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蒋起宏 姚诗炜 +7 位作者 卢红伶 蒋陈凯 胡文君 冯永才 陈振滨 沈国新 相兴伟 陈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181,共6页
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与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为了探究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以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评估香榧油的降脂、抗氧化和抗炎症功能。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小鼠相比,香... 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与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为了探究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以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评估香榧油的降脂、抗氧化和抗炎症功能。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小鼠相比,香榧油高剂量(Torreya seed oil high-dose,SCH)组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香榧油能显著抑制体重增长,降低肝脏系数和肾周脂肪积累。此外,香榧油干预后能降低肥胖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酶活力,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香榧油低剂量(Torreya seed oil low-dose,SCL)组小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PEBP-1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lpha,AMPKα)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表达水平略有降低但不显著;SCH组小鼠AMPKα、SPEBP-1c和FAS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香榧油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MPKα/SREBP-1c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水平和降低炎症反应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油 肥胖 脂质代谢 高脂血症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和孢子油脂溶性成分分析
2
作者 严培兰 杨志空 +2 位作者 唐庆九 张劲松 王金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9,共14页
分析不同破壁时间、不同来源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灵芝孢子油加工原料(破壁孢子粉)、中间体(制粒后孢子粉、一级萃取孢子油、二级萃取孢子油)和孢子油成品,不同来源灵芝孢子油,不同植物油的脂溶性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结果表... 分析不同破壁时间、不同来源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灵芝孢子油加工原料(破壁孢子粉)、中间体(制粒后孢子粉、一级萃取孢子油、二级萃取孢子油)和孢子油成品,不同来源灵芝孢子油,不同植物油的脂溶性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破壁处理能显著增加灵芝孢子粉中脂溶性成分溶出;不同来源灵芝孢子粉中脂溶性成分含量有差异,但不同来源孢子粉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有18个共有峰;灵芝孢子油加工原料(破壁孢子粉)、制粒后孢子粉、一级萃取孢子油、二级萃取孢子油及孢子油成品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有22个共有峰,不考虑孢子油成品中维生素E峰,孢子油加工原料、中间体和孢子油成品间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不同来源灵芝孢子油指纹图谱峰组成和峰面积有差异,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490~0.925,有23个共有峰;植物油的色谱峰与孢子油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为灵芝孢子粉和孢子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灵芝孢子油 脂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饲料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李红燕 巫丽云 +5 位作者 金俊琰 韩冬 朱晓鸣 刘昊昆 杨云霞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9,共10页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银鲫“中科3号”(5.01±0.05)g和“中科5号”(5.02±0.05)g,养殖周期70d。在饲料脂肪源效应上,BVO组摄食率显著高于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FO组(P<0.05)。BVO组不同品种异育银鲫肌肉srebp-1c和acc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并造成体脂肪的显著积累(P<0.05)。BVO组显著改变了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分别上调和下调了肌肉Σn-6 PUFA和Σn-3 PUFA的相对含量(P<0.05)。在品种方面,不论摄食何种脂肪源,异育银鲫“中科5号”摄食率显著低于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中科5号”肌肉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基因hsl和aco3及肝脏aco3、fabp1b和fatp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且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科3号”,表明“中科5号”可以更好地利用饲料脂肪来为机体供能。脂肪源和品种对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但“中科5号”摄食BVO组特定生长率与“中科3号”摄食FO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了植物脂肪源在“中科5号”饲料应用中的巨大潜力。综上,研究阐述了不同品种异育银鲫对饲料脂肪源的利用差异及分子机制,为异育银鲫饲料脂肪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植物油 鱼油 生长性能 脂肪代谢 异育银鲫
下载PDF
澳洲坚果油储藏期间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4
