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n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for heavy oil 被引量:27
1
作者 Guo Jixiang Wang Heyi +2 位作者 Chen Chaogang Chen Yun Xie Xiaoha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36-540,共5页
To reduce the viscosity of highly-viscous oil of the Tahe oilfield (Xinjiang,China),an oilsoluble polybasic copolymer viscosity reducer for heavy oil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orthogonal method.The optimum reaction ... To reduce the viscosity of highly-viscous oil of the Tahe oilfield (Xinjiang,China),an oilsoluble polybasic copolymer viscosity reducer for heavy oil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orthogonal method.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under the protection of nitrogen,a reaction time of 9 h,monomer mole ratio of reaction materials of 3:2:2 (The monomers are 2-propenoic acid,docosyl ester,maleic anhydride and styrene,respectively),initiator amount of 0.8% (mass percent of the sum of all the monomers)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80 oC.This synthesized viscosity reduce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ommercial viscosity reducers.The rate of viscosity reduction reached 95.5% at 50 oC.Infrared spectra (IR) and interfacial tensions of heavy oil with and without viscosity reducer wer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mechanism.When viscosity reducer is added,the molecules of the viscosity reducer are inserted amongst the molecules of crude oil,altering the original int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crude oil and weakening its ability to form hydrogen bonds with hydroxyl or carboxyl groups,so the viscosity of crude oil is reduced.Field tests of the newly developed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was carried out in the Tahe Oilfiel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4.5% less light oil was needed to dilute the heavy oil to achieve the needed visco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heavy oil SYNTHESIS EVALUATION
下载PDF
油溶性稠油降黏剂MSA的合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敏 李传 +1 位作者 文萍 邓文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0-433,共4页
本文研究了油溶性稠油降黏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醇酯共聚物(MSA)的最佳合成方法,并考察了MSA加量、助剂加量、水含量以及实验温度对胜利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胜利稠油,MSA最佳合成条件为:溶剂甲苯、总单体质量比为... 本文研究了油溶性稠油降黏剂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醇酯共聚物(MSA)的最佳合成方法,并考察了MSA加量、助剂加量、水含量以及实验温度对胜利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胜利稠油,MSA最佳合成条件为:溶剂甲苯、总单体质量比为1:1,丙烯酸十八醇酯、苯乙烯、马来酸酐摩尔比为6:1:2,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h。MSA的最佳加量为1.0%,最佳实验温度为90℃。此外,助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加入能明显提高MSA的降黏效果,最佳加量为0.8%。随着胜利稠油模拟油中水含量的增加,MSA降黏效果增加,当水含量达到40%时,MSA降黏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溶性稠油降黏剂 合成条件 降黏效果 助剂 胜利稠油
下载PDF
纳米PSMA-AM/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稠油降凝降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宏民 姜仁龙 +5 位作者 祁新宇 杨明 毕玉琦 于帅 于萍 张长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0-212,共3页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PSMA-AM/SiO2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试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大庆高蜡稠油,进行降凝和降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PSMA-AM/SiO2...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PSMA-AM/SiO2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试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大庆高蜡稠油,进行降凝和降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PSMA-AM/SiO2复合材料接枝率为39.52%,疏水性能优异,在有机介质中能均匀稳定分散,能使稠油凝点降低6℃,黏度降低72.1%(40℃),降凝降黏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溶液聚合 稠油 降凝 降黏
下载PDF
聚胺酰胺型稠油流动性改进剂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刚 李小龙 张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128,140,共5页
