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筝曲《戏韵》的审美意趣
1
作者 刘方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2年第3期43-49,共7页
文章主要从审美的角度,通过戏味与京韵、写意与造境两方面,以古筝独奏曲《戏韵》的结构和各段落的表现手法,论述了乐曲所具有的审美意趣。同时,阐述了音乐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在创作手法、表现形式、欣赏规律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
关键词 戏味 京韵 写意 意境
下载PDF
宋代宫廷贵族音乐的衰落与市民通俗音乐的繁荣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笑岩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4-48,共5页
宋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转型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市民阶层及其音乐文化,逐渐替代宫廷贵族音乐而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音乐文化——市民通俗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注重写实主义,... 宋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转型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市民阶层及其音乐文化,逐渐替代宫廷贵族音乐而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音乐文化——市民通俗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注重写实主义,具有热情奔放和浅显直白的特点。戏曲音乐无疑是众多市民通俗音乐体裁中的杰出代表,综合运用诗、歌、舞等综合舞台形式,将市民阶层的寻常故事搬上舞台,赢得了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瓦舍勾栏、酒肆茶楼、寺庙道观或街头巷尾等公共场所的演出活动中,不断吸收各类文化形态和艺术体裁的精髓,完成了由滑稽小戏向成熟戏剧的过渡,宣告了剧曲音乐时代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贵族音乐 市民通俗音乐 市民阶层 审美情趣 艺术商品化 南戏 豪强庄园制经济 上层社会
下载PDF
清末改良主义者对传统戏曲的提倡和批判及其现代性诉求
3
作者 乔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8-43,82,共7页
清朝末年的资产阶级戏曲改良运动从现代性诉求出发高度肯定了戏曲的社会地位和巨大功能,基于变革社会、救亡图存的进步要求,在肯定戏曲的同时又从启蒙现代性出发批判了传统戏曲思想内容的迂腐俗套,从审美现代性出发既肯定了戏曲的特殊... 清朝末年的资产阶级戏曲改良运动从现代性诉求出发高度肯定了戏曲的社会地位和巨大功能,基于变革社会、救亡图存的进步要求,在肯定戏曲的同时又从启蒙现代性出发批判了传统戏曲思想内容的迂腐俗套,从审美现代性出发既肯定了戏曲的特殊艺术魅力又批判了戏曲审美形式的刻板僵化,给我们留下戏曲与社会关系的百年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改良 现代性诉求 启蒙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歌剧作品中钢琴伴奏的音色处理与交响化分析
4
作者 廖玮 吴燕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第9期153-156,共4页
歌剧是以演唱形式表现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演唱时同样会配以交响乐伴奏,从而达到故事剧情与歌唱、音乐相辅相成,近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歌剧的审美要求逐步提高,对歌剧的演唱和音乐伴奏也提出了新要... 歌剧是以演唱形式表现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演唱时同样会配以交响乐伴奏,从而达到故事剧情与歌唱、音乐相辅相成,近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歌剧的审美要求逐步提高,对歌剧的演唱和音乐伴奏也提出了新要求,乐队伴奏越来越多地融进歌剧中,并且在整部歌剧中所占的份量与歌唱不分伯仲。拟从歌剧作品中钢琴伴奏的音乐处理、交响化进行分析并详细阐释,提出钢琴伴奏在歌剧作品中需要不断开拓更多的应用作用与更广的应用范围,从而创新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钢琴伴奏 音色处理 交响化 艺术感染力
下载PDF
浅谈古典音乐和歌剧的艺术魅力
5
作者 肖娟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94-95,共2页
本文提出了如何将古典音乐艺术逐渐引入今后的中学音乐教学中这一新课题 ,真正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其艺术的基本规律 ,从而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强调了古典音乐艺术早已没有了国界 ,它属于全人类和世界 。
关键词 中学生 古典音乐 歌剧 中学音乐欣赏课
下载PDF
欧阳予倩新编桂剧的文化诉求与艺术创新
6
作者 张小霞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7,共14页
抗战期间,欧阳予倩对桂剧进行了全面改革,承担了知识分子在社会重建中的历史责任。首先,他在剧中重构民族国家观念,以突显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其次,他重塑女性形象,为妇女赋予抗战的主体意识。第三,他建构了公私同构的关系,以达到个人... 抗战期间,欧阳予倩对桂剧进行了全面改革,承担了知识分子在社会重建中的历史责任。首先,他在剧中重构民族国家观念,以突显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其次,他重塑女性形象,为妇女赋予抗战的主体意识。第三,他建构了公私同构的关系,以达到个人和国家利益的统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新编桂剧成为应对时代挑战的重要文化工具。在打造文化工具的同时,欧阳予倩的剧本创作也在积极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重新设计唱白配比,形成了白多唱少的局面;引入了合唱和轮唱等表现手法;广泛运用丑角。全新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激发,为桂剧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予倩 新编桂剧 文化诉求 艺术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