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AIBL on Oncomelania hupensis,the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An enzyme histochemical study 被引量:6
1
作者 Bang-Xing Han Dan-Zhao Guo +1 位作者 Jun Chen Jian Ma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2年第12期966-969,共4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IBL on Oncomelania hupensis,the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Methods:The enzyme histochemical profiles of cholineslerase, cytochrome oxidase,lactate dehydrogenas...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IBL on Oncomelania hupensis,the intermediate snail hos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Methods:The enzyme histochemical profiles of cholineslerase, cytochrome oxidase,lactate dehydrogenase,nitric oxide synthase,and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 the soft tissues of Oncomelania hupensis,the intermediate host snail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Buddleia lindleyana(AIBL), a potent and safe plant molluscicide.Results:Treatment with AIBL induced a notable decreas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five enzymes(P【0.01).Conclusion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IBL impairs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zymes,thereby influencing the transfer of neurotransmitter and energy supply in Oncomelania hupensis and ultimately harming their vari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cause death of th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comelania hupensis snail control SCHISTOSOMIASIS Active ingredient ENZYME 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宜兴市丘陵山区生物灭螺效果评价及成本—效果分析
2
作者 梁静 邹伟飞 +2 位作者 薛志强 李学兵 吴迪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了解宜兴市丘陵山区生物灭螺效果。方法选择丘陵山区有螺环境开展现场试验,划分饲养鸡1只/50m^(2)组(1#组)、饲养鸡3只/50 m^(2)组(2#组)、饲养鸡鸭5只/50 m^(2)组(3#组)、药物灭螺组(4#组),比较饲养不同密度鸡鸭及50%氯硝柳胺乙醇... 目的了解宜兴市丘陵山区生物灭螺效果。方法选择丘陵山区有螺环境开展现场试验,划分饲养鸡1只/50m^(2)组(1#组)、饲养鸡3只/50 m^(2)组(2#组)、饲养鸡鸭5只/50 m^(2)组(3#组)、药物灭螺组(4#组),比较饲养不同密度鸡鸭及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后,活螺密度下降率和灭螺持久性,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在4#组首轮施药后7、15、30 d后,1#、2#、3#饲养鸡鸭组活螺密度下降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r值分别为0.997、0.990、0.998,P值均<0.05),不同组间活螺密度下降率随养殖密度增大逐渐升高(r值分别为0.998、1.000、0.997,P值均<0.05);药物灭螺组(4#组)活螺密度下降率均>92%,且高于同期饲养鸡鸭组(1#、2#、3#组)。第二轮施药后15 d,3#组活螺密度下降率(97.17%)接近施药组(97.36%)。2023年3月底,2#、3#组组饲养鸡鸭组活螺密度下降率(91.07%、96.23%)均高于同期药物灭螺组(90.87%)。4组单位面积活螺密度每下降1%的平均成本分别为0.014、0.008、0.007、0.023元/m^(2);相对于药物灭螺组,2#组和3#组灭螺成本更小,相对于2#组,3#组成本更小。结论宜兴市丘陵山区有螺环境饲养鸡鸭的生物灭螺方式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丘陵山区 生物灭螺 成本—效果
下载PDF
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分区及其在钉螺防控中的应用
3
