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防砂介质的原油-地层砂协同复合堵塞机制与规律
1
作者 董长银 刘洪刚 +4 位作者 韩耀图 李进 胡泽根 战鑫杰 王浩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针对稠油出砂井防砂介质堵塞问题,使用稠油与水混合液携带地层砂,开展单向驱替流动、热采交变吞吐流动两种模式下的挡砂堵塞驱替模拟试验,揭示不同条件下割缝、绕丝、复合滤网和砾石层等多类型防砂介质的稠油-地层砂协同堵塞机制与规律... 针对稠油出砂井防砂介质堵塞问题,使用稠油与水混合液携带地层砂,开展单向驱替流动、热采交变吞吐流动两种模式下的挡砂堵塞驱替模拟试验,揭示不同条件下割缝、绕丝、复合滤网和砾石层等多类型防砂介质的稠油-地层砂协同堵塞机制与规律,根据堵塞机制和定量关系,构建稠油-地层砂对防砂介质堵塞程度和动态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高黏度稠油对防砂层多孔介质具有明显堵塞作用,渗透率损伤可高达70%;稠油防砂井中,存在稠油和地层砂对防砂介质的协同堵塞机制,稠油以束缚油的形式占据介质空间,加剧内部分选桥架堵塞,最终造成90%以上渗透率损害,但同时挡砂效果得到提升;热采蒸汽交变吞吐生产方式对稠油-地层砂的协同堵塞具有明显的解除堵塞效应;但随着交替轮次的增加,解堵和渗透率恢复幅度逐渐下降;对于稠油油藏防砂,建议挡砂精度相比常规油藏防砂精度放宽1~2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防砂介质 协同堵塞 堵塞机制 交变解堵 蒸汽吞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2
作者 牟蜚声 尹相东 +4 位作者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4,共14页
综合利用地球化学、扫描电镜、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以及油井生产数据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和致密油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烃源岩展布、输导体系和源-储组合关系3个方面对致密油差异富集控制... 综合利用地球化学、扫描电镜、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以及油井生产数据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和致密油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烃源岩展布、输导体系和源-储组合关系3个方面对致密油差异富集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陕北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分布在一亚段(长71)和二亚段(长72),以灰色—灰白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长71和长72平均孔隙度分别为5.56%和7.32%,平均渗透率分别为0.097 m D和0.110 m D,长72储层物性更好;孔隙空间以溶孔为主,发育少量粒间孔。(2)研究区烃类主要来源于本地长72顶部和长73这2套烃源岩,平均厚度大于20 m,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值为3.02%,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处于生烃高峰期,平均生烃量为270.2×10^(4)t/km^(2),长73烃源岩生烃潜力更大,供烃至长72储层,长71致密油来源于长72烃源岩;新安边地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末端的长72储层中致密油由湖盆烃源岩侧向供烃。(3)研究区致密油富集受烃源岩展布、砂体连通性以及源-储组合共同控制,在长72更富集,在新安边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安塞地区无大规模致密油聚集;纵向上和平面上致密油的聚集差异受控于烃源岩厚度和源-储组合关系,下生上储、上下生油而中间储集和砂泥互层时含油性更好;新安边地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末端的长72致密油聚集规模大于三角洲前缘主体,是由于三角洲前缘末端发育的局部连通砂体阻碍了湖盆烃类物质的侧向运移。(4)研究区致密油为“源控-砂控”成藏模式,远源河道优势砂体尖灭处和近源局部连通的砂体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差异聚集 三角洲前缘砂 烃源岩展布 源-储组合 砂体连通性 侧向运移 长7段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藏水基压裂液流变、携砂与破胶性能实验研究
3
作者 马子豪 姜顺东 +3 位作者 唐志轩 宋函择 续化蕾 汪杰 《阀门》 2024年第6期754-759,共6页
滑溜水压裂液替代瓜尔胶压裂液并应用于非常规油气压裂液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常规滑溜水压裂液携砂性能较差这一缺点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常规滑溜水的基础上,提出了粘度可调的变粘滑溜水体系。为了明确瓜胶压裂液、常规滑溜水压... 滑溜水压裂液替代瓜尔胶压裂液并应用于非常规油气压裂液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常规滑溜水压裂液携砂性能较差这一缺点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常规滑溜水的基础上,提出了粘度可调的变粘滑溜水体系。为了明确瓜胶压裂液、常规滑溜水压裂液和变粘滑溜水压裂液三种体系之间的差异,本文系统性评价与比较了三种体系的流变、携砂与破胶性能,并结合非常规油气藏储层特征与开发技术难点,分析三种体系之间存在的优缺点。研究表明:相较于瓜胶压裂液和常规的滑溜水,变粘滑溜水在兼顾了增粘与携砂性能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破胶性能及低残渣含量的特点。此外,它还具备一定的减阻性能,使其成为未来常规压裂液体系的主要潜在替代产品。本研究为其他研究非常规油气藏水基压裂液技术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藏 水基压裂液 流变特性 携砂性能 残渣含量
下载PDF
Fault-sand combination mode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Binhai fault nose of Qikou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ZHOU Lihong HAN Guomeng +7 位作者 DONG Yueqi SHI Qianru MA Jianying HU Jinnan REN Shichao ZHOU Kejia WANG Jincheng SI Weili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5期919-934,共16页
