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face Geochemical Patterns over Oil and Gas Traps
1
作者 Fei Qi Ruan Tianjia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Wuhan 430074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2-38,共7页
Surfac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 is still in the empirical stage , despite 50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e method was first proposed by Laubmeyer and Sokolov . A boom of its application is emerging in Chi... Surfac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 is still in the empirical stage , despite 50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e method was first proposed by Laubmeyer and Sokolov . A boom of its application is emerging in China followed the depression during 60 - 70 's . However , before the method can be accepted by the industry as a routine technique , a relatively sound basis should be established . This paper presents several cases over known oil and gas fields and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effect the surface geochemical expression of underground oil pool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il and gas hydrocarbon .
下载PD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ew Methods to Oil-Gas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
作者 CHEN Yuanrong JIA Guox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92-696,共5页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s for many years,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new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such as δC, altered carbonate, Hg in absorption ph...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s for many years,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new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such as δC, altered carbonate, Hg in absorption phase, Ks, Fe2+, δ13C, fluorescence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and N2 and O2 in heat release can give full play in the following five fields: (1) optimization of the favourable target or hollow zones and structural zones in a region; (2) evaluation of oil traps and delineation of prospective oil and gas areas; (3) prediction of deep-seated oil-bearing horizons; (4) evaluation of the genesis of oil and gas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types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5) forecast of the burial depths of oil and gas p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 new method field of application
下载PDF
The surfac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Gangbatong-Ya'anxiang and the Dongqiao-Nam Co of the Qinghai-Tibet region
3
作者 XIONG Bo1,2,LI XianQing3,4,LI YiBin5 & TAN Qing6 1 Department of Geochemistry,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Oil and Gas Resources(Yangtze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Jingzhou 434023,China +3 位作者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Safe Min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China 4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arth Sciences,School of Resources and Safety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China 5 Institute of Geoscience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China 6 Jinzhou Research Branch of New Region Exploration,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SINOPEC,Jingzhou 434100,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69-76,共8页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adverseness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arry out petroleum geological study in this region. The Qing...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adverseness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arry out petroleum geological study in this regi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the only blank spac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on a large scale.