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wax precipitation region in wellbore during deep water oil well testing 被引量:1
1
作者 GAO Yonghai LIU Kai +4 位作者 ZHAO Xinxin LI Hao CUI Yanchun XIN Guizhen SUN Baoj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2期351-357,共7页
During deep water oil well testing, the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s easy to cause wax precipitation, which affect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test and increases operating costs and risks. Therefore, a numerical me... During deep water oil well testing, the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s easy to cause wax precipitation, which affect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test and increases operating costs and risks. Therefore, a numerical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wax precipitation region in oil string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ields of deep water test string and the wax precipitation calculation model.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ax precipitation reg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x precipitation reg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on rate, an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geothermal gradient, increase of water depth and drop of water-cut of produced fluid, and in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formation pressure. Due to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ields, wax precipitation region is large in test strings at the beginning of well production. Wax precipitation region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hut-in time. These conclusions can guide wax prevention during the testing of deep water oil well,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water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oil well testing wellbore WAX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FIELD pressure FIELD WAX PRECIPITATION REGION PREDICTION
下载PDF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ree-High” Oil and Gas Well Testing Technology 被引量:1
2
作者 Bo Zhang Fayon Yuan +3 位作者 Hao Su Ming Cao Ruifeng Guo Chenxiang Sun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22年第6期1-13,共13页
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high” oil and gas well testing technology of Sinopec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high” oil and gas well testing technology... 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high” oil and gas well testing technology of Sinopec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high” oil and gas well testing technology of Sinopec in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design technology,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testing technology,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comple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Major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seven aspects: plug removal and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wells in high acid gas fields;wellbor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ultra-deep, high-pressure, and high-temperature oil and gas wells;surface metering technology;and supporting too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three-high” oil and gas well production testing technology in four aspects: downhole tools, production testing technology, safe production tes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w-cost production test tools. Four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re put forward: 1) Improve ultra-deep oil and gas testing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 integrate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2) Deepen oil and gas well integrity evaluation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life cycle of oil and gas wells. 