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1
作者 牛红霞 陈新雨 赛尼娅·马那甫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判定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 目的探讨与判定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常规体检的健康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人群20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群都给予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检查,记录超声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智能盆底超声相关指标——膀胱颈位置、膀胱后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膀胱颈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相关指标——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周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出率高于单纯智能盆底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结论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有效反映个体的盆腔结构与生理功能,具有较高检出率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盆底超声 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诊断女性生殖道畸形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陈花 叶军 +2 位作者 任苓 程玲 刘荣玮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比较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与传统经腹部和经腔内二维超声两种方法诊断女性生殖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被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包括子宫和阴道畸形)的42... 目的 比较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与传统经腹部和经腔内二维超声两种方法诊断女性生殖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被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包括子宫和阴道畸形)的42例患者,先接受传统经腹部超声和经腔内二维超声检查,再接受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结果(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宫腹腔镜等)比较,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及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采用传统经腹部超声和经腔内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34例,漏诊或误诊8例,诊断准确率为80.9%(34/42);采用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40例,漏诊或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5.2%(40/42)。相较传统经腹部超声和经腔内超声检查,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检查对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5)。结论 采用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检察宫颈、宫体等情况更全面、更准确,可以显著提高女性生殖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丰富、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盆底超声 omniview三维超声 生殖道畸形 应用价值
下载PDF
Omniview三维超声在瘢痕妊娠中孕囊绒毛与子宫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兰华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探讨Omniview三维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中孕囊绒毛与子宫关系的观察评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证实为子宫瘢痕妊娠39例患者资料,分析其Omniview三维超声图像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帮助。结果Ⅰ型17例,... 目的探讨Omniview三维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中孕囊绒毛与子宫关系的观察评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证实为子宫瘢痕妊娠39例患者资料,分析其Omniview三维超声图像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帮助。结果Ⅰ型17例,Ⅱ型12例,Ⅲ型10例。结论在CSP临床检查诊断中,Omniview三维超声能立体、直观、多角度显示病变位置范围、病灶形态大小、子宫肌层厚、孕囊绒毛与子宫关系,提高诊断准确率,还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与瘢痕关系,为临床诊疗预后评估等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孕囊绒毛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omniview三维超声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梅剑巧 姚艳芝 李金璐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OmniView)对先天性子宫畸形(CU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确诊的68例CUM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经前3~5 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扫查,然后切换三维OmniView...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OmniView)对先天性子宫畸形(CU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确诊的68例CUM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经前3~5 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扫查,然后切换三维OmniView成像模式进一步检查。并与宫(腹)腔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CUM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性等。结果68例CUM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弓形子宫和双子宫,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的检出结果与宫(腹)腔镜检查结果比较,各类畸形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诊断CUM的总检出率为98.53%。OmniView成像对单角子宫和双子宫达到完全检出,对完全纵隔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100.00%;对不全纵隔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67%;对弓形子宫的诊断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100.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技术对CUM的检出率高,对CUM具体类型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三维超声 自由解剖成像技术 先天性子宫畸形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自由解剖)成像在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508-511,共4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自由解剖)成像诊断子宫畸形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诊治的经宫(腹腔镜)检查证实的66例子宫畸形患者,对所有患者施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采用omniview成像检查患者宫颈管、子宫外...