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实践模式的公平性探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殷俊 李晓鹤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0,64,共4页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公平性分析。在覆盖对象、筹资方式、缴费及给付、基金管理等方面,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另外,通过对各种模式进行...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公平性分析。在覆盖对象、筹资方式、缴费及给付、基金管理等方面,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另外,通过对各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将失地农民纳入城保,从公平角度来看,优于其他几种模式。因此,在建立统一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中,应该借鉴实践经验,注重社会公平,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养老保障模式 社会公平
下载PDF
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郝金磊 贾金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潜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 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潜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抵御养老风险等诉求对失地农民的行为态度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个人意见、子女意见及亲友意见对失地农民的主观规范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对失地农民的感知行为控制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养老模式 选择意愿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尹文静 侯军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815-3816,共2页
综述了现阶段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和养老保障现状,找出造成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不合理的征地制度及安置补偿政策。提出了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关对策,即因地制宜地构建养老保障制度,开辟... 综述了现阶段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和养老保障现状,找出造成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不合理的征地制度及安置补偿政策。提出了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关对策,即因地制宜地构建养老保障制度,开辟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革新养老保障资金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 失地农民 养老保障
下载PDF
失独老人社区照顾的模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盼盼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6期47-54,共8页
我国失独老人数量与日俱增,随着失独老人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随之下降,他们的养老需求也逐渐增加。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的10位失独老人的采访,分析失独老人的经济、生活、精神、社交状况以及正式与非正式社会... 我国失独老人数量与日俱增,随着失独老人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随之下降,他们的养老需求也逐渐增加。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的10位失独老人的采访,分析失独老人的经济、生活、精神、社交状况以及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状况,发现失独老人有经济、生活、精神、社交等的养老需求,但多元化养老需求却与现实供给矛盾。因此,必须针对失独老人的特殊情况,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以社区为依托,构建失独老人、正式社会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的三角社区照顾模式,有效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资源,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老人 社区照顾 社会管理
下载PDF
社会排斥理论视域下我国失独老人的社会隔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曙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3-78,84,共7页
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武汉、合肥和淮南三市的失独老人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失独老人受到政策排斥、社会排斥和文化排斥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自我隔离和被隔离的状况。为此,政府应制订全国统一的相关政策促进失独老人群体社会... 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武汉、合肥和淮南三市的失独老人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失独老人受到政策排斥、社会排斥和文化排斥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自我隔离和被隔离的状况。为此,政府应制订全国统一的相关政策促进失独老人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同时积极倡导尊重失独老人的社会氛围,从而降低失独老人的社会隔离程度,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参与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老人 社会排斥 社会隔离
下载PDF
消解与重构:欠发达区域农村贫困老人生活状态分析——以安徽省S县D村调查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仇凤仙 《南方人口》 CSSCI 2010年第6期9-14,31,共7页
农村贫困老年人作为现代社会一个传统的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社会位置。随着农村社会转型过程的加剧,该群体的贫困深度和范围均呈现扩大化趋势。本文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探析农村老年人贫困根源,构造弱化老年人遭遇排斥力度和向度的... 农村贫困老年人作为现代社会一个传统的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社会位置。随着农村社会转型过程的加剧,该群体的贫困深度和范围均呈现扩大化趋势。本文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探析农村老年人贫困根源,构造弱化老年人遭遇排斥力度和向度的路径选择,对于提高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构建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老人 土地 社会排斥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以伊宁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宏茹 牛晓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适用于伊宁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政策供给双方均较为满意,但是在住房条件、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精神关爱、就业帮扶和政府补助等方...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适用于伊宁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政策供给双方均较为满意,但是在住房条件、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精神关爱、就业帮扶和政府补助等方面还需要改善,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宁市 失地农民 养老保障 政策评价
下载PDF
关注民生 推行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于福建晋江市的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冯素水 《云南电大学报》 2010年第3期84-87,共4页
