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5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Needle Punching Process on a Chopped Strand Mat Composite with an Open Hole
1
作者 Daiki Ichikawa Hiroyuki Hamada Akio Ohtani 《Open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8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The easiest and most reliable joining method is the mechanical joint with a bolt and nut or rivet. However, in the case of composite laminates, mechanical joint properties decrease because of lower interlaminar proper... The easiest and most reliable joining method is the mechanical joint with a bolt and nut or rivet. However, in the case of composite laminates, mechanical joint properties decrease because of lower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compared to in-plane properties around hole.?This study investigated needle punching process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s with an open hole. Needle punching process was applied to glass fiber chopped strand matused as the reinforcement for the composite laminates. Open-hole tensile tests and observations of end cross-sections after the tests were performed.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nd fracture mechanism of the specimens subjected to needle punching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characteristic distance (a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to fracture in open-hole tensile test specimens) was also calcula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needle punching process conditions on fracture toughness. Tensile strength was improved by more than 15% by needle punching process. However, when a certain needle punching density was exceed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orsened. In addition, characteristic distanc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eedle punching density. Thu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n optimal needle punching density with respect to strength and characteristic d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NEEDLE PUNCH Chopped STRAND MAT open hole Characteristic Distance
下载PDF
A new stress-based multi-scale failure criterion of composites and its validation in open hole tension tests 被引量:4
2
作者 Li Xing Guan Zhidong +1 位作者 Li Zengshan Liu L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430-1441,共12页
A new stress-based multi-scale failure criter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a series of off-axis tension tes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fiber failure modes and matrix failure modes are determined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I... A new stress-based multi-scale failure criter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a series of off-axis tension tes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fiber failure modes and matrix failure modes are determined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It is a physical mechanism based, three-dimensional damage analysis criterion which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nstituent properties on the macroscopic failure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laminates. A complete set of stress transformation, damage determination and evolution methods are established to real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scale method in failure analysis. Open-hole tension(OHT) specimens