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Law and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y of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in Narrow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1
作者 Xiaolin Zhu Zongbin Liu +2 位作者 Xinran Wang Zhiqiang Meng Qin Zhu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3期355-364,共10页
For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For this reason, taking the narrow ... For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For this reason, taking the narrow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of Oilfield A in Bohai Sea as a cas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including reservoir structure, fault, gas cap energy, edge water energy and well pattern,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oil in this kind of reservoi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data of core, logging, paleogeomorphology and production. The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was summarized. Generally,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s mainly potato-shaped or strip-shaped in plane. Vertically, it depends on the energy of gas cap and edge water. For the reservoir with big gas gap and weak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mainly lies in the bottom of oil column. And for the reservoir with small gas gap and strong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mainly locates at the top of oil column. Aiming at different distribution modes of remaining oil, the corresponding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ies of horizontal well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late stage of development, for the reservoir with big gas gap and weak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concentrates at the bottom of the oil column, and the position of horizontal well should be placed at the lower 1/3 to the lower 1/5 of the oil column;for the reservoir with small gas cap and strong edge water, the remaining oil locates at the top of the oil column, and the position of horizontal well should be put at the upper 1/5 to the upper 1/3 of the oil column height, vertically. Based on the study on remaining oil of Oilfield A, a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y of well pattern thickening and vertical 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was proposed. This strategy guided th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djustment plan of the oilfield. Moreover, 18 infill development wells were implemented in Oilfield A, and the average production of the infill wells is 2.1 times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old well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ultimate recovery factor of the oilfield will reach 33.9%, which is 2.3%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filling wells. This study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milar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oil rim RESERVOIR with Gas Cap and Edge Water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Remaining oil Vertical Position Optimization WELL PATTERN THICKENING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ies on optimizing oil productivity in oil rim reservoirs under gas cap blow down production strategy
2
作者 Oluwasanmi Olabode Pelumi Adewunmi +3 位作者 Odera Uzodinma Gideon Famurewa Princess Ogba Chukwuemeka Amah 《Petroleum》 EI CSCD 2023年第3期373-389,共17页
