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ison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for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in open-cut coal mines 被引量:13
1
作者 Liu Fuming Cai Qingxiang +1 位作者 Chen Shuzhao Zhou W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Transportation accounts for 80% of open-cut coal mine carbon emissions. With regard to the energy con- 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of transportation within an open-cut min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the wo... Transportation accounts for 80% of open-cut coal mine carbon emissions. With regard to the energy con- 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of transportation within an open-cut min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the work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truck and belt conveyor on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con- structed a model to calculat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open-cut mine transportation. Life cycle carbon emission factors and power consumption calculation model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 a Process Analysis- Life Cycle Analysis (PA-LCA).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ruck transportation was four to twelv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elt conveyor; (2) the C02 emissions from truck transportation were three to ten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belt conveyor; (3)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lope angle for transportation, the ratio of truck to belt conveyor for bot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gradually decreased; (4) based on 2013 prices in China, the energy cost of transportation using a belt conveyor in open-cut coal mines could save 0.6-2.4 Yuan/(t kin) compared to truck transpor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cut coal min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 efficiency Carbon emission calculation
下载PDF
A model test on an open-cut tunnel structure under the effect of a stick-slip normal fault 被引量:1
2
作者 Zhiqiang Zhang Xingyu Zhu Ronghua Wei 《Railway Sciences》 2022年第2期169-192,共24页
Purpose–Large displacement misalignment under the action of active faults can cause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in subway tunnels,resulting in severe damage,distortion and misalignment.There is no developed ... Purpose–Large displacement misalignment under the action of active faults can cause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in subway tunnels,resulting in severe damage,distortion and misalignment.There is no developed system of fortification and related codes to follow.There are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this field that have never been encountered in past research and practice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This paper adopted a self-designed large-scale active fault dislocation simulation loading system to conduct a similar model test of the tunnel under active fault dislocation based on the open-cut tunnel project of the Urumqi Rail Transit Line 2,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Jiujiawan normal fault.The test simulated the subway tunnel passing through the normal fault,which is inclined at 608.This research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mechanical behavior between two types of lining section:the opencut double-line box tunnel and the modified double-line box arch tunnel.The structural response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en-cut segmented lining of the tunnel under the stick-slip part of the normal fault were studied.Finding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ouble-line box arch tunnel improved the shear and longitudinal bending performance.Longitudinal crack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baseplate,wall foot and arch foot,and the crack position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This indicated that the longitudinal cracks were due to the large local load of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structure,leading to an excessive local bending moment of the structure,which resulted in large eccentric failure of the lining and formation of longitudinal cracks.