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aqing oil shale and oil shale semi-cokes 被引量:8
1
作者 MIAO Zhen-yong WU Ouo-guang LI Ping ZHAO Na WANG Pan-cheng MENG Xian-lia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3期380-384,共5页
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TG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oil shale and semi-cokes prepared from it.The effect of prior pyrolysis and TGA heating rate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was stud... 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TG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oil shale and semi-cokes prepared from it.The effect of prior pyrolysis and TGA heating rate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was studied.Prior pyrolysis affects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mass loss and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s as the volatile content of the sample decreases.TG/DTG curves obtained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show that heating rate has little effect on ignition temperature.But the peak of combustion shifts to higher temperatures as the heating rate is increased.The Coats-Redfern integr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find the combustion-reaction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burning of oil shale and oil shale semi-c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shale SEMI-COK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pyrolysis degree h-eating rate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Cylinder Diesel Engine Running on Karanja Oil/Diesel Fuel Blends
2
作者 Siddalingappa R. Hotti Omprakash Hebbal 《Engineering(科研)》 2011年第4期371-375,共5页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of single cylinder, natu-rally aspirated, water cooled, DI diesel engine running on karanja oil (K100) and blends with diesel K10, K15, and ...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of single cylinder, natu-rally aspirated, water cooled, DI diesel engine running on karanja oil (K100) and blends with diesel K10, K15, and K20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dies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el properties of K100, density, viscosity, flash point and carbon residue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at of diesel and calorific value is lower than that of diesel.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blends, the optimum blend was found to be K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BLE oil Karajan oil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INJECTOR OPENING Pressure Injection Timing
下载PDF
Performance, emiss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a lemon oil and its diesel blends in a diesel engine 被引量:1
3
作者 V.S.Hariharan K.Vijayakumar Reddy K.Rajagop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69-75,共7页
Experimenta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emiss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diesel engine using neat sea lemon oil and its blends of 25%,50%,&75%and standard diesel fuel separ... Experimenta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emiss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diesel engine using neat sea lemon oil and its blends of 25%,50%,&75%and standard diesel fuel separately.The common problems posed when using vegetable oil in a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are poor atomization,carbon deposits,ring sticking etc.This is because of the high viscosity and low volatility of vegetable oil.When blended with diesel,sea lemon oil presented lower viscosity,improved volatility,better combustion and less carbon deposit.