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ve Path of History Teaching from an Artistic Perspective
1
作者 Jiahui Yuan Shushu Tian Fengshuo Zh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5期218-222,共5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ways of history teaching in depth from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art.By analyzing how artistic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enrich teaching means and contents,it reveals the important v...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ways of history teaching in depth from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art.By analyzing how artistic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enrich teaching means and contents,it reveal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art in history teach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literacy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role of art in promot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y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article also focuses on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practice,such as the lack of artistic qualities among teachers,the difficulties in integrating art and history,and th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acceptance.To cope with these challenges,the article propose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ified art resources,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mechanism,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opt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history teaching and further stimulate students’potential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teaching artistic perspectiv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Moder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Change in the Perception of Work Risks with COVID-19,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Portuguese Tattoo Artists
2
作者 Mónica Santos 《Occupational Diseases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23年第1期49-65,共17页
Introduction: Tattoo Artists are exposed to Occupational Hazards, but the bibliography is scarce. Methodology: this is a Mixed Exploratory Study carried out with a quantitative component (online questionnaire) and a q... Introduction: Tattoo Artists are exposed to Occupational Hazards, but the bibliography is scarce. Methodology: this is a Mixed Exploratory Study carried out with a quantitative component (online questionnaire) and a qualitative component (online interview). The questionnaire was available between April 2020 and March 2021 and was distributed by the companies/professionals that work on Tattoos, main national magazines in the sector, companies that supply products and equipment and organizing committees of the main national congresses. The research project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of the Faculty of Arts of the University of Porto (28.04.2020) and an informed consent was obtained. As an inclusion criterion, it was considered to carry out tattooing tasks on a paid basis. As exclusion criteria, working outside the country or not mastering the Portuguese language stood out. Results: 207 Tattoo Artists answered the questionnaire (25.87% of professionals registered in Portugal) and nine interviews took place. Numerou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variables analysed. Final considerations: the main weaknesses of the study are related to the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data collection: as it was carried out using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it was not controlled whether all respondents practiced the profession of Tattoo Artists. Furthermore, as it is a voluntary questionnair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sample retained professionals who value Occupational Health issues. This investigation combin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techniques, so that it was possi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and mitigate the disadvantages of both;in fact, the qualitative aspect sequentially completed and explored the data initially obtained in the survey, as well as it allowed to deepen issues initially not programmed, such as the possible interference of the Pandemic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in the general Risk Perception and compliance with the