作者 李康宁 张雪怡 +4 位作者 常明 周葵 张雅媛 刘睿杰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 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酸价从(0.36±0.05)mg KOH/g升高至(1.78±0.09)mg KOH/g,升高4.94倍;过氧化值从(0.0047±5.72×10^(-5))g/100 g升高至(0.0196±2.52×10^(-4))g/100 g,升高4.17倍;K232值从0.41±0.01升高至0.47±0.01,K268值变化不明显;氧化诱导时间从4.37 h下降至2.59 h,缩短1.68倍。储藏过程中澳洲坚果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未发生变化;总酚含量从33.45μg GAE/g减少至20.94μg GAE/g,减少1.59倍;总甾醇含量变化趋势较小。因此,澳洲坚果油储藏过程中,品质和稳定性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多酚在澳洲坚果油中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虽然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逐渐降低,但较大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其仍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油 储藏 氧化稳定性 脂质伴随物
下载PDF
南极磷虾油的营养特性及其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胡子聪 杨可君 房翠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南极磷虾油(AKO)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功能性油脂。为了促进AKO的临床应用,在综述AKO营养组成的基础上,对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AKO富含磷脂、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虾青素、α-... 南极磷虾油(AKO)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功能性油脂。为了促进AKO的临床应用,在综述AKO营养组成的基础上,对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AKO富含磷脂、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虾青素、α-生育酚等多种活性因子。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有3种,即抑制破骨细胞产生、促进骨细胞形成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AKO未来的深入研究中,应聚焦于大规模临床研究、标准剂量和长期效果验证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脂质 脂质伴随物 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固定化酶技术在油脂精炼及结构脂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思怡 闫静坤 +3 位作者 李霞 苗颖 王秀秀 徐同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生物酶技术在油脂精炼和结构脂制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酶的固定化有利于实现酶的重复利用。为了促进固定化酶技术在油脂行业中的应用,就固定化酶技术在油脂脱胶、油脂脱酸和结构脂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方向进... 生物酶技术在油脂精炼和结构脂制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酶的固定化有利于实现酶的重复利用。为了促进固定化酶技术在油脂行业中的应用,就固定化酶技术在油脂脱胶、油脂脱酸和结构脂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对于油脂产业提质增效具有积极的作用。未来应围绕新型生物酶的发掘以及生产过程中酶活的保持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酶 油脂精炼 结构脂
下载PDF
6种富含α-亚麻酸食用油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消化特征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福妮 王卫飞 +3 位作者 穆利霞 王思远 廖森泰 邹宇晓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α-亚麻酸(AL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具有多重作用。旨在确定ALA在食用油脂中的物质基础与其功能的构效关系,实现精准的膳食脂质营养,对6种富含ALA食用油脂的总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情况、甘油... α-亚麻酸(AL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具有多重作用。旨在确定ALA在食用油脂中的物质基础与其功能的构效关系,实现精准的膳食脂质营养,对6种富含ALA食用油脂的总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情况、甘油三酯分子构成、脂质伴随物和消化特性等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6种富含ALA食用油脂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ALA,其中:紫苏籽油、亚麻籽油和牡丹籽油的ALA含量较高;不同富含ALA食用油脂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蚕蛹油的ALA主要分布在sn-2位,牡丹籽油和火麻仁油的ALA主要分布在sn-1,3位;不同富含ALA食用油脂甘油三酯的分子结构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富含ALA食用油脂的脂质伴随物主要为维生素E和甾醇,其中沙棘籽油的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均高于其余5种食用油脂;富含ALA食用油脂的消化程度和消化速率均低于非富含ALA食用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食用油脂 脂肪酸 分子结构 脂质伴随物 消化特征
下载PDF
柴油-麻风树生物柴油混合燃油的微爆特性研究
8
作者 张璇 姜根柱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探明柴油-麻风树生物柴油混合燃油的蒸发过程与机理,达到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用于柴油机缸内稳定燃烧的目的,在723和873 K环境温度下将麻风树生物柴油(JME)和柴油混合,JME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和50%(质量分数)。采用热电偶挂滴技术,... 为探明柴油-麻风树生物柴油混合燃油的蒸发过程与机理,达到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用于柴油机缸内稳定燃烧的目的,在723和873 K环境温度下将麻风树生物柴油(JME)和柴油混合,JME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和50%(质量分数)。采用热电偶挂滴技术,高速摄像机及Halcon软件代码处理液滴图像,分析柴油-麻风树生物柴油混合燃油(JME10、JME20和JME50)的微爆特性。实验研究得出: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燃油与液滴微爆强度大小呈类似于抛物线的函数关系,JME20为最好混合比例的混合油,在此情况下,混合比例的增减都会影响液滴微爆效果,JME20的液滴微爆存在微爆延迟时间最小值,有利于燃油与空气的充分混合。环境温度的提高,对JME10、JME20、JME50的燃油液滴微爆质量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均能缩短蒸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油 柴油 微爆 碱性脂法