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reduction in NO for neat sea lemon oil and its diesel blends along with marginal increase in smoke,HC and CO emissions compared to that of standard diesel.Brake thermal efficiency was slightly lower for neat sea lemon oil and its diesel blends.From the combustion analysis,it was found that sea lemon oil-diesel blends performed better than neat sea lemon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lemon oil BLENDS PERFORMANCE emiss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Impact of different nano additives on performance, combustion, emissions and exergetic analysis of a diesel engine using waste cooking oil biodiesel
4
作者 M.S.Gad Mostafa M.Abdel Aziz Hatem Kayed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22年第2期209-223,共15页
Biodiesel is derived from waste cooking oil (WCO) by transesterification. Methylester was prepared by mixing diesel and biodiesel oils as 20% by volume. Nano particles asTiO2, Al2O3 and CNTs were blended with biodiese... Biodiesel is derived from waste cooking oil (WCO) by transesterification. Methylester was prepared by mixing diesel and biodiesel oils as 20% by volume. Nano particles asTiO2, Al2O3 and CNTs were blended with biodiesel blen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25,50, and 100 mg/l to enhance the physicochemical fuel characteristics to obtain clean and effi-cient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 experimental setup was incorporated into a diesel engine to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nano-materials on engine performance, exergy analysi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missions using WCO biodiesel-diesel mixture. Enriching methylester mixture with 100 ppm titanium, alumina and CNTs (B20T100, B20A100 andB20C100) increased the thermal efficiency by 4%, 6% and 11.5%,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B20. Biodiesel blending with nano additives B20T100, B20A100 and B20C100 decreasedthe emissions of CO (11%, 24% and 30%, respectively), HC (8%, 17% and 25%, respectively)and smoke (10%, 13% and 19%,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B20. However, the noticeable increase of NOx was estimated by 5%, 12% and 27% for B20T100, B20A100 and B20C100,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rise in peak cylinder pressure by 5%, 9% and 11% and increase in heat release rate by 4%, 8% and 13% for B20T100, B20A100 andB20C100, respectively. The fuel exergy of B20T100, B20A100 and B20C100 are lower thanbiodiesel blend B20 by 6.5%, 16% and 23% but the exergetic efficiency are increased by 7%,19% and 30% at full load about B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 cooking oil(WCO) Nano additives Engine performance EXERGY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EMISSIONS
原文传递
稠油油藏蒸汽-空气复合火驱特征分析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士宝 任梓寒 +3 位作者 杨凤祥 孙新革 蒋海岩 宋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针对常规火驱存在热利用率低和高黏油启动慢的问题,以新疆红浅1井区稠油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模型对比了常规火驱和蒸汽-空气复合火驱的驱油特性和燃烧特性,通过对复合火驱各区带的温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进行分析,探究了蒸汽-空气复... 针对常规火驱存在热利用率低和高黏油启动慢的问题,以新疆红浅1井区稠油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模型对比了常规火驱和蒸汽-空气复合火驱的驱油特性和燃烧特性,通过对复合火驱各区带的温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进行分析,探究了蒸汽-空气复合火驱协同增效作用,并对蒸汽-空气复合火驱的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产增效的主要机理是湿蒸汽吸收已燃区中滞留的热量变为过热蒸汽,并被高速流动的空气携带穿过燃烧前缘,使冷油区原油黏度大幅度降低,在提高驱油效率的同时增大了蒸汽冷凝带的宽度、燃烧波及体积和火线推进速度;注入参数的优化能提高复合火驱的开发效果,水气比越大,产能越高,而采用段塞注入会降低产能,为满足经济效益开发,最佳水气比应为3.0×10^(-3)m^(3)/m^(3)左右,最佳注汽段塞间隔应为90~120 d。该研究成果对火驱油藏提高开发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火驱 湿式燃烧 燃烧特征 驱油机理
下载PDF