Based on seismic and logging data,taking the downthrow fault nose of Binhai fault in Qikou Sag as the object of study,we analyzed fault characteristics,sand body distribution,fault-sand combinations and hydrocarbon ac... Based on seismic and logging data,taking the downthrow fault nose of Binhai fault in Qikou Sag as the object of study,we analyzed fault characteristics,sand body distribution,fault-sand combination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o reveal the hydrocarbon enrichment law in the fault-rich area of fault depression lake bas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nhai Cenozoic fault nose is characterized by east-west zoning,the main part of the western fault segment is simple in structure,whereas the broom-shaped faults in the eastern segment are complex in structure,including several groups of faults.The difference of fault evolution control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ies.The sand bodies are in continuous large pieces in the downthrow fault trough belt along the Gangdong Fault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fault nose,forming consequent fault-sand combination;whereas the fault activity period of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fault nose was later,and the sand bodies controlled by paleogeomorphology are distributed in multi-phase north-south finger-shaped pattern,forming vertical fault-sand combination pattern matching with the fault.The configuration between faults and sand bodies,and oil sources and caprocks determine the vertical conductivity,plane distribution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Two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modes,i.e.single main fault hydrocarbon supply-fault sand consequent matching-oil accumulation in multi-layers stereoscopically and fault system transportation-fault sand vertical matching-oil accumulation in banded overlapping layers occur in the middle and eastern segments of the fault nose respectively,and they control the difference of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and enrichment degree in the Binhai fault n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 Bay Basin Qikou Sag Binhai FAULT NOSE sandstone development MECHANISM fault-sand COMBINATION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reservoir control MECHANISM
下载PDF
出砂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阴艳芳 董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33-37,70,共6页
为缓解曙三区杜家台油层高含水期出现的油水井利用率低、水驱动用不均衡、采油速度低等问题,开展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将室内实验数据与矿场生产数据相结合,运用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出砂强度分级评价、聚合物驱... 为缓解曙三区杜家台油层高含水期出现的油水井利用率低、水驱动用不均衡、采油速度低等问题,开展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将室内实验数据与矿场生产数据相结合,运用油藏工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出砂强度分级评价、聚合物驱可行性评价及先导试验方案设计。认为在出砂油藏聚合物驱当中,应基于层段优选,以井组为单元按照出砂等级设计配套的防砂工艺和合理的注采参数,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并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先后在11个井组实施了聚合物驱矿场试验,日产油量得以大幅提高,综合含水率大幅下降,提高采收率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出砂油藏 稀油油藏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裂缝对沙一段席状砂油藏高产井的控制及其地球物理识别
6
作者 唐思琪 董少峰 +3 位作者 李顺 陈果 张敏知 范存辉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37-142,共6页