下载PDF
DAG和LML型结构脂质的热力学及煎炸应用特性研究
9
作者 连伟帅 孙晓洋 高雪琴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56,共11页
以功能性健康油脂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AG)和长-中-长(Long-Medium-Long,LML)型结构脂质为研究对象,大豆油为对照,研究50%DAG、90%DAG和LML型结构脂质的理化性质、热力学特性及煎炸应用特性。结果表明:50%DAG、90%DAG和LML型结构... 以功能性健康油脂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AG)和长-中-长(Long-Medium-Long,LML)型结构脂质为研究对象,大豆油为对照,研究50%DAG、90%DAG和LML型结构脂质的理化性质、热力学特性及煎炸应用特性。结果表明:50%DAG、90%DAG和LML型结构脂质与大豆油的黏度、密度和过氧化值(POV)基本保持一致,且三者的茴香胺值(AnV)均高于大豆油;与大豆油相比,50%DAG、90%DAG和LML型结构脂质中的甘油酯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仅有由结构与引入脂肪酸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没有发生其他明显变化;50%DAG和90%DAG中的—OH及LML型结构脂质中的中链脂肪酸均会引起油脂失重起始温度降低,且50%DAG和90%DAG均会出现温度跨度较大的熔融曲线;50%DAG、90%DAG和LML型结构脂质在3470 cm^(-1)、1400~1100 cm^(-1)、722 cm^(-1)等处均出现由结构不同引起的吸收峰差异;连续高温煎炸后,50%DAG、90%DAG和LML型结构脂质的AV、POV、色度、水分含量、AnV和甘油酯组成及被煎炸土豆条的质构特性均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总之,50%DAG、90%DAG和LML型结构脂质在高温连续煎炸中能保持良好稳定性,满足国家煎炸用油标准,可作为日常煎炸用油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油脂 甘油二酯 长-中-长型结构脂质 热力学特性 煎炸应用特性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抑制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岳兰昕 沈磐 +3 位作者 周磊 黄从书 周维 高月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a)对前体脂肪细胞(3T3-L1)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确定雷公藤红素处理3T3-L1细胞的最佳浓度;油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法(脂肪细胞标志蛋白Perilipin1,Adiponectin)检测雷公藤红素...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a)对前体脂肪细胞(3T3-L1)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确定雷公藤红素处理3T3-L1细胞的最佳浓度;油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法(脂肪细胞标志蛋白Perilipin1,Adiponectin)检测雷公藤红素对3T3-L1成脂分化不同时期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WB)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处理后3T3-L1细胞中调控脂代谢以及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对未分化(Con)、分化第1天(MDI)、分化第1天同时给药250 nmol·L^(-1)雷公藤红素(MCT)的3T3-L1细胞进行WB检测以及microRNA(miRNA)测序,qPCR验证筛选得到的miRNA,进行KEGG与GO富集分析;过表达mmu-miR-5121 mimics和inhibitor,WB检测相关蛋白的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分化结果。结果Cela处理3T3-L1细胞的最佳浓度为250 nmol·L^(-1)和500 nmol·L^(-1);油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结果表明250 nmol·L^(-1)与500 nmol·L^(-1)Cela对3T3-L1成脂分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250 nmol·L^(-1)在3T3-L1成脂分化早期(第1天)便能显著抑制3T3-L1成脂分化;250 nmol·L^(-1)Cela处理3T3-L124 h后,能显著抑制3T3-L1中DFCP1、FAS、ACC、PPARγ等蛋白的表达;分化第1天FAS与ACC表达升高,采用250 nmol·L^(-1)Cela处理后,ACC、FA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iRNA测序筛选后q PCR验证结果表明mmumiR-5121在分化第1天减少,但Cela处理后含量增加。转染5121 inhibitor提高了FAS与ACC的含量,5121 mimics则呈现相反作用。单独转染5121 inhibitor可使得3T3-L1分化成熟,而分化同时添加5121 mimics可以有效抑制分化。并且250nmol·L^(-1)Cela可以抑制5121 inhibitor引起的分化。结论250 nmol·L^(-1)雷公藤红素作用于3T3-L1成脂分化早期可显著抑制3T3-L1分化,其可能通过上调mmu-miR-5121的含量,抑制FAS与ACC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前体脂肪细胞 成脂分化 脂代谢 油红O染色 mmu-miR-5121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的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钟秋 孔凡 +3 位作者 周力 洪坤强 雷芬芬 何东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89-97,共9页
为探究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对比冷榨(cold pressing,CP)、微波预处理-压榨(microwave pretreatmentpressing,MP)、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3种加工方式制得的南瓜籽油在储藏过程中理化性质、油脂伴随... 为探究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对比冷榨(cold pressing,CP)、微波预处理-压榨(microwave pretreatmentpressing,MP)、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3种加工方式制得的南瓜籽油在储藏过程中理化性质、油脂伴随物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储藏90 d,SFE南瓜籽油酸价、CP南瓜籽油过氧化值变化最大,分别提高了91.64%和171.74%,p-茴香胺值变化不大;MP南瓜籽油总酚、CP南瓜籽油总甾醇和生育酚损失率最大。MP南瓜籽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下降最多。加速氧化储藏28 d,CP南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的增幅最显著,MP南瓜籽油的总酚损失大,3种工艺南瓜籽油甾醇减少的比例相差不大。CP南瓜籽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最多,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下降了38.48%和50.67%。加速氧化过程中SFE南瓜籽油的稳定性优于CP和MP南瓜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储藏稳定性 油脂伴随物 微波预处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下载PDF
