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of Hydrodynamic Field,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Songliao Basin,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楼章华 朱蓉 +3 位作者 金爱民 孙毛明 蔡希源 迟元林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23,共19页
The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were analyzed in the view of fluid dynamics by the authors. The key point of fluid dynamics is hydrodynamics.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re related... The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were analyzed in the view of fluid dynamics by the authors. The key point of fluid dynamics is hydrodynamics.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re related closely with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hydrodynamic field. Based on abundant data, initial formation pressure and other parameters, such as water head were studied. They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distribution of hydrodynamic field and its hydrochemical features. Generally, the hydrodynamic field in the basin is obviously asymmetrical. In its north and east part, there are the areas of centripetal flow caused by topographic relief when meteoric water permeate downwards. Its south part is an evaporation-concentration area. The central depression is an area of centrifugal flow driven by sediment compaction and its cross-formational flow area. Only at the basin margin and in the local uplifted and denudated area are the meteoric water permeating downwards areas. The centrifugal flow driven by sediment compaction is the main dynamic factor that induces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nd its formation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the main stage of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reover, the evolution of hydrodynamic field has the cyclic property, which results in phased oil-gas migration by stages, and further dominates the terraced annular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concentric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sa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HYDRODYNAMICS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下载PDF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气源分析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智 李双建 +2 位作者 王濡岳 张磊 崔一鑫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7,325,共10页
文中以地震、钻井、岩心、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川西地区不同构造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气藏特征,划分了天然气来源,明确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根据天然气组分特征差异,可将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划分为烷烃体积分数略低... 文中以地震、钻井、岩心、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川西地区不同构造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气藏特征,划分了天然气来源,明确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根据天然气组分特征差异,可将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划分为烷烃体积分数略低、H2S和CO_(2)等非烃体积分数略高的山前隐伏构造带,以及烷烃体积分数略高、H2S和CO_(2)等非烃体积分数略低的山前坳陷带;根据天然气烷烃同位素特征差异,山前隐伏构造带可划分为δ13C2偏轻、同位素倒序分布的石羊镇、鸭子河构造和δ13C2偏重、同位素正序分布的金马构造;山前坳陷带可划分为δ13C2偏轻、碳同位素值正序分布的新场构造和δ13C2偏重、碳同位素值正序分布的永兴、马井构造。基于天然气运移条件和成藏模式分析认为:石羊镇、鸭子河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龙潭组和雷口坡组烃源岩;金马、马井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龙潭组、雷口坡组和马鞍塘组烃源岩;新场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雷口坡组烃源岩,顶部部分层段由马一段石灰岩供烃;永兴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马二段页岩。油气成藏模式和断层发育规模是控制川西地区不同构造雷口坡组气藏特征及天然气来源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特征 运移条件 成藏模式 雷口坡组 川西地区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G构造成藏关键问题探讨
