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时空演变及短板分析——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为例
1
作者 许春晓 汪淑梅 梁慧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7,共7页
系统思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的内涵,构建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湘鄂渝黔革命老区2013—2022年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短板。结果表明:(1)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水平偏低但稳步缓慢提升,呈现东部率先实现升级并带动... 系统思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的内涵,构建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湘鄂渝黔革命老区2013—2022年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短板。结果表明:(1)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水平偏低但稳步缓慢提升,呈现东部率先实现升级并带动周边提升的格局。(2)各县域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提升水平交错呈现,尚未形成稳定的增长极。(3)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区域差异小,整体上呈现波动缩小态势,但湖北片区与贵州片区差异略有扩大。(4)社会效应与文化效应是关键短板,创新发展、文脉传承与地方关注度是三大突出短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旅 融合发展效应 时空演变 湘鄂渝黔革命老区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基于湖南省革命老区的实证检验
2
作者 许春晓 张蒙蒙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2-51,共10页
基于互联网OTA平台景区销售数据综合测算县域旅游发展水平,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究2019—2021年湖南省革命老区县域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的“N型... 基于互联网OTA平台景区销售数据综合测算县域旅游发展水平,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究2019—2021年湖南省革命老区县域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的“N型”趋势双重门槛效应;在同一发展时期,旅游发展对农村居民的增收效应要略高于城镇居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作用于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经济发达县旅游发展更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县域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旅游发达县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据此,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振兴机制并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挥旅游联动效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回归模型 区域异质性 湖南省 革命老区
下载PDF
湘赣边革命老区电商物流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
3
作者 王喆 黄娟 +2 位作者 付楷 许丽娟 代雨宏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革命老区作为特殊类型地区仍然是目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短板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下电商物流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革命老区(包括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通过建立... 革命老区作为特殊类型地区仍然是目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短板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下电商物流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革命老区(包括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进行湘赣边革命老区县(市、区)域样本对象的城镇化、物流(供应链)与数字电商水平测度,在样本城镇化、物流(供应链)和数字电商系统指标比较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发展模型,探究湘赣边革命老区县(市、区)域样本城镇化、物流(供应链)与数字电商的耦合协调特征。结合研究提出了区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边革命老区 物流(供应链) 数字电商 城镇化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协同发展视角下“红色+”旅游空间格局与耦合发展--基于闽西革命老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霄鹤 张丹 +3 位作者 宋志琳 林润泽 王梓凌 兰思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4-139,共16页
革命老区各类资源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以特色旅游业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对于红色旅游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红色旅游资源相关研究方面,较少涉及多资源协同发展的“红色+”旅游耦合发展的论证.因此首先引入协同发展理论,... 革命老区各类资源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以特色旅游业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对于红色旅游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红色旅游资源相关研究方面,较少涉及多资源协同发展的“红色+”旅游耦合发展的论证.因此首先引入协同发展理论,分析闽西“红色+”旅游发展的内涵;其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闽西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以及与区域内其他优势资源的空间分布关系;最后在对闽西“红色+”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闽西“红色+”旅游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以期为闽西革命老区构建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全境旅游提供依据.研究发现:①闽西“红色+”旅游发展的内涵可从6个协同维度来解析,其中旅游资源的协同配置是实现其发展的先决条件.②闽西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在上杭县形成了高度集聚区,在长汀县、新罗区形成了次级高度集聚区;闽西红色旅游资源的交通便捷性高,较高集聚区内的红色旅游资源点均沿铁路、公路路网分布.③闽西存在潜在的“一轴一核多节点”的红色经典旅游空间发展格局.④探索了闽西“红色+风景名胜区”“红色+城市文化”“红色+传统村落”“红色+多元资源”的“红色+”旅游空间分布,提出“一核两心一轴线”的“红色+”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可作为闽西“红色+”旅游战略实施的空间载体.⑤闽西“红色+”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度普遍较高,以高度耦合为主;协调度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以中度和勉强协调为主;闽西“红色+”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未能达到良好匹配,处于高度耦合中度协调较多,且与“红色+”旅游空间发展格局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 旅游空间格局 耦合协调度 旅游发展 闽西革命老区
下载PDF
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生成原因探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姚莉苹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3,共3页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它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在湘鄂西的传播,与贺龙、周逸群、任弼时等在湘鄂西展开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与湘鄂西苏区的歌谣运动等都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湘鄂西苏区 红色歌谣 生成原因
