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苏-乳香-没药挥发油对小鼠创口愈合的促进作用
1
作者 孟庆霖 董红畅 +3 位作者 赵冰倩 郝家乐 林珈羽 赵南晰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紫苏挥发油与乳香-没药挥发油配伍对小鼠创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组(GEL)、乳香-没药挥发油组(OM,50μL/mL)、紫苏-乳香-没药挥发油组(POM,70μL/mL,V(紫苏挥发油... 目的探讨紫苏挥发油与乳香-没药挥发油配伍对小鼠创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组(GEL)、乳香-没药挥发油组(OM,50μL/mL)、紫苏-乳香-没药挥发油组(POM,70μL/mL,V(紫苏挥发油)V(乳香-没药挥发油)=25),除CON组外,其他各组在小鼠背部造一个直径0.8 cm的开放圆形创口。除MOD组外,每只小鼠涂药1次/d,连续14 d,观察小鼠创口愈合情况、病理组织形态,比较3、7、14 d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情况。结果POM组小鼠创口愈合率大于OM组,且显著高于MOD组(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POM组创口恢复情况优于MOD组;创后3 d,POM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MOD组(P<0.05)。结论紫苏-乳香-没药挥发油能减少创口前期炎症反应,促进小鼠创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挥发油 乳香-没药 创口愈合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香挥发油中乙酸辛酯的含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青 于宗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6-1416,共1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香挥发油中乙酸辛酯的含量。方法以10%PEG-20M作固定相,程序升温。以对茴香醛为内标,FID检测。结果线性范围3-15μg;加样回收率100.59%,RSD为1.36%(n=6)。结论该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乙酸辛酯 乳香挥发油 对茴香醛
下载PDF
乳香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彭静 仇洪芳 +3 位作者 李彩虹 高维 杨勇 段行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对乳香挥发油的几种主要提取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考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出油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进... 目的:对乳香挥发油的几种主要提取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考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出油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3倍水、不浸泡、提取4 h,各因素对出油量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结论:最佳提取工艺重现性好、稳定可靠,用于实际生产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水蒸气蒸馏法 正交设计
下载PDF
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乳香油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杨斌 王凯 +2 位作者 朱瑞芝 李智宇 刘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120,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乳香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质谱库检索,辅助英文版精油数据库(ESO 2010版)比对,分析并确定出乳香油中的94个成分,占乳香油挥发性成分的96.27%。乳香油...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乳香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质谱库检索,辅助英文版精油数据库(ESO 2010版)比对,分析并确定出乳香油中的94个成分,占乳香油挥发性成分的96.27%。乳香油的主要成分为对伞花烃(9.31%)、柠檬烯(8.79%)、α-蒎烯(8.27%)、4-松油醇(6.66%)、对甲基苯异丙醇(6.15%)、氧化石竹烯(4.17%)、马苄烯酮(3.43%)、桃金娘烯醇(3.31%)、(E)-石竹烯(2.75%)、去氢白菖烯(2.75%)、δ-杜松烯(2.75%)、2-癸醇(2.25%)、(E)-香芹醇(2.21%)等。其中,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共71个,占乳香油挥发性成分的77.11%。通过保留指数来鉴别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提高了对乳香油中成分定性的准确性,为乳香油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油 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挥发性成分 保留指数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提取乳香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关志宇 濮存海 +2 位作者 刘娜 赵开军 丁洁聪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2A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超临界提取活血止痛胶囊中乳香油的最佳工艺。方法用单因素分析法,以乳香油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压力及提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提取压力2 4MPa,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1.5 h。结论... 目的研究超临界提取活血止痛胶囊中乳香油的最佳工艺。方法用单因素分析法,以乳香油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压力及提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提取压力2 4MPa,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1.5 h。结论经实验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并且提取时间短、能耗低,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油 超临界流体提取 单因素分析
下载PDF
乳香等含挥发油树脂类中药炮制方法改进 被引量:3
6
作者 蔡立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4-304,共1页
通过多次反复实验 ,对乳香没药等含挥发油树脂类中药炮制法由炒制改进为烘制 ,即利用烘箱的恒温条件 ,使乳香等含挥发油树脂中的挥发油逐步渗出并挥发。同时指出烘制法的不足之处是易串味 ,只能用于同类药材的炮制。
关键词 乳香 油胶树脂 挥发油 炮制 中药
下载PDF