为明确裂缝对沙一段底部席状砂体油藏增产增效的影响,在透析沙一段席状砂体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岩心、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沙一段席状砂储层成藏的关键因素,并根据高产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主控因素进行了地球物理识别,结果表... 为明确裂缝对沙一段底部席状砂体油藏增产增效的影响,在透析沙一段席状砂体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岩心、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沙一段席状砂储层成藏的关键因素,并根据高产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主控因素进行了地球物理识别,结果表明:(1)席状砂体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具有良好横向连续性,储层与非储层互层,非均质性较强;(2)油源一部分来源于凉高山组的油气通过裂缝运移,另一部分来源于大断层沟通凉高山组甚至大安寨段油气,断层与裂缝叠加发育极大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3)50 Hz分频相干计算结果显示,沙一底共发育41条断层,以公1井大断层为主,将研究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在公1井大断层的南部发育临近断层的次一级断层或小断层,与主断层在平面上形成斜交组合;(4)基于结构梯度张量的裂缝因子区域内进行定性预测裂缝发育特征显示,在公1井大断层附近裂缝发育外,高产井处的裂缝发育特征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席状砂 川中 沙溪庙组
下载PDF
新疆风城油砂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研究
7
作者 王启予 《河南科技》 2023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通过对风城地区油砂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研究,为油砂矿的勘探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新疆风城地区油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油砂岩石薄片观察,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黏土矿物成分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油... 【目的】通过对风城地区油砂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研究,为油砂矿的勘探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新疆风城地区油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油砂岩石薄片观察,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黏土矿物成分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油砂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分析。采用高压压汞(MIP)、低温液氮吸附法(LTN2A)等测试手段对风城油砂孔隙结构开展具体研究。【结果】新疆风城油砂储层具有中—高孔隙度,中—高渗透性的特点,平均含油率为10.5%。油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剩余粒间孔,溶蚀孔。通过联合液氮-压汞法表征,得出油砂的孔容主要分布于孔径10~100μm,阶段孔比表面积主要集中分布于微孔、过渡孔以及10~100μm超大孔中。【结论】新疆风城油砂储层物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能,后期可结合其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选择适合的开采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 油砂 储层物性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塔河油田深层河道砂油藏耐高温高盐调驱体系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易杰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77-178,共2页
为了提高塔河油田深层河道砂油藏采收率,首次采用聚合物凝胶体系+聚合物颗粒+表面活性剂体系调驱。本文通过对聚合物凝胶、聚合物颗粒、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室内评价,筛选出一套满足塔河油田深层河道砂油藏用的调驱体系,采用聚合物颗... 为了提高塔河油田深层河道砂油藏采收率,首次采用聚合物凝胶体系+聚合物颗粒+表面活性剂体系调驱。本文通过对聚合物凝胶、聚合物颗粒、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室内评价,筛选出一套满足塔河油田深层河道砂油藏用的调驱体系,采用聚合物颗粒与聚合物凝胶体系对中高渗层和水流优势通道形成有效封堵,再通过驱油用表面活性剂OWT-1提高洗油效率,从而提高对应油井产量。现场试验两个井组增油效果显著,单井平均降水30%以上,累计增油2847吨,有效期达到180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河道砂油藏 聚合物凝胶 驱油用表活剂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常规油储层压裂砂堵原因及对策分析
9
作者 冯尧 《化工管理》 2023年第31期54-56,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常规油因资源分散度高、油气藏规模小、油水关系复杂,导致常规开发工艺难以完成储量提交目标,但可通过压裂改造的方法提高产量。但压裂过程中部分井出现砂堵现象,不仅影响了压裂效果,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减少...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常规油因资源分散度高、油气藏规模小、油水关系复杂,导致常规开发工艺难以完成储量提交目标,但可通过压裂改造的方法提高产量。但压裂过程中部分井出现砂堵现象,不仅影响了压裂效果,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减少压裂施工过程中的砂堵现象,提高压裂施工成功率,从优化射孔工艺、优选压裂液体系、优化施工参数和泵注程序以及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砂堵问题的技术措施。改造后,2022年应用于8口井10井次17段压裂施工,一次施工成功率由2021年的85.2%提高至94.1%,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油储层 砂堵 压裂