Standards of Good Practices. Regarding the interviews, the sample was reduced, although the answers were reasonably repeated. During those, even though the questions were posed based on what the Tattoo Artists’ thoughts on what most of the colleagues considered and not having to answer only for themselves, this may still have motivated them to respond in a more politically correct manner. In the overall project, very complete data were obtained on Occupational Health applied to this professional sector, part of which had not been published before, which will certainly constitute an asset to acting more effectively. Overall, Portuguese Tattoo Artists believe that most of their colleagues try to comply with the standards of Good Practice, and this attitude was boosted by the COVID-19 pande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TOO Tattoo artists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Perception COVID
下载PDF
APST-Flow: A Reversible Network-Based Artistic Painting Style Transfer Method
3
作者 Meng Wang Yixuan Shao Haipeng Liu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3年第6期5229-5254,共26页
In recent years,deep generative mode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perform artistic painting style transfer(APST).The difficulties might lie in the loss of reconstructing spatial details and the inefficiency of ... In recent years,deep generative mode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perform artistic painting style transfer(APST).The difficulties might lie in the loss of reconstructing spatial details and the inefficiency of model convergence caused by the irreversible en-decoder methodology of the existing models.Aiming to this,this paper proposes a Flow-based architecture with both the en-decoder sharing a reversible network configuration.The proposed APST-Flow can efficiently reduce model uncertainty via a compact analysis-synthesis methodology,thereby the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convergence stability are improved.For the generator,a Flow-based network using Wavelet additive coupling(WAC)layers is implemented to extract multi-scale content features.Also,a style checker is used to enhance the global style consistency by minimizing the error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and the input images.To enhance the generated salient details,a loss of adaptive stroke edge is applied in both the global and local model training.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mproves PSNR by 5%,SSIM by 6.2%,and decreases Style Error by 29.4%over the existing models on the ChipPhi set.The competitive results verify that APST-Flow achieves high-quality generation with less content deviation and enhanced generalization,thereby can be further applied to more APST sc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stic painting style transfer reversible network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wavelet transform
下载PDF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Image of Modern China in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Peregrinators
4
作者 LI Chaoju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Culture and art had always been the main field of western cognition of China.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18th century,as Chinese civilization was on a downward trajectory,the image of oriental civilization with a long h... Culture and art had always been the main field of western cognition of China.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18th century,as Chinese civilization was on a downward trajectory,the image of oriental civilization with a long history,prosperity,inclusiveness and harmony gradually disappeared,and“ancient”and“decline”became the main keywords to describe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by western peregrin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egrinator Cultural and artistic image Image of China
下载PDF
Location Influencing the Artistic Value
5
作者 Hongyu Zh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3年第8期125-129,共5页
This paper stems from an artistic experiment,in which a distinguished violinist received completely different prices for performing in varying locations.This may b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locations,a... This paper stems from an artistic experiment,in which a distinguished violinist received completely different prices for performing in varying locations.This may b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locations,and the value of art in the heart of the aud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stic value LOCATION artistic experiment