GC法测定颈复康颗粒中乙酸辛酯的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灿 段树卿 李云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31-2734,共4页
目的:建立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性成分乙酸辛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Agilent 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分流比20:1。升温程序:初始温度80℃,保持2 min... 目的:建立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性成分乙酸辛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Agilent 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分流比20:1。升温程序:初始温度80℃,保持2 min,以10℃·min-1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0 min。结果:乙酸辛酯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56 5-7.824 2 mg·m L-1,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0%,RSD=1.91%(n=9),最低检测限为1.633 6 ng。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可用于颈复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复康颗粒 气相色谱法 挥发油 乳香 乙酸辛酯 含量测定
下载PDF
GC-MS验证筋伤止痛贴制备工艺
8
作者 秦文杰 刘杰 +3 位作者 马开 高寒 王钢力 林瑞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4-717,共4页
目的:通过考察各单味药材挥发性成分在成品中的转移率,确定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当归、乳香、没药、筋伤止痛贴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样品中各组分的... 目的:通过考察各单味药材挥发性成分在成品中的转移率,确定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当归、乳香、没药、筋伤止痛贴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样品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考察各单味药材在成品中的转移率。结果:当归成分的转移率为75%,乳香成分的转移率为61.5%,没药成分的转移率为55.6%。结论:药材中的大部分挥发性成分在成品中均能检出,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伤止痛贴 当归 乳香 没药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GC-MS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乳香挥发油镇痛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汪莹 赵焰焰 +4 位作者 闫凯莉 王庆 苏航 齐滨 刘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80-4191,共12页
目的 探讨乳香挥发油的活性成分及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查询与镇痛相关的... 目的 探讨乳香挥发油的活性成分及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查询与镇痛相关的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出潜在靶点;再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STRING 11.0在线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OmicShare在线工具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Schrodinger Maestro软件和在线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GC-MS法研究得到乙酸辛酯、正辛醇和萜品油烯等化学成分16个,通过数据库收集到236个化学成分靶点、12171个镇痛相关靶点,筛选出217个乳香挥发油镇痛潜在靶点,其主要富集于细胞、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结合、催化活性和分子转导活性等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细胞和细胞器等细胞组成,主要涉及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氮代谢通路和癌症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靶点与化学成分有较强的结合能。结论 乳香挥发油镇痛作用体现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推测乳香挥发油中萜品油烯、肉豆蔻酸和正辛醇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MAPK1、CNR1和CXCL8等潜在靶点,调节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氮代谢通路和癌症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达到镇痛的作用,为后续实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挥发油 气质联用技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乳香没药挥发油入药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及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谈英 雷永 +2 位作者 周昆 毕波 陈金堂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7期390-391,共2页
目的寻找乳香没药挥发油入药的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的可行性及最佳条件,并验证其镇痛效果。方法提取乳香没药挥发油,比较不同比例下的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优选挥发油与β-CD包合物的的制备工艺,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挥发油β... 目的寻找乳香没药挥发油入药的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的可行性及最佳条件,并验证其镇痛效果。方法提取乳香没药挥发油,比较不同比例下的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优选挥发油与β-CD包合物的的制备工艺,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挥发油β-CD包合物与全粉镇痛效果。结果挥发油:β-CD的最佳比例为1:10,此条件下包合物收得率大于97%、挥发油利用率大于92%;乳香没药生药粉和挥发油β-CD包合物均有抑制小鼠醋酸扭体的效果。结论乳香没药挥发油可用β-CD包合的方式入药,而不影响其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没药生药 乳香没药挥发油β-CD包合物 镇痛作用
下载PDF