3) Carry out high-end, customized, and intelligent research on oil test tools to promote the low-cost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ultra deep reservoirs. 4) Promote the fully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surface metering process to realize the safe development of “three-high”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High” oil and Gas wells oil test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Intelligent Downhole Tools
下载PDF
Research on Well Testing Interpretation of Low Permeability Deformed Dual Medium Reservoir
3
作者 Meinan Wang Yue Xie +2 位作者 Rui Zhang Guohao Zhang Jianguo Liu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3年第11期2141-2148,共8页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quadratic gradient term and medium deformation on the seepage equation, a well testing interpretation model for low permeability and deformation dual medium reservoirs was derived and esta...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quadratic gradient term and medium deformation on the seepage equation, a well testing interpretation model for low permeability and deformation dual medium reservoirs was derived and established. The difference method wa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pressure and pressure derivative double logarithmic curves were drawn to analyze the seepage law.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f starting pressure gradient and medium deformation on the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curv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The larger the value, the more obvious the upward warping of the pressure and pressure derivative curve;the parameter characterizing the dual medium is the crossflow coefficient. The channeling coefficient determines the time and location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ncave”. The smaller the value, the lat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ncave”, and the more to the right of the “conca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s Deformation Medium Dual Media Cross Flow Coefficient well testing Interpretation Model
下载PDF
苏北盆地页岩油注水吞吐增产实践与认识
4
作者 许国晨 杜娟 祝铭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6,共11页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BG区块页岩油压裂后产量递减快、开发效果差,衰竭开发后期如何有效提高单井评估的最终可采储量是能够效益开发的关键。国内外通常采用CO_(2)吞吐的方法进行后期增产,但由于成本较高,效果差异较大,并未广泛使用。在结合B...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BG区块页岩油压裂后产量递减快、开发效果差,衰竭开发后期如何有效提高单井评估的最终可采储量是能够效益开发的关键。国内外通常采用CO_(2)吞吐的方法进行后期增产,但由于成本较高,效果差异较大,并未广泛使用。在结合BG区块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岩心核磁、扫描电镜、试井分析等方法开展页岩油注水吞吐增产机理研究,明确了注水吞吐具有大幅提高渗吸动用孔隙(1~100nm)中页岩油、改善页岩油储层孔渗条件的作用,结合苏北盆地页岩油较好的亲水性、含油性、储层裂缝较为发育三大特点,提出页岩油注水吞吐技术手段,并开展矿场试验。截至目前,2口试验井累计增油量超过7600t,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对苏北盆地页岩油衰竭开采后期低成本效益增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渗吸 核磁共振 扫描电镜 试井 注水吞吐
下载PDF