3
作者 杨宇龙 杏绿芽 +2 位作者 孙茹 楚逸忱 许可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该文以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近年来油气勘探不够理想的G构造为研究目标,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角度分析了平湖组、花港组不同的生烃条件、运移条件、岩相组合以及断裂系统特征,同时对火成岩测龄、镜煤反射率、包裹体均一温度、有机地化等... 该文以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近年来油气勘探不够理想的G构造为研究目标,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角度分析了平湖组、花港组不同的生烃条件、运移条件、岩相组合以及断裂系统特征,同时对火成岩测龄、镜煤反射率、包裹体均一温度、有机地化等多种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后认为G构造平湖组在龙井运动前具有自生自储、封存箱成藏的有利条件,龙井运动后深部油气垂向运移至平上段,具有侧向砂体疏导、岩性成藏的可能。而花港组处于流体势不利位置,是花港组构造圈闭成藏困难的主要原因。结合分析G构造的成藏演化过程,认为下步可以关注中央背斜带西翼下降盘具有断裂侧向封堵的构造位置或中央背斜带主构造周边的低缓背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烃源对比 输导条件 流体势 成藏系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段毅 于文修 +4 位作者 刘显阳 郭正权 吴保祥 孙涛 王传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5-86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长9油层组石油来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运移动力等油气运聚条件特征及其不同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只有在志丹局部地区来自长7和长9烃源岩;长9油层组石油的纵向运移路径是由上向下运移;孔隙型输导体和断层、构造裂隙输导体是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盆地长7油层组普遍存在高过剩压力带,长7与长9油层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流体压力差,因此长7油层组生成的油气在高过剩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移,进入储层物性相对好的长9砂体聚集成藏。同时,建立了3种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模式,讨论了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9油层组 运聚条件 运聚机理
下载PDF
大庆外围盆地勘探潜力 被引量:50
5
作者 吴河勇 王世辉 +3 位作者 杨建国 唐振海 汪在君 张庆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4期23-30,共8页
大庆外围盆地存在多套烃源岩层和多种类型的储层,各盆地区域构造条件不同,盆地的沉积盖层和成藏条件也不同。从烃源岩厚度、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油气资源量等几方面入手,对三江盆地绥滨坳陷、依—舒地堑汤原断陷和方正断陷、漠河... 大庆外围盆地存在多套烃源岩层和多种类型的储层,各盆地区域构造条件不同,盆地的沉积盖层和成藏条件也不同。从烃源岩厚度、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油气资源量等几方面入手,对三江盆地绥滨坳陷、依—舒地堑汤原断陷和方正断陷、漠河盆地、大杨树盆地等外围重点盆地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各盆地的有利含油气区带,研究确定了外围盆地主要四套勘探层系,其中主要发育于大杨树、汤原、三江的下白垩统第二勘探层系和发育于汤原、方正断陷的第三系第四勘探层系是目前主攻重点。由此确定了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和依—舒地堑为战略突破盆地,漠河盆地和大杨树盆地为战略展开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大庆外围盆地
下载PDF
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靖 曹代勇 +1 位作者 豆旭谦 王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4-488,共5页
为了提高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研究水平和钻探成功率,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基础问题,从油气成藏的观点出发,结合区域地质勘探成果,在分析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所需的物源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运移方式的基础上,得到... 为了提高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研究水平和钻探成功率,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基础问题,从油气成藏的观点出发,结合区域地质勘探成果,在分析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所需的物源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运移方式的基础上,得到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广义自生自储、短距运移成藏模式.并对其勘探远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了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研究成果对木里地区乃至整个高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煤田 天然气水合物 物缘条件 储集条件 盖层条件 运移条件 成藏模式 勘探远景