乳香没药及其提取物对大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谈英 徐鑫 +3 位作者 周昆 何健 屈彩芹 高秀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比较乳香没药生药及其不同提取物对大鼠的肝脏毒性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连续灌胃12周,分别予乳香没药生药粉、挥发油、水提物、挥发油+水提物,各给药组剂量均为3g生药/kg,同时设对照组。末次给药后禁食12h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 目的比较乳香没药生药及其不同提取物对大鼠的肝脏毒性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连续灌胃12周,分别予乳香没药生药粉、挥发油、水提物、挥发油+水提物,各给药组剂量均为3g生药/kg,同时设对照组。末次给药后禁食12h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生化学检测,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系数,检测肝组织中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光镜下做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乳香没药生药组、水提物组、挥发油+水提物组大鼠总胆固醇(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药组、挥发油+水提物组大鼠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P<0.05)。乳香没药生药组、水提物组、挥发油+水提物组大鼠肝脏系数明显升高(P<0.01);挥发油组大鼠肝脏系数无明显变化。氧化应激指标检测表明,MDA除挥发油组外,其他各给药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5~0.01);SOD各给药组均没有明显影响。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除挥发油组外,其他各给药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空泡性病变。结论乳香没药生药、水提物、挥发油+水提物均可造成大鼠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机制可能与过氧化应激途径有关;挥发油对肝脏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没药生药 乳香没药水提物 乳香没药挥发油 大鼠 肝毒性
下载PDF
乳香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金凤 周春兰 +1 位作者 周凤琴 魏太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提取分析乳香挥发油成分,为乳香的外用制剂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乳香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0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26%。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乙酸辛酯、β-榄香烯等,还含有一定量的经皮吸收... 目的:提取分析乳香挥发油成分,为乳香的外用制剂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乳香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0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26%。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乙酸辛酯、β-榄香烯等,还含有一定量的经皮吸收促进剂。结论:乳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固有的经皮吸收促进剂为乳香外用剂型的使用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挥发油 促进剂 Β-榄香烯
原文传递
乳香、檀香混合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春花 李春香 +2 位作者 李清 由会玲 赵琳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4-895,共2页
目的研究乳香、檀香混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进行筛选。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末过10目筛,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0h,提取8h。结论本提取方法简单、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乳香 檀香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同时测定乳香中杂质和挥发油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志前 夏磊 +4 位作者 曹玉娜 曾林燕 张琳琳 魏征 刘振丽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乳香中挥发油和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能将乳香中杂质以外的部分全部溶解为目标,对提取溶剂数量和种类进行考察。同时,以杂质以外的部分全部溶解所需时间为指标,对比超声提取和回流提取,确定最佳溶剂、溶剂用量和...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乳香中挥发油和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能将乳香中杂质以外的部分全部溶解为目标,对提取溶剂数量和种类进行考察。同时,以杂质以外的部分全部溶解所需时间为指标,对比超声提取和回流提取,确定最佳溶剂、溶剂用量和回流时间。结果单纯一种溶剂不能将乳香中杂质以外的部分全部溶解。建立的挥发油和杂质测定方法为:取一定量乳香,加入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滤过,药渣再加入乳香量1.25倍的丙酮,回流提取5min,滤过,不溶残渣即为杂质。收集的11个批次乳香及制乳香中挥发油含量范围为1.25%-4.24%,杂质为0.75%-2.4%。乳香挥发油含量比制乳香高,杂质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乳香与制乳香中挥发油和杂质含量的方法,为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制乳香 杂质 挥发油 测定方法
原文传递
乳香、没药挥发油的亚临界R134a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毛跟年 杜磊 +4 位作者 王荣 杨文娟 牛阳 吕婧 张轲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优选烫伤膏中乳香、没药挥发油的萃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选择1,1,1,2-四氟乙烷(R134a)为萃取溶剂,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原料粒度、萃取温度及时间对烫伤膏中乳香、... 目的:优选烫伤膏中乳香、没药挥发油的萃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选择1,1,1,2-四氟乙烷(R134a)为萃取溶剂,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原料粒度、萃取温度及时间对烫伤膏中乳香、没药挥发油亚临界萃取工艺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原料粒度80目,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0min,萃取数1次;挥发油提取率5.19%。GC-MS分析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以萜类、链状芳香族化合物(烷烃、醇、酯)为主,其中以苯氧乙酮和[1R-(1α,7β,8a.α)]-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7.04%,8.16%。结论:优选的亚临界萃取工艺稳定可靠、合理可行,为烫伤膏的质量控制及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萃取技术 乳香 没药 烫伤膏 挥发油 1 1 1 2-四氟乙烷