Cosmetic or Dietary Vegetable Oils Sampled in the Cameroonian Market May Not Expose Consumers to Lipid Oxidation Products Genera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12
作者 Ferdinand Kouoh Elombo Erika Van Damme +5 位作者 Clara Delepine David Depraetere Ludovic Chaveriat Paul Lunga Keilah Nico Fréderic Njayou Patrick Marti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CAS 2024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Vegetable oils are a source of energy, essential fatty acids, antioxidants and fat-soluble vitamins useful for human health care and development. These oils also contribute to organoleptic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s’ ... Vegetable oils are a source of energy, essential fatty acids, antioxidants and fat-soluble vitamins useful for human health care and development. These oils also contribute to organoleptic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s’ derivatives. However, thei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can be modified by the mode of their extraction,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These modifications might negatively affect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the oils.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to: sample different vegetable oils for cosmetic or dietary use marketed in Cameroon, and verify purity and oxidation states of each kind of oil through determination of its acidity, iodine, peroxide, saponification, refractive indexes and the conformity of the labeling. The carotene content, the level of polar components and specific absorbance were also determined. As the result, six oils namely palm, palm kernel, coconut, black cumin, peanut and shea butter were collected. Apart from labeling, chemicals and physicals parameters analyzed were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meroonian and Codex Alimentarius standar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vegetable oils sampled in the Cameroonian market may not expose consumers to lipid oxidation products generating pathological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However, efforts in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standard need to be done as far as labeling are concer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ble Oils Quality Control Labeling Compliance Lipid Oxidation Oxidative Pathology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子下茶籽油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13
作者 魏林 李涛 李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该研究评估茶籽油在不同温度和气体环境下的储藏稳定性,分析其质量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温条件下茶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构稳定性下降,氧化程度加深。然而,经过CO_(2)和N_(2)气调处理后的茶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显著降低,证明气调处理... 该研究评估茶籽油在不同温度和气体环境下的储藏稳定性,分析其质量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温条件下茶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构稳定性下降,氧化程度加深。然而,经过CO_(2)和N_(2)气调处理后的茶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显著降低,证明气调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甘油三酯结构的破坏。此外,在高温条件下,茶籽油中的生育酚、油酸和亚油酸损失严重,而气调处理可以保护上述活性物质不被破坏。因此,低温和无氧气调处理将是茶籽油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温度 气调储藏 品质评价 脂质氧化
下载PDF