of three material systems(CCF300/5228, CCF300/5428 and T700/5428) are tested according to ASTM standard D5766, and good agreements are foun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It is found that fiber strength i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the laminates, while matrix failure alleviates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round the hole. Different matchings of fiber and matrix result in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as well as ultimate streng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 Failure criterion Multi-scale Off-axis tension open-hole tension
原文传递
Fatigue Behavior of Open-Holed CFRP Laminates with Initially Cut Fibers
3
作者 Sudarsono Sudarsono Keiji Ogi 《Open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7年第1期49-62,共14页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CFRP) laminates with initially cut fibers (ICFs) have good formability without large degradation of static strength;however, their fatigue behavior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us far. ...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CFRP) laminates with initially cut fibers (ICFs) have good formability without large degradation of static strength;however, their fatigue behavior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us far.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fatigue behavior and damage progress of open-holed CFRP laminates with ICFs having interlayers. Three types of CFRP laminates were employed: a laminate without ICF fabricated using an autoclave (Continuous-A), a laminate with ICF fabricated using an autoclave (ICF-A) and a laminate with ICF fabricated using press molding (ICF-P). First, fatigue test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S (maximum stress)-N (the number of cycles to failure) curves in order to reveal fatigue strength. The fatigue tests for several specimens were interrupted at three prescribed numbers of cycles to observe damage progr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tinuous-A laminate shows little strength degradation in the S-N curve while fatigue strength in both ICF laminates is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30% at N of 106. In contrast, the damage progress of the ICF-P laminate is the least among the three laminates while the delamination progress at both edges and around the hole in the Continuous-A laminate is the most prom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Fatigue Initially CUT Fibers open-holed INTERLAYER
下载PDF
微细金属Z-pin对复合材料开孔板压缩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宋小文 杜嘉成 +3 位作者 费少华 丁会明 王金良 高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通过开孔板压缩试验和建立的参数化多尺度有限元模型,获得微细(φ0.11 mm)金属Z-pin植入体积分数和排布方式对开孔板压缩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离散实体单元代表Z-pin,选用3D Hashin失效准则判断面内起始损伤,可以有效地模... 通过开孔板压缩试验和建立的参数化多尺度有限元模型,获得微细(φ0.11 mm)金属Z-pin植入体积分数和排布方式对开孔板压缩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离散实体单元代表Z-pin,选用3D Hashin失效准则判断面内起始损伤,可以有效地模拟结构失效过程中扭结现象的不稳定扩展.结果表明,所有加Z-pin开孔板的压缩强度均低于无Z-pin试样.随着Z-pin植入体积分数的增加,Z-pin与层合板之间的桥联作用增强,加Z-pin开孔层合板压缩强度增加,开孔周围分层损伤区域受到抑制,损伤区域面积最高减小了67%.在相同的体积分数下,Z-pin排布变化对开孔板压缩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加Z-pin开孔板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PIN 复合材料 参数化建模 渐进损伤 开孔层合板
下载PDF
含开孔与含裂缝的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剩余强度评估
5