作者 韩东枫 邱娟 +6 位作者 张道熙 赵娜 肖瑛 朱红 邵奇慧 韩逸飞 李仁东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控制是阻断该疫病流行的关键,目前已有的相关防控研究通常是基于行政区或像素尺度,且仅依靠专家经验或部分地理环境要素来分配钉螺防控资源,这可能导致防控区域与防控需要的错估。通过对江汉平原进行水生态... 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控制是阻断该疫病流行的关键,目前已有的相关防控研究通常是基于行政区或像素尺度,且仅依靠专家经验或部分地理环境要素来分配钉螺防控资源,这可能导致防控区域与防控需要的错估。通过对江汉平原进行水生态功能区划,并将分区结果应用于钉螺控制,有助于防控措施的精细化。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分区方法,二级分区采用“自下而上”的聚类分区方法,一级分区以流域为基础单元进行,二级分区基于高程、植被、河渠、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水生态功能指标,通过聚类法合并子流域得到分区单元,并统计各水生态功能区螺情,分析螺情与水生态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区可划分为2个一级区,包括汉江流域水生态区(Ⅰ)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区(Ⅱ)。二级区9个,二阶聚类凝聚和分离的轮廓测量值为0.4和0.3,表明聚类效果较好;二级分区按钉螺分布及流域地理环境要素特点可分为3类,分别为长江过境类(Ⅰ-3、Ⅱ-2、Ⅱ-5、Ⅱ-6)、丘陵主导类(Ⅰ-1、Ⅱ-1、Ⅱ-3)及河渠主导类(Ⅰ-2、Ⅱ-4)。将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法应用于钉螺防控,可为血吸虫精准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 功能分区 钉螺防控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洞庭湖区固堤隔离沟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魏望远 朱诗好 +5 位作者 甘明辉 吕功良 刘兆春 石孟芝 阳桂芬 文书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8-342,F002,共6页
目的 研究护堤隔离沟改造钉螺孳生环境 ,消灭钉螺的效果。方法 以有隔离沟洲滩为试验组 ,无隔离沟洲滩为对照组。在两组外洲钉螺分布高程设置网箱 ,人工投活螺 ,比较钉螺产卵数量、幼螺生长发育状况、钉螺自然死亡率和感染螺密度 ,测... 目的 研究护堤隔离沟改造钉螺孳生环境 ,消灭钉螺的效果。方法 以有隔离沟洲滩为试验组 ,无隔离沟洲滩为对照组。在两组外洲钉螺分布高程设置网箱 ,人工投活螺 ,比较钉螺产卵数量、幼螺生长发育状况、钉螺自然死亡率和感染螺密度 ,测量隔离沟区域洲土含水量 ,调查隔离沟沉积层各年间钙化螺密度。结果 试验组外洲无钉螺孳生。当东洞庭湖水位退至 2 5 m左右 ,对照组钉螺分布带洲土平均含水量 38.1% ,高于试验组 2 8.3% ;人工投活螺后对照组产卵数高于试验组 ;试验组幼螺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室内模拟现场。春季网箱外湖水中捞幼螺数 ,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网箱内秋季查螺 ,试验组钉螺自然死亡率 (77.92 % )显著高于对照组 (4 1.6 7% ) ;隔离沟淤积层内钙化螺筛洗 ,上层显著低于中层 ,中层又低于底层。莫河铺外洲对照组网箱内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显著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外洲高杆植被生长茂盛 ,试验组外洲无高杆植被。结论 洞庭湖退水期间 ,植被被淹死 ,气温较高 ,隔离沟能迅速沥干洲土积水 ,改变了洲滩潮湿的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沟 改造 钉螺 控制
下载PDF
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土壤残留药物对钉螺和鱼类的毒性 被引量:28
5
作者 吴子松 张晓胜 +9 位作者 徐亮 张惠 邓启华 赵剑波 毛勇 杨羽 钟波 王天贵 许发森 邱东川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后土壤残留药物的持续灭螺效果和对鱼类的毒性。方法选择3个试验点开展氯硝柳胺泥敷灭螺,设0、4、6、8、10g/m2剂量,灭螺后7、15、30、90、180d将试验药泥取回实验室,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放入活螺和活鱼;现...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后土壤残留药物的持续灭螺效果和对鱼类的毒性。方法选择3个试验点开展氯硝柳胺泥敷灭螺,设0、4、6、8、10g/m2剂量,灭螺后7、15、30、90、180d将试验药泥取回实验室,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放入活螺和活鱼;现场将水引入试验沟渠,各组筑坝隔离,投放活螺和活鱼。观察室内和现场试验钉螺和鱼的死亡情况。结果残留药物灭螺试验,泥敷15d时室内和现场试验平均钉螺死亡率分别为29.64%和60.00%,30d时室内试验平均钉螺死亡率16.07%,钉螺死亡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χ2=207.578,P<0.05)。残留药物鱼毒试验,泥敷15d时室内和现场试验鱼死亡率分别为5.83%和14.17%,表明钉螺死亡率高于鱼类。结论氯硝柳胺泥敷灭螺1月内环境残留药物仍具有一定的灭螺作用;泥敷灭螺15d后环境残留药物对鱼类的毒性已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泥敷灭螺 钉螺 鱼类 毒性试验
下载PDF
堆敷灭螺法土壤中氯硝柳胺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实验室灭螺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明祯 周艺彪 +2 位作者 周颖 王海银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堆敷灭螺法氯硝柳胺在土壤中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实验室灭螺效果,并探讨其合理的用药量。方法在四川省普格县特兹乡选择6个试验点,实施氯硝柳胺堆敷灭螺,施药剂量分别为16、8、4、2、1和0 g/m2。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超声... 目的分析堆敷灭螺法氯硝柳胺在土壤中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实验室灭螺效果,并探讨其合理的用药量。方法在四川省普格县特兹乡选择6个试验点,实施氯硝柳胺堆敷灭螺,施药剂量分别为16、8、4、2、1和0 g/m2。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超声萃取、离心、浓缩以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灭螺试验分别计算3 d、7 d钉螺死亡率。结果各施药组土壤中氯硝柳胺含量的标准差均较大,各组表层土与深层土氯硝柳胺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g/m2组施药后5个月土壤中还能检测到氯硝柳胺。随着土壤中氯硝柳胺含量的降低,施药后0个月、5个月各组表层、深层土壤样品的3 d、7 d钉螺死亡率也均呈下降的趋势(P<0.05);4 g/m2组施药后5个月仍有一定的灭螺效果,其表层土壤样品的3 d、7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5.33%、9.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堆敷灭螺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灭螺方法,建议堆敷灭螺现场使用4 g/m2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湖北钉螺 灭螺
