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腺癌中COL9A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李幸子 龚进 +2 位作者 甘柳 李爽 吴雪辉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微环境中Ⅸ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IX alpha 1 chain,COL9A1)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40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直肠腺癌肿瘤组织... 目的:探讨微环境中Ⅸ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IX alpha 1 chain,COL9A1)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40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直肠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OL9A1表达,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P53)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MSH6和PMS2的表达,统计分析COL9A1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参数的关系,以及与P53突变和MMR状态的相关性,并分析COL9A1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COL9A1在结直肠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COL9A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6.943、89.031和84.814;均P<0.001),而与P53突变和MMR状态无关(χ^(2)=0.677、1.260,均P>0.05);Log-rank检验显示COL9A1阴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COL9A1阳性表达患者(分别P<0.001,P=0.040)。结论:结直肠腺癌中COL9A1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肿瘤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并提示不良预后,这可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药物筛选等提供可能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Ⅸ型胶原α1 结直肠腺癌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Ⅰ型胶原α_1链及α_2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风 吴文 +2 位作者 蔡雪珍 林凯 智喜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人Ⅰ型胶原α1链(COL1A1)及α2链(COL1A2)基因型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年龄≥42岁绝经后妇女(自然绝经≥2年)231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其全身、腰椎2~4(L2~4)、股骨颈(Neck)、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等... 目的探讨人Ⅰ型胶原α1链(COL1A1)及α2链(COL1A2)基因型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年龄≥42岁绝经后妇女(自然绝经≥2年)231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其全身、腰椎2~4(L2~4)、股骨颈(Neck)、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等部位的骨密度(BMD)值,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Ⅰ型胶原α1链及α2链基因型。结果231例受试对象中,Ⅰ型胶原α1链PCR扩增产物未发现ACCB7I酶切位点,SpⅠ结合位点不存在G→T突变,Ⅰ型胶原α1链基因型均为SS型;Ⅰ型胶原α2链基因型分别为EE型113例,Ee型91例,ee型27例(分别占48.9%、39.4%、11.7%),等位基因频率E和e各为68.6%、31.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携带EE基因型的个体比Ee基因型和ee基因型个体的骨密度值为低,但只在腰椎侧位(L2-L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三角(Ward?s)等部位的骨密度值EE基因型比Ee基因型携带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COL1A1SpⅠ结合位点不存在G→T突变。COL1A2基因EE型个体较Ee基因型及ee基因个体的骨密度值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COL1A2基因多态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α1链基因型 胶原α2链基因型 基因多态性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下载PDF
病毒靶向人Ⅰ型干扰素受体1的负调控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邦涛 王誉雅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白受体,其IFNAR1亚型在干扰素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启动阶段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IFNAR1蛋白质的表达、降解及其功能等方面,概述病毒以IFNAR1为靶点负调控IFN-I的抗病毒机制,以期为该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抗病毒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干扰素 型干扰素受体1 病毒 磷酸化 泛素化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COL11A1表达与ER、PR、HER-2和Ki-67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季盼 杨允博 +3 位作者 白茹梦 贺骁 吕君文 缪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Ⅺ型胶原α1(COL11A1)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8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120例乳腺癌组织(36例原位癌组织、84例浸润...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Ⅺ型胶原α1(COL11A1)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8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120例乳腺癌组织(36例原位癌组织、84例浸润性癌组织)中COL11A1的表达,同时对乳腺癌组织进行ER、PR、HER-2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对HER-2(2+)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分析COL11A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多种免疫标记(ER、PR、HER-2和Ki-67)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L11A1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中。在纤维腺瘤组织中COL11A1表达呈弱阳性。COL11A1在原位癌中表达高于浸润性乳腺癌(P<0.05)。