土地是农民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子"。现阶段,土地被征用的速度在整体上超过了城镇对失地农民的吸纳能力、农民社会转型能力相对偏低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能不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不能切实解决失地农... 土地是农民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的"命根子"。现阶段,土地被征用的速度在整体上超过了城镇对失地农民的吸纳能力、农民社会转型能力相对偏低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能不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不能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事关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事关农村的社会稳定,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福建晋江市推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为推进和完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失地 养老保险
下载PDF
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研究——基于安徽省池州市Z村的调查
9
作者 章道德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0-114,共5页
近些年来城市化速度大幅加快,农民失去土地的现象与日俱增。失地之后,农民的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待遇并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和保障,反而沦为"边缘群体",原因在于:农民并不是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缺乏有限的监督和谈判机制;部分地方... 近些年来城市化速度大幅加快,农民失去土地的现象与日俱增。失地之后,农民的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待遇并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和保障,反而沦为"边缘群体",原因在于:农民并不是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缺乏有限的监督和谈判机制;部分地方政府利益本位;基层民主政治不完善;城市化建设定位欠妥;农民无有效的表达机制。要改变失地之后农民的生存境遇,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破除城乡二元制结构,完善社会保障;提高补偿标准,实施多元化补助;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和帮扶,帮助失地农民顺利就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明确其权、责、利;发展现代产业,"终结农民"。现代化之路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拆迁现象 社会保障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失地农民养老“三三制”服务培训模式初探——基于扬州市翠月嘉苑社区的调查分析
10
作者 邱萌 平步青 朱平健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对进城后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当前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问题,提出了学校社区共建养老服务体系的“三层培训、三级服务”新模式。实施结果表明,它减轻了国家财政和社保压力,为“居家养老”消除了后顾之忧、为学校提供了良... 通过对进城后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当前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问题,提出了学校社区共建养老服务体系的“三层培训、三级服务”新模式。实施结果表明,它减轻了国家财政和社保压力,为“居家养老”消除了后顾之忧、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社区之间协作,共同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校区”共建 养老模式
下载PDF
从“农转城空巢老人”看土地市场化改革——基于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大榜村调查的思考
11
作者 杨顺湘 《西部论坛》 2012年第4期1-10,61,共11页
分户转城住村的农转城空巢老人,是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特有现象。农转城空巢老人是居住乡村的"城镇居民",农转城并未给其生活来实际的改变,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健康状况、闲暇状况都不容乐观。农村老人分户转城是为了留住土... 分户转城住村的农转城空巢老人,是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特有现象。农转城空巢老人是居住乡村的"城镇居民",农转城并未给其生活来实际的改变,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健康状况、闲暇状况都不容乐观。农村老人分户转城是为了留住土地这个"根",转城住村是为了守住"一亩三分地","土地财富"是农转城空巢老人问题的关节点。因此,必须通过土地市场化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财富,才能引导农转城空巢老人走出困境,才能实现农民"转户进城"成为新市民的伟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转城空巢老人 户籍制度改革 农民市民化 分户转城 转城住村 土地市场化改革 土地财富 人地变动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老旧住区空间导向性研究——以合肥蜀山新村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献发 白艳 李和平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8期96-97,共2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老旧住区逐渐成为城市问题的多发之地,与现代化社会严重脱节。文章针对老旧住区的"易迷路,寻路难"等问题,将合肥市蜀山新村作为调研对象,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老旧住区的空间导向性进行量化分析,提出完...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老旧住区逐渐成为城市问题的多发之地,与现代化社会严重脱节。文章针对老旧住区的"易迷路,寻路难"等问题,将合肥市蜀山新村作为调研对象,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老旧住区的空间导向性进行量化分析,提出完善标志物导向系统等具体改善措施。旨在改善老旧住区的迷路问题,提升老旧住区的人居环境品质,也为今后运用空间句法对空间导向性进行量化分析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迷路 标志物 空间导向性 空间句法
下载PDF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调查——以西宁市城东区N镇为例
13
作者 张晓燕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1-45,共5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周边农民土地不断被征用,农民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本文主要对西宁市城东区N镇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从经济、心理、生理等多视角分析失地农民养老的现实困境,提出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周边农民土地不断被征用,农民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本文主要对西宁市城东区N镇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从经济、心理、生理等多视角分析失地农民养老的现实困境,提出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系,使城市近郊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养老福利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养老困境 调查
下载PDF
六社联动下我国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曙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农村失独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低,晚年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保障,处于生活、社会关系、社会融入等全方位的身心困境中。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村失独老人的现状和需求,研究影响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困境的主要因素,分析失独家庭社会救助... 农村失独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低,晚年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保障,处于生活、社会关系、社会融入等全方位的身心困境中。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村失独老人的现状和需求,研究影响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困境的主要因素,分析失独家庭社会救助供给各主体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中心的“六社联动”的失独老人多元社会救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失独老人 社会救助 六社联动
下载PDF
农村失地老年人社会生活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X社区为例
15
作者 朱晨芙 何凯欣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3期151-155,共5页