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box section tunnel,the improved double-line box arch tunnel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estroyed and damage areas of the hanging wall and footwall.The damage area and crack length were reduced by 39 and 59.3%,respectively.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mproved double-line box arch tunnel had good anti-sliding performance.Originality/value–This paper adopted a self-designed large-scale active fault dislocation simulation loading system to conduct a similar model test of the tunnel under active fault dislocation.This system increased the similarity ratio of the test model,improved the dislocation loading rate and optimized the simulation scheme of the segmented flexible lining and other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st.It is of grea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engineering value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of subway tunnels under active fault misalignment,to study its force characteristics and damage modes,and to provide a technical reserv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ubway tunnels through active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mal fault STICK-SLIP open-cut tunnel Model test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Unsupervised ore/waste classification on open-cut mine faces using close-range hyperspectral data
3
作者 Lloyd Windrim Arman Melkumyan +2 位作者 Richard J.Murphy Anna Chlingaryan Raymond Leung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89-99,共11页
The remote mapping of minerals and discrimination of ore and waste on surfaces are important tasks for geolog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those in mining.Such tasks have become possible using ground-based,close-range hyp... The remote mapping of minerals and discrimination of ore and waste on surfaces are important tasks for geolog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those in mining.Such tasks have become possible using ground-based,close-range hyperspectral sensors which can remotely measure the reflectance properties of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 spatial and spectral resolution.However,autonomous mapping of mineral spectra mea-sured on an open-cut mine face remains a challenging problem due to the subtleness of differences in spectral absorption features between mineral and rock classes as well as variability in the illumination of the scene.An additional layer of difficulty arises when there is no annotated data available to train a supervised learning algorithm.A pipeline for unsupervised mapping of spectra on a mine face is pro-posed which draws from sever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 hyperspectral machine learning literature.The proposed pipeline brings together unsupervised and self-supervised algorithms in a unified system to map minerals on a mine face without the need for human-annotated training data.The pipeline is eval-uated with a hyperspectral image dataset of an open-cut mine face comprising mineral ore martite and non-mineralised shale.The combined system is shown to produce a superior map to its constituent algo-rithms,and the consistency of its mapping capability is demonstrated using data acquired at two differ-ent times of 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imaging Mineral mapping open-cut mine face Machine learn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Illumination invariance