Gas cap blow down strategy is normally deployed for Ultra-thin oil rim reservoirs with huge gas caps due to extremely high gas oil ratios from wells in such reservoirs.The current state leads to loss of production fro... Gas cap blow down strategy is normally deployed for Ultra-thin oil rim reservoirs with huge gas caps due to extremely high gas oil ratios from wells in such reservoirs.The current state leads to loss of production from the oil reserves due to high initial reservoir pressure thus,reducing its net present value.Data on important factors essential to the productivity of oil rim reservoirs are used to build a heterogeneous ultra-thin reservoir with a time step of 10,000 days using the Eclipse software and its embedded correlations.The reservoir is subjected to a gas cap blowdown via a gas well,then an oil well is initiated into the model at onset and after time periods of 2000 days,4000 days,6000 days and 8000 days to estimate the oil recovery.It is expected that due to the large nature of the gas cap,pressure decline will be drastic and leading to a low oil recovery,hence the injection of water and gas at different rates at the periods indic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an oil recovery of 4.3%during gas cap blow down and 10.34%at 6000 days.Peak oil recoveries of 12.64%and 10.80%are estimated under 30,000 Mscf/day at 4000 days and 1000 stb/day at 6000 days respectively.This shows an incremental oil recovery of 8.34%and 6.5%over that recorded during gas cap blow down.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gas production at those periods was not greatly affected with an estimated increment of 257 Bscf recorded during 30,000 Mscf/day at 4000 days.All secondary injection schemes at the respective time steps had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verall oil recoveries.It is recommended that extra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wells be drilled,enhanced oil recovery options and injection patterns be considered to further increase oil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rim Gas cap blow down Water and gas injection oil recovery factor
原文传递
应用RIM-FOS测量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油膜厚度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施慧杰 吴青 袁成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7-15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RIM-FOS)测量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油膜厚度的新方法。介绍了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应用RIM-FOS检测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油膜厚度的可行性分析和检测装置的设计概要。
关键词 rim-FOS 缸套-活塞环 油膜厚度
下载PDF
气顶油环协同开发下油气界面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佳 程林松 +2 位作者 范子菲 黄世军 张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5,共7页
针对气顶油环协同开发时,油气界面运移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展开了不同采气速度下油气界面运移规律的研究,研究中通过三维可视化气顶油环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和与室内实验等尺寸的数值实验模型,模拟不同采气速度下气顶油环油藏的开发过程,... 针对气顶油环协同开发时,油气界面运移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展开了不同采气速度下油气界面运移规律的研究,研究中通过三维可视化气顶油环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和与室内实验等尺寸的数值实验模型,模拟不同采气速度下气顶油环油藏的开发过程,通过模型可视窗口和数值模型饱和度场,实时观察记录油气界面运移规律以及油井生产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气速度增加,气顶膨胀能得到有效抑制,油气界面运移速度减慢,且内、外油气界面运移速度逐渐趋于平衡,油气界面运移形态逐渐稳定,有效减缓油井气窜的发生,增加气顶膨胀驱油的动用范围。通过物质平衡原理,建立气顶油环协同开采的油藏工程方法,推导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油气界面运移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采油速度越小,采气速度越大时,油气界面向油环侵入的速度越小,合适的采油速度和采气速度可以保持油气界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油藏 油气界面运移规律 室内实验 数值实验 油藏工程方法
下载PDF
孤岛油田稠油环热采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本华 束青林 +2 位作者 毛卫荣 段新明 杨海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5-67,共3页
针对孤岛油田馆陶组第五砂层组稠油环蒸汽吞吐中后期的油藏特点 ,通过水侵方式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综合研究 ,指出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受水侵影响较弱的热采区中部及对角井间 ,纵向上强水侵区域油层上部及弱水侵区域油层下部剩余油... 针对孤岛油田馆陶组第五砂层组稠油环蒸汽吞吐中后期的油藏特点 ,通过水侵方式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综合研究 ,指出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受水侵影响较弱的热采区中部及对角井间 ,纵向上强水侵区域油层上部及弱水侵区域油层下部剩余油较富集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井网加密调整和水侵综合治理等挖潜措施 ,矿场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稠油环 热采 中后期 剩余油分布规律 水侵方式 蒸汽吞吐