作者 汪厚冰 邓凡臣 +2 位作者 魏宏艳 李新祥 杨胜春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研究含开孔和裂缝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层压板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剩余强度,针对四种典型铺层、两类损伤形式、四种损伤尺寸的约200件试验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相同铺层、相同宽度的复合材料层压板,开孔直... 为研究含开孔和裂缝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层压板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剩余强度,针对四种典型铺层、两类损伤形式、四种损伤尺寸的约200件试验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相同铺层、相同宽度的复合材料层压板,开孔直径与裂缝长度相等时,两类层压板有相同的剩余强度;加载过程中,裂缝根部较早出现裂缝、分层,应力重新分配,降低了裂缝根部的应力集中。基于损伤区纤维断裂判据、经典层压板理论及复变函数理论的强度计算方法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含开孔的复合材料层压板剩余强度;计算含裂缝复合材料层压板剩余强度时可将裂缝损伤等效为开孔损伤,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 裂缝 层压板 损伤容限 剩余强度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考虑剪切非线性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损伤数值模拟
6
作者 贺利乐 李书宝 +1 位作者 郑建校 邵献忠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考虑剪切非线性的三维渐进损伤模型,分析预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行为、失效载荷以及失效机理。选用高阶指数函数描述复合材料的剪切非线性行为,考虑复合材料刚度渐进和突然折减的组合方式来表征损...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考虑剪切非线性的三维渐进损伤模型,分析预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行为、失效载荷以及失效机理。选用高阶指数函数描述复合材料的剪切非线性行为,考虑复合材料刚度渐进和突然折减的组合方式来表征损伤过程中材料的刚度变化,编制了UMAT子程序,采用ABAQUS软件对带孔AS4/PEEK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渐进损伤失效分析。本文提出的模型与传统不考虑剪切非线性的模型相比,仿真结果精度更高,与已报道试验对比误差值小于4%。模拟结果显示,孔径越大,损伤发生前,圆孔附近的应力极限值越大,应力分布梯度越大,层合板承载能力越小。当采取[±45]_(2S)铺层方式时,仿真应力与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非线性 渐进损伤分析 带孔层合板 复合材料 有限元
下载PDF
黑菊芋加工工艺设备优化与验证
7
作者 李国巍 姬妍茹 +3 位作者 杨庆丽 张治国 董艳 石雨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3期37-40,共4页
为解决传统黑菊芋加工设备工序繁杂、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高的问题,设计结构合理、可监测温湿度及气压的小型试验箱。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试验箱开孔密度,对菊芋进行分组加工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和营养成分分析确定最佳生产条件。再以此... 为解决传统黑菊芋加工设备工序繁杂、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高的问题,设计结构合理、可监测温湿度及气压的小型试验箱。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试验箱开孔密度,对菊芋进行分组加工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和营养成分分析确定最佳生产条件。再以此条件对传统小型黑菊芋加工设备进行改进,对传统加工程序进行优化。改造后的黑菊芋加工设备工序减少50%,加工时间减少45%,各项生产费用节省了83%。改造后的的黑菊芋加工设备生产效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同时降低了塑料制品的使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菊芋 试验箱 开孔试验 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
下载PDF
西北油田裸眼井完井测试优化技术
8
作者 张顺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前西北油田碳酸盐储层开发的主流技术包括分段改造、定点卡封酸压、衬管完井等工艺。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对西北油田目前所用完井测试技术的优化,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井眼条件、泥浆质量和完井管柱优化。中心经统计分析近几年完井失败案... 目前西北油田碳酸盐储层开发的主流技术包括分段改造、定点卡封酸压、衬管完井等工艺。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对西北油田目前所用完井测试技术的优化,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井眼条件、泥浆质量和完井管柱优化。中心经统计分析近几年完井失败案例,建立了五维度分析法,从井眼扩大率、井眼曲率、裸眼段长度、模拟通井情况等维度对井眼进行综合评价,中心编制并执行《完井作业期间钻、完井液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开展了前置泥浆性能摸底、一井一策制定优化方案、落实优质封闭性能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井 完井 测试 优化技术
下载PDF
不同剪跨比下低矮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9
