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in shales matrix from organic geochemical screening data and pore structure properties:An experimental study 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panel
1
作者 Zi-Zhi Lin Jun-Qian Li +8 位作者 Shuang-Fang Lu Qin-Hong Hu Peng-Fei Zhang Jun-Jie Wang Qi Zhi Hong-Sheng Huang Na Yin Yue Wang Tian-Chen G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oil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vability of shale oil.In this study,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in the shale matrix at Funing Formation shale in Subei Basin wer...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oil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vability of shale oil.In this study,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in the shale matrix at Funing Formation shale in Subei Basin we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by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experiments.The Multiple Isothermal Stages Pyrolysis(MIS)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oil,adsorbed oil,and free oil in the shales are 3.15-11.25 mg/g,1.41-4.95 mg/g,and 1.74-6.51 mg/g,respectively.among which the silicon-rich shale has the best oil-bearing.The relative content of free oil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pores with pore diameters greater than 3 nm.When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free oil reaches 100%,the pore size of silicon-rich shale is about 200 nm,while that of calcium-rich shale,clay-rich shale,and siliceous mixed shale is about 10 nm.The occurrence law of adsorbed oil is opposite to that of free oil,which indicates that shale oil will occur in the pores and fractures in a free state in a more extensive pore size range(>200 nm).This study also enables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oil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occurrence state and occurrence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sequential solvent extraction Low-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 Funing Formation Dongtai Depression
下载PDF
高含蜡页岩油智能投球收球清防蜡技术
2
作者 邹伟 黄战卫 +5 位作者 刘凯旋 魏迎龙 杨超 毛森 张倚绮 宫建国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庆城页岩油具有含蜡量高、析蜡温度高、出砂量高等“三高”特征,地面集输管道结蜡、出砂频繁,管道缩径严重,造成油井回压升高,严重制约了油井高效生产。为降低油井回压对页岩油生产的影响,探索应用了智能投球收球清蜡、防蜡技术。针对... 庆城页岩油具有含蜡量高、析蜡温度高、出砂量高等“三高”特征,地面集输管道结蜡、出砂频繁,管道缩径严重,造成油井回压升高,严重制约了油井高效生产。为降低油井回压对页岩油生产的影响,探索应用了智能投球收球清蜡、防蜡技术。针对传统的手动投收球劳动强度大、自动投收球器故障率高、清蜡球刮蜡效果差、清蜡球运行状态无法追踪及新老系统工艺不匹配等问题,开展了自动投球器6项技术改进和自动收球器4项技术优化,清蜡球结构、材质改进,自动投收球器、清蜡球系列化设计,新老系统3类工艺流程优化,投收球智能监控技术配套,建立了高含蜡页岩油智能投收球清防蜡技术体系。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与改造前相比,3条输油管道自然收球率均提升至100%,平台油井平均回压由2.1 MPa下降至0.7 MPa,管道平均扫线周期由45 d延长至313d,清蜡球识别率达到97%以上,清蜡球运行状况实现智能监控。高含蜡页岩油智能投收球清防蜡技术实现了页岩油输油管道投收球清防蜡智能监控,满足页岩油大平台无人值守需求,助推庆城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油气开采 机械清蜡 化学清蜡 高含蜡 智能 投收球
下载PDF
油页岩中几种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 被引量:19
3
作者 柏静儒 王擎 +1 位作者 陈艳 李术元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56-2160,共5页