原文传递
分段管廊装载供水管道穿越地裂缝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强 常曙光 +2 位作者 卢全中 彭建兵 刘聪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6-1038,共13页
在活动地裂缝影响下,供水管道拉裂、错断现象时有发生,并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以西安市西南郊水厂拟建球墨铸铁管道穿越地裂缝为工程背景,建立管道45°穿越活动地裂缝的数值模型,分析地裂缝影响下管道的内力响应与变形特征,结... 在活动地裂缝影响下,供水管道拉裂、错断现象时有发生,并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以西安市西南郊水厂拟建球墨铸铁管道穿越地裂缝为工程背景,建立管道45°穿越活动地裂缝的数值模型,分析地裂缝影响下管道的内力响应与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地裂缝作用会使管道接口偏转角过大而导致其防水失效。因此提出一种分段管廊装载供水管道穿越地裂缝的方法,建立分段管廊装载供水管道穿越地裂缝的数值模型,分析管道与管廊通缝、错缝两种工况、不同分段管廊长度、不同地裂缝位置、不同穿越角度下管廊与管道的内力响应与变形特征。得出管廊装载管道穿越地裂缝的最佳方案为管道与管廊通缝布设,采用单节长度为18 m的分段管廊,使地裂缝位于管廊的2/3处,并尽量以小角度穿越地裂缝。研究成果对城市供水管道穿越活动地裂缝的工程建设与灾害防治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地裂缝 分段管廊 球墨铸铁 工程措施
下载PDF
深覆土梯形拱明洞静力特性及卸荷效果
5
作者 马莉 禄云华 +3 位作者 王起才 马晓波 李盛 张克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为研究深覆土条件下梯形拱结构–填土相互作用对周围土压力的影响机制和卸荷机理,明确梯形拱明洞相较于传统矩形明洞的优势,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深覆土梯形拱明洞静力特性及卸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减载时... 为研究深覆土条件下梯形拱结构–填土相互作用对周围土压力的影响机制和卸荷机理,明确梯形拱明洞相较于传统矩形明洞的优势,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深覆土梯形拱明洞静力特性及卸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减载时,梯形拱明洞两侧回填土沉降大于上方回填土沉降,两侧回填土土压力向明洞上方转移,土压力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趋势;减载时,明洞上方回填土沉降大于两侧回填土沉降,回填土内部产生土拱效应,明洞上方回填土土压力向两侧转移,铺设减载层不会改变深覆土明洞结构受力分布,但会极大地减小其内力及变形,并提高结构安全系数;减载后,梯形拱明洞的最大轴力、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分别减少17.5%、34.1%、29.9%,最大变形减小32.9%。矩形和梯形两种截面形式下明洞的最大轴力均出现在中隔墙底部,最大正弯矩、最小安全系数和最大变形均出现在顶板中央位置;铺设减载层后两种截面形式拱明洞最小安全系数分别增大42.6%和100.0%,梯形拱明洞安全系数提高的比例更大,效果更显著。该研究可为深覆土梯形拱明洞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土 梯形拱明洞 静力特性 卸荷效果
下载PDF
有变形缝工况下地铁左右线盾构并行下穿对既有明挖公路隧道变形及应力的影响
6
作者 张亮亮 孙前辉 +4 位作者 傅金阳 孙文昊 李亚楠 刘任 杨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9,共9页
[目的]为确保有变形缝工况下地铁盾构隧道并行下穿既有明挖公路隧道工程的顺利实施,须对该工况下既有明挖公路隧道的变形情况及应力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建立了济南济泺路下穿黄河隧道工程中市域轨道交通S2线左右线盾构隧道并行下穿既... [目的]为确保有变形缝工况下地铁盾构隧道并行下穿既有明挖公路隧道工程的顺利实施,须对该工况下既有明挖公路隧道的变形情况及应力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建立了济南济泺路下穿黄河隧道工程中市域轨道交通S2线左右线盾构隧道并行下穿既有明挖公路隧道的精细化模型,分析了既有明挖公路隧道车道结构底板的z向(竖向)沉降、x向(水平向)位移及车道结构底板的应力变化情况。选取有无变形缝2种工况,对2个施工步完成后测线的x向位移和z向沉降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进一步选取工程中的2号变形缝,分析施工过程中2号变形缝两侧的结构沉降差和变形缝的应力状态发展历程。[结果及结论]与无变形缝工况相比,有变形缝工况降低了既有明挖公路隧道结构的整体性,改变了其变形及受力特征;变形缝始终受到拉应力及剪应力的影响;有变形缝工况下,变形缝两侧沉降随地铁盾构掘进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地铁盾构掘进至该变形缝正下方时,沉降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变形缝 隧道下穿 既有明挖公路隧道 结构变形 结构应力
下载PDF
高速铁路预制装配式大跨度明洞衬砌地震响应的数值分析
7
作者 周晓军 管鸿浩 +1 位作者 王春梅 徐巍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结合某拟建高速铁路大跨度明洞穿越地层的工程地质和地貌,建立了地层与装配式明洞衬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了装配式大跨度明洞衬砌的地震响应,给出了装配式明洞衬砌受地震影响的薄弱部位。结果表... 结合某拟建高速铁路大跨度明洞穿越地层的工程地质和地貌,建立了地层与装配式明洞衬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采用时程分析法研究了装配式大跨度明洞衬砌的地震响应,给出了装配式明洞衬砌受地震影响的薄弱部位。结果表明:在高烈度震区装配式明洞衬砌拱肩和拱脚部位以及管片接头处的应力和位移响应较大,是装配式明洞衬砌的薄弱部位,在结构设计时需加强此部位的配筋。此外,与EI波和汶川波相比,天津波对预制装配式明洞衬砌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装配式明洞衬砌 地震波 动力响应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公路明挖隧道近接穿越地铁高架桥跨段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周伟 赵阳 刘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9期83-85,共3页