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the surfac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Gangbatong-Ya'anxiang and Dongqiao-Nam Co of the Qinghai-Tibet region. Based on the data of actual detection and experiments in the studied area,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ntration and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dicators(total adsorbed hydrocarbon,altered carbonate,thermal released mercury,etc.) were discussed. The origin of hydrocarbon was also discussed. Moreover,the oil and gas potential of different sections in the Qiangtang Basin and the Biru Basin were evaluated,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predic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is reg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adsorbed hydrocarbons in the Ya'anxiang of Suoxian County-Zadong of Baqing County and the Jiecha-Dangxiong of Anduo County in the Qinghai-Tibet region are high,averaging 312.64 μL·kg-1 and 164.36 μL·kg-1. Their altered carbonate concentrations are relatively low,averaging 0.11% and 0.56%. Their concentrations of thermal released mercury are relatively high,averaging 13.09×10-9 and 1.94×10-9.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results in fact reflect hydrocarbon information in the underground,which are mainly petroleum associated gas and over-matured cracking gas. The Jiecha-Charenluma and the Xiamaya'ertong-Suoba sections in the Qiangtang Basin are the most favorable ones for oil and gas and the Ekou-Zadong section is relatively favorable one,while the Nam Co and the Zigetangcuo-Dongqiao sections in the Biru Basin are the favorable ones for oil and gas,and the Jiang Co-Nading Co and the Ya'anxiang-Ya'ertong sections are relatively favorable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dsorbed HYDROCARBON INDICATOR HYDROCARBON ANOMALY evaluation of oil and gas Qinghai-Tibet REGION
原文传递
利用油气化探技术评价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构造的含油气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忠军 杨少平 +3 位作者 李亚林 张学君 秦爱华 刘华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50-1655,共6页
用浅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青藏高原碳酸盐岩区块的油气资源潜力是盆地勘查阶段的战略问题之一。研究了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异常成因和圈闭的油气属性。研究表明,托纳木背斜是羌塘盆地非常有远景的油气靶区,油气化... 用浅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青藏高原碳酸盐岩区块的油气资源潜力是盆地勘查阶段的战略问题之一。研究了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异常成因和圈闭的油气属性。研究表明,托纳木背斜是羌塘盆地非常有远景的油气靶区,油气化探能够为区块油气资源评价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羌塘盆地 托纳木背斜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资源潜力
下载PDF
微量元素方法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自安 司连收 +1 位作者 曾乔松 邱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应用微量元素方法进行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国内外学者已进行过大量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于油气田上方地表土壤中产生的微量元素分布异常的原因,主要有"电场作用理论"和"烃类垂向微运移理论"两种理论假说... 应用微量元素方法进行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国内外学者已进行过大量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于油气田上方地表土壤中产生的微量元素分布异常的原因,主要有"电场作用理论"和"烃类垂向微运移理论"两种理论假说。大量实践证明,地下数百米,甚至几千米的微量元素能够近乎垂直地迁移至地表,在油气藏正上方生成某种晕状异常。地球化学晕的宽度接近下伏油气藏在地表的投影宽度。因此,可以根据油气田上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分析油气分布规律和进行含油气远景评价。通过对大庆喇嘛甸油田B层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认为铀(U)、锶(Sr)两种元素可以作为油气的指示元素。油田上方土壤中铀元素含量一般呈现微弱的低值异常,而在油田边缘出现高值异常。锶元素在油田上方土壤中表现为高值异常。根据地表土壤中元素的分布异常,可以确定油藏边界位置,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地表土壤 油气化探 喇嘛店油田
下载PDF
高精度地表油气化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以济阳凹陷垛石桥地区土壤酸解烃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梁前勇 熊永强 +6 位作者 赵克斌 赵静 张宗元 李芸 李武 房忱琛 孙长青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1-148,共8页
酸解烃技术是油气化探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常规的油气化探中被普遍应用,然而多解性一直影响其应用效果。本文选择济阳凹陷垛石桥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改进的酸解烃技术,分析研究区已知背景区和产油气区土壤中的酸解烃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特征... 酸解烃技术是油气化探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常规的油气化探中被普遍应用,然而多解性一直影响其应用效果。本文选择济阳凹陷垛石桥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改进的酸解烃技术,分析研究区已知背景区和产油气区土壤中的酸解烃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特征,以验证改进酸解烃技术在复杂含油气区块油气化探工作中的有效性,为油气化探提供高精度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垛石桥地区地表土壤酸解烃中甲烷的含量受干扰因素较多,与下伏油气藏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而乙烷和丙烷等重烃含量与下伏油气藏的对应关系较好,可以较好地揭示深部油气运移的贡献。另外,该地区土壤酸解烃的组成特征指示其深部油气源以油藏为主,部分为凝析油藏,与实际地质情况较为吻合,表明改进的酸解烃技术可以作为复杂含油气区块指示深部油气藏的有效化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解烃 复杂含油气区块 地表油气化探 济阳凹陷