下载PDF
四川江油青林口地区油砂矿地质及成藏特征
10
作者 肖启才 凌强 +2 位作者 邓红宾 阳志 刘德攀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4期625-631,共7页
江油青林口油砂矿是四川盆地龙门山山前带非常规石油资源,受上寺-罗妙真-漆树槽逆冲断层南侧次一级庙子坝断层南东单斜构造带控制,区域上属下寺-金子山-厚坝油砂成矿带。对该地区已获取的地质、钻探工程、物探测井、采样测试等油砂矿成... 江油青林口油砂矿是四川盆地龙门山山前带非常规石油资源,受上寺-罗妙真-漆树槽逆冲断层南侧次一级庙子坝断层南东单斜构造带控制,区域上属下寺-金子山-厚坝油砂成矿带。对该地区已获取的地质、钻探工程、物探测井、采样测试等油砂矿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油砂储集体发育在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下段细-中粒岩屑石英砂岩中,油砂油矿体质量含油率平均值9.55%,含油饱和度平均值43.3%,含水饱和度平均值4.54%,有效孔隙度平均值15.9%,且具闪点高、密度大、粘度大及残碳、灰分、机械杂质高、高硫含量的典型稠油特点。油砂油储集体物性条件良好,水平方向渗透率低,垂直方向渗透率特低,具有较好的油砂油储存空间,显示出该地区有扩大资源储量的潜力,是值得进一步勘查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矿 油砂储集体 成藏特征 江油青林口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玲 陈曦 +2 位作者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3,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是长庆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根据铸体薄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合水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是长庆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根据铸体薄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合水地区长7段页岩油储层主要为一套灰黑—黑色细—粉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的体积分数平均为16.71%。岩石物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8.15%,平均渗透率为0.102 mD,为超低孔—特低孔、超低渗型储层。(2)研究区孔隙类型以长石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以亚微米孔(直径为0.1~1.0μm)含量最多,占总孔隙数量的75.56%,纳米孔隙(直径小于0.1μm)数量次之,占总孔隙数量的17.94%。孔喉类型较复杂,溶蚀成因的管束状喉道及压实成因的片状、弯片状喉道为储层主要的喉道类型。(3)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共同控制了研究区长7段页岩油储层的质量和分布。沉积作用为储层提供了物质基础,储层主要形成于深水重力流沉积环境,可分为砂质碎屑流砂体和浊流砂体等2种类型。中等—强压实强度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降低了储层物性,溶蚀作用对于改善储层物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提高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并对后期的储层压裂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亚微米孔 孔隙结构 砂质碎屑流砂体 浊流砂体 成岩作用 长7段 三叠系 合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靖边油田梁镇区域延9曲流河储层构型单元划分
12
作者 王龙军 王锋 +3 位作者 马立 李刚 张旺 郭春玲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
对于已经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开展储层构型研究是精细化油藏描述、深化剩余油分布认识的必要举措。本文以靖边油田梁镇区域延9曲流河储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岩芯、测井等资料,通过密井网解剖,识别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并分级次细分构... 对于已经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开展储层构型研究是精细化油藏描述、深化剩余油分布认识的必要举措。本文以靖边油田梁镇区域延9曲流河储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岩芯、测井等资料,通过密井网解剖,识别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并分级次细分构型单元。本研究在梁镇区域主力油层延9^(2-1)单层内部划分出了3—5级构型界面;延9^(2-1)小层同期单河道之间以孤立式、对接式为主,不同期次河道垂向上以叠加式、切叠式为主,该小层整体上呈侧向拼接-垂向切叠式复合河道结构形式;在单河道内部识别出3个单一点坝,同时,在点坝内部识别出3个侧积层,4个侧积体构型单元。本次储层构型单元划分研究可以为下一步储层构型定量解剖及剩余油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油田 延9储层 曲流河 储层构型 河道砂体 梁镇区域 陕西省
下载PDF
新疆风城地区油砂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方朝合 刘人和 +4 位作者 王红岩 童凯军 拜文华 张银德 刘英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7-130,150,共4页