深度学习网络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李道伦 查文舒 +5 位作者 刘旭亮 李祥 沈路航 周霞 郝玉祥 汪欢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被公认为是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借助深度学习强大的学习能力,试井解释正在向模型自动识别及试井自动解释方向快速演化;早期的产量预测多基于已知的特征,从实测数据中自动提取特征的...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被公认为是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借助深度学习强大的学习能力,试井解释正在向模型自动识别及试井自动解释方向快速演化;早期的产量预测多基于已知的特征,从实测数据中自动提取特征的研究引发关注,仅基于井口压力的产量预测已取得积极进展;以多点地质统计为基础的数字岩心重建方法正被生成对抗网络所取代,但如何满足裂缝、孔隙度及渗透率等约束仍是难题;偏微分方程求解正经历着颠覆性变化,基于非线性方程的传统求解方法正迎来智能求解时代。基于物理本质,单一的神经网络结构正在向复杂网络结构演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模型将成未来趋势。因此,相关研究多头并进,加强数据收集,构建大型模型,是我国未来智慧油气开发的核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油气开发 试井解释 产量预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停泵压降数据的页岩气井单段裂缝参数反演——以长宁N209井区页岩气井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玉龙 崔乾晨 +3 位作者 高上钧 陈满 郑纯桃 张烈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水平井多级分段多簇压裂是页岩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评价缝网参数是开展压裂效果评估、压裂工艺优化和压后产能预测等工作的重要前提.传统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参数表征主要采用裂缝扩展模拟与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压裂施工停泵压降曲... 水平井多级分段多簇压裂是页岩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评价缝网参数是开展压裂效果评估、压裂工艺优化和压后产能预测等工作的重要前提.传统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参数表征主要采用裂缝扩展模拟与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压裂施工停泵压降曲线的信息挖掘与利用不足.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消除停泵压降数据的水锤波动,利用分形裂缝表征页岩气井压裂缝网,结合数值试井分析实现了单段裂缝参数反演,建立了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数据的缝网参数反演工作流程.该成果在长宁公司N209井区压裂井成功应用,并对裂缝参数评价结果与一体化压裂模拟和产气剖面测试等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停泵阶段压降数据的单段裂缝参数反演结果显著提升了参数解释精度,有助于揭示页岩气井段间产气能力差异的原因;气井产能与裂缝总长和裂缝表面积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利用广域电磁法确定的压裂改造体积,其中,早期日产气量与总缝长相关性最高;预计最终回收率与裂缝表面积相关性最高;缝网总长与单簇压裂液规模强线性相关,反映了长宁区块页岩气井压裂工艺2.0的技术先进性.获取页岩气井单段裂缝参数可为产能主控因素分析和压裂效果评价提供更加有效的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试井分析 页岩气井 裂缝参数反演 停泵压降 压裂效果评估
下载PDF
无线射频压裂滑套系统模拟试验研究
7
作者 张利巍 孙露凯 范立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到油水井压裂中,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压裂滑套存在的压裂级数受限、操作非智能等诸多问题。因井下工况复杂,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差别较大,为进一步系统地探究井下无线射频系统的开发应用,使用三维软件设计无... 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到油水井压裂中,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压裂滑套存在的压裂级数受限、操作非智能等诸多问题。因井下工况复杂,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差别较大,为进一步系统地探究井下无线射频系统的开发应用,使用三维软件设计无线射频滑套模拟试验台,对标签的运动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室内模拟试验平台,系统地进行井下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标签选择有铁氧体磁芯,且天线绕制形式选用单层螺线管线圈,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在系统电感值相同的情况下,单层螺线管天线轴向长度对阅读器模块能识别的标签最大通过速度有积极的影响;标签天线线圈与阅读器天线线圈平面之间的角度也会影响标签的识别率。研究结果对井下无线射频系统的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压裂 滑套 无线射频识别 标签 试验台 天线
下载PDF
B301试验区油井结蜡主控因素及对策
8
作者 张继红 李琬姝 +2 位作者 谭欣剑 张刚 朱正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4,共6页
B301试验区位于H盆地,该试验区目前油井结蜡现象严重,防蜡效果较差,防蜡措施有效期较短,无法满足油井防蜡的需要,亟需找到影响油井结蜡的主控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对产出液中的蜡质、胶质、沥青质和机械杂质含量进行测定。利... B301试验区位于H盆地,该试验区目前油井结蜡现象严重,防蜡效果较差,防蜡措施有效期较短,无法满足油井防蜡的需要,亟需找到影响油井结蜡的主控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对产出液中的蜡质、胶质、沥青质和机械杂质含量进行测定。利用Olga数值模拟软件对温度、压力、流速进行模拟。研究表明:蜡质、沥青质、机械杂质含量以及温度、流速为影响B301试验区油井井筒结蜡的主控因素,影响程度强弱依次为蜡质、温度、沥青质、机械杂质、流速。研究成果可为B301试验区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为高含蜡油藏防蜡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采气 油井结蜡 主控因素 B301试验区 H盆地
下载PDF
大庆致密储层水平井密切割穿层提产增效压裂试验
9
