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会OSE脊柱微创学组 黄卫国 朱腾月 司海朋 冯毅 丁宇 孙兆忠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患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LSS脊柱内镜治疗方法有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单孔分体内镜技术(one-hole split endo...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患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LSS脊柱内镜治疗方法有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单孔分体内镜技术(one-hole split endoscopy,OSE)、同轴内镜技术(即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OSE治疗LSS具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创伤较UBE更小,对椎管及双侧神经根管的减压较PTED更彻底。虽然OSE这项技术被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已经4年余,但普及程度尚不够,目前缺乏OSE治疗LSS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为提高脊柱外科医生对OSE技术的认识,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的主办下,在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会的协办下,于2022年8月20日在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会OSE脊柱微创学组成立大会上,OSE专家成员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订方法,通过调查确定拟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并对OSE、UBE、PTED领域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经德尔菲法投票及专家组讨论,提出推荐意见。后经反复论证,对OS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形成共识,包括OSE的适应证、禁忌证、诊断、手术方式、手术流程、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及术前术后评估,旨在为脊柱外科医生采用OSE技术治疗LSS的诊疗决策提供依据和临床指导,以提高中国LSS的脊柱内镜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 治疗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
作者 薛皓 李安雷 +2 位作者 朱承跃 刘成洲 朱腾月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180-18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8月—2022年9月巨野县人...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8月—2022年9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及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4例LDH患者,其中,26例采用OSE术治疗(OSE组),28例采用UBE术治疗(UBE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OSE组与UBE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随访情况,两组间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组内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OSE组术中发生刀口浅表感染1例。结论OSE与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治疗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玉红 张民 +5 位作者 戴国华 田霖 芦怀旺 刘彬 胡鹏 孙兆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1年1月~2021年7月采用OSE技术和UBE技术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1年1月~2021年7月采用OSE技术和UBE技术治疗的159例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BE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59.63±7.97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27±1.73kg/m^(2),L3/4节段10例,L4/5节段45例,L5/S1节段25例,单侧减压47例,双侧减压33例;OSE组79例,男37例,女42例,年龄56.70±11.75岁,BMI 23.64±1.76kg/m^(2),L3/4节段8例,L4/5节段50例,L5/S1节段21例,单侧减压48例,双侧减压31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前后腰椎动力位X线片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矢状位平移量(sagittal translation,ST)、手术节段三维CT轴位关节面长度及小关节内切角度、MRI T2加权像轴位手术节段椎管横截面积.术前、术后次日、3个月、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腰痛和腿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临床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OSE组与UBE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BE组相比,OSE组切口更小(2.12±0.22cm vs 2.70±0.4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次日、3个月、1年的腰痛及下肢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1年的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手术节段ST、ROM比较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小关节内切角度及关节突保留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手术节段椎管横截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优良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UBE技术一样,应用OSE技术治疗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充分,早期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椎间盘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珑 楚戈 +5 位作者 张宏其 郭超峰 唐明星 高琪乐 乔为民 闫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5期6267-6272,共6页
背景:经椎板间隙途径内窥镜下间盘切除需游离黄韧带,后者如果辅助连续扩张器及工作通道进行操作,无论切口多小(甚至3-5mm),均可完整保留黄韧带。目的:介绍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椎间盘的应用。方法:采用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 背景:经椎板间隙途径内窥镜下间盘切除需游离黄韧带,后者如果辅助连续扩张器及工作通道进行操作,无论切口多小(甚至3-5mm),均可完整保留黄韧带。目的:介绍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椎间盘的应用。方法:采用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椎间盘切除治疗16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8±15)岁,主诉单下肢根性疼痛,病变位于L_(3-4)间隙1例,L_(4-5)间隙13例,L_5-S_1间隙16例,其中间盘向上脱出游离者4例,向下脱出游离者7例,所有患者术中电生理监测,在工作通道中分开黄韧带,间盘切除撤出工作通道后,黄韧带可自行复位。结果与结论:操作时间20-40min,治疗后随访时间(149±108)d。治疗中电生理监测无异常,椎间盘切除症状均得以改善。经核磁随访显示:脱出间盘组织已完全摘除,黄韧带保留完整,所有患者无相关并发症。结果可见经椎板间隙内窥镜下分开黄韧带切除脱出的间盘组织,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损伤基础实验 内窥镜 经皮椎间盘切除 腰椎 黄韧带 椎板间隙 分开