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油砂资源在国内众多盆地皆有分布,其中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油砂性质最好。虽然在该区的钻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整体而言,其勘探程度还相对较低。通过大量岩心、薄片观察和储集物性资料分析,对风城油砂... 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油砂资源在国内众多盆地皆有分布,其中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油砂性质最好。虽然在该区的钻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整体而言,其勘探程度还相对较低。通过大量岩心、薄片观察和储集物性资料分析,对风城油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整体评价,分析认为上部白垩系地层与下伏地层相比,具有孔隙度大、含油率高及油砂分布面积广等特点,其河道心滩沉积是有利的油砂储集体,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区。另外,通过对盆地西北缘油砂油藏的地球化学性质演化研究,探讨了油砂油的成因类型,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丰富的油砂资源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地区 油气资源 油砂 储集层 成因 类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黑油山地区油砂成矿模式及分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群 王红岩 +3 位作者 刘人和 拜文华 张晓伟 杨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条件复杂,具有丰富的烃源岩。通过对该区油源和运移通道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油砂的成矿模式:①多期的构造活动使烃源岩多期生烃;②三期构造活动、三个阶段的成矿过程,形成了大量的不整合面和断层通道,使原油远距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条件复杂,具有丰富的烃源岩。通过对该区油源和运移通道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油砂的成矿模式:①多期的构造活动使烃源岩多期生烃;②三期构造活动、三个阶段的成矿过程,形成了大量的不整合面和断层通道,使原油远距离运移;③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使盆地边缘抬升,经受剥蚀,油层出露地表,轻质油逸散形成了现今的油砂资源。该区的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原油运移通道附近。区内油砂总资源量为1.8825×108t,其中可采资源量达1.2603×108t,黑油山背斜附近是油砂资源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砂 油气藏形成 烃源岩 断层 运移 勘探区
下载PDF
川西北厚坝地区油砂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雪飞 王兴志 +3 位作者 张哨楠 张博文 胡顺庆 林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5期59-64,共6页
龙门山断裂带前缘厚坝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油砂矿是一类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据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宏观与微观研究,探讨了厚坝地区油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认为,储层岩石类型以中—粗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 龙门山断裂带前缘厚坝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油砂矿是一类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据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宏观与微观研究,探讨了厚坝地区油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认为,储层岩石类型以中—粗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及粒间溶孔为主,粒内溶孔较少,裂缝较发育,具有中高孔、中渗的特点;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溶蚀作用与绿泥石胶结作用对孔隙的保存均起积极作用,其中溶蚀作用多发生于不稳定颗粒边缘及颗粒内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绿泥石胶结作用可提高岩石的抗压实强度,从而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压实作用与钙质及硅质胶结作用对孔隙均起破坏作用,为储层形成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沙溪庙组 川西北地区
下载PDF
生物酶在出砂稠油井解堵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庆 赵明宸 +2 位作者 孟红霞 杨峰 尹志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简介了美国Apollo分离技术公司的酶解堵剂greengyme的生产原理和性能特点 ,初步探讨了解除出砂稠油井堵塞的机理 (greengyme的主要作用是将造成堵塞的细砂与稠油充分分离 ) ,介绍了现场解堵时的选井条件、酶解堵剂用量、施工工艺 ,永 8 ... 简介了美国Apollo分离技术公司的酶解堵剂greengyme的生产原理和性能特点 ,初步探讨了解除出砂稠油井堵塞的机理 (greengyme的主要作用是将造成堵塞的细砂与稠油充分分离 ) ,介绍了现场解堵时的选井条件、酶解堵剂用量、施工工艺 ,永 8 5 2井基本情况和酶解堵施工效果。永 8 5 2稠油井在实施机械防砂后 ,产出的稠油与细砂混合造成堵塞而不能正常生产 ,用酶解堵后日产液、日产油、动液面大幅上升 ,含水急剧下降 (由 30 %~ 5 0 %降至4%~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出砂稠油井 无机-有机沉积物 油砂分离 解堵 防砂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
下载PDF