不同储层渗透率下稠油油藏火驱开发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帅 蒲万芬 +2 位作者 蒋琪 李一波 袁成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7,共9页
储层渗透率直接影响火驱过程中的驱替压差、油墙的形成与聚集速度,明确渗透率对稠油火驱开发的影响规律十分必要。采用自主开发的燃烧管装置和多孔介质热效应监测装置,开展了火驱实验,分析不同渗透率下辽河稠油油藏火驱特征。结果表明:... 储层渗透率直接影响火驱过程中的驱替压差、油墙的形成与聚集速度,明确渗透率对稠油火驱开发的影响规律十分必要。采用自主开发的燃烧管装置和多孔介质热效应监测装置,开展了火驱实验,分析不同渗透率下辽河稠油油藏火驱特征。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为650×10^(-3)μm^(2)时,火驱过程中各热电偶峰值温度达到550℃,燃烧前缘推进中温度没有下降,说明该渗透率下燃烧过程放热效率高,能够解除燃烧初期的油墙封堵;热效应监测装置能够高效快速地监测由于原油氧化燃烧反应所导致的温度变化,储层渗透率为480×10^(-3)μm^(2)时庙5区稠油燃烧峰值温度比储层渗透率为300×10^(-3)μm^(2)时高107℃,说明渗透率的提高增强了燃烧初期的放热,从而缓解了油墙的封堵效应。研究结果对不同渗透率稠油油藏火驱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稠油 火驱 燃烧管 多孔介质热效应监测装置 燃烧特征
下载PDF
烟煤、杂木颗粒和油泥混燃特性的热重分析
7
作者 侯秀芹 周凯 +6 位作者 邓骏 栾明煜 马能亮 董凌霄 白杨 邓磊 车得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0-867,共8页
为了研究烟煤、杂木颗粒和油泥的掺混燃烧特性,通过热重试验对三者的掺混燃料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利用FWO法对掺混燃料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煤燃烧过程主要为固定碳燃烧,杂木颗粒的燃烧过程更复杂、燃烧性能最好,其综合燃烧特... 为了研究烟煤、杂木颗粒和油泥的掺混燃烧特性,通过热重试验对三者的掺混燃料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利用FWO法对掺混燃料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煤燃烧过程主要为固定碳燃烧,杂木颗粒的燃烧过程更复杂、燃烧性能最好,其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高达1.93×10^(-7);掺烧杂木颗粒可有效改善烟煤的燃烧性能,当烟煤和杂木颗粒以1∶4的质量比掺混燃烧时,掺混燃料的着火温度较烟煤降低了35%,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比杂木颗粒提高了7.2%;烟煤和杂木颗粒掺烧的最概然函数为[-ln(1-α)]^(-3)/4;当杂木颗粒掺混比高达45%时,适量掺混油泥有助于提升燃料燃烧性能;三者掺混燃料的燃烧反应最概然函数为[-ln(1-α)]2;当烟煤、杂木颗粒和油泥的掺混比例为40∶40∶20和45∶45∶10时,掺混燃料对应的活化能较其它比例掺混燃料有明显降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是纯烟煤的1.5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 杂木颗粒 油泥 掺混燃烧 燃烧特性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乳化剂修饰重污油水煤浆的成浆性及燃烧特性分析
8
作者 赵小会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61-63,共3页
乳化剂添加对于修饰重污油水煤浆的成浆性和燃烧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类型乳化剂在重污油水煤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能显著提高重污油水煤浆的成浆性,并在燃烧过程中改善其燃烧特性。当乳化剂... 乳化剂添加对于修饰重污油水煤浆的成浆性和燃烧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类型乳化剂在重污油水煤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能显著提高重污油水煤浆的成浆性,并在燃烧过程中改善其燃烧特性。当乳化剂添加量为0.5%时,重污油水煤浆的稳定性最佳,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和较低的黏度。同时,添加乳化剂能降低重污油水煤浆的灰渣生成率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提高其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重污油水煤浆 成浆性 燃烧特性 修饰
下载PDF
锅炉油枪喷雾特性与燃烧效率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李凡 郭传山 +2 位作者 刘宝满 万文煜 欧子健 《流体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通过对锅炉油枪喷雾特性及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首先,油枪喷雾特性与燃烧效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喷雾质量、角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对燃烧效率产生影响。其次,通过对喷嘴结构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通过对锅炉油枪喷雾特性及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首先,油枪喷雾特性与燃烧效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喷雾质量、角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对燃烧效率产生影响。其次,通过对喷嘴结构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最后,提出一些改进锅炉燃烧系统的建议,以提高燃烧效率和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油枪 喷雾特性 燃烧效率
下载PDF
基于不同水质边界下油池火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许航锋 解放 +3 位作者 王小燕 李京伟 高仕杰 王亮 《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第10期51-57,共7页
为解决使用原位燃烧法(ISB法)处理漏油时,不同水质边界对燃烧效率、除油效果产生的问题,分别对6~20 cm圆形直径油池火的燃烧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3种水质边界下柴油池火的燃烧速率、火焰温度、火焰高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 为解决使用原位燃烧法(ISB法)处理漏油时,不同水质边界对燃烧效率、除油效果产生的问题,分别对6~20 cm圆形直径油池火的燃烧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3种水质边界下柴油池火的燃烧速率、火焰温度、火焰高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质边界下柴油池火燃烧可分为3个阶段:引燃阶段、稳定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针对稳定燃烧阶段,由于水质边界的成分与相态不同,燃烧速率各有差异,其中海水边界下池火的燃烧速率最快,而冰边界远小于前两者,针对该现象建立传热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适用于3种水质边界条件下预测火焰高度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池火 火焰燃烧特性 传热分析 火焰高度