原文传递
熏鲁香、乳香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及幽门螺杆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玲 林龙飞 +2 位作者 刘宇灵 李慧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1147,共7页
以熏鲁香、乳香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药材挥发油,通过GC-MS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两者挥发油组分差异,并进行幽门螺杆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熏鲁香、乳香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1.93%,2.40%;熏鲁香挥... 以熏鲁香、乳香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药材挥发油,通过GC-MS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两者挥发油组分差异,并进行幽门螺杆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熏鲁香、乳香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1.93%,2.40%;熏鲁香挥发油共分析鉴定出4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31%,乳香挥发油共分析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49%;对各组分进行分类对比研究,熏鲁香挥发油中单萜质量质量分数最高(40.69%),其次为醇类(28.48%),乳香挥发油中醇类质量质量分数最高(35.81%),其次为酯类(24.92%),两者挥发油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其化学成分差异可能是其功效应用差异的原因之一。体外抑菌实验表明,熏鲁香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 mg·mL^(-1),乳香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大于1 mg·mL^(-1),结合出油率结果,熏鲁香更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优势。研究结果为熏鲁香、乳香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鲁香 乳香 挥发油 GC-MS 幽门螺杆菌 体外抑菌
原文传递
乳香超微粉的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慧 倪兆成 +3 位作者 颜美秋 俞静静 吕圭源 陈素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1-1326,共6页
目的优选乳香超微粉制备工艺,研究微粉化对乳香粉体理化性质与体外溶出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超微粉收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粉末粒度、冷冻时间、辅药比及粉碎时间对乳香超微粉碎的影响;对比分析考察微粉化对粉体学性质(休止角... 目的优选乳香超微粉制备工艺,研究微粉化对乳香粉体理化性质与体外溶出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超微粉收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粉末粒度、冷冻时间、辅药比及粉碎时间对乳香超微粉碎的影响;对比分析考察微粉化对粉体学性质(休止角、松密度、振实密度、压缩度)、有效成分的量(挥发油、乙酸辛酯及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与溶出情况等的影响。结果优选得到乳香超微粉工艺为粉碎至细粉,冷冻4 h,辅药比1∶5、超微粉碎15 min。随粉碎度增加,乳香粉体休止角增大,松密度与振实密度减小,压缩度有增加的趋势,说明流动性降低;乳香挥发油中有效成分乙酸辛酯的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溶出实验表明经优化工艺制备得到的超微粉中乙酸辛酯的量最高,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累积溶出率明显比普通粉大。结论优选的乳香超微粉工艺可行,适度微粉化有利于乳香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超微粉 粉体学性质 累积溶出率 挥发油 乙酸辛酯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 休止角 松密度 振实密度 压缩度 理化性质 体外溶出
原文传递
乳香没药挥发油促生物碱类成分的经皮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蕾 管咏梅 +3 位作者 黄诗雨 吴璐 朱卫丰 陈丽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2-390,共9页
目的:以九分散为模型方,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对方中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经皮渗透行为,分析比较挥发油中促生物碱类经皮渗透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应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分析挥发油促生物碱类成分在小鼠皮肤内的经皮渗透性... 目的:以九分散为模型方,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对方中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经皮渗透行为,分析比较挥发油中促生物碱类经皮渗透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应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分析挥发油促生物碱类成分在小鼠皮肤内的经皮渗透性;采用GC-MS技术与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乳香、没药挥发油中主要促渗作用的化学成分。结果:脂溶性生物碱马钱子碱、士的宁与水溶性生物碱盐酸麻黄碱在挥发油的作用下,累计透皮量-时间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且各挥发油组促透倍数ER均>1,与氮酮作用相似;经GC-MS与主成分分析,乳香挥发油、药对挥发油、混合挥发油组中含量最大的化学成分为乙酸辛酯(27.91%),没药挥发油组中含量最大的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20.01%)。结论:乳香、没药挥发油对于脂溶性生物碱马钱子碱、士的宁及水溶性生物碱盐酸麻黄碱均存在良好促透效果,为两亲性天然促透剂;推测乙酸辛酯、正辛醇与大根香叶烯成分具有促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没药 挥发油 生物碱类成分 经皮渗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