下载PDF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江滩春季提前灭螺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轶昕 孙乐平 +3 位作者 洪青标 杨坤 姜玉骥 奚伟萍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在江滩地区春季提前灭螺效果及低温影响。方法 进行 15、2 5℃条件下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实验室撒粉灭螺效果观察 ,同时对江滩春季提前喷粉灭螺效果及温度条件进行现场观察。结果 实验室 15℃与常规 ...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在江滩地区春季提前灭螺效果及低温影响。方法 进行 15、2 5℃条件下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实验室撒粉灭螺效果观察 ,同时对江滩春季提前喷粉灭螺效果及温度条件进行现场观察。结果 实验室 15℃与常规 2 5℃条件下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有效成分 1.0、2 .0 g/m2 撒粉灭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在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 8.9~16 .3℃条件下 ,江滩现场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 5 0 g/m2 (有效成分 2 g/m2 )喷粉灭螺 15 d,土表钉螺校正死亡率为 95 .38% ,土表活螺密度下降率达 99.97% ;土内钉螺校正死亡率为 79.30 % ,土内活螺密度下降率为 70 .5 9%。结论 江滩地区春季日平均气温 10~ 15℃时对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灭螺效果无明显影响 ;春季提前灭螺可赢得有利的灭螺时机 ,有效抑制钉螺繁殖 ,提前杀灭阳性钉螺 ,减少人畜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粉剂 钉螺 温度 灭螺
下载PDF
快速控制江滩型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轶昕 高扬 +5 位作者 张正球 唐明亮 李定新 田斌 洪青标 孙乐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控制江滩型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有效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采取区域性全覆盖药物灭螺、环境改造灭螺方法,强化消灭江滩感染性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辅以人畜查治、健康教育等干预;纵向观察钉螺面积、人畜血吸虫感染... 目的探讨快速控制江滩型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有效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采取区域性全覆盖药物灭螺、环境改造灭螺方法,强化消灭江滩感染性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辅以人畜查治、健康教育等干预;纵向观察钉螺面积、人畜血吸虫感染、血防知识知晓率等变化。结果强化措施后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逐年下降,学生和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钉螺面积和居民查病阳性率随灭螺覆盖率的上升而下降,特别是感染性钉螺和急性血吸虫感染率下降最为显著,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相关分析表明:钉螺面积和居民查病阳性率与药物灭螺覆盖率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钉螺面积=-0.870,P=0.024;r居民阳性率=-0.834,P=0.039),表明药物灭螺的防治效果最为直接而有效。结论采取以消灭江滩感染性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在短期内快速控制江滩型地区血吸虫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传播控制 策略
下载PDF
洞庭湖滩地杨树抑螺防病林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立勋 汤玉喜 +2 位作者 吴敏 徐世凤 林建新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滩地杨树抑螺林12年轮伐期内,采取沿时间序列定位观测及以空间换时间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滩地杨树抑螺防病林的造林地选择、钉螺种群消长与水因子、林龄及整地措施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对滩地杨树林的防浪护堤、阻滞水流和泥沙、降低... 