下载PDF
台湾海峡盆地西部坳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勘探远景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静 梁前勇 +1 位作者 张莉 钟广见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57-664,共8页
台湾海峡盆地一直被认为具有良好油气远景,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沉积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成果,尚缺少直接的钻探资料来证明其油气资源,或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证明该区油气渗漏体系的存在与否。笔者拟通过该区的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普查,... 台湾海峡盆地一直被认为具有良好油气远景,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沉积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成果,尚缺少直接的钻探资料来证明其油气资源,或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证明该区油气渗漏体系的存在与否。笔者拟通过该区的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普查,探索该区油气渗漏体系的存在性及其地表响应特征,为进一步的海域油气详查提供有力证据。结果表明,各项油气化探指标在该区均有一定的地表响应,为低背景场反映,表明研究区下伏地层中存在烃类渗漏现象;通过化探指标有效性遴选及综合异常评价,在九龙江凹陷和晋江凹陷共遴选了7个异常区,且均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是下一步油气详查的优选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油气渗漏 地表响应 油气远景 台湾海峡盆地
下载PDF
中国油气化探的成功案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忠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62-1571,共10页
中国油气化探经历了50余年的坎坷历程,总结成功案例可以重新认识该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和地位。选择的案例仅是公开发表的12例,还有大量未发表的成功案例。区域油气化探可以起到快速缩小靶区的战略作用,局部油气化探在评价构造圈闭... 中国油气化探经历了50余年的坎坷历程,总结成功案例可以重新认识该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和地位。选择的案例仅是公开发表的12例,还有大量未发表的成功案例。区域油气化探可以起到快速缩小靶区的战略作用,局部油气化探在评价构造圈闭和隐蔽圈闭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油气化探与地震技术结合将会大大提高油气预测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油气化探 局部油气化探 烃类微渗漏 成功案例
下载PDF
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前瞻 被引量:11
9
作者 夏响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9-533,共5页
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劳伯梅耶和前苏联学者索柯洛夫创造了气测法,揭开了油气化探发展的序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方法指标,用于检测地表环境中与烃类微渗漏有关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检测地表微量油气信息的化探实验测试... 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劳伯梅耶和前苏联学者索柯洛夫创造了气测法,揭开了油气化探发展的序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方法指标,用于检测地表环境中与烃类微渗漏有关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检测地表微量油气信息的化探实验测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地表化探异常评价深部含油气性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尽管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尚无法准确评价油气藏的含油气层系、埋藏深度及其规模,然而国内外勘探实践结果证明,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在区域含油气性评价、检测圈闭构造中的直接油气信息、钻探靶区优选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勘探手段,对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常规油气勘探方法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从现有研究和应用成果来看,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油气化探技术与常规油气勘探方法相结合在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具有廉价、快速、直接等特点和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我国未来几十年油气勘探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油气化探 成功率 技术地位
下载PDF
油气地表化探失真数据的概率判定与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永军 李汉林 查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78-83,共6页
油气地表化探数据的失真(特别是数据中的高值失真点)直接影响到化探异常圈定。本文根据油气地表化探数据的分布特点,利用概率统计原理,提出一种适合油气化探资料前期处理的失真数据的概率判定方法和处理手段,在对实际资料的应用中,取得... 油气地表化探数据的失真(特别是数据中的高值失真点)直接影响到化探异常圈定。本文根据油气地表化探数据的分布特点,利用概率统计原理,提出一种适合油气化探资料前期处理的失真数据的概率判定方法和处理手段,在对实际资料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表化探 数据失真 正态分布 假设检验 化探异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近地表油气化探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荣发准 孙长青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1期98-106,共9页