作者 王冬梅 郑力畅 +4 位作者 王少杰 周威 翟长海 高晓彤 黄安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核电厂房的剪力墙具有剪跨比低和配筋率高的特点,为满足人员通行以及设备管道的布置,需要在剪力墙中开设洞口,然而,关于低矮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的研究比较有限。为此,设计3个1∶2.7的大比例尺低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 核电厂房的剪力墙具有剪跨比低和配筋率高的特点,为满足人员通行以及设备管道的布置,需要在剪力墙中开设洞口,然而,关于低矮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的研究比较有限。为此,设计3个1∶2.7的大比例尺低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剪跨比对此类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延性系数、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低矮开洞剪力墙的破坏主要是由墙肢的斜向主裂缝宽度明显增大引起,导致承载力快速下降;剪跨比的减少使得低矮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和单圈耗能效果增加,但变形能力和极限位移显著降低,从而导致累计耗能较小;剪跨比较小的试件容易在洞口上方产生塑性铰,随后连梁的转动会导致洞口附近的混凝土压碎,且剪切效应较显著。此外,小洞口的存在会产生严重的不对称性,影响其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剪力墙 开洞 剪跨比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跨地裂缝三孔斜交箱涵结构受力性能和变形规律研究
10
作者 吴涛 陈顺 +1 位作者 刘喜 李乐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5,共13页
以西安站改扩建项目为工程背景,完成足尺三孔斜交箱涵结构受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荷载与地裂缝协同作用下结构的受力过程与可能破坏形态,开展缩尺比例为1∶15的三孔斜交箱涵缩尺模型静载试验,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变形缝斜... 以西安站改扩建项目为工程背景,完成足尺三孔斜交箱涵结构受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荷载与地裂缝协同作用下结构的受力过程与可能破坏形态,开展缩尺比例为1∶15的三孔斜交箱涵缩尺模型静载试验,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变形缝斜交和板墙开洞等复杂条件下箱涵结构的裂缝发展、位移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行性,并提出设计建议。结果表明:足尺数值模型与缩尺试验模型的应力路径和裂缝分布吻合较好;最不利工况下,箱涵顶板混凝土开裂部位较多,纵向挠度变形较小;斜交变形缝处,钝角较锐角处更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各部位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顺序依次为跨中、钝角、锐角和板墙隅角;采用平行于变形缝的斜向布筋方式可降低因钢筋截断而产生的应力集中,优化传力路径;建议在顶板洞口横向位置处增设暗梁,洞角布置斜向钢筋,降低洞口周围的局部集中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箱涵 三孔结构 墙板开洞 地裂缝 静载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超深碳酸盐岩裸眼分段完井可溶球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黄亮 张永峰 +3 位作者 张杰 鲁刚 吴春洪 蔡小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3,共6页
针对顺北油田5号条带超深碳酸盐岩储层裸眼分段完井工艺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可控溶解的压裂球,主要用以解决“高耐酸腐蚀性、高速溶解特性、耐高压性能”等3个问题。可溶球采用“基体+涂层”结构,基体材料采用镁铝合金,涂层优选改性聚... 针对顺北油田5号条带超深碳酸盐岩储层裸眼分段完井工艺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可控溶解的压裂球,主要用以解决“高耐酸腐蚀性、高速溶解特性、耐高压性能”等3个问题。可溶球采用“基体+涂层”结构,基体材料采用镁铝合金,涂层优选改性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纳米材料,并使用有机涂层对镁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对新研制的可溶球分别进行了承压数值仿真分析、耐酸承压测试和高温溶解测试,最后在顺北4-13H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新研制的可溶球能够承受高温160℃、高压70 MPa、耐酸且能高速溶解,平均溶解速率为7.19 g/h,完全溶解只需12 h左右,实现了压裂时承压、生产时快速溶解不堵塞通道的双重要求,能有效提高可溶球在顺北区块裸眼分段完井工艺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满足现场使用需求。研究结果可为油田现场水平井分段完井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碳酸岩 裸眼井 压裂球 分段完井 滑套 可溶解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材料开孔板拉伸失效行为预测
12
作者 崔翼扬 陈普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77,共10页
为研究复合材料开孔板在拉伸载荷下的失效行为,基于开孔板的拉伸试验建立了高精度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批量生成了拉伸载荷-位移曲线的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载荷-位移曲线,... 为研究复合材料开孔板在拉伸载荷下的失效行为,基于开孔板的拉伸试验建立了高精度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批量生成了拉伸载荷-位移曲线的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载荷-位移曲线,其中第1个LSTM模型进行输入特征的提取,第2个LSTM模型直接给出载荷-位移曲线的预测。结果表明:这一模型能够高效、准确地预测开孔板的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在测试集上的决定系数R2可以达到0.9755,关键特征如初始刚度E0的预测误差仅为1.85%,极限载荷Fmax的预测误差仅为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开孔板 失效行为预测 载荷-位移曲线 深度学习 长短时记忆模型
下载PDF
基于CEEMD的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降噪光滑模型
13
作者 田婕 张云鹏 +2 位作者 闫鹏 孙文诚 杨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0,159,共9页