油砂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及对油气运移通道的预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洪浩 单玄龙 +1 位作者 管宏图 孙哲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61-771,共11页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上白垩统油砂矿藏为例的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油砂储层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层内非均质性要比平面和层间非均质性强,并且其控制因素也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以储层非均质...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上白垩统油砂矿藏为例的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油砂储层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层内非均质性要比平面和层间非均质性强,并且其控制因素也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以储层非均质性参数对油气运移通道进行预测,认为在断层不发育的构造简单斜坡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为水下分流河道下部和河口坝中的粗粒砂体,而远砂坝和席状砂砂体由于泥岩隔层、夹层、物性差和砂体层薄的原因不具备砂体连通或油气运移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矿藏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影响因素 油气运移通道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渤海稠油油藏简易防砂条件下出砂规律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曾祥林 孙福街 +2 位作者 王星 王平双 何冠军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395-400,共6页
渤海浅层油藏大多为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 ,这类油藏的开发目前主要采取防砂管理方式。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实际情况 ,提出了适度出砂提高单井产能的思路 ,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研制了出砂模拟实验装置 ,开... 渤海浅层油藏大多为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 ,这类油藏的开发目前主要采取防砂管理方式。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实际情况 ,提出了适度出砂提高单井产能的思路 ,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研制了出砂模拟实验装置 ,开展了人造岩心制作、砾石充填防砂效果评价 ,以及简易防砂条件下岩样出砂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及出砂规律的模拟实验研究 ,其研究成果对于渤海稠油油藏出砂油井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规律 稠油油藏 防砂管 模拟实验研究 砾石充填 储层渗透率 防砂效果 外出 产能 条件
下载PDF
四川盆地厚坝侏罗系大型油砂矿藏的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单玄龙 罗洪浩 +2 位作者 孙晓猛 张洋洋 衣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7-904,共8页
厚坝侏罗系大型油砂矿藏位于四川省江油市,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单斜构造单元内,地表出露大量的侏罗系沙溪庙组下段的含油砂岩,经钻井证实油砂资源丰富,油砂层的平均厚度为34.7m,平均含油率为9.46%,初步估算0~500m埋深的油砂分布... 厚坝侏罗系大型油砂矿藏位于四川省江油市,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单斜构造单元内,地表出露大量的侏罗系沙溪庙组下段的含油砂岩,经钻井证实油砂资源丰富,油砂层的平均厚度为34.7m,平均含油率为9.46%,初步估算0~500m埋深的油砂分布面积为26.79km2。通过研究区详细的石油地质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厚坝侏罗系大型油砂矿藏的成藏主控因素为:①寒武系烃源岩为厚坝侏罗系大型油砂矿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源;②储集层砂岩含油率高、油砂层厚、储集物性和储集空间良好;③龙门山北段区域构造带控制了油砂成矿带的形成与分布,逆冲断层、节理发育带与高孔隙度中—粗砂岩的良好配置是油砂形成的最有利形成条件,而喜山期构造掀斜、断裂输导和山前剥蚀是油砂形成和保存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厚坝大型油砂矿藏 侏罗系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防砂参数优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房茂军 曾祥林 +2 位作者 孙福街 曹砚锋 梁丹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4,168,共4页
针对渤海海域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放大防砂参数、提高油井产能的现实要求,通过试验的方法对砾石充填及金属网布优质筛管防砂方式不同防砂参数下的出砂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适度出砂条件下防砂参数的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当出砂量控制在0.... 针对渤海海域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放大防砂参数、提高油井产能的现实要求,通过试验的方法对砾石充填及金属网布优质筛管防砂方式不同防砂参数下的出砂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适度出砂条件下防砂参数的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当出砂量控制在0.5‰以内时,可放大编织网优质筛管的防砂参数到d50(砂粒粒度中值)的1.32倍;砾石尺寸的设计可适当放大到d50的7~8倍左右,砾石层的采油指数相对应砾石充填尺寸d50的5~6倍时可提高2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稠油油藏 防砂参数 砾石充填 出砂试验 出砂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