COL11A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部位、肿块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中、高分化组织的COL11A1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COL11A1与乳腺癌其他免疫标记间的相关性发现,在Ki-67高表达组织中COL11A1低表达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种标记与COL11A1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COL11A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较原位癌低,在低分化乳腺癌中表达水平较中高分化更低,且与Ki-67表达有关,提示COL11Al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Ⅺ型胶原α1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的COL1A1和COL1A2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小军 韩建军 +1 位作者 高飞 贾利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的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α2链(COL1A2)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EPIA分析来自TCGA数据库的367例结直肠癌(275例结肠癌+92例直肠癌)的COL1A1、COL1A2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切除的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的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α2链(COL1A2)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EPIA分析来自TCGA数据库的367例结直肠癌(275例结肠癌+92例直肠癌)的COL1A1、COL1A2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切除的10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93例癌旁组织的COL1A1、COL1A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组织两者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分析组织两者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GEPIA分析两者水平与结直肠癌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结果GEPIA在线分析显示,275例结肠癌组织的COL1A1和COL1A2水平均高于对应41例正常组织,而92例直肠癌组织中仅COL1A1水平高于10例正常组织(P<0.05)。106例结直肠癌组织的COL1A1和COL1A2水平分别为4.013±1.705和3.535±1.354,高于93例癌旁组织的1.544±0.678和1.613±0.741(P<0.05),且COL1A1和COL1A2水平呈正相关(r=0.518,P<0.001)。ROC曲线显示组织COL1A1和COL1A2水平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95%CI:0.848~0.941)和0.882(95%CI:0.837~0.927)。两者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TNM分期和T分期有关(P<0.05)。COL1A1水平仅与DFS有关,而COL1A2水平与OS和DFS均有关,其中高水平者的OS和DFS较差。结论COL1A1和COL1A2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在该肿瘤的诊断、病情预测和预后评估上有一定价值,两者共同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型胶原蛋白α1 型胶原蛋白α2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靶向COL1A1基因的shRN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海浪 刘安玲 +3 位作者 周珏宇 孟伟 郑文岭 马文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82-2186,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Ⅰ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pSilencer2.1-U6-COL1A1重组质粒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重组质粒对COL1A1基因表达的... 目的:探讨抑制Ⅰ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pSilencer2.1-U6-COL1A1重组质粒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重组质粒对COL1A1基因表达的影响,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重组质粒在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显著抑制COL1A1基因表达;pshRNA-COL1A1转染组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减慢且呈时间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pshRNA-COL1A1组细胞明显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出现细胞质浓缩、核凝聚等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pshRNA-COL1A1能有效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以COL1A1为靶点的乳腺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型胶原α1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OL1A1-shRNA表达质粒构建及抑制COL1A1表达的有效序列的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芦军 赵金满 +1 位作者 孟艳 余永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622-1627,共6页
目的:构建和筛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前Ⅰ型胶原α1链(COL1A1)mRNA有抑制作用的COL1A1短发夹RNA(shRNA)的表达质粒.方法:从NCBI网站获得大鼠的COL1A1cDNA序列,根据Whitehead研究所的siRNA设计软件设计3条理论上最佳的siRNA序列,相应的双链... 目的:构建和筛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前Ⅰ型胶原α1链(COL1A1)mRNA有抑制作用的COL1A1短发夹RNA(shRNA)的表达质粒.方法:从NCBI网站获得大鼠的COL1A1cDNA序列,根据Whitehead研究所的siRNA设计软件设计3条理论上最佳的siRNA序列,相应的双链DNA被插入pGPU6/GFP/Neo质粒中,即pGPU6/GFP/Neo-shRNA-A、pGPU6/GFP/Neo-shRNA-B和pGPU6/GFP/Neo-shRNA-C.为得到高效沉默COL1A1-siRNA,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1、2、3、4μgDNA质粒转染至HSC-T6细胞中,并观察转染效果.将最佳沉默siRNA导入HSC-T6细胞,RT-PCR分析各组的COL1A1mRNA表达水平.结果:靶向COL1A1mRNA的3个shRNA重组质粒载体pGPU6/GFP/Neo-shRNA-A、pGPU6/GFP/Neo-shRNA-B和pGPU6/GFP/Neo-shRNA-C经测序分析,shRNA编码序列与设计的片段完全一致,经酶切凝胶电泳证实载体构建成功.1、2、3、4μg组转染效率分别为16.7%、20.3%、23.5%和22.3%,以2μgsiRNA为最佳剂量,pGPU6/GFP/Neo-shRNA-A、pGPU6/GFP/Neo-shRNA-B和pGPU6/GFP/Neo-shRNA-C对COL1A1 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16.6%,63.3%和80.3%.结论:筛选出的pGPU6/GFP/Neo-shRNA-C表达质粒能高效地抑制转染细胞COL1A1mRNA的表达,从而为肝纤维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α1 肝星状细胞 RNA干扰 质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COL1A1敲除抑制卵巢癌细胞 ES-2增殖 被引量:4
8