由于爆破区域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监测仪器的误差、振动传播介质的反射以及磁场的干扰等原因,采集的原始爆破振动信号常常会掺杂大量的噪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信号降噪光滑模型。此模型将爆破振动信... 由于爆破区域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监测仪器的误差、振动传播介质的反射以及磁场的干扰等原因,采集的原始爆破振动信号常常会掺杂大量的噪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信号降噪光滑模型。此模型将爆破振动信号进行CEEMD,基于分解所得到的IMF分量建立低通滤波算法。根据滤波算法的相似度与光滑度,构造目标函数并计算最优解,其对应的滤波算法模型即为爆破振动信号的最优降噪光滑模型。通过构造仿真信号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算法的可行性,并将模型应用了实际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的研究。采用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两种指标对比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小波阈值法、CEEMD-小波阈值法与滤波算法模型BP3的降噪效果,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在对露天矿山爆破振动信号降噪方面的有效性,并通过频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降噪光滑模型较CEEMD-小波阈值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基于CEEMD的露天深孔爆破振动信号降噪光滑模型具有良好的降噪能力,能够在保留原始爆破振动信号真实特征信息的前提下对信号进行降噪,且降噪效果优于EMD方法、小波阈值法和CEEMD-小波阈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深孔爆破 振动信号 CEEMD 低通滤波 降噪光滑模型
下载PDF
开孔层合板线弹性仿真模型研究
14
作者 陈健昭 陆宏 +1 位作者 秦翰 金江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复合材料层合板对车身轻量化设计有重要意义。由于避让和连接等需求,复合材料车身结构件多为开孔结构。同时,在整个车身结构分析中,由于计算规模过大,一般采用较大网格尺寸的线弹性复合材料模型进行分析。因此,需在线弹性模型条件下建... 复合材料层合板对车身轻量化设计有重要意义。由于避让和连接等需求,复合材料车身结构件多为开孔结构。同时,在整个车身结构分析中,由于计算规模过大,一般采用较大网格尺寸的线弹性复合材料模型进行分析。因此,需在线弹性模型条件下建立有效的复合材料开孔板力学性能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常用的线弹性假设,基于单向板实验数据预测开孔板拉伸力学响应,研究网格尺寸对开孔板力学性能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孔径为6 mm的准各向同性层合板,网格尺寸为1 mm时,力学性能预测精度最优,当网格尺寸调整为10 mm时,需基于实验数据重新进行单层板力学性能对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开孔板 线弹性 仿真分析 网格尺寸
下载PDF
基于SPH露天台阶的爆破优化
15
作者 孟佳乐 黄永辉 +3 位作者 张智宇 李屹 夏祥生 徐斌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针对露天深孔台阶爆破容易出现块度不均匀、大块率高等问题,运用经验公式法对台阶爆破参数进行计算并确定爆破方案,建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台阶数值模型,对深孔台阶爆破孔排距共同作用下的岩体损伤情况及孔间应力大小进行研... 针对露天深孔台阶爆破容易出现块度不均匀、大块率高等问题,运用经验公式法对台阶爆破参数进行计算并确定爆破方案,建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台阶数值模型,对深孔台阶爆破孔排距共同作用下的岩体损伤情况及孔间应力大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孔排距会影响炮孔间的应力叠加作用,模拟过程中SPH粒子能良好地模拟出爆破过程中岩石运动状态和岩石损伤范围,当孔间距为8.5 m、排间距为5.0 m,爆破效果最佳。将模拟结果应用于现场试验,大块率较优化前降低了10.3%,块度平均合格率提高了5.2%,现场试验与模拟结果最优爆破方案效果高度一致,说明利用SPH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台阶爆破是合理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台阶爆破孔排距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台阶爆破 孔网参数优化 SPH数值模拟 大块率
下载PDF
海上水平裸眼井分舱防砂与智能分采完井技术
16
作者 毕闯 刘伟 +3 位作者 孙丽 冯硕 杨乐乐 于冲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渤海油田水平井高效开发面临防砂难度大和高含水突出等问题,且无人平台的推广增加了生产井远程监控的需求。针对当前的生产需求,研发了一种水平裸眼井分舱防砂与智能分采完井技术。引入旁通隔离封隔器设计了一趟多舱砾石充填管柱,旁通... 渤海油田水平井高效开发面临防砂难度大和高含水突出等问题,且无人平台的推广增加了生产井远程监控的需求。针对当前的生产需求,研发了一种水平裸眼井分舱防砂与智能分采完井技术。引入旁通隔离封隔器设计了一趟多舱砾石充填管柱,旁通隔离封隔器双重封隔可有效防止层间窜流,为智能分采提供良好的井筒环境;重新设计智能分采管柱产液流动通道,将液控智能滑套优化到顶部封隔器以上位置,以降低现场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成本;采用节点分析法分析智能分采管柱的作用机理。该技术在渤海油田S井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井分舱砾石充填效率100%,智能滑套顺利实现中心平台远程控制;投产至今未出砂,日产油108 m^(3),超配产10%,实现了增储上产的目的。所得结果可为海上油田水平祼眼井分层开发提供新思路,为祼眼井控水技术提供新途径,为智能油田规模化建设提供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水平裸眼井 分舱防砂 砾石充填 智能完井 水平井控水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超深井分段完井技术
17