下载PDF
带气顶油藏油气同采条件下流体界面移动规律 被引量:12
6
作者 范子菲 程林松 +2 位作者 宋珩 吴学林 张安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4-631,共8页
带气顶油藏气顶、油环同采过程中气顶与油环间的压力容易失衡,为实现气顶与油环的协同高效开采,以哈萨克斯坦让纳若尔气顶油藏为例,基于油气水三相相似准则建立了三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带气顶油藏流体界面移动速... 带气顶油藏气顶、油环同采过程中气顶与油环间的压力容易失衡,为实现气顶与油环的协同高效开采,以哈萨克斯坦让纳若尔气顶油藏为例,基于油气水三相相似准则建立了三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带气顶油藏流体界面移动速度评价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油藏工程评价模型得到的流体界面移动速度与物理模拟实验和油田动态测试结果均吻合较好。同时,依据该油藏工程评价模型分别建立了衰竭、屏障注水以及屏障+面积注水等不同开发方式下带气顶油藏流体界面移动速度变化规律图版,确定了带气顶油藏油气同采时影响流体界面稳定的主控因素:衰竭开发方式下的主控因素为采油、采气速度;屏障注水开发方式下的主控因素为采油、采气速度及注采比;屏障注水+面积注水开发方式下的主控因素为采油、采气速度、注采比及屏障注水与面积注水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纳若尔油气田 带气顶油藏 气顶 油环协同开发 流体界面 移动规律
下载PDF
吉拉克凝析气田单井产水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勇 李保柱 +4 位作者 胡永乐 焦玉卫 朱卫红 肖香姣 牛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3,共5页
针对吉拉克凝析气田目前基本采用老井生产,井况复杂,边底水影响严重,开发调整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基于对气田综合地层水矿化度、油样颜色变化和油样密度变化、现代产量递减分析诊断曲线以及单井产水特征等的研究,对气藏单井产水原因进行... 针对吉拉克凝析气田目前基本采用老井生产,井况复杂,边底水影响严重,开发调整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基于对气田综合地层水矿化度、油样颜色变化和油样密度变化、现代产量递减分析诊断曲线以及单井产水特征等的研究,对气藏单井产水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低产水井受局部非均质性形成的共存水影响、高产水井受边底水影响而产水。为了正确表征油环及局部共存水的分布特点,综合国内外带油环凝析气藏建模方法,利用Petrel软件建立该气藏精细地质模型,并采用非平衡初始化方法及赋初始参数场的形式建立了气藏初始化模型。在单井产水分析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历史拟合对模型进行修正,为后期气藏开发调整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水分析 凝析气田 数值模拟 油环 边底水
下载PDF
板桥凹陷带油环凝析气藏类型和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军 李凤霞 +2 位作者 周立英 朱银霞 赵景茂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1-274,共4页
根据板桥凹陷勘探实际和该凹陷天然气的成因、演化、生储组合和烃类相态特征,将该凹陷天然气藏划分为3种类型(自生自储型带油环凝析气藏,下生上储型带油环凝析气藏,新生古储型带油环凝析气藏)。总结了带油环凝析气藏的成藏条件,认为:气... 根据板桥凹陷勘探实际和该凹陷天然气的成因、演化、生储组合和烃类相态特征,将该凹陷天然气藏划分为3种类型(自生自储型带油环凝析气藏,下生上储型带油环凝析气藏,新生古储型带油环凝析气藏)。总结了带油环凝析气藏的成藏条件,认为:气源丰富是板桥凹陷带油环凝析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特殊的地质背景决定了带油环凝析气的“赋存”状态;次生孔隙发育为带油环凝析气聚集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高压是带油环凝析气运移和聚集的动力;大型构造背景为带油环凝析气的聚集提供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凹陷 带油环凝析气藏 成藏条件 高温高压 成烃演化 成岩演化 油气源
下载PDF
带油环凝析气藏动态储量计算——以板中北高点带油环凝析气藏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余元洲 杨丽容 +2 位作者 史长林 朱小丽 邢卫东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1-314,共4页
带油环凝析气藏(凝析气顶油藏)是最复杂的油气藏类型之一,对其开采过程中的动态分析特别是动态储量的计算同样是非常复杂的。运用现代油气藏工程原理和分析方法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同类油气藏开采的新方法、新技术,对板中北高点带油环凝析... 带油环凝析气藏(凝析气顶油藏)是最复杂的油气藏类型之一,对其开采过程中的动态分析特别是动态储量的计算同样是非常复杂的。运用现代油气藏工程原理和分析方法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同类油气藏开采的新方法、新技术,对板中北高点带油环凝析气藏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该油气藏的动态特征,准备了详细的参数并进行了动态储量计算。认为该研究和计算为油气藏的剩余油气分布研究和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为同类油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油环凝析气藏 动态储量 物质平衡 计算
下载PDF
大气顶薄油环底水油藏开发方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冯晓楠 陈志海 +1 位作者 姜凤光 陈诗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6-349,共4页
针对大凝析气顶、薄油环、厚底水,同时高含CO2油藏的特殊性和开发难点,以海上K油田为例,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凝析气顶和重质油环衰竭式和保持压力条件下的开发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利用天然能量开发相比,注气... 针对大凝析气顶、薄油环、厚底水,同时高含CO2油藏的特殊性和开发难点,以海上K油田为例,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凝析气顶和重质油环衰竭式和保持压力条件下的开发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利用天然能量开发相比,注气保持压力开发能够提高油藏总体采收率20百分点以上,同时使气顶中凝析油的析出量减少一半左右;利用直井开发气顶、水平井开发油环、注气井循环注气能使油藏总体采收率达到32%,实现气顶和油环的协同高效开发,同时减缓了生产对油气和油水界面变形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国内外类似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方式 采收率 数值模拟 凝析气顶 薄油环