作者 赵亮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大庆致密油储层为陆相沉积,主要发育有扶余和高台子油层。扶余油层存在单井产量低、采出程度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同时扶余油层水平井钻出层情况比较普遍;某区块完钻20口井,其中11口井平均砂岩钻遇率仅40.7%,常规压裂储量损失大。为此... 大庆致密油储层为陆相沉积,主要发育有扶余和高台子油层。扶余油层存在单井产量低、采出程度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同时扶余油层水平井钻出层情况比较普遍;某区块完钻20口井,其中11口井平均砂岩钻遇率仅40.7%,常规压裂储量损失大。为此,开展大庆致密油储层水平井密集切割穿层压裂提产增效试验,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实现井筒的立体改造;开展钻遇储层段密集切割+钻出层段穿层压裂优化设计,优化储层段簇距9.0~10.5 m,穿层段簇距20~24 m,根据致密油穿层标准优化参数,优选伽马值低、储隔层应力差值低、隔层厚度小的位置进行穿层压裂布缝,同时应用压前测试压裂诊断和现场施工控制技术,保证穿层成功率,优选一体化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保证基质到裂缝、裂缝到井筒油气流通全通道的畅通,大幅降低储层伤害和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致密油水平井 提产增效 穿层压裂 压裂试验
下载PDF
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以吉木萨尔页岩油平台井为例
10
作者 王飞 董卓 +3 位作者 徐田录 陈璐 王政凯 李占杰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针对目前缺乏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方法的难题,创新提出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诊断分析方法。结合井组拉链式压裂工艺,提出了4种典型窜扰模式下的停泵压降曲线,用以诊断压裂窜扰类型。选取吉木萨尔页岩油A平台6个典型压裂... 针对目前缺乏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方法的难题,创新提出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诊断分析方法。结合井组拉链式压裂工艺,提出了4种典型窜扰模式下的停泵压降曲线,用以诊断压裂窜扰类型。选取吉木萨尔页岩油A平台6个典型压裂窜扰段开展实例应用,通过与微地震监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压降试井解释方法对吉木萨尔“新井组内部压窜”和“新老井间压窜”两种典型的停泵压降曲线开展拟合分析,反演解释缝网参数。解释结果表明,新井组内部压窜使主次裂缝的改造效果均受到影响,具体影响效果因窜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新老井间压窜主要影响主裂缝的改造效果,导致缝网由“长宽”向“短窄”转变,有效体积降低28%,整体改造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页岩油 平台井组 压裂窜扰 停泵压降曲线 试井解释
下载PDF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锦宏 张波 +4 位作者 曹明 孙晨祥 刘涛 廖碧朝 牟小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针对“深地工程”构造和储层介质复杂、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和温度高等复杂工况,中国石化围绕深层超深层油气测试、超高温高压井下工具、地面测试、窄安全窗口油气井测试工程设计和完井测试液等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完成100余口8000 m以深... 针对“深地工程”构造和储层介质复杂、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和温度高等复杂工况,中国石化围绕深层超深层油气测试、超高温高压井下工具、地面测试、窄安全窗口油气井测试工程设计和完井测试液等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完成100余口8000 m以深油气井的测试施工,初步形成了“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有力支撑了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梳理总结了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分析了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向9000 m乃至10000 m以深迈进情况下油气测试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特深层高温高压油气测试工程设计、特深层高温高压油气测试完井工艺、地面自动化测试和高性能油气测试工具等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该技术总结与展望对构建更加成熟、专业、安全、高效的油气测试技术体系,助力深层超深储层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更大突破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超深储层 油气测试 完井投产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中国石化
下载PDF
巴彦油田深井高凝油藏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
12
作者 徐文光 邵振鹏 +3 位作者 李璐 王彬 姚庆童 程晓伟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针对巴彦油田深井高凝油藏在试油完井施工中存在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储层二次伤害严重、施工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分析现有的高温高压深井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特点及存在不足,结合临河油区油藏地质特征和原油物性特点,设计了3套试油完井... 针对巴彦油田深井高凝油藏在试油完井施工中存在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储层二次伤害严重、施工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分析现有的高温高压深井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特点及存在不足,结合临河油区油藏地质特征和原油物性特点,设计了3套试油完井一体化管柱,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流程,并对每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上述3种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已在现场成功试验14口井,其中压裂-射流泵排液一体化技术现场试验9口井,缩短施工周期2~3 d,有效提高了压裂后排液求产效率,降低了储层二次污染;完井投产一体化技术现场试验5口井,提高了自喷井和机抽井完井投产效率,缩短了单井完井周期,减少了储层污染,降低了作业成本。深井高凝油藏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巴彦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进程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对国内同类型油藏试油完井技术研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油田 深井 高凝油 试油完井 一体化技术 气举诱喷 射流泵排液 储层污染
