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dontic management of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s with two root canal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被引量:4
1
作者 Jie Liu Ke-Hua Que +1 位作者 Zuo-Hui Xiao Wen W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1期79-88,共10页
BACKGROUND The complex anatomy of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s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complete root canal treatment in endodontic therapy. Here,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maxillary first molars, each with o... BACKGROUND The complex anatomy of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s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complete root canal treatment in endodontic therapy. Here,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maxillary first molars, each with only two root canals, which have been rarely reported. We also perform a literature review of maxillary first molar anatomy.CASE SUMMARY The two patients were referred to the hospital after 1) finding a cavity in their tooth with a color change and, 2) a toothache during mastication, respectively.Both of these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apical periodontitis by X-ray imaging and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 Non-surgical endodontic therapy was perform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 CBCT showed rare but accurate images of both patients, each with two root canals and two roots in their maxillary first molars. Both roots were located in the buccal in the palatal direction, and each root had only one clear root canal. In addition,each maxillary first molar in both patients was symmetrical to that on the opposing side with only two separate root canals. Non-surgical endodontic therapy was perform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DOM. Finally, the teeth were restored using composite resin and the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CONCLUSION Making full use of CBCT and DOM would contribute to helping dentists make correct diagnoses and successfully treat teeth with rare root canal morph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t CANAL ANATOMY MAXILLARY first MOLAR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 endodontic therapy Case report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inlay-guided endodontics applied in variant root canal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2
2
作者 Yin-Qiu Yan Hui-Li Wang +3 位作者 Yu Liu Tai-Jing Zheng Ya-Ping Tang Rui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6期11425-11436,共12页
BACKGROUND Root canal retreatment is common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in clinical situations.Especially,completing the retreatment of variant root canals can be challenging.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the molars loca... BACKGROUND Root canal retreatment is common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in clinical situations.Especially,completing the retreatment of variant root canals can be challenging.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the molar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dental arch.However,advancements in digital den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Here,we describe a case of a maxillary second molar with a variant distobuccal root canal treated via a novel“inlay-guided endodontics”technique based on improved computer-generated programs.CASE SUMMARY A 63-year-old man complained of a defect in the maxillary left second molar.The tooth,diagnosed with post-treatment endodontic disease,was initially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which were ineffective.Our“inlay-guided endodontics”technique was subsequently adopted,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ecise integrated three-dimensional(3D)plate model of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and a digital impression of the dentition.An optimal root canal approach was generated for the“virtual file”in the 3D model.The plate data were imported into a 3D printer and printed.With the help of the guide plate,the file was accurately placed into the cervical third of the distal root canal.The root canal and prosthodontic treatments successfully proceeded subsequently.CONCLUSION Our newly developed inlay guide plates may facilitate individualized and minimally invasive root can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lay-guided endodontics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templates Root canal retreatment Variant root canal Root canal therapy Case report