酶法改性微藻油脂制备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志华 洪育翎 +2 位作者 陈娜 陈必链 何勇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0,81-84,128,共7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微藻油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天然可食用的潜在油源。利用微藻油脂开发制备型功能性油脂,替代动植物天然功能性油脂,不仅可提高天然功能性油脂的品质,解决供应问题,而且有望得到新...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微藻油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天然可食用的潜在油源。利用微藻油脂开发制备型功能性油脂,替代动植物天然功能性油脂,不仅可提高天然功能性油脂的品质,解决供应问题,而且有望得到新的功能性油脂制品。对酶法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方法、常见微藻的油脂含量及其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综述,并对酶法改性微藻油脂制备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单酰甘油酯、结构三酰甘油酯、功能性磷脂等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酶法改性微藻油脂制备功能性油脂是高值化利用微藻油脂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微藻油脂 改性 功能性油脂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栾树籽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郑蕾 李欣禹 +3 位作者 杨文涛 张存劳 郭建博 徐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78,共5页
为了促进栾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研究了栾树籽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体外实验采用游离脂肪酸(FFA)诱导人正常肝细胞系Lo-2,建立NAFLD细胞模型,观察栾树籽油的干预对Lo-2细胞脂肪变性以及... 为了促进栾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研究了栾树籽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体外实验采用游离脂肪酸(FFA)诱导人正常肝细胞系Lo-2,建立NAFLD细胞模型,观察栾树籽油的干预对Lo-2细胞脂肪变性以及甘油三酯(TG)含量的影响,观察栾树籽油对NAFLD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高脂饲料饲养诱导建立NAFL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7 d,取小鼠血清、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血清及肝脏组织总胆固醇(TC)、TG、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探讨栾树籽油对NAFLD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通过FFA诱导Lo-2建立NAFLD细胞模型,栾树籽油干预NAFLD细胞24 h后,Lo-2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显示出一定的细胞保护能力,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栾树籽油能显著减少FFA诱导的Lo-2细胞内脂质堆积,降低TG的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NAFLD小鼠实验表明栾树籽油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脂质沉积和保护肝脏的作用。综上,体内外实验均证明栾树籽油可减少细胞内脂质的积累,从而达到降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栾树籽油 非酒精性脂肪肝 Lo-2 降脂护肝
下载PDF
富含玉米黄质色素橄榄油对高血脂小鼠的影响
16
作者 叶文斌 陈文东 +4 位作者 王让军 张凯 黄新异 邸多隆 王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96,共7页
旨在为开发富含玉米黄质色素橄榄油(ZT)保健产品提供参考,用脂肪乳剂灌胃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CK)组,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高血脂模型组(Model),ZT高、中、低剂量处理组和菲勒贝特药物对照(PL)组,连续灌胃给药28... 旨在为开发富含玉米黄质色素橄榄油(ZT)保健产品提供参考,用脂肪乳剂灌胃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CK)组,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高血脂模型组(Model),ZT高、中、低剂量处理组和菲勒贝特药物对照(PL)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研究ZT(玉米黄质色素含量400 mg/100 g)对高血脂小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γ-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的影响,并对ZT小鼠开展急、慢性毒理研究。结果表明:ZT能有效降低高血脂小鼠的FBG、HbAlc、TC、TG、LDL、TBIL、TBA含量,升高HDL含量,对ALT、AST、GGT和ALP活性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降低小鼠体质量,对正常小鼠无急、慢性毒理作用,可提高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综上,富含玉米黄质色素橄榄油属无毒性物质,能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其体质量,是具有较好辅助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的橄榄油保健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质色素 橄榄油 高血脂小鼠 降血糖 降血脂 急、慢性毒理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宇航 尹文婷 +2 位作者 汪学德 朱新亮 胡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7,共11页
本实验系统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感官、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微波产香技术在芝麻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芝麻籽经不同功率(0、180、360、540、720 W和900 W)微波预处理6 min,再经液压压榨制得芝麻油。利用溶剂辅助风... 本实验系统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芝麻油风味、感官、营养和安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微波产香技术在芝麻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芝麻籽经不同功率(0、180、360、540、720 W和900 W)微波预处理6 min,再经液压压榨制得芝麻油。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在芝麻油中鉴定出91种香气活性物质。芝麻油的杂环类气味物质(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和呋喃)总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羰基类气味物质(醛、酮和酯类)总含量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芝麻油的烤芝麻味、坚果味、焦糊味、烟熏味和苦味感官强度逐渐增强,土腥味、木质味和生青味强度持续减弱。