下载PDF
桦甸油页岩基础物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擎 徐峰 +3 位作者 柏静儒 孙佰仲 李少华 孙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6-1011,共6页
对油页岩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测定了油页岩的密度、可磨性、灰分特性、比热、含油率等物性参数,并采用热重分析仪详细研究了油页岩样品在典型工况下的热解及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桦甸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高挥发分、低热值和具有中等结... 对油页岩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测定了油页岩的密度、可磨性、灰分特性、比热、含油率等物性参数,并采用热重分析仪详细研究了油页岩样品在典型工况下的热解及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桦甸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高挥发分、低热值和具有中等结渣倾向的劣质燃料;不同矿区的油页岩的品质有区别,其中大城子四层的油页岩品质较好,公郎头十一层较差。利用热解和燃烧的实验数据建立的油页岩热解及燃烧的动力学模型表明,油页岩的热解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其燃烧反应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可用不同的反应级数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物化特性 热解 燃烧
下载PDF
硫化亚铁自然氧化倾向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萍 叶威 +2 位作者 张振华 赵杉林 翟玉春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含硫油品储罐中,由于硫腐蚀形成的主要硫化产物硫化亚铁的氧化放热是引起油品自燃的主要原因.对硫化亚铁的自然氧化进行了跟踪实验,考查了硫化亚铁自然氧化的温度变化特征,绘制了不同条件下硫化亚铁的氧化升温曲线,分析了水分、油品及... 含硫油品储罐中,由于硫腐蚀形成的主要硫化产物硫化亚铁的氧化放热是引起油品自燃的主要原因.对硫化亚铁的自然氧化进行了跟踪实验,考查了硫化亚铁自然氧化的温度变化特征,绘制了不同条件下硫化亚铁的氧化升温曲线,分析了水分、油品及空气流量对氧化升温特征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硫化亚铁 自燃
下载PDF
FeS引发储油罐着火温度动态变化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萍 翟玉春 +3 位作者 张振华 赵杉林 李建东 张风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4-48,共5页
储油罐着火事故被推测是由硫腐蚀产生的FeS氧化引起的。笔者阐述了储罐中FeS形成的原因 ,并采用自然发火绝热测试系统对FeS自然氧化进行 1 9h的跟踪实验 ,观察FeS绝热氧化过程中温度动态变化特性。实验发现 ,FeS氧化由诱导氧化期、中速... 储油罐着火事故被推测是由硫腐蚀产生的FeS氧化引起的。笔者阐述了储罐中FeS形成的原因 ,并采用自然发火绝热测试系统对FeS自然氧化进行 1 9h的跟踪实验 ,观察FeS绝热氧化过程中温度动态变化特性。实验发现 ,FeS氧化由诱导氧化期、中速氧化期和加速氧化期 3个阶段组成。诱导氧化期是积蓄能量 ,激发FeS活性的过程 ,试样温度基本未发生变化 ;中速氧化期是FeS试样表面的分子活性被激发 ,与FeS试样表面吸附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温度增加较慢 ;加速氧化期是FeS分子内部的活性被激活并进行氧化反应的过程 ,温度迅速升高。结果证明 :随着反应的进行 ,温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大 ,氧化反应的反应热不能及时散开而急剧地积累 ,温度急剧地升高 ,将引起油品自燃。此外 ,通过X衍射图和氧化升温曲线证明 ,水是影响FeS氧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 硫化亚铁 油罐 自燃现象 着火温度 加速氧化期 氧化反应 活性
下载PDF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燃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振华 陈宝智 +2 位作者 李君华 赵杉林 丁德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通过模拟储油罐中硫铁化物的生成方式,分析和研究了H2S气体在无氧条件下,与不同相对湿度的Fe2O3、Fe3O4和Fe(OH)3反应所生成的硫铁化物的自燃性。不同相对湿度的试样经6h硫化后,其自燃性明显不同。以Fe2O3试样为例,相对湿度为0的硫化产... 通过模拟储油罐中硫铁化物的生成方式,分析和研究了H2S气体在无氧条件下,与不同相对湿度的Fe2O3、Fe3O4和Fe(OH)3反应所生成的硫铁化物的自燃性。不同相对湿度的试样经6h硫化后,其自燃性明显不同。以Fe2O3试样为例,相对湿度为0的硫化产物氧化升温最高为256℃,平均升温速率为10.8℃/min;相对湿度为5%、10%和15%的硫化产物,氧化升温最高温度分别为474℃、408℃和388℃,平均升温速率分别为20.5℃/min、18.3℃/min和13.5℃/min。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相对湿度、不同物质的硫化产物,其自燃性有显著差异,样品的相对湿度对硫化产物的自燃性有重要影响。对各种干燥样品的硫化产物进行电镜分析发现,由不同物质硫化所生成的硫化产物结构不同,致使其自燃性有较大差异。硫铁化物氧化反应放热是引发油罐着火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硫铁化物 油罐 相对湿度 自燃性
下载PDF
油页岩及其半焦混烧特性的热重试验研究和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擎 王海刚 +2 位作者 孙佰仲 柏静儒 李少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82-2888,共7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桦甸油页岩燃烧时的双峰现象以及与其500℃半焦按不同比例混烧时单样相互影响程度、颗粒特性、着火温度和燃烧特性指数进行了考察;利用DAEM模型解析了混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页岩燃烧DTG曲线在500℃附近的双峰活...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桦甸油页岩燃烧时的双峰现象以及与其500℃半焦按不同比例混烧时单样相互影响程度、颗粒特性、着火温度和燃烧特性指数进行了考察;利用DAEM模型解析了混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页岩燃烧DTG曲线在500℃附近的双峰活性参数值相差不大,分别为0.79和0.73,反映油页岩燃烧DTG曲线双峰归因于脂类有机质与干酪根中芳香烃的燃烧;混样中各单样在不同温度段相互影响程度不同,表观影响程度系数f的值均小于1。