下载PDF
相由心生:AIGC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审美新景观——由文生视频AI模型Sora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2
6
作者 夏德元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24-31,112,共9页
ChatGPT、Bert、Midjourney等大语言模型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时代。AIGC技术促进了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使艺术创作的门槛不断降低。文生图、文生视频AI模型的快速迭代升级,不仅正在改写... ChatGPT、Bert、Midjourney等大语言模型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时代。AIGC技术促进了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使艺术创作的门槛不断降低。文生图、文生视频AI模型的快速迭代升级,不仅正在改写艺术生产的格局,重塑视觉文化景观,也必将对人们的日常审美生活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影响。OpenAI新近推出的文生视频AI模型Sora的惊人表现,再次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从科学哲学和艺术哲学层面对Sora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审思,或可有利于缓解人们的技术焦虑,并有望建立一种审慎乐观的人机共生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A 文生视频 AIGC 人机共生 艺术生产 审美革命
下载PDF
论艺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 冯超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以人的进步和发展为前提的,没有人的进步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艺术的教育和普及来完成的,这是我们阐...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以人的进步和发展为前提的,没有人的进步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艺术的教育和普及来完成的,这是我们阐释艺术当代价值的目的所在。艺术的当代价值除了传统上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外,还表现为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引领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艺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的经济价值;“艺术城建”和“艺术乡建”如火如荼展开的社会价值等。因此,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艺术工作,惟其如此,推进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下载PDF
“创益援”公益社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建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9-415,共7页
目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洛阳县区乡村的现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采用艺术赋能的方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和实践进行探索。方法组织师生成立“创益援”公益社,采用课程导入的方式和乡镇、企业进行项目对接,结合乡村文化资源与产业... 目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洛阳县区乡村的现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采用艺术赋能的方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和实践进行探索。方法组织师生成立“创益援”公益社,采用课程导入的方式和乡镇、企业进行项目对接,结合乡村文化资源与产业,针对乡村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赋能、设计赋能、文化赋能方面提出改进策略。结果依托村落改造规划设计课程及“中原乡村振兴研究院”,完成了多个乡村规划、视觉形象设计、乡村农产品的包装和品牌设计项目,以助力乡村发展。公益社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全国铜奖。结论艺术赋能是乡村建设中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积极参与乡村规划、视觉形象设计以打造村落的品牌形象,通过产品、包装和品牌设计赋能乡村的品质产业,从而挖掘乡村蕴含的发展潜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赋能 乡村振兴 策略 实践
下载PDF
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波 曾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4-102,114,共10页
不具备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前提是人工智能能够拥有自我意识。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事实上还是一种人类主体性参与的创作方式以及“人在环内”的人机交互模式,其意向性依然是人... 不具备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前提是人工智能能够拥有自我意识。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事实上还是一种人类主体性参与的创作方式以及“人在环内”的人机交互模式,其意向性依然是人类在把控,并没有离开人类主体性的参与,即自我意识的投射。但科学发展的趋势似乎给我们展示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让人们对那个“奇点”的到来充满着想象。自我意识始于反思,“涌现”是复杂系统在一定的组织层次上出现的新特性。有研究进展表明,自指结构的实现以及复杂系统的因果涌现很可能让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从而成为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关键技术路径。从人工智能存在形态的分析出发,可以大致梳理出人工智能艺术家的三种可能的形态进路:拟人无具身形态、拟人+具身形态和蜂群AI(集合AI)形态。而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系统构建可从动机——人工智能为何需要艺术,沿袭与变化——人工智能审美活动可能如何进行,创造性——人工智能艺术家的身份要件等三方面来进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艺术家 人工智能主体性 技术路径 三重构建
下载PDF
东西方的文明循环:劳伦斯·宾雍全球地缘影响视域中的艺术文明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家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3期22-38,共17页