作者 钱若文轩 杨柳青 +5 位作者 石子晴 陈子彦 胡汉寅 邹尚朴 朱恒延 潘巍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COL1A1)基因缺失是否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方法:构建COL1A1基因敲除的载体PX459-COL1A1,转染人卵巢癌ES-2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COL1A1敲除的ES-2细胞。用基因组测序方法检...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COL1A1)基因缺失是否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方法:构建COL1A1基因敲除的载体PX459-COL1A1,转染人卵巢癌ES-2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COL1A1敲除的ES-2细胞。用基因组测序方法检测COL1A1基因的编辑;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COL1A1缺失对卵巢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及迁移的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COL1A1缺失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裸鼠荷瘤模型体内实验研究COL1A1基因敲除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和DNA测序结果显示CRISPR/Cas9方法可以编辑ES-2细胞的COL1A1基因,从而抑制COL1A1蛋白表达。COL1A1缺失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和细胞迁移(P<0.01)。此外,COL1A1缺失将卵巢癌细胞阻滞于G2期(P<0.01),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分子机制研究表明COL1A1缺失可以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 MMP-13)表达(P<0.01),促进聚集蛋白聚糖酶1(aggrecanase-1)表达(P<0.01)。裸鼠荷瘤模型结果表明COL1A1缺失抑制肿瘤生长速度。结论:COL1A1缺失可以通过影响多种基因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胶原α1 卵巢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THRC1调控COL1A1过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汤月良 梁永艺 +1 位作者 邓冠群 黄延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1-478,共8页
目的 探讨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THRC1)对胃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 目的 探讨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THRC1)对胃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BGC-823、BGC-803、MKN-45、MKN-28,以及人胃黏膜GES-1细胞中CTHRC1的蛋白表达水平;将si-CTHRC1、si-COL1A1转染至胃癌SGC-7901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STRING数据库预测CTHRC1的靶基因;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si-CTHRC1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CTHRC1、COL1A1蛋白表达情况;Kaplan-Meier分析CTHRC1和COL1A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CTHRC1蛋白的表达量为0.87±0.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31±0.20);胃癌细胞系中CTHRC1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人胃黏膜GES-1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THRC1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明显降低,si-CTHRC1与si-COL1A1共转染组胃癌SGC-7901细胞活力(0.40±0.07)明显低于单独si-CTHRC1组(0.87±0.05)和si-COL1A1组(0.83±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THRC1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细胞凋亡率为16.77%±1.55%,高于空白对照组的4.80%±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ING数据库预测提示COL1A1为CTHRC1作用的靶基因;si-CTHRC1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CTHRC1、COL1A1相对蛋白表达量为0.92±0.16、1.08±0.23,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55±0.15、0.65±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发现,si-CTHRC1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CTHRC1、COL1A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Kaplan-Meier分析结果示胃癌组织中CTHRC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27.4%)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38.4%),胃癌组织中COL1A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20.4%)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4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THRC1通过过表达COL1A1蛋白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 胶原蛋白I型α1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集分析10型胶原α1链和分泌型磷蛋白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美岑 刘蕾 《癌症进展》 2021年第24期2540-2543,2577,共5页
目的分析10型胶原α1链(COL10A1)和分泌型磷蛋白1(SPP1)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基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594例LUAD患者的数据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并采用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719例患者的完整... 目的分析10型胶原α1链(COL10A1)和分泌型磷蛋白1(SPP1)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基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594例LUAD患者的数据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并采用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719例患者的完整生存时间信息,分析不同COL10A1和SPP1表达情况患者的生存情况。利用人类蛋白质表达图谱(HPA)数据库分析LUAD组织中SPP1蛋白质情况。分析LUA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别预测COL10A1和SPP1调控的机制。结果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LUAD组织中COL10A1和SPP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L10A1和SPP1高表达LUAD患者的生存期均明显长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期是LUA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1)。GSEA分析结果表明,COL10A1和SPP1功能均富集在血管新生、上皮-间充质转变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等基因集。结论在LUAD患者中,COL10A1和SPP1均呈高表达,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SPP1与患者生存期有关,其有望成为判断LUAD患者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或者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10型胶原α1 分泌型磷蛋白1 数据库分析 预后