选用桦甸油页岩和汪清油页岩,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研究了10种微量元素Ba、Co、Cr、Cu、Ni、Pb、Sr、V、Y、Zn等在油页岩中的赋存状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页岩及其各提取状态中元素的含量.分析了油页... 选用桦甸油页岩和汪清油页岩,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研究了10种微量元素Ba、Co、Cr、Cu、Ni、Pb、Sr、V、Y、Zn等在油页岩中的赋存状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页岩及其各提取状态中元素的含量.分析了油页岩中Pb、Cu、Ni、Zn等10种元素的环境化学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2个矿区页岩中除Ba、Pb、Sr和V这4种元素外,其余元素主要是以硫化物结合态及残渣态存在,这2个状态的质量分数之和为78.96%~97.97%,其中残渣态占据50%以上的比例;残渣态主要为硅酸盐结合态,其化学活性小,对环境的危害性较小,此形态以汪清页岩中的Cr为代表,其质量分数为80.87%;而以Sr为代表的元素在表生条件下很容易被带出油页岩,主要以残渣态以外的形态存在,桦甸页岩中其潜在可淋失率达到了77.67%,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逐级化学提取 微量元素 活性 潜在淋失率
下载PDF
贵州遵义黑色岩系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涛 朱笑青 陈南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9,共8页
本文运用逐级化学提取和重液分离,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研究了遵义地区黑色岩系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沉淀富集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铂族元素主要赋存于硫化物类矿物中,其中Pt和Pd的赋存形式有所不同,有一部分Pt还... 本文运用逐级化学提取和重液分离,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研究了遵义地区黑色岩系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沉淀富集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铂族元素主要赋存于硫化物类矿物中,其中Pt和Pd的赋存形式有所不同,有一部分Pt还存在于粘土矿物中,Pd则除部分在粘土矿物中外,还可能有独立矿物存在。结合前人的研究,可以认为成矿溶液中铂族元素可呈不同形式的络合物迁移;粘土矿物、有机质及金属硫化物在PGE富集过程中起着地球化学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多金属层 铂族元素 赋存状态 逐级化学提取
下载PDF
依兰油页岩分级萃取物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国江 周扬 +1 位作者 张宏森 薛立梅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97-99,107,共4页
为分析油页岩的组成结构,完善其可分离分析方法,在温和条件下使用石油醚、甲苯、二氯甲烷和氯仿四种溶剂对依兰油页岩进行了分级萃取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物中以C15~C31,正构烷烃为主;甲苯萃取物中除了烷烃之外以苯、萘... 为分析油页岩的组成结构,完善其可分离分析方法,在温和条件下使用石油醚、甲苯、二氯甲烷和氯仿四种溶剂对依兰油页岩进行了分级萃取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物中以C15~C31,正构烷烃为主;甲苯萃取物中除了烷烃之外以苯、萘衍生物为主,其中烷烃中检出了生物标记物姥鲛烷和藿烷;二氯甲烷萃取物中检出的特征化合物为亚油酸、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胆固醇;氯仿萃取物中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相对丰度很高。各级萃取物的GC/MS分析表明:采用分级萃取技术可以初步实现油页岩中成分的族分离,有利于萃取物的结构分析,且石油醚对正构烷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甲苯对芳香族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分级萃取 萃取物 GC/MS 结构分析
下载PDF
依兰油页岩逐级氧化/萃取及其产物的红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鹏 张星宇 +3 位作者 周扬 解丽萍 朱秀栋 宋微娜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10-614,共5页
为了提高油页岩中有机质的利用效率,以依兰油页岩为原料,分别以HNO_3、H_2O_2、NaClO、O_3为氧化剂,对油页岩进行逐级氧化,以CH_3OH为萃取剂对逐级氧化油页岩进行萃取,计算各级萃取率,并对各级萃取物及萃余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油页岩中有机质的利用效率,以依兰油页岩为原料,分别以HNO_3、H_2O_2、NaClO、O_3为氧化剂,对油页岩进行逐级氧化,以CH_3OH为萃取剂对逐级氧化油页岩进行萃取,计算各级萃取率,并对各级萃取物及萃余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四级氧化/萃取可以使油页岩中有机质的提取率达到96.67%;逐级氧化过程中,油页岩油母侧链小分子和芳香结构化合物均被氧化,油页岩逐级氧化提取液中含有—C O、—OH、—C—O、—CH_2—等基团,并有腐植酸生成。该研究为油页岩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逐级氧化 萃取 红外分析
下载PDF
复合溶剂萃取法处理油基钻屑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宇程 陈媛媛 +2 位作者 梁晶晶 吕忠祥 刘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6,共4页
考察了烃类萃取剂A、烃类萃取剂B、烃类萃取剂C、四氯化碳、苯、石油醚对岩屑的处理效果,选择出最优的萃取剂进一步复配,得到一种由烃类萃取剂A、烃类萃取剂B、石油醚组成(体积比为6∶4∶1)的高效环保型复合化学萃取剂。考察了剂屑比(m ... 考察了烃类萃取剂A、烃类萃取剂B、烃类萃取剂C、四氯化碳、苯、石油醚对岩屑的处理效果,选择出最优的萃取剂进一步复配,得到一种由烃类萃取剂A、烃类萃取剂B、石油醚组成(体积比为6∶4∶1)的高效环保型复合化学萃取剂。考察了剂屑比(m L∶g)、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盐(Na Cl)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油基钻屑=4∶1 m L/g,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5 min,搅拌速率130 r/min,Na Cl加量1%。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萃余残渣含油量可降至0. 57%,达到《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控制限值》(DB61/T 1025—201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油基钻屑 萃取 复合化学萃取剂