下载PDF
Endodontic management of a fused left maxillary second molar and two paramolars using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3
作者 Xiao-Han Mei Jin Liu +6 位作者 Wei Wang Qian-Xia Zhang Tao Hong Shi-Zhu Bai Xiao-Gang Cheng Yu Tian Wen-Kai Ji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3期8367-8374,共8页
BACKGROUND Fused teeth usually involve several complications,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caries in the groove between fused crowns,tooth impaction,diastemas,aesthetic and periodontal problems,and pulpal pathosis,due to... BACKGROUND Fused teeth usually involve several complications,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caries in the groove between fused crowns,tooth impaction,diastemas,aesthetic and periodontal problems,and pulpal pathosis,due to the complex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fused teeth.A thorough diagnosis is paramount to forming an accurate treatment plan and obtaining a favourable prognosis.With the advent of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accurate 3-dimensional images of teeth and their surrounding dentoalveolar structures can now be readily obtained,and the technology can accurately provide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to acquire detailed diagnostic information.Therefore,we utilize CBCT data herein to generate a digital model for the infected region in a patient,and this model enables us to better plan the management of his case.CASE SUMMARY This report details the diagnosis and endodontic treatment of a rare case involving a fused maxillary second molar and two paramolars with apical periodontitis.The patient experienced pain upon biting and cold sensitivity in the area of the maxillary left molar.No caries or other defec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se teeth,and a normal response to a pulp electric viability test was observed.With the aid of CBCT and digital model technology,we initially suspected that the infec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isthmus between the maxillary second molar and two paramolars.Therefore,we only treated the isthmus by an endodontic approach and did not destroy the original tooth structure;furthermore,the vital pulp was retained,and good treatment outcomes were observed at the 24-month follow-up.CONCLUSION This finding may provide new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sed tee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endodontic therapy Fusion of teeth Maxillary molar Digital model technology Case report
下载PDF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继发性牙髓坏死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晓颖 王变红 王艳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究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诊断为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实施牙髓血运重建术(Regenerative e... 目的:探究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诊断为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实施牙髓血运重建术(Regenerative endodontic procedures,REPs),对照组(53例)实施传统根管治疗术。并在治疗24个月后随访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片进行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冠根比、牙根管壁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冠根比、牙根管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的咬合力也显著增强,咬合时间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咬合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Ps治疗年轻恒牙外伤后继发性牙髓坏死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根管治疗,且增强了牙根的坚固和稳定程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坏死 牙髓血运重建术 根管治疗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光活化消毒技术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任建 贾丽颖 +3 位作者 刘莹 张军 赵沙 李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光活化消毒技术(PAD)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应用PAD... 目的:探讨光活化消毒技术(PAD)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应用PA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龈下细菌相对丰度、龈沟液炎症指标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牙周相关指标、龈下细菌相对丰度、龈沟液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探诊出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福赛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对于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PAD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状况,抑制口腔细菌,改善炎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牙周综合征 光活化消毒技术 根管治疗 牙周指数 炎症 细菌
下载PDF
微创髓腔通路对根管治疗过程的影响
6