下载PDF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丧失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友良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4-59,共6页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创建的较大苏区之一,从建立、发展、壮大,到最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前后历时7年。期间,它与全国其它根据地遥相呼应,相互配合,在土地革命战争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创建的较大苏区之一,从建立、发展、壮大,到最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前后历时7年。期间,它与全国其它根据地遥相呼应,相互配合,在土地革命战争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湘鄂西根据地遭受挫折到最后丧失,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围剿"、经济上封锁、宣传上污蔑,其次是根据地一些领导人完全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丧失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试论湘鄂赣苏区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1
7
作者 代祥 徐占春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彭德怀、滕代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彭德怀等党员同志非常重视党组织和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根据地建立前平江起义时期还是根据地建立后苏区时期,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彭德怀、滕代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彭德怀等党员同志非常重视党组织和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根据地建立前平江起义时期还是根据地建立后苏区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于党和部队的具体工作当中,帮助大量新党员克服了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扩大了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加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军队战斗力,同时也为党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湘西地区红色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整体推进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桦 张婷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7-19,共3页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应强调其红色内容,明确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定位,澄清其主体和目标。湘西地区红色文化研究是一种区域性红色文化研究论题,刚刚起步,存在研究成果少及缺乏理论性的局限,应该在扩展研究论题的论域、明确研究论题...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应强调其红色内容,明确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定位,澄清其主体和目标。湘西地区红色文化研究是一种区域性红色文化研究论题,刚刚起步,存在研究成果少及缺乏理论性的局限,应该在扩展研究论题的论域、明确研究论题的学科定位、揭示研究论题的区域性特色等三大方向上整体推进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湘西红色文化 红军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赣西老区小江西村社会建设基本情况调查与思考
9
作者 聂火云 黄成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5-20,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赣西老区小江西村的社会建设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建设仍十分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低下,严重制约村民的收入增长和生活改善。加强小江西村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赣西老区小江西村的社会建设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建设仍十分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低下,严重制约村民的收入增长和生活改善。加强小江西村社会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促进村民增收,夯实经济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就业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服务,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保障村民安居乐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老区 小江西村 社会建设
下载PDF
革命歌谣: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艺话语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72,183,共9页
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歌谣是中国共产党人宣传革命、进行斗争的武器,反映了人民群众争取民主自由、公正平等、共同富裕的共同体生活。革命歌谣包含的“正义”与“善”彰显中国共产党与各族人民价值共识的信仰力量。根据地... 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歌谣是中国共产党人宣传革命、进行斗争的武器,反映了人民群众争取民主自由、公正平等、共同富裕的共同体生活。革命歌谣包含的“正义”与“善”彰显中国共产党与各族人民价值共识的信仰力量。根据地的革命歌谣运动始终以各族人民为主体,积极运用传统民间歌谣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开创民间文艺大众化的新局面。革命歌谣继承民间歌谣通俗易懂、晓畅明了、朗朗上口的传统特质,将革命生活融入其中,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理念融入其中,实现革命歌谣服务人民、服务革命斗争、服务共同奋斗目标。革命歌谣承载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体现求得中华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想,在革命斗争中培育、滋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革命歌谣
下载PDF
突破与转型:湘鄂西苏区史研究的省思(1949-2019)
11
作者 陈玉玲 黄文治 《苏区研究》 2020年第5期97-113,共17页
湘鄂西苏区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80和1990年代进入研究热潮期,并取得不少重要成果及开拓性成就。21世纪以来,在中共革命史和中国苏区史研究逐步转型的大背景下,湘鄂西苏区研究也逐步向微观研究趋近,但相较于“聚光灯”效应下的中... 湘鄂西苏区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80和1990年代进入研究热潮期,并取得不少重要成果及开拓性成就。21世纪以来,在中共革命史和中国苏区史研究逐步转型的大背景下,湘鄂西苏区研究也逐步向微观研究趋近,但相较于“聚光灯”效应下的中央苏区研究,湘鄂西苏区研究仍面临研究资料单一、未完全摆脱传统史学研究范式、学界重视不足等挑战。文章试图厘清和省思湘鄂西苏区研究的学术史,这对摆脱传统史学研究范式,以新资料、新视野、新方法来审视和推进湘鄂西苏区历史研究,或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苏区 苏区史研究 新革命史 省思
下载PDF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实践论析
12
作者 苏跃林 《巢湖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三大苏区之一。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根据地的干部队伍在数量、质量、产生上存在人数紧缺、思想政治问题突出、依赖委派制度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干部教育。在党的领导下,根...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三大苏区之一。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根据地的干部队伍在数量、质量、产生上存在人数紧缺、思想政治问题突出、依赖委派制度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干部教育。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积极进行干部教育实践,如依托军校、党校、训练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养;创新干部考察方式,从实践工作中提拔优秀干部;开展全党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以上实践,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增强了干部的军事技能和实战能力、锻造了大量地方革命斗争骨干、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优化了干部队伍的阶级成分、加强了党内干部的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干部教育
下载PDF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文化建设及其现实启示
13