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自由解剖)成像诊断子宫畸形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诊治的经宫(腹腔镜)检查证实的66例子宫畸形患者,对所有患者施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采用omniview成像检查患者宫颈管、子宫外形、宫腔形态,“金标准”为宫(腹腔镜)检查,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的诊断效能。结果:66例子宫畸形患者,宫(腹腔镜)检查共检查出单角、不完全纵隔、完全纵隔、双角、弓形及双子宫各11例、20例、12例、4例、5例、14例;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检查诊断符合率96.97%,其中有双子宫1例误诊为完全纵隔子宫,完全纵隔子宫1例误诊为双角子宫。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在子宫畸形的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为子宫畸形的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畸形 经阴道三维超声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桩端岩溶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孙红林 张邦 +4 位作者 刘铁华 刘铁 化希瑞 陈健 汪文刚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37,共8页
研究目的:岩溶地区大直径桩基础受桩端岩溶的威胁大,探查不清或处理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桩基承载力不足等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现有探测方法难以在桩底复杂泥水环境下实现桩端三维精细化探测。本文基于超声相控阵全聚焦成像原理,提出一种全新... 研究目的:岩溶地区大直径桩基础受桩端岩溶的威胁大,探查不清或处理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桩基承载力不足等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现有探测方法难以在桩底复杂泥水环境下实现桩端三维精细化探测。本文基于超声相控阵全聚焦成像原理,提出一种全新的桩端岩溶三维探测方法,以实现对桩端一定范围内地质结构进行三维高精度成像。研究结论:(1)本方法和装备在桩底采集超声数据并成像,可对桩端一定深度和冲切角范围内岩溶三维高精度成像;(2)足尺模型试验表明本装备可探测桩端10 m以内溶洞且探测精度优于0.1 m;(3)工程实践表明本装备可有效查明桩端岩溶、破碎裂隙,探测结果准确可靠;(4)本装备能适应桩底各种恶劣的环境,探测过程简单高效,时效性强,对保障岩溶区桩基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桩 岩溶探测 超声相控 三维成像 高精度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胎盘生长因子对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李娟娟 林雁 王卫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16,23,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胎盘生长因子(PLGF)对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早发型FGR孕妇80例为FGR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在孕11~13周+6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收集...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胎盘生长因子(PLGF)对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早发型FGR孕妇80例为FGR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在孕11~13周+6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收集胎盘容积(PV)、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等指标。在孕14~16周+6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LGF水平。结果FGR组的PV、VI、FI、VFI以及血清PL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PV、VI、FI、VFI以及血清PLGF水平过低是早发型FGR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V、VI、VFI以及血清PLGF均对早发型FGR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95%CI:0.629~0.817)、0.776(95%CI:0.693~0.860)、0746(95%CI:0.653~0.839)、0.799(95%CI:0.713~0.884),FI对早发型FGR的预测价值一般,曲线下面积为0.625(95%CI:0.524~0.725)。经分析显示,PLGF联合VI以及PLGF联合VFI对早发型FGR的预测价值较好,PLGF联合VI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6.25%、76.00%、0.623,PLGF联合VFI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1.25%、80.00%、0.613。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PLGF对早发型FGR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用于临床筛查早发型FGR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胎盘生长因子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
8
作者 李国芳 王晓静 +2 位作者 孙新党 王嫦华 史景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1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收超声三维容积成像、SWE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1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收超声三维容积成像、SWE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三维容积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结果经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1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共有75例良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其中子宫良性病变中子宫内膜息肉33例、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18例,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12例、其他(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炎等)12例。恶性病变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最高,其次为SWE、超声三维容积成像,3种方式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一致性检验,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SWE诊断不同子宫内膜病变的与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超声三维容积成像联合SWE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病变 超声三维容积成像 剪切波弹性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基于光学定位的三维超声引导肌肉注射仪设计研究
9
作者 姜鑫玉 王贝琪 +3 位作者 莫伟平 刘寅淳 刘镇铭 王心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1,共9页