本文从全球文明批评元话语视域分析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远东艺术批评家、文物鉴藏家、诗人劳伦斯·宾雍远东艺术研究的三部曲《远东绘画》《龙的腾飞》和《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绝然不同于20世纪末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本文从全球文明批评元话语视域分析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远东艺术批评家、文物鉴藏家、诗人劳伦斯·宾雍远东艺术研究的三部曲《远东绘画》《龙的腾飞》和《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绝然不同于20世纪末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或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劳伦斯·宾雍的全球艺术文明论的当代价值在于:全面颠覆欧洲传统文艺摹仿论,质疑现代科学主义,否定西方启蒙线型进步知识型和欧洲中心主义,褒扬以中国古典文明为核心的东方人本精神;建构全球艺术文明的跨文化循环宏大叙事,东方文明以中国艺术为核心形成辐射式结构,东西方文明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形成双向循环;在他提炼的崭新的艺术文明评价和认知模态中,艺术表征的精神化程度而不是科技进步和物质繁荣程度决定文明的层级和优劣。宾雍的全球艺术文明论表征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现代主义文艺和思想领域戈德沃西·洛斯·迪金森、罗杰·弗莱、亚瑟·韦利、埃兹拉·庞德等共同建构的全球艺术文明话语。这一应时而生的现代西方文明批评话语集体从现代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精神转向对东方中国古典文明精神的深度阐释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宾雍 艺术文明 文明循环 全球地缘影响
下载PDF
风格迁移、指令设计与“世界模拟器”——兼论Sora模型产出艺术杰作的可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俊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监督学习和对抗神经网络的推动下不断升级,程序化算法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回溯人工智能技术在作品生成方面的路径与方法,有助于理解人工智能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新特征。通过细审艺术风格迁...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监督学习和对抗神经网络的推动下不断升级,程序化算法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回溯人工智能技术在作品生成方面的路径与方法,有助于理解人工智能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新特征。通过细审艺术风格迁移的技术迭代现象,可以发现人机交互界面上隐形存在的深层指令设计问题。围绕指令文本做出的无休止调整,在增强艺术创作的游戏化体验时,迎来了动态的涌现现象。作为世界模拟器之一的Sora模型,能够部分地呈现运动中的物理世界,却无法模拟情感动态,艺术杰作难以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艺术 风格迁移 指令设计 世界模拟器 生成式AI SORA 艺术涌现
下载PDF
艺术语言的更新与革命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富兴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38-48,共11页
各门类艺术史的后半段由艺术语言的更新和革命两个阶段构成,前者是量变,后者是质变。“更新”指特定门类艺术中艺术语言系统的材料、工具和技术三要素发生了独立或组合性革新,从而为该门类艺术带来一定程度或某种意义上的新改观。“革... 各门类艺术史的后半段由艺术语言的更新和革命两个阶段构成,前者是量变,后者是质变。“更新”指特定门类艺术中艺术语言系统的材料、工具和技术三要素发生了独立或组合性革新,从而为该门类艺术带来一定程度或某种意义上的新改观。“革命”则指特定门类艺术的艺术语言系统围绕材料、工具、技术和视野四要素发生了独立或合成性重大变革,从而导致原门类艺术之衰微或崭新的门类艺术之产生,为艺术领域带来全局性的、持久的、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系统 材料 工具 技术 视野
下载PDF
现代历史小说叙事策略研究
13
作者 古世仓 张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现代历史小说以现代艺术模式呈现历史文本,使其具有现代独特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规范。对非理性思维领域的延伸是现代历史小说自由文学表现力的一个层面,也是在历史小说领域建构现代价值体系的探索。现代历史小说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化处理,... 现代历史小说以现代艺术模式呈现历史文本,使其具有现代独特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规范。对非理性思维领域的延伸是现代历史小说自由文学表现力的一个层面,也是在历史小说领域建构现代价值体系的探索。现代历史小说家对史实进行艺术化处理,发掘出历史小说在现代独特的艺术美感。自由的文学表现力说明文学性回归历史话语领域,增强了现代历史小说文学地位的独立性,也对中国新文学呼唤“人”的全面解放做了有力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历史小说 现代艺术模式 非理性 艺术虚构
下载PDF
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的跨文化互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拴喜 岳湘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中国美学之独特形态的意境美学,与西方晚近兴起的气氛美学之间存在颇多可比照阐发、交流互鉴之处。在主客关系上,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都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分别以“心-物”模式和“身-物”模式致力于... 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中国美学之独特形态的意境美学,与西方晚近兴起的气氛美学之间存在颇多可比照阐发、交流互鉴之处。在主客关系上,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都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分别以“心-物”模式和“身-物”模式致力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间性关系的建构;不过意境美学融入与运用了综合的审美心理机能,侧重审美活动中精神性体验,将气氛美学中建立在感知学之上的“自然之物”进行了抬升和跨越,故作为意境美学基本单位的意象可以视为气氛之物的形而上之维。正是由于以上关联之处,一方面通感联觉是两种美学重要的审美生理-心理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和“气氛”都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因而审美主体获得的美感体验都是历时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绵延”的美感。同时,意境美学和气氛美学都是在空间中进行审美,共同关注意境与气氛所营造的“虚实空间”。不仅如此,在情景创设、情调营造等方面,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又可落实为一种共通的审美创造方案。基于以上事实,在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既可为中西美学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创新融合提供案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美学 气氛美学 主体间性 通感 创造论美学
下载PDF
中国现代旧体打油诗词的戏仿手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遇春 董瑞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在中国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带有戏谑性的打油诗词十分引人注目。而在打油诗词中,戏仿手法的广泛使用又成了一个艺术焦点。从创作动因来看,新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强化旧体诗词的社会介入性,现代通俗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 在中国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带有戏谑性的打油诗词十分引人注目。而在打油诗词中,戏仿手法的广泛使用又成了一个艺术焦点。从创作动因来看,新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强化旧体诗词的社会介入性,现代通俗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发挥旧体诗词的娱乐消遣性,底层作家或业余作者创作戏仿诗词主要利用其快速便捷性。而这三种情形的区分是相对的,三位一体是常态。在戏仿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要通过对经典诗词作品的模仿、改造、颠覆三个步骤建构新的戏仿诗词文本,同时借助现代报刊传媒的广泛传播实现戏仿的意图和效果。从文学史的效应来看,戏仿是中国现代旧体诗词文体演变和文体革新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改造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形式,而且扩大和提升了旧体诗词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为旧体诗词重新赢得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和喜爱,对中华传统诗词的现代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旧体打油诗词 戏仿 创作动因 文本建构 艺术贡献