随着农村土地的征用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失地农民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失地老年人问题。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等方法,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X社区为例,分析失地老年人的社会生活现状及现有的社区社会服务状... 随着农村土地的征用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失地农民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失地老年人问题。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等方法,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X社区为例,分析失地老年人的社会生活现状及现有的社区社会服务状况,提出培养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和人才、建立土地长效补偿机制、提高政府政策关注度和增强社会服务创新意识的对策建议,以提高社区失地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老年人 生活现状 社会服务 社会保障
下载PDF
浅谈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邯石段工程征迁工作的做法
16
作者 王文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A01期14-15,共2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不仅渠线长、规模大,而且呈线状分布,这种工程形态,无疑给工程建设用地的征迁工作带来巨大难度。河北省在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至邯郸段征迁工作中,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在较短的... 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不仅渠线长、规模大,而且呈线状分布,这种工程形态,无疑给工程建设用地的征迁工作带来巨大难度。河北省在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至邯郸段征迁工作中,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永久性用地的征迁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用地保证,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征迁之路,为今后大型水利工程征迁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迁安置 关注民生 做法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民生保障中的文化关怀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万志昂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6-60,共5页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在国家城市化战略大力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失地农民是这一社会变迁的代价承受者和利益关注者。在这一进程中,政府不仅需要给予失地农民经济方面的民生关怀,...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在国家城市化战略大力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失地农民是这一社会变迁的代价承受者和利益关注者。在这一进程中,政府不仅需要给予失地农民经济方面的民生关怀,更要妥善构建旨在关怀失地农民的文化民生体系,从文化和心理方面帮助失地农民顺利地实现居所、身份和观念上的转变,以确保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民生 文化 社会支持 征地拆迁
原文传递
城镇化进程中北京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浅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亚娜 《改革与战略》 2014年第10期119-124,共6页
随着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地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有关失地农民复杂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养老保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问题。当前北京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养老保障意识欠缺、养老安置方式单一... 随着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地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有关失地农民复杂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养老保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问题。当前北京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养老保障意识欠缺、养老安置方式单一、养老补偿多样性不足以及养老保障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乡二元结构、农村转型带来的挑战。基于失地农民的现实需求。文章最后在加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提升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意识、重视养老服务建设、探索土地股份制经营新养老模式等方面提出应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养老保障
原文传递
征地过程中的退出意愿、受偿诉求与行为策略——基于被征地者视角的本土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简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8,共8页
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和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导致了被征地者这一焦点群体的迅速激增。作为征地制度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承载体,该群体在征地过程中的退出意愿、受偿诉求与行为策略等问题已得到不少本土情景下的实证研究的重视,形... 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和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导致了被征地者这一焦点群体的迅速激增。作为征地制度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承载体,该群体在征地过程中的退出意愿、受偿诉求与行为策略等问题已得到不少本土情景下的实证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围绕"退出意愿",研究者提出了个体特征论、家庭结构论、空间区位论、发展期望论、身份锚定论、政策认知论六种理论假说。围绕"受偿诉求",除了通常作为谈判之焦点的补偿数额,学者们也揭示出被征地者对于分配方案、程序正义、生存保障的诉求。围绕"行为策略",研究者主要通过博弈模型、案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尽管部分研究已经呈现了上述三个维度之间交融沟通的趋势,但三者各自为阵的孤立局面依旧存在。如何促成被征地者的类型知识、需求学说和行动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结,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建立出一套整合性框架,应当成为下一步的精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地者 退出意愿 受偿诉求 行为策略 研究述评
下载PDF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困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孙香 《社会福利》 2021年第6期13-20,共8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征收规模不断扩大,失地农民人数日益增多,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基于社会排斥理论的视角,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面...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征收规模不断扩大,失地农民人数日益增多,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基于社会排斥理论的视角,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从结构性排斥和功能性排斥两个角度探索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社会排斥的政策构建: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优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加强社区功能和文化建设、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制定就业和创业的扶持政策、设立失地农民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加大政府养老保障政策宣传,从而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为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和养老能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养老保障 城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