在燃烧过程中颗粒的缩核形状和表面分形维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低温段接近长圆柱体,在高温段接近平板,当浓度级次β=0.6时,低温段分形维数接近3,在高温段接近1;着火温度随半焦掺混量的增加呈线性递增;混样燃烧特性指数介于单烧之间并且存在掺混效果明显区;试样表观活化能在燃烧前期变化比较缓慢并呈下降趋势,大约在60~90kJ.mol-1之间,在后期剧烈增加,当转化率在0.60~0.75之间时表观活化能从80kJ.mol-1剧增到20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半焦 混烧 颗粒特性 燃烧特性指数 DAEM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油页岩及其半焦混合燃料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孙佰仲 王擎 +3 位作者 李少华 吴吓华 孙键 孙保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08-112,共5页
用热重-红外联用仪对油页岩及其半焦混合物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动态分析,考察了掺混比例以及升温速率对燃烧的影响,得到了温度范围为30~850℃,在20,50和80℃/min三种不同升温速下的燃烧特性曲线。油页岩及其半焦混合物的整个燃烧过程分为... 用热重-红外联用仪对油页岩及其半焦混合物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动态分析,考察了掺混比例以及升温速率对燃烧的影响,得到了温度范围为30~850℃,在20,50和80℃/min三种不同升温速下的燃烧特性曲线。油页岩及其半焦混合物的整个燃烧过程分为燃烧低温段(着火温度Ti~500℃)、过渡段(500~680℃)和燃烧高温段(680~850℃)3个阶段。随着掺混油页岩比例的增大,混合物着火温度随挥发份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升温速率越高,所需要的温度和热量越大,峰温移向更高的温度。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燃烧生成气体进行了实时分析。采用二元一次线性回归法得到混合物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在低温段活化能和频率因子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在高温段则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大。计算结果为油页岩及其半焦混合物的有效开发和经济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油页岩 半焦 热重 红外光谱分析 燃烧特性 动力学
下载PDF
油页岩半焦燃烧反应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擎 孙佰仲 +2 位作者 吴吓华 柏静儒 孙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9,共4页
采用美国Perk in E lm er公司生产的Pyris1 TGA热重分析仪,对桦甸油页岩半焦进行燃烧特性试验研究,得到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油页岩半焦燃烧特性曲线,并使用平均质量反应性指数和燃烧稳定性指数对半焦反应性加以评价。油页岩半焦燃烧分... 采用美国Perk in E lm er公司生产的Pyris1 TGA热重分析仪,对桦甸油页岩半焦进行燃烧特性试验研究,得到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油页岩半焦燃烧特性曲线,并使用平均质量反应性指数和燃烧稳定性指数对半焦反应性加以评价。油页岩半焦燃烧分燃烧快速段、过渡段和燃烧慢速段3个阶段进行。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在燃烧快速段,表观活化能为133.901 3—100.204 2 kJ/mol;在燃烧慢速段,表观活化能为146.317 1—211.409 3 kJ/mol。利用Coats-Redfern法确定了燃烧快速段反应级数为3,而燃烧慢速段则为5.5,从而得到油页岩半焦燃烧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为油页岩半焦的有效开发与经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半焦 燃烧特性 反应活性 动力学
下载PDF
大型浮顶罐储油温降特点 被引量:21
18
作者 于达 方徐应 +1 位作者 李东风 杨筱蘅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7-49,共3页
针对我国所产原油多为易凝高粘原油 ,低温流动性差的特点 ,在秦皇岛泵站 2号罐上安装了温度监测系统 ,对储油温降过程进行了研究 ,同时分析了罐内原油的形态、原油凝结积蜡过程、原油的温降过程以及凝油对温降的影响 。
关键词 浮顶罐 原油储存 温度监测系统 低温储油技术
下载PDF
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素萍 颜涌捷 +1 位作者 李庭琛 任铮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生物质油的燃烧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 ,建立动力学模型 ,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生物质油的燃烧过程可分成 3段 ,其动力学模...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生物质油的燃烧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 ,建立动力学模型 ,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生物质油的燃烧过程可分成 3段 ,其动力学模型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油 燃烧特性 燃烧动力学 热重分析 生物质裂解焦油 升温速率 燃烧温度
下载PDF
生物油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贤华 陈汉平 +1 位作者 张谋 杨海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94,共3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松木屑、花生壳和玉米秆3种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废弃物快速热解得到的生物油的燃烧过程,结果表明生物油燃烧过程分为挥发段、过渡段和燃烧段3个阶段,各阶段的失重量与生物油性质密切相关.与松木屑油相比,花生壳油和玉...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松木屑、花生壳和玉米秆3种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废弃物快速热解得到的生物油的燃烧过程,结果表明生物油燃烧过程分为挥发段、过渡段和燃烧段3个阶段,各阶段的失重量与生物油性质密切相关.与松木屑油相比,花生壳油和玉米秆油较难燃尽.采用普适积分法和微分方程法相结合的方式求解了挥发段和燃烧段的动力学参数,确定了相应反应机理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燃烧特性 动力学 生物质 热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