目的解决光学定位技术在引入肌肉痉挛治疗的注射手术应用中,光学定位设备与现有医用超声仪器之间的不适配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升理论定位精度稳定性,简化必需操作并降低实际应用难度。方法在现有超声仪及相关设备功能基础上,结合光学定位... 目的解决光学定位技术在引入肌肉痉挛治疗的注射手术应用中,光学定位设备与现有医用超声仪器之间的不适配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升理论定位精度稳定性,简化必需操作并降低实际应用难度。方法在现有超声仪及相关设备功能基础上,结合光学定位设备工作条件需求进行需求分析,重新构建产品元件功能流模型并映射为网络节点,并基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价方法,确定目标产品设计重心点并分层设计,最后采用仿真验证测试设计合理性。结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假设,目标节点所对应功能元件与其它节点的相关性程度与目标元件所需兼容连接的复杂度呈正相关。基于实验得出能够适配光学定位仪与超声设备的设计方案,有效解决二维超声导航引导肌肉注射所面临的不直观、不可视等问题。结论基于复杂网络节点的重要度评价方法更适用于复杂功能产品的设计研究,评价结果重要度差异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定位 肌肉注射 三维超声引导 复杂网络节点 医疗产品设计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评价宫腔粘连程度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青英 陈艳 王晓倩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9期39-41,115,共4页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 View成像)评价宫腔粘连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义乌市中心医院75例疑似宫腔粘连接受宫腔镜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通过一致性检验...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Omni View成像)评价宫腔粘连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义乌市中心医院75例疑似宫腔粘连接受宫腔镜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通过一致性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 View成像诊断宫腔粘连及其程度的应用价值。结果 65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后确诊宫腔粘连,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 View成像确诊61例患者为宫腔粘连,Omni View成像与宫腔镜诊断宫腔粘连的一致性检验Kappa=0.704,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Omni View成像诊断宫腔粘连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2,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2.31%、90.00%和92.00%;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65例宫腔粘连患者中轻度36例、中度21例和重度8例;Omni View成像检出轻度34例、中度21例和重度10例,二者诊断宫腔粘连程度的一致性检验Kappa=0.869,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Omni View成像诊断轻度、中度和重度宫腔粘连的准确率分别为93.85%、93.85%和96.92%。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 View成像可有效用于宫腔粘连的诊断和宫腔粘连程度的分级,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三维超声 自由解剖成像 宫腔镜 宫腔粘连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陈高进 李瑞霞 冯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03例和无效组57例,比较两组3D-PDU血流参数[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血流指数(FI...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03例和无效组57例,比较两组3D-PDU血流参数[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形成指数(VI)]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化疗后,两组VFI、FI及VI均较化疗前下降,且有效组上述参数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后VFI、FI及VI均为预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26、4.637、3.216,均P<0.05),建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1/[1+e^((-4.609+1.039×化疗后VFI+1.534×化疗后FI+1.168×化疗后VI))]。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χ^(2)=4.635,P=0.781);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P<0.05)。结论应用3D-PDU可以较好地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能量多普勒 三维 宫颈癌 化疗效果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腔内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
12
作者 肖莉 齐慧丽 +3 位作者 洪蕾 许沙 王继祥 张良良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 探讨腔内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3年4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阴道超声检查的126例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情况分为组1... 目的 探讨腔内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3年4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阴道超声检查的126例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情况分为组1(无异常出血,n=72)、组2(异常出血,n=54),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以及剖宫产缝线方式等)以及子宫切口憩室超声特征(憩室形态、憩室容积、憩室长度、憩室深度以及残余肌层厚度等)的差异,建立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的预测模型,探索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间剖宫产次数、子宫位置、子宫内膜厚度、憩室深度、憩室长度、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是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87、10.385、4.658、12.892、0.001,P<0.05),与各单因素相比,此模型预测子宫异常出血的AUC为0.936,高于各单因素(AUC=0.567、0.705、0.836、0.895、0.870,P<0.05),该联合预测模型以-6.28为截断值时,敏感度为87.04%,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89.68%,且与临床诊断结果有良好一致性(Kappa=0.789,P<0.001)。结论 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及临床特征对预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憩室 阴道三维超声 剖宫产术 子宫异常出血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备孕女性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冯菲 李瑞霞 +3 位作者 孟文玉 陈高进 张文霞 陈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I)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评估备孕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探讨其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卵泡检测的87例备孕女性,均于排卵第7~8天(种植窗期)行经阴道3D-PDI检查,... 