作者 纪寅飞 张岚 黄定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4,共7页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疾病,根管治疗是此类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制备髓腔通路是根管治疗的第一步,对根管治疗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微创牙髓治疗的理念不断发展,学者们提议对传统髓腔通路设计进行微创化改良,强...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疾病,根管治疗是此类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制备髓腔通路是根管治疗的第一步,对根管治疗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微创牙髓治疗的理念不断发展,学者们提议对传统髓腔通路设计进行微创化改良,强调尽可能地保留更多健康牙体组织,以提高牙齿的抗折能力。然而,微创髓腔通路的设计会对根管治疗全过程产生影响,可能会使根管治疗的各步骤复杂化,目前仍缺乏明确证据来判断这种微创化趋势对根管治疗的利与弊。本文就微创髓腔通路对根管治疗造成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牙髓治疗 根管治疗 髓腔通路
下载PDF
现实增强技术在根管治疗开髓入路中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翁训奔 潘乙怀 +2 位作者 侯增涛 渠元菊 蔡志斌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8期466-470,共5页
目的:评价现实增强技术辅助开髓的准确性。方法:将60个前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固定在石膏模型中。实验组在AR程序辅助下进行开髓入路的创建,对照组则使用常规开髓方式进行开髓。开髓后的牙齿再次进行CBCT扫描评估开髓入路创建是否成功... 目的:评价现实增强技术辅助开髓的准确性。方法:将60个前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固定在石膏模型中。实验组在AR程序辅助下进行开髓入路的创建,对照组则使用常规开髓方式进行开髓。开髓后的牙齿再次进行CBCT扫描评估开髓入路创建是否成功,并计算实际入路与规划入路的角度偏差、冠部及根部水平距离偏差和物质损失量。结果:实验及对照组共计60个离体前磨牙根管均成功定位,且经术后CBCT评估开髓入路创建成功。实验组及对照组物质损失量平均值分别为6.66 mm3和22.74 mm3;入路整体角度偏差平均值分别为13.96°和21.69°;冠部及根部水平距离偏差分别为1.19 mm/0.91 mm和2.77 mm/1.75 mm。实验组所产生的物质损失量和入路角度偏差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冠部及根部水平距离偏差中,实验组也显著小于常规开髓组。结论:使用AR辅助开髓能够获得更好的入路角度以及更少的物质损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增强技术 根管治疗 牙髓导航治疗
下载PDF
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罗智伟 于明楷 申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9-997,共9页
牙髓作为牙体结构中唯一的软组织结构,具有感觉、营养等诸多功能,但牙髓本身却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坏死。目前针对牙髓坏死最常用的治疗办法是根管治疗术,但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容易发生二次感染,出现牙根纵裂等不良预后。再生性牙髓治... 牙髓作为牙体结构中唯一的软组织结构,具有感觉、营养等诸多功能,但牙髓本身却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坏死。目前针对牙髓坏死最常用的治疗办法是根管治疗术,但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容易发生二次感染,出现牙根纵裂等不良预后。再生性牙髓治疗旨在替换受损牙齿结构的生物程序,包括牙本质、牙根结构以及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细胞,展现出了解决临床症状、实现牙根甚至牙髓再生等巨大优势。在牙髓干细胞被发现后,再生性牙髓治疗又展现出了新的活力,细胞移植、细胞归巢等治疗方案发展迅速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性牙髓治疗 牙髓干细胞 牙髓再生 细胞归巢
下载PDF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红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咬合力与咀嚼效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7.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升高,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OPG水平升高,RANKL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RP(4.02±1.07)mg/L、TNF-α(3.07±0.68)ng/L、IL-6(1.03±0.2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7.36±1.68)mg/L、(5.98±0.89)ng/L、(1.79±0.33)n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咀嚼功能的改善,减轻疼痛程度,还可调节OPG,减轻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 多次法根管 咀嚼功能 血清骨保护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基于炎症微环境调控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
10
作者 饶瑾 姜水 石海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0-1625,共6页
背景:近年来,再生性牙髓治疗概念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逐渐形成,炎症微环境在调控牙髓再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目的:文章从炎症牙髓微环境变化出发,着眼于炎症与再生平衡,重点介绍炎症微环境中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再... 背景:近年来,再生性牙髓治疗概念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逐渐形成,炎症微环境在调控牙髓再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目的:文章从炎症牙髓微环境变化出发,着眼于炎症与再生平衡,重点介绍炎症微环境中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为“牙髓再生,炎症,再生性牙髓治疗,组织工程”;英文检索词为“pulp regeneration,inflammation,regenerative endodontic therapy,tissue engineering”,分别检索2013-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6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牙髓炎症微环境的变化涉及一系列细胞与分子反应,随炎症进展,微环境对组织修复的作用弊大于利。②炎症通过干细胞募集及激活补体系统等方式促进牙髓再生,也能通过免疫抑制、纤维化破坏再生过程。③组织工程三要素(干细胞、生长因子及支架材料)协同介导炎症反应以恢复炎症-再生平衡,如利用白细胞介素6调节牙髓干细胞功能介导炎症微环境以促进牙髓再生。④当前研究缺乏对感染、炎症问题的关注,牙髓炎症微环境的变化机制尚不清晰,通过有机结合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的三要素调控炎症微环境,构建再生微环境,精准地调控炎症-再生平衡或是提高临床适用性的突破口之一,但该部分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缺,期望未来的研究就如何实现炎症环境下的牙髓再生展开更多的探索,也还需更多动物实验、随机临床试验为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再生性牙髓治疗 牙髓再生 炎症 炎症微环境 干细胞 生长因子 支架
下载PDF
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高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菏泽市曹县县立医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实施一次...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菏泽市曹县县立医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6、9周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多次根管治疗 疼痛感 咀嚼功能