作者 丁士东 庞伟 +2 位作者 周珺 杨德锴 何同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顺北油气田储层发育多条断裂,每个断裂内有一条或多条栅状储集体,储集体间分隔性强,需要通过分段改造动用多个断面储集体,提高油气井产能。为此,通过优化橡胶材料的配方、硫化工艺和完井工具的机械结构,研发了耐高温高压的大扩张比裸眼... 顺北油气田储层发育多条断裂,每个断裂内有一条或多条栅状储集体,储集体间分隔性强,需要通过分段改造动用多个断面储集体,提高油气井产能。为此,通过优化橡胶材料的配方、硫化工艺和完井工具的机械结构,研发了耐高温高压的大扩张比裸眼封隔器、投球分级滑套、压差滑套、完井封隔器等分段完井用关键工具。基于两性离子酸用稠化剂和有机–无机抗高温双重交联剂,研制了抗高温交联缓速酸;利用压裂液和酸液的黏度及密度差异,形成了远距离沟通深部酸压工艺。在研发关键完井工具、高温酸液、酸压工艺的基础上,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研究形成了顺北油气田超深井分段改造完井技术。顺北油气田12口井应用了该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裸眼封隔器、投球分级滑套和压差滑套耐温180℃、耐压90 MPa,分段级数可达5级;交联缓速酸耐温180℃,黏度提高2倍以上,酸岩反应速率降低20%以上,酸液穿透距离由100 m提高至120 m;现场应用分段级数最高达到4级,封隔器下深达8833 m,应用温度最高达182℃;压后折算产量同比邻井平均提高20%,SHB4-5H井等3口井达到日产油量超过千吨,实现了少井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田 超深井 分段完井 地质工程一体化 裸眼封隔器 滑套 高温交联酸
下载PDF
裸眼分段工具高温高压性能稳定性评价实验
18
作者 夏富国 米光勇 +3 位作者 李成全 陆小锋 朱波 王洋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针对现有的井下工具测试系统不能模拟高温高压泥浆条件下工具稳定性测试的问题,研制了高温高压井下工具性能稳定性评价装置。该装置具备温度200℃、压力105 MPa,在多种流体介质中开展工具性能测试的能力。利用该装置,模拟井下工具在油... 针对现有的井下工具测试系统不能模拟高温高压泥浆条件下工具稳定性测试的问题,研制了高温高压井下工具性能稳定性评价装置。该装置具备温度200℃、压力105 MPa,在多种流体介质中开展工具性能测试的能力。利用该装置,模拟井下工具在油基泥浆里的下入过程,设计开展了胶筒在油基泥浆中的高温高压老化腐蚀和分段工具的密封稳定性两个实验。结果显示胶筒在高温高压下发生膨胀,但整体膨胀的尺寸相对较小,不影响工具下入;实验后胶皮表面光滑、无开裂无鼓包;分段工具保压10 d,无压降。经XX001-H6井裸眼多段酸化施工应用,温度176℃,压力97.32 MPa,封隔器密封可靠、滑套性能稳定。本实验方案的顺利实施为高温高压工具稳定性实验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封隔器 滑套 胶筒 密封性 高温 高压 老化腐蚀 实验装置
下载PDF
考虑地质分层约束的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测井曲线重构
19
作者 张亮 党海龙 +4 位作者 刘庆海 曾俊 蔺建武 王涛 丁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045-8051,共7页
延长油田东部裸眼井区早期测井资料普遍只有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及梯度电阻率(R2.5)三条曲线,因缺失声波(AC)、地层电阻率(RT)等测井曲线,难以满足精细油藏地质研究需求。东部裸眼井区开发时间长、单井产量低,重新测井缺乏可行... 延长油田东部裸眼井区早期测井资料普遍只有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及梯度电阻率(R2.5)三条曲线,因缺失声波(AC)、地层电阻率(RT)等测井曲线,难以满足精细油藏地质研究需求。东部裸眼井区开发时间长、单井产量低,重新测井缺乏可行性及经济性。采用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进行缺失测井曲线重构是一种经济有效方法,适用于地层测井序列数据。然而延长油田东部浅层油藏上覆黄土层段测井数据信号干扰大,直接应用模型精度较差。针对此问题,采用考虑地质分层约束的LSTM模型进行缺失测井曲线的重构,通过分层数据截取每口井长6层段测井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既保留了LSTM模型处理序列数据的优势,同时又避免了上覆黄土层测井数据对模型的干扰。利用裸眼井区完整测井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优化和验证,讨论了考虑地质分层约束的LSTM测井曲线重构精度,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地质分层约束,模型重构测井曲线精度更高。应用优化后模型实现裸眼井区50口仅有GR、SP、R2.5三条曲线数据井的AC、RT曲线重构,对50口井的142个射孔段进行二次解释,对比试油解释结论符合率达到89.4%,验证了该方法对测井曲线重构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重构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地质分层约束 声波时差 电阻率 东部裸眼井区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沉箱开孔位置对消浪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刘枫 甘忠勇 +3 位作者 王坤 韩丽影 谷雪清 金瑞佳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2期13-20,43,共9页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沉箱结构对波浪传播和反射的影响,对波浪与开孔沉箱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探究消浪效果最佳的沉箱上部开孔位置,通过基于SPH方法建立的数值波浪水槽,分析了3种不同开孔位置对反射系数Kr、波面高度变化、涡量场及...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沉箱结构对波浪传播和反射的影响,对波浪与开孔沉箱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探究消浪效果最佳的沉箱上部开孔位置,通过基于SPH方法建立的数值波浪水槽,分析了3种不同开孔位置对反射系数Kr、波面高度变化、涡量场及流场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开孔位置对消浪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部开孔的顶端在水下0.08 m时沉箱反射系数Kr最小,沉箱外的波面高度变化最小,开孔沉箱开孔处的涡量消耗的总量最大,流场变化最大是其他2种开孔位置的1~2倍,同时沉箱内波面最为平静,消浪效果最好。所得结论对开孔沉箱实际工程中消浪效果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沉箱 SPH方法 消浪效果 开孔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