为改善稠油流动性,以脂肪酸和多胺为原料合成多胺酰胺,用环氧氯丙烷进一步聚合制备聚胺酰胺,评价了其对稠油凝点和黏度的影响,并采用DSC分析合成的聚胺酰胺对稠油饱和烃组分及其沥青质组分聚集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聚胺酰胺型稠油... 为改善稠油流动性,以脂肪酸和多胺为原料合成多胺酰胺,用环氧氯丙烷进一步聚合制备聚胺酰胺,评价了其对稠油凝点和黏度的影响,并采用DSC分析合成的聚胺酰胺对稠油饱和烃组分及其沥青质组分聚集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聚胺酰胺型稠油流动性改进剂对稠油有一定的降凝作用,凝固点降低最高可达7.0℃,降低稠油饱和烃组分的析蜡点3.2℃。合成的聚胺酰胺分子主链中含氮数与结构对降黏效果影响较大,侧链烷基的长短对降黏效果影响小,合成的聚胺酰胺的降黏效果最高可达30.8%。DSC分析显示聚胺酰胺PAMA-9可使沥青质在降温相变过程中的放热峰温度范围变窄,放热量减少68.0 J/g,放热起始温度降低9.7℃。表明PAMA-9改变了沥青质的存在方式和聚集状态,使其不易聚集或者沉积,提高了沥青质温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胺酰胺 降凝 降黏 DSC 稠油
下载PDF
稠油水基降黏剂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启玉 李增材 +1 位作者 丁振军 于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2-64,68,共4页
含水稠油加入水基降黏剂后常以油水悬浮液或乳状液形式存在,这种不均匀体系给流变性测量带来了困难,搅拌法是解决该问题的常用方法。目前评价水基降黏剂通过测试不同温度下油水悬浮液黏度来评价其效果,该方法不能模拟实际管流剪切对油... 含水稠油加入水基降黏剂后常以油水悬浮液或乳状液形式存在,这种不均匀体系给流变性测量带来了困难,搅拌法是解决该问题的常用方法。目前评价水基降黏剂通过测试不同温度下油水悬浮液黏度来评价其效果,该方法不能模拟实际管流剪切对油水悬浮液的影响,其效果过于乐观,本文提出了模拟实际管道降温和剪切的水基降黏剂评价方法,该方法模拟过程与实际管输过程一致,可以对稠油水基降黏剂的降黏效果进行准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基降黏剂 搅拌法 管输模拟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稠油化学降粘法概述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素惠 王永清 赵田红 《化工时刊》 CAS 2005年第8期64-66,共3页
综述了稠油开采的常用方法(加热法、掺稀油法、稠油改质降粘法和添加化学药剂降粘法),着重介绍了添加化学药剂降粘法(催化降粘、加碱降粘、加表面活性剂降粘、加降凝剂降粘、加油溶性降粘剂降粘),并阐述了它们的作用机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综述了稠油开采的常用方法(加热法、掺稀油法、稠油改质降粘法和添加化学药剂降粘法),着重介绍了添加化学药剂降粘法(催化降粘、加碱降粘、加表面活性剂降粘、加降凝剂降粘、加油溶性降粘剂降粘),并阐述了它们的作用机理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降粘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粘剂 加熟 掺稀油 稠油改质 化学药剂 催化 加碱 表面活性剂 降凝剂 油溶性降粘剂 稠油开采
下载PDF
降黏剂+氮气增能技术在达14断块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津滔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49,I0004,共4页
白音查干凹陷达14断块低黏度稠油油藏,常规开发存在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储量动用不均、注水效果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低黏度稠油开发特点,提出降黏剂+氮气增能的开发思路。降黏剂使稠油乳化降黏,并解除近井地带重质有机物堵... 白音查干凹陷达14断块低黏度稠油油藏,常规开发存在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储量动用不均、注水效果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低黏度稠油开发特点,提出降黏剂+氮气增能的开发思路。降黏剂使稠油乳化降黏,并解除近井地带重质有机物堵塞,而氮气的注入补充了地层能量,保持了地层压力,最终提!原油的采收率。措施实施后,日产油相比阶段前增加14.0t,含水下降24.0%,累计增油2991t,平均单井增油332t。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注氮辅助化学降黏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低黏度稠油 降黏剂 氮气增能
下载PDF
复合型原油降凝降粘剂EMS的研制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付生 王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由EVA、MVA和表面活性剂复配成功了一种复合型降凝降粘剂EMS,它对大庆、江汉和冀东石蜡基原油均有良好的降凝和降粘作用,对冀东沥青基稠油有一定降粘作用。本文报导了EMS的研制和室内性能测定结果。
关键词 降凝剂 配方 原油 降粘 油气集输
下载PDF
重油输送过程流动性改进方法概述
9
作者 鄂宇恒 毕秦岭 +1 位作者 王路海 张艳梅 《安徽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7-10,共4页
随着重油开采量逐渐增加,重油输送过程出现了易结蜡、粘度高、流动性差、管输阻力大等问题。目前常用的重油流动性改进方法包括以加热法、掺稀法为代表的物理法,以添加降粘剂、降凝剂、减阻剂为代表的添加剂法和采用热加工过程的改质法... 随着重油开采量逐渐增加,重油输送过程出现了易结蜡、粘度高、流动性差、管输阻力大等问题。目前常用的重油流动性改进方法包括以加热法、掺稀法为代表的物理法,以添加降粘剂、降凝剂、减阻剂为代表的添加剂法和采用热加工过程的改质法。为了促进重油输送过程流动性改进技术的发展,综述了不同种类重油流动性改进方法的机理和优缺点,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最后展望了重油流动性改进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流动性改进 降粘剂 减阻剂 降凝剂 表面活性剂 改质
下载PDF
辽河超稠原油的流变性质及其乳化降粘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东红 江龙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2-695,共4页
研究了辽河超稠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质 ,进行了辽河超稠原油的乳化降粘试验 ,研制出比较适宜的乳化降粘剂BHJ,制备出稳定性好、粘度适中的水包油型超稠原油乳状液。在乳化剂加量为 6‰~ 1 %的情况下 ,最大降粘率达到 90 %以上。... 研究了辽河超稠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质 ,进行了辽河超稠原油的乳化降粘试验 ,研制出比较适宜的乳化降粘剂BHJ,制备出稳定性好、粘度适中的水包油型超稠原油乳状液。在乳化剂加量为 6‰~ 1 %的情况下 ,最大降粘率达到 90 %以上。并对超稠原油乳状液的流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超稠原油 流变性质 乳化 降粘 燃料特性 石油 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