微波预处理芝麻籽的出油率(30.02%~31.93%)与功率呈正相关,显著高于生芝麻籽(24.89%)。微波预处理提高了芝麻粕的氮溶解指数(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NSI)(由11.7%升至18.07%)和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由392.18mg/kg增至462.92mg/kg),且最高NSI和生育酚含量分别出现在540W和700W微波预处理后。芝麻油中芝麻酚(13.01~15.78 mg/100 g)、杂环胺(33.19~143.88 ng/g)和多环芳烃(0.40~9.03 ng/g)的含量与微波功率呈正相关,其中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综上所述,适度的微波预处理可以赋予芝麻油浓郁的香气,提高芝麻油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同时提高芝麻粕蛋白的利用价值。因此,微波作为一种新型产香技术在芝麻油加工和芝麻粕蛋白的高值化利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香气活性物质 脂质氧化 木脂素 生育酚 微波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油莎豆油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亚杰 韩佳佳 +5 位作者 谭志发 马春晖 王家平 付旖旎 魏长庆 刘文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4-71,共8页
本实验以新疆油莎豆(‘中油莎1号’)为原料,通过对理化、营养成分测定以及抗氧化活性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制备工艺(水酶、水代、冷榨、热榨和有机溶剂浸出法)对油莎豆油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浸出法对... 本实验以新疆油莎豆(‘中油莎1号’)为原料,通过对理化、营养成分测定以及抗氧化活性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制备工艺(水酶、水代、冷榨、热榨和有机溶剂浸出法)对油莎豆油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浸出法对油莎豆油的提取率最高(88.31%),不同工艺油莎豆油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水代油中油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76.04%,与其他工艺相比增加了1.72~2.34个百分点(P<0.05)。不同制备工艺对油莎豆油脂质伴随物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有机溶剂浸出油中生育酚(370.67 mg/kg)、总酚(168.59 mg/100 g)和植物甾醇(271.26 mg/100 g)含量最高,水代油中角鲨烯含量(162.04 mg/kg)最高,冷榨油的氧化稳定指数(24.15 h)最高,氧化稳定性较好。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油莎豆油的氧化稳定性与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相对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72、r=0.48),总酚含量与极性组分的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有显著正相关性(r=0.91、r=0.96,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冷榨油和水酶油较为相似,有机溶剂浸出、热榨、水代油区分度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油莎豆油优质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油 制备工艺 理化指标 脂质伴随物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的油茶籽油脂质轮廓与功能特性分析
19
作者 李庆杨 沈丹玉 +3 位作者 莫润宏 舒金平 汤富彬 刘毅华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139,共7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脂质组学方法,对油茶籽油的脂质轮廓进行分析,并结合脂质类别功能分析揭示油茶籽油功能特性。油茶籽油中共鉴定出6大类、22亚类、278种脂质单体分子。其中,脂质单体分子的碳链长度主要分布在35~54之间...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脂质组学方法,对油茶籽油的脂质轮廓进行分析,并结合脂质类别功能分析揭示油茶籽油功能特性。油茶籽油中共鉴定出6大类、22亚类、278种脂质单体分子。其中,脂质单体分子的碳链长度主要分布在35~54之间,碳链不饱和度主要分布在2~4之间。脂质含量-功能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的甘油酯(GL)种类、甘油三酯(TG)与甘油二酯(DG)的比值、异戊烯醇酯(PR)和固醇酯(ST)等功能脂质成分上比其他常见植物油具有优势,明确油茶籽油具有良好的促进能量消耗、抑制体内脂肪积累以及预防高血压相关疾病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脂质 脂质组学
下载PDF
姜酮酚复配脂质伴随物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梦梦 张炉 +3 位作者 肖航 郭时印 唐忠海 范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6,93,共7页
为了促进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以脱除脂质伴随物多酚、甾醇和生育酚的菜籽油(空白油样)为研究对象,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甾醇、α-生育酚与姜酮酚复配抗氧化剂的配方。随后通过Rancimat法测定添加最优配方复... 为了促进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以脱除脂质伴随物多酚、甾醇和生育酚的菜籽油(空白油样)为研究对象,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甾醇、α-生育酚与姜酮酚复配抗氧化剂的配方。随后通过Rancimat法测定添加最优配方复配抗氧化剂的油样(简称添加姜酮酚的油样)的氧化诱导时间,并通过Schaal烘箱法考察添加姜酮酚油样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丙二醛含量、共轭二烯含量(K_(232))、共轭三烯含量(K_(270))、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并与添加BHT的油样(以0.2 g/kg BHT代替姜酮酚)和空白油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配抗氧化剂最优配方为0.4 g/kg甾醇、0.05 g/kg α-生育酚和0.05 g/kg姜酮酚;与空白油样相比,添加姜酮酚的油样与添加BHT的油样其氧化诱导时间均延长;随着加速氧化储藏时间的延长,菜籽油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劣变,各油样的氧化稳定性排序为添加BHT的油样>添加姜酮酚的油样>空白油样。综上,姜酮酚复配脂质伴随物对于提高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酮酚 菜籽油 氧化稳定性 脂质伴随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