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性保护视野下文化景观遗产地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景迈山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田艳 罗渝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0,共9页
文化景观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强调将人和非物质要素纳入到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之中。遗产地的产业发展方式深刻影响着遗产保护效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的产业发展因申遗成功迎来新的机遇,但由于整体性保护理念在制度中并未得... 文化景观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强调将人和非物质要素纳入到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之中。遗产地的产业发展方式深刻影响着遗产保护效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地的产业发展因申遗成功迎来新的机遇,但由于整体性保护理念在制度中并未得到充分明确且在实践中认识不足,遗产地产业发展重点偏向物质要素而忽略了非物质要素,导致茶产业发展思路和村寨利用方式与遗产保护目标契合度不够,文旅产业偏向观光而没有全面展示遗产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断层风险,影响了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挖掘非物质要素的产业价值,以整体性保护视角重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践行传统生产生活赋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在制度上明确整体性保护理念、完善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规范,或许是化解遗产地发展需求与遗产保护间矛盾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要素 产业发展
下载PDF
世界遗产语境下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生态智慧研究
2
作者 高凯 赵世鑫 +1 位作者 张震 杨丽萍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4,共6页
生态智慧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为核心范畴,对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是生态智慧的典型研究对象,但目前缺少以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的生态智慧研究。以2023年9月新入选世界遗产的“普洱景迈山古... 生态智慧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为核心范畴,对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是生态智慧的典型研究对象,但目前缺少以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的生态智慧研究。以2023年9月新入选世界遗产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依据以人为中心的不同外围空间尺度,从土地利用与林下茶种植方式、村落营建、居住建筑3个物质方面,以及以“茶”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体系等文化层面,深刻揭示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而在文化景观世界遗产语境下,从形成关键、组成部分、遗产价值、关注点和保护重点等方面对生态智慧进行深层次解析。不仅促进、拓展文化景观、生态智慧和风景园林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遗产的认知与保护等也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生态智慧 世界遗产 古茶林 景迈山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林对村落地方性的重构——以芒景村为例
3
作者 苏志龙 韩斌 唐雪琼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基于生态与经济的视角,本研究利用人文主义与结构主义对景迈山芒景村的地方性重构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物质在地方性重构与人的主体实践之间的互动机制。结果显示,古茶林的社会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演变,并通过主体的文化实践与社会系... 基于生态与经济的视角,本研究利用人文主义与结构主义对景迈山芒景村的地方性重构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物质在地方性重构与人的主体实践之间的互动机制。结果显示,古茶林的社会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演变,并通过主体的文化实践与社会系统相互影响、共同演化,显示出物质这一实体承载的社会意义的动态性。然而,社会意义实践的主体又是多元的,在利益上存在着冲突、博弈与妥协,这使得地方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在他者的表征过程中,古茶林经历了从低产、落后向生态、有机话语的转变;在地者通过历史想象,将物质的社会意义与民族文化记忆联结起来,对地方性进行着持续的建构与重塑,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从而重构了芒景村的地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林 地方性重构 生态 经济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的过程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耀华 秦芳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5期3-11,共9页
基于遗产价值认知的建构性质,文章通过分析2012年以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内容的变化,提出景迈山遗产价值的认知和思考是一个不断趋于完善和深化的过程。这其中既体现出国际权威话语体系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及真实性、完整性的... 基于遗产价值认知的建构性质,文章通过分析2012年以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内容的变化,提出景迈山遗产价值的认知和思考是一个不断趋于完善和深化的过程。这其中既体现出国际权威话语体系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及真实性、完整性的建构,也包括国家性、民族性和地方性视角对遗产价值内涵的文化自信反馈,具体反映在遗产名称、遗产要素、遗产范围、突出普遍价值及真实性完整性等内容上。遗产价值描述的历次修订充分展现了对景迈山遗产资源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彰显了我国30余年来在遗产申报、保护与管理工作中逐渐显现的文化自信,也对我国未来遗产申报的价值认知与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认知 遗产价值 文化景观 景迈山 古茶林
下载PDF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申报回顾与总结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丕生 陈耀华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5期59-69,共11页
鉴于景迈山古茶林资源特点以及文化景观遗产特性,自2011年开展申遗工作以来,该项目陆续经历了准备期、发展期、整治期和迎评期4个发展阶段,各阶段重点任务明晰。回顾漫长申遗历程,以下经验值得借鉴,即系统挖掘世居民族历史文化价值,同... 鉴于景迈山古茶林资源特点以及文化景观遗产特性,自2011年开展申遗工作以来,该项目陆续经历了准备期、发展期、整治期和迎评期4个发展阶段,各阶段重点任务明晰。回顾漫长申遗历程,以下经验值得借鉴,即系统挖掘世居民族历史文化价值,同时统筹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法规,依法依规加强遗产地科学管理;积极开展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注重价值传播与经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古茶林 遗产申报 回顾 总结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意蕴与申遗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建华 邓子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7-251,共15页
当前,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若申遗成功,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因此,探究其价值内涵及申遗意义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其... 当前,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若申遗成功,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因此,探究其价值内涵及申遗意义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拥有种植年代久远、活态保存千年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和人类早期茶种植模式的活化石,拥有以布朗族、傣族为代表的山地民族在充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基础上凭借智慧凝炼出的独特土地利用技术、村寨建设技艺和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是生态之真、人文之善、风貌之美协调联动的智慧山地人居新范本。充分挖掘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所在,对于确立中国作为世界茶叶原产地地位、弘扬中华茶文化、充分发挥茶科技水平以及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古茶林 文化景观 申遗 遗产价值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亚洲茶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中的潜力及贡献
7
作者 韩锋 +1 位作者 郭晓彤 李婧 《中国园林》 2024年第11期42-47,共6页
茶文化景观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重点关注的乡村景观遗产类型。亚洲,尤其是中国,是全球茶文化的发祥地,6000年来人们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培育、管理和利用,反映了独特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的生态智慧,具有全球文化传播... 茶文化景观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重点关注的乡村景观遗产类型。亚洲,尤其是中国,是全球茶文化的发祥地,6000年来人们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培育、管理和利用,反映了独特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的生态智慧,具有全球文化传播和可持续发展的代表性。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成功登录填补了茶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中的空白。分析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基于农业经济的亚洲乡村文化景观在类型数量和价值展示中的不足,回顾国际乡村景观遗产前沿研究和文件,指出亚洲茶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型中的缺口,以文化景观自然-文化关联性和物质-非物质整体性的视角,揭示亚洲茶文化景观在“反映和谐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与实践智慧”“促进传统生计与可持续发展”“传承与传播文化多样性”3个方面的潜力与贡献。以期为系统开展亚洲和中国茶文化景观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认知视角,为完善亚洲茶文化景观类型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 乡村景观 亚洲茶文化景观 关联性遗产价值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