结合无锡至太仓高速公路惠山新城隧道工程穿越无锡地铁1号线高架桥工程设计,研究公路明挖隧道近接穿越地铁高架桥跨时对高架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相关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基坑围护进行设计,并根据基坑所处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情况... 结合无锡至太仓高速公路惠山新城隧道工程穿越无锡地铁1号线高架桥工程设计,研究公路明挖隧道近接穿越地铁高架桥跨时对高架稳定性的影响,结合相关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基坑围护进行设计,并根据基坑所处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情况,利用Midas GTSNX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其位移及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明挖隧道 地铁高架桥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明挖法超长节段现浇混凝土隧道早期开裂机制现场试验研究
9
作者 肖碧宏 蒋礼 +4 位作者 梁振宇 刘唐进 郝小虎 傅金阳 王树英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82-1992,共11页
为研究超长节段明挖隧道混凝土早期开裂机制,依托实际工程,根据隧道前期已浇筑节段开裂情况调查结果,在隧道侧墙和顶板结构的中心线处埋置温度、湿度、应变传感器,对混凝土早龄期的温度、湿度、应变进行连续监测,并结合温度应力理论和... 为研究超长节段明挖隧道混凝土早期开裂机制,依托实际工程,根据隧道前期已浇筑节段开裂情况调查结果,在隧道侧墙和顶板结构的中心线处埋置温度、湿度、应变传感器,对混凝土早龄期的温度、湿度、应变进行连续监测,并结合温度应力理论和现场裂缝调查对隧道混凝土早期开裂机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隧道侧墙和顶板结构浇筑后产生的水化热温升可达40℃以上,隧道顶板结构应变的变化趋势主要与温度相关。2)结构温度下降引起的收缩变形在受到下部旧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后产生的拉应力是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长度方向上的应变差、里表温差产生的不均匀收缩和湿度下降产生的干燥收缩会进一步加大开裂风险。3)结构中心与外表面的最大温差高出与内表面的最大温差12℃以上,因而结构外表面更容易出现开裂。4)在连续式的外约束作用下,浇筑段中部开裂的可能性更大。5)结构表面与内部的裂缝会逐渐沿裂缝走向扩展导致风险较低的区域也出现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法隧道 现浇混凝土 早期开裂 现场试验 温度场 相对湿度 应变
下载PDF
基坑装配式内支撑高脚螺栓-模袋混凝土固支端及其承载性能
10
作者 单余含 张明聚 +4 位作者 郭彩霞 郭飞 李鹏飞 高云昊 刘文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70,共10页
基坑工程内支撑体系中,混凝土支撑因其承载能力高、布置不受限制、端部节点现浇、整体性良好等优势得以在基坑工程中广泛使用,但混凝土支撑在设计与施工中的弊病也十分显著,存在设计截面过大、施工周期长、污染性强、成本高、浪费严重... 基坑工程内支撑体系中,混凝土支撑因其承载能力高、布置不受限制、端部节点现浇、整体性良好等优势得以在基坑工程中广泛使用,但混凝土支撑在设计与施工中的弊病也十分显著,存在设计截面过大、施工周期长、污染性强、成本高、浪费严重等问题。因而,针对混凝土支撑在基坑工程中表现出的优势与劣势,并结合地铁明挖车站深基坑工程的特点,设计一种装配式组合钢管混凝土内支撑,从提高端部节点刚度和强度、实现端部固定连接等角度出发,提出一种适应于地铁基坑装配式组合钢管混凝土内支撑的高脚螺栓-模袋混凝土固支端。通过阐明固支端的设计方案、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将其与混凝土支撑现浇节点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由预埋钢板、空心法兰盘、模袋混凝土和高脚螺栓等特殊构件组成的固支端,在支撑体系中发挥了固定支座的作用;为建立固支端设计与验算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固支端的力学机理、破坏模式及其演变规律,得到固支端的抗压与抗弯承载力的解析方法;为验证固支端承载性能的理论解析方法的可行性,结合数值模拟验证分析了理论与数值结果,并对影响固支端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参数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明挖车站 深基坑工程 装配式组合钢管混凝土内支撑 固支端 模袋混凝土 承载性能
下载PDF
地下联通通道基坑工程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国民 杜志田 李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某地下联通通道工程与已建地铁区间隧道并行距离长,通道底部距离区间隧道顶部仅为2.03~3.32 m,基坑深度为6.8~7.6 m,只能采用明挖法实施。为研究项目实施对既有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将地下联通通道整体开挖过程按照... 某地下联通通道工程与已建地铁区间隧道并行距离长,通道底部距离区间隧道顶部仅为2.03~3.32 m,基坑深度为6.8~7.6 m,只能采用明挖法实施。为研究项目实施对既有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将地下联通通道整体开挖过程按照8大块、16步开挖的施工步序进行模拟,系统分析工程实施对隧道变形稳定性的影响与变化规律。根据既有工程经验和模拟结果,验证“小分块、快开挖、早封闭、勤量测”实施建议的合理性,通过对相邻既有工程在位移和内力上的变化证明地铁隧道的分析合理性。经过工后评价对比,证明实施建议很好地控制了超近距离施工对既有工程的影响,并将其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研究对类似条件下工程项目提出相关建议,为同类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通通道 明挖施工 数值模拟 位移变化规律 内力影响 工后分析
下载PDF
明挖法装配式地下车站的结构性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夏生祥 李鹏 +2 位作者 康鹏程 管东芝 冯帅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目的]当前,我国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体系呈现多样化发展特征,但缺乏系统梳理,故对明挖法装配式地下车站的结构性能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方法]针对当前主流的结构形式,系统总结了明挖法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体系特点;从预制构件、节点连接... [目的]当前,我国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体系呈现多样化发展特征,但缺乏系统梳理,故对明挖法装配式地下车站的结构性能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方法]针对当前主流的结构形式,系统总结了明挖法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体系特点;从预制构件、节点连接和整体结构等3个层面梳理了明挖法装配式地下车站的结构性能研究情况;提出了明挖法装配式地下车站的发展方向。[结果及结论]明挖法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可分为装配整体式和全拼装式两种;装配式地下车站预制构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装配式板类构件的承载性能;预制构件的节点连接,关系到装配式地下车站整体结构的承载和抗震性能,是研究的重点;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承载和抗震性能主要通过数值分析手段进行研究,较为缺乏整体结构的试验数据;考虑全寿命周期的装配式地下车站受力性能研究将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装配式 明挖法地下车站 结构体系 结构性能