下载PDF
印尼油砂热解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规律的研究
8
作者 张先珍 战洪仁 +2 位作者 寇丽萍 柏静儒 李坤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45-250,共6页
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对油砂中Li、V、Mn、Ni、Cu、Zn、Ga、Cd和Pb进行6种赋存状态的提取,分析各元素的赋存状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油砂及半焦中9种元素的含量,分析元素在样品热解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结果显示在6种赋存状态中... 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对油砂中Li、V、Mn、Ni、Cu、Zn、Ga、Cd和Pb进行6种赋存状态的提取,分析各元素的赋存状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油砂及半焦中9种元素的含量,分析元素在样品热解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结果显示在6种赋存状态中9种重金属元素均有分布,同种油砂中不同元素的赋存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Ga、Pb和Li均未出现在某一形态中突出赋存的情况,其余6种元素则存在在某一赋存状态占比较大的现象;热解实验显示,除Li外其他元素的迁移率都呈现出在500℃以下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加,500℃到600℃之间放缓,在600℃以上再次快速增加的趋势.当热解温度为900℃时,9种微量元素的迁移率为40%~90%;Cd在油砂中富集程度较高,并且热解过程中迁移率可高达90%以上,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热解 迁移率 赋存状态 逐级化学提取
下载PDF
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土壤放射性元素的赋存形态和环境活性研究
9
作者 刘珊 陈亮 +3 位作者 段先哲 韩世礼 马强 胡杨 《甘肃冶金》 2016年第6期66-71,共6页
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分布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土壤的放射性污染已引起关注。目前已广泛认识到,放射性核素在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迁移转化以及环境生态毒性等并不决定于它们的总含量,而主要取决于在介质中的化学形态。通过连... 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分布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土壤的放射性污染已引起关注。目前已广泛认识到,放射性核素在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迁移转化以及环境生态毒性等并不决定于它们的总含量,而主要取决于在介质中的化学形态。通过连续化学提取技术并结合每一步骤提取的残余物精细物相分析和U的微区测定对黑色页岩土壤U赋存形态进行研究并定量分析其环境活性和对环境的释放潜力,可以更好的了解其在风化成土过程中的迁移/富集机制,同时为区域放射性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土壤 放射性元素 赋存形态 连续化学提取
下载PDF
油页岩有机质的逐级热溶解聚及产物特性
10
作者 余智 侯玉翠 +3 位作者 王倩 刘青 任树行 吴卫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43-3958,共16页
依兰油页岩有机质经过四氢萘逐级热溶解聚,热溶解聚物分别经过GC-MS检测并归纳分类,并结合热溶解聚残渣的FT-IR和^(13)C NMR分析结果,旨在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依兰油页岩有机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依兰油页岩有机质经过200~400℃逐级热... 依兰油页岩有机质经过四氢萘逐级热溶解聚,热溶解聚物分别经过GC-MS检测并归纳分类,并结合热溶解聚残渣的FT-IR和^(13)C NMR分析结果,旨在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依兰油页岩有机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依兰油页岩有机质经过200~400℃逐级热溶解聚后,200、300、350、375和400℃温度条件下逐级热溶解聚物的收率分别为8.8%、9.9%、18.5%、19.2%和23.4%,总收率达79.8%。在可溶性组分中,脂肪烃化合物占比为36.9%(其中直链烷烃27.4%,支链烷烃8.7%),酚/醇类占比为5.5%,芳香烃占比为32.0%,酮类占比为12.7%,醚/酯类占比为5.4%,其他化合物占比为7.5%。呈现脂肪烃>芳烃化合物>酮类>酚/醇>酯/醚的规律分布状态,其中27.4%直链烷烃中碳数分布在14~30并在C_(16)和C_(26)呈现两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 油页岩 溶剂萃取 逐级热溶 解聚 有机化合物 结构
下载PDF
含油页岩连续抽提物芳烃与含氮化合物组成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传俊 陈小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233-240,共8页