作者 黎子琳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文化战线上面临着改造落后文化,打破国民党文化“围剿”,教育与宣传党的革命政策、路线和方针的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基础教育、社会教育和红军教育来...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文化战线上面临着改造落后文化,打破国民党文化“围剿”,教育与宣传党的革命政策、路线和方针的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基础教育、社会教育和红军教育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又利用歌谣、戏剧、标语、印刷品来丰富文化宣传形式。这些颇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实践,启示我们在文化建设中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及自觉肩负起新时代下文化建设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文化建设 现实启示
下载PDF
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形成的历史标识和“九二”扩大会召开地点的商榷
14
作者 李霞 王松州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10-14,19,共6页
关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一般以实现了党、政、军三大统一为标识。1929年的“九二”扩大会选举了产生了湘鄂赣边特委第二届执委,成立了边境统一的革命政权——湘鄂赣边境革命委员会,湘鄂赣边境支队与红五军合编,这意味着... 关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一般以实现了党、政、军三大统一为标识。1929年的“九二”扩大会选举了产生了湘鄂赣边特委第二届执委,成立了边境统一的革命政权——湘鄂赣边境革命委员会,湘鄂赣边境支队与红五军合编,这意味着湘鄂赣根据地的正式创建。而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及上世纪五十年代对当事人调访记录等,认为“九二”扩大会在万载陈坑召开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九二”扩大会 标识
下载PDF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党的路线转变述论
15
作者 曾成贵 《苏区研究》 2024年第6期5-14,共10页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是湘鄂西中央分局和湘鄂川黔省委路线转变的结果。党的路线转变在自我纠错中逐步实现,湘鄂西中央分局内部积极的思想斗争,是开始路线转变的基础性要素;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及湘鄂川黔省委的相继成立,成为...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是湘鄂西中央分局和湘鄂川黔省委路线转变的结果。党的路线转变在自我纠错中逐步实现,湘鄂西中央分局内部积极的思想斗争,是开始路线转变的基础性要素;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及湘鄂川黔省委的相继成立,成为促成路线转变的决定性要素;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巩固了党的路线转变的成果。党的路线转变的历程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体现了始终坚持正确路线指导的极端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党的路线 任弼时 贺龙 夏曦
下载PDF
试论阳新龙港在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
16
作者 江峰 金小柯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阳新龙港作为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要地,在山地作战中起到了复杂地形中隐蔽、回旋的机动作用,在多块革命根据地之间起到了战略要冲的协同作用,在各根据地战略要素流通中起到了居中区域的枢纽作用,因而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阳新龙港作为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要地,在山地作战中起到了复杂地形中隐蔽、回旋的机动作用,在多块革命根据地之间起到了战略要冲的协同作用,在各根据地战略要素流通中起到了居中区域的枢纽作用,因而发展成为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将阳新龙港革命历史置于中国革命的宏大背景下考量,反思其红色资源生成的系统要素和过程,可以深刻认识到阳新龙港的革命历史地位和作用,深切感悟到阳新龙港的丰富红色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阳新龙港 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根据地
下载PDF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整理和研究的考察与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始发 包若然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迄今尚没有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的系统和专门整理,大多散见于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有关的文献资料中,有必要加强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整理出版。学术界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通史类或专史类... 迄今尚没有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的系统和专门整理,大多散见于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有关的文献资料中,有必要加强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整理出版。学术界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通史类或专史类论著中对于法制建设的介绍或简要评述;二是对于经济法、土地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集中研究。需要拓宽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从中共革命法制史的高度加强对湘鄂赣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宏观研究;深化法理研究,加强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宣传教育研究;借鉴运用法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创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法律文献整理 法制建设
原文传递
闽西革命老区红色文创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静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2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文章根植于福建闽西的红色文化,深入挖掘闽西革命红色文化基因,特别是闽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归纳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旨在多维度传播红色文化及提升闽西文创产品的文化性与价值性。主要针对闽西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形式、... 文章根植于福建闽西的红色文化,深入挖掘闽西革命红色文化基因,特别是闽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归纳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旨在多维度传播红色文化及提升闽西文创产品的文化性与价值性。主要针对闽西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形式、题材、内涵的方法与思路,以及红色文化元素的提炼与深层寓意的挖掘,理论研究反哺设计实践领域,这对闽西文创产品设计中根植“红色文化”提供思路与创新,激活闽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基因,彰显“红色”闽西品牌,助力闽西旅游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闽西革命老区 文创设计
原文传递
湘鄂西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实现路径
19
作者 李春梅 贺舜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第7期47-50,共4页
革命老区的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革命老区的贫困人口要紧跟上社会集体迈入小康社会的脚步,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湘鄂西革命老区是红军时期全国唯一的水上根据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先... 革命老区的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革命老区的贫困人口要紧跟上社会集体迈入小康社会的脚步,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湘鄂西革命老区是红军时期全国唯一的水上根据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红色精神和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为老区实现脱贫攻坚提供了有效助力。湘鄂西革命老区在脱贫攻坚路上,实施“三步走”策略,通过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高效脱贫之路,也为其他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革命老区 脱贫攻坚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