下载PDF
东营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及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蒋有录 刘华 +2 位作者 张乐 张善文 王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7,共5页
对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程度较高的东营凹陷第三系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初步划分和评价。该凹陷发育两套有效烃源岩和多套储集层,存在沙四上—沙四上、沙二段(!)含油气系统和沙三段—沙二段、沙三段(!)2个含油气系统。断裂发育使油气纵向运移... 对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程度较高的东营凹陷第三系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初步划分和评价。该凹陷发育两套有效烃源岩和多套储集层,存在沙四上—沙四上、沙二段(!)含油气系统和沙三段—沙二段、沙三段(!)2个含油气系统。断裂发育使油气纵向运移十分活跃,两个系统共享某些石油地质条件,具有复合含油气系统的特点。凹陷具有多个生、排烃中心和多期油气生成、聚集成藏过程,各洼陷生成的油气就近运移聚集,形成相对独立的油气系统。以生油洼陷为中心,以各洼陷的油气运移可能到达的最大范围为边界,将其分为4个含油气亚系统。在此基础上,以“藏”为核心,将东营凹陷划分为8个油气成藏系统。对各含油气亚系统和成藏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成藏条件 油气运移与聚集 东营凹陷
下载PDF
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27
8
作者 杜金虎 易士威 +2 位作者 雷怀玉 王权 高伟中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二连盆地具有形成岩性、地层油藏的良好条件。通过对油气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岩性、地层油藏主要沿地层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和断面分布;岩性、地层油藏既可以分布在低位体系域,也可以分布在高位体系域;既可以分布在高势区,也可以... 二连盆地具有形成岩性、地层油藏的良好条件。通过对油气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岩性、地层油藏主要沿地层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和断面分布;岩性、地层油藏既可以分布在低位体系域,也可以分布在高位体系域;既可以分布在高势区,也可以分布在低势区;在有利的沉积与储集相带内,可以形成富集油藏。因此在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很低的二连盆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岩性 地层 油藏形成条件 油气分布规律 烃源岩 生烃层 圈闭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非构造圈闭的勘探前景 被引量:50
9
作者 王英民 刘豪 王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内部不整合面众多 ,奠定了形成地层圈闭的良好基础 ,非构造圈闭已成为侏罗系深化勘探的必然选择。地层超覆圈闭是最有利类型 ,主要发育在盆地边缘、陆梁隆起两侧 ,以及盆地内部各坡折带附近的Ⅰ层序至Ⅳ层序中。在坡折...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内部不整合面众多 ,奠定了形成地层圈闭的良好基础 ,非构造圈闭已成为侏罗系深化勘探的必然选择。地层超覆圈闭是最有利类型 ,主要发育在盆地边缘、陆梁隆起两侧 ,以及盆地内部各坡折带附近的Ⅰ层序至Ⅳ层序中。在坡折带上部 ,Ⅱ层序、Ⅲ层序的低位域发育了规模较大的下切河谷 ,有形成深切谷圈闭的可能。各层序底部在多数地区岩性粗 ,不利于形成不整合面遮挡圈闭。但在个别地区 ,白垩系底部和头屯河组底部岩性较细 ,可能形成不整合面遮挡圈闭。准噶尔盆地的侏罗系以河湖三角洲体系为主 ,其中 ,Ⅲ层序上部及Ⅳ、Ⅴ等层序中的曲流河和曲流河三角洲的砂泥比相对较低 ,有利于岩性圈闭发育。从盆地南缘到陆梁隆起存在规模巨大的压力封存箱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巨大的成岩圈闭。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非构造圈闭勘探应主攻地层圈闭、兼探岩性圈闭、准备成岩圈闭 ,圈闭评价要特别注意油气运聚条件。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地层圈闭 岩性圈闭 成岩圈闭 圈闭评价 油气运聚条件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及与油气运移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明 邓绍强 +1 位作者 陈蓉 陈华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了查明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北西向构造天然气勘探效果不佳的原因,从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出发,探讨构造应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分析了北西向构造的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北西向构造距离开江—梁平海槽生烃中心相对较远,并且其构造轴... 为了查明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北西向构造天然气勘探效果不佳的原因,从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出发,探讨构造应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分析了北西向构造的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北西向构造距离开江—梁平海槽生烃中心相对较远,并且其构造轴线和断裂展布方向与碳酸盐岩台地上的烃类运移方向垂直相交,加之构造形成时间较晚(以喜山期为主),各类因素综合作用使北西向构造成藏条件较差,最终导致大多数北西向构造勘探失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成藏条件 油气运移 勘探潜力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济阳坳陷埕岛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会喜 熊伟 +6 位作者 王勇 秦峰 景安语 王秀红 张明华 冯月琳 刘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揭示埕岛潜山油气成藏规律,以指导该区潜山油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原油物性等资料,系统进行了埕岛潜山精细油源对比、油气藏特征和油气运聚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潜山明显受埕北20断层和埕北30北断... 