目的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I)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评估备孕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探讨其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卵泡检测的87例备孕女性,均于排卵第7~8天(种植窗期)行经阴道3D-PDI检查,于增殖期行2D-SWE检查,然后随访6周,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受孕组31例和未受孕组56例。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回声类型、血流分型、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以及子宫内膜杨氏模量平均值(以下简称杨氏模量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阴道3D-PDI和2D-SWE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备孕女性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受孕组子宫内膜厚度和FI均高于未受孕组,S/D和子宫内膜杨氏模量值均低于未受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子宫内膜容积、回声类型、血流分型及PI、RI、VI、V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FI、S/D和子宫内膜杨氏模量值预测备孕女性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851、0.853和0.840,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高于各参数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3D-PDI联合2D-SWE可准确评估备孕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对预测其妊娠结局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阴道 能量多普勒 三维 剪切波弹性成像 二维 备孕女性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钱娟 胡涛 +4 位作者 朱爱红 余晶晶 吕晓宁 曹剑 吴云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溯性收集2020年9月—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临床疑诊为宫角妊娠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91例患者的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图像,...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溯性收集2020年9月—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临床疑诊为宫角妊娠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91例患者的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图像,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中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图像特征,以手术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94.51%(86/91)vs 84.62%(77/91),χ^(2)=15.05,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手术及随访结果诊断一致性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Kappa=0.899 vs Kappa=0.687,P<0.05)。宫角妊娠三维冠状面特征:两宫角不对称,一侧宫角膨大;孕囊或包块均与宫腔内膜相连;宫底轮廓对称或一侧膨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三维冠状面特征:两宫角对称;孕囊或包块基本不与宫角内膜相连;孕囊或包块自一侧宫底向轮廓外凸起。宫角妊娠孕囊或包块周边肌层完整,平均厚度明显厚于输卵管间质部孕囊或包块周边肌层[(5.72±1.08)mm vs(1.73±0.84)mm,P<0.001]。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技术诊断准确率高,其冠状面声图像特征在鉴别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角妊娠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偏心性妊娠 经阴道三维超声
下载PDF
三维超声在不同中医证型不孕症患者卵泡监测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智利 赵锦洪 王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69-72,共4页
目的围绕不同中医证型不孕症患者,采用三维超声对其卵泡进行监测,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不同中医证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三维超声评定其排卵类型及窦卵泡计数(AFC),并剖析不... 目的围绕不同中医证型不孕症患者,采用三维超声对其卵泡进行监测,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不同中医证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三维超声评定其排卵类型及窦卵泡计数(AFC),并剖析不同证型患者相对应的卵泡监测特征。结果在不孕症患者中,肾虚证为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中医证型;AFC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其中瘀滞胞宫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最明显,痰湿阻滞者下降最少;肾阳亏虚者小卵泡排卵的例数最多;肝气郁滞者无论是正常排卵型、小卵泡排卵型还是无排卵型,均有较多例数。结论经三维超声检测得知,不孕症的证型主要为肾虚证,其与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肝郁气滞证与排卵障碍的发生紧密相关,具体表现为小卵泡排卵与卵泡黄素化不排卵;瘀滞胞宫证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异常下降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痰湿阻滞证通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三维超声 中医证型 卵泡监测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变进展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王珍 李雯玥 +3 位作者 刘近近 胡鑫 吕敏 高博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变进展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2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26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二维与...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变进展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2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26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二维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心功能检测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与左房内径(LA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下可见瓣膜联合处的增厚、挛缩变形,瓣口面积明显变窄,瓣口关闭时可见缝隙。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的LVEF较二维超声测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LVEDd、LAD、LVEF值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9,P<0.05;r=0.78,P<0.05;r=0.81,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与瓣膜钙化退行性变有相关性。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在体检科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诊断中能有效判定心功能状况和瓣膜增厚钙化情况,而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能实时立体显示退变心脏瓣膜及其毗邻结构的形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能为临床预测瓣膜退行性变进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三维超声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下载PDF