下载PDF
海上稠油探井测试排液工艺适应性研究
13
作者 罗泽利 曹波波 +3 位作者 张自印 杨书辉 杨二东 谭振兴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158-160,共3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常规石油资源已难以满足需求,人们把目光转向海上稠油。测试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步骤,通过测试可以得到地层流体的黏度、密度和组分等物性参数,为油田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常见的海上人工举升工艺进行了介...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常规石油资源已难以满足需求,人们把目光转向海上稠油。测试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步骤,通过测试可以得到地层流体的黏度、密度和组分等物性参数,为油田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常见的海上人工举升工艺进行了介绍:螺杆泵电缆加热举升、多级气举阀气举、连续油管气举、电潜泵举升和射流泵举升。通过对各种人工举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针对海上稠油举升的特点,优选出一种组合人工举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探井测试 人工举升 工艺优选 组合举升工艺
下载PDF
一种高温高压井用小直径切割器设计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郭同政 李凯 +3 位作者 高强 朱建新 舒通胜 汪长栓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针对高温高压小水眼油气井下管柱切割问题,设计了一种外径为Φ36 mm的小直径切割器,首次采用切割器两端同时起爆方式对钻杆进行切割,对其作用过程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地面试验和井下试验对切割器的切割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切割器... 针对高温高压小水眼油气井下管柱切割问题,设计了一种外径为Φ36 mm的小直径切割器,首次采用切割器两端同时起爆方式对钻杆进行切割,对其作用过程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地面试验和井下试验对切割器的切割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切割器能够在压力为95 MPa、温度为160℃的井下进行切割作业,实现对水眼大于等于Φ41 mm的多种规格钻杆的切割,且一次性切断钻杆,切割后切割装置接头无粘连、翻边小。本研究可为工程测井和油气资源的深层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切割器 高温高压 小水眼油气井 钻杆切割 井下试验
下载PDF
井下电控水泥释放工具研制与试验
15
作者 王琦 刘春斌 +2 位作者 余雷 周发念 王盛苏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针对国内外传统油气井释放水泥工具所存在的弊端,基于井下电动工具的设计原理,创新性地研制出了一套新型井下电控水泥释放工具。详细介绍了该工具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对工具动作部件进行了力学分析,探究了井斜、温度、压力及井液... 针对国内外传统油气井释放水泥工具所存在的弊端,基于井下电动工具的设计原理,创新性地研制出了一套新型井下电控水泥释放工具。详细介绍了该工具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对工具动作部件进行了力学分析,探究了井斜、温度、压力及井液性质对工具开启的影响,所研制的井下电控水泥释放工具外径为73 mm,长度为1 400 mm,可根据不同施工井况,通过变扣灵活配备不同规格的储灰筒。高压地面试验和现场施工试验分别验证了工具耐高温高压性能以及倒灰作业施工的可行性。可为油气井封堵作业的安全施工提供更高效可行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工具 油气井释放水泥 高温高压试验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超深井压恢曲线异常分析及解决对策
16
作者 苟柱银 刘毅石 +3 位作者 田新建 魏民 杨惠娟 汪茁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超深井压力恢复测试,受试井压力计下深限制及井筒内多相流体重力分异、油水界面变动影响,压力恢复曲线经常出现“局部压力下降”、“直线”等异变特征,影响储层渗流能力、污染状况、边界特征分析,难以对储层进行准确描述... 针对塔里木油田超深井压力恢复测试,受试井压力计下深限制及井筒内多相流体重力分异、油水界面变动影响,压力恢复曲线经常出现“局部压力下降”、“直线”等异变特征,影响储层渗流能力、污染状况、边界特征分析,难以对储层进行准确描述。XX1-3井在压力恢复测试中压力恢复曲线出现“直线”异常特征,严重影响了解释精度及对储层的认识;通过分析井筒内油水界面变化对压力恢复曲线形态的影响,计算液面降落速度,合理设计压力计下入深度及关井时间,使测点压力变化与产层中部压力变化趋势相一致,较好地消除了液面移动造成的压力恢复曲线中“直线”段异常特征,从第二次压恢测试曲线中可以看出,压恢有效压力数据时长占比98.53%,提高了试井资料解释精度,加深了对地层压力、渗流能力、污染状况、边界特征等认识。为超深井中含水较高的油井压力恢复测试提供可借鉴方案,为油气藏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超深井 压力恢复试井 重力分异 油水界面移动 测点深度 关井时间 解释精度
下载PDF