下载PDF
气顶油藏油气界面稳定性条件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安刚 范子菲 +2 位作者 宋珩 李堪运 李翠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油气界面的不规则移动是气顶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气窜、气顶油侵等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准确识别油气界面移动的稳定性条件,对于制定气顶油藏的开发技术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具有一定地层倾角的均质气顶油藏,假设油气界面呈水平直线移... 油气界面的不规则移动是气顶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气窜、气顶油侵等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准确识别油气界面移动的稳定性条件,对于制定气顶油藏的开发技术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具有一定地层倾角的均质气顶油藏,假设油气界面呈水平直线移动,从油气两相的基本渗流规律出发,推导出了油气界面稳定移动以及保持静止不动时的渗流力学条件,并建立了气顶与油环合理产量的匹配关系。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油气界面的移动状况符合油藏生产实际,可为油气藏未来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方向。此外还可以得出:随着油区原油产量的增加,油气界面静止不动时的油气界面夹角不断增大,且无限接近于90°;相同原油产量条件下,油气界面静止不动时的油气界面夹角与原油黏度、地层倾角成正相关,与两相调和平均渗透率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界面 稳定性 油质点 气质点 渗流速度 气顶油藏
下载PDF
阿里斯库姆大气顶薄油环边底水油田开发方式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旺东 杨智刚 +2 位作者 艾尼.买买提 卢志明 许佳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2-626,共5页
阿里斯库姆油田是一个具大气顶、薄油环、边底水的复杂油气藏。通过调研国内外同类油气藏的开发方式,确定该油藏合理开发方式,采用气顶注气及屏障注水,避免气窜和水侵;采用水平井开发薄油环,北部和南部采用完善井网滚动扩边开发。实施后... 阿里斯库姆油田是一个具大气顶、薄油环、边底水的复杂油气藏。通过调研国内外同类油气藏的开发方式,确定该油藏合理开发方式,采用气顶注气及屏障注水,避免气窜和水侵;采用水平井开发薄油环,北部和南部采用完善井网滚动扩边开发。实施后,气顶气窜得到了有效控制,油藏地层压力保持程度稳步回升,油田产量逐年增加。因此,所采用开发方式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库姆油田 气顶 油环 边底水 开发方式
下载PDF
凝析气顶油藏气顶油环协同开发方式下水侵量计算模型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安刚 范子菲 宋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40-3046,共7页
针对凝析气顶油藏开发中由于相态变化复杂而导致水侵量计算较为困难的研究现状,依据物质的量守恒原理建立凝析气顶油藏物质的量物质平衡方程,并推导水侵量的计算公式。该水侵量计算模型同时考虑气顶反凝析、油环溶解气逸出、水蒸气含量... 针对凝析气顶油藏开发中由于相态变化复杂而导致水侵量计算较为困难的研究现状,依据物质的量守恒原理建立凝析气顶油藏物质的量物质平衡方程,并推导水侵量的计算公式。该水侵量计算模型同时考虑气顶反凝析、油环溶解气逸出、水蒸气含量、注水注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好地描述凝析气顶油藏外部水侵过程中复杂的物理现象,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凝析气顶油藏中。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气顶油藏气顶投入开发后,累积水侵量迅速增加;反凝析、水蒸气含量、逸出溶解气等因素对水侵量影响的时间顺序不同;以综合考虑各因素得到的水侵量为基准,忽略反凝析、水蒸气含量、逸出溶解气等因素的影响,水侵量的计算结果都偏大,误差最大的是气顶反凝析,其次是油环溶解气的逸出,较小的是水蒸气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顶 油环 水侵量 物质平衡 水蒸气含量
下载PDF
利用水平井提高英买7凝析气藏采收率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国庆 成荣红 +1 位作者 施英 王新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84,共3页
以英买7带底油的凝析气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利用水平井提高英买7凝析气藏底油采收率的可行性研究和实践。在建立气藏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ECLPSE300组分数值模型软件,对水平井水平段的纵向位置、水平段长度和采油速度进行了开发可行性... 以英买7带底油的凝析气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利用水平井提高英买7凝析气藏底油采收率的可行性研究和实践。在建立气藏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ECLPSE300组分数值模型软件,对水平井水平段的纵向位置、水平段长度和采油速度进行了开发可行性的模拟研究,得出了在不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前提下,要提高底油的采收率应将水平井水平段部署在油气界面之上1~2m处,水平段长度为300m,采油速度控制在2.5%以下较为合理的认识。通过该气藏YM7-H1水平井底油开采实践,上述认识得到了证实并取得了提高底油采收率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油环 水平井 采收率 研究
下载PDF
凝析气藏中油环的统计判别法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永祥 徐树宝 胡见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9-23,共5页
油环的判别是整体研究凝析气藏的基础。实用性判别方法包括重烃法、比值法、主成分法、秩类法、Z因子法和势函数法等。在所有方法中,用地层气组分比运用未校正的地面分离气组分效果更好。地层气组分的简易恢复方法为本文核心。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油环 统计判别法 天然气
下载PDF
四川盆地安岳地区须二段气藏相态特征新认识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中华 杨洪志 +1 位作者 徐伟 李明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2,共6页