下载PDF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乔振 钟磊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多次根管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03)。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其牙齿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炎性因子 咀嚼功能
下载PDF
2种机用镍钛器械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史婷 邢晓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Reciproc机用镍钛器械和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乳牙牙髓病患儿50例,分别用Reciproc镍钛器械(RE组)和Protaper镍钛器械(PT组... 目的探讨Reciproc机用镍钛器械和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乳牙牙髓病患儿50例,分别用Reciproc镍钛器械(RE组)和Protaper镍钛器械(PT组)进行根管治疗。分别记录2组的根管预备时间、诊间疼痛评估值和术后X线片检查充填效果。所有的根管治疗操作均为同一医生进行。结果平均每根根管预备时间RE组为(3.70±1.19)min,PT组为(5.43±1.16)min,RE组的预备时间短于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约诊间痛评分和根管充填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和Reciproc在乳牙根管治疗时具有预备时间短、诊间疼痛反应低、充填效果佳的优点,其中Reciproc在治疗操作时间方面优于Prot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iproc镍钛机械 PROTAPER镍钛器械 根管治疗 乳磨牙 诊间疼痛 根管预备时间
下载PDF
牙体牙髓病患者根管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情况研究
14
作者 李月华 董玉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根管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根管治疗的11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TMD发生情况的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根管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根管治疗的11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TMD发生情况的不同,分为发生组(n=35)和未发生组(n=75).分析影响牙体牙髓病患者根管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10例患者治疗后有35例发生TMD,发生率为31.82%(35/110).两组女性、第二磨牙、持续张口时间>1 h、偏侧咀嚼及CP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女性、第二磨牙、持续张口时间>1 h、偏侧咀嚼、CPSS评分高与牙体牙髓病患者根管治疗后发生TMD有关(OR>1,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经根管治疗后,女性、第二磨牙、持续张口时间>1 h、偏侧咀嚼、CPSS评分高等因素均可能会增加治疗后TM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根管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偏侧咀嚼 压力
下载PDF
运用锥形束CT进行显微根管治疗对诊间急症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15
作者 顾雪凝 顾烨辰 吴兆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7期60-65,共6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对牙根钙化患者进行显微根管治疗,并对出现根管治疗诊间急症(EIAE)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根管钙化患者,均行CBCT检查并进行显微根管治疗,根据CBC...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对牙根钙化患者进行显微根管治疗,并对出现根管治疗诊间急症(EIAE)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根管钙化患者,均行CBCT检查并进行显微根管治疗,根据CBCT检查结果,统计EIAE的发生率和1年后预后(漏填、欠填、根管偏移)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EIAE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共100根钙化根管,EIAE发生率为8.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治疗前疼痛、治疗前瘘道、根尖阴影及牙髓活力均是影响EIAE发生的因素(OR=2.217、1.249、1.405、1.320、1.835,P<0.05);牙髓活力、治疗前瘘道、术前有无根尖暗影、根管充填长度、充填致密情况及冠渗漏均是影响显微根管治疗预后的因素(OR=1.256、1.425、1.237、1.225、1.280、1.267,P<0.05)。结论:在显微根管治疗中CBCT影像能够更详细了解钙化根管形态并明确根管走向,有助于对患牙个体特征、制定治疗方案和加强预后评估与分析,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显微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诊间急症(EIAE) 根管钙化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次与一次根管治疗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张洁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6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多次与一次根管治疗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于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根管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多次根... 目的:分析多次与一次根管治疗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于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根管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治疗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两组上中切牙夹角大于治疗前,上中切牙缘到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小于治疗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一次根管治疗法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优于多次根管治疗法,可减轻疼痛,提高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一次根管治疗法 多次根管治疗法
下载PDF