下载PDF
微型排桩支护结构在隧道明洞段的应用
13
作者 冉龙洲 袁松 +2 位作者 王希宝 廖沛源 张廷彪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4-343,共10页
为探索微型排桩在高陡边坡明洞段支护结构中的适应性,基于二维杆系荷载-结构模型,提出三排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案例拟定多种钢管排桩+锚索支护方案,对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特征、不同方案的适应性、钢管桩直径的影响等... 为探索微型排桩在高陡边坡明洞段支护结构中的适应性,基于二维杆系荷载-结构模型,提出三排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案例拟定多种钢管排桩+锚索支护方案,对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特征、不同方案的适应性、钢管桩直径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排桩支护中,前排桩、中排桩、后排桩具有几乎相同的内力和变形特征,但前排桩的变形和内力值略大于其他2排桩,前排桩坑底位置是整个支护结构中最不利部位;2)采用增设锚索、预留压脚岩体等方式降低相邻支撑间的竖向间距,可以有效降低支护结构位移和内力,从而使支护结构变形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随着桩径的增大,钢管桩刚度增大,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呈指数形式降低;4)增加三排桩直径和仅增加前排桩直径均可以有效降低支护结构变形。支护结构设计中,可以根据开挖高度、施工机械、地形地貌等,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和钢管桩直径,从而实现支护结构快速、机械化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 明洞 微型排桩 钢管桩 支护结构
下载PDF
湖域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稳定分析
14
作者 胡健 张瑞坤 +1 位作者 石名磊 田新涛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阳澄湖隧道基坑工程具有土方开挖量大、地质条件差以及所处位置特殊,紧靠京沪高铁丹昆特大桥的特点,严重影响基坑开挖安全和开挖进度。工程设计采用分级放坡开挖,边坡采用网喷+土钉联合支护结合井点降水的开挖支护方案。针对基坑稳定问... 阳澄湖隧道基坑工程具有土方开挖量大、地质条件差以及所处位置特殊,紧靠京沪高铁丹昆特大桥的特点,严重影响基坑开挖安全和开挖进度。工程设计采用分级放坡开挖,边坡采用网喷+土钉联合支护结合井点降水的开挖支护方案。针对基坑稳定问题,采用理正岩土软件对基坑边坡两个典型断面的整体稳定性、抗隆起稳定性和抗突涌稳定性进行验算。同时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边坡变形、塑性区开展等结果进行计算,验证了基坑施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隧道 深基坑 整体稳定性 数值模拟 FLAC3D
下载PDF
复杂地层明挖地铁车站基坑施工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闯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是一种应力卸荷过程,会引起支护结构及场地等的发生水平或竖向变形,所以基坑稳定性显的尤为重要。以青岛地铁2号线合川路车站为工程背景研究明挖基坑的稳定性,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考虑实际场地...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是一种应力卸荷过程,会引起支护结构及场地等的发生水平或竖向变形,所以基坑稳定性显的尤为重要。以青岛地铁2号线合川路车站为工程背景研究明挖基坑的稳定性,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考虑实际场地条件、开挖及支护过程等,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基坑分层开挖-支护过程中桩体水平位移和地表竖向位移演化规律,分析施工过程中桩+内支撑体系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并对数值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可为青岛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明挖基坑 桩-撑体系 数值模拟 变形分析
下载PDF
松软破碎厚顶煤大跨度切眼变形破坏特征与控制技术
16
作者 姜福领 童保国 +4 位作者 毕寸光 孙自波 刘志刚 韦四江 王猛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275-281,共7页
安阳主焦煤矿大断面切眼常采用被动支架沿顶布置,围岩变形量大、易漏冒,工人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裂隙发育、位移和应力分布与切眼跨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围岩控制策略和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切眼跨度的增... 安阳主焦煤矿大断面切眼常采用被动支架沿顶布置,围岩变形量大、易漏冒,工人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裂隙发育、位移和应力分布与切眼跨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围岩控制策略和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切眼跨度的增大,围岩塑性区范围逐渐增加,顶板以剪切滑移或拉剪破坏为主,两帮以泊松效应膨胀拉伸—剪切破坏为主;顶板下沉量、巷帮内挤和底鼓量均逐渐增大;顶煤、直接顶和基本顶部分岩层逐层渐次移动,顶板部分区域出现较大的裂隙,冒落拱以上深部顶板发生整体移动;巷道顶底板中有害拉伸应力区域范围呈现拱形分布,且逐渐增大。根据切眼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高强度、高刚度、高预紧力的强力支护和被动单体液压支柱补强的主被动联合支护方法。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切眼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为类似裂隙发育托顶煤大断面切眼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发育 托顶煤 大断面切眼 强力锚固
下载PDF
基于双光栅传感器隧道混凝土温度应变发展特性研究
17
作者 方建平 张孟喜 姚潇南 《中外公路》 2024年第4期217-224,共8页