探讨经腹部超声引导宫腔管置入在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三维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7
作者 李云 鲁亮 +4 位作者 李勇 罗素 陈玲 刘麒麟 韦泫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37-39,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TAUS)引导宫腔管置入在ⅠB1~ⅣB期宫颈癌患者三维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3D-ICB)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宫腔管置入方法分为常规置入组(24例...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TAUS)引导宫腔管置入在ⅠB1~ⅣB期宫颈癌患者三维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3D-ICB)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宫腔管置入方法分为常规置入组(24例)和TAUS组(24例),每组均进行120次近距离放射治疗,经CT定位扫描验证两组患者的子宫隐匿穿孔率。结果:TAUS组与常规置入组比较,操作时长缩短(18.71 min vs 13.09 min,P=0.001),术中出血比例下降(19.16%vs 15.83%,P=0.611),CT扫描次数减少(121次vs 132次),隐匿性穿孔率下降(0.83%vs 5.83%,P=0.031),其中TAUS组与常规置入组各个分期穿孔率比较:ⅠB1~ⅡA2期(0.00%vs 0.00%);ⅡB~ⅢB期(0.00%vs 2.20%,P=0.343);ⅢC~ⅣB期(1.54%vs 10.00%,P=0.040)。结论:TAUS引导可以减少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在3D-ICB宫腔管置入术中的时长,同时降低ⅢC~ⅣB期宫颈癌患者术后隐匿性穿孔率,为宫颈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3D-ICB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三维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经腹超声引导 子宫穿孔
下载PDF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8
作者 康佳 沙晓溪 +1 位作者 康彧 何兰芳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9-12,共4页
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查以及颈动脉CT... 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查以及颈动脉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声像图特征以及斑块性质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狭窄程度患者N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斑块性质NWI以及GS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厚度、斑块体积、最大面积狭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发现,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该检查方案无创、方便、快捷,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 颈动脉CTA 颈动脉斑块性质 颈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律失常患者左心耳封堵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何岳 吴辉龙 +2 位作者 何斌 江小帆 郑丽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心律失常左心耳封堵术(LAAC)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心律失常行LAAC手术患者,均进行RT-3D-TEE与心血管造影(CCTA)检查,评价不同检查方法应用...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心律失常左心耳封堵术(LAAC)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心律失常行LAAC手术患者,均进行RT-3D-TEE与心血管造影(CCTA)检查,评价不同检查方法应用价值。结果:RT-3D-TEE与CCTA检查评价患者左心耳形态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9例患者手术前后装置定量参数对比发现,术后二尖瓣瓣环AL-PM、3DAC、3DAA值低于术前,瓣叶相关参数中TnV、TnA、CD值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封堵器固定盘直径为(24.35±4.39)mm,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RE-3D-TEE、CCTA所测得锚定区最大直径与封堵器直径差的平均值分别为1.04 mm、2.93 mm,其中RT-3D-TEE所测得锚定区最大直径与封堵器直径之间一致性最优;39例患者左心耳Watchman封堵术患者,38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术前食道超声提示左心耳内血栓,暂停手术计划,术后随访1年,38例全部封堵器位置正常,无明显残余漏。结论:针对心律失常需要行LAAC手术治疗患者,开展RT-3D-TEE进行围术期治疗指导与评估,能够精准观察患者左心耳形态,并充分掌握左心耳具体参数变化,可监测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左心耳封堵术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二维超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探讨
20
作者 王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87-0090,共4页
分析子宫占位性病变在病情检查的过程中开展二维超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定本院收治250例子宫占位性病变患者开展实验(2022年2月~2024年2月),所有患者都进行二维超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分析子宫占位性病变在病情检查的过程中开展二维超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定本院收治250例子宫占位性病变患者开展实验(2022年2月~2024年2月),所有患者都进行二维超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各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类型子宫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比较各种检查方式对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分期诊断结果。结果 ①二维超声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更高,优于单独使用二维超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维超声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分期和病理结果一致,且高于单独使用二维超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存在差异(p<0.05)。结论 针对子宫占位性病变当检验的过程中应用二维超声+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确认疾病的类型,并且做好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分期,为后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占位性病变 准确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