弹性纤维带在晚期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倩 靳元嵘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 评价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的方法上加用弹性纤维带治疗重度牙周炎伴牙齿松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3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固定组和非固定组,每组各69例。固定组... 目的 评价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的方法上加用弹性纤维带治疗重度牙周炎伴牙齿松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3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固定组和非固定组,每组各69例。固定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松动牙行弹性纤维带固定;非固定组常规行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患牙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和咀嚼功能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牙齿松动位移值、PD、A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固定组患牙松动位移值明显低于非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及A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疗效满意度中的良好率高于非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治疗后6、12个月牙槽骨密度灰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固定组治疗后6个月牙槽骨密度灰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治疗后12个月牙槽骨密度灰度值较非固定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度牙周炎伴牙齿松动,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弹性纤维带固定,疗效优于单纯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动牙固定 重度牙周炎 牙齿松动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下载PDF
PDCA循环在口腔内科根管治疗期间急症预防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凤霞 崔彩云 +1 位作者 荣丽 孙继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控制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内科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抽取201个已完成根管治疗的患牙作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7月开始... 目的探讨应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控制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内科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抽取201个已完成根管治疗的患牙作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7月开始将PDCA循环应用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管理过程中,随机抽取2020年7—12月完成根管治疗的患牙201个作为研究对象,比较PDCA实施前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结果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由实施前16.41%降低到9.45%,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达到PDCA的预定目标。实施PDCA后,磨牙及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及前磨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内科根管治疗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规范了根管治疗的过程,能够持续改进根管治疗,有效降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预防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预防
下载PDF
开髓洞型对患牙根管治疗术后抗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牡丹 宋东哲 黄定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6-194,共9页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根尖周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根管治疗过程会导致牙体组织损失,可能会降低患牙的抗折性。开髓洞型的设计与冠部牙体组织的磨除量密切相关。如何在保证根管治疗的有效开展下进行微创开髓,减少冠部牙体组...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根尖周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根管治疗过程会导致牙体组织损失,可能会降低患牙的抗折性。开髓洞型的设计与冠部牙体组织的磨除量密切相关。如何在保证根管治疗的有效开展下进行微创开髓,减少冠部牙体组织损失,以提高术后患牙的抗折性能,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强调直线入路的传统开髓洞型相比,以保守开髓洞型为代表的微创开髓洞型能否增强患牙的抗折性存在争议。本文从不同开髓洞型设计要点、根管治疗术后患牙抗折性能的研究现状入手,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和综述。综合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微创开髓洞型减少了冠部牙体组织损失量,降低了应力集中;但过分微创的开髓洞型未能实现患牙抗折性能的提升,可能是因为微创设计破坏了直线通路所致。本文为微创开髓洞型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设计新的微创开髓洞型以兼顾冠部牙体组织的保存与直线通路的建立,或许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开髓洞型 微创 抗折性能
下载PDF
生物材料在活髓保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子扬 左恩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7-433,共7页
背景:研究显示,牙髓治疗后牙齿尤其是磨牙牙齿的存留率明显低于活髓牙,失牙危险比为7.4∶1。随着组织再生观念的进步与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提高牙齿存留率的新型牙髓治疗方式。目的:文章就各种生物材料的临床效果、应用现... 背景:研究显示,牙髓治疗后牙齿尤其是磨牙牙齿的存留率明显低于活髓牙,失牙危险比为7.4∶1。随着组织再生观念的进步与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提高牙齿存留率的新型牙髓治疗方式。目的:文章就各种生物材料的临床效果、应用现状及研究前景做一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在活髓保存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方法:以中文检索词“活髓保存,氢氧化钙,MTA,iRoot BP Plus,Biodentine,TheraCal LC,BioAggregate”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以英文检索词“vital pulp therapy,MTA,iRoot BP Plus,Biodentine,TheraCal LC,BioAggregate”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2011年1月至2021年11月。通过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及全文筛选,最后纳入5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在微创治疗中,为改善预后并且提高牙齿的保存期,除了追求剩余牙体硬组织的完整性外,应尽量保留健康的牙髓组织,活髓保存不仅对根尖未发育完善的年轻恒牙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根尖发育完善的恒牙也意义重大;②氢氧化钙是临床上应用时间最长的盖髓剂,其效果稳定、价格低廉,但无法严密封闭牙髓,所诱导形成的牙本质桥存在隧道样缺损,预后不佳;③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氢氧化钙,封闭性好,能有效控制炎症,同时也存在着价格高、凝固时间长、可能导致牙冠变色等问题;④近年来,iRoot BP Plus、Biodentine、TheraCal LC、BioAggregate等新型生物材料也逐渐走入临床视野,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仍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然而无论使用何种盖髓材料,适应证的准确选择是成功保留健康牙髓组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髓保存 盖髓剂 生物材料 微创牙髓治疗 氢氧化钙 MTA iRoot BP Plus Biodentine TheraCal LC BioAggrega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