为了更好地预防隧道混凝土开裂,对混凝土温度、应变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该文依托衢州市智慧新城三江中路连通工程,建立数据采集系统,现场监测混凝土温度与应变,该监测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温度、应变监测不灵敏以及监测数据不连续的缺陷,... 为了更好地预防隧道混凝土开裂,对混凝土温度、应变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该文依托衢州市智慧新城三江中路连通工程,建立数据采集系统,现场监测混凝土温度与应变,该监测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温度、应变监测不灵敏以及监测数据不连续的缺陷,并且所采用的高性能双光栅温度‒应变式传感器可同时监测同一位置的温度与应变,利用温度补偿的方法克服了环境温度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监测结果的精度,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揭示隧道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变的发展规律。分析表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分为初始阶段、快速升温阶段、缓慢降温阶段与趋于稳定阶段,应变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类似,应变峰值出现的时间稍微滞后于温度;由于养护条件、边界条件、钢筋布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测点的应变在水平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隧道 长大尺度混凝土 现场试验 温度 应变
下载PDF
高瓦斯综放面开切眼架前膨胀预裂坚硬顶板切顶技术研究
18
作者 史达 高明星 赵宝友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64-68,共5页
针对高瓦斯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初采期来压步距大及顶煤损失的问题,提出代替火药爆破的开切眼架前及两顺槽煤柱侧静态膨胀预裂切顶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静态膨胀预裂切顶的关键参数,设计了切顶方案及工艺,并通过现场工程应用验证... 针对高瓦斯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初采期来压步距大及顶煤损失的问题,提出代替火药爆破的开切眼架前及两顺槽煤柱侧静态膨胀预裂切顶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静态膨胀预裂切顶的关键参数,设计了切顶方案及工艺,并通过现场工程应用验证了静态膨胀预裂切顶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初采前在开切眼架前及两顺槽煤柱侧实施静态膨胀预裂切顶,既保证了开切眼设备安装期间的安全性,又可在后续采动应力的作用下顶板及时破断,减小坚硬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当综放工作面初采推进至开切眼宽度时发生初次来压,人工减跨效果良好,不仅提前回收了工作面的顶煤资源,而且还消除了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带来的诸多重大安全隐患,研究成果可在类似条件下代替炸药爆破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综放面 坚硬顶板 开切眼 静态膨胀预裂 切顶
下载PDF
大体积明挖隧道混凝土冬季施工保温技术研究
19
作者 李敏方 王伟 +2 位作者 崔之靖 陈武 徐鹏 《铁道勘察》 2024年第3期156-161,共6页
石家庄复兴大街白佛隧道为明挖隧道,共需浇筑混凝土15万m3。为解决冬季-15℃~0℃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结合现场测试的手段,对不同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各种保温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适用于白佛隧道冬季混凝土施工... 石家庄复兴大街白佛隧道为明挖隧道,共需浇筑混凝土15万m3。为解决冬季-15℃~0℃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结合现场测试的手段,对不同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各种保温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适用于白佛隧道冬季混凝土施工的保温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热水温度在40℃~60℃时,白佛隧道冬期C45混凝土出机温度在11.7℃~14.6℃之间,入模温度在7.4℃~9.7℃之间;对隧道底板、侧墙和顶板分别采用聚氨酯+电热毯+棉被、热风机和电热毯+聚氨酯+棉被方式进行保温处理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内部与表面混凝土温度均大于0℃、混凝土表面未出现裂缝。在第7 d时,隧道底板、侧墙和顶板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为36.3,36.1,35.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隧道 市政隧道 混凝土 冬季施工 保温技术 抗压强度
下载PDF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对外价值链关联
20
作者 胡昭玲 逯洋 范龙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4,共12页
在理论阐释服务贸易开放影响中外双边价值链关联紧密度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中外价值链关联紧密度的提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 在理论阐释服务贸易开放影响中外双边价值链关联紧密度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中外价值链关联紧密度的提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服务贸易开放主要通过贸易成本削减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影响双边价值链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开放引致的价值链关联效应在低技术制造业行业、发展中国家中更为显著,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地理邻近性”特征,即与亚洲国家间的价值链关联效应更为突出。拓展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服务贸易开放对中外双边价值链关联的促进效应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意味着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升国际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开放 制造业服务化 价值链关联 成本削减效应 技术创新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