在滩地杨树抑螺林12年轮伐期内,采取沿时间序列定位观测及以空间换时间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滩地杨树抑螺防病林的造林地选择、钉螺种群消长与水因子、林龄及整地措施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对滩地杨树林的防浪护堤、阻滞水流和泥沙、降低地下水位等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动态监测和研究,为有螺滩地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 抑螺防病林 杨树 生态效应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江苏省钉螺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轶昕 洪青标 +4 位作者 蔡刚 吴锋 孙乐平 朱荫昌 赵勇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评价江苏省现行钉螺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 每年对有螺易感地带用杀螺剂进行灭螺处理 ,对部分钉螺孳生地进行环境改造 ,对近 3年内有螺的环境用灭螺药进行巩固性复灭。每年春季进行钉螺调查观察 ,对螺情消长趋势及钉螺控制效果进... 目的 评价江苏省现行钉螺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 每年对有螺易感地带用杀螺剂进行灭螺处理 ,对部分钉螺孳生地进行环境改造 ,对近 3年内有螺的环境用灭螺药进行巩固性复灭。每年春季进行钉螺调查观察 ,对螺情消长趋势及钉螺控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995 - 2 0 0 1年药物灭螺 14 5 19.17hm2 ,环境改造 2 76 8.5 7hm2 ,巩固性灭螺 880 3.6 4 hm2 ;灭螺覆盖率呈指数曲线下降趋势 ,平均每年下降 19.14 % ;而 1995 - 2 0 0 2年钉螺面积则以每年 6 .2 5 %的速率上升 ,特别是阳性钉螺面积 ,年均增长率达 18.5 2 %。相关分析表明 ,阳性钉螺面积随着全省钉螺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随灭螺覆盖率的下降而上升。有螺原因表明 ,当前灭螺问题最为突出。结论 近年江苏省钉螺回升严重 ,现行钉螺控制措施难以适应防治需求 ,钉螺控制力度明显减弱 ,仅能减缓螺情上升速度而无法遏制螺情的增长。灭螺新药、钉螺控制新方法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政策支持机制亟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钉螺 控制 杀螺剂 血吸虫病
下载PDF
樟树水浸液对钉螺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万贤 柯文山 +4 位作者 吴明煜 孙启祥 彭镇华 尹蔚琳 张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925,共7页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亚显微结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樟树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钉螺死亡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1.0%以上的樟树根皮、茎皮、叶水浸液均可达到100%的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1 m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根皮>茎皮>叶。(2)在处理初期,钉螺体内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强,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活性急剧降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显示,处理24—48 h后钉螺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72—96 h后酶活最强,而处理120 h酶活则大大减弱。(3)钉螺肝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结构损伤越来越严重。这些结果表明樟树水浸液对钉螺肝脏造成过氧化伤害和细胞器结构损伤,具有很好的杀螺效果,可作为生态工程抑螺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钉螺 杀螺活性 生态工程抑螺 血吸虫病
下载PDF
福建省残存钉螺的增长及扩散和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由注 余德龙 +2 位作者 李莉莎 林陈鑫 陈枝玲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6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残存钉螺的增长及扩散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福建省和全国螺情监测方案,对福建省1987~2004年发现的螺点记录,螺点卡片逐一归纳整理,同时结合现场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87年以来全省14个原有螺县出现... 目的分析福建省残存钉螺的增长及扩散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福建省和全国螺情监测方案,对福建省1987~2004年发现的螺点记录,螺点卡片逐一归纳整理,同时结合现场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87年以来全省14个原有螺县出现钉螺有8个,其中福清、霞浦已持续18年有钉螺,监测初期阶段残存钉螺分布14种类型,螺情已出现明显反弹情况,1991年查出的螺点与面积,分别由1987年7个与327m2增至37个与2.3hm2。1997年以来,我省钉螺一直处于快速增长、蔓延的态势,2004年全省查出螺点102个面积50.7hm2。结论钉螺的增长与扩散为血吸虫病死灰复燃埋下潜在后患。今后的主要防制对策为加强领导,部门协作,狠抓各项监测工作措施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残存钉螺 增长及扩散 防制对策
下载PDF