通过对研究区化探指标组合关系、受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区域地球化学变化规律与油气的关系及油气化探效果分析,建立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寻找天然气的有效化探方法和指标组合系列,依此进行全区背景分析和异常优选。通过剖析杭锦旗地... 通过对研究区化探指标组合关系、受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区域地球化学变化规律与油气的关系及油气化探效果分析,建立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寻找天然气的有效化探方法和指标组合系列,依此进行全区背景分析和异常优选。通过剖析杭锦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突出地球化学指标在空间上的展布规律,从而揭示异常与油气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油气化探指标丰度及变异特征属低背景非均匀场范畴;在烃类分异特征上,本区地球化学场具有南北分区的特点:南侧烃类以微渗漏为主,北侧逐步向宏渗漏过渡,表明地球化学场与油气运移聚集关系密切,证实了本区具有较充足的气源。在化探指标的浓度分布特征上,本区存在北西西—南东东向的伊深1井及其以北区域、泊尔江海子断裂及其以南区域两个高值带,展布受乌兰格尔隆起及泊尔江海子断裂控制。从异常的分布特征,指出伊21井—伊10井—伊17井—乌兰吉林庙以南为有利勘探区带,泊尔江海子断层以南的伊金霍洛旗—合同庙—小乌兰敖包—拉不仍为研究区最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油气化探 杭锦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酸解烃判别台湾海峡盆地西部坳陷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藏属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静 梁前勇 +1 位作者 张莉 钟广见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6-441,共6页
台湾海峡盆地西部被认为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而前期的研究成果仅局限于地球物理方面的资料,尚缺少地球化学方面的信息来证实。本研究通过对该区晋江凹陷和九龙江凹陷的海底沉积物中酸解烃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该... 台湾海峡盆地西部被认为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而前期的研究成果仅局限于地球物理方面的资料,尚缺少地球化学方面的信息来证实。本研究通过对该区晋江凹陷和九龙江凹陷的海底沉积物中酸解烃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该区含油气系统中烃类渗漏的地表响应,探讨其烃类来源,进而判别下伏油气藏属性特征,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烃类存在两个气体来源,可能与研究区内的两套烃源岩有关,源1以油型气为主,源2则以干气为主。两个气源对研究区内两个凹陷的贡献不同,九龙江凹陷以源1为主,源2对该区存在一定的贡献;而晋江凹陷则主要为源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含油气系统 油气藏属性判别 台湾海峡盆地
下载PDF
基于传统吸附烃概念的烃类检测新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同锦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烃类是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地下油气藏的直接指标。目前我国油气化探中常用的酸解烃法检测出的烃类,不应定义为"吸附烃",它是介质吸收的产物,属结合态烃类,应定义为"吸收烃"。地表酸解烃异常十分稳定,重现性好,能... 烃类是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地下油气藏的直接指标。目前我国油气化探中常用的酸解烃法检测出的烃类,不应定义为"吸附烃",它是介质吸收的产物,属结合态烃类,应定义为"吸收烃"。地表酸解烃异常十分稳定,重现性好,能够很好地证明地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烃类运移过程,但在反映目前深部油气信息方面具有多解性。针对酸解烃法的弱点,依据烃类垂向运移理论和物质吸附作用原理,自行设计开发、研制了一套吸附烃脱气装置,建立了土壤吸附烃提取新技术和检测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在近地表获取油气系统的动态信息,强化烃类测量法对其信息源的探测,可以提高地表油气化探预测油气分布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烃 吸附烃 脱附技术 地表油气化探
下载PDF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传芝 杨宁 +1 位作者 李翻平 卢丽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4期239-247,共9页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经过80余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就。通过对已知油气田区的广泛研究,确立了油气藏上方地表放射性基本异常模式(低值异常),优选出对油气响应较好的地表放射性指标,确定了油气藏边界...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经过80余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就。通过对已知油气田区的广泛研究,确立了油气藏上方地表放射性基本异常模式(低值异常),优选出对油气响应较好的地表放射性指标,确定了油气藏边界断层、油-水边界或气-水边界处地表放射性异常标志;在异常形成机制方面,提出了基于深部来源说和地表来源说的多种观点;在干扰因素抑制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提出了适合不同测区具体条件的放射性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现阶段,地表放射性测量技术在新探区含油气远景预测、成熟探区构造评价以及开采区油气田边界确定等方面,均已显示出初步应用成效,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油气地表勘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勘探 油气田 远景预测 油气化探 地表勘探
下载PDF
油气化探中甲烷碳同位素应用、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黎绍杰 《矿产与地质》 2003年第1期54-58,共5页
阐述了在地表油气化探实践当中甲烷碳同位素对地表土壤烃气成因判别的有效性,但有时也会遇到判断错误的情况。通过对应用实例的分析,指出因忽略了土壤中异常甲烷是一种混合成因甲烷,从而导致判断失误。为全面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同时选... 阐述了在地表油气化探实践当中甲烷碳同位素对地表土壤烃气成因判别的有效性,但有时也会遇到判断错误的情况。通过对应用实例的分析,指出因忽略了土壤中异常甲烷是一种混合成因甲烷,从而导致判断失误。为全面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同时选送数量相当的背景土壤样品和异常样品进行甲烷碳同位素测定,然后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真实反映来源于油气藏中的甲烷的碳同位素值的对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地球化学 地表油气化探 甲烷碳同位素 混合式因甲烷 烃类异常来源
下载PDF
应用地表油气化探资料研究油气藏保存条件 被引量:2
16
作者 颜自给 《矿产与地质》 1999年第5期303-307,共5页
油气藏的后期保存条件往往是深部油气藏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决定因素。利用地表油气化探资料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好坏,尤其对于已存在过又遭后期破坏的泄漏油气藏。在布钻时充分参考地表油气化探评价资料,将可大大提高钻... 油气藏的后期保存条件往往是深部油气藏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决定因素。利用地表油气化探资料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好坏,尤其对于已存在过又遭后期破坏的泄漏油气藏。在布钻时充分参考地表油气化探评价资料,将可大大提高钻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化探 指标组合 油气藏 油气保存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