为了揭示埕岛潜山油气成藏规律,以指导该区潜山油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原油物性等资料,系统进行了埕岛潜山精细油源对比、油气藏特征和油气运聚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潜山明显受埕北20断层和埕北30北断层控制,分割为西、中、东排山,受源储配置、输导方式等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西、中、东排山油气来源、运聚过程和富集规律各异。西排山以埕北凹陷控盆的埕北断层为油源断层,油气垂向运聚为主,在埕北断层上升盘的断鼻和断块圈闭成藏,表现为含油面积小且独立、顶部风化壳油藏富集的特点;中排山以埕北20断层和一系列北北东向走滑断层为油源输导断层,渤中凹陷生成的油气沿走滑断层走向运聚,再侧向分配至邻侧圈闭中聚集成藏,表现为油气沿大型走滑断裂带分布的特征;东排山的油气来源于黄河口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烃源岩,油气通过多套不整合和断裂复合输导体系在多层系富集。不同潜山油气差异性运聚的特点,决定了不同潜山勘探方向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成藏条件 富集规律 侧向运聚 走向运聚 潜山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特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53
12
作者 赵宗举 李宇平 +4 位作者 吴兴宁 陈学时 俞广 贺训云 王双才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5期12-20,共9页
塔中地区北部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台地—陆棚边缘高能滩相,仅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滩体就厚约100?300m,有效储层厚约50?100m,滩体颗粒灰岩构成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古岩溶岩性储集体圈闭,圈闭面积可达1000?2000km2,迄今钻遇的12口井有9口井... 塔中地区北部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台地—陆棚边缘高能滩相,仅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滩体就厚约100?300m,有效储层厚约50?100m,滩体颗粒灰岩构成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古岩溶岩性储集体圈闭,圈闭面积可达1000?2000km2,迄今钻遇的12口井有9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初步预计储量可达(5?10)×108t油当量,应该是特大型整装原生岩性油气藏,可能成为塔里木盆地尚未探明的最大整装油气田。该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满加尔凹陷油气源区多期油气特别是晚海西期油气首先充注的圈闭;多期岩溶作用造就了较好的滩体储集空间,颗粒灰岩储层的非均质性既为油气勘探带来了难度,也为该岩性圈闭侧向封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埋藏深度适中及后期构造改造微弱有利于滩体原生油气藏的保存;滩体地震响应特征易于识别追踪,总体表现为低频空白弱反射或者是低频强—弱相间反射。初步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备相似成藏条件即形成大中型原生岩性油气藏的地区还有阿瓦提凹陷南部—巴楚凸起北缘及塔北隆起南斜坡—北部坳陷北缘,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原生岩性油气藏具备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是发现大中型油气藏的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相 岩性油气藏 非均质储层 碳酸盐岩 成藏条件 奥陶系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国昕 冯志强 孙效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8-489,共12页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油气主要来自齐家—古龙生油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油气沿着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二-三油层砂体以狭窄的路径侧向西运。共发育3条运移路径,侧向运移的油气受低幅度构造、断层和地层尖灭遮挡富集成藏。西部斜坡构造幅度...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油气主要来自齐家—古龙生油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油气沿着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二-三油层砂体以狭窄的路径侧向西运。共发育3条运移路径,侧向运移的油气受低幅度构造、断层和地层尖灭遮挡富集成藏。西部斜坡构造幅度较低,断层规模小,平面延伸的距离短,不利于油气大规模聚集成藏,盆地边部的地层超覆带是寻找大规模地层尖灭油气藏和油砂矿的有利地区。斜坡区普遍受大气降水淋滤作用,原油受喜氧细菌的降解作用普遍稠化,沿着大气水下渗方向,原油稠化的程度越来越低,造成自西而东原油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地层超覆带为严重降解的稠油和油砂,断层遮挡油气聚集带为中等降解的稠油,构造—岩性油气聚集带为轻度降解的稠油和正常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 侧向运移 聚集条件 稠油 西部斜坡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伊通盆地梁家~五星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国盛 凌亚军 +2 位作者 袁海锋 朱建敏 杨运会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25-231,219,共7页