下载PDF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无关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建民 朱汉民 +3 位作者 宋怀东 朱晓颖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 2 0 5名绝经后妇女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变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用PCR RFLP法检测COLIA1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中的大写和小写字母 (S和s)分别表示无和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以双能X线骨密度...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 2 0 5名绝经后妇女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变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用PCR RFLP法检测COLIA1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中的大写和小写字母 (S和s)分别表示无和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颈等处骨密度。结果所有样本均为SS基因型 ,没有发现Ss和ss型。结论 COLIA1基因多态性可能有较大的种族差异 ,与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I型胶原α1基因
原文传递
麦洼牦牛初乳期乳腺中2个特异表达EST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明锋 刘勇涛 +3 位作者 李生伟 陈艳 叶煜辉 陈敏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研究牦牛初乳期乳腺特异表达的基因,采用抑制消减杂交和斑点杂交法对麦洼牦牛初乳期(产犊后2 d)和常乳期(产犊后18 d)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发现2个在初乳期间特异表达的EST片段,并命名为LAO和COL1α1。测序结果LAO片段... 为研究牦牛初乳期乳腺特异表达的基因,采用抑制消减杂交和斑点杂交法对麦洼牦牛初乳期(产犊后2 d)和常乳期(产犊后18 d)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发现2个在初乳期间特异表达的EST片段,并命名为LAO和COL1α1。测序结果LAO片段长698 bp,GenBank比对,其核苷酸序列与西藏黄牛(Bos taurus)、小家鼠(Mus musculus)、家犬(Canis familiaris)等的L-氨基酸氧化酶基因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其序列一致性分别达到96%、73%、72%;COL1α1片段长337 bp,比对结果,其序列与Bos taurus、马鹿(Cervus elaphus)、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等的Ⅰ型胶原蛋白α1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其序列一致性分别为100%、100%、99%。2个序列与牛基因组的Blast分析表明,LAO片段定位于3号染色体LOC782545区,该区域编码1个L-氨基酸氧化酶基因;另一片段定位于19号染色体LOC615867区,该区域编码1个Ⅰ型胶原α1基因。研究表明,L-氨基酸氧化酶基因和Ⅰ型胶原蛋白α1基因是牦牛初乳期乳腺特异表达蛋白,这2个基因在牦牛初乳期乳腺组织中较高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初乳期乳腺特殊的生理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洼牦牛 乳腺组织 L-氨基酸氧化酶 型胶原蛋白α1 抑制性削减杂交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ype 2 diabetes in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role of altered interaction with 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 被引量:3
13
作者 ZHANG Shao-ling LU Wen-sheng +4 位作者 YAN Li WU Mu-chao XU Ming-tong CHEN Li-hong CHENG Hu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1878-1885,共8页
Background Som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y coactivator (PGC)-1α gene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different populatio... Background Som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y coactivator (PGC)-1α gene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and studies on Chinese patients yielded controversial resul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case-control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NPs of PGC-1α and type 2 diabetes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mmon variants: Gly482Ser and Thr394Thr, in the PGC-1α gene have any impacts on interaction with myocyte enhancer factor (MEF) 2C. Methods The SNPs in all exons of the PGC-1α gene was investigated in 50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PCR-SSCP) and direct sequencing. Thereafter, 263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nd 282 healthy controls were genotyp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A bacterial two-hybrid system an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ly482Ser and Thr394Thr variants in the PGC-1α gene alter the interaction with MEF2C. Results Three frequent SNPs (Thr394Thr, Gly482Ser and Thr528Thr) were found in exons of the PGC-1α gene. Only the Gly482Ser variant had a different distribution between diabetic patients and healthy subjects, with the 482Ser allele more frequent in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s (40.1% vs 29.3%, P〈0.01). Even in controls, the 482Ser(A) carrier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igher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han the 482Gly(G) carriers. The 394A-482G-528A haplotype was associated with protection from diabetes, while the 394A-482A-528A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to diabetes. The bacterial two-hybrid system an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revealed that the 482Ser variant was less efficient than the 482Gly variant to interact with MEF2C, whereas the 394Thr (A) had a synergic effect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482Ser variant and MEF2C.