下载PDF
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奏要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卉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而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以广东音乐元素为基础,结合并借鉴西方钢琴创作技法,以其浓郁的岭南风韵,确立了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在乐曲的风格、曲式、调性等方面独具一格,... 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而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以广东音乐元素为基础,结合并借鉴西方钢琴创作技法,以其浓郁的岭南风韵,确立了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在乐曲的风格、曲式、调性等方面独具一格,演奏起来也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琴改编曲。立足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奏要义,探索如何合理运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展现广东音乐独特的神韵与意境。通过深入分析改编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提出有效的途径建议,以助于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优秀的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音乐 钢琴改编曲 艺术特色 演奏要义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融揉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红 裴宝红 陈锦忠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3期216-220,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也称华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体现,是反映中华文明演进、发展与融合的民族特征和特点的一种民族文化,是中国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传承景观要素,发... 中华传统文化也称华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体现,是反映中华文明演进、发展与融合的民族特征和特点的一种民族文化,是中国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传承景观要素,发扬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结合笔者的实际设计案例,依据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形式,在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意境的营造、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三个方面做了阐述,并总结了在园林景观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应该遵循的民族历史性、地域特色性、社会性、伦理道德性、“天人合一”生态设计理念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景观设计 融揉 意境
下载PDF
规则计议影响下我国冰上舞蹈艺术性的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阳 张德明 《冰雪运动》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北京冬奥会上,我国冰上舞蹈项目取得第12名的历史最好成绩,但随着不久之后国际冰联对于花样滑冰项目规则进行的整体改革,我国在冰上舞蹈分项上也面临新的适应性考验。通过对比北京冬奥会我国冰上舞蹈组合王诗玥/柳鑫宇与前三名组合的成... 北京冬奥会上,我国冰上舞蹈项目取得第12名的历史最好成绩,但随着不久之后国际冰联对于花样滑冰项目规则进行的整体改革,我国在冰上舞蹈分项上也面临新的适应性考验。通过对比北京冬奥会我国冰上舞蹈组合王诗玥/柳鑫宇与前三名组合的成绩及具体评分情况,发现我国冰上舞蹈项目同世界顶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差距主要集中于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方面,这提示我们应从提升冰上舞蹈艺术性方面找补差距。对此,提出重视冰上舞蹈发展,提高项目扶持力度;把握表演整体性,重点加强编排质量;以完善步法为主,提升动作的艺术性;紧跟项目规则改革,找准评价的侧重点等策略。以期通过加深对于项目特征和艺术表达的理解,提高我国冰上舞蹈项目的综合竞技实力,争取在未来的国际比赛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上舞蹈 规则改革 艺术性 竞技能力 项目发展
下载PDF
电影《第二十条》的叙事策略与艺术风格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锋 翟粉荣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张艺谋导演的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从刑法的正当防卫制度入手,通过小切口、小人物的故事,塑造出新时代检察官的形象。从叙事策略上说,电影选取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叙事主题,运用了“三线归一”的叙事线索,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 张艺谋导演的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从刑法的正当防卫制度入手,通过小切口、小人物的故事,塑造出新时代检察官的形象。从叙事策略上说,电影选取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叙事主题,运用了“三线归一”的叙事线索,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呈现了匠心独运的叙事细节,形成了庄谐交融的艺术风格。电影做到了法治题材与喜剧电影完美结合,展示了导演和演员的不凡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十条》 现实主义 喜剧 叙事策略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褶皱装饰元素在皮革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佳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皮革服装不仅要适应个体,还要凸显个体美感。正是由于服装与个体间愈发密切的关系,服装设计才得以实现长足发展。褶皱装饰元素存在的意义是满足人类个性化需求,彰显个体美感的同时,促使皮革服装神韵与底蕴完美展现。本文详细分析了皮革... 皮革服装不仅要适应个体,还要凸显个体美感。正是由于服装与个体间愈发密切的关系,服装设计才得以实现长足发展。褶皱装饰元素存在的意义是满足人类个性化需求,彰显个体美感的同时,促使皮革服装神韵与底蕴完美展现。本文详细分析了皮革服装设计中褶皱装饰元素应用现状,深层解析了褶皱装饰元素的美感表现及其与皮革服装设计的耦合,并进一步探究了褶皱装饰元素在皮革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为皮革服装设计实现多元化发展提供可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装饰元素 皮革服装 服装设计 艺术美感 褶皱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