为揭示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的烃类组成尤其是芳烃和含氮化合物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极性试剂连续抽提祁连山木里地区含油页岩并对抽提物进行族组分和定量GC-MS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离烃(EOM1)中二环、三环芳烃和三芳... 为揭示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的烃类组成尤其是芳烃和含氮化合物对页岩油可动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极性试剂连续抽提祁连山木里地区含油页岩并对抽提物进行族组分和定量GC-MS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离烃(EOM1)中二环、三环芳烃和三芳甾烷、三芴系列浓度最高,而四环芳烃主要集中在EOM2中;EOM1中二苯并呋喃系列含量最丰富,而EOM3中二苯并噻吩系列含量最高;随溶剂极性增强,DNR1、TMNr和Rc_1(0.49+0.09DNR_1)值逐渐降低而1,2,5-TMN/1,3,6-TMN比值逐渐增加,可能与实验过程以及萘系列化合物单体自身性质等有关,但菲系列参数F_1、F_2和Rc_2(0.55MPI_1+0.44)变化较小,暗示每块样品各种不同抽提物可能为相同热演化阶段的产物。咔唑类化合物游离烃中浓度最低,EOM2中浓度最高;C_3-咔唑在EOM1中含量最高,而EOM3中无取代基的咔唑单体丰度高于EOM1,且屏蔽型/裸露型二甲基咔唑(1,8-DMCA/2,6-DMCA)随溶剂极性增加比值逐渐减小。因此,各种抽提物烃类组成和参数的差异受控于化合物结构、原子特性以及烃类赋存状态,而与热演化程度关系不大。游离烃中二环和三环芳烃以及氧芴系列较丰富,而四环芳烃以及二苯并噻吩和咔唑类极性化合物主要集中在吸附烃中,为吸附烃的重质性和黏滞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木里煤矿 含油页岩 赋存状态 连续抽提
下载PDF
桦甸油页岩中砷、铅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燕 白向飞 《煤质技术》 2016年第4期1-5,28,共6页
以桦甸成大矿油页岩为样品,用离心实验和逐级化学提取两种方法对油页岩中砷(As)、铅(Pb)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其中离心实验从1.6 kg/L^2.4 kg/L共分10个密度级,而逐级提取实验选择五步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量各产物中As... 以桦甸成大矿油页岩为样品,用离心实验和逐级化学提取两种方法对油页岩中砷(As)、铅(Pb)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其中离心实验从1.6 kg/L^2.4 kg/L共分10个密度级,而逐级提取实验选择五步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量各产物中As、Pb元素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对油页岩进行离心实验后,As、Pb元素在高密度级中有富集并均有素硫性,且与硫铁矿共存,有部分Pb存在于黏土矿中;另一方面,残渣态为As、Pb的主要存在形态,分别占73.39%、51.38%;硫化物结合态也是Pb元素的重要存在形态,部分As元素以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赋存状态 离心实验 逐级化学提取 残渣态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下载PDF
A new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oil mobilit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structure and state of oil 被引量:2
13
作者 Longhui Bai Bo Liu +5 位作者 Xiaofei Fu Qinhong Hu Qiuli Huo Liu Wang Qiming Wang Li FuMehdi Ostadhassa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32-449,共18页
An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shale oil mobility is crucial to its cost-effective exploitation.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 to assess shale oil mobility by integrating the pore structure and oil states distributions.F... An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shale oil mobility is crucial to its cost-effective exploitation.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 to assess shale oil mobility by integrating the pore structure and oil states distributions.First,a set of three discrete organic extracts(EOM-A,B and C)were obtained by sequential extraction.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OMs and the oil states were inferred from the group compositions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ed shale oil(free stat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OMs A and B represent free oil in the open and closed pores,respectively,while the EOM-C represents adsorbed oil.Then,NMR T_(1)-T_(2)map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_(2-cutoff)values that indicate the pore size ranges of different oil states.Free oil resides mainly in larger pore space(T_(2)>0.5 ms),while the adsorbed oil in smaller pore space(0.2 ms<T_(2)<0.5 ms).Finally,the ratio of free to adsorbed oil(F/A)>0.5 and T_(2-cutoff)>1.0 ms suggest that the free oil in connected pores has the highest mobility.This work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the shale oil potential and prospectivity in other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shankou Formation sequential extraction NMR T_(1)-T_(2) Free and adsorbed oil shale oil mo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