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482Ser variant of PGC-1α conferred the susceptibility to type 2 diabetes in the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may be attributable, at least in part, to the altere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variants (Gly482Ser, Thr394Thr) in the PGC-1α gene and MEF2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 type 2 diabetes 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祛风汤加减方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郑宗志 李建华 +1 位作者 吴晓萍 房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2315-2320,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祛风汤加减方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双氯芬酸钠口服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祛风汤加减方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双氯芬酸钠口服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祛风汤加减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骨代谢生物标志物X型胶原α1链(COL10A1)和ⅡA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ⅡA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Lysholm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51/53),对照组为84.91%(45/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相关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相关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中COL10A1、PⅡANP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中COL10A1、PⅡAN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联合祛风汤加减方治疗骨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状况,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祛风汤加减方 骨关节炎 炎症因子 X型胶原α1 ⅡA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临床观察
下载PDF
Gene testing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using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A pilot study
15
作者 Hong-Sheng Sun Qing-Rui Yang +3 位作者 Yan-Yan Bai Nai-Wen Hu Dong-Xia Liu Cheng-Yong Qi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2期2530-2541,共12页
BACKGROUND Previous publications indicated that genetic predisposition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nse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ome gene loci such as comp... BACKGROUND Previous publications indicated that genetic predisposition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nse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ome gene loci such as complement C3d receptor 2(CR2),nitric oxide synthase 3(NOS3),collagen type II alpha 1 chain(COL2A1),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22(PTPN22),and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4(TRPV4)were reported to be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risk of ONFH in SLE is associated with 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SNVs)in these five genes.METHODS SNVs in the CR2,NOS3,COL2A1,PTPN22,and TRPV4 genes were examined by using FastTarget and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in 49 cases of SLE with ONFH.Burrows–wheeler aligner was used to align the sequencing reads to hg19,and GATK and Varscan programs were used to perform SNV calling.PolyPhen-2,SIFT,and MutationTaster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functional effects of non-synonymous SNVs.RESULTS Six of the 49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to have low frequency SNVs,including one patient with SNVs in NOS3(exon 6:c.814G>A:p.E272K and exon 7:c.814G>A:p.E272K.),four in COL2A1(rs41263847:exon 29:c.1913C>T:p.T638I,exon 28:c.1706C>T:p.T569I,and rs371445823:exon 8:c.580G>A:p.A194T,exon 7:c.373G>A:p.A125T),and one in CR2(rs45573035:exon 2:c.200C>G:p.T67S).CONCLUSION The onset of ONFH in SL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dentified SNVs in NOS3,COL2A1,and C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Nitric oxide synthase 3 Collagen type II alpha 1 chain Complement C3d receptor 2
下载PDF
COL1A1基因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与先天性髋脱位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俊 麻宏伟 +4 位作者 李祁伟 吕峻峰 牛国辉 张立军 吉士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研究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typeⅠalpha1,COL1A1)基因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北方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与先天性髋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的关系。方法在81个CDH核心家系的243名成员中,采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研究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typeⅠalpha1,COL1A1)基因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北方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与先天性髋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的关系。方法在81个CDH核心家系的243名成员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位于COL1A1基因启动子内的PCOL2多态(-1997G/T)和转录调控区第1内含子内的Sp1多态(1546G/T)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COL1A1基因PCOL2结合位点G/T多态与CDH不存在明显关联(P=0.537),中国人PCOL2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西班牙白人群和美国白人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Sp1结合位点只检测到SS基因型,未检测到Ss或ss基因型。结论COL1A1基因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存在种族差异,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可能与中国人CDH的发病风险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1A1基因 PCOL2 SP1 结合位点 基因多态性 先天性髋脱位 遗传因素