安徽省林业血防工程抑螺效果的纵向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启扬 黄勇 +1 位作者 操治国 张世清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纵向观察林业血防工程的抑螺效果。方法选择长江安徽段上游的安庆市南梗(1989年造林)、中游段的无为县刘渡花园(2001年造林)、八步缺(2001年造林)和下游段的和县陈桥洲东江柳林(1997年造林)为试点,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和2010年秋季现... 目的纵向观察林业血防工程的抑螺效果。方法选择长江安徽段上游的安庆市南梗(1989年造林)、中游段的无为县刘渡花园(2001年造林)、八步缺(2001年造林)和下游段的和县陈桥洲东江柳林(1997年造林)为试点,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和2010年秋季现场螺情调查,比较造林前后上述4个试点螺情变化,以评估林业血防工程控制钉螺效果。结果 2010年4个试点共查螺992框,其中林地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和钉螺死亡率均显著低于草滩(均P<0.01)。安庆市南梗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总体均呈下降趋势,造林后第一年活螺框出现率下降了23.6%(x^2=14.8,P<0.01),活螺密度下降了72.4%,造林后6年内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较低,6年以后呈回升趋势,但低于造林前,长期呈下降趋势;无为县刘渡花园造林后第一年活螺框出现率由50.4%下降到1.16%,(x^2=180,P<0.01),活螺平均密度由3.6只/0.11m^2下降到0.017只/0.11m^2,造林后5年内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造林前,6年后呈回升势态;无为县刘渡八步缺造林后第一年活螺框出现率由83.7%下降到48.4%(x^2=32.9,P<0.01),活螺平均密度由8.7只/0.11m^2下降到2.5只/0.11m^2,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多数年份低于造林前,而第4、7年螺情回升;和县陈桥洲东江柳林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林业血防工程不利钉螺生存,滩地造林有明显的长期抑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林业血防工程 抑螺效果 纵向观察
下载PDF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对血吸虫病扩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卢金友 王家生 +1 位作者 魏国远 闵凤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1998年洪水后实施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对于钉螺和血吸虫病的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结影响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的因素,并...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1998年洪水后实施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对于钉螺和血吸虫病的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结影响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的因素,并对典型"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钉螺和血吸虫病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认识某一区域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规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由于"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实施方式不同,实施后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变化情况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针对不同的实施方式和血吸虫病变化情况,提出了控制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平垸行洪 退田还湖 钉螺扩散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四川盆地钉螺生境指示植物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俊明 周金星 +1 位作者 费世民 刘国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9,共6页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连接的有水芹、水金凤、毛茛、拉拉藤、空心莲子草、广布野豌豆6种,显著正连接的有五朵云、蜈蚣草、碎米荠、葎草等4种;有极显著负连接的有野蔷薇、苔草、金星蕨等3种,显著负连接的种类有凤尾蕨1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土地利用类型是决定钉螺分布密度的两大关键因子;Ocihiai、Dice、Jaccaed、Pccc种间系数达到一定阈值才能达到正连接或负连接的水平,四个系数与X2拟合均呈线抛物线关系;钉螺生境可分划分为极度适生、一般适生与不适生三类,后者是前者退化与灭螺改造的结果;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改造效果可用钉螺不适生来描述,其标志为正连接指示植物消失而负连接指示植物出现,钉螺指示植物可用于作钉螺生境识别,也可用作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模式林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钉螺生境 指示植物 山丘疫区 种间连结性 血防林评价指标
下载PDF