水平井+CO_(2)吞吐改善中低渗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机制解析——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燕 赵贤正 +9 位作者 周立宏 李东平 张杰 周华兴 章杨 王海峰 夏国朝 田木国 庄永涛 王栋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特稠油油藏由于受原油粘度大、渗透率低、油层厚度薄、出砂及地面环境复杂等苛刻条件的制约,多年来常规的开采技术无法实现动用,为此开展了“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利用室内实验及数值模... 大港油田刘官庄埕隆1601区块特稠油油藏由于受原油粘度大、渗透率低、油层厚度薄、出砂及地面环境复杂等苛刻条件的制约,多年来常规的开采技术无法实现动用,为此开展了“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利用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增油机制研究及注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CO_(2)与稠油在非混相状态下混溶后,稠油粘度由16800 mPa·s下降至69 mPa·s,降粘率达99.6%,原油启动压力梯度由19.1 MPa/m降低至0.2 MPa/m,储层绝对渗透率提高了约41.86%,有效提高了稠油的流动性能;优化后的合理注采参数为:单位水平段注入强度3.5~5.5 t/m,单位水平段注入速度0.5~0.6 t/(m·d),闷井时间为25~35 d,单位水平段产液强度为0.075~0.125 m3/(m·d),采用“抽油机+液力反馈泵+电加热杆”及水力喷射泵两种注采一体化工艺。矿场“水平井+CO_(2)吞吐”技术试验证实,单井单轮次增油1000~2000 t,最高增油达4000 t以上,换油率2.0~4.5 t/t,技术和经济效果显著,证实了该技术的可靠实用性,为中低渗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稠油油藏 CO_(2)吞吐 增油机制 水平井 矿场试验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含水高含凝析油凝析气井产能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冬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6-701,共6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断溶体气藏凝析气井地层压力波动明显,与基于地层压力不变的传统系统试井解释方法不适配;由于含水和高含凝析油,常规气井无阻流量的评价结果偏差较大。为实现顺北油气田凝析气井产能评价,利用试井阶段弹性产率修正...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断溶体气藏凝析气井地层压力波动明显,与基于地层压力不变的传统系统试井解释方法不适配;由于含水和高含凝析油,常规气井无阻流量的评价结果偏差较大。为实现顺北油气田凝析气井产能评价,利用试井阶段弹性产率修正了系统试井资料,提出了含水和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井产能评价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适用于顺北油气田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产能评价,为顺北含水高含凝析油凝析气井产能定量认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油气田 断溶体气藏 系统试井 凝析气 凝析油 无阻流量 产能评价
下载PDF
致密油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技术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邸德家 李俊鹿 +1 位作者 吴锦伟 庞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4,共6页
鄂南致密油水平井存在高含水、低产量,油水关系复杂以及各段产出不明的问题,需要采用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技术了解各段、簇油水分布情况,为措施井治理提供依据。针对低产量机抽水平井井况,分析了测试工艺、测试仪器及资料解释的难点,优... 鄂南致密油水平井存在高含水、低产量,油水关系复杂以及各段产出不明的问题,需要采用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技术了解各段、簇油水分布情况,为措施井治理提供依据。针对低产量机抽水平井井况,分析了测试工艺、测试仪器及资料解释的难点,优化设计了气举管柱结构和气举参数,优选了连续油管规格尺寸和组合测试仪器,优化了测试制度及资料解释方法。现场试验证明,利用连续油管输送组合测试仪器配合气举产出剖面测试技术,解决了低产量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过程中无法稳定生产及测试通道狭窄的难题,成功获取了各段、簇流体产量及贡献率。同时分析了气举产出剖面测试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连续油管优选原则及井筒处理建议,研究成果为低产量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井 水平井 产出剖面测试 气举 低产量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井压裂过程中水泥环完整性实验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关志刚 邓宽海 +2 位作者 吴彦先 林志伟 林元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32,共12页
非常规油气井大规模压裂使水泥环处于极端服役环境,极易导致水泥环屏障失效,而避免水泥屏障失效的关键在于弄清压裂诱导的交变压力下水泥环完整性失效机理。因此,采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模拟井筒环境开展了全尺寸“生产套管普通(高强度... 非常规油气井大规模压裂使水泥环处于极端服役环境,极易导致水泥环屏障失效,而避免水泥屏障失效的关键在于弄清压裂诱导的交变压力下水泥环完整性失效机理。因此,采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模拟井筒环境开展了全尺寸“生产套管普通(高强度)水泥环技术套管”两种组合体在交变压力下的密封性能和界面力学性能测试及评价,利用密封失效循环次数和界面胶结强度分别表征了水泥环密封性能和界面力学性能,获取了普通水泥环在4种交变压力(0↗30↘0,0↗50↘0,0↗60↘0和0↗70↘0 MPa)、高强度水泥环在5种交变压力(0↗30↘0,0↗50↘0,0↗60↘0,0↗70↘0和0↗80↘0 MPa)下的完整性实验结果,分析了交变压力峰值及循环次数对水泥环完整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水泥环完整性在交变压力作用下的失效机理及过程,明确了水泥环密封性能和界面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高强度水泥环耐交变压力的密封/抗窜能力及界面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普通水泥环。研究成果可为非常规油气井水泥浆体系的优选及压裂施工参数的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压力 水泥环完整性 实物实验 非常规油气井 大规模压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