伊通盆地梁家~五星构造带存在有效烃源岩、优质储层、良好盖层及有利的圈闭和保存条件,因而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地层回剥技术恢复烃源岩的生烃史,可知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和大量排烃的时间不同,因此所... 伊通盆地梁家~五星构造带存在有效烃源岩、优质储层、良好盖层及有利的圈闭和保存条件,因而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地层回剥技术恢复烃源岩的生烃史,可知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和大量排烃的时间不同,因此所产出的流体性质存在差异。利用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沉积埋藏史及热史综合研究,确定工区油气经历了二期的充注与成藏过程,建立了油气的成藏模式。油气成藏遵循:"切源断层控制油气的输导;储层质量控制油气的充注;构造和砂体控制油气的分布;烃源岩成熟度决定油气藏的类型"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成藏规律 梁家~五星构造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旗坝地区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剑 黄志龙 +3 位作者 张越迁 刘振宇 张美艳 逯晓喻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旗坝地区勘探程度较低,目前探井尚未发现工业性油气流,而与其相邻的夏子街地区已发现大量的油气藏。通过与夏子街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相对比,认为红旗坝地区与夏子街地区具有相似的储盖层条件、圈闭类型、油气充注期...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旗坝地区勘探程度较低,目前探井尚未发现工业性油气流,而与其相邻的夏子街地区已发现大量的油气藏。通过与夏子街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相对比,认为红旗坝地区与夏子街地区具有相似的储盖层条件、圈闭类型、油气充注期及保存条件等;不同的是红旗坝地区距玛湖生烃中心较远,且不在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区。因此,红旗坝地区油气成藏条件比夏子街地区差,该地区勘探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红旗坝地区 油气成藏条件 烃源岩 油气运移
下载PDF
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数值模拟与试采矿体优选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丕波 梁金强 +4 位作者 张伟 刘坊 李廷微 王飞飞 王笑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勘探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特征,优选天然气水合物优势矿体,基于经过矿体的地震剖面资料,结合区域成藏地质条件,分别构建了勘探区W17和W18两个矿体的二维地质模型,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稳定域、气...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勘探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特征,优选天然气水合物优势矿体,基于经过矿体的地震剖面资料,结合区域成藏地质条件,分别构建了勘探区W17和W18两个矿体的二维地质模型,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稳定域、气源形成、运移输导及储集成藏进行了系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神狐勘探区成矿气源丰富,来自浅层的生物成因气和深层的热成因气都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气源;(2)神狐勘探区流体输导条件良好,深部大断裂可以作为油源断裂沟通深部源岩,是连接深部热成因气的主要通道,浅部调节性断裂和渗透性砂岩一起作为横向+垂向复合输导;(3)在神狐勘探区稳定域内,区域构造部位相对高、断块封闭性相对好、渗透率相对大的区域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有利储集层;(4)综合分析认为,W17矿体比W18矿体在气源、运移及储层特性上更具优势,应作为优先考虑的试采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狐海域 成藏系统 气源条件 天然气水合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利用有机包裹体探讨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下侏罗统油气运移与油气藏的存储条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郭宏莉 朱如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67-1472,共6页
本文主要是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的依奇克里克构造、克拉苏及吐格尔明三个构造带砂岩储层中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机包裹体的显微镜荧光特征、气相色谱、激光拉曼的成分分析,重点讨论了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成藏... 本文主要是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的依奇克里克构造、克拉苏及吐格尔明三个构造带砂岩储层中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机包裹体的显微镜荧光特征、气相色谱、激光拉曼的成分分析,重点讨论了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成藏条件。通过对研究区储层中包裹体研究结合油气藏的分布特征认为在库车坳陷东部储层物性不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封存条件才是控制该区油气能否成藏的决定因素。断层断在地层内部,对成藏有利,而地层产状较直立,断层直通到近地表,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逃逸,包裹体是最好的证据。由储层包裹体温度、荧光特征和成分上的差异显示出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至少有二次油气运移,第一期有机质低成熟时有过少量的油气运移,大量的油气运移是第二期。爆裂法进行群体包裹体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出两个高峰区域,两个高峰区分别反应了轻烃与重烃“C”数上的差异,利用了514nm 和785nm两个激光波长,进行了激光拉曼分析,其测试结果显示出,断层开启的样品包裹体中 H_2O 都很高,CO_2含量很低,断层封闭的样品 H_2O 部很低,CO_2含量高,以次来判别储层的封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奇克里克构造 下侏罗统 有机包裹体 油气运移 存储条件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水动力条件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年富 王静 +1 位作者 贾希玉 查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05-508,共4页
