聚丙烯酰胺乳液、无机颗粒和Cr3+交联剂组成的凝胶复合体系。通过室内成胶实验,优选出了适合现场施工的6号和7号配方。室内封堵实验表明,在高渗透岩心中,注入7号配方的凝胶复合体系后,再驱8倍孔隙体积水,封堵率高达98.6%,说明该体系可以到达岩心深部发挥调驱作用,且7号配方的封堵效果优于6号配方。利用7号配方的凝胶复合体系对6个井组进行调剖后,注水井油压上升了1.8MPa,对应油井见效高峰时含水率下降了6.9%,累积增产原油1.1305×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体系 复合体系 调驱技术 聚合物驱 聚丙烯酰胺乳液 应用 CR^3+ 调驱效果
下载PDF
中心管采油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舒琴 李海涛 +3 位作者 韩歧清 唐庆 吴杰生 刘琳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4,共3页
在前人提出的中心管完井控锥基础上,针对水平井高含水情况,扩展了中心管完井的思路,提出中心管采油的概念。根据线汇叠加、镜像反映以及质量守恒和动量原理推导得到中心管耦合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实例的流入剖面,对比中心管施工前后流... 在前人提出的中心管完井控锥基础上,针对水平井高含水情况,扩展了中心管完井的思路,提出中心管采油的概念。根据线汇叠加、镜像反映以及质量守恒和动量原理推导得到中心管耦合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实例的流入剖面,对比中心管施工前后流入剖面,通过方案优选给出中心管施工推荐方案。现场施工一个多月后,采油量上升,含水率下降,达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同时证明了采用中心管来调节油井高含水期生产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管采油 水平井 控水 流入剖面
下载PDF
纯棉织物拒水拒油多功能整理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玉萍 吴坚 +1 位作者 赵明 邓丽丽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2,共3页
采用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AG 480、交联剂NBP 75及免烫整理剂CTA 70 1等对纯棉细布进行拒水拒油免烫多功能整理 。
关键词 纯棉织物 拒水性 拒油性 免烫性 多功能整理
下载PDF
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探讨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继风 田晓东 +1 位作者 郭玮琪 王天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1,70,共4页
含水上升率与含水上升速度是反映油田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的综合指标,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和预测开发指标的核心指标。基于甲型和丙型水驱曲线建立了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式,指出水驱油田含水上升率至少有2种变化形态,可以利用其... 含水上升率与含水上升速度是反映油田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的综合指标,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和预测开发指标的核心指标。基于甲型和丙型水驱曲线建立了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式,指出水驱油田含水上升率至少有2种变化形态,可以利用其变化规律来判断水驱曲线的应用条件;分析指出含水上升率与含水上升速度之间为线性关系,斜率为地质储量采油速度,基于此建立了利用动态资料评价采油速度的方法,并同时给出了含水上升速度与含水率及采油速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可以用来评价含水与采油速度的高低。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理论关系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所得的研究成果对矿场应用和理论研究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含水上升率 含水上升速度 采油速度
下载PDF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调堵压裂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达引朋 李建辉 +3 位作者 王飞 黄婷 薛小佳 余金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79,共6页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理,分析了不同调堵压裂参数对油井重复改造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前置调堵控含水、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提单产”的重复压裂技术思路。通过室内试验,研发了PEG-1凝胶,凝胶主剂质量分数为5%~10%时,可保持较高水平的凝胶强度;优化注入排量为1.5 m^(3)/min,注入量为300~600 m^(3),可在裂缝深部40~80 m处封堵高渗条带;优化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技术,缝内净压力提高到5.0 MPa以上,实现了压裂裂缝由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扩展,以动用侧向剩余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实施调堵压裂后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1.07 t,含水率降低9.0百分点,实现了中高含水井重复压裂“增油控水”的目的。该调堵压裂技术为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重复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中高含水井 调堵压裂 增油控水 长庆油田
下载PDF
塔里木东河1油田高温超深注水井酸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卫东 舒玉华 +1 位作者 张汝生 单全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0-85,共6页
东河1油田位于新疆库车县南东河1号背斜构造,是国内目前发现埋藏最深的海相块状砂岩油藏,是塔里木油田的主要产油区之一。从分析东河1油田注水井地质特征、伤害因素及注水现状入手,分析酸化改造的必要性,阐述了酸液体系研究、工... 东河1油田位于新疆库车县南东河1号背斜构造,是国内目前发现埋藏最深的海相块状砂岩油藏,是塔里木油田的主要产油区之一。从分析东河1油田注水井地质特征、伤害因素及注水现状入手,分析酸化改造的必要性,阐述了酸液体系研究、工艺技术研究结果以及现场实施效果。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砂岩酸化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注水井 酸化 超深井 油层酸化
下载PDF
萨中开发区高含水后期水驱开发含水及产量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隋新光 张学文 +1 位作者 钱深华 苗厚纯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2,共3页
根据水驱开发调整阶段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变化关系曲线三段式的特点 ,给出了S +ΔER 含水率预测分析方法 .利用该方法预测了萨中开发区“十五”期间的含水变化趋势 .进入“十五” ,萨中开发区含水上升率将是一个从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 ... 根据水驱开发调整阶段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变化关系曲线三段式的特点 ,给出了S +ΔER 含水率预测分析方法 .利用该方法预测了萨中开发区“十五”期间的含水变化趋势 .进入“十五” ,萨中开发区含水上升率将是一个从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 .用S +ΔER 含水率预测法及定液求产法预测了萨中开发区在“控水提液”及“全面提液”情况下含水上升率及产量递减率的变化趋势 ,确认“控水提液”开发效果好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高含水后期 萨中开发区 含水上升率 产量递减率 水驱开发
下载PDF
大港油田开发中后期稠油油藏CO2吞吐参数优化及实践 被引量:13
20
作者 武玺 张祝新 +3 位作者 章晓庆 李云鹏 陈子香 汤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3期80-85,共6页
大港油田稠油油藏水驱开发中后期含水快速上升,开采效果变差。CO2吞吐技术是开发稠油油藏的有效方式,但高含水后期稠油吞吐的参数优化及现场效果亟待研究。利用大港油田某稠油油藏,开展注CO2增溶膨胀和降黏实验。基于实验和测井资料,建... 大港油田稠油油藏水驱开发中后期含水快速上升,开采效果变差。CO2吞吐技术是开发稠油油藏的有效方式,但高含水后期稠油吞吐的参数优化及现场效果亟待研究。利用大港油田某稠油油藏,开展注CO2增溶膨胀和降黏实验。基于实验和测井资料,建立单井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储层参数和CO2注入参数,分析了CO2吞吐增油机理。基于理论研究结果在板桥地区和刘官庄地区进行了CO2吞吐矿场试验。研究结果显示:CO2控水增油机理主要为膨胀原油体积、降低原油黏度,黏度降低幅度可达到98%。注入量、注入速度、吞吐周期对CO2吞吐效果影响相对较大,建议单井CO2注入量在600~1000 t(0.22~0.37HCPV),注入速度在40~80 t/d,吞吐周期为3~4次。板桥及刘官庄地区共实施CO2吞吐12井次,平均单井增油3.4倍,综合含水率降低52.2%。因此,CO2吞吐是一种有效的控水增油技术,这对类似稠油油藏注水开采后期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吞吐 控水增油 膨胀实验 单井径向模型 稠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