兴林抑螺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兴宜 唐万鹏 +1 位作者 姜德鸿 郑兰英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营造抑螺防病林现已成为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与抑螺植物对钉螺生存及体内糖原、蛋白质、氨基酸、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兴林抑螺机理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抑螺防病林 抑螺机理
下载PDF
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抑螺防病机理 被引量:15
17
作者 彭镇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年第2期8-10,共3页
阐述了抑螺防病林建设控制血吸虫病的策略,并从生态系统中各相关要素及其变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抑螺防病林生态控制血吸虫病的机理,为抑螺防病林的深入研究和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抑螺防病林 生态系统 态控制 钉螺 血吸虫 血吸虫病
下载PDF
涵闸渠系钉螺截留系统(OSSS)模型实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昌浩 常汉斌 +6 位作者 唐超 马亮 石佑恩 何敏 陈锡杰 王场 叶亷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本实验根据流体力学和钉螺生态学理论,在配有循环水的玻璃水槽中,设计制作出由进水控制段、分离扩散段、沉降集中杀灭段、出流还原段组成的涵闸渠系钉螺截留系统(Oncomelania Stem-Stay System简称OSSS)模型。研究了改变流量、平均流速... 本实验根据流体力学和钉螺生态学理论,在配有循环水的玻璃水槽中,设计制作出由进水控制段、分离扩散段、沉降集中杀灭段、出流还原段组成的涵闸渠系钉螺截留系统(Oncomelania Stem-Stay System简称OSSS)模型。研究了改变流量、平均流速对钉螺截留的影响,分离扩散段对附叶钉螺的脱离率和截留率的影响。“采用模拟钉螺”对OSSS及其改良模型,在相同的水流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加OSSS,钉螺和“模拟钉螺”全部冲向下游。而加OSSS,截留率均在98%以上,脱离率为97%。证明OSSS有良好的截留钉螺和使钉螺脱离载体的能力,而其中OSSS-1-3型较好,当相当原型流量0.93m^3/s,平均流速为15.4cm/S时,截留率可达99%。结果还表明OSSS具有不壅高水位,无需处理漂浮物,工程量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灌溉渠道 控制 扩散
全文增补中
洞庭湖洲滩杨树人工林对钉螺孳生的影响
19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2 位作者 唐洁 吴敏 杨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探讨修枝强度、林农间种、异龄林等因素对洞庭湖洲滩钉螺孳生的影响,对拐棍洲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的螺情分布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杨树林,修枝次年林分内的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修枝当年,其中1/3修枝强度次年林... 为探讨修枝强度、林农间种、异龄林等因素对洞庭湖洲滩钉螺孳生的影响,对拐棍洲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的螺情分布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杨树林,修枝次年林分内的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修枝当年,其中1/3修枝强度次年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较修枝当年分别降低了68.00%和80.80%。林农间种的杨树林较翻耕不种和不耕不种的杨树林抑螺效应显著,翻耕而不间种的杨树林,活螺框出现率与不耕不种的1年生杨树林一样,但活螺密度却较不耕不种下降了47.20%。异龄林营造后,活螺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营造后的第2、3、4年时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分布较营造当年下降73.33%、50.00%、77.67%和75.96%、43.94%、83.85%。林分郁闭后,全面翻垦的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比不翻垦的林分低直至趋于零。除了高程(32.64m)较高的林分外,其他高程全耕不种林分内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全垦间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钉螺 洞庭湖洲滩 抑螺效应 修枝强度 异龄林 林农复合经营
下载PDF
油茶饼粕抑螺效果研究
20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7 位作者 刘宗传 彭邵锋 陈祥麟 王湘南 杨小胡 陈隆升 王瑞 罗健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采用浸杀和喷杀方法开展油茶饼粕抑螺试验,结果表明:油茶饼粕的茶皂素含量为14.8%。以油茶饼粕10.0 mg/L室内浸杀钉螺2 d和3 d,钉螺死亡率均达100%,浸杀抑螺效果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以油茶饼粕4.0 g/m2和8.0 g/m2室内喷杀钉螺7... 采用浸杀和喷杀方法开展油茶饼粕抑螺试验,结果表明:油茶饼粕的茶皂素含量为14.8%。以油茶饼粕10.0 mg/L室内浸杀钉螺2 d和3 d,钉螺死亡率均达100%,浸杀抑螺效果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以油茶饼粕4.0 g/m2和8.0 g/m2室内喷杀钉螺7 d,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84%和100.0%,杀螺效果与氯硝柳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抑螺效果 钉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