陆梁地区水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发育多向型水化学剖面,可以划分出三个水文地质旋回:第一水文地质旋回C—T,属于深层静止开放的滞流型水动力系统。第二水文地质旋回J1b-J2x,属于中层弱开放的压实驱动型水动力系统。第三水文地质旋回J2t... 陆梁地区水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发育多向型水化学剖面,可以划分出三个水文地质旋回:第一水文地质旋回C—T,属于深层静止开放的滞流型水动力系统。第二水文地质旋回J1b-J2x,属于中层弱开放的压实驱动型水动力系统。第三水文地质旋回J2t~K(J2t可属于过渡带),属于浅层强开放的重力驱动型水动力系统;在中部侏罗系矿化度偏低,出现较高—低—高的水化学剖面,说明水动力作用最强烈地带发育于三叠系和侏罗系八道湾组之间的不整合面;CaCl2型水在深部及浅部皆很发育,油气显示层位多,一方面说明它们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另一方面也说明断裂是良好的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 水动力条件 水化学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建设 庞雄奇 +2 位作者 卢进才 马中振 徐旺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19-25,共7页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沉积岩最厚、面积最大的2个凹陷,该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油气勘探风险较大.针对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成藏规律复杂的问题,从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盖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特征、油气...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沉积岩最厚、面积最大的2个凹陷,该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油气勘探风险较大.针对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成藏规律复杂的问题,从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盖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特征和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过程等方面研究该区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该区暗色泥岩厚度大、横向变化快,以大一段-南屯组最为发育;砂岩和砂砾岩是最重要的储集岩体,浊流沉积和三角洲沉积是发育储集岩体的最重要相带;大一段是该区的区域性盖层,南一段和伊一段构成局部盖层,生储盖组合有下生上储型、自生自储型和上生下储型3种类型,油气主要沿断裂运移到小面积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预测出有利油气勘探区为苏仁诺尔断裂带、巴彦塔拉构造带、乌南次凹、苏德尔特构造带、呼和诺仁构造带、敖瑙海次凹、贝西次凹和霍多莫尔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贝尔凹陷 成藏条件 油气运移 成藏过程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控制复杂断块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以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为例 被引量:31
20
作者 蒋有录 张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42,共4页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东辛复杂断块区自70 年代初投入大规模开发以来,经过20 多年的精细地质研究和滚动勘探,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比详探结束时增加了2 倍,近年来滚动勘探仍不断有新的发现,充分显示了在这类复杂断块区进行滚动...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东辛复杂断块区自70 年代初投入大规模开发以来,经过20 多年的精细地质研究和滚动勘探,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比详探结束时增加了2 倍,近年来滚动勘探仍不断有新的发现,充分显示了在这类复杂断块区进行滚动勘探的巨大潜力。以东辛复式油气聚集带为例,分析了控制复杂断块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①优越的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着复杂断块区油气富集带的形成;②断层的封闭性和圈闭的完整程度是控制不同断块区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流体沿油源断层由深部向浅层运移聚集,断裂多次活动导致油气多次聚散,断层的封闭作用与开启作用的转化,致使油气沿断层多层系富集,形成了呈梳状展布的油气藏群;③稳定分布的厚层泥岩控制油气的纵向富集层位,对油气侧向封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图4 参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石 油气富集 地质因素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