下载PDF
改良俯卧分腿位双镜联合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
5
作者 黄友锋 黄星华 +1 位作者 肖正豪 刘昌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8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俯卧分腿位下双镜联合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83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 目的探讨改良俯卧分腿位下双镜联合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83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使用常规俯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观察组采用改良俯卧分腿位下经皮肾镜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比较两组的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再次手术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碎石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皮肾通道数目、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肾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再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俯卧分腿位双镜联合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再次手术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俯卧分腿位 双镜联合碎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6
作者 谭芳 张锋 +3 位作者 韩帅 宋鑫 袁云华 王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 探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y,OSE)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2例采用OSE技术行单纯椎管减压治疗的单节段LSS患者临... 目的 探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y,OSE)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1月—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2例采用OSE技术行单纯椎管减压治疗的单节段LSS患者临床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45~82岁,平均65.1岁。病程9~72个月,平均34.9个月。手术节段:L3、43例,L4、519例,L5、S110例。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放射暴露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病变节段硬膜囊面积。通过术前,术后3 d、3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腿部疼痛情况;术前及术后3、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长度平均2.05 cm,手术时间平均88.59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72 mL,术中放射暴露次数平均3.84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11.66 h。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5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肌力下降,其余患者未发生硬膜撕裂、重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明显优于术前,且随时间延长各指标进一步改善,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病变节段硬膜囊面积为(123.13±19.66)mm2,较术前(51.25±9.50)mm2明显增大(t=-18.616,P<0.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获优1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采用OSE技术行单纯椎管减压治疗单节段LSS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减压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单孔分体内镜颈椎钩状突部分切除三维影像解剖测量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昌震 王红艳 +3 位作者 刘鑫 孙宁 李岳飞 孙兆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三维重建观测骨骺环和颈神经、钩状突毗邻关系,指导单孔分体内镜切除部分钩状突对颈神经减压。[方法]建立3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模型,测量C3/4~C7T1骨骺环后缘最低点分别至钩状突尖部所在矢状面颈神经前缘前后距离(anterior and ... [目的]三维重建观测骨骺环和颈神经、钩状突毗邻关系,指导单孔分体内镜切除部分钩状突对颈神经减压。[方法]建立3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模型,测量C3/4~C7T1骨骺环后缘最低点分别至钩状突尖部所在矢状面颈神经前缘前后距离(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stance of anterior margin of cervical nerve,APDACN)及下缘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of inferior margin of cervical nerve,VDIMCN)、硬脊膜外侧缘左右距离(left and right distance of lateral border of dure mater,LRDLDM)、颈神经起点上缘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of superior margin of cervical nerve start point,VDSCNP)、颈神经起点下缘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of inferior margin of cervical nerve start point,VDICNP)、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前后距离(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stance of lateral border of isthmus of pedicle,APDLIP)、颈神经外展角(abductor angle of cervical nerve,AACN)及前倾角(anterior inclination angle of cervical nerve,AICN)。[结果]随节段降低,矢状面APDACN无显著变化(P>0.05);VDIMCN、VDSCNP、VDICNP、AACN和AICN显著增加(P<0.05),LRDLDM和APDLIP显著减少(P<0.05)。相应节段APDACN、VDIMCN、LRDLDM、VDSCNP、VDICNP、APDLIP、AACN和AICN男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节段左右侧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节段参数(C5/6)APDACN、VDIMCN、LRDLDM、VDSCNP、VDICNP、APDLIP、AACN、AICN与年龄及BMI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颈椎节段下降,骨骺环后缘最低点为标志的VDIMCN、VDSCNP、VDICNP、AACN和AICN增大,而LRDLDM和APDLIP减少,相同节段上述指标男性与与女性之间,左与右侧间的差异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单孔分体内镜 钩状突 颈神经 三维影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