安岳地区须二段气藏储层低孔、致密,气水交织,含水饱和度高,油气分布不受构造与海拔控制,气井普遍产凝析油,平均生产油气比148g/m3,为四川盆地凝析油含量最高的非常规凝析气藏。采用常规凝析气藏研究手段已无法正确确定气藏类型和准确... 安岳地区须二段气藏储层低孔、致密,气水交织,含水饱和度高,油气分布不受构造与海拔控制,气井普遍产凝析油,平均生产油气比148g/m3,为四川盆地凝析油含量最高的非常规凝析气藏。采用常规凝析气藏研究手段已无法正确确定气藏类型和准确评价气藏相态特征。为此,建立了高压物性实验、常规凝析气藏类型判别与生产静动态特征相结合的气藏类型判别方法,据此判定该气藏为局部带'油垫'的饱和凝析气藏;运用相态恢复理论准确地模拟了该气藏的流体特征,计算得到气藏平均凝析油含量高达249g/m3,所预测的凝析油产量与实际相吻合。进而提出了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相应开发措施,在考虑注入成本以及后期处理等因素后,建议单井采用'先衰竭后干气吞吐'的开采方式。针对安岳地区须二段气藏相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方法,对类似非常规砂岩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晚三叠世 致密砂岩 气藏类型 相态特征 相态恢复 油垫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角度不整合非均质薄油环油藏精细描述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发有 廖荣凤 +2 位作者 叶双江 张永庆 黄新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0-743,共4页
角度不整合接触倾斜薄油环油藏是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如何精确刻画油藏特征,是制约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创新地运用基于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技术,反演泥岩隔层,定量刻画泥岩隔夹层的空间展布和油藏内部非均质特征,精确刻... 角度不整合接触倾斜薄油环油藏是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如何精确刻画油藏特征,是制约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创新地运用基于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技术,反演泥岩隔层,定量刻画泥岩隔夹层的空间展布和油藏内部非均质特征,精确刻画油藏空间特征。针对地层角度不整合薄油环油藏特点,提出"两步建模法":第1步,先根据地震解释隔层控制,结合地层对比结果约束,建立真实反映角度不整合接触倾斜地层特征的倾斜地质网格模型;第2步,采用网格转换技术,将建立好的倾斜网格模型转换为水平网格模型。这一建模方法大幅度地减少了角度不整合面附近三角网格数量,同时最大化反映了真实的复杂地质特征,提高了数值模拟的收敛性以及油藏开发动态历史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不整合 非均质 薄油环 泥岩反演 网格转换
下载PDF
浮盘密封圈的原油挥发及结构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郎需庆 刘全桢 宫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5,共5页
根据我国大型浮顶储罐的特点,分析浮盘密封圈内油气的形成和集聚过程,总结浮盘密封圈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密封圈内的油气挥发是气液相动态平衡的过程,当前浮盘密封圈的主要缺陷是密封圈内油气空间较大和在运行中无法保证有效密封;... 根据我国大型浮顶储罐的特点,分析浮盘密封圈内油气的形成和集聚过程,总结浮盘密封圈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密封圈内的油气挥发是气液相动态平衡的过程,当前浮盘密封圈的主要缺陷是密封圈内油气空间较大和在运行中无法保证有效密封;消除密封圈内原油的气液相界面是抑制密封圈内原油挥发的根本,减少风、气温变化等外界因素对密封圈内原油挥发的影响是降低密封圈内油气浓度的关键;消除密封圈内部的油气空间、消除密封圈内可能存在的放电点、增强密封结构的稳定性是密封圈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顶储罐 密封圈 油气挥发 爆炸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2油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金亮 梁杰 杜桂林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58,共9页
安塞地区长2油层储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成岩矿物为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石英和长石加大生长、伊利石、伊-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绿泥石环边的发育对原生粒间孔的保存起到有利的作用。石英加大级别达 级,加大边含有... 安塞地区长2油层储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成岩矿物为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石英和长石加大生长、伊利石、伊-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绿泥石环边的发育对原生粒间孔的保存起到有利的作用。石英加大级别达 级,加大边含有丰富的有机包体,均一温度范围48.1~76.5oC,烃类进入储层的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期至晚白垩世。储层发育多种孔隙类型,面孔率平均为11.60%,主要类型有粒间孔、骨架颗粒溶孔和微裂缝等。残余粒间孔和骨架颗粒溶孔是本区长2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根据成岩作用的矿物岩石学标志、有机质成熟度及古温度,将长2油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划分为3个成岩阶段:早成岩阶段、晚成岩阶段和表生成岩阶段。储层性质明显地受到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沉积物粒度较粗、厚度较大的分流河道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各种粒度较细、厚度较薄的分流间席状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骨架颗粒 孔隙类型 包体 绿泥石 古温度 油层 安塞油田 储层性质
下载PDF
埕海二区复杂断块带油环凝析气藏开发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运动 熊钰 +2 位作者 郭娟 李旭日 王建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复杂断块带油环凝析气藏流体相态和开发特征尤为复杂,在开发过程中正确发挥油气两相驱动力的作用,恰当地控制油气界面的运动,严防原油进入气顶和气窜,选择经济有效的开发方式,以提高原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收率。根据埕海二区的地质特... 复杂断块带油环凝析气藏流体相态和开发特征尤为复杂,在开发过程中正确发挥油气两相驱动力的作用,恰当地控制油气界面的运动,严防原油进入气顶和气窜,选择经济有效的开发方式,以提高原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收率。根据埕海二区的地质特征,结合地层流体的相态研究,利用油气藏工程开发理论进行开发方案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开采方式和采气、采油速度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对开发方案进行优选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海二区 断块 带油环凝析气藏 数值模拟 开发方案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