原文传递
1α,25-二羟维生素D_3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I型胶原及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小辉 杨华清 +5 位作者 唐文娟 马丹 李满 程蕊 宋洁 易显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500-505,共6页
目的研究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对体外培育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分化以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从24 h内新生SD乳鼠颅盖骨分离得到OB,设置0、1、10... 目的研究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对体外培育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分化以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从24 h内新生SD乳鼠颅盖骨分离得到OB,设置0、1、10、100 nmol/L 1α,25-(OH)2D3干预组,干预24、48、72 h后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OB增殖率,采用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Cbfa-1和ColⅠmRNA表达。结果在1α,25-(OH)2O3干预24、48 h和72 h后,与0 nmol/L组比较,1 nmol/L组吸光度(A值)均显著增加(P<0.05);1α,25-(OH)2D3干预细胞ALP活性、ColⅠ和Cbfa-1基因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增高,且在24 h、48 h和72 h,100 nmol/L组与0 nmol/L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均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低浓度1α,25-(OH)2D3可促进OB增殖和分化;高剂量对OB增殖无明显作用,但可促进OB分化,提高其ALP活性,增强ColⅠ及Cbfa-1基因mRNA表达而影响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α 25-二羟维生素D3 成骨细胞 增殖分化 型胶原 核心结合因子α-1
原文传递
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通过miR-32靶向COL5A1对TPC-1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瑜辉 牛利刚 +2 位作者 王彬 孙静岚 汤小江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77-284,共8页
目的探究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TUG1)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1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及体内成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测TUG1和miR-32在正常细胞系和甲状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检... 目的探究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TUG1)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1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及体内成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测TUG1和miR-32在正常细胞系和甲状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检测沉默TUG1对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32与C0L5A1靶向关系;检测COL5A1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沉默TUG1后肿瘤组织体积、重量和TUG1、miR-32、Ki67、VEGF、COLSA1表达。结果TUG1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miR-32低表达。沉默TUG1抑制TPC-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miR-32和C0L5A1存在靶向关系。沉默TUGI逆转了miR-32 inhibi-tor对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并降低肿瘤体积和重量,下调TUG1表达、上调miR-32表达,降低Ki67、VEGF和COL5A1表达。结论TUG1通过miR-32靶向下调C0L5A1调节TPC-1细胞生长、转移和肿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miR-32 V型胶原蛋白α
原文传递
Ⅰ型胶原基因与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纪风涛 周翔天 瞿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前近视的发生率很高,但发病机制不清.实验性近视眼和人类近视眼研究发现,I型胶原基因变化与近视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与近视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型胶原 COL1α1 基因 近视
原文传递
泡球蚴组织蛋白处理对人肝星状细胞α-SMA和COL1A1表达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毕晓娟 张传山 +5 位作者 李亮 马洋洋 吕国栋 吐尔干·艾力 邵英梅 林仁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目的探讨泡球蚴组织蛋白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泡球蚴组织蛋白体外刺激人肝星状细胞,以PBS处理作为阴性对照,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中COL1A1、α-SMA和TGF... 目的探讨泡球蚴组织蛋白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泡球蚴组织蛋白体外刺激人肝星状细胞,以PBS处理作为阴性对照,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中COL1A1、α-SMA和TGF-β/Smad信号通路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60和600μg/ml泡球蚴蛋白处理肝星状细胞后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6±0.33和2.72±0.49,COL1A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3±0.12和5.39±0.14;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后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为13.43±0.27,COL1A1mRNA相对表达量为18.89±2.59;PBS阴性对照组α-SMA基因相对表达量1.07±0.42,COL1A1基因相对表达量1.00±0.02。不同浓度泡球蚴蛋白组和TGF-β1处理组与PBS阴性对照组相比α-SMA及COL1A1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星状细胞泡球蚴组织蛋白处理组与TGF-β1处理组α-SMA和COL1A1的蛋白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TGFβ-RII基因相对表达量在600μg/ml泡球蚴组织蛋白处理组为1.71±0.08,与PBS阴性对照组1.09±0.4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2基因相对表达量在TGF-β1处理组为1.68±0.29,与PBS阴性对照组1.07±0.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3基因相对表达量在600μg/ml泡球蚴组织蛋白处理组为2.41±0.84,TGF-β1处理组为1.61±0.15,与PBS阴性对照组1.00±0.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球蚴组织蛋白中有类似TGF-β作用的能够诱发宿主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可能参与泡球蚴感染所致宿主肝纤维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 肝星状细胞 纤维化 COL1A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